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沙地猫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动态NOx排放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金秀章 史德金 乔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0,I0015,共10页
针对火电机组频繁调峰导致机组燃烧状态不稳,进而导致锅炉出口NOx浓度波动范围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沙地猫群优化(sand cat sarm optimization,SCSO)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supportvectormachine,LSSVM) NOx动态预测模型。... 针对火电机组频繁调峰导致机组燃烧状态不稳,进而导致锅炉出口NOx浓度波动范围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沙地猫群优化(sand cat sarm optimization,SCSO)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supportvectormachine,LSSVM) NOx动态预测模型。首先利用k近邻互信息计算时间延迟的同时筛选辅助变量。然后,基于SCSO算法进行输入变量阶次的选择。使用包含辅助变量时间延迟和阶次的信息作为模型的输入,SCSO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建立动态NOx排放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SCSO-LSSVM动态软测量模型)。最后将模型与未加入迟延的LSSVM模型,加入迟延的LSSVM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的动态软测量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模型,该文建立SCSO-LSSVM动态软测量模型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最小,预测精度最高,而且在NOx浓度剧烈波动时也能够较好地预测NOx浓度,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x浓度 k近邻互信息 沙地猫群优化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软测量模型
原文传递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系统模型研究
2
作者 高明明 刘博通 +2 位作者 张洪福 王亚柯 岳光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针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通过机理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生物质CFB锅炉燃料侧燃烧模型。通过能量守恒,确定了生物质CFB机组汽水侧和汽机侧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基于某30 MW生物质CF... 针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FB)机组,通过机理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生物质CFB锅炉燃料侧燃烧模型。通过能量守恒,确定了生物质CFB机组汽水侧和汽机侧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负荷控制系统模型。基于某30 MW生物质CFB机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稳态工况推导、回归分析和遗传算法辨识了模型的参数和函数关系,在Simulink软件平台验证了模型的结果并进行了模型阶跃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输出与实际数据能较好地吻合,主蒸汽压力、负荷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4%以内,阶跃响应符合实际经验,证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机组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协调系统 动态模型
下载PDF
半球向全发射率测量实验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
3
作者 吴宇颂 田博宇 +3 位作者 李辉 许兆峰 霍雨佳 符泰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0,共6页
针对传统半球向全发射率测量教学实验装置测试精度不高、温度量程低的问题,该文基于稳态量热方法设计了高温半球向全发射率测量实验教学系统,进行了样品测试区域热量损失的校准,该系统具有方法原理简单、测试精度高等特点。通过测量获... 针对传统半球向全发射率测量教学实验装置测试精度不高、温度量程低的问题,该文基于稳态量热方法设计了高温半球向全发射率测量实验教学系统,进行了样品测试区域热量损失的校准,该系统具有方法原理简单、测试精度高等特点。通过测量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材料半球向全发射率,便于同学们理解半球向全发射率与材料热辐射能力的相关性、光谱发射率与不同温度下的半球向全发射率的关联关系,实验测试结果可靠,满足热工系列课程研究型实验教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向全发射率 稳态热量法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Daubechies小波尺度函数的炉膛空气动力场声学层析重建方法
4
作者 刘璠 李言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4-1912,I0020,共10页
声学层析测量是一种先进、有前景的炉内空气动力场非接触重建方法,其中可靠、优化的重建模型算法是关键。小波尺度函数包含所确定尺度以下所有信号频率信息,便于有效重构包含复杂频率成分的场对象,鉴于此,该文提出以小波尺度函数为基对... 声学层析测量是一种先进、有前景的炉内空气动力场非接触重建方法,其中可靠、优化的重建模型算法是关键。小波尺度函数包含所确定尺度以下所有信号频率信息,便于有效重构包含复杂频率成分的场对象,鉴于此,该文提出以小波尺度函数为基对待测空间场层析重建的方法。其采用具有紧支撑、正交特点的Daubechies小波以获得更好的场重建辨识度;对几何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以适应不同炉膛断面尺寸的场重建;采用梯度下降法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稳定可靠的结果。通过构建不同典型仿真断面流场并重建,该方法均得到与原设定场良好的一致性,从而证明所提出场重建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层析测量 流场 DAUBECHIES小波 尺度函数 梯度下降法
原文传递
基于LabVIEW的定容燃烧弹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5
作者 张璇 王筱蓉 +1 位作者 姜熠豪 高建伟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定容燃烧弹系统实验操作繁琐、数据采集精度低、数据传输慢和系统控制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定容燃烧弹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首先,对定容燃烧弹各系统进行方案设计,结合传感器、点火线圈和高速摄像机等硬件搭建系统的功... 为了解决传统定容燃烧弹系统实验操作繁琐、数据采集精度低、数据传输慢和系统控制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定容燃烧弹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首先,对定容燃烧弹各系统进行方案设计,结合传感器、点火线圈和高速摄像机等硬件搭建系统的功能模块;其次,完善LabVIEW软件编程上位机对单片机、cRIO控制器组成的下位机的系统控制和数据采集;最后,通过实验测试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定容燃烧弹系统的集成化,优化了实验步骤,提高了实验效率,提升了数据采集精度和数据传输速度,并实现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的数字化、图像化和自动化。所设计的定容燃烧弹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可进行预混燃烧及喷雾实验,可为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等燃烧室的设计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测量与仪器仪表 定容燃烧弹 LABVIEW 传感器 数据采集
下载PDF
基于降阶模型的热过程快速预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光鹏 张珺 +1 位作者 李文超 齐健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1期43-46,51,共5页
为了对热过程控制进行设计,常采用“热流耦合”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热过程进行模拟,为了得到合理的热控制方案,常需要反复的CFD分析,成本较高,而且不方便实时调整控制方案。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Volterra级数降阶模型,提出了一种... 为了对热过程控制进行设计,常采用“热流耦合”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热过程进行模拟,为了得到合理的热控制方案,常需要反复的CFD分析,成本较高,而且不方便实时调整控制方案。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Volterra级数降阶模型,提出了一种热过程快速分析预测的方法,为热过程控制策略制定及控制参数确定提供了一种工具。该方法根据在阶跃温度加热条件下热过程系统的响应,辨识Volterra级数降阶模型的核函数,构建系统温度与控制条件之间关系的降阶模型,进而快速计算不同控制过程下系统的温度响应。该降阶模型可以用来实时预测系统的加热过程和优化系统的热过程控制方法。算例的结果表明:采用Volterra级数降阶模型得到的系统温度响应与采用CFD方法得到的响应一致,且采用降阶模型方法进行热过程预测和控制优化的效率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 快速预测 降阶模型 VOLTERRA级数 优化
下载PDF
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燃煤锅炉热值校正方法
7
作者 雷志伟 张剑 欧阳宫喆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6,38,共8页
燃料热值自适应控制是提升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热值校正技术仍主要采用英制热量单位(BTU)校正器,难以实现燃料热值精准、快速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燃料热值校正新方法。首先,实时检测机组运行参数,... 燃料热值自适应控制是提升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热值校正技术仍主要采用英制热量单位(BTU)校正器,难以实现燃料热值精准、快速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燃料热值校正新方法。首先,实时检测机组运行参数,动态构建弱稳态邻近模型。其次,设计热值校正控制回路,将模型输出用于协调控制系统中,解决燃料热值在线动态校正的行业难题。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弱稳态检测的热值校正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当前煤质下的燃料热值校正量,缩短协调控制系统闭环调节过程,降低机组负荷、主蒸汽压力、中间点温度的控制偏差,全面提升机组协调控制品质。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校正精度,实现模型动态更新,能够较快地掌握机组热值变化情况,可用于开展配煤掺烧的火力发电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协调控制 热值校正 弱稳态 配煤掺烧
下载PDF
碳效比-装备产品低碳性能关键技术参数
8
作者 何冠成 刘岩 +3 位作者 母志鹏 王刚 罗梓才 刘国荣 《环境技术》 2024年第1期93-98,共6页
本文创新性提出使用产品碳效比作为衡量装备产品低碳性能的技术参数,即以产品碳排放总量与其功能单位总和之商来衡量装备产品低碳性能。比较分析碳效比(CER)、碳足迹(CFP)的异同,及其在评价装备产品低碳性能上应用效果的优差,并以装备... 本文创新性提出使用产品碳效比作为衡量装备产品低碳性能的技术参数,即以产品碳排放总量与其功能单位总和之商来衡量装备产品低碳性能。比较分析碳效比(CER)、碳足迹(CFP)的异同,及其在评价装备产品低碳性能上应用效果的优差,并以装备产业的典型产品为实例,使用不同技术参数评价装备产品低碳性能,为碳达峰理论探索提供数据验证实例,明确了碳效比(CER)的合理性及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装备产品 碳效比 碳足迹
下载PDF
基于Pearson相关性的VAR模型煤电水煤比寻优应用
9
作者 郭楚珊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本文为解决350MW燃煤机组在煤质频繁变化情况下水煤比失衡的问题,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机组参数波动工况下进行水煤比寻优。通过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机组运行参数,确定寻优模型的输入数据,计算VAR模型最优阶数,并建立VAR模型... 本文为解决350MW燃煤机组在煤质频繁变化情况下水煤比失衡的问题,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机组参数波动工况下进行水煤比寻优。通过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机组运行参数,确定寻优模型的输入数据,计算VAR模型最优阶数,并建立VAR模型从多个参数的时间序列寻找对应工况下水煤比最优值,同时使用三种不同分析方法确保该最优值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机组由于煤质频繁变化导致锅炉给水策略不适配引发的主蒸汽温度和主蒸汽压力偏差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水煤比 时间序列 VAR Pearson相关性
下载PDF
670 MW火电机组低负荷时送风自动异常分析
10
作者 翁文霖 孙玲飞 +1 位作者 范常浩 陈刚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2期263-265,268,共4页
提出了一种煤量平均热值计算方法,为电厂运行人员配煤掺烧时提供了可量化的参考;同时提出一种应对煤质劣化情况下送风自动的投入解决方案和自清灰式风量测量装置,进一步改善送风系统自动调节效果,对同类型机组送风系统的自动调节优化有... 提出了一种煤量平均热值计算方法,为电厂运行人员配煤掺烧时提供了可量化的参考;同时提出一种应对煤质劣化情况下送风自动的投入解决方案和自清灰式风量测量装置,进一步改善送风系统自动调节效果,对同类型机组送风系统的自动调节优化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风自动 风量测量 煤质劣化 煤质校正 氧量校正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汽轮机振动幅值预测
11
作者 段彩丽 呼浩 +4 位作者 郭前鑫 赵勇纲 马驰 张建生 郭晋东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24年第2期118-123,142,共7页
火电机组的主轴振动幅值具有非线性,非平稳,时序相关,且与当前历史状态密不可分的特点,而实际火电厂所提取数据往往呈现无规则,长时间,数据量庞大的特点。提出了由麻雀搜索算法(SSA)进行优化的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构建深度学... 火电机组的主轴振动幅值具有非线性,非平稳,时序相关,且与当前历史状态密不可分的特点,而实际火电厂所提取数据往往呈现无规则,长时间,数据量庞大的特点。提出了由麻雀搜索算法(SSA)进行优化的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构建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对汽轮机主轴的振动幅值进行更高精度的预测模拟。相较于非时序神经网络模型和无优化时序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A-LSTM 汽轮振动幅值 结合方法 高精度预测
下载PDF
基于特征优选和机器学习组合模型的锅炉受热面壁温预测
12
作者 祁浩浩 茅大钧 陈思勤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2期71-78,共8页
为及时有效预测锅炉壁温的变化趋势,以某火电厂600 MW的1号机组高温再热器为例,提出一种融合特征筛选和极端梯度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组合自适应增强算法(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模型。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为及时有效预测锅炉壁温的变化趋势,以某火电厂600 MW的1号机组高温再热器为例,提出一种融合特征筛选和极端梯度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组合自适应增强算法(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模型。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随机森林特征重要度分析法分别计算锅炉大量的历史运行数据与高再壁温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联度,然后进行综合特征排序。在特征优选的基础上,利用建立的XGboost-Adaboost组合模型进行锅炉高再壁温的预测。结合真实运行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8%和1.34℃,预测的精度高于几种相关类型高再壁温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高温再热器 温度预测 灰色关联分析 随机森林 XGboost ADABOOST
下载PDF
前馈修正的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硝系统多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畅 陈竹 +6 位作者 邵宇浩 赵中阳 周灿 李钦武 杨超 郑成航 高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67-1874,共8页
双碳政策的深入推进对燃煤机组负荷灵活调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机组负荷大范围变化时会造成烟气NO_(x)浓度的大幅度波动,提升了NO_(x)超低排放控制的难度。针对大范围变负荷工况下难以快速、精准调控喷氨量的难题,以某循环流化床... 双碳政策的深入推进对燃煤机组负荷灵活调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机组负荷大范围变化时会造成烟气NO_(x)浓度的大幅度波动,提升了NO_(x)超低排放控制的难度。针对大范围变负荷工况下难以快速、精准调控喷氨量的难题,以某循环流化床机组联合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关键参数前馈修正与多模型预测控制耦合的控制策略,以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为依据划分工况子模型,根据阶跃扰动试验及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各子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并通过隶属度加权方法建立多模型控制器。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前馈修正的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平稳负荷工况时波动范围达到±5.8mg/m^(3),变负荷工况时为±8.1mg/m^(3),标准差分别为2.10和2.89mg/m^(3),应用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型预测控制 前馈控制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联合脱硝 超低排放 燃煤 循环流化床
原文传递
基于MIC-CFS-LSTM的SCR出口NO_(x)浓度动态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康洛 黄俊 +4 位作者 李峥辉 阮斌 罗圣 卢志民 姚顺春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50,共9页
针对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出口氮氧化物(NO_(x))预测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方法。首先采用MIC估计各变量的延迟时间,对数据进行时延重构;然后采用重构后数... 针对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出口氮氧化物(NO_(x))预测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方法。首先采用MIC估计各变量的延迟时间,对数据进行时延重构;然后采用重构后数据的MIC值作为评价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间相关性大小的指标,并结合基于关联性的特征选择算法(CFS)进行输入变量筛选;最后基于时延重构和变量筛选后的数据,采用LSTM神经网络建立了SCR出口氮氧化物浓度动态预测模型。该模型被用于广东某320 MW燃煤机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经时延重构和变量筛选后所建立的LSTM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优于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达2.58%,均方根误差达2.02,可满足现场运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NO_(x)浓度预测 时延分析 变量选择 最大信息系数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多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主汽温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铮 张悦 董泽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5,共9页
针对主汽温系统具有大迟延、大惯性、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图融合-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建立邻接图和相关性图,将机组历史运行数据扩展为非欧式空间的图数据,引入特征权重和截断参数来约束节点间的相关性,... 针对主汽温系统具有大迟延、大惯性、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图融合-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建立邻接图和相关性图,将机组历史运行数据扩展为非欧式空间的图数据,引入特征权重和截断参数来约束节点间的相关性,对图信息进行融合。同时,利用邻接矩阵建立各运行数据间的拓扑信息,并通过深度图卷积结构融合邻近节点信息,建立系统数据与运行状态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相较于概率神经网络(PNN)、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TSM)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所提MG-GCN模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1%、7%和16%,误检率、漏检率均较低,能够对多种系统故障类型进行准确识别,具有良好的故障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 主蒸汽温度系统 故障诊断 火电机组 拓扑结构
下载PDF
基于Adam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火电厂大数据平台预警模型测试与应用
16
作者 吴青云 高景辉 +9 位作者 李昭 谭祥帅 郭云飞 姚智 赵威 赵如宇 蔺奕存 刘世雄 王涛 王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15075-15083,共9页
为了提高火电厂大数据平台的生产维护安全化、监控管理精细化、经济效益持续化,提出了大数据平台内开发故障诊断预警系统,采用基于自适应力矩估计(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Adam)算法优化二维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建模技术融入于大数据... 为了提高火电厂大数据平台的生产维护安全化、监控管理精细化、经济效益持续化,提出了大数据平台内开发故障诊断预警系统,采用基于自适应力矩估计(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Adam)算法优化二维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建模技术融入于大数据平台中,并结合大数据平台和专家故障预警诊断功能进行测试与应用。首先对故障预警模型进行数理建模及模型训练优化,直至满足模型功能要求,实施模型算法代码与大数据平台的合库部署上线、满足提前发现系统故障的功能,并结合机理分析对故障系统进行细致化分类,最终发现根本的故障原因。实现了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各系统运行特性的全周期监控,在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前进行预警并推送异常信息,规范化了模型部署在大数据平台后的测试与实施工作,进一步发现模型缺陷,提高模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平台 故障诊断模型 机理分析 联合测试 训练优化
下载PDF
基于LII技术的发动机缸内碳烟测量平台设计
17
作者 张玉林 苏岩 +2 位作者 李小平 解方喜 姜北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97,共6页
设计并建立了LII技术结合双色法的碳烟定量测量系统,通过层流扩散火焰测试平台验证了LII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在光学发动机上应用该技术测量了不同循环喷油量下缸内碳烟体积分数分布,并研究了汽油直喷(GDI)发动机缸内碳烟的生成及发展历... 设计并建立了LII技术结合双色法的碳烟定量测量系统,通过层流扩散火焰测试平台验证了LII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在光学发动机上应用该技术测量了不同循环喷油量下缸内碳烟体积分数分布,并研究了汽油直喷(GDI)发动机缸内碳烟的生成及发展历程。结果表明,45.5 mg/c工况下所测得的碳烟最多,并且碳烟主要集中在活塞顶面附近且靠近喷油器一侧。对于5和10 mm 2个测量平面,缸内碳烟分别在32℃A ATDC和42℃A ATDC时刻达到最大值,之后由于氧化作用而逐渐减少。该LII缸内碳烟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发动机燃烧过程中缸内碳烟分布的定量测量,为控制发动机微粒排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烟 激光诱导炽光法 层流扩散火焰 汽油直喷发动机
下载PDF
主被动协同火焰多参数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18
作者 常珂 李蜜 +3 位作者 刘蒙 贾芳 罗自学 程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91,共6页
为了满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对燃烧检测平台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主被动协同检测的碳氢火焰多参数检测系统。该系统依托电荷耦合成像相机与激光发射器的同步测量,通过自行开发的图像处理程序开展数据采集与处理,结合热辐射定... 为了满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对燃烧检测平台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主被动协同检测的碳氢火焰多参数检测系统。该系统依托电荷耦合成像相机与激光发射器的同步测量,通过自行开发的图像处理程序开展数据采集与处理,结合热辐射定律与双色法等原理获得火焰介质辐射强度、透射比、线性吸收系数、燃烧温度等多个参数。在具体应用方面,通过激光消光测量实现火焰温度和辐射特性参数的解耦,将求解得到的线性吸收系数与图像检测获得的火焰辐射强度联立进而得到火焰介质温度分布。此系统能满足碳氢燃料燃烧火焰检测需求,对现有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扩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协同 激光消光 多参数检测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共面电容原理的煤炭灰渣介电特性实验研究
19
作者 张孟斌 李锐 +2 位作者 张嘉杰 马素霞 张建胜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28-3037,共10页
针对工业锅炉灰渣沉积监测的需求,基于共面电容原理对煤炭灰渣在高温下的电容特性进行测试,通过XRD与SEM分析淬冷灰渣的物相结构与微观形貌,并结合宽频介电谱仪研究温度、频率、组分对灰渣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 针对工业锅炉灰渣沉积监测的需求,基于共面电容原理对煤炭灰渣在高温下的电容特性进行测试,通过XRD与SEM分析淬冷灰渣的物相结构与微观形貌,并结合宽频介电谱仪研究温度、频率、组分对灰渣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700℃),灰渣物相中形成镁铁尖晶石且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灰渣复阻抗谱符合IBLC电介质模型,导致灰渣介电常数和测试电容值逐渐增大,基准渣在1200℃时的电容值约为700℃的282.0倍;Si/Al的变化对灰渣的介电性能影响不大,随着Fe_(2)O_(3)含量的增加或CaO含量的减小,灰渣中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导致介电常数增加,因此测试电容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面电容 灰渣 颗粒尺寸 介电常数 组分
下载PDF
基于电网考核指标的飞轮储能辅助一次调频容量配置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军 房方 +2 位作者 李杰 丁浩天 史福庆 《山东电力技术》 2023年第1期47-51,共5页
结合电网一次调频考核标准及机组实际动作数据,明确提升机组一次调频积分电量贡献指数的关键是提升机组前15 s的负荷动作量。利用飞轮储能动作速度快、机械设备寿命长的特点,提出基于长时间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考核指标数据的飞轮储能容量... 结合电网一次调频考核标准及机组实际动作数据,明确提升机组一次调频积分电量贡献指数的关键是提升机组前15 s的负荷动作量。利用飞轮储能动作速度快、机械设备寿命长的特点,提出基于长时间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考核指标数据的飞轮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选取典型机组运行数据对方案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调频 积分电量贡献指数 飞轮储能 容量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