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潜救生艇用电池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1
作者 何巍巍 张伟 +2 位作者 谢飞 马岭 程斐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1期174-182,共9页
潜艇具有极强的作战能力和威慑力量,在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但潜艇的作战特点也决定了其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难度会非常大。在各型援潜救生装备中,深潜救生艇(DSRV)具有操作灵活、救援人数多等优点,是一种非... 潜艇具有极强的作战能力和威慑力量,在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但潜艇的作战特点也决定了其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难度会非常大。在各型援潜救生装备中,深潜救生艇(DSRV)具有操作灵活、救援人数多等优点,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援潜救生技术,因此,各国海军研制了多型DSRV用于潜艇的失事救援。DSRV在水下主要依靠电池提供能源,电池的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DSRV的性能。文中主要对全球各型DSRV用电池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对其应用现状、关键技术、研究基础等进行分析,并对DSRV用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DSRV用电池的研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深潜救生艇 电池
下载PDF
鱼雷动力系统技术特点研究及趋势展望
2
作者 伍赛特 《上海节能》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在热动力鱼雷领域,燃气轮机及空间传输机构的活塞式发动机(如斜盘发动机、摆盘发动机及凸轮发动机等)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火箭发动机虽然能提供较高的航速,但由于燃料消耗速度较快,致使总射程较短;而在电动力鱼雷领域,除了提高蓄电池... 在热动力鱼雷领域,燃气轮机及空间传输机构的活塞式发动机(如斜盘发动机、摆盘发动机及凸轮发动机等)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火箭发动机虽然能提供较高的航速,但由于燃料消耗速度较快,致使总射程较短;而在电动力鱼雷领域,除了提高蓄电池的能量密度之外,针对新型电机的开发进程也在持续进行中。由于发动机的运作过程会受水下背压影响,更倾向于将热动力鱼雷用于攻击水面舰船;而电动力鱼雷由于隐蔽性较好,且潜航深度较深,更利于潜艇使用或进行反潜攻击。鱼雷在海防事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两类鱼雷都将持续得到广泛应用,技术研究依然有着较高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燃气轮机 斜盘发动机 摆盘发动机 凸轮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下载PDF
Li/SF_(6)燃烧反应路径及机理研究
3
作者 温伯尧 王起源 +3 位作者 孙成珍 宗潇 骆政园 白博峰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6期856-863,共8页
揭示Li/SF_(6)燃烧反应机理是构建燃烧动力学模型、高效组织燃烧过程的关键基础,但是现有实验测试以及宏观模拟方法难以揭示Li/SF_(6)燃烧的分步反应机理。文中结合ReaxFF反应分子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Li和SF_(6)的微观反应过... 揭示Li/SF_(6)燃烧反应机理是构建燃烧动力学模型、高效组织燃烧过程的关键基础,但是现有实验测试以及宏观模拟方法难以揭示Li/SF_(6)燃烧的分步反应机理。文中结合ReaxFF反应分子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Li和SF_(6)的微观反应过程,分析了反应物和产物组分的动态演化特性,获得了主要反应路径及其反应热。研究发现,反应的起始过程为SF_(6)分子S-F键的断裂,LiF是反应初始时刻的主要产物;随着反应的进行,多余的Li形成Li_(2)并与S成键形成Li_(2)S;反应后期,2个LiF分子结合反应形成Li_(2)F_(2)。基于反应物浓度变化获得了Li和SF_(6)的总反应速率,结果表明,总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反应物浓度或比例的增大均会导致反应物分子之间碰撞概率的增加;初始温度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结合第一性原理得到的反应物焓值,计算各个分步反应的放热量,进而得到Li/SF_(6)的反应热为-2216.7 kJ/mol,与理论值及实验值均接近。研究结果为复杂燃烧反应的分步反应机理揭示和反应热计算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F_(6)燃烧反应 反应路径 分子动力学 第一性原理 反应热
下载PDF
面向观测网络供电的水下能量捕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宇 王昊 +1 位作者 相城 徐敏义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1期86-107,共22页
水下立体观测网络通过实时获取水下环境、水下目标和水下活动等相关信息,为国家海洋安全、深海能源与资源开发、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等提供重要支撑。然而,传统基于蓄电池供电的能量供给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水下观测网络长时间持续可靠工作... 水下立体观测网络通过实时获取水下环境、水下目标和水下活动等相关信息,为国家海洋安全、深海能源与资源开发、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等提供重要支撑。然而,传统基于蓄电池供电的能量供给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水下观测网络长时间持续可靠工作需求。为提升水下观测网络的续航能力,基于水下能量捕获的原位供电技术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海流能、波浪能具有分布广、持续性强、能量密度高等优势,因此文中重点关注面向水下立体观测网络供能的海流能与波浪能捕获装置研究进展。根据能量转换方式的不同,梳理了基于电磁发电、压电、摩擦纳米发电和混合式发电的水下能量捕获技术代表性工作,对比总结了不同发电形式的优缺点。进一步展望了水下能量捕获技术发展趋势,为水下观测网络实现原位供能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能量 能量捕获 水下观测网络 原位供能
下载PDF
燃料泵柱塞油膜摩擦生热CFD仿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文杰 李永东 白长青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2期298-304,315,共8页
对水下燃气涡轮机动力系统燃料泵柱塞油膜摩擦生热问题,结合流体力学动网格和滑移网格方法,根据柱塞运动方程进行用户自定义函数编程,考虑油液的粘温特性建立燃料泵柱塞油膜仿真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柱塞油膜摩擦生热建模分析方法。根据所... 对水下燃气涡轮机动力系统燃料泵柱塞油膜摩擦生热问题,结合流体力学动网格和滑移网格方法,根据柱塞运动方程进行用户自定义函数编程,考虑油液的粘温特性建立燃料泵柱塞油膜仿真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柱塞油膜摩擦生热建模分析方法。根据所提出分析方法对柱塞油膜摩擦生热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出口压力、壁面温度及转速等参数对油膜摩擦生热引起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获得如下结论:入口压力为0.5 MPa时,出口压力的变化对油膜温度上升影响较小,且油膜顶部位置温度上升量最大,在转速为2250 r/min工况下温度上升量可达4 K左右;2)在300~373 K范围内,壁面温度每上升20 K,油膜顶部温度上升量降低约50%,且373 K时油膜顶部温度上升量仅为300 K时的9.2%;3)油膜温度上升量与转速近似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燃气涡轮机 燃料泵柱塞油膜 摩擦生热
下载PDF
基于氮气挤代的推进剂供应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谦 秦侃 +3 位作者 郝常乐 张安静 罗凯 党建军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5期760-770,共11页
燃料供应系统能否将燃料按一定流量和比例快速输送至燃烧室进行燃烧,以供发动机做功是鱼雷启动过程的决定性因素。文中建立了适用于鱼雷能源供应系统的一维可压缩数值仿真程序,用于基于氮气挤代的典型鱼雷推进剂供应系统模型的动态特性... 燃料供应系统能否将燃料按一定流量和比例快速输送至燃烧室进行燃烧,以供发动机做功是鱼雷启动过程的决定性因素。文中建立了适用于鱼雷能源供应系统的一维可压缩数值仿真程序,用于基于氮气挤代的典型鱼雷推进剂供应系统模型的动态特性仿真;通过经典文献及Fluent数值仿真方法对一维程序进行交互验证,一维仿真结果与两者相近,程序可用于对推进剂供应系统模型内部非定常流动状态的仿真。研究了活门直径、高压气舱压力及推进剂舱容积对推进剂供应系统模型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门直径的增大可以缩短系统的平衡时间并减弱高压气舱压力变化对系统平衡时间的影响;在研究范围内,推进剂舱容积的增大,也会导致系统平衡时间的延长以及最终稳定压力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推进剂供应系统 氮气挤代 动态特性
下载PDF
基于紧组合的SINS/DVL/USBL导航算法
7
作者 章彩霞 刘锡祥 +2 位作者 黄永江 陈世杰 陶育杰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6期847-855,共9页
针对自主水下航行器在水下复杂环境下对于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导航定位需求,提出了一种捷联式惯导系统(SINS)/多普勒测速仪(DVL)/超短基线(USBL)定位系统紧组合导航算法,构建了基于频移量测的SINS/DVL紧组合量测方程和基于相对测量信息... 针对自主水下航行器在水下复杂环境下对于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导航定位需求,提出了一种捷联式惯导系统(SINS)/多普勒测速仪(DVL)/超短基线(USBL)定位系统紧组合导航算法,构建了基于频移量测的SINS/DVL紧组合量测方程和基于相对测量信息量测的SINS/USBL紧组合量测方程,通过集中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对SINS、DVL和USBL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针对水下复杂环境造成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充分考虑DVL和USBL的数据野值情况,利用卡方检验法进行判断后对故障数据隔断处理,实时更新量测方程维数,保证系统精度。仿真验证可知,该算法对比其他不同组合模型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对比传统的基于速度量测和相对位置量测的SINS/DVL/USBL集中滤波方法精度可提升约23%;在DVL数据失效时,定位误差较正常情况仅增长5.2%;在USBL数据失效时,定位误差较正常情况增长165.4%,鲁棒性和稳定性显著优于基于其他量测的SINS/DVL/USBL的集中滤波导航算法,可实现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水下导航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紧组合 捷联式惯导系统 多普勒测速仪 超短基线 信息融合
下载PDF
一种鱼雷DC/DC电源模块质量比测模型及方法
8
作者 郭如鹏 宋婉潇 +2 位作者 朱天鹏 朱俊琦 杨冰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6期949-957,共9页
为了能够有效识别和甄选出可供鱼雷使用的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DC/DC电源模块,提出了一种鱼雷DC/DC电源模块质量比测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以DC/DC电源模块工作原理和失效模式以及鱼雷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为切入点,从性能与功能、结构与形成、... 为了能够有效识别和甄选出可供鱼雷使用的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DC/DC电源模块,提出了一种鱼雷DC/DC电源模块质量比测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以DC/DC电源模块工作原理和失效模式以及鱼雷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为切入点,从性能与功能、结构与形成、设计开发过程、质量保证能力等多个维度总结和分析了对鱼雷DC/DC电源模块质量有相对重要影响的关注点,进而提炼出相关要素构建了鱼雷DC/DC电源模块质量比测通用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性能与功能、结构与形成等方面的比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比测模型和鱼雷产品应用场景,对比测结果的判定提出依据和方法。质量比测模型、比测方法及相关判据的研究,为鱼雷产品选用DC/DC电源模块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也为鱼雷电路可靠性分析和保障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DC/DC电源模块 失效模式 质量比测模型 比测方法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闭式循环蒸汽温度在线处理方法
9
作者 高慧中 刘洋 +2 位作者 马为峰 宗潇 郭兆元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5期771-777,共7页
Li/SF_6能源系统是一种新型高能热源,其能量密度高、无产物排放的特点可支持水下装备构建闭式循环动力系统。能源系统中的螺旋管出口温度作为影响反应过程的关键反馈量,在测量噪声和系统噪声干扰下会影响系统调控精度和稳定性,对航行器... Li/SF_6能源系统是一种新型高能热源,其能量密度高、无产物排放的特点可支持水下装备构建闭式循环动力系统。能源系统中的螺旋管出口温度作为影响反应过程的关键反馈量,在测量噪声和系统噪声干扰下会影响系统调控精度和稳定性,对航行器的可靠工作产生负面作用。文中基于一维分布参数法仿真得到的蒸汽出口温度变化曲线,针对常用降噪方法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原理在线降噪处理方法。经过与常规采用的滑动平均滤波和1阶低通滤波方法的对比可知,该方法不仅在误差概率分布、信噪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能够缩短系统稳定时间,改善系统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循环 卡尔曼滤波 蒸汽温度 信号处理
下载PDF
鱼雷燃烧室气—液—固三相耦合换热数值仿真
10
作者 陈肯 冯要飞 +3 位作者 宗潇 伊进宝 肖炎彬 史小锋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3期442-450,共9页
为了提高鱼雷燃烧室的冷却换热性能,文中基于热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鱼雷燃烧室内气-液-固三相冷却换热过程数值仿真,得到了燃烧室在2种不同冷却水流道结构下的流场分布情况,并对不同流道结构下的冷却换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 为了提高鱼雷燃烧室的冷却换热性能,文中基于热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鱼雷燃烧室内气-液-固三相冷却换热过程数值仿真,得到了燃烧室在2种不同冷却水流道结构下的流场分布情况,并对不同流道结构下的冷却换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却区域底部流道数量的增加,冷却区域底部湍流强度减弱,局部高温区变小;随着冷却区域出口流道数量的增加,出口处的湍流、漩涡及局部高温区逐渐消失,冷却区域底部由水流对冲而产生的截流现象消失;增加流道数量的方式使换热效率提升,且增加底部流道数量的方式对换热效率的提升效果更明显;通过增加燃烧室流道数量使冷却换热功率提升了约8.5%,壳体的最高温度降低了11 K。文中的研究结果可对鱼雷燃烧室冷却结构的设计及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燃烧室 热流固耦合 换热性能
下载PDF
Al-水电池研究进展及展望
11
作者 唐云晴 陈兴元 +3 位作者 徐铮 刘晨帆 张亮亮 刘平安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5期812-819,共8页
随着海洋活动的增多和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不断发展,对水下动力电源的需求日益增加。Al具有高比容、高电化学活性以及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阳极材料。以Al合金为阳极、析氢材料为阴极、海水为电解液的Al-水电池的比能量... 随着海洋活动的增多和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不断发展,对水下动力电源的需求日益增加。Al具有高比容、高电化学活性以及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阳极材料。以Al合金为阳极、析氢材料为阴极、海水为电解液的Al-水电池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分别可达400 Wh/kg和35 W/L,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汽车及军事等不同领域。文中阐述了Al-水电池的工作原理;归纳了近期Al合金阳极、析氢阴极以及电解液材料的研究进展;概括了Al-水电池样机的发展历程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列举了Al-水电池在UUV、水下能源站及水下预置武器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分析了Al-水电池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应用于UUV、海上浮标及水下工作站等水下装备的Al-水电池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Al-水电池 AL合金 阳极
下载PDF
水下大功率高速电机SiC MOSFET逆变器设计及对比
12
作者 翟理 汪洋 +3 位作者 胡利民 刘国海 刘亚兵 马恩林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年第6期966-975,共10页
随着“深远海”及高机动性、隐蔽性应用目标的提出,未来水下航行器动力系统需具备更高的转速、功率密度和效率。文中针对传统Si基功率器件在水下高速大功率电机应用中,由于开关性能限制,存在电机换相周期内斩波次数不够,给电机带来较大... 随着“深远海”及高机动性、隐蔽性应用目标的提出,未来水下航行器动力系统需具备更高的转速、功率密度和效率。文中针对传统Si基功率器件在水下高速大功率电机应用中,由于开关性能限制,存在电机换相周期内斩波次数不够,给电机带来较大的转矩脉动和损耗的问题,首先对功率器件损耗进行分析,在PSpice中建立仿真模型,对比了不同开关频率及温度下SiC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损耗,并在Simulink中对比了不同开关频率下电机转矩脉动。利用SiC功率器件开关频率高、开关损耗低等优点,将SiC MOSFET应用于水下航行器大功率高速电机逆变器模块,对软硬件进行设计,并与IGBT逆变器进行效率对比,同时分析了SiC MOSFET在高频下对电机转矩脉动的影响,为SiC MOSFET在水下航行器中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SiC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逆变器
下载PDF
金属水反应水冲压发动机系统性能估算 被引量:32
13
作者 罗凯 党建军 +1 位作者 王育才 张宇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498,共4页
使用金属 水反应燃料是推进水下超高速航行器的最佳途径,分析了单次注水和二次注水的铝 水反应燃料水冲压发动机系统,得出了燃料质量配比、燃烧室温度、燃烧室压强、系统有效推力、效率等关键技术性能指标。指出了二次注水系统的优越性... 使用金属 水反应燃料是推进水下超高速航行器的最佳途径,分析了单次注水和二次注水的铝 水反应燃料水冲压发动机系统,得出了燃料质量配比、燃烧室温度、燃烧室压强、系统有效推力、效率等关键技术性能指标。指出了二次注水系统的优越性并提出了一种二次注水系统的实施方案。分析结论与实际系统性能指标相吻合,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性,可以为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水反应燃料^+ 水冲压发动机^+ 性能
下载PDF
水反应金属燃料发动机初步试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凡 焦绍球 +3 位作者 张为华 胡建新 缪万波 青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7-370,共4页
介绍了水反应金属燃料发动机试验系统,提出了水燃比、工作压强及试验燃烧效率计算方法,为试验设计和发动机性能评价提供了依据。对水反应金属燃料发动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药柱组分、发动机结构及供水系统进行了改进。试... 介绍了水反应金属燃料发动机试验系统,提出了水燃比、工作压强及试验燃烧效率计算方法,为试验设计和发动机性能评价提供了依据。对水反应金属燃料发动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药柱组分、发动机结构及供水系统进行了改进。试验表明,中等含量金属燃料加水后可稳定燃烧,通过增加燃料中镁含量、稳定进水流量和增加补燃室长度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反应金属燃料发动机^+ 试验 工作参数^+ 燃烧性能
下载PDF
基于变参数PID的航空发动机电调技术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凯 党建军 王育才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为了满足现代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对控制系统的较高要求,基于数字电子控制技术,利用发动机转速测量信号解除了转速对被控燃油流量的耦合作用,利用燃油流量信号补偿了由飞行高度、马赫数和转速等因素引起的发动机增益的变化,采用变参数PID... 为了满足现代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对控制系统的较高要求,基于数字电子控制技术,利用发动机转速测量信号解除了转速对被控燃油流量的耦合作用,利用燃油流量信号补偿了由飞行高度、马赫数和转速等因素引起的发动机增益的变化,采用变参数PID算法实现了系统转速的无静差控制,同时保证了燃油流量不发生超调。结果表明:采用该项电调技术进行发动机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快速性和平稳性;控制效果全面优于机械液压调节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数字电子控制器 电子调节 PID控制 变参数
下载PDF
弹性直槽式摆盘发动机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冬梅 王树宗 吴朝晖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10,22,共5页
对弹性直导槽约束的摆盘发动机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建立了该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为解决运动部件不平衡性引起振动和噪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摆盘发动机 弹性直导槽 动力学分析 仿真
下载PDF
超大航深涡轮发动机系统的闭环控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凯 党建军 王育才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60,共5页
开式循环涡轮发动机系统由于其高工作性能、便于实现而在高速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系统在大排气压强、低速运行时呈现出不稳定特性,使得控制系统的设计变得困难。为此建立了超大航深涡轮发动机系统的闭环控制数学模型... 开式循环涡轮发动机系统由于其高工作性能、便于实现而在高速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系统在大排气压强、低速运行时呈现出不稳定特性,使得控制系统的设计变得困难。为此建立了超大航深涡轮发动机系统的闭环控制数学模型,充分利用系统执行结构以及燃烧室压强的小惯性特征,以针对推进剂秒耗量进行控制律的设计取代通常的针对变量燃料泵排量的控制律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闭环控制系统响应无超调,上升时间小于8s,控制品质良好,控制算法简单,主要参数可变动幅度为30%,鲁棒性强,控制系统整定容易,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机工程 涡轮发动机 闭环控制 排气压强 不稳定性 变速控制
下载PDF
罗茨式比例控制器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鹰 王育才 潘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4-166,共3页
三组元比例控制器是某水下热动力能源供应系统的关键组件,其配比精度的高低,对推进剂能效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罗茨式比例控制器,其比例控制精度主要受每路流体泄漏量的影响。通过对罗茨式比例控制器的工作压差及泄漏量的分析,得... 三组元比例控制器是某水下热动力能源供应系统的关键组件,其配比精度的高低,对推进剂能效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罗茨式比例控制器,其比例控制精度主要受每路流体泄漏量的影响。通过对罗茨式比例控制器的工作压差及泄漏量的分析,得到了比例控制器前后压差与泄漏量的关系,给出了比例控制器的精度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茨式比例控制器 力矩 泄漏量 精度分析
下载PDF
滚轮斜置式鱼雷凸轮发动机啮合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宜辉 王树宗 练永庆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滚轮斜置式鱼雷凸轮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运用共轭曲面啮合理论对凸轮工作曲面方程、接触角方程以及诱导主曲率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验证,为该型发动机的设计、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机械学 鱼雷 凸轮发动机 接触角 诱导主曲率
下载PDF
涡轮发动机系统的双变量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凯 党建军 王育才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93,共4页
针对推进剂流量单变量控制的涡轮发动机动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差等缺点,提出了工作喷嘴数目开环控制配合燃料泵排量闭环控制的双变量控制方法,闭环控制部分采用改进的自适应算法。与单变量控制方法比较,系统经济性提高30%以上,涡轮前温度降... 针对推进剂流量单变量控制的涡轮发动机动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差等缺点,提出了工作喷嘴数目开环控制配合燃料泵排量闭环控制的双变量控制方法,闭环控制部分采用改进的自适应算法。与单变量控制方法比较,系统经济性提高30%以上,涡轮前温度降低250 K以上。仿真结果表明,该双变量控制方法简单实用,适用于多速制反舰兼反潜的重型水下航行器使用,能够兼顾系统运行效率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发动机 推进剂流量 喷嘴数目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