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化生产N06625镍基合金板材组织性能
1
作者 王岩 李吉东 +2 位作者 谷宇 韩东 曾莉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1,93,共6页
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化生产的N06625镍基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其组织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生产的N06625镍基合金板材的轧制态析出物主要以条状的(Nb, Ti)(C,N)以及细小... 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化生产的N06625镍基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其组织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生产的N06625镍基合金板材的轧制态析出物主要以条状的(Nb, Ti)(C,N)以及细小的MoNbC复合析出物为主;高强度等级N06625镍基合金板材的适宜热处理温度为1000℃左右,低强度等级N06625镍基合金板材的适宜热处理温度为1150℃左右;所生产的N06625镍基合金板材具有优异的冶金纯净度、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可为用户选材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06625镍基合金 组织 性能 热处理温度 析出物
原文传递
固溶处理对高速轧制N06625镍基合金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谷宇 王岩 +2 位作者 李吉东 曾莉 韩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185,共4页
采用高速线材轧制机组实现了大卷重N06625合金线材的生产,并对其不同温度(1000~1200℃)固溶后的组织与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N06625合金高速轧制线材的轧态晶粒尺寸极其细小,其合理的固溶处理制度为1180~1200℃×40 min;经1200... 采用高速线材轧制机组实现了大卷重N06625合金线材的生产,并对其不同温度(1000~1200℃)固溶后的组织与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N06625合金高速轧制线材的轧态晶粒尺寸极其细小,其合理的固溶处理制度为1180~1200℃×40 min;经1200℃固溶后,线材的强度和硬度较低,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优异,完全满足后续拔丝生产,且此时合金的组织调整完全,即发生完全静态再结晶,基体中只有少量小尺寸的Nb析出物,不会对后续冷拔变形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06625合金 高速线材 显微组织 性能
原文传递
Mg-6Gd-1Er-6Zn-0.5Zr合金轧板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与导热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侯健捷 李旭东 +6 位作者 朱训明 王云峰 娄峰 丁宁 杜宪 李淑波 杜文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1554,共14页
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在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电子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协同提升的镁合金板材是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应用的关键。本文以固溶态Mg-6Gd-1Er-6Zn-0.5Zr(质量分数,%,简称GEZ616K)合金... 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在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电子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协同提升的镁合金板材是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应用的关键。本文以固溶态Mg-6Gd-1Er-6Zn-0.5Zr(质量分数,%,简称GEZ616K)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轧制温度和变形量对轧制态GEZ616K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轧制变形温度的上升,变形量80%的板材组织经历了从低温混晶→均匀细小再结晶→高温粗大晶粒的变化过程,并伴随基面织构减弱、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加以及合金中位错密度降低;当轧制温度一定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合金中孪晶数量降低,再结晶比例增加,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同步提升。当轧制温度为425℃时,经80%轧制变形的GEZ616K合金展现出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80 MPa、227 MPa和11.4%,热扩散系数为72.9 mm^(2)/s,热导率为135.3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稀土合金 轧制 显微组织 导热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45钢激光熔覆TiC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刘志玲 常明丰 +2 位作者 韩贵生 戴姣燕 徐金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利用Ni60+TiC梯度层结构,通过CO_(2)恒流激光器在45钢表面制备了TiC涂层,研究了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搭接率和扫描速率)对TiC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和扫描速率的增加,涂层表面裂纹先减后增,当激光功率为4.0 kW,扫... 利用Ni60+TiC梯度层结构,通过CO_(2)恒流激光器在45钢表面制备了TiC涂层,研究了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搭接率和扫描速率)对TiC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和扫描速率的增加,涂层表面裂纹先减后增,当激光功率为4.0 kW,扫描速率为400 mm/min时,涂层表面裂纹消失;随着搭接率的增加,涂层表面裂纹先增后减,搭接率至50%时,涂层表面裂纹消失。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4.0 kW、扫描速率400 mm/min、搭接率50%,其处理后的TiC梯度涂层厚度约为1.2 mm,与基体层呈冶金结合,最表层组织为树枝状TiC及少量Ni基固溶体,梯度层组织为TiC+Ni基固溶体,TiC含量由表及里呈梯度减少,Ni基固溶体含量由表及里呈梯度增加;TiC涂层的显微硬度由表及里从1968 HV0.2梯度下降至240 HV0.2;TiC涂层的磨损率为1.757×10^(-15)m^(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涂层 梯度层 工艺参数 摩擦磨损
原文传递
热轧变形对高铝316L不锈钢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立生 王小巩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对高铝316L不锈钢进行了不同变形量的热轧变形,采用SEM、TEM表征与拉伸、疲劳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变形量热轧对高铝316L钢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态高铝316L不锈钢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热轧变形可以提... 对高铝316L不锈钢进行了不同变形量的热轧变形,采用SEM、TEM表征与拉伸、疲劳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变形量热轧对高铝316L钢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态高铝316L不锈钢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热轧变形可以提高高铝316L钢的强度和疲劳寿命。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高铝316L不锈钢组织中的铁素体体积分数和位错密度逐渐增加,抗拉强度和疲劳寿命明显提高,伸长率有所下降。热轧变形75%的高铝316L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和疲劳寿命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37.6 MPa和3.8×10^(7)次,伸长率达到最小值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316L不锈钢 热轧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疲劳性能
原文传递
冷轧变形对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东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86,90,共4页
采用OM、SEM、XRD、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冷轧对热轧态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0Cr18Ni9不锈钢晶粒变形越来越明显,晶界处位错塞积不断加剧,晶界越来越模糊,组... 采用OM、SEM、XRD、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冷轧对热轧态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0Cr18Ni9不锈钢晶粒变形越来越明显,晶界处位错塞积不断加剧,晶界越来越模糊,组织中越来越多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0Cr18Ni9不锈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逐渐升高,伸长率逐渐下降。冷轧变形量36%的0Cr18Ni9不锈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2.3 HV、1283.1MPa、1195.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 冷轧变形量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热轧TRIP钢残余奥氏体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绪涛 赵爱民 +2 位作者 赵征志 张明明 张宇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9-43,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三种工艺制备的热轧TRIP钢残余奥氏体及其碳含量和稳定性。结果显示:贝氏体区停留时间对残余奥氏体量影响较大,当在贝氏体区模拟卷取时,残余奥氏体量最多;适当的增加弛豫时间,... 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三种工艺制备的热轧TRIP钢残余奥氏体及其碳含量和稳定性。结果显示:贝氏体区停留时间对残余奥氏体量影响较大,当在贝氏体区模拟卷取时,残余奥氏体量最多;适当的增加弛豫时间,会增加最终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碳含量;残奥碳含量,还有残余奥氏体的形状和晶粒大小及周围相的影响共同决定了残余奥氏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TRIP钢 残余奥氏体 残余奥氏体碳含量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
下载PDF
590MPa级热轧V-N高强车轮钢组织性能控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胡军 杜林秀 +1 位作者 王万慧 李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0-823,共4页
对一种低成本V-N微合金化钢进行了控轧控冷实验,探讨了相变机理与析出行为,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综合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显微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及少量的针状铁素体,纳米尺度V(C,N)析出质点弥散地分布于铁素体或贝氏体铁素体基... 对一种低成本V-N微合金化钢进行了控轧控冷实验,探讨了相变机理与析出行为,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综合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显微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及少量的针状铁素体,纳米尺度V(C,N)析出质点弥散地分布于铁素体或贝氏体铁素体基体内部.抗拉强度615MPa实验钢具有优良的断后延伸率,冷弯性能合格,扩孔率达到95%,满足轮辐用钢的加工要求,低温冲击性能良好.细晶强化、位错强化、析出强化、相变强化为主要强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N微合金化钢 汽车板 组织和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含硼低碳热轧带钢的软化机理 被引量:15
9
作者 仇圣桃 肖丽俊 +1 位作者 刘家琪 干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2-1206,共5页
通过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生产典型低碳铝镇静钢SPHC(一般用热轧钢带)流程的实验室模拟,分析了含(10- 50)×10-6 B,0.005%N热轧钢带的组织、析出物的特点以及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由于粗大BN的优先析出抑制了细小AIN的析出,提高了... 通过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生产典型低碳铝镇静钢SPHC(一般用热轧钢带)流程的实验室模拟,分析了含(10- 50)×10-6 B,0.005%N热轧钢带的组织、析出物的特点以及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由于粗大BN的优先析出抑制了细小AIN的析出,提高了晶粒的生长能力,以及B在奥氏体晶界的偏聚抑制了铁素体形核,使得含B热轧钢带晶粒明显粗化,通过测定,含B钢晶粒度达到7-8级,平均晶粒尺寸达到25μm.含B钢晶粒粗化以及钢中AlN析出量和自由N含量的降低,使得热轧钢带屈服强度与无B钢相比降低约9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微合金化 薄板坯连铸连轧 力学性能 析出
下载PDF
精轧区热轧带钢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进 沈丙振 +3 位作者 韩志强 柳百成 吕敬东 朱涛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8,共5页
通过对带钢热连轧过程传热关系的分析,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带钢三维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模型。结合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热轧生产线的实际条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精轧区带钢的温度场,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带钢热连轧过程传热关系的分析,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带钢三维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模型。结合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热轧生产线的实际条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精轧区带钢的温度场,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终轧厚度和轧制速度对带钢温度场的影响,为改进和优化轧制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轧 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热轧带钢 温度场
下载PDF
超快冷条件下Mn-Nb-B系低碳贝氏体高强钢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丙兴 董福志 +1 位作者 王昭东 王国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31,共6页
采用Mn-Nb-B减量化成分设计的低碳贝氏体高强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实验钢热变形行为和相变行为。结合中厚板生产线特点制定控制轧制与超快速冷却相结合生产工艺路线,充分利用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的细晶强化、析出强化等综合强... 采用Mn-Nb-B减量化成分设计的低碳贝氏体高强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实验钢热变形行为和相变行为。结合中厚板生产线特点制定控制轧制与超快速冷却相结合生产工艺路线,充分利用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的细晶强化、析出强化等综合强化机制,实现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的低成本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的试制和生产。产品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678MPa和756MPa,伸长率A50为33%,-20℃低温冲击达到261J。产品显微组织由粒状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和板条贝氏体组成,基体组织内弥散分布着细小的点状、粒状M/A岛和均匀细小的(Nb,Ti)(C,N)析出粒子以及大量位错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 超快速冷却 低碳贝氏体 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铌对高钢级管线钢中碳氮化物析出热力学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齐亮 赵爱民 +1 位作者 赵征志 黄耀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9-34,共6页
高钢级管线钢中碳氮化物析出对提高钢的强韧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高钢级管线钢的成分体系,建立(Nbx,Ti1-x)(CyN1-y)-AlN复合析出的双亚点阵热力学模型,计算出800~1 450℃内两种不同Nb含量的管线钢中碳氮化物复合析出数据,并与Jmat... 高钢级管线钢中碳氮化物析出对提高钢的强韧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高钢级管线钢的成分体系,建立(Nbx,Ti1-x)(CyN1-y)-AlN复合析出的双亚点阵热力学模型,计算出800~1 450℃内两种不同Nb含量的管线钢中碳氮化物复合析出数据,并与Jmatpro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b含量的增加,提高了Nb的全固溶温度,扩大了高温析出温度区域;Ti元素在1 200~1 450℃内析出速度很快,1 200℃时两种成分钢中Ti的析出量均大于50%;800℃平衡态时,析出物均以NbC为主;Nb对Ti元素的交互作用间接影响到AlN的析出;热力学计算结果与JMatpro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试验数据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碳氮化物 热力学模型 固溶度
下载PDF
连铸坯直接轧制输送过程中温度场的模拟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晓明 李长生 +1 位作者 邸洪双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9-101,共3页
结合国内某热轧厂的实际情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连铸坯从连铸机出口到除鳞机入口处的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 ,研究连铸板坯运送过程中的温度演变规律 ,通过模拟计算对实现直接轧制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实现连铸 -直接轧制所必需的... 结合国内某热轧厂的实际情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连铸坯从连铸机出口到除鳞机入口处的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 ,研究连铸板坯运送过程中的温度演变规律 ,通过模拟计算对实现直接轧制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实现连铸 -直接轧制所必需的加热及补热设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有限元 连铸-直接轧制 模拟 连铸坯
下载PDF
梅钢1420双机架平整机组辊型优化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青树 侯彬 +3 位作者 宋和川 王天顺 白振华 周莲莲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1,共5页
针对以往现场生产过程中辊型的优化设计中主要考虑板形和辊耗的控制,而对色差的防治考虑比较少的问题,在充分结合双机架平整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并兼顾平整轧制过程中板形与辊耗的控制和色差的防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双机架平... 针对以往现场生产过程中辊型的优化设计中主要考虑板形和辊耗的控制,而对色差的防治考虑比较少的问题,在充分结合双机架平整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并兼顾平整轧制过程中板形与辊耗的控制和色差的防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双机架平整机组的辊型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梅钢1420双机架平整机组,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同时减少了下游用户的质量抱怨,为现场生产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整机组 辊型 色差 板形 辊耗
原文传递
控冷工艺对热轧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绪涛 张明明 +2 位作者 赵爱民 赵征志 陈永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27,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轧后冷却工艺对热轧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弛豫时间对热轧TRIP钢组织影响较大,随弛豫时间增加,带状组织等级越来越高,铁素体组织也略显粗大;模拟卷取制备的热轧TRIP钢组织...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轧后冷却工艺对热轧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弛豫时间对热轧TRIP钢组织影响较大,随弛豫时间增加,带状组织等级越来越高,铁素体组织也略显粗大;模拟卷取制备的热轧TRIP钢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和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均较高;贝氏体区停留时间延长,则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增大,但抗拉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TRIP钢 残余奥氏体 弛豫时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椭圆孔型轧制合金钢方坯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6
16
作者 洪慧平 康永林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3,共3页
为设计安全合理的合金钢椭圆孔型系统,采用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模拟仿真技术,超前再现了合金钢方坯在椭圆孔型中金属的三维流动过程并获得了轧制力及力矩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面和心部金属沿轧制方向流动速率的不同导... 为设计安全合理的合金钢椭圆孔型系统,采用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模拟仿真技术,超前再现了合金钢方坯在椭圆孔型中金属的三维流动过程并获得了轧制力及力矩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面和心部金属沿轧制方向流动速率的不同导致合金钢方坯端部横断面产生凹形;轧制力和轴向力及轧制力矩和径向力矩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咬入和抛钢阶段其值变化较大而稳定轧制阶段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方坯 椭圆孔型轧制 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 轧制力 轧制力矩 径向力矩
下载PDF
铸态镍基高温合金GH4698热变形行为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岩 谷宇 +1 位作者 王珏 李吉东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0-254,共5页
采用热模拟等研究方法,对不同变形工艺条件下的铸态镍基高温合金GH4698的热变形行为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合金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所需变形量降低;当应变速率为1 s;时,由1000℃下的真应变量0.2(... 采用热模拟等研究方法,对不同变形工艺条件下的铸态镍基高温合金GH4698的热变形行为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合金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所需变形量降低;当应变速率为1 s;时,由1000℃下的真应变量0.2(变形量为17%)降低至1200℃下的真应变量0.08(变形量为7%);在高应变速率条件下表现出"加工硬化"、"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加工硬化+动态再结晶"3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在变形温度较高及低应变速率条件下,热激活充足,慢速变形有利于原子扩散与晶界迁移;由应力-应变曲线可知,合金具有较高的变形抗力,通过本构方程计算获得的合金热变形激活能为425 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698高温合金 热变形 组织性能 本构方程 动态再结晶
原文传递
淬火温度对SUP13Cr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旭东 王岩 +2 位作者 夏焱 李莎 李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7-190,共4页
采用拉伸、金相、扫描等研究方法,对不同淬火温度下SUP13Cr钢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SUP13Cr钢淬火马氏体板条粗化,δ-铁素体含量升高;当淬火温度高于1050℃时,经回火后,δ-铁素体由细小均匀分布向网状分布转... 采用拉伸、金相、扫描等研究方法,对不同淬火温度下SUP13Cr钢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SUP13Cr钢淬火马氏体板条粗化,δ-铁素体含量升高;当淬火温度高于1050℃时,经回火后,δ-铁素体由细小均匀分布向网状分布转变,韧性降低。本试验条件下,SUP13Cr钢在1000℃×0.5 h空淬+630℃×2 h回火后,强韧性匹配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13Cr钢 淬火 组织性能
原文传递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对铌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苏 章洪涛 +1 位作者 王瑞珍 庞干云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2-46,共5页
首先建立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试验室模拟技术 ,并运用该模拟技术 ,研究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CSP)和传统板坯再加热工艺 (TRP)两种工艺对铌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CSP钢的晶粒细化效果不如 TRP钢 ,... 首先建立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试验室模拟技术 ,并运用该模拟技术 ,研究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CSP)和传统板坯再加热工艺 (TRP)两种工艺对铌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CSP钢的晶粒细化效果不如 TRP钢 ,两者的平均铁素体晶粒尺寸分别为 8.17μm和 6 .30 μm。在CSP试验钢板中铌的析出量较大 ,特别是在铁素体中细小颗粒的铌的析出物较多 ,沉淀强化效果较强。 CSP试验钢的 σ0 .5和 σb 分别较 TRP工艺低约 4 0 MPa和约 2 5 MPa,同时其低温冲击韧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铌微合金化高强度钢 组织 性能 晶粒细化 析出强化
下载PDF
超超临界锅炉用S31042钢的热变形加工图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岩 方旭东 +2 位作者 范光伟 夏焱 王志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4,共4页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研究了S31042合金的热塑性及热变形行为,并建立了合金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在900-1250℃热变形范围内,合金均具有较好的热塑性;计算得出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为467.412 kJ/mol;通过热加工图分析得出,合...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研究了S31042合金的热塑性及热变形行为,并建立了合金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在900-1250℃热变形范围内,合金均具有较好的热塑性;计算得出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为467.412 kJ/mol;通过热加工图分析得出,合金适宜初始加工温度范围在1200-1250℃,采用此参数锻造获得的锻坯组织细小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1042钢 热变形 加工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