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8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S烧结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微观组织
1
作者 徐成福 傅森杨 +5 位作者 马冬冬 顾正飞 马垒 阳永泉 高新强 刘荣进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和退火温度对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最佳SPS工艺为:烧结温度750℃、压强64 MPa、烧结时间10 min,这...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和退火温度对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最佳SPS工艺为:烧结温度750℃、压强64 MPa、烧结时间10 min,这样有利于减少稀土元素之间的扩散。退火可使烧结后磁体中存在的非晶相晶化。退火温度越高,双主相磁体中的稀土元素之间越容易相互扩散,Ce原子易扩散到Sm_(2)Co_(17)相中取代Sm原子,而Sm原子扩散到Ce_(2)Co_(17)相中取代Ce原子的机会就相对较少些,且在Sm_(2)Co_(17)相与Ce_(2)Co_(17)相的边界处形成一个过渡的富稀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退火温度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熔体纺丝纤维的磁热性能与磁制冷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若琛 钱明芳 张学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0-269,共10页
本文对熔体纺丝合金纤维的磁热性能和磁制冷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种类具有磁热性能的合金纤维在磁场驱动下能够产生的磁熵变最大值、半高宽和磁制冷能力。概述了熔体纺丝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以及小尺寸纤维形态在实... 本文对熔体纺丝合金纤维的磁热性能和磁制冷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种类具有磁热性能的合金纤维在磁场驱动下能够产生的磁熵变最大值、半高宽和磁制冷能力。概述了熔体纺丝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以及小尺寸纤维形态在实际磁制冷机中的应用优势,并重点介绍了将合金制备成纤维形态能够解决大块合金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描述了不同种合金纤维产生磁热效应的原理,阐明了纤维相变特征对制冷温度区间、磁熵变及磁热效应的影响机制,最后总结了合金纤维在活性蓄热器中的制冷功率和性能系数的研究情况,简述了将小尺寸合金纤维大批量应用于实际磁制冷装置以解决该类装置制冷效率低、制冷功率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纺丝法 纤维 磁熵变 磁热效应 磁制冷
下载PDF
淬火温度对M_6C强化2200 MPa级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唐远寿 张十庆 +6 位作者 李方 何钦生 赵振 王宏 邹兴政 王建桥 黄雅丽 《特殊钢》 202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40CrNi2Si2MoV马氏体钢中大尺寸碳化物存在会影响其力学性能,通过成分设计优化和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强韧性。研究了M_(6)C碳化物在不同淬火温度(860~1150℃)下对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通过SEM、TEM等... 40CrNi2Si2MoV马氏体钢中大尺寸碳化物存在会影响其力学性能,通过成分设计优化和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强韧性。研究了M_(6)C碳化物在不同淬火温度(860~1150℃)下对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通过SEM、TEM等表征方法对M_(6)C颗粒尺寸、数量及成分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寸M_(6)C颗粒使超高强度钢韧性降低,880℃淬火试样中的M_(6)C颗粒尺寸较大(~400 nm),容易在大尺寸M_(6)C周围造成应力集中,减弱了基体与M_(6)C碳化物的结合力,易在M_(6)C碳化物周围萌生裂纹,致使材料发生断裂。随着淬火温度升高,试验钢中M_(6)C颗粒尺寸减小、数量降低,且提升了M_(6)C颗粒中Si的浓度,M(Fe、Mo、Ni、Co)6C中原子被Si取代,提升了M_(6)C碳化物的稳定性;1050℃淬火温度试验钢中M_(6)C颗粒尺寸为25 nm,同时抑制原始奥氏体晶粒(8.5μm)长大,试验钢抗拉强度为2227 MPa,伸长率为7.0%,实现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Ni2Si2MoV马氏体钢 M_6C 淬火温度 力学性能 晶粒尺寸
下载PDF
Fe_(25)Co_(25)Pt_(25)B_(25)高熵纳米复相永磁体的组织结构与磁性能
4
作者 贾雨桐 薛钧升 +2 位作者 李艳辉 马殿国 张伟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8,共7页
采用液态急冷法制备了高熵Fe_(25)Co_(25)Pt_(25)B_(25)合金,研究了其热处理前后的组织结构及磁性能。结果表明:Fe_(25)Co_(25)Pt_(25)B_(25)高熵合金具有较高的非晶形成能力,液态急冷合金形成了非晶态结构,表现出软磁特性。Fe_(25)Co_(... 采用液态急冷法制备了高熵Fe_(25)Co_(25)Pt_(25)B_(25)合金,研究了其热处理前后的组织结构及磁性能。结果表明:Fe_(25)Co_(25)Pt_(25)B_(25)高熵合金具有较高的非晶形成能力,液态急冷合金形成了非晶态结构,表现出软磁特性。Fe_(25)Co_(25)Pt_(25)B_(25)高熵非晶合金热处理结晶化过程为:非晶相→非晶相+fcc-(Fe,Co)Pt相→非晶相+fcc-(Fe,Co)Pt+L1_(0)-(Fe,Co)Pt+(Fe,Co)2B相→非晶相+L1_(0)-(Fe,Co)Pt+(Fe,Co)2B相→L1_(0)-(Fe,Co)Pt+(Fe,Co)2B相。经843 K热处理900 s后,Fe_(25)Co_(25)Pt_(25)B_(25)合金形成了由有序面心四方结构的永磁L1_(0)-(Fe,Co)Pt相和软磁(Fe,Co)2B相组成的纳米复相组织,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9 nm,表现出纳米复相永磁体特性,其矫顽力(iHc)、剩磁(Br)、剩磁比(Mr/Ms)和磁能积((BH)_(max))分别为946.8 kA·m^(-1)、0.46 T、0.78和40.9 kJ·m^(-3)。其超大iHc主要是高熵化使L10相的c/a增大导致磁晶各向异性增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PtB高熵合金 纳米复相永磁体 非晶态合金 结晶化 矫顽力
原文传递
Fe-V和Ni-V二元体系热力学优化
5
作者 刘璇 潘勤 +1 位作者 郑伟森 鲁晓刚 《上海金属》 CAS 2024年第5期71-80,94,共11页
采用CALPHAD(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方法对Fe-V和Ni-V二元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利用(A,B)_(10)(A,B)_(4)(A,B)_(16)三亚点阵模型描述σ相,首次成功地描述了σ相的占位分数。使用优化的模型参数不仅可以描述... 采用CALPHAD(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方法对Fe-V和Ni-V二元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利用(A,B)_(10)(A,B)_(4)(A,B)_(16)三亚点阵模型描述σ相,首次成功地描述了σ相的占位分数。使用优化的模型参数不仅可以描述Fe-V和Ni-V系热化学性质,而且可以很好地重现Fe-V和Ni-V系的相平衡关系,为高熵合金多组元热力学数据库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V Ni-V 计算热力学 CALPHAD方法 第一性原理计算
下载PDF
纳米晶合金粉芯的超重力渗流制备及磁性能
6
作者 王佳敏 甘章华 +3 位作者 朱昭峰 吴传栋 鲁越辉 丁景楠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为了探索粉芯的新制备工艺,以Fe_(73.5)Cu_(1)Nb_(3)Si1_(3.5)B_(9)纳米晶合金铁芯为原料,使用机械破碎法制粉,并采用超重力渗流工艺制备了7种不同粒度配比的纳米晶合金粉芯,借助SEM、XRD、VSM分别对纳米晶粉末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能进... 为了探索粉芯的新制备工艺,以Fe_(73.5)Cu_(1)Nb_(3)Si1_(3.5)B_(9)纳米晶合金铁芯为原料,使用机械破碎法制粉,并采用超重力渗流工艺制备了7种不同粒度配比的纳米晶合金粉芯,借助SEM、XRD、VSM分别对纳米晶粉末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粉末粒度配比对纳米晶合金粉芯的形貌、密度、有效磁导率、损耗及品质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破碎法制得的粉末虽带尖角,但矫顽力低,利用超重力渗流工艺制备的粉芯其粉末表面基本被树脂完全包覆。同时,通过适当的粉末粒度匹配,发现性能最佳粉芯的粉末粒度配比为:100~200目占60%,200~400目占20%,400~1000目占20%。该种粉芯的密度为4.46 g∕cm^(3),在100~3000 kHz频率范围内有效磁导率比较稳定,且在3000 kHz时为28.2。当设定磁感应强度为20 mT,频率为500 kHz时,其损耗为99.1 W/kg。另外,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该工艺能够制备出频率在MHz以上具有较低损耗的粉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73.5)Cu_(1)Nb_(3)Si1_(3.5)B_(9)纳米晶合金 粉芯 超重力渗流 粒度配比 有效磁导率 粉芯损耗
下载PDF
Laves相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Tb_(1-x)Dy_(x)Co_(1.95)的磁学性质及相变研究
7
作者 曹康 戴志勇 +4 位作者 张睿升 姚康康 郭远军 周超 杨森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主要研究了Tb_(1-x)Dy_(x)Co_(1.95)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体系的磁学性质及相变性质。利用X射线衍射表征物相,利用磁学测量系统对材料的磁学性能及磁性相变的种类和温度进行测定,利用热机械分析仪(TMA)测试得到了材料的热膨胀曲线。... 主要研究了Tb_(1-x)Dy_(x)Co_(1.95)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体系的磁学性质及相变性质。利用X射线衍射表征物相,利用磁学测量系统对材料的磁学性能及磁性相变的种类和温度进行测定,利用热机械分析仪(TMA)测试得到了材料的热膨胀曲线。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Dy元素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晶格常数和居里温度均呈现降低趋势。Tb_(1-x)Dy_(x)Co_(1.95)体系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发生了一级的铁磁相变,这弥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除此之外,Tb1-xDyxCo1.95体系在发生磁性相变时的能量变化补偿了正常热胀冷缩,导致Tb_(1-x)Dy_(x)Co_(1.95)体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存在较小的热膨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ES相 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 磁学性质 相变
下载PDF
IN706改进型合金韧脆转变温度研究
8
作者 张冰冰 白亚冠 +2 位作者 张鑫 寇金凤 聂义宏 《一重技术》 2024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传统IN706合金的基础上,通过提高Al含量、降低Nb含量,得到改进型IN706合金。在-102~160℃温度范围内进行冲击试验,发现两种合金均未出现韧脆转变特征,改进型合金的冲击性能整体优于传统合金。通过观察断口形貌,发现不同冲击试验温度下... 在传统IN706合金的基础上,通过提高Al含量、降低Nb含量,得到改进型IN706合金。在-102~160℃温度范围内进行冲击试验,发现两种合金均未出现韧脆转变特征,改进型合金的冲击性能整体优于传统合金。通过观察断口形貌,发现不同冲击试验温度下,改进型合金的断口形貌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IN706 韧脆转变温度 冲击性能
下载PDF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phase selec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ed Nd-Fe-B permanent magnets 被引量:1
9
作者 Bo Yao Nan Kang +6 位作者 Xiangyu Li Dou Li Mohamed EL Mansori Jing Chen Haiou Yang Hua Tan Xin 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77-294,共18页
Nd-Fe-B permanent magne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ergy convers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s.The essential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d-Fe-B magnets,particularly coercivity and remanent magnetization,are significantly infue... Nd-Fe-B permanent magne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ergy convers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s.The essential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d-Fe-B magnets,particularly coercivity and remanent magnetization,are significantly infuenced by the phase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structure.In this work,Nd-Fe-B magnets were manufactured using vacuum induction melting(VIM),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and 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technologies.The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phase selection of Nd-Fe-B magnets were then clarified in detai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lidification velocity(V)and cooling rate(R)are key factors in the phase selection.In terms of the VIM-casting Nd-Fe-B magnet,a large volume fraction of theα-Fe soft magnetic phase(39.7 vol.%)and Nd2Fe17Bxmetastable phase(34.7 vol.%)areformed due to the low R(2.3×10-1?C s-1),whereas only a minor fraction of the Nd2Fe14B hard magnetic phase(5.15 vol.%)is presented.For the LDED-processed Nd-Fe-B deposit,although the Nd2Fe14B hard magnetic phase also had a low value(3.4 vol.%)as the values of V(<10-2m s-1)and R(5.06×103?C s-1)increased,part of theα-Fe soft magnetic phase(31.7vol.%)is suppressed,and a higher volume of Nd2Fe17Bxmetastable phases(47.5 vol.%)areformed.As a result,both the VIM-casting and LDED-processed Nd-Fe-B deposits exhibited poor magnetic properties.In contrast,employing the high values of V(>10-2m s-1)and R(1.45×106?C s-1)in the LPBF process resulted in the substantial formation of the Nd2Fe14B hard magnetic phase(55.8 vol.%)directly from the liquid,while theα-Fe soft magnetic phase and Nd2Fe17Bxmetastable phase precipitation are suppressed in the LPBF-processed Nd-Fe-B magnet.Additionally,crystallographic textur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LPBF-processedNd-Fe-B magnets exhibit isotropic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Consequently,the LPBF-processed Nd-Fe-B deposit,exhibiting a coercivity of 656 k A m-1,remanence of 0.79 T and maximum energy product of 71.5 k J m-3,achieved an acceptable magnetic performance,comparable to oth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d Nd-Fe-B magnets from MQP(Nd-lean)Nd-Fe-Bpow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LAM) Nd-Fe-B permanent magnets numerical simulation microstructure magnetic properties
下载PDF
粒度及粒度级配对Fe_(76)Si_(9)B_(10)P_(5)磁粉芯磁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景宇飞 樊子民 +2 位作者 赵放 乐晨 唐明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4,共6页
采用水气联合雾化工艺制备D_(50)分别为5.05(A1)、11.41(A2)、19.32(A3)、29.01μm(A4)的Fe_(76)Si_(9)B_(10)P_(5)合金粉末,研究粒度及粒度配比对Fe_(76)Si_(9)B_(10)P_(5)磁粉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末粒径的增大,磁粉芯的... 采用水气联合雾化工艺制备D_(50)分别为5.05(A1)、11.41(A2)、19.32(A3)、29.01μm(A4)的Fe_(76)Si_(9)B_(10)P_(5)合金粉末,研究粒度及粒度配比对Fe_(76)Si_(9)B_(10)P_(5)磁粉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末粒径的增大,磁粉芯的密度和μ_(e)增大,P_(s)、Ph与Pe升高;将4种不同粒度的Fe_(76)Si_(9)B_(10)P_(5)合金粉末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当A1、A2、A3、A4质量分别为30、20、40、40 g时,磁粉芯获得最高μ_(e),在10 kHz下μ_(e)为25.8×10^(-3)H/m;当A1、A2、A3、A4质量分别为30、40、30、80 g时,磁粉芯获得最低P_(s),在100 mT,40 kHz下P_(s)为478 mW/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联合雾化法 粒度 粒度级配 正交法 磁导率 损耗
原文传递
钛含量对锻压态机械壳体镁合金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高则柱 李俊健 刘专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为了研究钛(Ti)含量对锻压态机械壳体Mg-6Al-4Sn-Ti镁合金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优化Mg-6Al-4Sn-Ti镁合金中的钛含量,制备了锻压态Mg-6Al-4Sn-xTi(x=0,0.1,0.2,0.3,0.4,0.5(质量分数,%))镁合金试样,并进行了合金显微组织、耐磨... 为了研究钛(Ti)含量对锻压态机械壳体Mg-6Al-4Sn-Ti镁合金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优化Mg-6Al-4Sn-Ti镁合金中的钛含量,制备了锻压态Mg-6Al-4Sn-xTi(x=0,0.1,0.2,0.3,0.4,0.5(质量分数,%))镁合金试样,并进行了合金显微组织、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元素Ti有助于细化锻压态Mg-6Al-4Sn镁合金晶粒、提高合金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随着合金元素Ti含量从0逐渐增加到0.5%,合金晶粒先细化后粗化,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与不添加Ti的锻压态Mg-6Al-4Sn镁合金相比,添加0.3%Ti的锻压态Mg-6Al-4Sn-Ti镁合金磨损体积减小幅度达21%、腐蚀电位正移幅度达13%。锻压中机械壳体Mg-6Al-4Sn-xTi镁合金的合金元素Ti含量优选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压态Mg-6Al-4Sn-Ti镁合金 钛含量 耐磨损性能 耐腐蚀性能 机械壳体
原文传递
铁基非晶纳米晶磁芯激光切割温度场仿真研究
12
作者 黄宥伦 杨元政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49,共5页
为了明晰FeSiBCuNb非晶纳米晶磁芯激光切割过程的温度分布,采用熔融凝固模型、多相流模型,以及热源半径沿深度衰减的旋转体热源,在Fluent软件中通过生死单元法实现了激光切割的温度场模拟,得到了熔融切缝形貌。研究了激光功率和切割速... 为了明晰FeSiBCuNb非晶纳米晶磁芯激光切割过程的温度分布,采用熔融凝固模型、多相流模型,以及热源半径沿深度衰减的旋转体热源,在Fluent软件中通过生死单元法实现了激光切割的温度场模拟,得到了熔融切缝形貌。研究了激光功率和切割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切缝宽度和热影响区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厚度方向上磁芯被完全切开时,切缝宽度、热影响区厚度呈现上下窄、中间宽的形貌。随激光功率增大或切割速度减小,切缝宽度整体增大,厚度方向上切缝宽度更加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纳米晶磁芯 激光切割 温度场 切缝 热影响区
原文传递
雾化法制备的Fe基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粉末:特点、方法及研究进展
13
作者 董鑫 杨陆 +7 位作者 李光学 王雨 孙小龙 武文杰 李奇 何超 张景铭 王缘桃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4期79-88,共10页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和世界能源大变革的重大战略背景下,以光伏、风力发电和新能源为代表的领域蓬勃发展,这对电子元器件提出了可承受大电流、大功率的要求。磁粉心是指对金属软磁粉末进行绝缘包覆,然后通过模压成型和退火热处理后...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和世界能源大变革的重大战略背景下,以光伏、风力发电和新能源为代表的领域蓬勃发展,这对电子元器件提出了可承受大电流、大功率的要求。磁粉心是指对金属软磁粉末进行绝缘包覆,然后通过模压成型和退火热处理后得到的一类软磁复合材料。磁粉心具有饱和磁感应强度高、温度稳定性好、直流偏置性能优异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光伏、风力发电和新能源装备中。Fe基非晶/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优异、经济性好,在制备高性能磁粉心领域有广阔的前景。Fe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通常为机械破碎法和雾化法,其中雾化法具有适宜大规模生产、污染小、成本低等优点。然而,由于Fe基非晶材料的非晶形成能力较低,使用雾化法来制备软磁性能好、批次稳定性高的Fe基非晶/纳米晶粉末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和瓶颈。概述了非晶/纳米晶材料的微观组织特征和形成机制,以及雾化法制备金属粉末的机理。最后,分析了雾化法制备Fe基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粉末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非晶/纳米晶 磁粉心 雾化法 粉末
下载PDF
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比对化学镀Ni-Co-P薄膜的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静 袁瑞 +1 位作者 冯涛 毛多鹭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3,共7页
采用化学镀法在硅基底上直接施镀了Ni-Co-P磁性薄膜,通过调整镀液中金属盐浓度比控制镀层中镍、钴含量,优化薄膜软磁性能。采用SEM、EDAX、XRD和VSM研究了镀液中不同的镍、钴浓度比对薄膜形貌、成分、厚度、镀速、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采用化学镀法在硅基底上直接施镀了Ni-Co-P磁性薄膜,通过调整镀液中金属盐浓度比控制镀层中镍、钴含量,优化薄膜软磁性能。采用SEM、EDAX、XRD和VSM研究了镀液中不同的镍、钴浓度比对薄膜形貌、成分、厚度、镀速、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Ni-Co-P薄膜由瘤状Ni-Co颗粒组成,镀态的Ni-Co-P镀层由非晶相构成。随着镀液中Co^(2+)浓度的增加,镀层中Co元素的含量增多,Ni元素的含量降低,但镀层的镀速减缓,当镀液中Co^(2+)含量过高时,施镀非常困难,而镀液中金属盐浓度比对镀层中非金属元素P的沉积量影响不大。Ni-Co-P合金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镀层中Co元素含量的增加有上升趋势,矫顽力同时呈现下降趋势。当镀液中c(Ni^(2+))∶c(Co^(2+))=2∶3时,制备的Ni-Co-P镀层软磁性能最好,其饱和磁化强度达到820 emu/cc,矫顽力仅为4 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Co-P涂层 形貌 晶体结构 软磁性能
下载PDF
基于等离子双丝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坡莫合金工艺探究
15
作者 张伊诺 陈祖强 +4 位作者 陈林波 耿燕飞 陈希章 彭康 王艳虎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3期7-12,共6页
首次采用等离子双丝增材制造技术制备Fe-Ni合金,通过显微组织分析获得平行于基板和垂直于基板的显微组织相差较大,平行于基板的显微组织主要由不同尺寸的等轴晶组成且含有极大尺寸晶粒,而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显微组织主要是柱状晶,因此柱... 首次采用等离子双丝增材制造技术制备Fe-Ni合金,通过显微组织分析获得平行于基板和垂直于基板的显微组织相差较大,平行于基板的显微组织主要由不同尺寸的等轴晶组成且含有极大尺寸晶粒,而垂直于基板方向的显微组织主要是柱状晶,因此柱状晶内含有不同形态的胞状晶,垂直于晶界生长。两者晶界和晶内均有点状或圆形析出物,且均匀分布。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试样不存在元素偏析,且其显微硬度优于激光选区熔化所制备的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双丝 增材制造 坡莫合金 显微组织 晶粒 显微硬度
下载PDF
基于碲化铋基柔性热电器件的自取能温度传感器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彭鹏 邵宇鹰 +2 位作者 胡海敏 李振明 刘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2,共5页
本工作以开关柜触头这一易发热设备为研究对象,选取碲化铋基柔性热电器件构建自取能温度传感器。将柔性热电技术与无线传感技术相结合,开发适应电力设备运行特性的自取能可塑型温度传感材料器件,同时实现就地自取能和电网设备运行状态... 本工作以开关柜触头这一易发热设备为研究对象,选取碲化铋基柔性热电器件构建自取能温度传感器。将柔性热电技术与无线传感技术相结合,开发适应电力设备运行特性的自取能可塑型温度传感材料器件,同时实现就地自取能和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温度参数在线感知。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系统研究了环境(温度和对流换热系数)、器件拓扑结构(高度和填充率)、界面接触电阻/热阻等因素对碲化铋基柔性热电器件输出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热端温度为308.15 K、环境温度为288.15 K、对流换热系数为5 W/(m^(2)·K)的边界条件下,热电臂高度2 mm和填充率15%的热电器件能够达到最大输出电压95 mV、最大输出功率0.83 mW,满足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电压信号的用电需求。通过本研究工作发现,降低环境温度,增加对流换热系数,优化热电臂高度或填充率,或降低界面接触电阻/热阻有利于提高热电器件的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铋基柔性热电器件 自取能 温度传感器 有限元计算模拟
下载PDF
Ga添加钕铁硼磁体的原位加热透射电镜研究
17
作者 黎国猛 彭众杰 +2 位作者 相春杰 丁开鸿 徐先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4-570,共7页
对Ga添加钕铁硼磁体中RE_(6)Fe_(13)Ga相的形成过程目前仍缺乏清晰的认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Ga添加钕铁硼磁体进行了原位加热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表明:含Ga非晶相在原位加热过程中能扩散至周围的晶间相区域并溶解其中部分面心立方(fcc)... 对Ga添加钕铁硼磁体中RE_(6)Fe_(13)Ga相的形成过程目前仍缺乏清晰的认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Ga添加钕铁硼磁体进行了原位加热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表明:含Ga非晶相在原位加热过程中能扩散至周围的晶间相区域并溶解其中部分面心立方(fcc)结构富稀土相,在RE6Fe_(13)Ga相的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fcc结构富稀土相在加热过程中会逐渐被氧化并向Mn_(2)O_(3)结构(空间群Ia3)转变,且当晶间相区域中基本只有fcc结构富稀土相时,加热过程中仅发生这种氧化引起的相结构转变。本工作为理解RE_(6)Fe_(13)Ga相的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 原位透射电镜 原位加热 相转变
下载PDF
Cu和Mo元素对FeZrB合金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晓楠 左斌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0-25,共6页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_(82)Zr_(7)B_(10)Cu_(1)和Fe_(81)Zr_(7)Mo_(2)B_(10)非晶合金薄带,在不同温度下对其进行热处理。通过STA、XRD、TEM和VSM等测试手段,表征合金的热稳定性、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结果表明:Fe_(82)Zr_(7)B_(10)Cu_(1)...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_(82)Zr_(7)B_(10)Cu_(1)和Fe_(81)Zr_(7)Mo_(2)B_(10)非晶合金薄带,在不同温度下对其进行热处理。通过STA、XRD、TEM和VSM等测试手段,表征合金的热稳定性、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结果表明:Fe_(82)Zr_(7)B_(10)Cu_(1)和Fe_(81)Zr_(7)Mo_(2)B_(10)两种合金晶化过程存在差异。添加Cu元素使非晶合金晶化初期仅析出α-Fe相,而添加Mo元素使非晶合金晶化初期析出α-Fe相的同时还有α-Mn型亚稳相。Fe_(81)Zr_(7)Mo_(2)B_(10)合金在快淬态及低温热处理的矫顽力(H_(c))高于Fe_(82)Zr_(7)B_(10)Cu_(1)合金,而高温热处理后该合金的H_(c)低于Fe_(82)Zr_(7)B_(10)Cu_(1)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亚稳相 磁性能
下载PDF
富铁低锆Sm_(2)Co_(17)型烧结永磁材料磁性能提升机理研究
19
作者 王帅 雍辉 +2 位作者 韩婷 朱亚武 胡季帆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2-1207,共6页
高磁能积Sm_(2)Co_(17)型烧结永磁体的磁性能和其合金成分及微观结构密切相关。通过调整Fe、Zr含量,优化微观结构,使磁体最大磁能积(BH)_(max)和内禀矫顽力H_(cj)得到了同步提升。采用PFM、EPMA、TEM等先进的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微观结... 高磁能积Sm_(2)Co_(17)型烧结永磁体的磁性能和其合金成分及微观结构密切相关。通过调整Fe、Zr含量,优化微观结构,使磁体最大磁能积(BH)_(max)和内禀矫顽力H_(cj)得到了同步提升。采用PFM、EPMA、TEM等先进的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微观结构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Fe含量由15%增加到19%,Zr含量由3%降低到2.6%(质量分数),磁体剩磁B r由1.07 T增加到1.13 T,(BH)_(max)也由217.15 kJ/m^(3)增加到241.19 kJ/m^(3),同时,磁体H_(cj)也得到一定提高,由2641.13 kA/m增加到2774.86 kA/m。通过提高Fe含量,降低Zr含量,可以使磁体内避免生成块状富Zr相,提高磁体B r和(BH)_(max)。当Fe含量为19%(质量分数),Zr含量为2.6%(质量分数)时,磁体获得了较大尺寸的胞组织,胞壁处有较高的峰值Cu浓度(26.9%(质量分数)),这是磁体H_(cj)同时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_(2)Co_(17)型永磁材料 微观结构 Fe含量 内禀矫顽力 磁性能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铁基纳米晶合金的粉末粒度、结构演变和磁学性能
20
作者 张林 孙阳 +4 位作者 陈艺月 谭优 王锋 余鹏 兰颂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采用单质粉末混合物球磨1~24h制备Fe_(79)Mo_(10)B_(10)Cu_(1)合金粉末,考察合金粉末的粒度、结构和磁学性能。结果表明,延长球磨时间能够细化颗粒粒径(约8μm)和晶粒尺寸(约5 nm),并均匀化粒度分布和合金元素分布。Mo元素置换固溶于α-... 采用单质粉末混合物球磨1~24h制备Fe_(79)Mo_(10)B_(10)Cu_(1)合金粉末,考察合金粉末的粒度、结构和磁学性能。结果表明,延长球磨时间能够细化颗粒粒径(约8μm)和晶粒尺寸(约5 nm),并均匀化粒度分布和合金元素分布。Mo元素置换固溶于α-Fe,降低了合金粉末的饱和磁化强度,且在球磨15h后生成了纳米晶α-(Fe,Mo)单相固溶体,其晶格常数随M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合金化前期(˂5h),由于残余应力和磁致伸缩系数的增大,磁弹各向异性成为矫顽力的主导因素,导致矫顽力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反常增大。球磨24h后合金的矫顽力为约2200A/m,微观压应变(约0.52%)和细小B夹杂物(˂1μm)是合金矫顽力较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纳米晶合金 机械合金化 球磨时间 粒度 结构 磁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