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9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循环渗氮及热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海建 韩笑 陈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针对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在使用过程中经受熔融铝液及冷却液的循环冲击,在热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热疲劳失效的问题。采用可控循环气体渗氮的方法分别在回火态和热疲劳态模具钢表面制备无铁氮化合物和有化合物的渗层,进行热疲劳性能测试... 针对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在使用过程中经受熔融铝液及冷却液的循环冲击,在热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热疲劳失效的问题。采用可控循环气体渗氮的方法分别在回火态和热疲劳态模具钢表面制备无铁氮化合物和有化合物的渗层,进行热疲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循环渗氮制备的无化合物的渗层可以有效延缓热疲劳裂纹的萌生,抗热疲劳性能优于有化合物的渗层。同时,在裂纹产生前进行二次渗氮可以补充氮原子,重置压应力并增加硬度,进一步提升热疲劳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可控循环气体渗氮 铁氮化合物 热疲劳性能
原文传递
冷轧带钢渗氮铁锅开裂剥落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2
作者 邱香花 张全庆 +2 位作者 胡桂英 戴扭乾 周启航 《江西冶金》 2024年第4期303-308,共6页
在采用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1 mm的XLQ01冷轧带钢制作铁锅的过程中,经渗氮处理后出现开裂问题,铁锅经碰撞后渗氮层易剥落。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渗氮铁锅样品的断口微观形貌、化学成分、金相组... 在采用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1 mm的XLQ01冷轧带钢制作铁锅的过程中,经渗氮处理后出现开裂问题,铁锅经碰撞后渗氮层易剥落。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渗氮铁锅样品的断口微观形貌、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原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晶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渗氮铁锅开裂剥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渗氮开裂样品中存在粗大的原始组织和穿晶分布的针状氮化物,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增加了表面层脆性及切口敏感性,在外力作用下导致开裂;另一方面,原材料表面粗糙度大,渗氮温度高,渗氮层疏松,在压应力作用下导致渗氮层开裂剥落。本研究针对渗氮铁锅开裂剥落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有效避免了渗氮铁锅开裂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带钢 渗氮铁锅 开裂 剥落
下载PDF
低温液体氧氮化对奥氏体不锈钢磨损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李龙义 杨涛 +3 位作者 樊勋 陈波 王均 王天石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4,共11页
[目的]奥氏体不锈钢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航空电子装备零部件,但其硬度和耐磨性欠佳。[方法]采用低温液体氧氮化技术对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维氏硬度计等分析了所得复合改性层的微观组... [目的]奥氏体不锈钢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航空电子装备零部件,但其硬度和耐磨性欠佳。[方法]采用低温液体氧氮化技术对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维氏硬度计等分析了所得复合改性层的微观组织和截面显微硬度分布,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探究了表面改性层的耐磨性。[结果]低温液体氧氮化表面改性层由外侧致密的Fe_(3)O_(4)相和内侧富氮S相构成。S相是含氮过饱和固溶体,含有大量位错、层错和孪晶,因此硬度较高。载荷和温度会影响不锈钢样品的磨损行为,温度升高和载荷增大都会使304奥氏体不锈钢样品和低温液体氧氮化样品的平均摩擦因数轻微下降,磨损体积损失增大。不过低温液体氧氮化处理能够缩短304奥氏体不锈钢样品初始磨损阶段的持续时间,使其在载荷10 N、温度200℃条件下的最大磨损体积损失由1.086 mm^(3)降至0.144 mm^(3)。[结论]低温液体氧氮化处理能够显著提高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低温液体氧氮化 微观组织 磨损行为
下载PDF
钛合金的渗氮工艺及机理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聪 莫帆 +1 位作者 肖辉 陈汪林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26,共13页
对钛合金的气体渗氮、真空渗氮、离子渗氮、激光渗氮、稀土催化渗氮、复合渗氮等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点阐述了渗氮温度、渗氮时间、气压、氮含量、间歇周期、渗氮气氛、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钛合金渗氮层组织和... 对钛合金的气体渗氮、真空渗氮、离子渗氮、激光渗氮、稀土催化渗氮、复合渗氮等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点阐述了渗氮温度、渗氮时间、气压、氮含量、间歇周期、渗氮气氛、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钛合金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渗氮层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和性能提升的机理。最后,介绍了目前发展的新型钛合金渗氮工艺,总结了实际生产中钛合金各渗氮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钛合金渗氮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定的展望,以期为钛合金渗氮层性能优化与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渗氮工艺 渗氮层 工艺参数 显微组织 性能提升
下载PDF
渗氮时间对G13Cr4Mo4Ni4V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5
作者 刘璐 杨晓峰 +1 位作者 王帅 于兴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5-68,共4页
对渗碳G13Cr4Mo4Ni4V钢进行渗氮热处理,研究渗氮时间对G13Cr4Mo4Ni4V钢复合层、渗碳层和心部的微观组织变化,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氮处理后的G13Cr4Mo4Ni4V钢复合层和渗碳层由碳化物、回火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心部由板... 对渗碳G13Cr4Mo4Ni4V钢进行渗氮热处理,研究渗氮时间对G13Cr4Mo4Ni4V钢复合层、渗碳层和心部的微观组织变化,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氮处理后的G13Cr4Mo4Ni4V钢复合层和渗碳层由碳化物、回火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心部由板条马氏体及少量碳化物组成。渗氮90 h后G13Cr4Mo4Ni4V钢表面洛氏硬度提高,但波动性增大。渗氮50 h后的G13Cr4Mo4Ni4V钢渗层显微硬度最大,可达960 HV,渗氮层厚度为0.17 mm,有效渗碳层厚度为1.67 mm;而渗氮90 h后的G13钢显微硬度最大可达到906 HV,渗氮层厚度为0.19 mm,有效渗碳层厚度为1.26 mm。有效渗碳层厚度的降低与渗氮过程中碳元素向内扩散导致基体碳浓度降低有关,而显微硬度的降低与网状碳化物的析出降低了基体碳元素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13Cr4Mo4Ni4V钢 渗氮热处理 显微组织 硬度
原文传递
等离子体渗氮气压对合金钢渗氮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怡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0-207,共8页
目的选择M50NiL钢(高合金钢)和AISI 4140钢(低合金钢)2种合金钢,研究渗氮气压对合金钢等离子体渗氮层组织结构、渗层厚度、硬度、韧性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根据离子渗氮GB/T 30883—2017,在0~500 Pa渗氮气压范围内选择170、25... 目的选择M50NiL钢(高合金钢)和AISI 4140钢(低合金钢)2种合金钢,研究渗氮气压对合金钢等离子体渗氮层组织结构、渗层厚度、硬度、韧性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根据离子渗氮GB/T 30883—2017,在0~500 Pa渗氮气压范围内选择170、250、350 Pa 3个渗氮气压进行等离子体渗氮,研究渗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结果对于M50NiL和AISI 4140两种合金钢,350 Pa时渗层厚度均最大,170 Pa次之,250 Pa厚度最小。M50NiL钢在350 Pa渗氮和AISI 4140钢在170 Pa渗氮时,表面层具有最优的强韧性。摩擦磨损性能显示,170 Pa和350 Pa气压渗氮的摩擦磨损性能明显优于250 Pa气压渗氮,其中磨损率规律与渗氮层的韧性值测试结果吻合。结论气压影响了氮离子的能量和分布,从而影响了渗层厚度,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和气压共同影响表面强韧化效果,并且表面强韧化效果直接影响渗氮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 等离子体渗氮 硬度 摩擦磨损 合金钢
下载PDF
1Cr11Ni2W2MoV不锈钢气体渗氮工艺研究
7
作者 王铮 王大宏 +4 位作者 张金卓 孙小琪 王占鸿 晁耀杰 费岩晗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研究了1Cr11Ni2W2MoV马氏体不锈钢气体渗氮工艺参数对试样尺寸变化的影响,讨论了固溶冷却介质对其钝化膜形成与气体渗氮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ray衍射仪分析了渗氮层组织和物相,利用显微硬度计检测了其硬度,采用中性盐... 研究了1Cr11Ni2W2MoV马氏体不锈钢气体渗氮工艺参数对试样尺寸变化的影响,讨论了固溶冷却介质对其钝化膜形成与气体渗氮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ray衍射仪分析了渗氮层组织和物相,利用显微硬度计检测了其硬度,采用中性盐雾试验评价了钝化膜形成能力。结果表明:1Cr11Ni2W2MoV不锈钢固溶油淬时,其中性盐雾试验24h时发生表面锈蚀现象。在600℃×12h气体渗氮时,渗氮层由Fe_(2-3)N与Fe_(4)N相为主和少量CrN相组成,渗层硬度950HV0.1以上,渗层厚度≥260μm。采用固溶水淬时,中性盐雾试验72h未发现表面锈蚀现象,其渗层深≤10µm,表明固溶快速冷却有利于提升马氏体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CR11NI2W2MOV钢 马氏体不锈钢 渗氮 钝化膜 变形量
下载PDF
预处理组织对42CrMo钢离子渗氮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李子岩 许鸿翔 +5 位作者 陈生超 何潇 郭敬强 颜世铛 赵少甫 卢金生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6期17-22,共6页
通过正火和调质处理获取42CrMo渗氮钢不同预处理表面显微组织,利用OM、EDS和显微硬度计对离子渗氮后试样进行分析检测,并采用便携式显微硬度计对渗氮钢实物进行生产验证。结果表明:当42CrMo渗氮钢表层存在半脱碳层组织,与表层正常无脱... 通过正火和调质处理获取42CrMo渗氮钢不同预处理表面显微组织,利用OM、EDS和显微硬度计对离子渗氮后试样进行分析检测,并采用便携式显微硬度计对渗氮钢实物进行生产验证。结果表明:当42CrMo渗氮钢表层存在半脱碳层组织,与表层正常无脱碳组织试样的显微硬度检测结果相接近,氮与钢中合金元素结合生成合金氮化物,占强化机制的主导地位,然而其表面脆性等级显著下降,且距表面等间距硬度梯度降低幅度最大。显微组织级别和基体硬度是影响检测离子渗氮后表面维氏硬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氮钢 预处理组织 离子氮化 显微组织
下载PDF
40CrNiMoA钢气体渗氮层硬度优化
9
作者 吕蓝冰 顾晓明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通过分析40CrNiMoA钢调质基体硬度、回火索氏体数量、渗氮温度、氮势值,以及换气率对渗氮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硬化层深度(498HV1)随基体硬度提高而增加,随回火索氏体数量增加而增加,随渗氮温度降低而增加,随氮势值和换气率提高而增加。... 通过分析40CrNiMoA钢调质基体硬度、回火索氏体数量、渗氮温度、氮势值,以及换气率对渗氮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硬化层深度(498HV1)随基体硬度提高而增加,随回火索氏体数量增加而增加,随渗氮温度降低而增加,随氮势值和换气率提高而增加。40CrNiMoA钢气体渗氮可以实现表面硬度达到600~635HV1,同时0.52mm深处达到498HV1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NIMOA钢 气体渗氮 高硬度区间
下载PDF
离子氮铝共渗方法及对42CrMo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康前飞 杨卫民 +3 位作者 魏坤霞 汪丹丹 刘细良 胡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400,共7页
目的研发离子氮铝共渗试验方法,达到不影响42CrMo钢基体组织性能前提下,显著提高试样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效果。方法采用电解法在42CrMo钢表面沉积氢氧化铝膜,再在520℃/4 h工艺下进行离子氮铝共渗处理,并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与传统离子渗... 目的研发离子氮铝共渗试验方法,达到不影响42CrMo钢基体组织性能前提下,显著提高试样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效果。方法采用电解法在42CrMo钢表面沉积氢氧化铝膜,再在520℃/4 h工艺下进行离子氮铝共渗处理,并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与传统离子渗氮进行对比。用光学显微镜、维氏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测试机、X射线衍射仪及SEM对截面显微组织、截面硬度、耐磨性及物相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获得了离子氮铝共渗试验方法,在520℃/4h相同工艺参数下,离子氮铝共渗形成的化合物层和有效硬化层厚度比常规离子渗氮显著增加,其中,化合物层厚度由17.24μm增加到52.13μm,有效扩散层从175μm增加到1050μm,相当于等离子处理效率提升6倍;同时,渗层形成了AlN及FexAl强化相,大幅度提高了渗层的硬度及耐磨性能。表面硬度由750HV0.025提高到1250HV0.025,摩擦因数由常规离子渗氮0.52下降到0.29,磨损率由常规离子渗氮3.22×10^(-5)g/(m·N)下降到1.21×10^(-5)g/(m·N),磨痕明显减轻。结论采用电解硝酸铝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附着在工件表面作为预处理,获得了离子氮铝共渗试验方法,与常规离子渗氮相比,离子氮铝共渗形成了多层次渗层结构,大幅度提高常规离子处理效率、表面硬度及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离子渗氮 氮铝共渗 耐磨性 摩擦因数 电沉积
下载PDF
表面粗糙度对38CrMoAl钢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入威 林钰 +3 位作者 高进 赵竹花 杨通 侯超前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3年第3期102-104,共3页
通过比较不同表面粗糙度的试样经氮化处理后其渗氮层组织、性能,研究表面粗糙度对38CrMoAl钢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均值增大,渗氮层的白层和扩散层也对应增大,表面粗糙度均值增大到Ra=1.46μm后,渗氮效率趋... 通过比较不同表面粗糙度的试样经氮化处理后其渗氮层组织、性能,研究表面粗糙度对38CrMoAl钢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均值增大,渗氮层的白层和扩散层也对应增大,表面粗糙度均值增大到Ra=1.46μm后,渗氮效率趋于稳定,当表面粗糙度均值达到Ra=3.24μm时,渗氮层的白层和扩散层达到最大,分别达到24μm和360.8μm。渗氮层表面硬度随表面粗糙度均值增大略有降低,但不显著,而表面脆性级别随着表面粗糙度均值增大由3级降至2级。渗氮层硬度梯度随着表面粗糙度均值增大而趋于平缓,这有利于改善渗氮层的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钢 表面粗糙度 渗氮 性能
下载PDF
气体渗氮表面质量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永鹏 黎昊 张磊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3年第10期112-114,118,共4页
为提高大型煤机产品渗氮质量,分析了气体渗氮表面出现脱皮的原因,通过制定合理的渗氮工艺,调整预氧化方式、温度、时间,选择合适的气氛。结果表明:随着强渗、扩散时间的增长,渗氮层有效深度增厚,显著改善了渗氮表面质量。
关键词 预氧化 表面脱皮 无白层渗氮
下载PDF
航空用TC6钛合金真空气体渗氮处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雨露 杨闯 +2 位作者 潘文美 金兴 吴什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2-155,共4页
为了提高其表面耐磨性,对航空用TC6钛合金进行了真空气体渗氮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对真空渗氮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航空TC6钛合金经800℃真空气体渗氮8 h后,表面获得了5... 为了提高其表面耐磨性,对航空用TC6钛合金进行了真空气体渗氮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对真空渗氮层的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航空TC6钛合金经800℃真空气体渗氮8 h后,表面获得了50~70μm的渗氮层,渗氮层物相主要有TiN及Ti2N组成,表面硬度为800~830HV,与未渗氮的TC6钛合金相比,硬度提高了2倍以上,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磨损试验,渗氮试样的磨损损失质量为未渗氮试样的1/12,表面未出现明显的犁沟,渗氮层基本保持完整,耐磨性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6钛合金 真空气体渗氮 组织 性能
原文传递
活性屏离子渗碳设备研制及在不锈钢工件上的应用
14
作者 马胜歌 梁富源 武俊伟 《真空与低温》 2023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了解决离子渗均匀性差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工业级大尺寸活性屏离子渗技术,并研制了设备。采用低温离子渗碳工艺对AISI316L奥氏体不锈钢汽车涡轮增压器用输出销进行表面强化,工件经过435℃低温渗碳30 h后的测试结果显示,炉内工件架不同部... 为了解决离子渗均匀性差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工业级大尺寸活性屏离子渗技术,并研制了设备。采用低温离子渗碳工艺对AISI316L奥氏体不锈钢汽车涡轮增压器用输出销进行表面强化,工件经过435℃低温渗碳30 h后的测试结果显示,炉内工件架不同部位24个样品的硬度为917~1279 HV0.05,渗层厚度16.7~27.1μm,盐雾试验720 h后没有生锈,符合产品技术要求。该结果证明,活性屏离子渗在低温渗碳方面具有优越性,可以同时实现不锈钢工件的表面高硬度和强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屏离子渗 低温离子渗碳 奥氏体不锈钢 AISI316L
下载PDF
离子氮碳共渗中碳的作用及机理初探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德元 彭文屹 +2 位作者 傅青峰 许兰萍 邓鸣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6-27,共2页
考察了离子氮碳共渗中,气氛及基体中的碳量对渗层性能的影响。发现基体中碳阻碍氮的渗入,而气氛中微量碳促进氮的渗入。
关键词 离子氮碳共渗 渗碳 离子渗氮
下载PDF
离子渗氮前预氧化催渗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景才 孙斐 +2 位作者 王树凯 杨星梅 胡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2-186,192,共6页
研究了预氧化对42CrMo钢离子渗氮的催渗作用及机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SEM和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渗氮层厚度、渗氮层物相、预氧化后表面形貌和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预氧化对离子渗氮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在300℃预氧化30... 研究了预氧化对42CrMo钢离子渗氮的催渗作用及机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SEM和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渗氮层厚度、渗氮层物相、预氧化后表面形貌和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预氧化对离子渗氮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在300℃预氧化30 min后进行离子渗氮(500℃、4 h),化合物层厚度达到15μm,是不经预氧化处理的传统离子渗氮化合物层厚度的2倍以上;有效扩散层厚度达到最大值570μm,明显高于传统离子渗氮的有效扩散层厚度。研究还表明,300℃预氧化30 min后表面产生了大量纳米级氧化物颗粒和微裂纹、孔洞,同时接触角最小、表面自由能最大,离子渗氮阶段氧化物可以有效地转化为氮化物。由此推测预氧化催渗机理可能是表面纳米级氧化物颗粒和微裂纹、孔洞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活性氮原子的吸附,从而促进化合层的形成,另一方面为氮原子提供的扩散通道,有利于扩散层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预氧化 离子渗氮 表面自由能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钛合金双层辉光离子无氢碳氮共渗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高会 张平则 +2 位作者 潘俊德 高原 徐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46-1649,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原理改善钛合金Ti6Al4V的耐摩擦性。使用蜂窝状高纯度固体石墨作为源极,钛合金Ti6Al4V做阴极,一定比例的氩气、氮气作为载气。依靠辉光放电空心阴极效应,溅射出原子、离子状的碳元素,碳、氮元素混合形成等离子体...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原理改善钛合金Ti6Al4V的耐摩擦性。使用蜂窝状高纯度固体石墨作为源极,钛合金Ti6Al4V做阴极,一定比例的氩气、氮气作为载气。依靠辉光放电空心阴极效应,溅射出原子、离子状的碳元素,碳、氮元素混合形成等离子体,靠阴极负偏压把碳、氮吸引到Ti6Al4V的表面,依靠轰击和扩散在Ti6Al4V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合金层。X射线衍射检测显示渗层内形成了包含TiC,TiN的硬度相;辉光放电光谱(GDS)检测结果显示,在渗层内碳、氮元素分布呈梯度形式;硬度测试显示渗层硬度由表及里呈现梯度下降,表面硬度提高两倍以上;摩擦磨损检测表明Ti6Al4V材料经无氢碳氮共渗处理后,其粘着现象明显降低,摩擦系数降低一半多,耐磨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双层辉光 无氢碳氮共渗 摩擦磨损
下载PDF
La在脉冲离子渗氮表层中的扩散及其对氮分布和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阎牧夫 Y.Sun +2 位作者 T.Bell 刘志儒 夏立芳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7-491,共5页
 研究了在脉冲等离子体稀土渗氮过程中稀土元素La对氮浓度分布和相结构的影响,揭示了La在化合物层中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与常规离子渗氮相比,稀土元素的添加,提高了表面氮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渗氮时间从2h增...  研究了在脉冲等离子体稀土渗氮过程中稀土元素La对氮浓度分布和相结构的影响,揭示了La在化合物层中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与常规离子渗氮相比,稀土元素的添加,提高了表面氮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渗氮时间从2h增加至24h时,化合物层由单相ε-Fe2-3N(ε)转化为ε-Fe2-3N和γ-Fe4N(γ')双相.此外,La可以扩散进入ε和γ'相中.La的扩散规律受制于化合物层中γ'-Fe4N的比例.随时间延长,化合物层中γ-Fe4N的比例增加,La的扩散加快,且在2—24h范围内其扩散遵循指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相结构 渗入元素分布 渗氮
下载PDF
钽等离子体渗氮的表面过程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德元 李放 +3 位作者 罗文 蔡莉 许兰萍 林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对钽表面渗氮的固 气界面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从理论上预测了各种参数 (压力、气体组成、温度、电参数等 )对表面过程的影响 ,并借助于等离子体 ,在较低温度下获得了由表面层与N在Ta中的固溶体组成的表面硬化层。表面... 对钽表面渗氮的固 气界面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从理论上预测了各种参数 (压力、气体组成、温度、电参数等 )对表面过程的影响 ,并借助于等离子体 ,在较低温度下获得了由表面层与N在Ta中的固溶体组成的表面硬化层。表面层为六方晶系的Ta6N2 ,57和 /或非晶态。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有效地抑制了钽表面氧的渗入和Ta2 O5 的形成 ,使得离子渗氮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氮 表面过程
下载PDF
2Cr13不锈钢的稀土催渗循环离子渗氮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凯 刘国权 +1 位作者 王蕾 许伯藩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4,139,共5页
对2Cr13不锈钢进行稀土催渗循环离子渗氮试验,并和常规离子渗氮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磨损机、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渗氮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催渗循环离子渗氮工艺不仅能加快渗氮速度,提高耐磨性;而且可... 对2Cr13不锈钢进行稀土催渗循环离子渗氮试验,并和常规离子渗氮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磨损机、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渗氮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催渗循环离子渗氮工艺不仅能加快渗氮速度,提高耐磨性;而且可以使渗氮层的表面硬度提高、显微硬度梯度变得平缓,同时渗氮效果随循环次数增加而愈好。另外,还能优化2Cr13不锈钢渗氮层的相组成。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得知:添加到渗氮气氛中的纯稀土La存在于渗层中,既验证La的催渗效果,又说明La起到一定的微合金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耐磨性 稀土催渗 离子渗氮 化学热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