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技术
1
作者 李勤 张肇驿 +3 位作者 蒋薇 刘云龙 王永伟 龙全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
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性能提升对束流探测器提出了高精度测量要求,由此不仅要求高精度的探测器设计装配技术,而且也要求探测器的准确标定。从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测量原理出发,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开展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技术... 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性能提升对束流探测器提出了高精度测量要求,由此不仅要求高精度的探测器设计装配技术,而且也要求探测器的准确标定。从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测量原理出发,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开展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技术研究。在理论上采用解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的计算处理方法和标定方法的标定效果,提出了特征平面标定,在建立的位置标定系统上,对用于多脉冲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的No.23电阻环进行了标定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根据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确定了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脉冲电子束 位置探测器 标定技术 标定方法
下载PDF
电磁悬浮系统的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
2
作者 杨杰 杨星 +1 位作者 高涛 胡海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单点电磁悬浮系统是常导电磁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关键控制单元。针对单点电磁悬浮系统因强干扰影响导致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方法。首先,基于电磁悬浮结构及原理建立了单点悬浮系统线性化模型,并对... 单点电磁悬浮系统是常导电磁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关键控制单元。针对单点电磁悬浮系统因强干扰影响导致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方法。首先,基于电磁悬浮结构及原理建立了单点悬浮系统线性化模型,并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自抗扰控制方法设计位置外环控制器以及基于PI调节器的电流内环控制器,对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改进,设计两级级联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提高扰动估计精确度及速度,进而提高LADRC中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扰动的估计能力,并在频域上分析了改进型LADRC扰动估计性能和抑制能力的优越性。最后,搭建实验环境,对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改进型LADRC不仅具有良好的位置跟踪性能,同时相比传统LADRC具有更强的抗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电磁悬浮系统 线性自抗扰控制 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 观测精确度 频域分析 抗扰性能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光电检测的单兵战术训练考核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晓琳 张崇 +1 位作者 尹文刚 秦岭 《电子技术应用》 202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单兵战术考核是融合智能、技能、体能为一体的综合体现,目前常用战术训练的训练场地、器材千差万别,缺乏必要的规范与标准性。基于图像识别和光电检测技术设计实现了智能化的单兵战术训练考核系统,该系统主要利用多对光电传感器代替传... 单兵战术考核是融合智能、技能、体能为一体的综合体现,目前常用战术训练的训练场地、器材千差万别,缺乏必要的规范与标准性。基于图像识别和光电检测技术设计实现了智能化的单兵战术训练考核系统,该系统主要利用多对光电传感器代替传统铁丝网对训练者的进入、离开、跃进、冲刺以及训练过程中的违规触碰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实时显示,并结合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对战术动作加以比对,以判断训练者通过全部掩体的时间,动作要领是否规范。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考核成绩传送至后台管理中心进行分析统计,用于提高单兵考核训练的时效性、准确性、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兵战术 图像识别 光电感知 无线传输
下载PDF
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装置物理设计
4
作者 李勤 何小中 +2 位作者 蒋薇 杨治勇 刘云龙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6,共7页
从强流脉冲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电子束流位置探测器测量原理出发,进行了标定装置物理设计,确定标定装置采用同轴结构,对束流探测器位置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偏心同轴线对位置标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同轴结构内... 从强流脉冲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电子束流位置探测器测量原理出发,进行了标定装置物理设计,确定标定装置采用同轴结构,对束流探测器位置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偏心同轴线对位置标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同轴结构内外导体相对位置调节范围、同轴线长度和特性阻抗。电路模拟和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在非匹配传输条件下可以得到满足位置标定要求的快脉冲信号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脉冲电子束 位置探测器 标定 标定装置 设计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大容量瞬态信号存储测试系统
5
作者 周继昆 张荣 +2 位作者 李翀 黄海莹 王军评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10期43-45,104,共4页
针对触发式瞬态信号存储测试系统的不足,基于FPGA设计了连续采集模式的大容量瞬态信号存储测试系统,由FPGA控制高速AD转换芯片对12路冲击加速度信号进行连续同步采集,最高采样频率为100kHz,并实时将采集到的数据连续存储到大容量FLASH;... 针对触发式瞬态信号存储测试系统的不足,基于FPGA设计了连续采集模式的大容量瞬态信号存储测试系统,由FPGA控制高速AD转换芯片对12路冲击加速度信号进行连续同步采集,最高采样频率为100kHz,并实时将采集到的数据连续存储到大容量FLASH;系统内部集成网络接口芯片,上位机可以通过RJ45接口快速读取测试系统中存储的数据;测试系统在水平碰撞试验中进行了应用,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存储测试 NAND FLASH
下载PDF
卷烟生产质量全过程信息化管控系统设计
6
作者 牛燕丽 王乐军 +2 位作者 赵德华 钱传林 王林枝 《微型电脑应用》 2023年第1期193-196,共4页
现有的卷烟生产管控模式未能将监测与报警功能有效融合,对烟叶切丝等生产过程的控制效果不佳,导致卷烟包装存在褶皱和断裂现象,对此,设计一个全新的卷烟生产质量全过程信息化管控系统。设计电压输出电路控制电平,处理滤波电路处理前端干... 现有的卷烟生产管控模式未能将监测与报警功能有效融合,对烟叶切丝等生产过程的控制效果不佳,导致卷烟包装存在褶皱和断裂现象,对此,设计一个全新的卷烟生产质量全过程信息化管控系统。设计电压输出电路控制电平,处理滤波电路处理前端干扰;根据固定的卷烟生产批次,建立数据在线采集与显示模块,实时获取生产全过程信息,设计与优化生产质量动态评估过程,采用有序加权算子评价卷烟生产质量,构建自动监测与报警融合模型,以信息化方式管控整个卷烟生产过程。实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管控下的烟丝质量更好,成丝细腻,烟丝压实,没有出现褶皱问题,对卷烟包装质量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生产质量 全过程 信息化管控系统 自动监测
下载PDF
线阵LED显示装置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设计研究
7
作者 原晓楠 李瑞程 +1 位作者 高心如 朱颜泽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4期21-25,共5页
以线阵LED显示装置设计研究为主体,通过分解装置设计要素,分析装置设计过程中旋转平台的特殊性,从旋转平台供电方式与装置机械结构设计出发,多学科交叉融合保证装置的性能要求。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主控单元,配合红外遥控调控显示内... 以线阵LED显示装置设计研究为主体,通过分解装置设计要素,分析装置设计过程中旋转平台的特殊性,从旋转平台供电方式与装置机械结构设计出发,多学科交叉融合保证装置的性能要求。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主控单元,配合红外遥控调控显示内容,通过机械设计技术修正装置平衡效果及旋转平台无线供电效果,基于人眼视觉暂留现象原理,利用电机带动旋转平台实现图像显示,采用3D打印技术完成了装置的制作。通过实验发现装置能够稳定、清晰地完成多种状态显示,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科学研究中的复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LED显示装置 供电方式 机械结构设计 多学科交叉融合
下载PDF
基于无位置传感器BLDCM的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智能控制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志强 《流体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5期15-18,23,共5页
传统系统发送和接收水泵控制指令和工况信号时,受通信接口干扰信号影响,使得水泵动态响应调节时间较长,超调量较大。提出基于无位置传感器BLDCM的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智能控制系统。硬件方面,由无位置传感器BLDCM电机、控制器、对外接口... 传统系统发送和接收水泵控制指令和工况信号时,受通信接口干扰信号影响,使得水泵动态响应调节时间较长,超调量较大。提出基于无位置传感器BLDCM的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智能控制系统。硬件方面,由无位置传感器BLDCM电机、控制器、对外接口,组成系统框架,利用电解电容,吸收通信接口外部干扰信号,利用控制器防护电路和滤波电路,抑制接口内部干扰信号,发送并接收电机工况信号和水泵控制指令;软件方面,采用矢量控制方式,根据BLDCM电机电压和转矩方程,确定电机运行控制量为转子角速度,比例积分调节转子角速度,改变电机转矩,间接控制水泵转矩和角速度。搭建系统测试平台,实验室内进行水泵冷却水加压循环,设置600、800、1 000 r/min电子水泵转速工况。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系统相比常规系统,缩短了水泵到达给定转速的调节时间,减小了超调量,改善了水泵动态加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DCM电机 电机控制器 电子水泵 控制系统 转子角速度 转矩
下载PDF
一种物理判据、数据驱动的新型手势识别算法
9
作者 原晓楠 杨文龙 +2 位作者 闫梦寒 汤子仪 王仕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2,共4页
基于智能家居系统应用背景,结合物联网、深度学习等技术对手势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现有手势识别算法的不同特点,将数据驱动与物理判据相结合建立了手势识别算法,提出了基于meidapipe手部关键点识别与物理判据、数据驱动相结合... 基于智能家居系统应用背景,结合物联网、深度学习等技术对手势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现有手势识别算法的不同特点,将数据驱动与物理判据相结合建立了手势识别算法,提出了基于meidapipe手部关键点识别与物理判据、数据驱动相结合的一种手势识别算法,从而改善现有手势识别算法的计算量与准确性。通过实验分析发现相比其他手势识别算法,提出的手势识别算法不仅计算量小,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系统 手势识别 物理判据 数据驱动 鲁棒性
下载PDF
基于类箕舌线的自适应变步长MPPT算法设计
10
作者 倪瓒 李浩楠 原晓楠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46,158,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使输出功率最大化。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类箕舌线的自适应变步长扰动观测法,该方法综合考虑跟踪速度、振荡幅度和计算复杂度等因素,分析了类箕舌线函数中参数α... 为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使输出功率最大化。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类箕舌线的自适应变步长扰动观测法,该方法综合考虑跟踪速度、振荡幅度和计算复杂度等因素,分析了类箕舌线函数中参数α和β的不同取值对算法的影响。应用Matlab/Simulink分别在改变光照强度和温度两种情况下进行仿真,并与定步长扰动观测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明显提高了跟踪速度,改善了靠近MPP时功率的振荡问题,相比于传统算法具有明显优越性。算法计算复杂度小,跟踪性能好,可应用于算力较小的MPPT控制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箕舌线函数 扰动观测法
下载PDF
大量程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及静态标定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姚建涛 侯雨雷 +2 位作者 牛建业 陈捷 赵永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3-1239,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6/3-3Stewart结构的大量程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介绍了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和测量原理。假设传感器为线性系统的情况下,研究超静定受力状态下的静态标定原理,并给出两种求解标定矩阵的标定方案。为了改善维间耦合和制造...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6/3-3Stewart结构的大量程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介绍了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和测量原理。假设传感器为线性系统的情况下,研究超静定受力状态下的静态标定原理,并给出两种求解标定矩阵的标定方案。为了改善维间耦合和制造误差等因素带来的非线性影响,利用误差反传算法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研究传感器的非线性静态标定方法。最后对传感器样机进行静态标定实验,给出了4种标定方案的实验结果并进行比较。标定结果表明该六维力传感器具有较好的测试精度,4种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预紧式传感器超静定受力而带来的标定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六维力传感器 预紧 超静定 标定
下载PDF
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各向同性的解析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姚建涛 侯雨雷 +1 位作者 毛海峡 赵永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28,共7页
各向同性是反映六维力传感器结构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各向同性性能分析是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性问题。为了获得最优的各向同性性能,应用螺旋理论建立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系统研究传感器的各向... 各向同性是反映六维力传感器结构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各向同性性能分析是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性问题。为了获得最优的各向同性性能,应用螺旋理论建立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的静态数学模型,系统研究传感器的各向同性性能指标。利用数学解析的方法,对传感器的正向和逆向各向同性进行分析,推导出同时满足正向力和力矩各向同性时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证明了该类传感器不能同时满足逆向力和力矩各向同性,并得到了各向同性度性能指标之间存在的制约关系。权衡各向同性的四个性能指标,通过求解综合性能目标函数的极值,得到了综合性能指标的最优值,并推导出综合性能指标最优时结构参数之间所满足的关系表达式。研究内容为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的结构性能优劣评价及结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 六维力传感器 各向同性 性能指标 解析方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电介质介电常数测量的油液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晓飞 杨定新 +1 位作者 胡政 杨拥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88-2091,共4页
润滑油的劣化过程蕴含着发动机的故障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其介电常数会有对应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电介质介电常数测量的油液在线监测方法,并对监测原理进行了介绍,设计了油液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电容传感器、微小电容变化量检测电路及相... 润滑油的劣化过程蕴含着发动机的故障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其介电常数会有对应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电介质介电常数测量的油液在线监测方法,并对监测原理进行了介绍,设计了油液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电容传感器、微小电容变化量检测电路及相应的测试分析软件。对不同污染度的润滑油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监测油液的介电常数的变化,可为发动机更换润滑油及故障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在线监测 介电常数 电容传感器
下载PDF
新型解耦和各向同性五维力传感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峰 陈玉龙 +2 位作者 彭斌彬 李为民 张建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1-74,共4页
介绍基于并联4-SPS&1-UPU结构的新型机器人五维力与力矩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并分析计算了其力与应变之间的转换关系及其力各向同性,为该五维力与力矩传感器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是力与力矩解耦和各向... 介绍基于并联4-SPS&1-UPU结构的新型机器人五维力与力矩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并分析计算了其力与应变之间的转换关系及其力各向同性,为该五维力与力矩传感器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是力与力矩解耦和各向同性的。该传感器采用弹性铰链替代球铰和虎克铰,具有结构灵巧、工艺好等优点,可应用到机器人手指和其他使用多维力与力矩传感器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力传感器 各向同性 并联机构
下载PDF
直流叠加高频交流方波电场下乳化液电脱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庆国 张宇琦 +3 位作者 宋春辉 王新宇 刘增 赵忠山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104,共7页
为了提高原油乳化液破乳效果和电脱水效率,提出采用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进行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开展了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下乳化液电脱水试验研究,分析该方法下乳化液中水滴的聚并机理,并借助于高速相机观察了乳化液中水... 为了提高原油乳化液破乳效果和电脱水效率,提出采用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进行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开展了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下乳化液电脱水试验研究,分析该方法下乳化液中水滴的聚并机理,并借助于高速相机观察了乳化液中水滴的运动及水链的消散过程。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流叠加高频方波电场可充分发挥直流和方波电场下的各自脱水优点,使水链易于消散,保证脱水电场的稳定,提高乳化液的电脱水速度和脱水率,且叠加高频交流方波含量在10%~20%范围内,脱水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原油生产现场的脱水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叠加高频方波 电脱水 脱水效率 水滴聚并 原油
下载PDF
交流电场下液滴形变及聚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庆国 郑天宇 +4 位作者 梁雯 宋春辉 刘增 赵忠山 魏新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1-58,共8页
为了研究原油电脱水过程中油中液滴的形变聚结特性,借助仿真手段,采用流体场和电场相耦合的方法研究外加交流电场情况下原油乳化液中单液滴的形变和双液滴的聚结行为,并仿真分析了电场强度、界面张力、液滴直径等因素对聚结速率的影响... 为了研究原油电脱水过程中油中液滴的形变聚结特性,借助仿真手段,采用流体场和电场相耦合的方法研究外加交流电场情况下原油乳化液中单液滴的形变和双液滴的聚结行为,并仿真分析了电场强度、界面张力、液滴直径等因素对聚结速率的影响。利用实验室中小型脱水系统开展了交流电场下原油乳化液的脱水试验,并通过高速摄像机对不同条件下乳化液中液滴的形变和聚结规律进行了观测与分析,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场强度、界面张力、液滴直径是影响乳化液脱水速率的重要因素;提高电场强度、降低界面张力和增大液滴直径可以提高乳化液中液滴的聚结速率,但过高的电场强度容易造成液滴的电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学 液滴 形变 聚结 乳化液
下载PDF
基于介电常数测量的新型在线油液监测传感器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建伟 杨定新 +1 位作者 胡政 杨拥民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4,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介电常数测量的油液在线监测电容传感器,设计了微小电容检测的软硬件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油液在线监测实验系统。对不同铁粉含量润滑油进行的检测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可以有效区分不同铁粉含量的润滑油液。进一步实验... 介绍了一种基于介电常数测量的油液在线监测电容传感器,设计了微小电容检测的软硬件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油液在线监测实验系统。对不同铁粉含量润滑油进行的检测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可以有效区分不同铁粉含量的润滑油液。进一步实验研究了温度、滑油压力对传感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压力与传感器电容值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即温度、压力对润滑油介电常数的影响近似呈线性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了传感器电容值随温度、压力的变化曲线,可为基于介电常数的在线油液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传感器 润滑油 介电常数 温度 压力
下载PDF
矿用电机车磷酸铁锂蓄电池在线状态检测系统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林京 张瑞雪 +1 位作者 常龙 郭海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矿用电机车磷酸铁锂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参数主要包括单体电池的工作电压、电流和温度。分别采用独立的模块对这3个量进行在线检测。电压检测部分再采用整体分布、部分集中的思路:将串联电池分成若干组,每组由电压检测模块集中检测。电压... 矿用电机车磷酸铁锂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参数主要包括单体电池的工作电压、电流和温度。分别采用独立的模块对这3个量进行在线检测。电压检测部分再采用整体分布、部分集中的思路:将串联电池分成若干组,每组由电压检测模块集中检测。电压、电流和温度检测的模块化提高了检测系统的灵活性。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检测的数据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矿用电机车 状态检测 模块化 集中 分布检测
原文传递
高准确度有效值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1
19
作者 陈仁伟 朱长青 岳夕彪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6期20-22,26,共4页
电气参数测量中,有效值检测应用十分广泛。针对一般有效值检测方法的测量准确度普通偏低,根据平均值法和真有效值法的基本原理,先后设计了利用LMC6482放大器代替二极管的精密整流电路和基于真有效值转换器AD637的高精度转换电路。通过... 电气参数测量中,有效值检测应用十分广泛。针对一般有效值检测方法的测量准确度普通偏低,根据平均值法和真有效值法的基本原理,先后设计了利用LMC6482放大器代替二极管的精密整流电路和基于真有效值转换器AD637的高精度转换电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这两种有效值转换电路均能实现高准确度测量。精密整流电路仅限于标准信号,而基于AD637的转换电路的适用范围更广。该设计在数字多用表和有关有效值测量功能的虚拟仪器的设计上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整流电路 真有效值法 LMC6482 AD637
下载PDF
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控制技术与装置研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宝森 王新宇 +2 位作者 陈庆国 魏新劳 王永红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8-12,共5页
针对传统电脱水器对原油三次采出液处理困难的难题,提出了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利用该方法进行原油脱水的优点.结合现场脱水工艺的要求,给出了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装置的实现方案,并开发出以三相全桥可控整流、IGB... 针对传统电脱水器对原油三次采出液处理困难的难题,提出了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利用该方法进行原油脱水的优点.结合现场脱水工艺的要求,给出了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装置的实现方案,并开发出以三相全桥可控整流、IGBT全桥逆变为核心的新型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装置.针对原油电脱水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高压短路现象,提出了长时间范围内的恒流与恒压和短时间范围内过流与过压的双重保护方案.经现场试验验证,该装置具有运行稳定、脱水效率高和节能等优点,实现了设计要求,并满足了油田现场原油电脱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电脱水 高频脉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