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8篇文章
< 1 2 2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拓扑优化方法的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激振性能改善研究
1
作者 黄志强 付铭威 +3 位作者 席御僖 李刚 王若豪 蒲伟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4,共10页
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在川渝地区作业过程中,由于平板设计不合理,导致振动能量下传率低、激发信号畸变严重。因此,引入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采用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Solid Is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SIMP)模型变密度法,从... 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在川渝地区作业过程中,由于平板设计不合理,导致振动能量下传率低、激发信号畸变严重。因此,引入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采用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Solid Is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SIMP)模型变密度法,从降低质量和增加刚度两个方面对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进行优化设计,创新研制了一种“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优化后平板质量减轻了45.29%,平板刚度提升了79.92%,并开展了优化前后平板激振性能研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原铝合金整体平板相比,“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的能量下传率提高了15.11%,地表接触中心点位移振幅增大了43.74%,互作用力振幅提升了40.56%。现场实验表明,“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激振时,检波器近场信号平均振动速度有效值提升了22.23%,检波器远场信号平均振动速度有效值提升了39%,规律与可控震源道路激振数值仿真模拟结论一致。“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激振性能优于原铝合金整体平板,有效改善了BV500型可控震源在川渝地区道路激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振动器平板 激振性能 拓扑优化 振动试验
下载PDF
基于XFlow的仿蝴蝶气动特性
2
作者 饶小龙 来永斌 王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80-3686,共7页
为了研究非定常飞行参数对仿蝴蝶气动特性的影响问题,以黑框蓝闪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飞行动力学模型;依据飞行原理建立蝴蝶飞行时翅膀、躯干、地面的相对坐标,构建飞行过程中蝴蝶翅膀和躯干的运动学方程。结合蝴蝶飞行原理验证仿蝴... 为了研究非定常飞行参数对仿蝴蝶气动特性的影响问题,以黑框蓝闪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飞行动力学模型;依据飞行原理建立蝴蝶飞行时翅膀、躯干、地面的相对坐标,构建飞行过程中蝴蝶翅膀和躯干的运动学方程。结合蝴蝶飞行原理验证仿蝴蝶气动特性,并在自然环境流场条件下研究仿蝴蝶扑动角和俯仰角改变对升力和阻力的影响,分析其飞行流场。结果表明:翻转角与升力之间存在正相关,与阻力无关;扑动角小于120°时与升力呈正相关,大于120°与升力呈负相关,扑动角与阻力呈负相关;下扑时翅膀前缘开始产生高压区,上扑时翅膀边缘开始产生高压区。研究结果为仿蝴蝶扑翼飞行器设计提供了控制参数和翅膀设计参考,为进一步优化仿生扑翼飞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扑翼 飞行参数 XFlow 流场模拟 气动力分析
下载PDF
海洋钢桩清除机具环抱结构参数优化
3
作者 李超 徐凯 +2 位作者 庞楠 欧振华 耿青玲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6,共7页
文中设计了一款海洋钢桩清除机具,为了得到海洋钢桩清除机具环抱结构合理的设计尺寸,基于环抱结构三维模型,将其设计尺寸通过参数化建模并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环抱结构的质量、最大变形及最大应力为优化目标,通过分析环抱结构设计尺寸... 文中设计了一款海洋钢桩清除机具,为了得到海洋钢桩清除机具环抱结构合理的设计尺寸,基于环抱结构三维模型,将其设计尺寸通过参数化建模并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环抱结构的质量、最大变形及最大应力为优化目标,通过分析环抱结构设计尺寸的灵敏度,选出对优化目标影响较大的参数,并建立环抱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分析并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环抱结构质量降低了7.82%,最大应力减小了22.54%,环抱结构质量与最大应力均得到较好优化,并得到环抱结构优化后的设计尺寸,从而进一步提高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为环抱结构设计加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钢桩 清除机具 环抱结构 WORKBENCH 响应面 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含表面裂纹储罐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4
作者 焦亮杰 刘庆刚 +1 位作者 赵泽楠 段志祥 《河北工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82-188,共7页
为防止含缺陷在役储罐发生安全事故、提高其安全性,对含裂纹缺陷储罐不同尺寸和不同位置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研究。以承受内压作用的含表面半椭圆裂纹储罐为研究对象,利用相互作用积分法研究了不同裂纹长度(c)、裂纹深度(a)与储罐厚... 为防止含缺陷在役储罐发生安全事故、提高其安全性,对含裂纹缺陷储罐不同尺寸和不同位置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研究。以承受内压作用的含表面半椭圆裂纹储罐为研究对象,利用相互作用积分法研究了不同裂纹长度(c)、裂纹深度(a)与储罐厚度(t)比值a/t、裂纹所处位置因素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最大值K_(Ⅰ,max)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处于筒体位置时,K_(Ⅰ,max)随着裂纹长度和裂纹深度与储罐厚度比值的增大而增长,且增长速率不固定;裂纹处于椭圆形封头时,K_(Ⅰ,max)随裂纹面几何中心与椭圆封头中心连线与椭圆封头长轴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随裂纹长度的增加而增大;裂纹处于开孔附近高应力区时,K_(Ⅰ,max)随裂纹长度的变化规律与筒体处一致;当裂纹长度大于裂纹深度时,K_(Ⅰ,max)出现在裂纹前缘中间部位,反之出现在裂纹前缘两端。研究结果对于在役含缺陷储罐及其他压力容器安全评价以及检验规则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力学 应力强度因子 有限元分析 压力储罐 表面半椭圆裂纹
下载PDF
机载电子设备振动传递率计算模型研究
5
作者 刘治虎 醋强一 +3 位作者 董进喜 成鑫 常向廷 裴晓辉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5,共6页
为解决机载电子设备随机振动传递率计算准确度问题,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STEINBERG正弦振动传递率基本模型和IRVINE随机振动传递率基本模型,发现IRVINE随机振动传递率模型的准确度有改进的空间。因此,在“三段法”的基础上将随机振动4σ... 为解决机载电子设备随机振动传递率计算准确度问题,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STEINBERG正弦振动传递率基本模型和IRVINE随机振动传递率基本模型,发现IRVINE随机振动传递率模型的准确度有改进的空间。因此,在“三段法”的基础上将随机振动4σ、5σ瞬时加速度的影响综合考虑,提出更全面的“五段法”;然后,结合机载电子设备特点,修正了模型的结构疲劳系数。结果表明,所提随机振动传递率计算模型与实测值的误差小于5%,更逼近实测值,证明所提模型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电子设备 正弦振动 随机振动 振动传递率 计算模型
下载PDF
浅论极限载荷法在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6
作者 夏文 徐玉凯 《化工装备技术》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当前,弹性分析法在压力容器设计中广泛应用,主要采用应力分类方式,但其存在理论劣势和局限性。通过对国标和ASME标准的学习、理解和实际应用,重点研究了极限载荷法在压力容器非回转体部件中的优势。相较于弹性分析法,极限载荷法在复杂... 当前,弹性分析法在压力容器设计中广泛应用,主要采用应力分类方式,但其存在理论劣势和局限性。通过对国标和ASME标准的学习、理解和实际应用,重点研究了极限载荷法在压力容器非回转体部件中的优势。相较于弹性分析法,极限载荷法在复杂情况下更为灵活,能准确描述非回转体部件在极端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对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后可知,极限载荷法相较于传统方法更能准确捕捉部件的真实工作状态,提高了设计的精度和可靠性。极限载荷法在理论上更直观、安全,计算和评定过程更简洁、高效,特别适用于结构和受力复杂的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有限元计算 极限载荷法 弹性分析法 弹塑性分析法
下载PDF
Coupling Magneto-Electro-Elastic Multisca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Transient Responses of Heterogeneous MEE Structures
7
作者 Xiaolin Li Xinyue Li +2 位作者 Liming Zhou Hangran Yang Xiaoqing Yuan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2025年第3期3821-3841,共21页
Magneto-electro-elastic(MEE)materials are widely utilized across various fields due to their multi-field coupling effects.Consequently,investigating the coupling behavior of MEE composite materials is of significant i... Magneto-electro-elastic(MEE)materials are widely utilized across various fields due to their multi-field coupling effects.Consequently,investigating the coupling behavior of MEE composite materials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The tradit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remains one of the primary approaches for addressing such issues.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FEM typically necessitates the use of a fine finite element mesh to accurately capture the heterogeneous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and meet the required computational precision,which inevitably leads to a reduction i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To enhance the computational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FEM for heterogeneous multi-field coupling problems,this study presents the coupling magneto-electro-elastic multiscale finite element method(CM-MsFEM)for heterogeneous MEE structures.Unlike the conventional multiscale FEM(MsFEM),the proposed algorithm simultaneously constructs displacement,electric,and magnetic potential multiscale basis functions to address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The macroscale formulation of CM-MsFEM was derived,and the macroscale/microscale responses of the problems were obtained through up/downscaling calculations.Evaluation using numerical examples analyzing the transient behavior of heterogeneous MEE structur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s traditional FEM in terms of both accuracy an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making it an appropriate choice for numerically 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heterogeneous ME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ca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heterogeneous materials transient responses MAGNETO-ELECTRO-ELASTIC multiscale basis function
下载PDF
无电应急升降装置在特种起重机的应用
8
作者 陈旭 王义军 +1 位作者 张志斌 彭亮 《起重运输机械》 202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某型特种起重机担负大型设备吊装转运任务,安全要求高,一旦发生升降控制失效等故障未及时稳妥处置极易引发重大安全事件。文中针对现有应急手动下放操作存在的操作不便利、效率低,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等问题,从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技术特... 某型特种起重机担负大型设备吊装转运任务,安全要求高,一旦发生升降控制失效等故障未及时稳妥处置极易引发重大安全事件。文中针对现有应急手动下放操作存在的操作不便利、效率低,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等问题,从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等方面介绍一种采用柴油机直驱液压泵作为动力源驱动升降机构动作的技术,在起重机起升机构工作特性及控制流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某型特种起重机的载荷性能、构造布局、使用环境等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无电应急升降装置的设计思路,并结合现有起重机设备论证了加装改造该应急升降装置的可行性和加装方案,对该装置的操作使用模式进行了分析,为起重机应急处置操作提供了一套备选方案,提高了吊装作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起重机 特种设备 应急操作 升降装置
下载PDF
某公铁两用牵引车的导向力计算
9
作者 张晨 马少飞 崔子梓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5年第1期210-211,214,共3页
通过对某胶轮驱动式公铁两用牵引车进行受力分析,梳理横向力来源,并建立力矩平衡方程,得到了最大横向导向力;此外,根据TB/T 2360—1993选择合适的脱轨系数界限值,计算得到最小垂向导向力。上述分析计算为后续导向油缸压力值的确定提供... 通过对某胶轮驱动式公铁两用牵引车进行受力分析,梳理横向力来源,并建立力矩平衡方程,得到了最大横向导向力;此外,根据TB/T 2360—1993选择合适的脱轨系数界限值,计算得到最小垂向导向力。上述分析计算为后续导向油缸压力值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牵引车 导向力 脱轨系数
下载PDF
机械协同设计中设计结构矩阵运用分析
10
作者 陈坚 《模具制造》 2025年第3期204-206,共3页
介绍了设计结构矩阵(DSM)的技术价值,梳理了DSM的技术用法:分割设计任务、明确矩阵组成、建立设计协同关系、创建指令转移矩阵;开展了基于机械模块协同的设计结构矩阵应用分析,以起重机为例,给出机械模块分类方案,建立各模块的协同关系... 介绍了设计结构矩阵(DSM)的技术价值,梳理了DSM的技术用法:分割设计任务、明确矩阵组成、建立设计协同关系、创建指令转移矩阵;开展了基于机械模块协同的设计结构矩阵应用分析,以起重机为例,给出机械模块分类方案,建立各模块的协同关系,开展设计结构矩阵的技术应用,以此增强起重机各部分机械模块的应用效果,更好地展现技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结构矩阵 起重机 模块
下载PDF
变截面门槛梁刚度分析及优化设计
11
作者 刘建明 孙营 +1 位作者 李刚 宿佳敏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针对传统刚度分析方法在滑板底盘设计开发初期难以快速分析出变截面门槛梁弯曲刚度,以及刚度分析结果未达到设计目标值时优化方向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数值法与解析法相结合的半解析法并指明了优化方向。通过半解析法求得变截面门槛梁... 针对传统刚度分析方法在滑板底盘设计开发初期难以快速分析出变截面门槛梁弯曲刚度,以及刚度分析结果未达到设计目标值时优化方向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数值法与解析法相结合的半解析法并指明了优化方向。通过半解析法求得变截面门槛梁的弯曲刚度值,经分析可知其能够达到设计开发目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模验证半解析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证实了半解析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减小长度或增加截面惯性矩的优化建议,用以指导设计人员提升门槛梁的弯曲刚度,进一步优化车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板底盘 门槛梁 弯曲刚度 半解析法 截面惯性矩 有限元
下载PDF
接触问题的三角形载荷离散FFT加速算法
12
作者 陈楠 朱凯 +3 位作者 蒋志桢 龚诗雨 李璞 金晓清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接触问题控制方程的有效求解,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接触应力分布又具有高度随机性。为高效快速求解任意载荷分布下固体的接触响应,基于三角形载荷离散单元,嵌入离散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DC-FFT)算法,提供了... 接触问题控制方程的有效求解,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接触应力分布又具有高度随机性。为高效快速求解任意载荷分布下固体的接触响应,基于三角形载荷离散单元,嵌入离散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DC-FFT)算法,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高可靠度的计算方法。相比于通常采用的分段均布载荷离散方法,三角形单元的解析求解略显复杂,但能更好地模拟接触载荷任意分布的特性,对于接触边缘处载荷由零递增或递减为零的情况,也可以予以充分考虑。为优化三角形载荷离散单元的求解方法,根据接触影响系数矩阵的“激励-响应”特性,推导了三角形载荷单元和均布载荷单元作用下的应力分量解析解。通过构造包含影响系数矩阵的离散卷积形式应力解,将某一目标节点在所有载荷单元作用下,重复度极高的矩阵运算叠加过程,采用DC-FFT算法来简化加速计算。通过程序编程计算,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精确度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单元 接触应力 DC-FFT 数值解 应力场
下载PDF
基于频域和时域法的电池包随机振动疲劳计算对比研究
13
作者 吴光强 李超 +1 位作者 丁丰 章蕾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8,共11页
针对频域法和时域法在随机振动疲劳计算中的适用性问题,以某型号电池包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了2种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首先,建立电池包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态试验进行验证;其次,以国标GB 38031―2020加速度功率谱密度(PSD)载荷谱... 针对频域法和时域法在随机振动疲劳计算中的适用性问题,以某型号电池包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了2种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首先,建立电池包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模态试验进行验证;其次,以国标GB 38031―2020加速度功率谱密度(PSD)载荷谱作为频域载荷输入,并利用傅里叶逆变换技术将其转换为加速度时域载荷;最后,分别基于频域法和时域法计算电池包的振动加速度、应力和疲劳寿命,并进行了计算精度、效率的对比分析和精度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电池包总振级和应力均方根值(RMS)方面,频域法和时域法计算结果相近,相对误差小于16%;在加速度和应力峰值方面,频域法“3σ”计算结果与时域法差距较大,若采用“4σ”或“5σ”原则,计算结果与时域法相近,相对误差小于15%;在振动疲劳方面,频域法计算寿命约为时域法的3~6倍,主要原因包括Dirlik模型和应力响应PSD谱差异,其中Dirlik模型造成的差距小于1.5倍;在计算效率方面,频域法比时域法高约134倍.试验数据表明,时域法计算精度更高,适用于结构危险位置振动疲劳的精确计算,而频域法计算效率更高,适用于结构危险位置的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包 随机振动 疲劳寿命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下载PDF
聚氨酯橡胶减振环对限位器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李苗苗 朱世瑄 +2 位作者 邱中辉 陈蔚芳 陈凯杰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5,共8页
基于有限元仿真方法开展了聚氨酯橡胶减振环对限位器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影响研究。基于Mooney-Rivlin模型以及广义Maxwell模型建立聚氨酯橡胶材料的超弹性及黏弹性本构模型;根据冲击试验获得的高应变率下聚氨酯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基于有限元仿真方法开展了聚氨酯橡胶减振环对限位器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影响研究。基于Mooney-Rivlin模型以及广义Maxwell模型建立聚氨酯橡胶材料的超弹性及黏弹性本构模型;根据冲击试验获得的高应变率下聚氨酯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应变率相关的聚氨酯橡胶材料冲击本构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材料本构模型分别建立限位器的动态及冲击仿真模型。采用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进行聚氨酯橡胶减振环材料参数和结构参数对限位器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影响分析,确定聚氨酯橡胶减振环的硬度,获得聚氨酯橡胶减振环结构参数对限位器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限位器的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位器 橡胶本构模型 有限元仿真 刚度 阻尼
原文传递
液压缸法兰区过渡形线优化
15
作者 夏卫明 滕小磊 +1 位作者 王冬仙 冷云龙 《锻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液压缸法兰过渡区多采用圆角与缸筒支承面光滑连接,在圆角与直边段连接处容易产生强烈的应力集中现象,进而产生疲劳裂纹甚至使法兰局部脱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此问题,对某公称力为6000 kN的液压缸设计了圆角、斜线加圆角、凹入... 液压缸法兰过渡区多采用圆角与缸筒支承面光滑连接,在圆角与直边段连接处容易产生强烈的应力集中现象,进而产生疲劳裂纹甚至使法兰局部脱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此问题,对某公称力为6000 kN的液压缸设计了圆角、斜线加圆角、凹入形线加圆角和双指数“超椭圆”参数方程4种过渡形线并进行优化设计。根据液压缸形状和边界轴对称特点,使用平面轴对称模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内嵌的优化设计模块对4种过渡形线所描述的设计变量进行了优化计算,以法兰区最大等效应力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得到4种过渡形线的设计参数,只有双指数“超椭圆”参数方程优化的结果较原始结构差,其余3种过渡形线均能有效降低液压缸法兰区的应力集中,可推荐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 法兰 过渡形线 最大等效应力 应力集中
原文传递
复杂输电场景下大负载智能运送平台研究
16
作者 王佑谦 覃嵩伟 +3 位作者 宁坚 双丰 梁旭斌 李少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8,196,共9页
架空输电线路所处环境复杂,开展检修作业时需要人工携带维修工具攀爬杆塔进行高空作业,危险性大、效率低。现有的输电线路检修机器人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但无法携带大型作业设备和电力工人上下线,大负载上下线问题已成为制约机器人... 架空输电线路所处环境复杂,开展检修作业时需要人工携带维修工具攀爬杆塔进行高空作业,危险性大、效率低。现有的输电线路检修机器人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但无法携带大型作业设备和电力工人上下线,大负载上下线问题已成为制约机器人实用化的重要瓶颈。基于此,研制复杂输电场景下大负载智能运送平台。通过对平台进行机械系统设计、电气系统选型、控制系统集成,最终开发出复杂输电场景下大负载智能运送平台物理样机,并在搭建的模拟输电线路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具备运送1000 N大负载自主上下线、20°爬坡能力,满足电网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检修 大负载运送 自主上下线 大角度爬坡
下载PDF
凿岩机-岩石接触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和试验
17
作者 马威 张健 +2 位作者 姜鑫 吴文章 李叶林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0,41,共14页
该研究介绍了凿岩机的结构。结合线性岩石模型,将凿岩机钻进岩石的过程建立成四自由度力学和数学模型。将液压作用力的角频率、振幅和垂直偏移量作为控制参数,进行了单参数延拓分析,发现了倍周期分岔、鞍结分岔和环面分岔。此外,还介绍... 该研究介绍了凿岩机的结构。结合线性岩石模型,将凿岩机钻进岩石的过程建立成四自由度力学和数学模型。将液压作用力的角频率、振幅和垂直偏移量作为控制参数,进行了单参数延拓分析,发现了倍周期分岔、鞍结分岔和环面分岔。此外,还介绍了凿岩机钻凿岩石的数据采集系统,比较了模型和试验测得的活塞位移和活塞速度。结果表明,为了使凿岩机工作在周期-1轨迹,应该选择角频率的范围为2.3500<ω<6.6110,振幅的范围为0.0272<a<1.0000,垂直偏移量的范围为0.0467<b<0.2125。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岩机 岩石模型 延拓 黏滞
下载PDF
静、动载荷作用下桥式转载机的力学性能分析
18
作者 李雁飞 贺爱平 +2 位作者 李瑞 侯鹏 张世明 《煤矿机械》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在桥式转载机运行过程中常常遭受煤炭下落产生的冲击动载荷,对其结构强度和工作稳定性提出了严峻挑战。介绍了桥式转载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静、动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转载机在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分布、应力分布及变... 在桥式转载机运行过程中常常遭受煤炭下落产生的冲击动载荷,对其结构强度和工作稳定性提出了严峻挑战。介绍了桥式转载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静、动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转载机在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分布、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为桥式转载机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转载机 载荷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试验的全金属单螺杆泵转子最大转矩研究
19
作者 沈涛 朱维兵 庞青松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对全金属单螺杆泵进行流场仿真,收集了在不同因素、不同水平下全金属单螺杆泵转子所受到的最大转子转矩数据,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反映出了各因素与转子最大转矩之间的关系,并判断出不同因素与研究目标的相关性强弱,... 通过正交试验对全金属单螺杆泵进行流场仿真,收集了在不同因素、不同水平下全金属单螺杆泵转子所受到的最大转子转矩数据,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反映出了各因素与转子最大转矩之间的关系,并判断出不同因素与研究目标的相关性强弱,并通过曲线图反映了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金属单螺杆泵 正交试验 转子 相关性 最大转矩
下载PDF
强夯起重机臂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20
作者 王相兵 李辉 +2 位作者 杜全斌 苏振恒 周航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3期87-90,共4页
针对强夯起重机臂架实际工况下的应力集中、结构冗余等问题,以某新型强夯起重机为分析对象,采用UG NX及其Nastran模块建立三维模型,有限元分析计算确定多种工况载荷,得到强夯起重机在静载和动载荷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确定应力... 针对强夯起重机臂架实际工况下的应力集中、结构冗余等问题,以某新型强夯起重机为分析对象,采用UG NX及其Nastran模块建立三维模型,有限元分析计算确定多种工况载荷,得到强夯起重机在静载和动载荷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确定应力集中和结构冗余部位,通过优化设计改善结构应力分布,减轻臂架质量并提高其力学性能。对起重和脱钩工况的优化结果表明,臂架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分别减少12.5%和6.99%,臂架质量减轻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起重机 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分析 臂架结构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