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HHT‑RF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1
作者 李泽文 黎文娇 +2 位作者 彭维馨 雷柳 梁流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2,共12页
小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特征易受高接地过渡电阻、小初相角等弱故障条件影响而导致选线准确率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希尔伯特黄变换—随机森林(improved Hilbert⁃Huang transform⁃random forest,IHHT⁃RF)的配电网单相接... 小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特征易受高接地过渡电阻、小初相角等弱故障条件影响而导致选线准确率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希尔伯特黄变换—随机森林(improved Hilbert⁃Huang transform⁃random forest,IHHT⁃RF)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首先,提取每条线路在故障发生时的电流暂态信号,通过IHHT提取纯净的暂态电气量,构造标准差、能量熵和幅值畸变度3类特征向量;然后,将特征向量输入RF分类器建立故障选线模型,把故障选线问题转化为二分类问题;最后,将测量数据输入RF分类器中得出分类结果,实现故障线路的自动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法综合利用暂态信号的幅值、频率和能量等特征信息,不受弱故障条件、馈线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故障选线的准确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改进希尔伯特黄变换 随机森林 故障选线
下载PDF
基于纳什谈判和主从博弈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2
作者 聂永辉 李宗锴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3,104,共8页
为充分考虑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MCIES)中多利益主体间交易合作与多种能量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1种基于纳什谈判-主从博弈的点对点分布式交易策略。首先,建立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MCIES主从博弈动态定价模型,以园区综合能源系统(CIES)运营... 为充分考虑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MCIES)中多利益主体间交易合作与多种能量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1种基于纳什谈判-主从博弈的点对点分布式交易策略。首先,建立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MCIES主从博弈动态定价模型,以园区综合能源系统(CIES)运营商作为领导者,给下层用户制定动态电价与热价,用户响应电价与热价进行综合需求响应,CIES运营商根据用户的需求响应计划调整机组出力;其次,基于纳什谈判理论,建立包含主从博弈动态定价机制与CIES间合作博弈的MCIES双层优化模型;然后,将原问题等效为MCIES收益最大化子问题和合作收益分配最大化子问题,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实现CIES联盟利润的最大化,并合理分配收益,同时最小化用户用能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点对点交易 纳什谈判 主从博弈 动态内部定价
下载PDF
室外道路照明接地型式的选择分析
3
作者 何铁峰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4年第2期18-20,共3页
通过分析道路照明10kV电源端的接地系统,本文对TN-S系统和TT系统两种接地型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类似室外道路照明这些无等电位联结作用的户外场所,低压配电应优先采用TT系统接地型式,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道路照明 共用接地极 10kV电源端 TT系统 TN-S系统 故障电压
原文传递
球形分层大地格林函数的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
4
作者 潘卓洪 王岩 +4 位作者 高磊 王浩丞 肖振民 刘子暄 李慧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7-1246,I0033,共11页
目前球形分层大地格林函数在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首先,通过球形分层电磁理论推导无穷勒让德级数形式的格林函数,并提出勒让德级数权重函数的递推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求解球形分层格林函数的复镜像方法,将格林... 目前球形分层大地格林函数在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首先,通过球形分层电磁理论推导无穷勒让德级数形式的格林函数,并提出勒让德级数权重函数的递推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求解球形分层格林函数的复镜像方法,将格林函数的无穷级数求和转化为复镜像位函数的叠加,并推导算法的误差上限计算公式,通过算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针对地球尺度级别球形分层格林函数的数值奇异问题和极缓慢收敛特性,提出基于多精度算法的解决方案,进一步证明复镜像法在计算速度和精度上的优势。所提方法能够解决球形分层格林函数的理论和计算难题,为求解地球尺度级别球形分层格林函数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分层大地 格林函数 复镜像法 多精度算法 误差上限计算公式
原文传递
并阻尼谐振接地系统对地参数测量与高阻故障选线新方法
5
作者 曾超 喻锟 +3 位作者 曾祥君 李理 贺世庚 贺芳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6,共10页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对地参数测量不准确以及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并阻尼谐振接地系统对地参数测量与高阻故障选线新方法。基于消弧线圈并联阻尼电阻的投切特性,利用投切阻尼电阻前后零序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关系,测量系统...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对地参数测量不准确以及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并阻尼谐振接地系统对地参数测量与高阻故障选线新方法。基于消弧线圈并联阻尼电阻的投切特性,利用投切阻尼电阻前后零序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关系,测量系统对地电导与电容参数。在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调整并联阻尼电阻值大小,测量各馈线零序导纳值。在发生接地故障后退出阻尼电阻,测量故障后各馈线零序导纳值,可消除系统参数不对称、互感器采样不同步的影响,主动构造故障前后各馈线的零序导纳相角差,实现故障线路的准确判别。在PSCAD仿真环境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精确测量对地电导与电容参数,测量相对误差不高于0.6%;在不同馈线、不同过渡电阻下发生接地故障时,能准确判别故障线路,耐过渡电阻能力达10 k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电阻 谐振接地系统 对地参数测量 高阻故障 故障选线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识别的有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6
作者 许守东 欧阳金鑫 +3 位作者 陈宇捷 陈纪宇 王建 熊小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0,共10页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量接入使配电网继电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大,但故障信息十分微弱,特别是在DG多样化故障输出特性的影响下,有源配电网单相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常难以保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量接入使配电网继电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大,但故障信息十分微弱,特别是在DG多样化故障输出特性的影响下,有源配电网单相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常难以保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识别的有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分析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下DG的输出特性,建立了在不同故障位置下有源配电网的正序增广网络,构建了故障位置关于馈线出口以及DG输出电流的函数,建立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位置模型,利用不同故障位置下短路电流矢量占比系数的差异性构建了新的故障定位判据。通过将单相接地故障定位问题转化为故障位置模型系数的求解问题,提高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在不同故障位置、不同过渡电阻下均能准确定位单相接地故障,具有原理清晰、故障特征量采集便捷、灵敏性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区段定位 故障测距
下载PDF
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直流老化研究进展
7
作者 武康宁 程卓林 +2 位作者 李柔 李建英 李盛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1-633,共13页
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直流老化功耗随时间持续降低,完全不同于功耗不断上升的传统老化现象,给基础老化理论和工程应用均带来了巨大挑战。这种反常的老化现象已经超出了经典离子迁移老化理论的范畴,其非阿雷尼乌斯特征也使实际状... 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直流老化功耗随时间持续降低,完全不同于功耗不断上升的传统老化现象,给基础老化理论和工程应用均带来了巨大挑战。这种反常的老化现象已经超出了经典离子迁移老化理论的范畴,其非阿雷尼乌斯特征也使实际状态评估和寿命预测难以开展。文中详述了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直流老化及恢复特征:正向伏安特性在直流老化后存在“交叉”现象;老化过程可逆,试样充分恢复后能达到其未老化状态。离子重排(donorionredistribution,DIR)老化模型可合理解释氧化锌压敏陶瓷的直流老化现象。氧化锌压敏陶瓷的老化功耗取决于界面态消耗与耗尽层离子“U”型分布之间的竞争,前者导致功耗上升而后者有利于功耗降低。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势垒界面态在高温、缺氧气氛等条件下不能保持稳定,其原本下降的功耗也能转变为不断上升。此外,广为应用的功耗(泄漏电流)具有显著的电压依赖特性,并不能反映氧化锌压敏陶瓷真实的老化状态,反向老化系数则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老化状态表征参数。通过深化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老化现象、老化机制及状态评估的认识,本文旨在推进我国高性能氧化锌压敏陶瓷生产制造和高端避雷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压敏电阻 老化 过电压保护 避雷器 状态评估
原文传递
基于XGBoost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8
作者 柯亮 李波 +4 位作者 廖凯 谭云耀 贾亦真 段青 沙广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8,共11页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具有电气量微弱、与正常运行工况相似等特点,因此难以检测。针对传统指标阈值法常由经验整定,在复杂环境下适应性较差、灵敏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的配电网高阻...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具有电气量微弱、与正常运行工况相似等特点,因此难以检测。针对传统指标阈值法常由经验整定,在复杂环境下适应性较差、灵敏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以避免复杂的阈值整定。首先,通过建立10 kV中压配电系统高阻接地故障的等效模型,获取高阻接地故障和正常运行工况的零序电流数据。然后,在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XGBoost直接从原始量测信息中学习其与高阻接地故障的映射关系,构建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模型,以降低因特征提取产生的误差。最后,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高阻接地故障检测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速动性,并且在噪声和数据缺失等情况下表现出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接地故障 故障检测 零序电流 XGBoost
下载PDF
适用于带并抗的同杆双回线接地故障分相自适应重合闸策略
9
作者 蒋江波 解超 +2 位作者 李凤婷 尹纯亚 张高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4,共13页
同杆双回线发生接地故障采用传统跳闸策略时可能会产生负序分量,传统自动重合闸方案在合闸前不判定故障性质,重合失败时将影响系统稳定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并抗的同杆双回线接地故障改进跳闸与分相自适应重合闸策略。首先... 同杆双回线发生接地故障采用传统跳闸策略时可能会产生负序分量,传统自动重合闸方案在合闸前不判定故障性质,重合失败时将影响系统稳定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并抗的同杆双回线接地故障改进跳闸与分相自适应重合闸策略。首先,通过建立带并抗的同杆双回线各相之间的耦合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够避免负序分量注入系统的改进跳闸策略。其次,分别对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情况下的故障相并联电抗器电流特征分析,提出了基于故障相并联电抗器微分栅电流的故障性质判据。最后,结合改进跳闸策略和故障性质判据,形成了适用于带并抗的同杆双回线接地故障分相自适应重合闸策略。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改进跳闸与分相自适应重合闸策略能够避免负序分量注入系统,以及在不同接地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过渡电阻情况下都能保证输电线路重合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重合闸 微分栅 故障性质判据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下载PDF
基于时频谱图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智能识别方法
10
作者 庄文睿 郭谋发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针对配电网中发生高阻接地故障(high impedance fault, HIF)进行特征提取时,人为构造的特征量或特征向量难以充分体现高阻接地故障区别于其他事件的特征问题,提出一种波形隐含特征提取方法.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将零序电流转换为时频谱图,... 针对配电网中发生高阻接地故障(high impedance fault, HIF)进行特征提取时,人为构造的特征量或特征向量难以充分体现高阻接地故障区别于其他事件的特征问题,提出一种波形隐含特征提取方法.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将零序电流转换为时频谱图,并分割为正方形切片,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辨识高阻接地故障特有的“齿”形特征.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由波形中的高频分量得到可视化的时频谱图,省去了人为构造的特征量的步骤,避免了特征量难以准确表征HIF特征的问题,其可靠性在仿真及现场样本测试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接地故障 时频谱图 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频域介电谱曲线分解的氧化锌避雷器老化状态评估
11
作者 马御棠 束洪春 +3 位作者 钱国超 周仿荣 黄林 魏仁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1-913,共13页
氧化锌避雷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其老化状态直接关系到对过电压的防护效果,开展氧化锌避雷器的老化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氧化锌避雷器内部不均匀老化分布,提出一种基于频域介电谱曲线分解的氧化锌避雷器老化状态评估... 氧化锌避雷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其老化状态直接关系到对过电压的防护效果,开展氧化锌避雷器的老化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氧化锌避雷器内部不均匀老化分布,提出一种基于频域介电谱曲线分解的氧化锌避雷器老化状态评估方法。首先,通过构建氧化锌避雷器介电响应等效电路,研究了氧化锌避雷器频域介电谱分解方法,根据整支避雷器频域介电谱分解可以得到避雷器内部各区域氧化锌阀片的频域介电曲线;其次,利用Havriliak-Negami方程对氧化锌阀片频域介电谱特征参数进行了提取,基于极限学习机建立了氧化锌阀片老化状态评估模型,提出氧化锌避雷器老化评估方法流程;最后,通过多重雷击模拟实验,制备了不同老化状态的氧化锌阀片与避雷器实物样本,对所提老化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整支避雷器频域介电谱分解与测试结果的平均误差小于3%,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对避雷器频域介电谱进行分解并获取各区域的频域介电谱;针对整支避雷器,该文所提方法对各区域老化状态的评估准确率为93.3%,能够有效地对避雷器进行老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避雷器 老化状态评估 频域介电谱 曲线分解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柔性石墨接地材料工频热稳定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陈四甫 张俊杰 +4 位作者 陈瑞斌 余飞宏 尹李健 郭洁 务孔永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1,共8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接地材料在运行中存在的腐蚀严重、运维费用高等问题,新型耐腐蚀型柔性石墨非金属接地材料成为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柔性石墨接地材料的电气及热特性与传统的金属接地材料差异较大,其在工频电流下的热... 针对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接地材料在运行中存在的腐蚀严重、运维费用高等问题,新型耐腐蚀型柔性石墨非金属接地材料成为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柔性石墨接地材料的电气及热特性与传统的金属接地材料差异较大,其在工频电流下的热稳定性能也与金属材料有所区别,成为了制约柔性石墨接地材料截面选取以及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柔性石墨接地材料热稳定性能,文中针对柔性石墨接地材料在不同短时工频电流作用下的电气及热特性变化展开实验研究,获得了相应的热稳定温度阈值和热稳定系数参考值。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石墨接地材料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即热稳定温度阈值)约为300℃,与传统金属接地材料较为接近;而其热稳定系数约为2.94,相比金属接地材料较低,因此在设计接地体时,柔性石墨材料的接地体截面应超过金属接地材料接地体截面,才能保证通流容量满足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基柔性接地体 工频热稳定性 热稳定系数
下载PDF
海底电缆修复后回放过程仿真研究
13
作者 蔡晔 黄小卫 +2 位作者 李晓骏 李翔 吴高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2期0109-0113,共5页
本文探究修复后海缆回放入海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回放过程中的各种弯曲保护装置和维修船运动参数进行数值计算。基于Orcaflex建立仿真模型,对回放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长度、外径、内径、水下长度质量、转向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 本文探究修复后海缆回放入海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回放过程中的各种弯曲保护装置和维修船运动参数进行数值计算。基于Orcaflex建立仿真模型,对回放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长度、外径、内径、水下长度质量、转向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摩擦系数等参数对海缆回放过程中海缆受力状况的影响,并依此对回放过程中限弯器的设计和选型提出建议:增大限弯器的长度可以有效的降低沿缆最大曲率,防止电缆弯曲失效。通过计算分析可得,在初始张力、速度比和限弯器的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缆回放过程中,限弯器的锁合半径越大越容易在限弯器两端发生弯曲失效。在速度比为1.3时,限弯器长度为16m。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对海缆回放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设计,避免海缆在回放过程中的弯曲失效,降低海缆维护成本,提高海缆维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缆 数值计算 仿真模拟 限弯器
下载PDF
基于CWT-CNN-LSTM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分析
14
作者 何银 何宇 聂祥论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1期418-421,共4页
阐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提取难点,分析现有选线方法、选线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和CNN-LSTM的故障选线方法。首先对零序暂态电流进行连续小波变换获取对应的时频灰度图像,然后CNN... 阐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提取难点,分析现有选线方法、选线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和CNN-LSTM的故障选线方法。首先对零序暂态电流进行连续小波变换获取对应的时频灰度图像,然后CNN自适应提取时频灰度图像的局部特征,LSTM层从CNN层学到的局部特征中学习上下文依赖关系,最后通过SoftMax层实现故障选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选线精度为99.65%,与CWT-CNN等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选线 连续小波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基于元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小电流系统接地故障快速诊断方法
15
作者 刘勇 吴伟丽 +1 位作者 刘俊 陈保香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1期103-106,109,共5页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中性点不接地或者采用高阻抗接地方式,故障监测信号常常较微弱、有时甚至现场数据采样不足,因此存在诊断困难等问题。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小电流系统接地故障辨识方法:利用...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中性点不接地或者采用高阻抗接地方式,故障监测信号常常较微弱、有时甚至现场数据采样不足,因此存在诊断困难等问题。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小电流系统接地故障辨识方法:利用元学习对迁移学习算法加以改进,以解决实测数据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元迁移学习网络框架,先对样本之间相似和不相似等关系进行构建和评估,进行样本之间的迁移学习,再利用情景训练策略进行故障分类,以达到提高小样本辨识率的目的,最后,利用仿真模拟和实验室监测数据对方法加以应用,结果表明了方法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故障 元学习 迁移学习 故障诊断
下载PDF
Cr_(2)O_(3)对ZnO-Bi_(2)O_(3)基高压压敏陶瓷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桂阳海 涂远生 +3 位作者 田宽 郭会师 黄海 张心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ZnO-Bi_(2)O_(3)-Co_(2)O_(3)-NiO-Mn_(3)O_(4)-SiO_(2)-Cr_(2)O_(3)压敏陶瓷,研究不同掺杂量的Cr_(2)O_(3)对ZnO压敏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电气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电化学...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ZnO-Bi_(2)O_(3)-Co_(2)O_(3)-NiO-Mn_(3)O_(4)-SiO_(2)-Cr_(2)O_(3)压敏陶瓷,研究不同掺杂量的Cr_(2)O_(3)对ZnO压敏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电气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及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样品的物相、微观形貌及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r_(2)O_(3)的加入不仅具有抑制ZnO晶粒异常生长和提升晶粒均匀分布的作用,而且能显著降低ZnO晶粒电阻,增加晶界电阻。在Cr_(2)O_(3)添加量为0%~0.21%(摩尔分数,下同)范围内,随着添加量的增大,压敏陶瓷的非线性系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当Cr_(2)O_(3)掺杂量为0.14%时,ZnO压敏陶瓷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电位梯度E_(1 mA)=216 V·mm^(-1)、泄漏电流J_L=0.36μA·cm^(-2)、非线性系数α=25、残压比K=1.815、老化系数K_(ct)=0.647。此外,该压敏陶瓷在4/10μs波形下100 kA脉冲电流冲击2次后U_(1 mA)仍保持为初始的96.75%,表现出良好的冲击稳定性,在配电系统避雷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压敏陶瓷 Cr_(2)O_(3)掺杂 微观结构 电气性能 阻抗性能
下载PDF
考虑电压采集电磁信号干扰的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
17
作者 李宝银 吴宏亮 龚子豪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2,共7页
为实时监测氧化锌避雷器运行状态,提出考虑电压采集电磁信号干扰的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方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去除原始电压信号中的电磁噪声,消除电磁干扰;利用谐波分析法对电压与电流信号实施快速傅里叶变换操作,简化运算,获取... 为实时监测氧化锌避雷器运行状态,提出考虑电压采集电磁信号干扰的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方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去除原始电压信号中的电磁噪声,消除电磁干扰;利用谐波分析法对电压与电流信号实施快速傅里叶变换操作,简化运算,获取避雷器的阻性、基波阻性以及三次谐波电流,由此判定氧化锌避雷器运行状态。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电磁噪声以及无用信息,保留了有效信息,测量误差也未超过0.25%,能够有效监测出氧化锌避雷器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采集 电磁干扰 氧化锌避雷器 谐波分析法 离散频谱校正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绝缘子并联间隙雷电冲击试验研究
18
作者 岳嵩 张旭 +3 位作者 朱真兵 刘子皓 常伟 张恒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4,共6页
针对阿里联网工程中海拔4000 m以上线路的雷电防护需求,设计并试制了高海拔地区用110 kV、220 kV电压等级的绝缘子串并联间隙,每个等级的并联间隙依据基准绝缘子串长度的85%和90%设计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型式,在西藏国家电网高海拔试验基... 针对阿里联网工程中海拔4000 m以上线路的雷电防护需求,设计并试制了高海拔地区用110 kV、220 kV电压等级的绝缘子串并联间隙,每个等级的并联间隙依据基准绝缘子串长度的85%和90%设计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型式,在西藏国家电网高海拔试验基地对绝缘子串和并联间隙开展了雷电冲击特性试验,测试研究了高海拔110 kV、220 kV瓷绝缘子串以及不同型式并联间隙的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伏秒特性和并联间隙保护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型式的并联间隙均能有效疏导电弧路径保护绝缘子串免遭电弧烧蚀,而考虑到并联间隙伏秒特性曲线较绝缘子串的应降低10%以上,110 kV电压等级并联间隙适合选用85%间隙距离型式,220 kV电压等级并联间隙两种型式则均可满足运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间隙 雷电冲击特性 高海拔 并联间隙保护有效性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一二次融合装备全场景故障研究
19
作者 徐启源 林心昊 +4 位作者 徐全 喻磊 马楠 刘胤良 雷金勇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1期209-214,共6页
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一二次融合装备全场景故障分析方法。针对低压配电网故障场景的类型和方式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影响配电网故障仿真的影响因素。针对低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模型进行了说明,建立了小电阻接地系统模型、消弧线圈接地系... 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一二次融合装备全场景故障分析方法。针对低压配电网故障场景的类型和方式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影响配电网故障仿真的影响因素。针对低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模型进行了说明,建立了小电阻接地系统模型、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模型,分析二者在模拟故障时的影响因素。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场景诊断方式,结合一二次设备融合装置的功能特点进行了流程分析。针对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故障场景模拟在数据准确率以及训练数据结果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一二次融合 故障场景模拟 接地故障
下载PDF
采用螺旋状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自动化控制
20
作者 罗杰 宋平平 +1 位作者 陈锐忠 林少佳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4期61-64,88,共5页
针对接地装置当中电流泄露不足,跨步电压较大以及装设接地装置时间过长的问题,该文提出结合螺旋状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自动化控制模型。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对接地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并结合气动筒调节接地装置的长度;同时通过将螺旋状接地... 针对接地装置当中电流泄露不足,跨步电压较大以及装设接地装置时间过长的问题,该文提出结合螺旋状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自动化控制模型。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对接地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并结合气动筒调节接地装置的长度;同时通过将螺旋状接地模块代替传统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以提高接地电流的引流以及泄流的水平。经过实验验证,该办法能够使跨步电压降低,同时降低接地装置控制成本。通过工作人员的接地装置装设对比,该文设计接地装置装设简单,极大提高了接地装置的装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装置 螺旋状接地模块 自动控制系统 薄管状接地模块 气动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