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关性的大型救援装备模块划分方法
1
作者 赵京 张晓丹 +1 位作者 张自强 苗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为了解决大型救援装备在灾时转运投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的大型救援装备模块划分方法。首先建立了零部件相关性评价数学模型,对救援装备零部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得到综合相关性矩阵;然后针对救援装备改进了一种层次... 为了解决大型救援装备在灾时转运投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的大型救援装备模块划分方法。首先建立了零部件相关性评价数学模型,对救援装备零部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得到综合相关性矩阵;然后针对救援装备改进了一种层次聚类算法,基于综合相关性矩阵对零部件进行聚类,得到层次聚类结构;最后建立了救援装备模块划分方案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其中各步骤进行适应性改造,从而求得救援装备的最优模块划分方案。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在救援装备上无法应用的若干问题,其有效性在YS220液压挖掘机上得到应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救援装备 相关性 聚类 挖掘机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烘丝筒出口叶丝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
2
作者 王乐军 王林枝 牛燕丽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4期62-66,70,共6页
烘丝的最佳工艺参数难以确认,且叶丝含水率预测误差较大。为了在信息技术方面辅助提升烟草成品质量,研究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的烘丝筒出口叶丝含水率预测模型。选取叶丝烘丝过程中松散回潮、预混柜、润叶加料等工艺阶段环境温度、湿度... 烘丝的最佳工艺参数难以确认,且叶丝含水率预测误差较大。为了在信息技术方面辅助提升烟草成品质量,研究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的烘丝筒出口叶丝含水率预测模型。选取叶丝烘丝过程中松散回潮、预混柜、润叶加料等工艺阶段环境温度、湿度、加水比例等工艺参数。通过随机森林方法,将处理后有效数据中的各烘丝工艺参数以平均精准度逐渐减少顺序进行重新排序,筛选出对烘丝筒叶丝含水率预测作用较大的烘丝工艺参数。将筛选后的烘丝工艺参数作为ELM的输入数据,获取叶丝含水率预测结果。以含水率预测平均绝对误差最小为差分进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优化ELM的隐含层神经元数量,提升烘丝筒出口叶丝含水率预测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实现烘丝筒出口叶丝含水率预测,且预测误差小于0.3%,预测精度高。该研究有助于提升烟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烘丝筒出口 叶丝含水率 预测误差 差分进化算法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基于SSA和双稳随机共振的车削颤振微弱特征提取
3
作者 吴飞 栾天宇 农皓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1,共8页
围绕车削颤振激发过程,针对车削颤振过渡阶段特征微弱且存在噪声和转频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优化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和双稳随机共振(b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 BSR)系统的车削颤振微弱特征提取方法。该... 围绕车削颤振激发过程,针对车削颤振过渡阶段特征微弱且存在噪声和转频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麻雀优化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和双稳随机共振(b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 BSR)系统的车削颤振微弱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SSA优良的寻优特性,以信噪比作为优化指标确定最佳BSR系统参数,用优化后的参数对车削颤振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提取颤振特征频率。仿真试验表明SSA-BSR方法可以实现对强噪声背景下微弱特征信号的提取与增强,同时兼顾寻优速度快和获得全局最优解概率高的优点。开展车削颤振检测试验,颤振激发过程的加速度信号图谱分析结果验证了车削颤振特征频率幅值与颤振激发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不同模型在车削颤振过渡阶段特征提取的对比结果验证了SSA-BSR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并且能够满足车削颤振检测对实时性的要求,实现在进入剧烈颤振阶段前发出预警,为量化车削颤振和车削颤振在线监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颤振 随机共振 麻雀优化算法(SSA) 信号处理
下载PDF
基于Unity3D的智慧物流实验室孪生研究
4
作者 孙丽 李九博 +3 位作者 乔文宣 张瀚文 郝留成 徐仲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了共享实验资源,文章采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Unity3D虚拟现实开发平台对智慧物流实验室进行研究并设计一套云实验系统。根据已有的智慧物流实验设备,包括立体仓库、传送设备、堆垛机、分拣装置和AGV等为研究对象,运用SolidWorks与3DMa... 为了共享实验资源,文章采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Unity3D虚拟现实开发平台对智慧物流实验室进行研究并设计一套云实验系统。根据已有的智慧物流实验设备,包括立体仓库、传送设备、堆垛机、分拣装置和AGV等为研究对象,运用SolidWorks与3DMax完成对实验设备三维模型的建立,运用S7-PLCSIM Advancde完成对物流设备的控制程序,通过PLC与Unity3D的通信和数据交互,最终在Unity3D的虚拟环境中完成物流运输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在虚拟空间可以实现物料的传送、入库、出库等物流运输过程,实现物流仓储及运输工作过程的虚拟可视化,也可以通过编写的PLC程序完成物流设备的工作动作,实现异地云实验。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高端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让资源匮乏的高校学生得到应有的实验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物流 云实验 数字孪生 虚拟仿真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仿真加工研究
5
作者 彭美武 郭德桥 《机械》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铣削加工中,为确定凸轮轮廓曲线形状,根据凸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通过解析法推导出凸轮理论轮廓极坐标和直角坐标公式,考虑到采用极坐标公式数控编程难以实施,选取直角坐标公式并结合数控机床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铣削加工中,为确定凸轮轮廓曲线形状,根据凸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通过解析法推导出凸轮理论轮廓极坐标和直角坐标公式,考虑到采用极坐标公式数控编程难以实施,选取直角坐标公式并结合数控机床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得到凸轮工作轮廓加工曲线。采用数控机床变量编程,编制盘形凸轮铣削宏程序,开发出参数化G功能指令,并通过数控仿真软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规律相同、尺寸和角度不同的凸轮加工,通过参数化编程,能有效减少凸轮轮廓曲线的复杂计算,快速得到正确的加工程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该加工功能的开发,为更多不同从动件运动形式和规律的复杂凸轮加工功能开发打下基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 解析法 理论轮廓 工作轮廓 参数化
下载PDF
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控制技术的实践
6
作者 林四连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机械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在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控制技术不仅具有广泛适用范围,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基于此,阐述了PLC控... 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机械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在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控制技术不仅具有广泛适用范围,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基于此,阐述了PLC控制技术的特点和类型,分析了PLC控制技术在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并深入分析PLC控制技术在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自动化控制 PLC控制技术 实践
下载PDF
395BI电铲不间断供电系统原理和故障分析
7
作者 牟鹏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6期0001-0005,共5页
近些年来395BI电铲不间断供电系统的故障越来越频繁,而且故障难以处理,十分影响检修效率,以及波及到该类电铲的生产能力,同时395BI电铲数量稀少,没有专职维修人员。因此对生产现场运行的的395BI电铲维修工作造成一定困难。为了提高处理3... 近些年来395BI电铲不间断供电系统的故障越来越频繁,而且故障难以处理,十分影响检修效率,以及波及到该类电铲的生产能力,同时395BI电铲数量稀少,没有专职维修人员。因此对生产现场运行的的395BI电铲维修工作造成一定困难。为了提高处理395BI电铲不间断供电系统维修效率,同时解决维修人员在处理395BI电铲不间断供电系统故障时,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分析不间断供电系统工作原理的问题。本文依据395BI电铲不间断供电系统图纸,对该系统的启动和断电发电工作步骤进行理论分析,同时依据395BI电铲不间断供电系统结构和原理,综合以往维修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根据故障现象的不同分别阐述导致故障的原因,从而提高维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95BI电铲 不间断电源 时序图 故障分析
下载PDF
冗余铺放机器人的自运动流形及逆解优化研究
8
作者 李奎 徐孝彬 +1 位作者 王婷婷 刘波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1-558,共8页
针对用于复合材料铺放成型的八自由度冗余机器人系统的逆运动学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其自运动流形及逆解优化的算法。首先,基于位姿分离思想定义了位置子流形和姿态子流形,采用几何求解法得到了基于自运动变量的参数化方程形式的位置子... 针对用于复合材料铺放成型的八自由度冗余机器人系统的逆运动学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其自运动流形及逆解优化的算法。首先,基于位姿分离思想定义了位置子流形和姿态子流形,采用几何求解法得到了基于自运动变量的参数化方程形式的位置子流形和姿态子流形;然后,根据机器人的关节约束和实际铺放工艺过程,对给定的铺放位姿进行了位置子流形和姿态子流形配对的仿真,并用流形中若干组逆解通过正向运动学得到了末端位姿矩阵(其结果均与给定位姿相符,从而验证了自运动流形求解过程的正确性);最后,在完成自运动流形求解的基础上,从机械臂运动的平滑性和关节运动变化量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运动变量参数化方程的全局优化目标函数;以飞机尾椎模型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其中一条铺放路径进行了逆解全局优化仿真,得到了自运动变量和机器人各关节角在铺放路径上的优化曲线,将仿真结果与一种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相同的铺放路径,采用上述优化算法后关节角变化总量降低了11.25%;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求解八自由度冗余铺放机器人系统的自运动流形,基于全局优化目标函数,其能够在自运动流形中寻找出自运动变量和机器人各关节的最优解。该算法同样也适用于其他位姿解耦的冗余机器人系统逆解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铺放机器人 八自由度 几何法 位姿分离 自运动流形 逆解优化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模块化生产系统实践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孙树文 丁家旺 +1 位作者 董明杰 黄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4-250,共7页
该文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模块化生产系统(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MPS)的智能化改造中,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MPS实践教学平台。依托监控系统和虚实交互等关键技术,增加了MPS数字孪生体的虚拟建模、虚实联调和PLC程序软件在环/硬件... 该文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模块化生产系统(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MPS)的智能化改造中,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MPS实践教学平台。依托监控系统和虚实交互等关键技术,增加了MPS数字孪生体的虚拟建模、虚实联调和PLC程序软件在环/硬件在环调试等实训环节;验证了MPS实践教学平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制定了新的教学框架及详细的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最后,将实训内容与大学生竞赛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智能制造、工业生产的认知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模块化生产系统 数字孪生 实践教学平台 虚拟调试
下载PDF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化工企业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认知》
10
作者 张彩芬 高孝书 苏红磊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10-I0010,共1页
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改革创新,进而也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在化工企业中,大部分化工企业都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而提升了该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化工企业生产工作的安全性与所生产... 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改革创新,进而也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在化工企业中,大部分化工企业都在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而提升了该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化工企业生产工作的安全性与所生产出物品的质量。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把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技术,从目前大部分化工企业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 化工企业 电子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 生产工艺流程 企业智能制造 高科技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PLC的自动测流机器人系统设计
11
作者 王茂灿 万熠 +4 位作者 梁西昌 侯嘉瑞 夏新雲 田超群 王泉钧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1期37-40,47,共5页
针对当前河道测流存在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较低、测量模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河道自动测流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机器人系统由运动系统、采集系统、人机交互以及远程通信四大模块组成。首先,设计... 针对当前河道测流存在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较低、测量模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河道自动测流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机器人系统由运动系统、采集系统、人机交互以及远程通信四大模块组成。首先,设计了自动测流机器人系统的硬件结构,实现了自动测流机器人在河流轨道上运动、铅鱼收放等功能。然后,开发了基于PLC的测控系统,设计了PLC梯形图和硬件连接方案,实现了自动测流机器人运动控制。最后,自动测流机器人系统通过RS-485通信协议将多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操控屏,结合4G远程技术,实现了采集数据和操作指令的远程传输。通过现场模拟的采集测试,该机器人系统可实现自动测流、远程操控、故障自检等功能,并提供多种测量模式,满足河道测流的使用需求。该系统的设计为开展智能化河流数据采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机器人 自动测流 4G远程操控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人机交互 故障检测 数据采集系统 RS-485协议
下载PDF
感应加热电源的IGBT驱动保护系统设计
12
作者 魏思宇 黄海波 +1 位作者 卢军 张程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为提高感应加热电源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信号源与保护电路的稳定性,设计了应用于工业化低频大功率感应加热电源设备的IGBT驱动保护系统。系统整体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数字信号处理(DSP)协同工作方案,由低频正弦脉冲宽... 为提高感应加热电源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信号源与保护电路的稳定性,设计了应用于工业化低频大功率感应加热电源设备的IGBT驱动保护系统。系统整体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数字信号处理(DSP)协同工作方案,由低频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技术控制,以脉冲变压器2ED300C17-S为IGBT保护电路的核心,设计了IGBT故障处理电路、退饱和检测电路与有源钳位电路等多种保护电路。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与Matlab/Simulink仿真,搭建了实物测试平台。试验结果表明,当工件加热到900℃时,逆变器输出功率参数与负载端功率参数达到大功率感应加热电源要求,且信号源输出稳定性高、保护电路响应时间快。该设计为相关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正弦脉冲宽度调制 保护电路 金属加工
下载PDF
基于四配流轴向柱塞马达的制动能回收方法
13
作者 卫立新 张瑞 +3 位作者 周围 宁志强 化建辉 高有山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0,共9页
针对大惯性回转机构在制动时,动能都以热能的方式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四配流轴向柱塞马达和蓄能器结合的制动能回收方法。不同体积、初始压力的蓄能器对惯性负载的回转制动能的回收和再利用的效果不同,为寻求较合理的蓄能器参数以达到... 针对大惯性回转机构在制动时,动能都以热能的方式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四配流轴向柱塞马达和蓄能器结合的制动能回收方法。不同体积、初始压力的蓄能器对惯性负载的回转制动能的回收和再利用的效果不同,为寻求较合理的蓄能器参数以达到较高的能量回收效果,手动调整仿真参数较为繁琐,提出采用基于多核CPU的快速并行优化方法用于蓄能器参数优化。首先,大惯性负载的驱动机构采用四配流轴向柱塞马达,其能量系统回收模型在Simulation X搭建,进而导出成具有CVODE求解加速的可执行程序,脱离仿真软件平台,在Windows操作系统独立运行;然后,利用导出的可执行程序与VC++进行二次开发,以微粒群算法解决特定工况下蓄能器选型的问题,充分利用多核CPU实现并行优化以提高仿真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在特定负载下得到优化后的蓄能器的参数,蓄能器回收并释放的能量占惯性动能的24.5%,回收油液全部得到释放。采用基于多核CPU的并行优化方法,仿真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该方法对系列化液压产品的快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收 四配流轴向柱塞马达 多进程并行 Simulation X二次开发
下载PDF
DCS控制器中电表接触传感器计量误差检测方法
14
作者 王鹏 焦阳 +1 位作者 李昕钰 张扬华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1期98-101,106,共5页
由于DCS控制器中电表传感器在计量检测过程中,传统的B-MAC-DCS协议能耗和丢包率较高,无法缓解汇聚节点的漏斗效应,导致在远程抄表过程中传感器计量误差增大。提出一种机械电表接触传感器计量误差检测方法。采用小波基函数对DCS控制器中... 由于DCS控制器中电表传感器在计量检测过程中,传统的B-MAC-DCS协议能耗和丢包率较高,无法缓解汇聚节点的漏斗效应,导致在远程抄表过程中传感器计量误差增大。提出一种机械电表接触传感器计量误差检测方法。采用小波基函数对DCS控制器中的接触传感器计量数据抗干扰处理,并通过动态选取阈值的方法,对经过小波变换后的数据去除噪声。使用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LEACH)协议分簇代替传统的B-MAC协议;根据簇内监测值,引入阈值分析方法获取传感器计量指标,并将其作为判定依据进行误差检测,根据计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计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且有效检测出机械电表接触传感器计量误差,解决DCS中机械电表的运行隐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 机械电表 接触传感器 计量误差 通信协议 误差检测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的多毫米波安防机器人环境感知方法
15
作者 戴虎 郑睿 +1 位作者 马小陆 吴敏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安防机器人常工作于昏暗、烟雾等环境,毫米波有探测这类环境的能力,但其点云是稀疏的,可将多毫米波的点云融合以提高环境感知的能力。点云融合时需要精确的结构参数,针对测量法获取结构参数存在误差的问题,在分析多毫米波点云坐标的基础... 安防机器人常工作于昏暗、烟雾等环境,毫米波有探测这类环境的能力,但其点云是稀疏的,可将多毫米波的点云融合以提高环境感知的能力。点云融合时需要精确的结构参数,针对测量法获取结构参数存在误差的问题,在分析多毫米波点云坐标的基础上,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毫米波雷达结构参数进行搜索,并根据搜索结果进行点云融合以及环境地图的构建;同时提出稀疏点云地图的评价指标,对毫米波感知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利用安防机器人在昏暗环境下开展实验,结果表明与结构参数由测量法获取的多毫米波感知系统对比,点云数量有所增加,地图边界空洞数量平均减少55%,边界噪声率平均下降12.9%,物体点云离散度平均下降约0.06,中心位置的偏移量均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毫米波 安防机器人 粒子群 环境感知 建图
原文传递
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的PI解耦控制技术研究
16
作者 孙文革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电网中电压和电流波形的失真会产生谐波,导致电网功率因数降低,并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研究了基于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的比例积分(PI)解耦控制技术。设计了基于二极管钳位式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模型... 电网中电压和电流波形的失真会产生谐波,导致电网功率因数降低,并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研究了基于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的比例积分(PI)解耦控制技术。设计了基于二极管钳位式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模型。结合基尔霍博电压法,降低控制谐波和解除部分变量耦合。针对设备非线性产生的谐波,分析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可逆性,获得输入雅可比矩阵,以实现滤波器旋转坐标的线性化。利用变换矩阵转换转动角速向量,输入谐波的幅度,输出电流取样延迟,完成无差PI解耦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能够有效解耦滤波器的谐波电流成分,从而补偿电网中的失真电流。该技术可以减少谐波对电力系统的整体影响,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谐波补偿 比例积分解耦控制 雅可比矩阵 电流互感器 开环传递函数 基尔霍博电压法
下载PDF
无信号灯交叉路口智能车辆调度算法研究
17
作者 谢彭辉 孙宁 +2 位作者 庞堯 赵文骞 钱俊杰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4期35-39,共5页
针对车辆在通过无信号灯交叉路口时存在通行效率低、发生冲突碰撞概率大、通行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调度算法。将交叉路口网格化。考虑车辆在每个网格的方向权值、预警权值、转向权值并进行实时动态赋权,根据权值为车辆实时... 针对车辆在通过无信号灯交叉路口时存在通行效率低、发生冲突碰撞概率大、通行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调度算法。将交叉路口网格化。考虑车辆在每个网格的方向权值、预警权值、转向权值并进行实时动态赋权,根据权值为车辆实时更新最优路径。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权值路径的算法以寻找车辆最佳行驶路径,可以根据交叉路口车辆的运行环境灵活调整每辆车的运行路线。通过将交叉路口网格化和使用动态权值规划路径相结合,该研究为避免发生碰撞、提高通行效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无人驾驶 车辆调度 动态权值 无信号灯交叉路口 最优路径 网格化路口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模型预测控制设计
18
作者 陈振刚 贾洪平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为了提升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电压矢量的利用率、减少计算量、降低时间消耗,提出了动态MPC策略。动态MCP由简化MPC和传统MPC分时使用组成。简化MPC备选电压矢量少、计算量小。但当系统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时,较少的备选电压矢量使得转速... 为了提升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电压矢量的利用率、减少计算量、降低时间消耗,提出了动态MPC策略。动态MCP由简化MPC和传统MPC分时使用组成。简化MPC备选电压矢量少、计算量小。但当系统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时,较少的备选电压矢量使得转速超调量高、跟踪速度慢。在此基础上,采用I_(d)=0的控制方法,并以d轴电流偏差为参考,提出了简化电流变化的动态切换控制策略。当电流偏差在电流变化系数范围内时,使用简化MPC,并只提供3个备选电压矢量;在范围外时,使用传统MPC,并使用全部7个电压矢量。试验结果表明,动态MPC策略保留了两者的优点,既有较好的动态响应,又缩短了计算周期。该设计可有效应用于低成本、算力不强的电机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简化模型预测控制 电流系数 动态模型预测控制 预测时间补偿
下载PDF
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研究
19
作者 武涛 赵林林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6期155-157,共3页
聚焦智能制造岗位职业能力的构成、新技术赋能的新场景岗位工作内容和职业要求,紧扣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考虑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到职后生涯,研究分析智能制造岗位职业能力构成及发展,重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聚焦智能制造岗位职业能力的构成、新技术赋能的新场景岗位工作内容和职业要求,紧扣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考虑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到职后生涯,研究分析智能制造岗位职业能力构成及发展,重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智能制造岗位职业能力深度耦合,对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课程体系 岗位职业能力
下载PDF
音圈电机全局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20
作者 张登辉 盛晓超 +1 位作者 石英男 沈丹峰 《轻工机械》 CAS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为了改善音圈电机驱动系统的动态性能,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全局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全局滑态因子,改善系统的瞬态响应;同时将自适应控制和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利用自适... 为了改善音圈电机驱动系统的动态性能,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全局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全局滑态因子,改善系统的瞬态响应;同时将自适应控制和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利用自适应控制可以根据系统的实时状态和外部干扰自动调整参数的特点,来减小扰动、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将控制律中的符号函数改为一种边界层的饱和函数来削弱振动;通过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所提出的控制器的稳定性;最后,将全局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和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与PID控制和滑模控制相比,所提出的全局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有效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圈电机 全局滑态因子 自适应控制 饱和函数 滑模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