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9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火花加工过程的观测与仿真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晓冬 李其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虽然电火花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电火花加工的微观过程仍未完全明确,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与发展。近年来,高速摄像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电火花加工机理相关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单次放电过程... 虽然电火花加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电火花加工的微观过程仍未完全明确,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与发展。近年来,高速摄像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电火花加工机理相关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单次放电过程中的放电通道特性及材料蚀除机理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放电通道的静态与动态特性以及熔融材料蚀除驱动力的相关研究;接着,简述了连续放电过程情况下的极间环境观测及表面形成过程仿真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后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加工机理 高速摄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气膜孔轮廓模拟方法
2
作者 姚尧 佟浩 +1 位作者 李勇 崔英杰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具有复合角出口的气膜冷却扩散孔具有很好的冷却性能,逐渐在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上获得更多应用。三维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作为一种新的气膜冷却孔扩散结构加工方法,具有工具成本低、排屑效果好、可避免二次装夹误差且适用多种扩散结... 具有复合角出口的气膜冷却扩散孔具有很好的冷却性能,逐渐在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上获得更多应用。三维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作为一种新的气膜冷却孔扩散结构加工方法,具有工具成本低、排屑效果好、可避免二次装夹误差且适用多种扩散结构等工艺优点。为实现模拟三维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气膜孔扩散结构轮廓,进而分析加工工艺中潜在的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工具电极损耗长度计算的扫描轨迹重建及加工轮廓模拟方法。通过气膜冷却扩散孔的三维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实验,验证了该方法模拟实际加工轮廓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可用于分析加工过程中轮廓误差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三维伺服扫描 气膜冷却孔 扩散结构 加工轮廓模拟
下载PDF
多材质叠层电极电火花加工微结构仿真与实验研究
3
作者 江凯 梁俊威 +2 位作者 伍晓宇 徐斌 詹顺达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基于不同材质电极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损耗速率的差异,提出了放电蚀除策略,构建了多材质叠层电极电火花加工微结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工件表面微结构在加工过程中的形貌演变,为探究电极材质构成、梯度设计提供依据,指导工件表面微结构... 基于不同材质电极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损耗速率的差异,提出了放电蚀除策略,构建了多材质叠层电极电火花加工微结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工件表面微结构在加工过程中的形貌演变,为探究电极材质构成、梯度设计提供依据,指导工件表面微结构的成形加工。此外,进行了两种典型表面微结构(Cu、Sn叠层和CuSn叠层)的电火花加工实验,得出实际加工与仿真数据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4%和4.8%,表明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广泛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叠层电极 仿真分析 表面微结构
下载PDF
电火花修整航发叶片边缘的补偿精度分析
4
作者 陈达源 党宏伟 +3 位作者 汪转延 蔡振辉 曹利新 余祖元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9,44,共6页
在电火花包络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边缘的过程中,需考虑电极损耗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为此分别使用有损耗补偿和无损耗补偿的曲面电极对航发叶片边缘进行电火花修整加工。对包络加工后的叶缘曲面进行拟合,并计算理论叶缘曲面上各点到加工后... 在电火花包络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边缘的过程中,需考虑电极损耗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为此分别使用有损耗补偿和无损耗补偿的曲面电极对航发叶片边缘进行电火花修整加工。对包络加工后的叶缘曲面进行拟合,并计算理论叶缘曲面上各点到加工后表面的法向距离。实验结果显示,有电极损耗补偿的叶缘修整加工误差为-24.10~47.63μm。与无电极损耗补偿的加工相比,最大加工误差从162.33μm下降到47.63μm,整体误差分布也有明显降低且更为均匀。通过对比分析叶缘曲面的包络加工效果,验证了补偿方案的有效性。对于补偿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将为后续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电火花加工 电极损耗补偿 误差分析
下载PDF
电火花单脉冲放电观测试验系统研制
5
作者 洪茁棋 刘志东 +1 位作者 邱明波 张贻淼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12,共6页
电火花加工的放电过程具有复杂性、随机性及高速性,目前极间放电观测系统常采用高速摄像的方式,系统成本和复杂性均较高,为实现更加直观的极间放电观测,满足常规的放电机理研究及加工过程演示,构建了一个简单实用且性价比高的电火花单... 电火花加工的放电过程具有复杂性、随机性及高速性,目前极间放电观测系统常采用高速摄像的方式,系统成本和复杂性均较高,为实现更加直观的极间放电观测,满足常规的放电机理研究及加工过程演示,构建了一个简单实用且性价比高的电火花单脉冲放电观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机械结构、电路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采用自制脉冲电源输出单次脉冲,装配精密位移台实现间隙的控制。放电时PC使能摄影机,同时向STM32单片机发送命令,实现放电与拍摄的同步。进行了不同放电间隙的凹坑对比、有效放电能量对材料蚀除影响和不同介质下的单脉冲放电工艺性试验,证明了该系统能有效对电火花单脉冲放电形成的蚀除坑规律进行观测研究,同时对于电火花放电的实时直观演示也十分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放电 单脉冲 观测系统 放电规律
下载PDF
涡轮盘榫槽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及其表面抛光研究
6
作者 李显政 赵司评 +2 位作者 杨晓冬 段晓明 索景宇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22,共4页
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适合难加工材料和复杂形状加工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加工榫槽,但加工产生的重铸层会对榫槽的疲劳强度带来不利影响。电解等离子体抛光技术具有加工速度快、表面质量好及材料去除量小的优势,可用... 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适合难加工材料和复杂形状加工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加工榫槽,但加工产生的重铸层会对榫槽的疲劳强度带来不利影响。电解等离子体抛光技术具有加工速度快、表面质量好及材料去除量小的优势,可用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榫槽的后续加工,能在去除重铸层的同时,避免降低其轮廓精度。因此,研究了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榫槽的轮廓精度和重铸层,并在优选的电解等离子体抛光参数(抛光电压325 V,抛光温度65℃,抛光时间8 min)条件下实现对榫槽的抛光,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为Ra0.070μm、材料去除量为1.495 g,并且榫槽表面凹圆和凸圆部位的重铸层都得到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榫槽 涡轮盘 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电解等离子体抛光 重铸层
下载PDF
基于EtherCAT的嵌入式多核电火花小孔机床数控系统研究
7
作者 樊帅 蒋毅 +2 位作者 江晨松 王昌喜 陆晓华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针对当前电火花小孔加工数控系统存在系统老旧、实时性差、集成度低等方面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多核ARM+FPGA+EtherCAT架构的新型数控系统。通过将上位机的功能合理划分为多个独立模块,并设计成不同的软件进程来运行,优化了CPU... 针对当前电火花小孔加工数控系统存在系统老旧、实时性差、集成度低等方面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多核ARM+FPGA+EtherCAT架构的新型数控系统。通过将上位机的功能合理划分为多个独立模块,并设计成不同的软件进程来运行,优化了CPU资源分配,从而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利用该系统进行电火花群孔加工、键槽铣削及簸箕槽铣削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小孔加工时的入口和出口的锥度误差小于2%,铣削加工精度有显著提升,表面质量也得到改善,显示了该系统在复杂曲线加工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 电火花加工 工业以太网 数控系统
下载PDF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形貌评价方法研究
8
作者 耿雷 田博文 郭艳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2,120,共6页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放电过程存在随机性,工件表面凹坑、裂纹的分布无规律可循,传统的粗糙度测量手段难以准确地对工件表面形貌做出评价,因此使用更为合理与准确的参数表征工件的表面形貌十分重要。在研究过程中,基于面粗糙度测量原理及...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放电过程存在随机性,工件表面凹坑、裂纹的分布无规律可循,传统的粗糙度测量手段难以准确地对工件表面形貌做出评价,因此使用更为合理与准确的参数表征工件的表面形貌十分重要。在研究过程中,基于面粗糙度测量原理及统计学相关研究方法,提出利用面粗糙度在卡方分布模型中期望的值E(Sa)以及表面陡度Sku,并利用最小二乘法以及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直线的斜率a,综合表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与表面形成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三个参数的系数矩阵,并提出采用表面形貌评价指数S对工件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表面形貌评价指数S能合理、直观地表征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件的表面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表面形貌 表面形貌评价指数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冲液压力对高速电弧加工高温合金蜂窝质量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李辰龙 柏聪 +1 位作者 李柯林 顾琳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5,48,共6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蜂窝结构的加工难题,提出并验证了高速电弧加工蜂窝的可行性,分析了高速电弧加工在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方面的优势。试验采用内冲液圆盘电极,研究了冲液压力对蜂窝结构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冲液压力...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蜂窝结构的加工难题,提出并验证了高速电弧加工蜂窝的可行性,分析了高速电弧加工在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方面的优势。试验采用内冲液圆盘电极,研究了冲液压力对蜂窝结构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冲液压力对改善加工质量具有显著作用,尤其是达到0.6 MPa以上时能显著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并降低电极损耗率,有效验证了高速电弧加工航空蜂窝的潜力,也为相关技术的优化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弧放电加工 蜂窝结构 冲液压力 加工效率
下载PDF
我国电加工机床行业的发展与装备应用趋势
10
作者 吴强 卢智良 颜杰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2,共7页
电加工机床是工业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及装备的发展与应用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基于2024年度我国电加工机床行业重点企业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电加工机床行业的发展和装备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2024年电加工机床... 电加工机床是工业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及装备的发展与应用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基于2024年度我国电加工机床行业重点企业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电加工机床行业的发展和装备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2024年电加工机床行业的总体经营情况和出口情况;通过近四年的分季度销售情况对比,分析了2024年的市场变化与特点;通过各类电加工机床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占比解析了市场需求,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工机床 行业发展 装备应用 趋势
下载PDF
基于ECM-XF和FPGA的电火花加工控制系统EtherCAT主站设计
11
作者 江晨松 蒋毅 +2 位作者 樊帅 陆晓华 党宏伟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18,共6页
针对电火花加工控制系统仍多使用脉冲模拟量控制方式,不满足电火花加工这类高精密加工对控制系统的高实时性、准确性、响应性需求的问题,以及目前主流EtherCAT软主站所存在的开发难度较大、移植困难、实时性局限等缺点,提出了基于ECM-X... 针对电火花加工控制系统仍多使用脉冲模拟量控制方式,不满足电火花加工这类高精密加工对控制系统的高实时性、准确性、响应性需求的问题,以及目前主流EtherCAT软主站所存在的开发难度较大、移植困难、实时性局限等缺点,提出了基于ECM-XF芯片和FPGA搭建电火花加工控制系统EtherCAT主站方案,进行了电机运转测试与实际机床加工实验。实验表明:此主站设计方案极大降低了开发难度,可移植性强,实时控制良好,可较好地完成电火花小孔加工,在电火花加工方面具有实用性,为EtherCAT协议在其他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主站设计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erCAT主站 FPGA 电火花加工
下载PDF
基于频域自编码器的电火花小孔加工穿透检测技术的研究
12
作者 王昌喜 饶吉盛 +2 位作者 张家金 季希宁 张勃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8-3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自编码器的电火花小孔加工穿透检测方法,通过对影响穿透检测的加工参数进行特征分析,提取出主要特征;构建了穿透检测训练模型,通过比较自编码器处理后的频域信号和原始频域信号之间的差异判断电极是否穿透工件,得到... 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自编码器的电火花小孔加工穿透检测方法,通过对影响穿透检测的加工参数进行特征分析,提取出主要特征;构建了穿透检测训练模型,通过比较自编码器处理后的频域信号和原始频域信号之间的差异判断电极是否穿透工件,得到模型在迭代次数30次时收敛,训练集准确度为99%,验证集精度约为97.1%。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电火花小孔加工穿透瞬间进行可靠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小孔加工 频域自编码器 穿透检测
下载PDF
不同电火花加工参数对TA15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刘彦旭 崔文明 +1 位作者 杨冰 王纪兴 《信息记录材料》 2025年第3期32-35,共4页
为探究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参数(脉冲宽度、脉冲间隔、管数等)对TA15钛合金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对加工后的冲击试样缺口底部进行观察,采用冲击试验机测定材料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同种工艺下,在已知参数基础上,单... 为探究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参数(脉冲宽度、脉冲间隔、管数等)对TA15钛合金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对加工后的冲击试样缺口底部进行观察,采用冲击试验机测定材料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同种工艺下,在已知参数基础上,单一提高脉冲宽度时,TA15冲击性能下降明显;单一提高管数时,TA15冲击性能基本不变;当电火花线切割热输入增大时,TA15中的初生α相增多,次生α相减少且尺寸变细,缺口底部不规则程度增大,冲击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TA15钛合金 冲击性能
下载PDF
水下电弧锯切割蚀除颗粒的研究
14
作者 刘晓坤 李广宇 +2 位作者 杨宏悦 蒋立杰 顾琳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27,共5页
利用电弧锯加工锆合金-不锈钢模拟样件,收集蚀除颗粒并对其形状、尺寸及分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部分蚀除颗粒未经等离子体球化作用呈不规则的片状,经等离子体球化作用的熔融金属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呈球形或球壳形,并相互作用形成... 利用电弧锯加工锆合金-不锈钢模拟样件,收集蚀除颗粒并对其形状、尺寸及分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部分蚀除颗粒未经等离子体球化作用呈不规则的片状,经等离子体球化作用的熔融金属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呈球形或球壳形,并相互作用形成椭球形、链球形和凹球形的蚀除颗粒。颗粒主要成分为锆合金和不锈钢,部分颗粒中二者发生了融合。颗粒粒径近似呈正态分布,等效半径平均值为167.35μm,筛网筛选结果显示50目和100目筛网能筛选80%以上的蚀除颗粒,实际加工中应选择50目、100目和500目滤网对工作介质进行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电弧锯切割 高速电弧放电加工 蚀除颗粒 形态特征 粒径分布
下载PDF
水下电弧锯切割加工参数优化
15
作者 常青 亢朔琦 +2 位作者 杨宏悦 蒋立杰 顾琳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1,44,共6页
针对核电设施退役后水下拆解时,现有的水下切割方法切割效率较低或实施难度较大,难以满足切割需求,设计了水下电弧锯切割装置,用材料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部分析因试验设计,对影响水下电弧锯切割效率的显著因子进行研究,并对加工参... 针对核电设施退役后水下拆解时,现有的水下切割方法切割效率较低或实施难度较大,难以满足切割需求,设计了水下电弧锯切割装置,用材料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部分析因试验设计,对影响水下电弧锯切割效率的显著因子进行研究,并对加工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影响水下电弧锯切割效率的显著因子为切割深度和脉间时间,切割深度越大,脉间时间越短,电弧锯材料去除率越大。当最优切割参数为电流1 000 A、脉宽4 ms、脉间1 ms、切割深度30 mm、主轴转速800 r/min时,水下电弧锯材料去除率超过13 000 mm^(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电弧锯切割 高速电弧放电加工 部分析因试验 材料去除率
下载PDF
基于DDS的数字脉冲电火花沉积电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宇 高洋 +3 位作者 张诗奇 杜姗 张生芳 王紫光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0,51,共6页
在电火花沉积加工中,脉冲电源的放电参数对沉积效果和加工效率有重要影响。针对传统电火花沉积电源放电参数可控性差的问题,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全数字化调制、输出稳定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数字脉冲电火花沉积电源。以单片机和... 在电火花沉积加工中,脉冲电源的放电参数对沉积效果和加工效率有重要影响。针对传统电火花沉积电源放电参数可控性差的问题,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全数字化调制、输出稳定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数字脉冲电火花沉积电源。以单片机和DDS芯片为核心来控制斩波电路输出加工脉冲,可实现放电电压、频率等参数的较精确控制以及宽范围内的无极调节。经测试,控制及驱动模块输出信号稳定、准确且频率误差在1 Hz以内,放电电压波形可控性好,满足电火花沉积加工的要求,可用于电火花沉积加工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DDS技术 脉冲电源 可控性
下载PDF
共轭回转式电火花精密加工工艺及其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斯伟 刘志东 +3 位作者 吴小川 曾熊辉 郑宁 黄静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32,38,共8页
回顾了电火花精密加工工艺的提出及其实现四类技术条件和回转式电火花加工的发展演变过程,着重介绍了共轭回转式电火花精密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其工艺特点,展示了应用回转式电火花精密加工的典型零件,并对回转式电火花精密加工进行技... 回顾了电火花精密加工工艺的提出及其实现四类技术条件和回转式电火花加工的发展演变过程,着重介绍了共轭回转式电火花精密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其工艺特点,展示了应用回转式电火花精密加工的典型零件,并对回转式电火花精密加工进行技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精密加工 共轭回转式 工艺原理 技术条件与展望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电火花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琛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11期51-56,共6页
针对电火花加工现行智能控制方式下,由于刀尖的震动幅值高,导致加工速度低和加工后零件表面粗糙度高的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电火花加工参数优化方法。通过分析电火花加工原理,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电火花加工参数优化模... 针对电火花加工现行智能控制方式下,由于刀尖的震动幅值高,导致加工速度低和加工后零件表面粗糙度高的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电火花加工参数优化方法。通过分析电火花加工原理,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电火花加工参数优化模型,以6个加工参数作为模型输入,以加工速度和零件表面粗糙度为模型输出,并将模型期望输出值和实际值之间的误差视作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以适应度函数最小化为标准,获取最优权值与阈值作用于BP神经网络,实现电火花加工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加工速度仅为16.6 mm^(2)/min,表面粗糙度最高仅为6.7μm,有效提升了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电火花 机械加工 参数优化 粗糙度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内冲液电火花喷爆加工试验研究
19
作者 刘宇 陈海静 +4 位作者 曲嘉伟 刘炜航 张诗奇 马付建 张生芳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8,共6页
在电火花加工小孔时,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电蚀产物排出困难,影响加工效率。因此,设计了电火花喷爆加工下有内冲液和无内冲液的单因素对比试验,分析了内冲液作用下SiC_(p)/Al复合材料电火花喷爆加工冲液压力、电极内径和SiC质量分数对小... 在电火花加工小孔时,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电蚀产物排出困难,影响加工效率。因此,设计了电火花喷爆加工下有内冲液和无内冲液的单因素对比试验,分析了内冲液作用下SiC_(p)/Al复合材料电火花喷爆加工冲液压力、电极内径和SiC质量分数对小孔加工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 MPa冲液压力下,采用内径1.5 mm的管电极加工质量分数55%的SiC_(p)/Al复合材料,较无内冲液加工时,加工效率提高了26.9%,电极相对损耗率降低了29.6%,加工锥度降低了29.2%,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电火花喷爆加工 内冲液 工艺规律
下载PDF
电源类型对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放电凹坑影响研究
20
作者 胡国玉 王家豪 +2 位作者 周建平 张晟晟 付斐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放电凹坑大小影响着加工表面形貌的一致性,放电凹坑的凸起高度及凹坑表面的重铸层对加工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方法,在直流与脉冲两种常用电源类型下对钛合金TC4进行单次放电实验,分析两种电源类型下的短电... 放电凹坑大小影响着加工表面形貌的一致性,放电凹坑的凸起高度及凹坑表面的重铸层对加工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方法,在直流与脉冲两种常用电源类型下对钛合金TC4进行单次放电实验,分析两种电源类型下的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单次放电凹坑尺寸及影响规律;结合单次放电凹坑实验所采集到的波形与电弧放电过程仿真模型对电弧放电过程的等离子体放电通道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直流与脉冲放电凹坑的尺寸与影响规律差异与电弧的断弧方式有关,不同的断弧方式对等离子体放电通道产生影响,直流电弧倾向于通过流体介质运动和极间距离改变进行断弧,而脉冲电弧通过脉冲后沿电压变化和极间距离改变进行熄弧。这两种断弧方式不仅影响了凹坑的尺寸形貌,也影响了断弧后的电化学腐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电弧-电化学复合加工 电源类型 放电凹坑 放电波形 断弧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