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的高精度测角
1
作者 赵会宁 闻杰 夏豪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5-642,共8页
针对具有精密旋转轴系类的高端制造装备或精密测量仪器,其旋转角度采用传统圆光栅难以消除偏心误差对测量角度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的旋转角度高精度测量方法。该测角系统由一个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盘、两个CCD... 针对具有精密旋转轴系类的高端制造装备或精密测量仪器,其旋转角度采用传统圆光栅难以消除偏心误差对测量角度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的旋转角度高精度测量方法。该测角系统由一个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盘、两个CCD相机和远心镜头组成,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盘被固定在精密旋转轴系上以获得其旋转角度。然后,建立了测角模型并从数学上证明了测角精度与安装偏心无关。利用多齿分度台对已提出测角系统精度进行检测,测量角度误差在±1″。最后,利用已提出测量方法对直驱转台的角度定位精度进行测量,角度定位误差在±5″内。与传统圆光栅测角相比,该方法不需要考虑安装偏心误差对测角精度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好、使用简单等特点,可用于角度定位误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 偏心误差 旋转角度 多齿分度台
下载PDF
基于IQPSO-EKF的多传感器融合姿态测量方法研究
2
作者 胡启国 王磊 +1 位作者 马鉴望 任渝荣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63,共11页
为解决自动化竖井掘进设备的定位调姿精度对竖井、孔桩挖掘效率与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IQPSO)-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姿态测量算法,以提高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测量精度。首先,对MEMS传感器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除... 为解决自动化竖井掘进设备的定位调姿精度对竖井、孔桩挖掘效率与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IQPSO)-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姿态测量算法,以提高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测量精度。首先,对MEMS传感器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除噪、滤波、校准等);然后,参考现有飞行器的坐标系,建立了姿态解算模型,通过姿态角数学模型及运动学分析,构建了EFK状态方程,针对EKF方法参数估计不准确的问题,以分段混沌映射优化初始种群,引入平均位置最优值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IQPSO-EFK算法,优化EKF的系统、测量噪声的协方差参数;最后,对改进算法和三组姿态误差估计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三种典型目标函数,IQPSO-EFK相较于普通粒子群算法(QPSO-EFK)具有更强的寻优能力与收敛精度;对比三组旋转速度姿态测量误差,基于IQPSO-EKF算法的姿态测量方法在测量误差时比真实测量误差减少了约86.3%,比扩展卡尔曼滤波减少了约68.7%,比普通粒子群算法减少了约28.2%,证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MEMS传感器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掘进 角度测量仪器 姿态测量 微机电系统传感器 多传感器融合 改进量子粒子群-扩展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单相激励电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研究
3
作者 高忠华 胡帅 +2 位作者 汪强 付敏 冯济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7,共8页
针对现有多相激励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在小体积时无法设置更多极对数进一步提升稳定性,导致精度和动态性能指标无法得到提升等问题,提出一种单相激励电容式时栅角位移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单相激励耦合成四路空间正交的驻波信号,通过电路... 针对现有多相激励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在小体积时无法设置更多极对数进一步提升稳定性,导致精度和动态性能指标无法得到提升等问题,提出一种单相激励电容式时栅角位移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单相激励耦合成四路空间正交的驻波信号,通过电路实现行波构造,从而实现角位移测量。文中介绍了多相激励时栅传感器存在的问题、单相激励时栅的测量原理,完成了传感器样机的研制,并通过实验验证该原理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尺寸和相同电极数量情况下,单相激励传感器的精度和动态性能指标优于多相激励传感器,单相激励传感器精度为±20″,稳定性为10″,400 rpm转速下速度波动为±1.25%,跟随误差为±2.5″,满足直驱电机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时栅 单相激励 多相激励 角位移传感器 行波构造
原文传递
基于二次调制原理的多层结构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
4
作者 刘小康 康成蓥 +2 位作者 于治成 郑方燕 王合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222,共9页
为了在传感器径向尺寸不变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以适应小型化需要的工业场合,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层结构实现信号二次调制的圆时栅角位移传感器。传感器为3层结构,利用轴向空间,使内外环分别通过多层结构完成信号的二次调... 为了在传感器径向尺寸不变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以适应小型化需要的工业场合,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层结构实现信号二次调制的圆时栅角位移传感器。传感器为3层结构,利用轴向空间,使内外环分别通过多层结构完成信号的二次调制,其中内环作为粗测环经二次调制后用于实现传感器的绝对定位,外环作为精测环经二次调制后,提高了传感器分辨率。采用PCB工艺制造了外径Φ=100 mm,内径Φ=50 mm的传感器样机,初步实验表明内外环同时施加激励时,内外环将分别受到对方产生的串扰影响,因此进一步提出分时施加激励的优化方法避免信号串扰的影响以提升测量精度。最终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能够实现绝对定位且分辨率提升了1倍,原始测量精度达到了±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位移传感器 多层结构 二次调制 绝对式 分时结构
原文传递
结构参数约束下的磁场补偿式双层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研究
5
作者 杨继森 周润 +4 位作者 张天恒 卢渝 吴灼 张迪 张静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296-2303,2312,共9页
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广泛运用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中的角度测量。针对双层时栅角位移传感器测量过程中时变磁场分布不对称问题,提出了一种磁场补偿驱动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双层平面线圈分层分幅值激励来提高时变磁场的对称性。首先... 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广泛运用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中的角度测量。针对双层时栅角位移传感器测量过程中时变磁场分布不对称问题,提出了一种磁场补偿驱动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双层平面线圈分层分幅值激励来提高时变磁场的对称性。首先建立了传感器时变磁场参数化数学模型,根据磁场补偿思路确定了两层激励信号幅值比与传感器结构参数的关系;然后构建了仿真模型,并搭建了传感器实验系统;最后,进行了原有驱动方案与磁场补偿式驱动方案的对比仿真与实验分析。仿真数据表明,磁场补偿驱动方案优化了磁场分布,有效地减小了传感器节距内互补位置的感应电动势幅值差,双层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节距内测量误差减小了37.4%;实验数据表明,磁场补偿驱动方案使节距内测量误差降低至(-20.8″,12.6″)。仿真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磁场补偿驱动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位移传感器 磁场补偿 驱动方案 测量误差
下载PDF
基于气隙磁场分层耦合的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
6
作者 杨继森 熊浩 +1 位作者 文杰 庹万章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25,共10页
针对前期研制的电磁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高信噪比和高时间插补分辨力难以兼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提高传感器信噪比的新传感器结构,另外提出了一种高信噪比、高时间插补分辨力的测量新方法,并研制了基于气隙磁场分层耦合的直线时栅位移... 针对前期研制的电磁式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高信噪比和高时间插补分辨力难以兼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提高传感器信噪比的新传感器结构,另外提出了一种高信噪比、高时间插补分辨力的测量新方法,并研制了基于气隙磁场分层耦合的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建立传感器气隙磁场数学模型,分析气隙磁场空间分布特性,研究平面线圈气隙磁场分层耦合的原理;根据气隙磁场分层耦合原理,建立传感器气隙磁场分层耦合位移测量模型;对传感器测量模型进行电磁场仿真和误差分析;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气隙磁场分层耦合的结构提高了传感器的信噪比,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31.4%;采用的高信噪比和高时间插补分辨力测量方法,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 气隙磁场 信噪比 指数形线圈
原文传递
时栅位移传感器在构造场中的耦合特性研究
7
作者 杨继森 熊浩 +1 位作者 庹万章 文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9-259,共11页
为了进一步溯源时栅位移传感器磁场耦合过程引起的误差,对时栅位移传感器在构造场中的耦合特性进行研究,并研制了一种基于指数形平面线圈结构的新型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建立传感器工程构造磁场的数学模型,分析传感器耦合间隙对线圈耦... 为了进一步溯源时栅位移传感器磁场耦合过程引起的误差,对时栅位移传感器在构造场中的耦合特性进行研究,并研制了一种基于指数形平面线圈结构的新型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建立传感器工程构造磁场的数学模型,分析传感器耦合间隙对线圈耦合平面磁场分布的影响,研究不同形状平面线圈的耦合特性;根据传感器的耦合特性,构建了一种新型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测量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和仿真误差分析,得出该结构最佳感应间隙为0.4 mm;对传感器的结构误差进行了溯源分析,进一步优化传感器的结构;搭建实验平台,利用双层PCB绕线工艺加工传感器定尺和动尺,对优化前后的传感器样机开展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指数形平面线圈结构的新型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可以有效抑制传感器的四次误差,新研制的传感器样机的原始测量精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 磁场耦合 指数形线圈
原文传递
视觉识别在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8
作者 沈灿钢 《物联网技术》 2023年第1期11-13,共3页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以及新基建的迅速扩大,工程施工量不断增加,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重点研究了在现场工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人员未佩戴安全帽、违规抽烟以及工地人员...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以及新基建的迅速扩大,工程施工量不断增加,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重点研究了在现场工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人员未佩戴安全帽、违规抽烟以及工地人员摔倒问题,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图像检测分类算法,建立了施工工地视觉管理系统,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情况进行实时预估与告警。现场安全视觉管理系统包括人员安全帽穿戴视觉识别模块、现场抽烟告警模块、人员摔倒告警模块,应用视觉技术和计算机图像技术,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手段,达到了增强施工人员安全保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识别 深度学习 YOLOv3 视觉管理系统 安全管理 现场施工
下载PDF
大视场红外告警系统中目标高精度方位提取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云杰 王艳林 +1 位作者 夏润秋 刘洋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为了解决大视场红外告警系统中目标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主动标志物的多项式拟合法,对大视场红外告警系统中目标方位提取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利用高温陶瓷加热片模拟红外目标,通过高精度2维转台获得相机姿态角与目标... 为了解决大视场红外告警系统中目标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主动标志物的多项式拟合法,对大视场红外告警系统中目标方位提取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利用高温陶瓷加热片模拟红外目标,通过高精度2维转台获得相机姿态角与目标中心坐标的对应数据点集,采用二元高阶多项式对目标方位信息进行拟合,实现了大视场红外告警系统中目标高精度方位提取。结果表明,该拟合方法的角度误差在±0.1°以内,目标定位精度较高。这一结果有助于大视场红外成像中目标方位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目标方位提取 二元高阶多项式拟合 大视场 红外告警 高精度
下载PDF
双参数非线性概率模型的板材腐蚀精度估计
10
作者 邢燕好 姜晓霞 +2 位作者 张佳 孙盈 赵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8-287,共10页
针对金属板腐蚀在线超声动态检测时探头抖动致使超声波入射角变化,引起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建立双参数超声波水浸检测误差修正的非线性概率模型,结合函数逼近理论补偿超声入射角引入误差。采用基函数加权组合与三阶拉格朗日插值结合方法,... 针对金属板腐蚀在线超声动态检测时探头抖动致使超声波入射角变化,引起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建立双参数超声波水浸检测误差修正的非线性概率模型,结合函数逼近理论补偿超声入射角引入误差。采用基函数加权组合与三阶拉格朗日插值结合方法,同时对超声波入射角、界面声程双参数与工件声程的函数关系进行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得出入射角与检测误差的非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对误差补偿算法中非线性概率模型入射角与界面声程变量的迭代运算,利用折射角反向求解入射角,解决检测中超声波入射角不确定问题。在水层厚度30~45 mm范围内,对不同厚度铝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经模型补偿处理,超声波以0°~8°角入射,板材检测精度为1%,为有效提高腐蚀精度估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浸超声 腐蚀检测 入射角 非线性概率模型 误差补偿
原文传递
高轨遥感卫星光轴指向误差夹角测量系统标定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李悦昕 祝连庆 +2 位作者 张旭 辛璟焘 庄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166,共7页
针对空间环境应用中航天器结构形变夹角测量系统因系统误差导致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准直对比系统的夹角测量系统标定方法。通过该方法对夹角测量仪进行标定后得到标定系数,并应用仿真数据对系数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 针对空间环境应用中航天器结构形变夹角测量系统因系统误差导致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准直对比系统的夹角测量系统标定方法。通过该方法对夹角测量仪进行标定后得到标定系数,并应用仿真数据对系数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夹角测量系统量程可达到±25′,测量分辨率可达到0.1″。使用标定后的夹角测量系统进行角度检测,并将测量结果与自准直仪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简单方便精准度高,计算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夹角测量仪测量精度达到±0.2″,标定后夹角测量仪精度满足卫星使用要求,该方法的应用将为卫星在轨结构微形变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角测量系统 角度标定 自准直法 航天器结构型变
原文传递
基于光纤光栅螺栓松转角测量的螺栓联接状态监测方法
12
作者 余伟 王涛 +3 位作者 邓少华 卢明戈 鲁光涛 杨丹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9-554,共6页
针对大型结构中螺栓联接件用量多、分布跨度大、松动难以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螺栓松动监测方法,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螺栓松动过程中松转角的变化,进而实现对螺栓联接状态的监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多螺栓的... 针对大型结构中螺栓联接件用量多、分布跨度大、松动难以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螺栓松动监测方法,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螺栓松动过程中松转角的变化,进而实现对螺栓联接状态的监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多螺栓的级联式FBG螺栓联接状态监测传感器装置,采用光纤接头实现分布式多螺栓联接。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得到波长偏移与松转角的理论关系,确定最佳角度测量区间,建立进行螺栓松转角监测的实验装置。结果表明,传感器在45°~65°范围内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和灵敏度,波长偏移与松转角的灵敏度为108.11 pm/°,最小能测量0.38°的螺栓松转角度变化。作为螺栓松动监测的新方法,所提方法对实现大型结构中螺栓联接件分布式监测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G传感器 螺栓松转角度 螺栓松动监测 分布式监测
下载PDF
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加载试验钢丝绳空间角度精确测量研究
13
作者 路浩磊 黄雪梅 +3 位作者 张磊安 宋汝君 王景华 于良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5-431,共7页
为减少加载过程中叶片挠度变形带来的测量误差,提出一种精准测量钢丝绳与风电叶片空间角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构建的空间角度测量系统采用3个位移传感器,可实时测量钢丝绳与风电叶片所成三维角度,从而精确地对各加载点进行受力补偿,提... 为减少加载过程中叶片挠度变形带来的测量误差,提出一种精准测量钢丝绳与风电叶片空间角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构建的空间角度测量系统采用3个位移传感器,可实时测量钢丝绳与风电叶片所成三维角度,从而精确地对各加载点进行受力补偿,提高加载试验的协同性。以激光追踪仪的测量结果为基准对该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所测空间角度误差率仅为1.78%、1.96%和1.92%,同时经该空间角度测量系统补偿后的加载力曲线变化平稳,可较好地实现多节点力的协同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静力加载 钢丝绳 空间角度 测量系统
原文传递
机械陀螺漂移量检测系统设计
14
作者 马晨阳 白素平 +2 位作者 闫钰锋 韩佳昊 康世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1-98,共8页
机械陀螺检测中漂移量是最主要的被测参数,其直接反映陀螺综合性能的优劣。为了实现对陀螺漂移量自动化、高精度的测量,建立陀螺漂移量检测系统。首先,运用光学知识分析光束的路径并建立多次反射式增程光路数学模型。其次,建立图像处理... 机械陀螺检测中漂移量是最主要的被测参数,其直接反映陀螺综合性能的优劣。为了实现对陀螺漂移量自动化、高精度的测量,建立陀螺漂移量检测系统。首先,运用光学知识分析光束的路径并建立多次反射式增程光路数学模型。其次,建立图像处理检测系统,对陀螺反射光斑进行识别处理,其主要工作为光斑跟踪和光斑中心定位。最后通过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调整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检测条件下,机械陀螺漂移量的检测范围为±2°,其实验精度最高可达11″,符合陀螺漂移量检测稳定可靠、高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陀螺 陀螺漂移量 检测系统 光斑检测
下载PDF
六相串联三相双PMSM驱动系统低速区转子位置角高精度解耦观测研究
15
作者 陈涛 周扬忠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5-276,共12页
静止坐标系下通过控制不同平面的电压矢量可以实现六相串联三相PMSM系统中两台电机的独立解耦控制。基于此,在静止坐标系下六相平面和三相平面同时注入旋转高频电压,通过解调对应平面高频电流的负序分量,解耦获得两台电机的转子位置角... 静止坐标系下通过控制不同平面的电压矢量可以实现六相串联三相PMSM系统中两台电机的独立解耦控制。基于此,在静止坐标系下六相平面和三相平面同时注入旋转高频电压,通过解调对应平面高频电流的负序分量,解耦获得两台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初步观测值。为了补偿定子电阻、转速和滤波器对观测带来的误差,利用高频电流正序分量中误差角信息与转速前馈相结合的补偿方法,对转子位置角观测值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六相和三相电机稳态转子位置角观测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146和0.106 rad,动态下最大误差为0.2 rad;基于观测的转子位置角构建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低速各种运行工况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相串联三相PMSM系统 旋转高频电压 前馈补偿 解耦观测 转子位置角观测
原文传递
基于FPGA的转台分度误差分离电路研制
16
作者 马瑞翔 朱进 +2 位作者 黄垚 朱维斌 薛梓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47,共5页
为了提高转台测角系统精度,针对转台分度误差分离开展研究。在分析转台角度测量值的构成基础上,对傅里叶法分离分度误差原理进行阐述;设计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多通道角度信号同步采集与传输电路,详细说明了同步采集、TCP/IP通... 为了提高转台测角系统精度,针对转台分度误差分离开展研究。在分析转台角度测量值的构成基础上,对傅里叶法分离分度误差原理进行阐述;设计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多通道角度信号同步采集与传输电路,详细说明了同步采集、TCP/IP通信等电路设计。搭建转台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证明:信号采集电路能高速、稳定地传输数据,不同角度间隔下的双读数头,均可以应用傅里叶法分离转台分度误差,其中角度间隔为150°的双读数头分离效果最佳,将峰峰值为60.9″的误差减小至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台测角系统 分度误差 误差分离 傅里叶法 FPGA 电路
下载PDF
基于电涡流的多周期双极直线位移传感器
17
作者 瞿金晨 郭赫男 +2 位作者 李杰 程灏彬 闻小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0-266,共7页
传统的基于电涡流的多周期位移传感器由于输出信号的周期重复性,难以解决断电重启后的绝对位置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涡流的新型双极直线位移传感器。经过理论与仿真分析,验证了随着滑片的滑动,接收线圈中感应电压的幅值呈现正余弦... 传统的基于电涡流的多周期位移传感器由于输出信号的周期重复性,难以解决断电重启后的绝对位置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涡流的新型双极直线位移传感器。经过理论与仿真分析,验证了随着滑片的滑动,接收线圈中感应电压的幅值呈现正余弦变化。设计了双极敏感结构,通过上极多周期接收线圈保证位移的精确测量。下极布置单周期接收线圈对上级所处周期进行识别。通过感应信号偏移及幅值归一化处理算法提高精度,在实验室搭建传感器样机,以高精度电控平移台进行测试。经测试,新型多周期双极电涡流直线位移传感器可以实现绝对位置测量,在0~60 mm量程内测量误差为30μm,最大非线性为0.08%。突破了传统多周期涡流式位移传感器绝对位置无法识别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式传感器 直线位移传感器 多周期 绝对位置
原文传递
非接触式回转体测量系统的路径规划
18
作者 韩佳昊 王武 +2 位作者 贡乐凯 柏中树 闫钰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7-25,共9页
非接触式回转体测量系统,以三坐标测量仪为平台,在其基础上设计高精度转台带动工件回转,以光电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为测头,通过三坐标带动测头移动实现回转体的内外径测量。对于复杂外形的工件,测头的运动路径对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都有... 非接触式回转体测量系统,以三坐标测量仪为平台,在其基础上设计高精度转台带动工件回转,以光电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为测头,通过三坐标带动测头移动实现回转体的内外径测量。对于复杂外形的工件,测头的运动路径对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都有较大影响,针对多个台阶面的回转体测量过程中的路径规划开展研究,分析测头的运动路径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蚁群算法对测头的运动路径进行规划。实验表明,蚁群算法相对比较稳定,对于回转体零件的测量精度达到5µm,测量效率也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测量 运动控制 蚁群算法 测量精度
下载PDF
无人机导航抗干扰接收机射频前端设计
19
作者 王剑飞 吴建军 +1 位作者 吴利刚 王水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2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针对现有的工业无人机导航接收机基本不具备抗干扰性能,无人机卫星导航信号易受干扰。研究在电磁干扰环境相对恶略情况下,依然能够捕获导航信号,能正常精确定位的抗干扰导航接收机,并可应用于无人设备,已经成为无人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针对现有的工业无人机导航接收机基本不具备抗干扰性能,无人机卫星导航信号易受干扰。研究在电磁干扰环境相对恶略情况下,依然能够捕获导航信号,能正常精确定位的抗干扰导航接收机,并可应用于无人设备,已经成为无人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设计了一款小型化导航抗干扰接收机射频前端,最后对射频电路前端进行了测试,并给出测试结果,验证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射频前端 抗干扰 导航
下载PDF
MEMS陀螺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20
作者 王灿斌 刘志鹏 +1 位作者 邢昌达 李崇 《飞控与探测》 2023年第5期75-85,共11页
微机电(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陀螺是基于科氏力原理,用于检测外部旋转的一种角速度传感器。由于MEMS陀螺本身性能的限制,其内部机理研究和接口电路设计的进程发展缓慢。通过分析MEMS陀螺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将RLC电路与... 微机电(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陀螺是基于科氏力原理,用于检测外部旋转的一种角速度传感器。由于MEMS陀螺本身性能的限制,其内部机理研究和接口电路设计的进程发展缓慢。通过分析MEMS陀螺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将RLC电路与MEMS陀螺特征方程形式进行对比,说明了借助RLC电路建立MEMS陀螺半实物仿真(Hardware-in-loop Simulation,HILS)系统模型的可行性。在充分考虑了实际MEMS陀螺的输入/输出项、耦合项和谐振频率调节等完整功能的前提下,完成了MEMS陀螺的HILS系统模型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设计的MEMS陀螺的HILS系统模型可实现实际MEMS陀螺的输入输出、谐振频率调节以及角速度检测,并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其性能的可靠性,本设计为将HILS方法应用于MEMS陀螺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陀螺 等效模型 RLC电路 半实物仿真 模型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