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r15线材拉拔过程中断裂原因分析
1
作者 杨晓彩 李双居 +2 位作者 陈敏 种雪颖 刘燕霞 《山东冶金》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金相检验发现GCr15线材在拉拔滚珠过程中出现了裂纹和脱碳,进而通过对比常规退火工艺和等温球化退火工艺找出拉拔断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GCr15钢加热至790℃保温,降温至720℃等温5~6 h,冷却至650℃出炉为较佳的退火工艺,此工艺下试... 金相检验发现GCr15线材在拉拔滚珠过程中出现了裂纹和脱碳,进而通过对比常规退火工艺和等温球化退火工艺找出拉拔断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GCr15钢加热至790℃保温,降温至720℃等温5~6 h,冷却至650℃出炉为较佳的退火工艺,此工艺下试样的力学性能达到使用要求,对疲劳失效试样进行扫描电镜和能谱检验,未发现非金属夹杂物和明显的粗大碳化物颗粒。对比金相基体组织和表层脱碳层,发现等温球化退火比常规退火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等温球化退火后碳化物的颗粒呈球状,并且弥散分布,常规退火的部分碳化物球化效果不佳是造成拉拔过程中断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线材 等温退火 脱碳层 碳化物 球化
下载PDF
预应力钢绞线感应加热及其丝间接触模拟研究
2
作者 张强 马达 +1 位作者 贾海朋 张玉川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预应力钢绞线感应加热是一复杂工艺过程,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该过程进行模拟,可为工艺优化提供基础。对于几何方面,由于工艺的连续性,难以确定钢绞线丝间接触情况;对于物理场方面,感应加热是涉及多场的强耦合、强非线性过程。针对以... 预应力钢绞线感应加热是一复杂工艺过程,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该过程进行模拟,可为工艺优化提供基础。对于几何方面,由于工艺的连续性,难以确定钢绞线丝间接触情况;对于物理场方面,感应加热是涉及多场的强耦合、强非线性过程。针对以上情况,根据两种丝间接触情况建立了三维钢绞线几何模型,描述了非线性材料参数,建立了相对磁导率关于温度和磁通密度的数值模型,测定了现场温度数据,判断了边丝间是否接触,分析了接触面宽度对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边丝之间是接触的,且现场温度数据与模拟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 有限元分析 中频电磁场 预应力钢绞线 温度场
原文传递
用冷却曲线法研究钢丝韧化处理的冷却与相变 被引量:5
3
作者 罗新民 陈康敏 +1 位作者 李芳 陈锐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106,共5页
利用探头法分别测量了含碳0.70%的钢丝在铅浴和CMC水溶液中的冷却曲线和相变过程。用冷却曲线分析法阐释了钢丝代铅韧化中的冷却和相变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含碳0.70%的高碳钢丝在熔融铅浴和0.25%CMC水溶液中都能完成珠光体型转变;但钢... 利用探头法分别测量了含碳0.70%的钢丝在铅浴和CMC水溶液中的冷却曲线和相变过程。用冷却曲线分析法阐释了钢丝代铅韧化中的冷却和相变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含碳0.70%的高碳钢丝在熔融铅浴和0.25%CMC水溶液中都能完成珠光体型转变;但钢丝在熔融铅浴中的初始冷却速率远高于在0.25%CMC水溶液中冷却速率;钢丝在高浓度CMC水溶液中的冷却相变是一种自适应的冷却转变过程,其转变开始和结束点均高于TTT或CCT曲线中的同类温度点,转变组织中的珠光体片层略厚于铅浴淬火,渗碳体有碎化倾向。根据高碳钢丝的韧化要求,要获得理想的韧化组织关键在于提高代铅冷却介质高温区段的初始冷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曲线 钢丝 铅浴淬火 冷却 相变 索氏体
下载PDF
剧烈塑性变形珠光体钢丝退火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强 王伯健 +2 位作者 刘世峰 曹猛 葛潇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共4页
研究了经剧烈塑性变形制备的珠光体扁钢丝在不同温度退火后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果表明,在低于200℃退火时,由于应变时效的作用,强度和硬度有所增加;退火温度>200℃时,强度和硬度不断降低。同时,在变形时引入的高应力和退火温度的作... 研究了经剧烈塑性变形制备的珠光体扁钢丝在不同温度退火后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果表明,在低于200℃退火时,由于应变时效的作用,强度和硬度有所增加;退火温度>200℃时,强度和硬度不断降低。同时,在变形时引入的高应力和退火温度的作用下,片层状渗碳体在200℃以上退火时开始溶解,并随温度的升高,渗碳体溶解的速度加快,最终形成球化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烈塑性变形 珠光体钢丝 退火 组织与性能
原文传递
ABAQUS软件对70钢丝铅浴淬火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董述峰 赵刚 +5 位作者 叶传龙 鲍思前 张春林 刘小平 李俊弘 刘建兵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132,共5页
用ABAQUS软件对70钢丝铅浴等温淬火过程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70钢丝的温度场、显微组织和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显示,70钢丝铅浴淬火残余应力值总体上都不是很大;钢丝在铅浴等温淬火过程中发生了奥氏体—索氏体转变,转变... 用ABAQUS软件对70钢丝铅浴等温淬火过程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得到了70钢丝的温度场、显微组织和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显示,70钢丝铅浴淬火残余应力值总体上都不是很大;钢丝在铅浴等温淬火过程中发生了奥氏体—索氏体转变,转变时间与热膨胀法所测得的数据最大误差不超过5%。相变结束后最终的应力状态心部为压应力,表面为拉应力。模拟结果与实际吻合,这将为生产中淬火温度场和残余应力的计算以及淬火工艺的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软件 铅浴等温淬火 温度场 残余应力
原文传递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钢丝连续退火后抗拉强度的预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代秋芬 张元华 +1 位作者 胡帅显 王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3-165,共3页
通过对Q195钢丝在不同温度、时间下的退火处理,测试了退火前后的抗拉强度。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Q195钢丝连续退火后抗拉强度与初始抗拉强度、钢丝直径、保温时间和退火温度之间的预测模型,对钢丝连续退火后的抗拉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 通过对Q195钢丝在不同温度、时间下的退火处理,测试了退火前后的抗拉强度。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Q195钢丝连续退火后抗拉强度与初始抗拉强度、钢丝直径、保温时间和退火温度之间的预测模型,对钢丝连续退火后的抗拉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BP网络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为3.49%。该预测模型对于Q195钢丝连续退火抗拉强度的预测是有效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连续退火 BP神经网络 预测
原文传递
高碳预应力钢丝的稳定化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祁珊 王世栋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研究了不同的稳定化处理工艺对预应力钢丝力学性能的影响,从动态应变时效观点出发分析了稳定化处理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稳定化处理的最佳温度为350℃左右,并且稳定化处理的冷却方式应采用加载冷却,否则强化效果将因偏聚在位错... 研究了不同的稳定化处理工艺对预应力钢丝力学性能的影响,从动态应变时效观点出发分析了稳定化处理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稳定化处理的最佳温度为350℃左右,并且稳定化处理的冷却方式应采用加载冷却,否则强化效果将因偏聚在位错上的溶质原子的溃散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化处理 预应力钢丝 动态应变时效 钢丝
下载PDF
高碳钢钢丝铜冷索氏体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董希淳 张亚菊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51-53,共3页
研究了65号高碳钢钢丝铜冷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铜冷后钢丝的力学性能可达到铅浴淬火钢丝的水平,并可降低钢丝加热温度。
关键词 高碳钢 钢丝 铜冷 铅浴淬火 索氏体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铅浴淬火工艺对70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董述峰 赵刚 +4 位作者 叶传龙 鲍思前 刘建兵 李俊弘 刘小平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2,共3页
研究了900℃均热+500℃铅浴54 s空冷处理对70钢(0.67%~0.75%C)Φ5.5 mm热轧钢丝经38.9%压缩率拉拔的冷拔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铅浴等温处理,该钢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孕育和转变时间最短,该钢丝抗拉强度提高了21.4%,伸长... 研究了900℃均热+500℃铅浴54 s空冷处理对70钢(0.67%~0.75%C)Φ5.5 mm热轧钢丝经38.9%压缩率拉拔的冷拔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铅浴等温处理,该钢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孕育和转变时间最短,该钢丝抗拉强度提高了21.4%,伸长率提高9.5%,为随后通过细拉工艺进一步提高钢丝的综合力学性能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钢丝 铅浴淬火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再辉效应对60Si2Mn钢机械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跃辉 谭玉华 饶秋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3-27,共5页
研究了60Si2Mn钢钢丝奥氏体化后在不同温度的恒温冷却介质中冷却的机械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关系,并用再辉效应解释了试验现象。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上贝氏体的机械性能提出了新看法,对等温淬火的定义提出了质疑,并给出了符合实际的、正... 研究了60Si2Mn钢钢丝奥氏体化后在不同温度的恒温冷却介质中冷却的机械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关系,并用再辉效应解释了试验现象。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上贝氏体的机械性能提出了新看法,对等温淬火的定义提出了质疑,并给出了符合实际的、正确的定义。对等温处理产生的白色组织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 等温淬火 机械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回复处理对冷拔双相钢丝性能、断口组织与表面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苏 田琮 +4 位作者 宋沂生 李承基 马凌肃 郭振民 陶善龙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9-23,共5页
本文研究了回复处理对冷拔双相钢丝塑性(面缩率、扭转数)、拉伸试样断口、扭转试样断口以及表面状态的影响。观察了拉伸试样断口附近的组织。
关键词 双相钢丝 性能 断口组织 回复处理
下载PDF
60钢冷拔钢丝的球化退火 被引量:2
12
作者 解振林 田薇 陈连生 《钢铁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39-41,57,共4页
研究了 6 0钢冷拔钢丝的球化退火工艺。结果表明 ,在退火温度 70 0℃、保温 3~ 5h情况下 ,6 0钢冷拔钢丝可获得良好的球化组织 ,具有较低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塑性。
关键词 高碳钢 球化退火 强度 塑性 球化组织 钢丝
下载PDF
双相钢制绳线材工艺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凡 堵永国 +3 位作者 马鸣图 林国庆 张福元 刘小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6-37,58,共3页
提出了热处理双相钢08 Mn 2Si 用于制绳钢丝的工艺程序;线材的强度超过1800 MPa,抗扭转指标T_n 和反复弯曲致断次数B_n 均合格。采用双相钢可免去传统钢丝生产中有污染之害的铅淬处理和降低成本。
关键词 双相钢 热处理 钢丝绳 制造工艺
下载PDF
80WVRe钢丝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潇琛 王伯健 +2 位作者 刘世锋 任晨辉 曹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36,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冷拔至不同直径80WVRe钢丝的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时间、等温温度、保温时间对Ф3.39mm钢丝退火后硬度的影响程度相当,等温时间对Ф1.91mm钢丝退火后硬度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其它三...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冷拔至不同直径80WVRe钢丝的双相区球化退火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时间、等温温度、保温时间对Ф3.39mm钢丝退火后硬度的影响程度相当,等温时间对Ф1.91mm钢丝退火后硬度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其它三因素;对于Ф3.39mm钢丝,当奥氏体化温度为760℃、保温时间为60min、等温温度为690℃、等温时间为360min时,组织中碳化物的均匀性及圆整度最佳,此时的硬度为175HV0.5;对于Ф1.91mm钢丝,当奥氏体化温度为760℃、保温时间为90min、等温温度为690℃、等温时间为240min时,组织中碳化物的均匀性及圆整度最佳,此时的硬度为177HV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WVRe钢丝 双相区球化退火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高速钢丝锥的硫氰共渗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超 尚丽娟 +1 位作者 宋长芹 黄淑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22-23,共2页
研究了高速钢淬火后经低、高不同温度回火加上硫氰共渗对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上述适当工艺处理后的试样弯曲强度、冲击韧度和硬度都有改善,高速钢丝锥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关键词 高速钢 硫氰共渗 耐磨性 钢丝
下载PDF
超细晶粒形变热处理钢丝的组织特征及强韧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达明 刘春海 +1 位作者 王伯键 李臻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52-58,共7页
研究了经预冷变形快速加热低温形变复合热处理65Mn 钢丝的显微组织及强韧化机理。工作表明为了获得超细晶粒组织,原始组织应全伪共析化,先共析铁素体的出现将产生粗大的亚晶。当加热速度超过12℃/s,预冷变形钢快速加热时将仅出现多边化... 研究了经预冷变形快速加热低温形变复合热处理65Mn 钢丝的显微组织及强韧化机理。工作表明为了获得超细晶粒组织,原始组织应全伪共析化,先共析铁素体的出现将产生粗大的亚晶。当加热速度超过12℃/s,预冷变形钢快速加热时将仅出现多边化,而未见再结晶过程。快速加热稍高于 A_c3温度,淬火后钢中将出现若干呈块状的无板条界位错马氏体,其中含有高密度位错和均匀析出的ε碳化物。热形变淬火后的组织特征是位错胞和亚晶均匀地分布在基体上,主体为马氏体及形变诱发转变下贝氏体和碳化物。碳化物主要沿晶界,滑移带界面析出成杉树状。钢丝经超细晶粒形变热处理后可获得很好的综合性能和表面质量,晶粒号为11~13级。最后讨论了本工艺的强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粒 形变热处理 钢丝 强韧化
原文传递
高强度弹簧钢丝的感应加热处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祖荣祥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热处理 弹簧钢 钢丝 感应热处理
下载PDF
热处理及冷形变对18-8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珞萍 史美堂 +2 位作者 邵光杰 丁纪文 杨柏 《上海金属》 CAS 1993年第5期18-22,共5页
研究了固溶、时效、形变工艺对18-8不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获得合理的工艺参数可用以制取综合性能优良的不锈钢丝。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热处理 钢丝
下载PDF
退火处理对冷拉钢丝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强士坤 罗秀芳 +1 位作者 宗明明 唐福如 《金属制品》 2011年第3期33-37,共5页
为研究退火时间对含碳量不同的钢丝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45钢、55钢、70钢及80钢钢丝为原料,以550℃为退火保温温度,研究退火0~80 s内钢丝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绘出了抗拉强度-保温时间曲线、延伸率-保温时间曲线、不同保温... 为研究退火时间对含碳量不同的钢丝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45钢、55钢、70钢及80钢钢丝为原料,以550℃为退火保温温度,研究退火0~80 s内钢丝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绘出了抗拉强度-保温时间曲线、延伸率-保温时间曲线、不同保温时间的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给出55钢钢丝和70钢钢丝在不同退火时间下的显微组织照片。实验显示,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钢丝的抗拉强度不断下降,但下降的速度越来越慢;钢丝的延伸率不断提高,并趋于稳定。在550℃保温,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回复至再结晶,但是钢丝的纤维组织并不能完全消失,随着含碳量的增大,再结晶温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素钢丝 退火时间 抗拉强度 延伸率 应力-应变曲线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双相钢高强度制绳线材的热处理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凡 堵永国 +3 位作者 马鸣图 林国庆 张福元 刘小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8-51,共4页
前言国内外目前仍沿用已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方法生产绳用钢丝,即用近共析碳含量钢的(如湘潭钢铁厂用65钢)φ6.5mm热轧盘条经酸洗、除黑皮并挂灰中和残酸及润滑后冷拨至所需中间尺寸,再经铅淬(Patent)处理和继之以酸洗、磷化后继续冷拨到... 前言国内外目前仍沿用已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方法生产绳用钢丝,即用近共析碳含量钢的(如湘潭钢铁厂用65钢)φ6.5mm热轧盘条经酸洗、除黑皮并挂灰中和残酸及润滑后冷拨至所需中间尺寸,再经铅淬(Patent)处理和继之以酸洗、磷化后继续冷拨到要求的线材。GB1176-74对绳用线材规定有线径、抗拉强度σ_b、360°扭转致断次数T_a以及180°反复弯曲致断次数B_a等四项指标。尽管标准的合理性有值得探讨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制绳 线材 热处理 钢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