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型气保护药芯焊丝工艺质量影响因素综述
1
作者 孙咸 《焊管》 2024年第3期16-27,共12页
综述了涉及钛型气保护药芯焊丝工艺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理选用药芯添加物,严格控制熔敷金属中主要强化元素C、Mn、Si的含量,可以改善焊丝熔滴过渡形态,获得焊丝熔敷金属满意的力学性能。在Ar+CO_(2)二元混合保护气体中,随着CO_... 综述了涉及钛型气保护药芯焊丝工艺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理选用药芯添加物,严格控制熔敷金属中主要强化元素C、Mn、Si的含量,可以改善焊丝熔滴过渡形态,获得焊丝熔敷金属满意的力学性能。在Ar+CO_(2)二元混合保护气体中,随着CO_(2)含量增大,熔滴过渡形态从轴向变为非轴向滴状排斥过渡,接头的抗拉强度几乎没有影响,但熔敷金属的冲击吸收能明显下降。热输入较大时,焊丝工艺性变差;热输入居中时,焊丝工艺性较好。热输入对焊丝熔敷金属韧性的影响出现了对热输入敏感和不敏感两种情况。钛型气保护药芯焊丝工艺质量的三个影响因素控制原理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型气保护药芯焊丝 焊缝金属韧性 焊丝成分 热输入 保护气体
下载PDF
回流焊温度对SnBi-SAC/ENIG焊点剪切强度的影响
2
作者 陈慧峰 姜梦夏 +2 位作者 邱俊 曹荣幸 薛玉雄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2,共7页
针对有机电路板在回流焊接时的热变形问题,采用机械混合方法制备SnBi-SAC/ENIG复合焊点,研究回流焊温度对焊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焊点在180℃下的剪切强度约为25 MPa,可满足芯片与基板预连接强度需求。随着回流焊... 针对有机电路板在回流焊接时的热变形问题,采用机械混合方法制备SnBi-SAC/ENIG复合焊点,研究回流焊温度对焊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焊点在180℃下的剪切强度约为25 MPa,可满足芯片与基板预连接强度需求。随着回流焊温度的升高,复合焊点界面微观组织细化,存在弥散分布的小尺寸富Bi相与Ag_(3)Sn相。在250℃回流焊时,复合焊点强度提升至约55 MPa。该材料可适用于低温预连接-结构加固-高温回流的封装工艺,对抑制封装结构热变形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焊 微观组织 剪切强度 复合焊点
下载PDF
乳化工艺对无铅焊锡膏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熊晓娇 武信 +4 位作者 柳丽敏 何欢 钱斌 何禹浩 张文正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研究了乳化工艺温度对无铅焊锡膏性能的影响。制备出8组对应乳化工艺的助焊膏,将助焊膏经相同碾磨工艺碾磨后,分别与Sn96.5Ag3.0Cu0.5合金焊锡粉混合搅拌,制备出焊锡膏,对助焊膏粒度、焊锡膏状态、焊锡膏润湿性和耐干性进行测试。结果表... 研究了乳化工艺温度对无铅焊锡膏性能的影响。制备出8组对应乳化工艺的助焊膏,将助焊膏经相同碾磨工艺碾磨后,分别与Sn96.5Ag3.0Cu0.5合金焊锡粉混合搅拌,制备出焊锡膏,对助焊膏粒度、焊锡膏状态、焊锡膏润湿性和耐干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升高乳化温度和降低结束温度制备的助焊膏粒度显著变小;焊锡膏的状态和耐干性随乳化温度的升高和结束温度的降低得到明显改善,在允许范围内(95~110℃),乳化温度越高,焊锡膏整体性能越好;结束温度为50℃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锡膏 助焊膏 乳化工艺 碾磨 润湿性 耐干性
下载PDF
电子封装高温焊料研究新进展
4
作者 马勇冲 甘贵生 +6 位作者 罗杰 张嘉俊 陈嗣文 李方樑 李乐奇 程大勇 吴懿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87,共31页
随着先进封装和第三代半导体的快速发展,具有高熔化温度、耐持久温度考验的高温焊料逐渐成为学界追逐的热点,也成为推动电子产业无铅化和升级换代等“卡脖子”问题的瓶颈。本文综述了传统高温Sn-80Au和Pb-Sn焊料、IMC焊料、纳米及纳米-... 随着先进封装和第三代半导体的快速发展,具有高熔化温度、耐持久温度考验的高温焊料逐渐成为学界追逐的热点,也成为推动电子产业无铅化和升级换代等“卡脖子”问题的瓶颈。本文综述了传统高温Sn-80Au和Pb-Sn焊料、IMC焊料、纳米及纳米-微米混合焊料,提出未来高温焊料在成分上必将以金、银、铜、铝等金属或石墨烯、碳纳米管等轻质、高导热、高熔化温度的碳基材料及其复合材料为主流;在微观尺度上,纳-微米混合焊料既具有纳米焊料的温度效应,又具有颗粒选择的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纳米焊料的氧化、团聚及烧结时的相转变等问题;基于颗粒焊料的多尺度、颗粒种类选择的多维度,具有低温快速制备、高温长期服役的IMC高温焊料也具有极大的前途。加速高温焊料研发,突破低温封装、高温服役的技术瓶颈,必将极大推动先进封装和功率封装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高温焊料 高导热率 纳-微米混合焊料 IMC焊料
下载PDF
440 MPa级高强钢焊条熔敷金属组织与低温冲击韧性研究
5
作者 曾道平 郑韶先 +2 位作者 安同邦 代海洋 马成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8,I0010,共10页
为满足440 MPa级高强钢对焊接材料的需求,研制了三种焊条,并进行了熔敷金属焊接试验,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熔敷金属组织与低温冲击韧性.结果表明,随着Mn,Ni,Cr和Cu含量的增大,熔敷金属的-40℃平均冲击吸收功... 为满足440 MPa级高强钢对焊接材料的需求,研制了三种焊条,并进行了熔敷金属焊接试验,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熔敷金属组织与低温冲击韧性.结果表明,随着Mn,Ni,Cr和Cu含量的增大,熔敷金属的-40℃平均冲击吸收功从35.7 J逐渐增至96.3 J,低温冲击韧性逐渐提高;随着Mn,Ni,Cr和Cu含量的增大,虽然熔敷金属中M23C6型碳化物含量逐渐增大,但是熔敷金属的CCT曲线逐渐右移,相变温度逐渐降低,使得针状铁素体含量逐渐增加,铁素体板条尺寸逐渐减小和板条间交织状分布趋势逐渐增强,M-A组元含量及尺寸逐渐减小,是低温冲击韧性逐渐提高的主要原因;含Cu熔敷金属中夹杂物外层会形成CuS,针状铁素体形核更容易,有利于低温冲击韧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40 MPa级高强钢 熔敷金属 针状铁素体 M-A组元 低温冲击韧性
下载PDF
440MPa级HSLA钢焊缝低温韧性分析
6
作者 曾道平 郑韶先 +1 位作者 安同邦 马成勇 《焊接》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采用自制的2种实心焊丝对440 MPa级HSLA钢进行了对接MAG焊(80%Ar+20%CO_(2)),通过对比分析2种焊缝的显微组织和夹杂物尺寸及成分,对2种焊缝低温韧性出现显著差异的原因进行了阐释。结果表明,J1焊丝的焊缝由针状铁素体、侧板条铁素体、... 采用自制的2种实心焊丝对440 MPa级HSLA钢进行了对接MAG焊(80%Ar+20%CO_(2)),通过对比分析2种焊缝的显微组织和夹杂物尺寸及成分,对2种焊缝低温韧性出现显著差异的原因进行了阐释。结果表明,J1焊丝的焊缝由针状铁素体、侧板条铁素体、先共析铁素体和M-A组元组成,而J2焊丝的焊缝由针状铁素体和M-A组元组成;2种焊丝的焊缝中夹杂物的粒径分布、尺寸、数量和成分差异小,不是导致2种焊缝低温韧性出现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与J1焊丝的焊缝相比,J2焊丝的焊缝中针状铁素体含量升高、M-A组元含量降低、条状和块状M-A组元占比降低,是导致其低温韧性显著优于J1焊丝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40 MPa级HSLA钢 显微组织 针状铁素体 M-A组元 低温韧性
下载PDF
1000MPa级海工用钢焊接材料强韧化机理研究
7
作者 宁大林 赵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08-0111,共4页
本为重点研究了1000MPa级海工钢焊料强韧化机理。在分析焊接材料特性,强韧化机理重要性及其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合金元素、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合理选择焊接方法以及保护气体来改善性能。结果发现:调节合金元素种类及含量可明显改善... 本为重点研究了1000MPa级海工钢焊料强韧化机理。在分析焊接材料特性,强韧化机理重要性及其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合金元素、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合理选择焊接方法以及保护气体来改善性能。结果发现:调节合金元素种类及含量可明显改善焊缝区力学性能并增强焊接接头强度与韧性。采取使用先进的焊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热阻区域,降低焊接区域变形和裂纹的风险,提高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另外,采用精密地热处理方法可以消除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而可以对于材料抗疲劳性能以及耐久性进行增强。希望能对船用钢焊接材料强韧化机理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工用钢 焊接材料 强韧化机理 合金元素 焊接工艺基层
下载PDF
钎料合金蠕变行为及非耦合型本构理论研究进展
8
作者 邢睿思 王龙 侯传涛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在严苛的服役环境与小型化结构设计需求的双重作用下,航天仪器设备所承受的载荷不断增加并愈加复杂,而焊点、引线等封装结构作为仪器设备的薄弱环节,一旦破坏往往会导致器件甚至设备功能丧失,为了提升仪器设备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需... 在严苛的服役环境与小型化结构设计需求的双重作用下,航天仪器设备所承受的载荷不断增加并愈加复杂,而焊点、引线等封装结构作为仪器设备的薄弱环节,一旦破坏往往会导致器件甚至设备功能丧失,为了提升仪器设备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需要准确把握封装结构材料蠕变行为与损伤机理,完善钎料合金本构理论并提升材料蠕变性能预测精度,发展封装结构精细化仿真分析方法。本文梳理了钎料合金蠕变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回顾了非耦合型本构理论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热点,分析了相关模型的预测能力,为深入理解钎料合金蠕变行为与性能预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料合金 蠕变性能 本构模型 焊点可靠性
下载PDF
承压设备用E5015-N1焊条焊接烟尘物相及微观形态分析
9
作者 魏玉顺 马青军 +3 位作者 韦晨 党丽华 孙明辉 武鹏博 《电焊机》 2024年第4期91-97,共7页
针对承压设备用E5015-N1焊条焊接产生的烟尘进行了全面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焊接材料施焊过程中毒害物质测定设备,使用沉淀与滤纸收集法收集了不同焊接电流条件下的烟尘样本,采用XRD及扫描电镜等技术对烟尘的物相及微观形态进行了分析... 针对承压设备用E5015-N1焊条焊接产生的烟尘进行了全面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焊接材料施焊过程中毒害物质测定设备,使用沉淀与滤纸收集法收集了不同焊接电流条件下的烟尘样本,采用XRD及扫描电镜等技术对烟尘的物相及微观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小或过大的焊接电流均会导致烟尘增加,渣壁过渡时会在熔滴表面产生大量烟尘,飞溅也是烟尘的产生源之一。E5015-N1焊条烟尘的主要物相是氟化物和氧化物,具有磁性的烟尘粒子在磁极偶作用力的驱动下形成链状聚集,单个或多个一次烟尘粒子会聚集形成具有“壳-核”形态的二次粒子。研究结果为焊接烟尘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焊接健康危害的评估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烟尘 焊接电流 物相 形态
下载PDF
温度梯度下Cu/Sn-58Bi/Cu微焊点热迁移及界面反应行为
10
作者 李瑞 乔媛媛 +1 位作者 任晓磊 赵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8,I0007,共9页
探究了焊点平均温度为110℃(时效)及180℃(回流)时,Cu/Sn-58Bi/Cu微焊点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的原子热迁移行为及界面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时效过程中,因Bi相的网状结构,Cu/Sn-58Bi/Cu微焊点冷、热两端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 探究了焊点平均温度为110℃(时效)及180℃(回流)时,Cu/Sn-58Bi/Cu微焊点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的原子热迁移行为及界面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时效过程中,因Bi相的网状结构,Cu/Sn-58Bi/Cu微焊点冷、热两端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呈现对称性生长.在温度梯度为1000℃/cm时,未发生明显的Bi原子迁移现象,但当温度梯度达到或超过1300℃/cm时,Bi原子会由热端向冷端界面迁移,并在冷端界面处偏聚.在回流过程中,温度梯度驱动Cu原子由微焊点热端向冷端界面迁移,导致两端界面IMC呈非对称性生长,而并未发现Bi原子的热迁移行为.因此,当Cu/Sn-58Bi/Cu微焊点中钎料呈液态时,温度梯度仅驱动了Cu原子的热迁移,并未致使Bi原子发生热迁移;当钎料呈固态时,在较低温度梯度下Cu和Bi原子均不发生明显的热迁移,但较高的温度梯度会引发Bi原子的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焊点 Sn-58Bi 热迁移 界面反应 Bi相偏聚
下载PDF
Sn和Ce元素复合添加对BAg5CuZn钎料钎缝组织与性能影响
11
作者 胡岭 余丁坤 +2 位作者 卜永周 罗庆澄 薛松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8,I0009,共9页
研究了Sn和Ce元素复合添加对低银BAg5CuZn钎料熔化特性、铺展性能、钎缝组织及钎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银钎料中Sn和Ce元素的复合添加,钎料的固、液相线温度显著降低,钎料在母材上的铺展面积增大,但当添加的Ce元素含量高... 研究了Sn和Ce元素复合添加对低银BAg5CuZn钎料熔化特性、铺展性能、钎缝组织及钎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银钎料中Sn和Ce元素的复合添加,钎料的固、液相线温度显著降低,钎料在母材上的铺展面积增大,但当添加的Ce元素含量高于0.15%(质量分数)时,Ce元素会恶化钎料的铺展性能.适量的Sn和Ce元素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BAg5CuZn钎料钎缝的显微组织,当添加Sn和Ce元素含量分别达到2%和0.15%时,钎缝组织明显细化且分布最为均匀.然而,钎料中Ce元素添加量过多时,会倾向于Ag和Sn元素形成复杂的金属间化合物,并在组织晶界处析出,而使得钎缝组织的均匀性显著恶化.当钎料中的Sn和Ce元素含量分别为2%和0.15%时,其钎焊接头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495 MPa,相比于BAg5CuZn钎料钎焊的接头抗剪强度提高了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银钎料 显微组织 熔化特性 铺展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Sb对Sn-0.3Ag-0.7Cu-0.6Ga无铅焊料合金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徐深深 徐冬霞 +3 位作者 任鹏凯 郑越 范晓杰 张红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
用CXZG-1真空感应熔炼炉制备6组Sn-0.3Ag-0.7Cu-0.6Ga-x Sb(x=0,0.2%,0.4%,0.6%,0.8%,1%,质量分数)焊料合金,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润湿铺展试验、抗拉强度测试、扫描电镜观察、EDS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等研究了Sb添加对新型低银... 用CXZG-1真空感应熔炼炉制备6组Sn-0.3Ag-0.7Cu-0.6Ga-x Sb(x=0,0.2%,0.4%,0.6%,0.8%,1%,质量分数)焊料合金,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润湿铺展试验、抗拉强度测试、扫描电镜观察、EDS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等研究了Sb添加对新型低银系Sn-0.3Ag-0.7Cu-0.6Ga-x Sb焊料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添加对焊料的熔化温度及熔程影响较小;Sb可改善焊料合金的润湿性能,当Sb的质量分数为0.8%时,焊料的铺展系数为71.01%;Sb可细化焊料合金中的金属间化合物提升焊料的塑性,当Sb的质量分数为0.8%时,金属间化合物由长条状转化为不规则块状,此时焊料合金的抗拉强度为49.13 MPa,仅比质量分数为1%时小0.08 MPa。得出,Sb在Sn-0.3Ag-0.7Cu-0.6Ga-x Sb焊料合金中最佳的质量分数为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特性 润湿性能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低银焊料
原文传递
化学沉淀法制备Mo-Ru钎料粉末的组织结构及钎焊性能研究
13
作者 陈南光 庄滇湘 +5 位作者 刘泽光 郑国伟 左杨 施宏宇 卢应孟 杨军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水合三氯化钌和钼酸铵在红外灯下化学共沉淀反应、通氢还原制备Mo-Ru粉末钎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粉末的形貌、成分、熔化温度、钎料与钼片、多孔钨的钎焊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粉末... 采用水合三氯化钌和钼酸铵在红外灯下化学共沉淀反应、通氢还原制备Mo-Ru粉末钎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粉末的形貌、成分、熔化温度、钎料与钼片、多孔钨的钎焊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粉末大部分是MoRu化合物颗粒、少量Mo、Ru单质粉末及微量SiO_(2),粉末粒度D_(80)≤6μm,熔化后与钼片及阴极多孔钨基体浸润性良好,熔化温度为1959.7~1969.6℃,与相图上MoRu共晶钎料的熔化温度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化学沉淀法 Mo-Ru钎料粉末 粉末粒度 显微组织 钎焊性能
下载PDF
Cu核微焊点液-固界面反应及剪切行为研究
14
作者 钱帅丞 陈湜 +1 位作者 乔媛媛 赵宁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相较于传统Sn基焊点,Cu核焊点具备更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及力学性能。为揭示尺寸效应对Cu核焊点界面反应及剪切强度的影响,制备了不同Sn镀层厚度的Cu核焊点(Cu@Ni-Sn/Cu)。观察回流不同时间后Cu核微焊点横截面微观组织,研究了Cu核微焊点... 相较于传统Sn基焊点,Cu核焊点具备更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及力学性能。为揭示尺寸效应对Cu核焊点界面反应及剪切强度的影响,制备了不同Sn镀层厚度的Cu核焊点(Cu@Ni-Sn/Cu)。观察回流不同时间后Cu核微焊点横截面微观组织,研究了Cu核微焊点在尺寸效应下的液-固界面反应。之后对Cu核微焊点进行剪切测试,结合断口形貌,分析断裂机理。界面反应结果表明:Cu@Ni-Sn/Cu焊点在250℃回流时,Sn/Ni界面生成Ni含量较高的针状(Cu,Ni)_(6)Sn_(5)IMC,Sn/Cu界面生成Ni含量较低的层状(Cu,Ni)_(6)Sn_(5)IMC。剪切测试结果表明:随着Sn镀层厚度增加,Cu@Ni-Sn/Cu焊点的剪切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基于Sn镀层厚度对界面(Cu,Ni)_(6)Sn_(5)IMC层体积的直接影响,Sn层厚度的增加提升了焊点剪切强度。然而Cu@Ni-Sn(60μm)/Cu焊点中Cu核位置的偏移,造成剪切强度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Cu核焊球 液-固界面反应 金属间化合物 剪切强度
下载PDF
多向钢节点电弧增材制造摆动工艺参数优化
15
作者 齐膑 余圣甫 +1 位作者 何天英 刘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基于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试验方法对多向钢节点电弧增材制造摆动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摆动工艺参数送丝速度、焊枪移动速度及单边摆动幅度与堆积金属宽度和高度之间的3D响应模型,并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了单个摆动工艺参... 基于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试验方法对多向钢节点电弧增材制造摆动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摆动工艺参数送丝速度、焊枪移动速度及单边摆动幅度与堆积金属宽度和高度之间的3D响应模型,并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了单个摆动工艺参数和摆动工艺参数交互作用对堆积金属宽度和高度的影响。利用建立的3D响应模型优化了六向钢节点电弧增材制造摆动工艺参数,采用优化的摆动工艺参数电弧增材制造六向钢节点,制造的六向钢节点平均尺寸偏差为±1.30mm,成形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多向钢节点 摆动工艺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六向钢节点摆动电弧增材制造及其承载性能
16
作者 齐膑 余圣甫 +1 位作者 刘曙 何天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4,共7页
根据六向钢节点结构特点,采用分区成形、平面切片以及摆动与偏置填充的策略制造。为了避免钢节点已成形部分与弧焊枪的相互干涉,将六向钢节点分为直壁圆筒区、两管相贯区和三管相贯区。直壁圆筒区采用摆动填充,两管相贯与三管相贯区分... 根据六向钢节点结构特点,采用分区成形、平面切片以及摆动与偏置填充的策略制造。为了避免钢节点已成形部分与弧焊枪的相互干涉,将六向钢节点分为直壁圆筒区、两管相贯区和三管相贯区。直壁圆筒区采用摆动填充,两管相贯与三管相贯区分别采用轮廓偏置填充与混合路径填充。合理的成形策略与摆动电弧增材制造工艺,使成形的六向钢节点有良好力学性能与高的成形精度,摆动电弧增材制造六向钢节点整体尺寸偏差为(±1.30)mm。有限元分析和台架测试电弧增材制造六向钢节点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相贯区的最大应力为36.7MPa,远小于堆积金属屈服强度,始终处于弹性状态,具有高的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向钢节点 摆动电弧增材制造 成形策略 承载性能
下载PDF
大型阀门环形焊缝变姿态焊接路径规划
17
作者 何天英 余圣甫 +1 位作者 王雄文 王洪运 《焊接》 2024年第4期14-19,27,共7页
针对大型阀门环形焊缝,采用等高圆弧填充路径规划策略,建立了基于坡口尺寸和焊接道次、焊枪碰撞验证、焊枪角度修正的多层多道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将焊缝拟合成扇形焊缝、等腰圆弧梯形焊缝与扇环焊缝,计算出每一道焊缝的焊枪位置、焊枪... 针对大型阀门环形焊缝,采用等高圆弧填充路径规划策略,建立了基于坡口尺寸和焊接道次、焊枪碰撞验证、焊枪角度修正的多层多道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将焊缝拟合成扇形焊缝、等腰圆弧梯形焊缝与扇环焊缝,计算出每一道焊缝的焊枪位置、焊枪角度、摆动幅度,对焊缝干涉判断,确定焊枪偏转角,实现机器人阀门变姿态焊接的离线编程,避免了焊接过程中的机器人干涉碰撞。最终实现了大型蝶阀的焊接,焊接接头表面平面,无裂纹、未熔合的缺陷,经过超声探伤,无内部缺陷,焊缝合格率为100%。焊接接头组织由珠光体和铁素体组成,晶粒细小均匀,其抗拉强度为536 MPa,屈服强度为468 MPa,断后伸长率为14%,0℃冲击吸收能量为54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阀门 机器人自动焊 变姿态路径规划 组织与性能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组钎焊焊接工艺研究及应用
18
作者 单文建 陈鑫 舒强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4期39-42,共4页
定子线棒端部及汇流环焊接是发电机安装中的关键过程,质量好坏将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电气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在大型机组的线棒端部及汇流环焊接中,中频感应硬钎焊已成为最流行、便捷、质量也容易控制和保障的接头焊... 定子线棒端部及汇流环焊接是发电机安装中的关键过程,质量好坏将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电气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在大型机组的线棒端部及汇流环焊接中,中频感应硬钎焊已成为最流行、便捷、质量也容易控制和保障的接头焊接方式,只要在焊接工艺上精益求精,同时注意焊接时间和温度的控制,就能使焊缝饱满,获得优良的质量保障。本文就钎焊原理、加热方法及机组安装时的焊接工艺等作了逐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线棒 焊接 焊料 焊接温度 焊接工艺 焊接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