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7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3)O_(4)@SiO_(2)磁性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Er(Ⅲ)和Ho(Ⅲ)的吸附性能
1
作者 周键 昝苗苗 +1 位作者 肖燕飞 刘嘉铭 《江西冶金》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稀土资源的开采伴随着稀土离子排放,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吸附法是处理水相稀土离子污染的一种高效技术,磁性吸附剂能够加速固液分离,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FeCl_(3)·6H_(2)O、甘醇、醋酸钠、聚乙二醇(PEG2000)等为原料... 稀土资源的开采伴随着稀土离子排放,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吸附法是处理水相稀土离子污染的一种高效技术,磁性吸附剂能够加速固液分离,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FeCl_(3)·6H_(2)O、甘醇、醋酸钠、聚乙二醇(PEG2000)等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在200℃的条件下制备粒径约为230 nm的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将其加入正硅酸乙酯中,利用氨水水解聚合,即可形成粒径约为300 nm的Fe_(3)O_(4)@SiO_(2)磁性吸附剂材料。此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包含Fe_(3)O_(4)和SiO_(2)两种晶型结构。SiO_(2)的包覆未对Fe_(3)O_(4)物相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在包覆的同时能够显现出一定的磁性性能。此复合材料对Er(Ⅲ)和Ho(Ⅲ)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达到10.03 mg/g和5.2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 Fe_(3)O_(4)@SiO_(2) 核壳结构 Er(Ⅲ) Ho(Ⅲ)
下载PDF
新型红色荧光粉Sr_(3)CaNb_(2)O_(9):Sm^(3+),Eu^(3+)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分析
2
作者 洪俊煌 孟宪国 +3 位作者 许英朝 肖泽宇 刘月 林振鹏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一系列单基质荧光粉Sr_(3)CaNb_(2)O_(9):xSm^(3+),yEu^(3+)(x=0.04~0.09,y=0.03~0.15),并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发光性能、能量传递机制和CIE色坐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Sr_(3)CaNb_(2)O_(9):xSm^(3+)荧光粉在激发...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一系列单基质荧光粉Sr_(3)CaNb_(2)O_(9):xSm^(3+),yEu^(3+)(x=0.04~0.09,y=0.03~0.15),并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发光性能、能量传递机制和CIE色坐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Sr_(3)CaNb_(2)O_(9):xSm^(3+)荧光粉在激发波长为407 nm时的浓度淬灭点为x=0.07。在Sr_(3)CaNb_(2)O_(9):0.07Sm^(3+),yEu^(3+)荧光粉中,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Sm^(3+)的发光强度降低而Eu^(3+)发光强度却先增加后降低,Eu^(3+)的浓度淬灭点为y=0.09。Sm^(3+)→Eu^(3+)的能量传递以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为主,能量传递效率达到76.6%。色坐标图表明Eu^(3+)离子的加入可使色坐标从橙红色区域向纯红色区域移动。此外,样品还具有较高的色纯度和较低的色温。结果表明,Sr_(3)CaNb_(2)O_(9)∶Sm^(3+),Eu^(3+)荧光粉有望成为白光LED发出红光物质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3)CaNb_(2)O_(9):Sm^(3+) Eu^(3+) 稀土掺杂 发光特性 能量传递
下载PDF
中国稀土功能材料专利信息分析及广西产业创新建议
3
作者 陈金平 胡婷婷 +2 位作者 唐青青 谢积鉴 玉泉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稀土功能材料为代表的稀土新材料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之一,目前中国已将稀土列为国家重点管控和发展的战略资源,并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将稀土功能材料列为关键战略材料予以重点发展。通过对我国整体及广西稀土... 以稀土功能材料为代表的稀土新材料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之一,目前中国已将稀土列为国家重点管控和发展的战略资源,并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将稀土功能材料列为关键战略材料予以重点发展。通过对我国整体及广西稀土功能材料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展专利分析,了解产业技术发展情况,以期为政府及相关创新主体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功能 专利信息 地域分布 创新
下载PDF
LaNi_(4.25)Al_(0.75)D_(x)解析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周文 李松 +4 位作者 吴展华 杨小军 姚春艳 杨立 康海涛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22-26,29,共6页
研究了LaNi_(4.25)Al_(0.75)D_(x)解析过程的P-C-T特性。在C值为1,2,3时,其焓变分别为43.272,44.834,45.772 kJ/mol;其熵变分别为113.596,118.415,124.701 J/(mol·K)。利用JMA、Jander和Chou等动力学模型研究LaNi_(4.25)Al_(0.75)D... 研究了LaNi_(4.25)Al_(0.75)D_(x)解析过程的P-C-T特性。在C值为1,2,3时,其焓变分别为43.272,44.834,45.772 kJ/mol;其熵变分别为113.596,118.415,124.701 J/(mol·K)。利用JMA、Jander和Chou等动力学模型研究LaNi_(4.25)Al_(0.75)D_(x)的解析过程,获得LaNi_(4.25)Al_(0.75)D_(x)解析过程的动力学参数。Chou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扩散步骤是LaNi_(4.25)Al_(0.75)D_(x)解析过程的控速步骤。通过JMA模型、Jander模型与Chou模型分别获得LaNi_(4.25)Al_(0.75)D_(x)解析反应的活化能为32.497,28.317,37.480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JMA模型 Jander模型 Chou模型 活化能 P-C-T LaNi_(4.25)Al_(0.75)D_(x)
下载PDF
镧添加量对Mg-La系二元合金组织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耿健媛 张廷安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64,共6页
采用铸造法制备了五种La含量的Mg-xLa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系统研究了La含量对镁合金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_(12)La是Mg-xLa合金中唯一的第二相;随着La含量的增加,镁... 采用铸造法制备了五种La含量的Mg-xLa合金。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系统研究了La含量对镁合金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_(12)La是Mg-xLa合金中唯一的第二相;随着La含量的增加,镁合金晶粒先逐渐细化,后续粒度差别很小,Mg-3La合金晶粒最为细小,尺寸分布也比其他合金更加均匀;Ma-xLa合金的显微硬度随着La含量增加先增大而后略有减小,当La含量为3%时达到最大值;在25℃的3.5%NaCl溶液中具有高La含量的Mg-La合金的腐蚀速率明显低于具有低La含量的Mg-La合金;Mg-3La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位随溶液温度升高整体上向负向移动,其在30℃的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稀土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
原文传递
我国稀土金属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24
6
作者 颜世宏 李宗安 +3 位作者 赵斌 杨广禄 庞思明 王志强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6,共6页
介绍了我国稀土金属产业的发展历程、产品结构、工艺技术、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应用与市场。指出了我国稀土金属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同时展望了稀土金属产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稀土金属 合金 技术 生产 市场 发展
下载PDF
单一稀土Ce,La和混合稀土在工业纯铝中的作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丽萍 康福伟 +1 位作者 郭二军 张显友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8-221,共4页
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稀土Ce,La和混合稀土对工业纯铝组织、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稀土La,Ce可降低工业纯铝的电阻率,提高工业纯铝的导电性,其中La的效果优于Ce,而混合稀土对电阻率几乎无影响;La,Ce和混合稀土均... 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稀土Ce,La和混合稀土对工业纯铝组织、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稀土La,Ce可降低工业纯铝的电阻率,提高工业纯铝的导电性,其中La的效果优于Ce,而混合稀土对电阻率几乎无影响;La,Ce和混合稀土均能减小工业纯铝的晶粒度,在其加入量为0.1%后细化效果明显,当其含量大于0.5%后细化效果趋于平缓,其中Ce的效果最佳,La次之,混合稀土最弱;单一稀土La,Ce在一定含量时可提高工业纯铝的σb和δ,Ce的作用强于La,混合稀土对σb和δ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工业纯铝 电阻率 组织 机械性能 稀土
下载PDF
Eu^(3+)掺杂Ca_(2)ZrSi_(4)O_(12)的红色荧光粉性能分析
8
作者 刘月 孟宪国 +2 位作者 许英朝 陆逸 鹿晨东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_(2(1-x))ZrSi_(4)O_(12):2x Eu^(3+)系列红色荧光粉,并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荧光特性、热稳定性和色坐标进行实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红色荧光粉Ca_(2)ZrSi_(4)O_(12):Eu^(3+)可以被紫外光或蓝光激发,并在612 nm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Ca_(2(1-x))ZrSi_(4)O_(12):2x Eu^(3+)系列红色荧光粉,并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荧光特性、热稳定性和色坐标进行实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红色荧光粉Ca_(2)ZrSi_(4)O_(12):Eu^(3+)可以被紫外光或蓝光激发,并在612 nm处表现出较强的红光发射;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60%,浓度淬灭机理归因于电四级-电四极相互作用;样品在室温到453 K这一温度范围内有较为良好的热稳定性;所有样品色坐标均位于红色发光区域。表明Eu^(3+)掺杂Ca_(2)ZrSi_(4)O_(12)荧光粉在白光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Ca_(2)ZrSi_(4)O_(12):Eu^(3+) 发光性能 物相结构 白光LED
下载PDF
独居石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付梦来 陈天锴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18期147-150,共4页
独居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很少有独立的矿床,通常与锆、钛、锡等有色金属矿伴生,因此在开采这些有色金属矿的同时,独居石作为副产品加以回收。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5万吨独居石精矿生产能力。独居石富含铀、钍、稀土等有价元素,但目前主... 独居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很少有独立的矿床,通常与锆、钛、锡等有色金属矿伴生,因此在开采这些有色金属矿的同时,独居石作为副产品加以回收。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5万吨独居石精矿生产能力。独居石富含铀、钍、稀土等有价元素,但目前主要用作提炼稀土原料,铀、钍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本文对低酸度、低温度浸取独居石渣工艺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对综合利用独居石渣回收有价元素的经济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工艺可行,经济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稀土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石墨中钍的定量分析
10
作者 刘小亮 王澜 +3 位作者 彭玲玲 李小燕 刘云海 邹春燕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为了促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核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利用飞秒激光对高纯石墨中的钍(Th)元素开展了定量分析研究。采用标准加样法制备了钍含量在0.35%~35.15%范围内的9个分析样品,以类比钍基核燃料中的钍含量。通过改变光谱采集... 为了促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核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利用飞秒激光对高纯石墨中的钍(Th)元素开展了定量分析研究。采用标准加样法制备了钍含量在0.35%~35.15%范围内的9个分析样品,以类比钍基核燃料中的钍含量。通过改变光谱采集方式、延时条件及调节飞秒激光脉冲能量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所有样品进行激发以采集等离子体光谱信息用于定量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果:对比定点激发采集光谱结果,采用靶面连续移动式的光谱重复性好,钍原子(Th I 396.21 nm)谱线强度获得大约2倍的增强,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由20.4%降至5.7%;高含量区间内钍元素谱线存在明显的自吸收效应,采用指数函数对整个含量区间与分析线(Th I 394.42 nm、396.21 nm和766.53 nm)强度进行非线性拟合,可以有效获取分析线的饱和阈值;基本定标法适用于饱和阈值以下的含量区间,分析线对较低含量的未知样品的预测分析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采用内标法(以C I 247.85 nm线为内标线),可以实现积分强度和峰值强度与整个区间含量的线性拟合,其中,基于高饱和阈值分析线(766.53 nm)的积分强度能够较好地实现高含量未知样品的含量预测。实验结果说明: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具有钍基核燃料循环过程中钍含量监测分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核燃料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超细长余辉发光材料铝酸锶铕镝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传仓 卢忠远 +1 位作者 戴亚堂 王兵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4,共5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发蓝光的Sr4 Al1 4O2 5∶Eu2 + ,Dy3+ 和发绿光的SrAl2 O4 ∶Eu2 + ,Dy3+ 超细长余辉发光材料。用SEM ,XRD表征了所得磷光材料的形态、粒度和物相组成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磷光材料的发光性能。结果发现 ,与固相法...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发蓝光的Sr4 Al1 4O2 5∶Eu2 + ,Dy3+ 和发绿光的SrAl2 O4 ∶Eu2 + ,Dy3+ 超细长余辉发光材料。用SEM ,XRD表征了所得磷光材料的形态、粒度和物相组成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磷光材料的发光性能。结果发现 ,与固相法合成的产物相比 ,材料的激发光谱和发光光谱均发生了蓝移 ,余辉亮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合成 长余辉发光材料 SRAL2O4:EU^2+ DY^3+ Sr4Al14O25:Eu^2+ Dy^3+ 超细粉体
下载PDF
混合稀土对ZM5镁合金熔炼起燃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邹永良 李华基 +1 位作者 薛寒松 饶劲松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6,共4页
镁合金在大气条件下熔炼和浇注极易氧化燃烧 ,是阻碍镁合金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一般采用熔剂覆盖和气体保护法熔炼生产镁合金 ,或采用半固态射铸成形工艺以降低作业温度 ,但都存在着不少缺点。通过合金化的方法来达到镁合金阻燃的... 镁合金在大气条件下熔炼和浇注极易氧化燃烧 ,是阻碍镁合金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一般采用熔剂覆盖和气体保护法熔炼生产镁合金 ,或采用半固态射铸成形工艺以降低作业温度 ,但都存在着不少缺点。通过合金化的方法来达到镁合金阻燃的目的将是发展方向。针对ZM5镁合金 ,研究了混合稀土及其加入量对起燃温度的影响 ,并与纯稀土的阻燃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添加 0 .12 %混合稀土能大大提高镁合金的起燃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混合稀土 起燃温度
下载PDF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黎文献 余琨 +2 位作者 谭敦强 马正青 陈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4-67,共4页
以Tb Dy Fe合金系为主 ,对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基本性能作了简要的介绍 ,并与其他磁、电致伸缩材料进行了对比。重点介绍了影响该系合金性能的主要因素和该类合金的制备方法 ,并叙述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材料 稀土 Td-Dy-Fe合金 制备方法
下载PDF
稀土金属和合金电沉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1
14
作者 黄清安 王银平 吴俊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3,共3页
着重介绍了从水溶液中电沉积稀土金属和合金的方法 ,讨论了欠电位沉积、元素电负性原理和诱导共沉积效应在稀土金属和合金电沉积中的应用 ,推荐了一些电沉积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电沉积 稀土金属 合金 电镀
下载PDF
非水溶剂中电沉积制备稀土合金膜 被引量:14
15
作者 谷历文 刘冠昆 +2 位作者 杨绮琴 童叶翔 刘建平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9-56,共8页
稀土合金作为高温超导、永磁和磁光记录材料等颇受人们关注。如果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则可大大改进它们的功能效果和扩展应用领域。本文着重综述了从非水介质中电沉积稀土元素及其合金膜的进展。
关键词 电沉积 非水溶剂 稀土合金膜 制备
下载PDF
稀土化学热处理及其发展现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江静华 蒋建清 +1 位作者 马爱斌 张旭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0-14,共5页
稀土元素电子结构特殊,对合金表面有着优异的改良性能潜力。为充分发挥我国稀土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稀土化学热处理的应用以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介绍了近30年来国内外单一、复合稀土化学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成果、特点及其应用现状,... 稀土元素电子结构特殊,对合金表面有着优异的改良性能潜力。为充分发挥我国稀土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稀土化学热处理的应用以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介绍了近30年来国内外单一、复合稀土化学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成果、特点及其应用现状,从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入手,着重分析了稀土及其化合物在化学热处理中的催渗、促渗作用机理,及其改善金属表面物化、力学性能的实用效果,重点指出了新型稀土催渗剂的开发方向以及稀土化学热处理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化学热处理 催渗 应用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对连铸保护渣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德永 姜茂发 +3 位作者 刘承军 史陪阳 姚永宽 王慧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通过实验室自配渣研究了稀土氧化物对保护渣粘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稀土氧化物提高了保护渣粘度,特别是当其含量大于10%后最为明显;稀土氧化物导致保护渣粘度升高的原因是生成的高熔点物相随温度降低析出;稀土氧化物在保护渣中具有一定... 通过实验室自配渣研究了稀土氧化物对保护渣粘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稀土氧化物提高了保护渣粘度,特别是当其含量大于10%后最为明显;稀土氧化物导致保护渣粘度升高的原因是生成的高熔点物相随温度降低析出;稀土氧化物在保护渣中具有一定溶解度,当稀土氧化物在保护渣中出现过饱和时,未溶解的固态质点使保护渣粘度随之升高;Li2O,B2O3和BaO可以降低液态保护渣粘度,同时可以提高保护渣溶解吸收稀土氧化物的能力,但是其加入量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稀土氧化物可以显著提高保护渣凝固温度,这对铸坯 结晶器之间的传热和润滑非常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铸保护渣 粘度 稀土氧化物 凝固温度
下载PDF
稀土金属抛光金刚石膜技术 被引量:20
18
作者 付一良 吕反修 +3 位作者 王建军 钟国仿 王亮 杨让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快速有效地抛光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厚膜的技术。该技术利用化学活性很强的稀土金属镧(La)与金刚石(碳)的化学反应,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对金刚石膜进行有效的抛光。抛光速率的高低与抛光温度有关,在温... 研究开发了一种快速有效地抛光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厚膜的技术。该技术利用化学活性很强的稀土金属镧(La)与金刚石(碳)的化学反应,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对金刚石膜进行有效的抛光。抛光速率的高低与抛光温度有关,在温度大于900℃时抛光效率较高,可达34μm/h,表面粗糙度可从原来的Ra12μm降至Ra1.6μm,如用于后续的精抛光,可大大减少抛光的时间和提高抛光效率,使表面十分粗糙的金刚石厚膜的精抛光能得以经济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膜 稀土金属 抛光
下载PDF
稀土对金属陶瓷涂层微观组织改性作用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何科杉 程西云 李志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0-104,113,共6页
介绍了稀土对金属陶瓷涂层微观组织改性作用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稀土对金属陶瓷涂层改性作用表现为细化晶粒、净化组织、产生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降低基体材料对涂层的稀释、改善涂层组织力学性能等方面,从而改善了金属陶瓷涂层的... 介绍了稀土对金属陶瓷涂层微观组织改性作用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稀土对金属陶瓷涂层改性作用表现为细化晶粒、净化组织、产生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降低基体材料对涂层的稀释、改善涂层组织力学性能等方面,从而改善了金属陶瓷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稀土改性技术应用于热喷涂、复合电镀、激光表面熔覆等金属陶瓷涂层制备工艺中,能有效地提高涂层的强度和硬度,增强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改善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提高金属陶瓷涂层的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稀土 金属陶瓷涂层 微观组织
下载PDF
梯度涂层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程西云 何俊 王如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114,127,共5页
梯度涂层以其优异的物理及力学性能表现出巨大的工程应用前景,在航空、航天及原子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梯度涂层结构设计、制备方法、工艺及梯度涂层组元材料匹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梯度涂层在机械零件表面应用过程中... 梯度涂层以其优异的物理及力学性能表现出巨大的工程应用前景,在航空、航天及原子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梯度涂层结构设计、制备方法、工艺及梯度涂层组元材料匹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梯度涂层在机械零件表面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将梯度涂层应用到机械零件表面改性处理上,提出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合机械零件表面的梯度涂层结构设计模型,并开展梯度涂层组元材料匹配性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涂层 结构设计 制备方法 组元材料匹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