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6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规格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板在线淬火工艺开发
1
作者 孙正旭 张长宏 刘旭东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11-12,16,共3页
通过对薄规格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采取了措施,使得20~29 mm厚度钢板在线淬火工艺得以成功应用。通过对轧制道次的优化提高了轧制板形、通过冷却单元上下水比、边部遮挡优化保证了冷却的均有性... 通过对薄规格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采取了措施,使得20~29 mm厚度钢板在线淬火工艺得以成功应用。通过对轧制道次的优化提高了轧制板形、通过冷却单元上下水比、边部遮挡优化保证了冷却的均有性,通过钢板头部跟踪位置优化解决了头部过冷问题,为水冷后板形的改善创造了条件。通过头尾遮挡参数及热处理回火工艺优化,保证了钢板性能的均匀性,实现了薄规格钢板的短流程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 工程机械用钢 调质钢板 在线淬火 热处理
下载PDF
支重轮用钢40Mn2淬透性的优化
2
作者 董战利 娄梦杰 +2 位作者 孟显祖 王晓英 徐东 《河北冶金》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借助淬透性模拟计算软件,研究了支重轮用钢40Mn2钢淬透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Cr含量在0.05%~0.15%时,随着Cr含量的升高,40Mn2钢J15mm端淬值呈增长趋势,但当Cr含量超过0.10%时,J15mm端淬值的增长趋于平缓;硼含量在0.0001%~0.0006%时,... 借助淬透性模拟计算软件,研究了支重轮用钢40Mn2钢淬透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Cr含量在0.05%~0.15%时,随着Cr含量的升高,40Mn2钢J15mm端淬值呈增长趋势,但当Cr含量超过0.10%时,J15mm端淬值的增长趋于平缓;硼含量在0.0001%~0.0006%时,随着硼含量的升高,J15mm端淬值呈增长趋势;Si含量在0.19%~0.28%范围内时,Si含量的变化对40Mn2钢J15mm端淬值的基本没有影响。通过控制熔炼过程中硅锰合金和锰铁中硼含量≤70 ppm;严禁使用含硼废钢;钢包砖不添加硼酸,且钢包冶炼含硼钢后需周转2次以后才允许冶炼40Mn2钢;RH增加吹N工艺,控制钢中N含量在60~90 ppm;钢中目标Cr含量由0.10%降低到0.07%;并优化40Mn2钢成分等措施,彻底解决了40Mn2钢端淬超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重轮 40Mn2 淬透性 硼无效化
下载PDF
带内齿的谐波减速器专用交叉滚子轴承设计及其表面淬火加工技术
3
作者 张浩洋 姚义欣 +2 位作者 楚德娜 王秉楠 王宝磊 《哈尔滨轴承》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随着谐波减速器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整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变得至关重要。利用一种交叉滚子轴承的新设计理念,将轴承与其他连接部件设计为整体结构,可实现谐波减速器整机轻量化的目的。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利用无软带表面技术,可实... 随着谐波减速器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整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变得至关重要。利用一种交叉滚子轴承的新设计理念,将轴承与其他连接部件设计为整体结构,可实现谐波减速器整机轻量化的目的。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利用无软带表面技术,可实现滚道硬度高、齿韧性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减速器 交叉滚子轴承 一体化 无软带感应淬火
下载PDF
磁场对KDCMSV特种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力 吴剑钊 +1 位作者 张帅坤 孙家豪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8-31,62,共5页
为了改善KDCMSV盾构滚刀特种钢表面的耐磨性,对其普通织构表面进行了激光淬火。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并通过维氏硬度计测显微硬度;采用高速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在磁场环境下与普通环境下对无处理表面、普通织构表面、激光淬... 为了改善KDCMSV盾构滚刀特种钢表面的耐磨性,对其普通织构表面进行了激光淬火。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并通过维氏硬度计测显微硬度;采用高速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在磁场环境下与普通环境下对无处理表面、普通织构表面、激光淬火化织构表面进行摩擦磨损对比试验,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磨痕及磨损形貌。结果表明:在磁场强度为7 mT时,不同盾构滚刀特种钢表面的减摩效果不同,普通织构表面的减摩效果最佳。磁场干摩擦技术在盾构滚刀特种钢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其表面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淬火 盾构滚刀特种钢 织构 摩擦磨损 磁场环境
下载PDF
长轴类零件高压真空气淬工艺应用研究
5
作者 杨海川 王宇 +1 位作者 蒲莉萍 刘飞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结合生产实际采用高压气淬真空炉对30CrMnSiA、1Cr17Ni2和GH4169三种轴类零件进行热处理,通过测试抗拉强度、观察显微组织和检测零件变形量及硬度,并与真空油淬炉热处理后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6 bar气体淬火压力下30CrMnSiA... 结合生产实际采用高压气淬真空炉对30CrMnSiA、1Cr17Ni2和GH4169三种轴类零件进行热处理,通过测试抗拉强度、观察显微组织和检测零件变形量及硬度,并与真空油淬炉热处理后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6 bar气体淬火压力下30CrMnSiA零件(直径φ20 mm)硬度不合格,与真空油淬工艺相比,其硬度、显微组织和淬透性差异较大。1Cr17Ni2零件(直径φ30 mm)硬度合格,与真空油淬工艺相比,硬度、显微组织和淬透性无明显差异。直径不大于φ40 mm的GH4169零件的硬度合格。在垂直吊装的情况下,三种零件变形量均能够控制在0.15 mm内,无需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真空气淬 变形量 淬透性 气体淬火压力
下载PDF
铝合金环件淬火热处理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谢凡 杜学斌 +2 位作者 马辉 郭居奇 贾祥 《重型机械》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介绍了热应力场作用下铝合金环件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通过有限元专业仿真软件Abaqus建立2219型铝合金环件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得到了2219型铝合金环件在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分布规律。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环件外表面边缘交线... 介绍了热应力场作用下铝合金环件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通过有限元专业仿真软件Abaqus建立2219型铝合金环件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得到了2219型铝合金环件在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分布规律。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环件外表面边缘交线处温降速率最大,芯部温降速率最小,环件表面温降速率介于边缘交线和芯部之间;环件内外表面和心部应力在淬火过程中出现陡峭增大后减小,减小至拐点后又增大并趋于平稳。同时环件芯部与内外表面应力大小基本一致,均大于环件上下表面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环件 淬火 残余应力 ABAQUS软件
下载PDF
淬火温度对Fe基合金/B_(4)C电子束重熔复合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骆宗安 周宏宇 +2 位作者 王宇豪 张潜 余焕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3-79,92,共8页
电子束重熔制备Fe基合金/B_(4)C复合涂层存在残余应力、硬质相分布不均匀和脆性大等缺点,为进一步改善复合涂层的综合性能,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对涂层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0/1000/1050/1100℃淬火... 电子束重熔制备Fe基合金/B_(4)C复合涂层存在残余应力、硬质相分布不均匀和脆性大等缺点,为进一步改善复合涂层的综合性能,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对涂层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0/1000/1050/1100℃淬火+200℃回火后,硬质相形态由平行排列的长条片层状M2B相裂解转变为圆润的棒状组织,周围缠结的网状M23(C,B)_(6)相解离球化为颗粒组织。XRD分析表明,热处理工艺有效减少了重熔复合涂层的残余应力,物相类型保持不变。热处理后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1050℃淬火+200℃回火时硬度达最高值970.9HV_(0.1)。1050℃淬火+200℃回火时磨损失重达最小值0.10961 g,相比未热处理复合涂层的磨损失重降低18.7%。涂层表面磨损形貌为犁沟、白点和条状磨痕,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重熔 复合涂层 热处理 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二次淬火对18CrNiMo7-6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少云 姚铁华 韩世运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11-13,共3页
研究了两组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一次淬火+低温回火和二次淬火+低温回火)对18CrNiMo7-6钢组织和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淬火处理的钢样组织为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二次淬火处理的钢样组织主要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细小铁素体... 研究了两组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一次淬火+低温回火和二次淬火+低温回火)对18CrNiMo7-6钢组织和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淬火处理的钢样组织为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二次淬火处理的钢样组织主要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细小铁素体,铁素体的存在有利于韧性的提高。二次淬火处理后的钢样晶粒尺寸比一次淬火钢样的更加细小、均匀,经过二次淬火处理的钢样在-20℃下表现出更好的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18CrNiMo7-6 组织 冲击韧性
下载PDF
45钢亚温淬火参数模拟计算及实验研究
9
作者 万家瑰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利用JMatPro软件对45钢进行了相转变及淬火性能模拟计算,得到45钢的平衡相图及相转变温度。对不同淬火温度下的组织及性能进行分析,制定出45亚温淬火工艺参数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5钢的A1温度为725℃,A3温度为773.8℃,要想获得... 利用JMatPro软件对45钢进行了相转变及淬火性能模拟计算,得到45钢的平衡相图及相转变温度。对不同淬火温度下的组织及性能进行分析,制定出45亚温淬火工艺参数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5钢的A1温度为725℃,A3温度为773.8℃,要想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冷却速度必须大于100℃/s,亚温淬火的最佳温度为770℃。45钢经770℃亚温淬火+570℃回火,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少量粒状铁素体,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亚温热处理 JMatPro CCT曲线
下载PDF
基于相似理论的激光表面淬火大型风电主轴轴承性能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海鹏 白志宇 +2 位作者 毛雨欣 谷运龙 钞仲凯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20,126,共7页
针对大型风电主轴轴承激光表面淬火后试验验证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相似理论的轴承试验方法。首先,推导了原型轴承与缩比轴承之间各物理量的关系;然后,开展激光表面淬火与传统表面淬火2种不同工艺处理的缩比轴承加速寿命试验,通过对比2... 针对大型风电主轴轴承激光表面淬火后试验验证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相似理论的轴承试验方法。首先,推导了原型轴承与缩比轴承之间各物理量的关系;然后,开展激光表面淬火与传统表面淬火2种不同工艺处理的缩比轴承加速寿命试验,通过对比2种缩比轴承试验前后的润滑脂和游隙变化量考核加速寿命试验中的轴承性能;最后,基于相似理论将试验结果推广至原型轴承。试验结果表明,激光表面淬火轴承的服役性能优于传统表面淬火轴承,验证了激光表面淬火工艺在大型风电主轴轴承表面强化加工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风电轴承 风力发电机组 相似理论 激光表面淬火 缩比模型试验 加速寿命试验
下载PDF
H13钢表面激光淬火仿真分析及实验研究
11
作者 明智 姚芳萍 李金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46,共8页
为了探究激光功率对H13钢激光淬火后表面改性层的影响,制备出最优工艺参数下的激光淬火改性层,采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H13钢淬火过程温度演变规律进行仿真分析,预测淬硬层深度,并进行激光淬火实验。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 为了探究激光功率对H13钢激光淬火后表面改性层的影响,制备出最优工艺参数下的激光淬火改性层,采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H13钢淬火过程温度演变规律进行仿真分析,预测淬硬层深度,并进行激光淬火实验。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显微硬度计等对H13钢激光淬火后的宏观形貌、组织演变机理、元素及显微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仿真预测的淬硬层深度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激光扫描区域深度方向上组织细化明显,硬度呈梯度分布;自淬火表面向内分为相变硬化区、过渡区、基体,相变硬化区组织由原始珠光体、铁素体演变为细针状或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当激光工艺参数选取不当时会造成过烧熔凝现象,影响工件表面平整度;当激光功率为600W、扫描速度为10mm/s时,淬硬层深度可达0.41mm,最高显微硬度为709.6HV_(0.3),约为基体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淬火 淬硬层 组织演变 过烧熔凝
下载PDF
7075铝合金变载荷摩擦模型研究
12
作者 朱少华 夏建生 +1 位作者 赵军 窦沙沙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72-78,共7页
采用自主设计的摩擦试验机,研究在边界润滑条件下不同载荷对7075铝合金板料摩擦系数的影响,利用ORIGIN拟合软件建立基于载荷摩擦系数的变载荷摩擦模型,结合ABAQUS有限元仿真和实际冲压试验,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6N... 采用自主设计的摩擦试验机,研究在边界润滑条件下不同载荷对7075铝合金板料摩擦系数的影响,利用ORIGIN拟合软件建立基于载荷摩擦系数的变载荷摩擦模型,结合ABAQUS有限元仿真和实际冲压试验,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6N范围内,随着载荷的增加,7075铝合金板料摩擦系数逐渐减小,表面划痕数量和宽度增加,犁沟磨损越发显著;基于变载荷摩擦模型仿真模拟锥形件的厚度更接近于实际冲压锥形件的厚度,验证了该摩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载荷 表面形貌 变摩擦模型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大模数齿轮整体感应淬火硬化层分布改善
13
作者 朱海涛 杨红刚 +2 位作者 宋超 王孟 张蕾涛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3年第4期82-84,共3页
针对模数为10以上齿轮感应淬火时出现的硬化层分布不合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早期疲劳、脆裂等问题,进行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法尝试,制定出分段、不同步、不同频率感应加热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齿轮断裂 感应淬火 硬化层深度
下载PDF
盾构滚刀刀圈材料5Cr5MoWVSi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剑平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为降低盾构施工的换刀频率,提高施工效率,研究了一款新型刀圈材料5Cr5MoWVSi钢及其热处理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16组不同工艺试块的金相组织、洛氏硬度、冲击韧性及耐磨性能,得出5Cr5MoWVSi钢经1030℃淬火、540℃3次回火后,综合性能... 为降低盾构施工的换刀频率,提高施工效率,研究了一款新型刀圈材料5Cr5MoWVSi钢及其热处理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16组不同工艺试块的金相组织、洛氏硬度、冲击韧性及耐磨性能,得出5Cr5MoWVSi钢经1030℃淬火、540℃3次回火后,综合性能良好,硬度可达58.9 HRC,韧性可达32.4 J/cm 2,该热处理工艺生产的5Cr5MoWVSi钢刀圈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硬岩或上软下硬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滚刀刀圈 热处理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Grinding Force by an Electroplated Grinding Wheel with Orderly-Micro-Grooves
15
作者 Cong Mao Jiali Wang +7 位作者 Mingjun Zhang Xincheng Wang Yuanqiang Luo Weidong Tang Kun Tang Zhuming Bi Yongle Hu Zhenheng Li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6-66,共11页
The ability to predict a grinding force is important to control,monitor,and optimize the grinding process.Few theoretical models were developed to predict grinding forces when a structured wheel was used in a grinding... The ability to predict a grinding force is important to control,monitor,and optimize the grinding process.Few theoretical models were developed to predict grinding forces when a structured wheel was used in a grinding process.This paper aimed to establish a single-grit cutting force model to predict the ploughing,friction and cutting forces in a grinding process.It took into the consideration of actual topography of the grinding wheel,and a theoretical grinding force model for grinding hardened AISI 52100 by the wheel with orderly-micro-grooves was proposed.The model was innovative in the sense that it represented the random thickness of undeformed chips by a probabilistic expression,and it reflected the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d wheel explicitly.Note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depended on the randomness of the protruding heights and distribution density of the grits over the wheel.The proposed force prediction model was validated by surface grinding experiments,and the results showed(1)a good agreement of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forces and(2)a good agreement of the changes of the grinding forces along with the changes of grinding parameters in the prediction model and experiments.This research proposed a theoretical grinding force model of an electroplated grinding wheel with orderly-micro-grooves which is accurate,reliable and effective in predicting grinding fo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plated grinding wheel Orderly-micro-grooves Grinding force Force prediction Undeformed chip thickness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下载PDF
3D打印感应线圈的形状及构型对零件淬火性能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韩维行 樊留群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7期18-23,29,共7页
在传统感应加热系统中,加热铜感应线圈主要通过手工或机器对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铜感应线圈进行弯折获得。随着3D打印的发展,不同截面形状的铜感应线圈可以被打印出来。3D打印的铜感应线圈截面形状可以随意变化,结构尺寸精度高。以轴类零... 在传统感应加热系统中,加热铜感应线圈主要通过手工或机器对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铜感应线圈进行弯折获得。随着3D打印的发展,不同截面形状的铜感应线圈可以被打印出来。3D打印的铜感应线圈截面形状可以随意变化,结构尺寸精度高。以轴类零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感应加热,采用加热温度和加热均匀度两个评价标准分析不同截面和感应线圈间距的铜感应线圈的加热性能,确定了加热性能较好的尺寸参数的取值范围。实验结果表明,矩形感应线圈的加热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感应线圈 磁热耦合仿真
下载PDF
高强高韧40CrMnMo无缝钢管缺陷问题分析和措施研究
17
作者 王锦永 曹洪波 +4 位作者 祖兴华 陈新河 王锟 陈辉 左晶晶 《钢管》 CAS 2023年第4期46-49,共4页
针对40CrMnMo无缝钢管的两类质量问题,结合生产工艺,通过合金成分、夹杂物、缺陷特征检测,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结果表明:第一类缺陷是钢管内表面的轧制直道,是轧制工具表面裂纹导致的轧折;第二类缺陷是管体上的裂纹,属于淬... 针对40CrMnMo无缝钢管的两类质量问题,结合生产工艺,通过合金成分、夹杂物、缺陷特征检测,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结果表明:第一类缺陷是钢管内表面的轧制直道,是轧制工具表面裂纹导致的轧折;第二类缺陷是管体上的裂纹,属于淬火冷却速度过快导致的淬火裂纹。通过提高轧制工具质量和优化淬火工艺,解决了产品的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MnMo 缺陷 脱碳层 淬火裂纹 淬火工艺
下载PDF
车用高强钢厚板模内淬火组织演变研究
18
作者 王敏 解晓清 +2 位作者 陈荣创 刘贤龙 李兵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3-140,共8页
目的揭示高强钢厚板在热冲压模内淬火过程中的马氏体组织演变特征和规律。方法建立了6mm厚硼钢板热冲压模内淬火过程马氏体相变有限元预测模型,分析了马氏体分布情况及演变特征,阐明了保压力等关键淬火参数对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 目的揭示高强钢厚板在热冲压模内淬火过程中的马氏体组织演变特征和规律。方法建立了6mm厚硼钢板热冲压模内淬火过程马氏体相变有限元预测模型,分析了马氏体分布情况及演变特征,阐明了保压力等关键淬火参数对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沿板面方向,马氏体从角部开始转化,逐渐由边缘向内部扩展,呈现出“边缘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沿板厚方向,马氏体呈现出“表层高、心部低”的分布特征;随淬火过程的进行,这种厚向梯度分布特征逐渐弱化。与薄板相比,厚板的马氏体相变启动和结束时刻均较晚,且马氏体转化率明显较低,马氏体沿厚向分布的不均匀性也更明显。随保压力的增大,马氏体转化结束时刻前移,马氏体转化率增大且沿厚向分布更均匀,抗拉强度增大,延伸率减小;当保压力超过40 MPa时,上述影响逐渐减弱。结论与薄板相比,厚板组织沿板面和板厚方向均呈现更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保压力对厚板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但这种影响随保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厚板 热冲压 模内淬火 相变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铝合金球淬火热分析
19
作者 李勇进 马迎松 +1 位作者 屈浩宇 樊力中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利用ANSYS APDL有限元瞬态分析法,建立铝合金球Al-Si-Cu-Mg的有限元模型及其淬火温度场,求解后得到淬火过程中的应力场与温度场等结果。在油和水2种不同的介质下进行淬火并完成淬火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可以观察到淬火过程中合金球各个位... 利用ANSYS APDL有限元瞬态分析法,建立铝合金球Al-Si-Cu-Mg的有限元模型及其淬火温度场,求解后得到淬火过程中的应力场与温度场等结果。在油和水2种不同的介质下进行淬火并完成淬火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可以观察到淬火过程中合金球各个位置的温度变化和冷却速度变化,以及在油淬和水淬2种情况下的合金球淬火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合金球在考虑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其底部表面位置为其所受最大拉压应力处;合金球所有位置在水冷淬火条件下的冷却速度要比油冷淬火条件下的冷却速度快;水冷淬火条件下底部的等效应力以及第一、二、三主应力都比油冷淬火条件下的受力下降的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有限元 Al-Si-Cu-Mg 水冷淬火 油冷淬火
下载PDF
7050高强铝合金淬火敏感性及组织特征(英文)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培跃 熊柏青 +4 位作者 张永安 李志辉 朱宝宏 王锋 刘红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68-274,共7页
采用Jominy末端淬火实验研究淬火冷却速率对商用7050铝合金厚板淬火态合金电导率和组织的影响。实验测定距淬火端不同距离合金的淬火态电导率,并进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在淬火敏感区间范围内,合金的平均冷却速率随着淬火端距离的增加... 采用Jominy末端淬火实验研究淬火冷却速率对商用7050铝合金厚板淬火态合金电导率和组织的影响。实验测定距淬火端不同距离合金的淬火态电导率,并进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在淬火敏感区间范围内,合金的平均冷却速率随着淬火端距离的增加不断降低,而淬火态合金的电导率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上升。末端淬火实验棒组织观察显示,厚板表面已发生完全再结晶,1/4和1/2厚度处为部分再结晶组织,淬火诱导晶界析出相逐渐粗化并成链状分布,当距离大于38mm时,发现大量非均质形核淬火析出相,其形核核心主要为Al3Zr弥散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miny末端淬火 淬火敏感性 冷却速率 淬火诱导析出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