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略备用煤电机组的成本效益分析
1
作者 李政 杜秉霖 +4 位作者 张瑞瑜 李晨鹏 刘培 刘建民 解育才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546,共10页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次升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受到挑战。现有对战略备用机组的研究多为政策分析或者从机组成本和售电收入等角度进行建模仿真,无法全面反映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为综合分析战略备用机组的经济性,建立了考虑保障...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次升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受到挑战。现有对战略备用机组的研究多为政策分析或者从机组成本和售电收入等角度进行建模仿真,无法全面反映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为综合分析战略备用机组的经济性,建立了考虑保障经济生产、居民健康效益和劳动力水平等方面收益以及电厂投资运维成本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并以四川省限电事件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限电事件中,战略备用机组可带来的度电效益为4.77元/(kW·h),战略备用机组所带来的度电成本约为1.91元/(kW·h),而使用已完成折旧的机组作为战略备用机组所带来的度电成本约为0.47元/(kW·h),所以从全社会角度分析,建设运营战略备用机组是经济可行的;机组运行时长是影响战略备用机组度电成本的最关键因素,一年内低于89 h的运行时长会使得机组度电成本高于其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备用煤电机组 效益分析 成本分析 案例分析
下载PDF
面向动力电池SOC估计的时间卷积优化网络
2
作者 王娟 叶永钢 +3 位作者 武明虎 张凡 曹烨 张则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6,共8页
在电动汽车的实际驾驶场景中,由于复杂多变的运行条件和动力电池的非线性,对电池荷电状态(SOC)的准确估计存在较大的误差,从而造成车主的里程焦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时间卷积优化网络(TCON)方法,用于实时估计动力电池SOC。首先,... 在电动汽车的实际驾驶场景中,由于复杂多变的运行条件和动力电池的非线性,对电池荷电状态(SOC)的准确估计存在较大的误差,从而造成车主的里程焦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时间卷积优化网络(TCON)方法,用于实时估计动力电池SOC。首先,建立无归一化的时间卷积网络(TCN)模型,通过并行计算提取时序信息,具有参数少、精度高的优点。其次,为了解决TCN输出波动性较强的问题,设计了时间优化模块(TOM),该模块通过生成时序优化权值,对TCN输出进行优化,有效抑制数据噪声,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精度。最后,使用电动汽车实时运行数据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与TCN相比,在仅增加5.8%的参数量的前提下减少了18.3%的误差;SOC估计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均方根误差小于2%,为SOC提供了更准确的估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驾驶员的里程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SOC估计 里程焦虑 时间卷积优化网络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锅炉岛运行能效诊断
3
作者 周西伟 董美蓉 +3 位作者 梁友才 龙嘉建 钟嘉皇 陆继东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3,共9页
为应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背景下锅炉岛运行条件多变时能效诊断问题,提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能效基准库,结合耗差因子理论建立锅炉岛的运行能效诊断模型,实现对不同运行条件下锅炉岛的能效诊断。将负荷、煤质及环境温度作为锅炉岛运行... 为应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背景下锅炉岛运行条件多变时能效诊断问题,提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能效基准库,结合耗差因子理论建立锅炉岛的运行能效诊断模型,实现对不同运行条件下锅炉岛的能效诊断。将负荷、煤质及环境温度作为锅炉岛运行外部约束条件,通过改进的K-means算法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工况划分;结合灰色关联分析与K近邻算法构造了工况相似度计算模型,以相似工况中能效状态最优的工况构建了能效基准工况库;通过分析运行工况与基准工况的偏离程度实现了对锅炉岛运行能效的评价,并对基准工况库进行更新,基于能效特征参数的煤耗偏差及耗差因子实现对锅炉岛运行能效逐层分析,从而得到造成能效偏离的具体原因,便于运行人员及时做出运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岛 数据挖掘 能效诊断 煤耗偏差
下载PDF
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低负荷运行及环保性能的模拟研究
4
作者 屠博 李德波 +8 位作者 廖伟辉 吕兴城 金凤雏 闫超 尹秋钰 陈兆立 阙正斌 阚伟民 余冯坚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4期407-415,共9页
为获得某电厂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低负荷工况下的运行及环保性能,基于锅炉设计参数与现场试验数据,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低负荷运行状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根据现场实际试验的情况控制燃烧器的投运方式、风速和风量等边界条件,模拟结果... 为获得某电厂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低负荷工况下的运行及环保性能,基于锅炉设计参数与现场试验数据,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低负荷运行状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根据现场实际试验的情况控制燃烧器的投运方式、风速和风量等边界条件,模拟结果直观反映炉膛内的燃烧状态,并进一步对比25%和30%负荷工况的计算情况。结果表明,在25%负荷工况下,温度场及速度场表现均匀对称,整体稳燃性能优于30%负荷工况;30%负荷工况供风量大,O_(2)充足,CO浓度低于25%工况,但由于30%负荷工况多投运后墙中层燃烧器,对冲性能差,不仅容易造成前墙水冷壁超温,还会产生更多的NO_(x)堆积于前墙,出口的NO_(x)排放浓度为531.69 mg/m^(3),约为25%负荷工况的1.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数值模拟 低负荷运行 深度调峰 NO_(x)排放
下载PDF
生物质掺混煤粉无焰富氧燃烧燃料氮转化数值模拟
5
作者 朱世超 郑红宇 +4 位作者 李鹏飞 施国栋 刘前 周浩宇 柳朝晖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5期477-486,共10页
无焰富氧燃烧能在捕集高浓度CO_(2)的同时显著降低了NO_(x)排放,是清洁低碳燃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之一。生物质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与煤粉的掺混燃烧可有效减少CO_(2)排放。为探究无焰富氧燃烧模式下生物质掺混煤粉燃料氮转... 无焰富氧燃烧能在捕集高浓度CO_(2)的同时显著降低了NO_(x)排放,是清洁低碳燃烧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之一。生物质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与煤粉的掺混燃烧可有效减少CO_(2)排放。为探究无焰富氧燃烧模式下生物质掺混煤粉燃料氮转化特性,基于0.58 MW燃烧炉,采用Fluent进行模拟,耦合适用于富氧燃烧的反应机理以及辐射模型,在完成模型和算法的验证后进行燃料N转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混生物质比例从0增加到100%,炉内低氧区域增大,CO分布区域更广,炉内峰值温度升高,当掺混比为50%时相比纯煤粉燃烧升高了47 K,掺混比为70%时升高了55 K,纯生物质燃烧时峰值温度达到1850 K,较纯煤粉燃烧升高了71 K;生物质掺混比例从0增加到50%时,NO再燃还原比例相比纯煤粉大幅下降了61%以上,且随着掺混比继续增加,NO再燃还原基本不变;随着掺混比从0增加到100%,虽然生物质挥发分含量比煤粉高,但掺混后挥发分NO总和基本不变,由于生物质焦碳含量低,掺混后焦炭氮大幅降低,NO排放整体呈降低趋势,掺混比从0增加到100%,NO排放量降低了51%;表明生物掺烧可有效减少NO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煤粉 无焰燃烧 富氧燃烧 NO排放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消纳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
6
作者 马苗苗 任智伟 +1 位作者 刘立成 刘向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103,共10页
针对电动汽车集群入网进行无序充电会加剧峰谷差进而造成“峰上加峰”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的电动汽车分层式有序充电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长短时间记忆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其次,建立风光发电系统的数... 针对电动汽车集群入网进行无序充电会加剧峰谷差进而造成“峰上加峰”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的电动汽车分层式有序充电控制策略。首先,基于长短时间记忆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其次,建立风光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最后,提出分层式有序充电控制策略,上层主控制系统制定电动汽车充电功率指导曲线,下层次级控制系统合理安排电动汽车充电计划,利用概率转移矩阵算法获得最佳充电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有序充电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电网负荷峰谷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神经网络 新能源 有序充电 概率转移矩阵
原文传递
旋流法熔渣水淬余热回收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江健 王晓佳 +2 位作者 周宾 陈家俊 黄剑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热炉渣及其余热的利用是钢铁工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回收熔渣中的余热,进行余热发电是节能减排、环保的重要内容。熔渣余热回收包括机械破碎法、鼓风法和离心法等,但热回收技术不成熟,均有缺点。为提高水淬法的热能回收利用、降低回... 热炉渣及其余热的利用是钢铁工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回收熔渣中的余热,进行余热发电是节能减排、环保的重要内容。熔渣余热回收包括机械破碎法、鼓风法和离心法等,但热回收技术不成熟,均有缺点。为提高水淬法的热能回收利用、降低回收装置的占地面积、提高熔渣的冷却效率,本文通过Fluent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旋流法熔渣余热回收装置进行研究,主要探究熔渣的放热情况、流动情况以及装置蒸汽产出。模拟结果显示,熔渣在旋流法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可达约15 s,换热时间充分。捕渣网的设计可以加速熔渣在反应器内的沉降。同时由于水的比热和潜热巨大,对熔渣的降温速率可以达到水泥生产的玻璃态炉渣产品的需求。通过使用旋流法对50 t/h、1550℃熔渣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产生高达40 t/h、209.9℃过热蒸汽用以发电,产生的年收益可达51082万元,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渣 余热回收 数值模拟 水淬法 节能
下载PDF
基于荒煤气物性参数的上升管换热计算与模拟研究
8
作者 周宁玲 王晓佳 +1 位作者 孟晓东 沈来宏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4期388-396,共9页
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系统是焦化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产生的饱和蒸汽经气液分离可供使用或发电,但存在上升管管壁结焦积石墨、蒸汽端品质不稳定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由入炉煤推算荒煤气产率,研究荒煤气混合物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 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系统是焦化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产生的饱和蒸汽经气液分离可供使用或发电,但存在上升管管壁结焦积石墨、蒸汽端品质不稳定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由入炉煤推算荒煤气产率,研究荒煤气混合物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回归方程,热平衡方程探索上升管传热机理。并采用Fluent仿真模拟软件模拟动态过程下荒煤气的传热过程,耦合了所计算的物性参数回归方程,进一步验证计算结果,通过改变不同荒煤气侧、水侧入口条件确定了上升管换热最佳工况。结果表明,上升管稳态工况下热力计算的传热系数为65.58 W/(m^(2)·℃),荒煤气侧对流换热系数占总换热系数的52.8%,对流换热占据主导,辐射换热也不可忽视;荒煤气侧流量控制在500~650 m^(3)/h,出口温度高于550℃不会导致焦油析出,并能确保蒸汽侧质量流量达到0.0156 kg/s、出口温度升至209.2℃,产出的蒸汽品质好,可为后续荒煤气余热回收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煤气 稳定产出 热力计算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NSGA-Ⅱ-VAR的燃煤电厂负荷预测
9
作者 韩伟伦 茅大钧 陈思勤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4期371-379,共9页
燃煤电厂负荷预测的意义在于可以预先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需求情况,从而合理安排发电设备的运行和停机维修时间,避免能源浪费、提高发电效率;此外,在燃煤电厂参与深度调峰、配煤掺烧的大背景下,为了确保混煤发热量适应负荷需求,提... 燃煤电厂负荷预测的意义在于可以预先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需求情况,从而合理安排发电设备的运行和停机维修时间,避免能源浪费、提高发电效率;此外,在燃煤电厂参与深度调峰、配煤掺烧的大背景下,为了确保混煤发热量适应负荷需求,提高燃烧效率,需要提前预知未来一段时间的负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优化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VAR)的燃煤电厂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将历史过热蒸汽时间序列、历史再热蒸汽时间序列和历史发电量序列一起作为VAR模型的输入变量,预测未来8 h的发电负荷,同时使用NSGA-Ⅱ算法优化VAR模型的阶数和截距,从而提高了预测模型的精度。测试阶段,选取上海某机组2022年10月25日—2022年10月30日为数据样本区间,建立初始化预测模型;在2022年10月31日8:00—2022年11月1日16:00样本区间上测试模型效果,并使用NSGA-Ⅱ算法根据测试结果优化VAR模型;在2022年11月2日8:00—2022年11月3日16:00的样本区间上进一步测试优化后的模型预测精度。测试结果表明: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5.341 MW,平均绝对误差为7.839 MW,和其他时序预测模型对比精度有所提高。该模型可实际运用于同类煤电机组的负荷预测,从而为后续运行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燃烧效率 负荷预测 NSGA-Ⅱ算法 VAR模型
下载PDF
基于双向LSTM-Attention模型的火电厂负荷预测研究
10
作者 陈恩帅 茅大钧 +1 位作者 陈思勤 魏立志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4期380-387,共8页
准确预测电厂负荷可指导火电厂制定发电计划和调度安排,有利于降低能源成本和污染物排放,对电厂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LSTM-Attention的火电厂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通过皮尔逊系数筛选出关键特征变量;其次利... 准确预测电厂负荷可指导火电厂制定发电计划和调度安排,有利于降低能源成本和污染物排放,对电厂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LSTM-Attention的火电厂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通过皮尔逊系数筛选出关键特征变量;其次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取关键变量之间的长期依赖关系与短期变化特征,最后融合注意力权重机制以进一步突出关键时序信息,进而实现负荷的准确预测。以某在役600 MW超临界机组为对象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单向LSTM、双向LSTM、单向LSTM-Attention,本文所提方法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S_(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S_(MAE)均为最优,分别为0.9566、16.3159、13.5043,能更准确地捕捉到负荷快速波动的趋势,为电厂的负荷预测和能源管理提供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负荷预测 双向LSTM模型 Attention机制 能源管理
下载PDF
基于翅片管的固-液相变储热型换热器的模拟研究
11
作者 满雅萌 魏天洋 +1 位作者 钱潇然 王维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5期533-543,共11页
针对现有的余热回收技术在低温余热回收方面较为落后的问题,以90℃水为输入热流体、60号石蜡为相变材料对低温蓄热换热器进行设计。采用Fluent进行仿真模拟,针对翅片管的翅片大小和数目进行储热放热仿真,并针对换热管数量进行了研究。... 针对现有的余热回收技术在低温余热回收方面较为落后的问题,以90℃水为输入热流体、60号石蜡为相变材料对低温蓄热换热器进行设计。采用Fluent进行仿真模拟,针对翅片管的翅片大小和数目进行储热放热仿真,并针对换热管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翅片储热500 s时相变材料平均液态分数比小翅片和无翅片分别提升45.5%和81.3%,更能促进相变材料的储热放热效率;放热500 s时大翅片、小翅片、无翅片出口水温分别升高0.5℃、0.4℃和0.2℃,其中大翅片温度最高、最稳定;增加翅片层数的模拟结果可见,随着翅片层数增加,储热1000 s时,采用1、2、3个翅片平均液态分数分别为0.36、0.47和0.58,储热放热效果增强,相变材料熔化、冷凝平均速率增快;放热600 s时,采用1、2、3个翅片出口水温分别升高0.21℃、0.26℃和0.36℃,稳定性增强,可为余热回收中的低温余热回收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换热器 石蜡 固液相变 翅片管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镁合金后掀背门碳足迹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童胜坤 赵开发 +2 位作者 梁会会 陆仕平 陈龙 《铸造工程》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通过采用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定量核算分析方法,对同款车型镁合金与碳钢后掀背门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分别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非绿色材料时,镁合金后掀背门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同传统碳钢的数量相当;当使用绿色材料时,镁合... 通过采用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定量核算分析方法,对同款车型镁合金与碳钢后掀背门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分别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非绿色材料时,镁合金后掀背门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同传统碳钢的数量相当;当使用绿色材料时,镁合金后掀背门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仅占碳钢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后掀背门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 碳足迹 绿色材料
下载PDF
大型蓄热球罐温度场的模拟与试验研究
13
作者 王中红 胡锐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335-338,共4页
基于新型储能如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和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消纳对于大规模、高中温介质储能技术的实际需求,采用大型承压球罐作为蓄热容器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球罐具有相同容积表面积最小、承压能力比柱罐更高等明显优势,但也因球罐其特... 基于新型储能如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和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消纳对于大规模、高中温介质储能技术的实际需求,采用大型承压球罐作为蓄热容器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球罐具有相同容积表面积最小、承压能力比柱罐更高等明显优势,但也因球罐其特殊的形状,在水的斜温层蓄热应用上较少。本文采用了仿真和试验的方式研究了大型蓄热球罐在高参数水蓄热和放热过程中内部温度场,对比分析了罐体内温度变化、斜温层水容积、球罐蓄热效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布水优化设计,200 m^(3)球罐的实际蓄热效率超过91%。本文研究结果验证了球罐作为一种新的水蓄热容器特别是在冷热同罐的高参数水蓄热系统上的可行性,为后续大型中温球罐蓄热系统设计、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 蓄热球罐 斜温层 蓄热效率 中温蓄热系统
下载PDF
深圳地区模块化学校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14
作者 王玮 高宝虎 +1 位作者 赵权 敬洁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装配式模块化钢结构学校建筑的碳排放计算模型,结合模块化建筑的特点,将其生命周期划分为7个阶段,并确定各个阶段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并采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各阶段的碳排放指标和年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同... 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装配式模块化钢结构学校建筑的碳排放计算模型,结合模块化建筑的特点,将其生命周期划分为7个阶段,并确定各个阶段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并采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各阶段的碳排放指标和年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同时为探讨模块化技术在节能减排上的作用,选取钢筋混凝土和装配式钢结构两种结构的学校建筑进行定量计算并与模块化学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模块化技术能有效降低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并在循环再利用上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学校建筑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
下载PDF
铁路沿线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15
作者 鲍英豪 《太阳能》 2024年第3期5-13,共9页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重大战略决策,推进能源革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是铁路系统应尽的责任,推动可再生能源在铁路系统的应用,盘活铁路空闲用地资源,对于铁路系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铁路沿线各个区域建设分布式...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重大战略决策,推进能源革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是铁路系统应尽的责任,推动可再生能源在铁路系统的应用,盘活铁路空闲用地资源,对于铁路系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铁路沿线各个区域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铁路沿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方案,并分析了供电可靠性;最后以山东地区3条铁路沿线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例,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铁路沿线能够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区域主要包括:站房、站台雨棚、铁路停车场、路基边坡、场坪边坡、铁路桥梁下方、生产生活房屋、料库、车库、其他空闲用地,以及其他空间等区域。2)铁路沿线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重点考虑接入铁路电力供电系统和地方电力系统,不推荐接入牵引供电系统。3)经测算,山东地区铁路每百公里可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约为17.0 MW,对应的百公里年发电量约为1996万kWh,每年每百公里可减少碳排放量1.9万t;按“50%自发自用,50%余电上网”计算,每年每百公里可减少电费支出约1100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结果可为铁路沿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发电 铁路沿线 建设区域 可再生能源 电力系统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下载PDF
基于Ebsilon的烟气余热耦合循环水废热深度梯级利用方案研究
16
作者 汪慧晨 杨梦雪 +2 位作者 冯淼杰 黄禹杰 刘永生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5期552-560,共9页
为降低机组运行时热耗率,给变工况下机组的技术经济计算提供依据,基于Ebsilon模拟了某百万机组的烟气余热耦合循环水废热深度梯级利用方案,提出了锅炉的简化模型与吸收式热泵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优化并完善该方案,并对不同工况进行了仿真... 为降低机组运行时热耗率,给变工况下机组的技术经济计算提供依据,基于Ebsilon模拟了某百万机组的烟气余热耦合循环水废热深度梯级利用方案,提出了锅炉的简化模型与吸收式热泵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优化并完善该方案,并对不同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以获得系统的运行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阀门全开工况(value wide open,VWO)下,发电功率的模拟值高于设计值47 MW,相对误差小于5%,不同工况下热耗率的模拟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3.4%,证明模型模拟结果准确;采用烟气余热耦合循环水废热深度梯级利用方案后,热耗值在热耗率验收工况(turbine heat acceptance,THA)为30%的低负荷情况下,相比改造前系统下降了1.6%,显示出改造方案在低负荷深调工况下的最佳提升效果;Ebsilon能够准确模拟出该梯级利用方案,且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机组运行的热耗率,特别是在低负荷工况下,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耦合 吸收式热泵 低负荷 梯级利用 热耗率
下载PDF
NH_(4)HCO_(3)/尿素溶液SCR脱硝制氨模拟优化
17
作者 刘逸芸 牛国平 +2 位作者 蒙毅 刘玺璞 谭增强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5期487-494,共8页
为了加强对电力行业危险化学品的治理改造,急需研究开发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型脱硝还原剂。NH_(4)HCO_(3)是我国第二大氮肥,使用安全且价格便宜,是潜在安全高效的新型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还原剂。通过... 为了加强对电力行业危险化学品的治理改造,急需研究开发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型脱硝还原剂。NH_(4)HCO_(3)是我国第二大氮肥,使用安全且价格便宜,是潜在安全高效的新型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还原剂。通过对比尿素水解和NH_(4)HCO_(3)溶液分解过程,对利用NH_(4)HCO_(3)作为脱硝还原剂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分析了影响溶液分解过程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工程应用技术方案。通过对原料分解过程建模,验证了模型在模拟制氨反应时的可靠性,并对比了影响2种原料制氨的反应速率和反应能耗的关键因素,探究了提高NH_(4)HCO_(3)制氨过程经济性的方案方法。模拟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对尿素水解和NH_(4)HCO_(3)分解均有利,升高压力对尿素水解反应有利,而对NH_(4)HCO_(3)分解不利,因此NH_(4)HCO_(3)溶解分解过程更适合在常压下进行;采用传统湿法制氨工艺时,NH_(4)HCO_(3)作还原剂可降低14%的原料成本,但其在分解过程中会由于水蒸发而消耗大量热能,热耗达到尿素水解法的2.7~3.5倍;通过在工艺中加入物流循环并降低NH_(4)HCO_(3)的一次转化率至40%,可以限制水蒸发吸热,降低热耗至尿素水解法的1.5~1.6倍;由于NH_(4)HCO_(3)原料成本更低,优化后的NH_(4)HCO_(3)湿法制氨工艺经济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NH_(4)HCO_(3) 尿素水解 制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高斯-拉普拉斯金字塔互感器红外图像增强算法
18
作者 范晓狄 万文略 郑银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98-206,共9页
互感器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然而由于采集到互感器红外图像受到不同的强噪声以及设备特性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互感器无法正常识别,因此,互感器图像的清晰程度尤为重要。采用不同算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对比试验,根据图像... 互感器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然而由于采集到互感器红外图像受到不同的强噪声以及设备特性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互感器无法正常识别,因此,互感器图像的清晰程度尤为重要。采用不同算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对比试验,根据图像效果,选择加权平均法对互感器红外图像进行灰度化;针对红外图像强噪声、模糊等问题,通过采用均值、高斯、中值以及双边滤波等不同算法对互感器红外图像进行去噪对比实验,比选出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值较高的双边滤波作为互感器去噪处理算法,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图像对比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斯-拉普拉斯金字塔图像增强算法,并通过PyCharm实验平台进行直方图、对比度(Contrast)评价指标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流互感器Contrast值为100.6886,比原图像增强算法Contrast值提高了19.9087;电压互感器Contrast值为86.1501,比原图像增强算法Contrast值提高了21.8088,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器 图像灰度化 图像去噪 图像增强
下载PDF
高比例风电并网系统线路过载问题研究
19
作者 陈宇 王震泉 甄宏宁 《电力勘测设计》 2024年第S01期9-13,共5页
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源会增加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为了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和风险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典型场景聚类的高比例风电并网系统线路过载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利用K-means算法构建系统典型场景,结合风... 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电源会增加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为了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和风险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典型场景聚类的高比例风电并网系统线路过载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利用K-means算法构建系统典型场景,结合风险理论对线路过载这一风险指标进行评估,表征线路潮流波动和系统状态的变化。IEEE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系统典型场景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风险指标。其中,在风电水平较高和负荷水平较低的场景下,系统的风险指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线路过载 风险评估 场景聚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网光伏承载能力评估与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20
作者 肖帆 陈宏伟 钟斌斌 《电力勘测设计》 2024年第S01期1-8,共8页
通过能源结构转型、打造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而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占比不断提高、需求侧用户自主性增强,其在需求侧引入的不确定性和源荷二重性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明... 通过能源结构转型、打造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而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占比不断提高、需求侧用户自主性增强,其在需求侧引入的不确定性和源荷二重性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明确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容量和规模是确保新型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不确定性的精准建模,在多时间尺度上进行能量管理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以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为研究主体,从承载能力和多时间尺度的能量管理切入进行系统性综述。首先,对配电网承载能力的定义,以及在评估、确定和改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综述。其次,分别阐述了不同时间尺度下考虑分布式光伏不确定性特征的建设规划、调度优化以及数学模型。最后总结现有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 承载能力 能量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