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9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滚轮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
1
作者 张瑞 郑凯 +1 位作者 朱振伟 赵华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1,共4页
针对金刚石滚轮是一种回转体零件以及其加工制造过程中信息化集成程度低等特点,对金刚石滚轮的特征信息提取、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数控程序后置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EP AP 242,实现对金刚石滚轮的制造... 针对金刚石滚轮是一种回转体零件以及其加工制造过程中信息化集成程度低等特点,对金刚石滚轮的特征信息提取、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数控程序后置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EP AP 242,实现对金刚石滚轮的制造特征信息提取,使用STEP AP 242和PDM相结合的集成方式,将金刚石滚轮三维模型作为制造加工信息的载体,并选择SolidWorks作为CAD和CAM软件,以及选择Aras Innovator作为PDM平台,使用C#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金刚石滚轮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滚轮 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 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AP 242
下载PDF
大曲率薄壁曲面件模块化柔性工装布局研究
2
作者 张洪双 马亚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8,45,共4页
为解决大曲率薄壁曲面件在多点支撑定位时,支撑杆伸长量差别较大且其端部球铰结构的偏转角度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分段模块化多点柔性工装来定位大曲率薄壁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段拟合的方法确定各工装单元模块的偏转角度和各单元... 为解决大曲率薄壁曲面件在多点支撑定位时,支撑杆伸长量差别较大且其端部球铰结构的偏转角度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分段模块化多点柔性工装来定位大曲率薄壁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段拟合的方法确定各工装单元模块的偏转角度和各单元上支撑杆的上升高度。多点模块化定位方法改善了支撑定位点分布不均,边缘控制能力差的现象,对大曲率薄壁曲面件的定位、加工的效率和精度都有较大提升,为实现薄壁曲面件的全数字化加工、装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曲面件 模块化 柔性工装 法向等距 等弦长
下载PDF
涂层与钝化非对称刃口几何对刀具磨损的影响
3
作者 杨勇 赵雪峰 +1 位作者 秦浩 游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38,143,共5页
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磨损机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工艺参数、刀具几何形状、涂层性能以及刀具与工件的材料特性等。刀具经过钝化处理从而获得合适的切削刃微几何能够有效地提升刀具性能。最... 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磨损机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工艺参数、刀具几何形状、涂层性能以及刀具与工件的材料特性等。刀具经过钝化处理从而获得合适的切削刃微几何能够有效地提升刀具性能。最佳的切削刃微几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刀具涂层特性。然而,刀具涂层、微观几何形状和由此产生的刀具磨损之间的影响和关系尚未完全了解。这里通过系统地改变涂层类型及切削刃微观几何形状,并在相同切削工艺参数下探究刀具磨损情况,识别刀具磨损的重要影响变量。结果表明,刀具磨损取决于刃口微几何形状和涂层性能,根据涂层特性选择合适的刃口几何能够有效地提高刀具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钝化 刃口几何 刀具涂层 刀具磨损
下载PDF
钢筋笼在线变径过程中的建模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波 景迪 关玉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357,364,共6页
针对钢筋笼在线变径时因变径拉力不确定而造成的变径尺寸偏差及焊接强度不足等问题,在钢筋笼在线变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钢筋笼在线变径时的力学预测模型,并根据欧拉伯努利梁理论,采用数值积分法推导出钢筋笼在线变径时的许用拉力公式... 针对钢筋笼在线变径时因变径拉力不确定而造成的变径尺寸偏差及焊接强度不足等问题,在钢筋笼在线变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钢筋笼在线变径时的力学预测模型,并根据欧拉伯努利梁理论,采用数值积分法推导出钢筋笼在线变径时的许用拉力公式,再据此对钢筋笼的焊接强度进行校核,确定了钢筋笼在线变径时变径拉力与主筋变形量及焊接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针对钢筋笼在线变径过程中存在的焊接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箍筋密绕的制备工艺,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拉力公式的准确性和箍筋密绕制备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笼 在线变径 大挠度变形 焊接强度 箍筋密绕
下载PDF
馈能型内置永磁体磁流变阻尼器动态特性研究
5
作者 刘元 胡红生 +1 位作者 李宁 肖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0-255,共6页
为解决磁流变阻尼器工程应用中故障安全和静置沉降的技术瓶颈,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馈能型内置永磁体磁流变阻尼器,以满足可靠性和能量捕获的双重要求。论文以某一型号电动汽车悬架为原型,优化设计并加工制造了一款内置永磁体结构的磁流... 为解决磁流变阻尼器工程应用中故障安全和静置沉降的技术瓶颈,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馈能型内置永磁体磁流变阻尼器,以满足可靠性和能量捕获的双重要求。论文以某一型号电动汽车悬架为原型,优化设计并加工制造了一款内置永磁体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其次建立了馈能型内置永磁体磁流变阻尼器的动力学模型;最后在多种激励信号条件下完成了阻尼器示功试验与馈能试验。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研制馈能型内置永磁体磁流变阻尼器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故障安全与能量回收效率,样机有效功率达到6.8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永磁体 半主动悬架 能量回收
下载PDF
智能无人机巡线机器人复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6
作者 鲁杰 张兆广 +1 位作者 宋新利 侯力枫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24,共5页
这里结合巡线机器人物理、机械、电气特性,研究适于搭载的多旋翼无人机平台,并结合巡线机器人的放置和回收特征,研究自动识别与自动对接、自动放置和自动回收方案。开发了一套复杂的一体化智能系统,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无人机机载AI前... 这里结合巡线机器人物理、机械、电气特性,研究适于搭载的多旋翼无人机平台,并结合巡线机器人的放置和回收特征,研究自动识别与自动对接、自动放置和自动回收方案。开发了一套复杂的一体化智能系统,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对无人机机载AI前端自动识别与控制、导航与精确定位、无人机平台搭载接口、巡线机器人结构模块、巡视扫描装置、任务自主规划等部分进行优化和改进,并且在结构与功能之间保证了很好的协调性和适用性,适应未来输电线路智能巡检趋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线机器人 多旋翼无人机 放置和回收 智能系统 识别与控制
下载PDF
基于改进TCD的翻转机构关键构件疲劳寿命分析
7
作者 王婷婷 张涵 秦东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前,垃圾运输车翻转机构常采用名义应力法进行疲劳寿命分析,该方法虽然应用简单,但是由于未考虑缺口周围应力场的影响而导致预测不太准确。研究发现,临界距离理论(简称TCD)可以弥补以上方法的缺点,较好地预测缺口件的疲劳性能。因此,... 目前,垃圾运输车翻转机构常采用名义应力法进行疲劳寿命分析,该方法虽然应用简单,但是由于未考虑缺口周围应力场的影响而导致预测不太准确。研究发现,临界距离理论(简称TCD)可以弥补以上方法的缺点,较好地预测缺口件的疲劳性能。因此,这里采用TCD进行某垃圾运输车翻转机构的疲劳寿命研究。首先从TCD理论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然后借助ANSYS软件,基于改进后的TCD计算得到翻转机构的疲劳寿命。将其与试验寿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TCD相较于传统的名义应力法能更精确地预测翻转机构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机构 名义应力法 临界距离理论 ANSYS 疲劳寿命预测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
8
作者 宋小艳 刘菲菲 +1 位作者 李彦超 刘伟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68,共6页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易受到车辆行驶状态的影响,当状态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果未能及时适应,就可能导致横摆角速度跟踪不准确,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问题。因此,提出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首先通过单预瞄点规划汽车的虚拟轨迹,然后计算汽车质心以无偏差方式沿规划轨迹稳定行驶时的理想横摆角速度并加以优化,最后引入内膜原理构建内环为镇定补偿器、外环为内模伺服补偿器进行新能源汽车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以更好地适应车辆行驶状态的变化,并基于控制条件,采用极点配置和待定系数法求解系统控制量,实现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跟踪理想轨迹和理想横摆角速度、降低侧向位移和航向角误差,且在行驶状态发生连续变化下,横摆角速度结果与理想结果接近,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及时适应行驶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横摆角速度 无静差跟踪 鲁棒控制 内模原理
下载PDF
SLAM导航的堆垛式叉车AGV研究与设计
9
作者 张彦 李恒恒 +1 位作者 肖献强 王家恩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57,362,共5页
自动导引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AGV)作为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智能制造系统提供柔性物料搬运,其无人化趋势已是必然。针对此,这里研究开发了基于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导航... 自动导引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AGV)作为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智能制造系统提供柔性物料搬运,其无人化趋势已是必然。针对此,这里研究开发了基于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导航的堆垛垛式叉车AGV,提出了一种基于IEPF算法(Iterative End Point Fit,IEPF)以及最小二乘法的雷达点云线段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线段特征匹配的SLAM定位算法,并将设计的SLAM导航算法移植到试验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这里设计的基于激光SLAM导航的堆垛式叉车AGV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实现横向7mm、纵向13mm的定位误差,为无人叉车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激光导航 线段特征 定位算法
下载PDF
折叠式太阳能自动追踪系统的设计研究
10
作者 赵金国 黄鹏飞 +1 位作者 肖传军 刘守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4,120,共6页
针对现有太阳能自动追踪装置不能实现便携随机使用和运输装配不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收纳装入箱体的折叠太阳能自动追踪系统。由光电检测追踪模块检测光照信息,太阳角追踪模块计算实时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实现太阳能的自动追踪;再由... 针对现有太阳能自动追踪装置不能实现便携随机使用和运输装配不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收纳装入箱体的折叠太阳能自动追踪系统。由光电检测追踪模块检测光照信息,太阳角追踪模块计算实时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实现太阳能的自动追踪;再由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调整装置控制多级层叠太阳翼的朝向,自动追踪太阳能的移动轨迹,使太阳光能始终直射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太阳翼。既提高了追踪效率,又实现了太阳翼的重复展开和收拢运动,解决了户外发电供给的问题。通过实验验证,仅比固定式追踪发电效率略低(3~8)%,基本达到了预期追踪目的,满足了本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式 太阳能 自动追踪 便携
下载PDF
改进邻域扩展A^(*)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11
作者 董雅文 杨静雯 +1 位作者 张宝锋 赵小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1-295,共5页
为解决A^(*)算法在规划路径时存在转折角度过大、路径不平滑的问题,提出改进邻域扩展A^(*)算法。首先,对A^(*)算法搜索范围扩展至24邻域,然后对邻域进行二次数量优化处理得到最终邻域搜索节点。其次,设计具有双层位置导向信息的评价函数... 为解决A^(*)算法在规划路径时存在转折角度过大、路径不平滑的问题,提出改进邻域扩展A^(*)算法。首先,对A^(*)算法搜索范围扩展至24邻域,然后对邻域进行二次数量优化处理得到最终邻域搜索节点。其次,设计具有双层位置导向信息的评价函数,最后对所得路径进行二次平滑处理以剔除冗余节点并削弱路径尖峰的剧烈程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邻域扩展A^(*)算法在路径长度、搜索节点数量、规划时间上均优于传统A^(*)算法,且路径无尖峰转角,整体趋势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对点路径规划 A^(*)算法 邻域扩展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自适应容错抑振控制
12
作者 王伟 朱岩松 吉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5,共6页
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控制由多个关节和执行器组成,通常情况下其为非线性动力系统,易出现混沌现象。因此,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控制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故障,从而影响了机械臂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在故障条件下的容错抑振控制能力是该... 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控制由多个关节和执行器组成,通常情况下其为非线性动力系统,易出现混沌现象。因此,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控制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故障,从而影响了机械臂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在故障条件下的容错抑振控制能力是该机械臂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该背景下,提出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自适应容错抑振控制。基于拉格朗日方程,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的动能和势能计算,得到的整体动能表达式。然后,结合动能计算结果确定机械臂的未知项和不确定性故障,设计容错控制器来监测机械臂的状态信息。根据动能计算结果和容错控制器获取的机械臂状态信息,设计容错抑振控制器,实现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在故障状态下的自适应容错抑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控制精度更高、振动抑制效果更好,可以显著减小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的振动,提高运动平滑性、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2R 机械臂 执行器 抑振控制 动能计算 容错控制 不确定故障
下载PDF
时滞反馈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输出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闫洪波 曹蕊 +1 位作者 汪建新 于均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7-352,共6页
为研究时滞反馈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输出的影响规律,扩大超磁致伸缩伸缩换能器的使用范围。通过分析换能器工作原理,建立时滞反馈控制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求解得到系统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下的输出响应。仿真... 为研究时滞反馈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输出的影响规律,扩大超磁致伸缩伸缩换能器的使用范围。通过分析换能器工作原理,建立时滞反馈控制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求解得到系统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下的输出响应。仿真分析得知:无时滞反馈控制系统的输出呈硬式非线性特性;与无时滞反馈系统相比,位移和速度时滞反馈控制的换能器通过调整控制增益或时滞可有效降低系统的振动幅值、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下的换能器能够在不改变系统振幅的条件下改变系统的谐振频率,将加速度时滞反馈控制的换能器应用于能量回收系统中,仿真发现:调整控制增益不仅能够改变能量回收系统的有效频带范围,也可以调整系统的感应电压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反馈控制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 非线性振动 输出 能量回收 仿真分析
下载PDF
GA-2D-VMD联合FNLM的医学超声图像去噪方法研究
14
作者 闫洪波 那毅然 +1 位作者 沈雅楠 徐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79,384,共6页
医学超声成像过程中出现的斑点噪声,降低了图像的可视性,传统算法在去噪后可能会出现图像边缘细节模糊、去噪效果不佳等问题。针对于此,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2D-VMD与FNLM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对2D-VMD的两个参数同时进... 医学超声成像过程中出现的斑点噪声,降低了图像的可视性,传统算法在去噪后可能会出现图像边缘细节模糊、去噪效果不佳等问题。针对于此,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2D-VMD与FNLM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对2D-VMD的两个参数同时进行自适应寻优,接着采用优化2D-VMD分解噪声图像,并借助相关系数筛选有效分量,然后使用FNLM滤波去噪,最后将去噪后的子模态重构完成去噪。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优秀的去噪效果和保留图像边缘细节信息的能力,客观评价指标亦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噪声 遗传算法 二维变分模态分解 参数优化 快速非局部均值 图像去噪
下载PDF
基于侧面碰撞安全性汽车B柱轻量化设计分析
15
作者 刘兰兰 邱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286,293,共5页
B柱轻量化设计既要满足承载碰撞安全的要求,又要实现减重设计的目标。根据B柱在车身侧面碰撞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参考C-NACP测试工况要求,采用HyperMesh和LS-DYNA搭建整体仿真分析模型;获取台车以50km/h碰撞时,B柱5个观察点的侵入量和侵... B柱轻量化设计既要满足承载碰撞安全的要求,又要实现减重设计的目标。根据B柱在车身侧面碰撞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参考C-NACP测试工况要求,采用HyperMesh和LS-DYNA搭建整体仿真分析模型;获取台车以50km/h碰撞时,B柱5个观察点的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变化;根据分析结果,采用等强度减薄公式,对B柱开展轻量化设计,本体材料减薄、关键区域增加补丁板,并对优化后方案的安全性和轻量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某实际车型B柱进行补丁板方案的轻量化设计,对比仿真和实测结果,建立整车侧面碰撞分析模型;对B柱实施轻量化设计,对比优化前后的安全性差异;基于实车侧面碰撞测试,获取最大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并与仿真分析进行对比,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并获取轻量化设计方案减重效果。结果可知:优化设计前后碰撞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各关键参数优化效果在(10~20)%,同时轻量化效果明显;实车碰撞后,满足碰撞五星标准要求;侧面碰撞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则保持一致,二者的最大误差不超过5%;优化设计前,B柱重量为7.35kg,优化设计后的重量为6.58kg,减重10.5%,减重效果明显;结果表明,补丁板优化设计方案是可靠的,为此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B柱 侧面碰撞 安全性 轻量化 补丁板
下载PDF
频谱能量增强的IEWT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6
作者 古莹奎 李成 吴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4,81,共6页
尺度空间方法的经验小波变换(EWT)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容易出现共振频带过度分割、频带破裂,导致故障诊断失败。为此,提出频谱增强的改进经验小波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Teager能量算子引入信号频谱,利用能量算子能够追踪并增... 尺度空间方法的经验小波变换(EWT)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容易出现共振频带过度分割、频带破裂,导致故障诊断失败。为此,提出频谱增强的改进经验小波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Teager能量算子引入信号频谱,利用能量算子能够追踪并增强信号瞬时成分能量的特点,对信号频谱瞬时冲击进行能量增强,减小噪声对信号频谱的影响;其次,对能量增强后频谱进行频带极大值包络的改进经验小波变换(IEWT)分解,得到一系列固有模态;最后,对裕度因子最大的固有模态进行包络解调分析,提取轴承故障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增强故障引起的瞬态冲击成分,减少噪声对频谱分割的影响,有效地避免共振频带的过度分割导致的频带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能量增强 改进经验小波变换 TEAGER能量算子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下载PDF
颈部按摩机器人设计及优化研究
17
作者 吴锋锋 张社红 +1 位作者 徐艳 宁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5-330,共6页
针对当前颈椎按摩的需求,基于中医按摩理论设计了一种颈部按摩机器人。首先基于仿生学进行机器人构型与尺度设计,使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为提高机器人的按摩性能,使用DH参数建立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 针对当前颈椎按摩的需求,基于中医按摩理论设计了一种颈部按摩机器人。首先基于仿生学进行机器人构型与尺度设计,使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为提高机器人的按摩性能,使用DH参数建立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建立机器人在捏拿及滚揉两种模式下的工作空间多目标函数,使用改进蚁群算法对机器人的连杆长度和轨迹方程进行优化,以增大按摩机器人的颈部按摩范围,提高不同人群对机器人不同按摩力度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原理样机的制作和实验平台的搭建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志愿者在一定时间按摩后的主观感受评价证明了机器人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按摩 机器人 运动学 参数优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欧拉耦合模型的冰风洞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赖安卿 周俊 程涵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1,107,共7页
冰晶结冰是威胁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冰风洞的结冰机理是研究高空冰晶结冰的重要基础。采用基于欧拉方法的数值模拟,实现冰风洞流场与粒子参数的双向耦合,以NRC大尺寸冰风洞为模型,计算分析了风洞进口不同平均体积直径(Media... 冰晶结冰是威胁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冰风洞的结冰机理是研究高空冰晶结冰的重要基础。采用基于欧拉方法的数值模拟,实现冰风洞流场与粒子参数的双向耦合,以NRC大尺寸冰风洞为模型,计算分析了风洞进口不同平均体积直径(Median Volume Diameter,MVD)、总含水量(Total Water Content,TWC)以及相对湿度的情况下,粒子温度、液态水占总含水量的比例(Liquid Water Content/Total Water Content,LWC/TWC)、MVD以及流场温度等粒子和流场参数的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粒子运动速度受MVD、TWC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均不大;粒子温度变化受相对湿度影响较大,TWC的增加增大了粒子与流场整体的热交换;风洞出口MVD的大小受初始MVD大小、TWC以及相对湿度的影响均较大;受风洞收缩型构型以及粒子在风洞中的换热影响,空气温度沿流程是降低的,相对湿度沿程是增加的。初始TWC、MVD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均对风洞沿程的流场温度和相对湿度造成影响;增大TWC、增加MVD以及增大相对湿度,均有利于在风洞出口形成冰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风洞 欧拉方法 数值模拟 冰晶结冰 多相流
下载PDF
面向雕刻任务的机器人技能学习应用研究
19
作者 占宏 黎志毅 杨辰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75,共4页
缺乏自主作业能力是制约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机器人通过学习操作技能,可有效加强自主作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针对雕刻任务,提出了一种机器人技能学习方法以实现高效作业。该方法首先对任意轨迹进... 缺乏自主作业能力是制约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机器人通过学习操作技能,可有效加强自主作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针对雕刻任务,提出了一种机器人技能学习方法以实现高效作业。该方法首先对任意轨迹进行分割和特征提取,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多分类方法进行轨迹分类,并基于改进型动态运动原语模型的技能学习方法生成待雕刻字样轨迹。同时,在所搭建的机器人雕刻实验平台,采用艾力特机械臂完成了雕刻英文任务,实验结果表明雕刻效果良好,实现了机器人雕刻技能学习。该方法效率高,能够适应不同任务需求,在工业制造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雕刻任务 技能学习 动态运动原语 梯度提升决策树
下载PDF
利用非定常风的桥上列车风致平稳性分析
20
作者 梁庆庆 左海平 易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0-384,共5页
为探究列车过桥时在非定常气动荷载作用下的走行安全平稳性问题,这里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搭建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并由ICEM与CFX计算了车桥气动系数,并转化非定常气动载荷输入车桥系统计... 为探究列车过桥时在非定常气动荷载作用下的走行安全平稳性问题,这里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搭建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并由ICEM与CFX计算了车桥气动系数,并转化非定常气动载荷输入车桥系统计算风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对比分析无风/定常风/非定常风工况下桥上列车的走行安全与平稳性,研究不同列车车速、不同平均风速对列车过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过桥车速为(200~350)km/h,无风工况下平稳性及安全性指标均满足要求且小于有风工况;当平均风速为15m/s时,考虑非定常风荷载可使桥上列车走行安全平稳性评估偏于保守与安全。这里计算条件下,为保证列车通过桥梁时的走行安全及平稳性,当风速达15m/s,车辆限速305km/h;风速达18m/s,车辆限速300km/h;当风速达25m/s,车辆限速290km/h;当风速达29m/s,车辆限速200km/h;当风速大于29m/s,交通封闭,桥上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桥系统 铁道车辆 横风激扰 运行安全性 运行平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