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电子信息设备故障诊断与虚拟仿真实验室设计
1
作者 冯元 李超 +3 位作者 梁博 方静 吕晓峰 海鹏博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1期226-227,共2页
阐述使用虚拟化技术构建电子信息设备故障诊断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方案,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将电子信息设备的硬件环境虚拟化,使用仿真软件模拟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场景,实现设备的故障诊断。
关键词 虚拟化技术 电子信息设备 故障诊断
下载PDF
电波混响室的仿真及场均匀性分析
2
作者 陈辉 李帅男 +3 位作者 史云雷 邵鄂 黎亮文 李宣毅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4年第2期55-59,共5页
混响室常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在以往的混响室建造中,常依赖设计者个人经验,通过反复调试来保证混响室的场均匀性。为此,提出了一种混响室的电磁仿真校验方法,并对不同搅拌方式下的场强分布及场均匀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 混响室常用于电磁兼容性能测试。在以往的混响室建造中,常依赖设计者个人经验,通过反复调试来保证混响室的场均匀性。为此,提出了一种混响室的电磁仿真校验方法,并对不同搅拌方式下的场强分布及场均匀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响室最低使用频率100 MHz的场均匀性为3.73 dB,并验证了400 MHz的场均匀性为2.64 dB,均满足标准要求且有一定的设计余量。文章对工程实践中混响室的设计建造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电磁仿真 场均匀性 搅拌器
下载PDF
信息时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
3
作者 孙正凯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2期135-137,共3页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同时,相关技术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技术安全、互通性、人才培养等。然而,这些挑战同...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同时,相关技术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技术安全、互通性、人才培养等。然而,这些挑战同样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文章就信息时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信息化 信息工程 信息技术
下载PDF
一种光波大气折射率剖面模型构建方法
4
作者 陈祥明 林乐科 +2 位作者 李若瑜 赵振维 王晓宾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3,共6页
根据经典光波折射率计算公式和ITU-R建议书中水汽密度经验公式,给出了一种新的光波大气折射率计算公式;借鉴Hopfield折射率静力项剖面模型和ITU-R建议书中水汽密度剖面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气象探空数据构建光波大气折射率剖面模型... 根据经典光波折射率计算公式和ITU-R建议书中水汽密度经验公式,给出了一种新的光波大气折射率计算公式;借鉴Hopfield折射率静力项剖面模型和ITU-R建议书中水汽密度剖面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气象探空数据构建光波大气折射率剖面模型的方法。以青岛地区为例,通过对1986—1995年历史气象探空数据的处理并结合参考标准大气,建立了适合当地的光波大气折射率剖面模型;统计剖面模型预测折射率剖面与实测折射率剖面的均方根误差,结果表明:构建的剖面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这对光学外测设备的折光修正数据处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大气折射率 大气静力学方程 HOPFIELD模型 折光修正 参考标准大气
下载PDF
横向沙丘表面与上方矩形截面柱复合电磁散射的FDTD研究
5
作者 杨能勋 任新成 +2 位作者 王玉清 朱小敏 董子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分别使用指数型分布和高斯型分布表示沙漠表面的高度起伏状况,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横向沙丘表面和沙丘与沙丘间平坦沙漠表面,运用Herkelrath提出的土壤湿度与介电常数的通用式计算沙土的介电常数,选用FDTD数值计算方法分析高度起伏均... 分别使用指数型分布和高斯型分布表示沙漠表面的高度起伏状况,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横向沙丘表面和沙丘与沙丘间平坦沙漠表面,运用Herkelrath提出的土壤湿度与介电常数的通用式计算沙土的介电常数,选用FDTD数值计算方法分析高度起伏均方根、入射角度、目标长度、目标宽度、目标高度、横向沙丘的高度和横向沙丘迎风坡坡底到坡顶的水平距离的变化对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横向沙丘表面与上方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分析了粗糙面为指数型分布和高斯型分布时散射系数的角分布曲线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TD 复合电磁散射 横向沙丘 上方目标 粗糙面 散射系数
下载PDF
基于磁传感器阵列的管道移位变形内检测
6
作者 李健 刘天一 +2 位作者 王佳霖 刘珊 黄新敬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4,共9页
海底管道的结构变形会增加管道断裂风险,从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球形内检测器和多通道磁传感器阵列的管道移位变形检测方法。根据磁机械效应,分析管道移位变形导致的管壁应力及管道内磁通密度变化规律。设计了检测器... 海底管道的结构变形会增加管道断裂风险,从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球形内检测器和多通道磁传感器阵列的管道移位变形检测方法。根据磁机械效应,分析管道移位变形导致的管壁应力及管道内磁通密度变化规律。设计了检测器结构布局及磁阵列采集方案,实现了管道内空间旋转磁通密度的高覆盖率采样。设计算法将旋转磁信号转换为管道坐标系下的平动磁信号,提取管道内等高线的磁数据,实现了多通道磁信息融合,提高了磁异常检出率。最后,开展了管道竖向加载和等效横向加载等移位变形的内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管道在纵向受力变形状态下,管道内等高线上磁通密度纵向分量的离散度降低136.1μT;管道在等效横向受力变形状态下,管道内等高线上磁通密度横向分量的离散度降低123.1μT;球形内检测器所测得的磁通密度离散度能够反映出管道不同方向的移位变形,且管道变形越大,磁通密度离散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弯曲 管道内磁通密度 磁阵列 球形内检测器
原文传递
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无人驾驶变换轨迹跟踪系统
7
作者 陈炜峰 仇昊 +1 位作者 吉爱红 胡凯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0,共7页
针对常规无人驾驶轨迹跟踪过程依据一个给定的参考轨迹,存在跟踪角度及速度协同性较差、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无人驾驶变换轨迹跟踪系统。设计包含激光传感器、电机控制、液晶显示、上位机通讯模块、键盘控制、微控制器... 针对常规无人驾驶轨迹跟踪过程依据一个给定的参考轨迹,存在跟踪角度及速度协同性较差、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无人驾驶变换轨迹跟踪系统。设计包含激光传感器、电机控制、液晶显示、上位机通讯模块、键盘控制、微控制器的硬件结构,根据角速度及速度误差调整角速度协同控制器误差,通过神经元加权处理偏置数,优化双推角速度协同控制效果;引入滑模控制器,得到速度控制指令及角速度控制指令回角速度协同控制器,通过轨迹控制器和角速度协同控制器的设计,实现无人驾驶变换轨迹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后,角度轨迹跟踪结果更接近期望角度,直线状态和曲线状态下的轨迹跟踪误差均较小,最高为4 cm,轨迹跟踪精度高、定位准,整体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 激光传感器 变换轨迹跟踪系统 期望角度
原文传递
硬件损伤条件下无人机辅助的NOMA-IRS网络资源分配算法
8
作者 樊自甫 夏子航 +1 位作者 王正强 万晓榆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85,共11页
探讨了在硬件损伤条件下,如何通过搭载在无人机上的智能反射面(IRS)有效支持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的网络,以加快多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全面优化策略实现整个通信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包括联合调整串行干扰消除的解码... 探讨了在硬件损伤条件下,如何通过搭载在无人机上的智能反射面(IRS)有效支持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的网络,以加快多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全面优化策略实现整个通信系统的最大传输速率,包括联合调整串行干扰消除的解码策略、IRS的反射配置、无人机的空间位置以及基站的发射功率。由于该问题是一个非凸问题,提出使用块坐标下降方法来实现优化的一种迭代算法,将原始的非凸问题细分为3个子问题,并通过结合惩罚函数法、半正定松弛技术和连续凸近似法来解决这些子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系统总速率方面相比随机部署无人机、未使用IRS辅助的NOMA策略,系统速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智能反射面 凸优化 和速率最大化 无人机
下载PDF
面向GPU的5G新型无线电的高吞吐率LDPC译码器
9
作者 李荣春 周鑫 +1 位作者 乔鹏 王庆林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的5G软件无线电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译码器,为了节省片上和片下带宽,采用码字缩短和打孔技术、两级量化和数据打包方案,以提升数据带宽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的5G软件无线电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译码器,为了节省片上和片下带宽,采用码字缩短和打孔技术、两级量化和数据打包方案,以提升数据带宽的利用率。实验基于Nvidia RTX 2080Ti GPU平台实现了高码率情况下的最小和近似译码算法的并行译码,通过分析GPU上的最优线程设置,将码率为5/6的(2080,1760)LDPC算法的译码吞吐率提升至1.38 Gbit/s,译码吞吐率性能优于现有其他基于GPU的LDPC译码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 5G 图形处理单元 软件无线电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灾区航迹规划
10
作者 杨军利 屈子昂 +1 位作者 杨沛达 钱宇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0期120-124,129,共6页
针对传统蚁群算法用于无人机航迹规划时在大空间多维数转弯次数多、收敛速度慢甚至不收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算法。根据地图构建三维空间模型,采用对空间切片的方式来避免在寻优过程中跨越多个单元格;通过每一代最优路径来更新... 针对传统蚁群算法用于无人机航迹规划时在大空间多维数转弯次数多、收敛速度慢甚至不收敛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算法。根据地图构建三维空间模型,采用对空间切片的方式来避免在寻优过程中跨越多个单元格;通过每一代最优路径来更新信息素以及引入距离启发量的策略,增强了算法的收敛性和效率,得出改进蚁群算法相对于传统蚁群算法和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在搜索效率上分别提高了65.9%和18.1%,在平均转弯角度上分别减少了48%和61.2%,在航迹长度上比传统蚁群算法缩短了38.5%的结果。研究所提出的改进蚁群算法能为无人机救灾快速路径规划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规划 改进蚁群算法 无人机 信息素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11
作者 卢颖鹏 陈曦 +1 位作者 杜忠华 侯杰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期12-16,共5页
基于提高装甲车主动防护系统目标跟踪精度和收敛速度、提升目标拦截概率的目的,该文引入了噪声自适应系数对SUKFR(比例对称采样的UKFR)算法进行优化。通过Matlab软件使用Monte Carlo(蒙特卡罗)方法对UKFR(径向速度的无迹卡尔曼)、SUKFR... 基于提高装甲车主动防护系统目标跟踪精度和收敛速度、提升目标拦截概率的目的,该文引入了噪声自适应系数对SUKFR(比例对称采样的UKFR)算法进行优化。通过Matlab软件使用Monte Carlo(蒙特卡罗)方法对UKFR(径向速度的无迹卡尔曼)、SUKFR和ASUKFR(自适应系数的SUKFR)算法的滤波性能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SUKFR算法的主动防护系统不仅目标跟踪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而且拦截概率达到了90%以上,为装甲车主动防护目标跟踪领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自适应系数 蒙特卡罗 无迹卡尔曼 拦截概率
下载PDF
下推式磁悬浮自适应模糊PD控制方法
12
作者 林厚健 蔡子颖 +2 位作者 邓定南 王小增 黄杰贤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期27-30,35,共5页
为了改进基于传统PD控制的下推式磁悬浮控制系统稳态误差大、系统功耗高、体位适应性差的缺点,在传统PD控制结构基础上,引入具有设定值积分功能的模糊控制器和基于z轴磁场检测的比例运算器实现自适应模糊PD控制。所提算法在基于STM32F40... 为了改进基于传统PD控制的下推式磁悬浮控制系统稳态误差大、系统功耗高、体位适应性差的缺点,在传统PD控制结构基础上,引入具有设定值积分功能的模糊控制器和基于z轴磁场检测的比例运算器实现自适应模糊PD控制。所提算法在基于STM32F401CCU6为主控芯片的硬件系统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PD控制,自适应模糊PD控制算法对受控力不同的浮子控制的稳态误差均趋于0,磁悬浮系统装置的最大倾斜角由10°增加到90°,系统稳态输出功率从14 W降低至0.6 W,磁悬浮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系统 模糊PD 自适应 鲁棒性 功耗
下载PDF
人工等离子体云团与无人机群的散射研究
13
作者 汤炜 葛淑灿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电离层中释放的金属蒸气产生人工等离子体云团,其可显著改变无线电波传播。本文利用几何绕射理论(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 GTD)和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经由天线、人工等离子云团和无人... 电离层中释放的金属蒸气产生人工等离子体云团,其可显著改变无线电波传播。本文利用几何绕射理论(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 GTD)和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经由天线、人工等离子云团和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群组成的传播链路中信号强度计算方法。利用30~70 MHz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 VHF)信号研究人工等离子体云团与UAV群的复合散射特性,得出如下结论:接收功率随着信号频率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机群由N架UAV构成时,阵因子迭加使机群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 RCS)出现一定的起伏,同相迭加时,接收功率可比单个UAV高约20lg N dB;利用人工等离子体云团散射可实现VHF频段用于对米级尺度RCS目标进行超视距探测,有助于解决紧急情况下电离层扰动对高频探测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几何绕射理论(GTD) 人工等离子体 无人机(UAV)群 雷达散射截面(RCS)
下载PDF
异构防火墙IP封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刘梅 苏赐锭 谢婉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互联网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在企事业单位的互联网业务应用遭受网络攻击等网络安全紧急事件时,如何及时有效地阻断来自互联网的恶意攻击,降低甚至消除网络攻击对互联网业务应用系统的影响,保障企事业单位业务的正常运转,显得尤其重要... 互联网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在企事业单位的互联网业务应用遭受网络攻击等网络安全紧急事件时,如何及时有效地阻断来自互联网的恶意攻击,降低甚至消除网络攻击对互联网业务应用系统的影响,保障企事业单位业务的正常运转,显得尤其重要。结合互联网业务应用通常的部署架构,在互联网业务应用的边界提出基于防火墙IP黑名单功能或者访问控制策略的阻断方式,在广泛结合主流防火墙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在实际网络中进行部署,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现对恶意攻击IP的快速有效甚至秒级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攻击 防火墙 IP黑名单 访问控制 一键 自动封堵
下载PDF
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实验室远程预约机制设计
15
作者 李丹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58,共4页
实验室远程预约存在节点负载不均衡问题,导致预约出错次数多、预约时间差大。面对该问题,设计了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实验室远程预约机制。创新性地在统一身份认证约束条件下计算预约所需时间和预约信息平均负载,通过调整负载的方差和算... 实验室远程预约存在节点负载不均衡问题,导致预约出错次数多、预约时间差大。面对该问题,设计了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实验室远程预约机制。创新性地在统一身份认证约束条件下计算预约所需时间和预约信息平均负载,通过调整负载的方差和算术平方根值,判断分配预约任务数,达到远程预约节点负载均衡调度的目的。根据远程预约节点负载均衡调度结果,计算并更新实验综合受益总分,设计实验室远程预约机制。根据远程预约客户端与预约时间差值,判定远程预约有效性。通过计算增益误差校正控制值,校正预约时间差。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机制预约出错次数最大仅为18次,最大时间差仅为1 min,有效降低了实验室远程预约的出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身份认证 实验室 远程预约 负载均衡 认证服务 误差校正
下载PDF
介质粗糙面与组合目标宽带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16
作者 朱小敏 于泽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181,共5页
文中对介质粗糙面和组合目标的宽带复合电磁散射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复合散射系数频率响应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后向复合散射系数在宽频带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变化而产生振荡,粗糙面的高度均方根、介电常数、组合目标尺度、目... 文中对介质粗糙面和组合目标的宽带复合电磁散射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复合散射系数频率响应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后向复合散射系数在宽频带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变化而产生振荡,粗糙面的高度均方根、介电常数、组合目标尺度、目标介电常数等因素对复合散射系数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规律较为复杂。相比之下,粗糙面的相关长度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较为微弱。当目标是理想导体时,频率响应曲线近似呈现出准周期性的振荡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粗糙面 组合目标 宽带复合散射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电磁散射特性 频率响应曲线
下载PDF
一种在尺度空间下基于边缘的角点目标检测方法
17
作者 宋佳声 李浩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6,共9页
图像中的目标角点位置是实现很多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关键数据。为了克服传统检测算法产生的数据冗余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尺度空间下基于边缘的角点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构建一个分组多层的尺度空间,将原图投影到其中后得到多个平滑图像。与... 图像中的目标角点位置是实现很多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关键数据。为了克服传统检测算法产生的数据冗余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尺度空间下基于边缘的角点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构建一个分组多层的尺度空间,将原图投影到其中后得到多个平滑图像。与此同时,采用定义的边缘算子检出平滑图像中所有边缘而得到多个按序存放的像素点集,当点集数量稳定时停止更大尺度的变换。然后,在当前尺度下,计算点集中各元素反映其角点强度的特征值。根据这些特征值变化规律检出角点的支撑集区间,并在此区间中采用高斯拟合函数确定最终的目标角点。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检出特征显著的目标角点及其角度,其中合成图像精度在像素级,应用案例中的平均误差与图幅比约为1.5/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点检测 尺度变换 边缘算子 数据拟合
原文传递
基于ISMM方法的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湍流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研究
18
作者 陈伟 马琪琪 +1 位作者 杨利霞 薄勇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由于传统散射矩阵法(scattering matrix method, SMM)在计算过程中会产生奇异矩阵,本文基于改进的SMM (improved SMM, ISMM)结合一维磁化等离子体湍流模型,计算了等离子体湍流介质对电磁波在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同时分析... 由于传统散射矩阵法(scattering matrix method, SMM)在计算过程中会产生奇异矩阵,本文基于改进的SMM (improved SMM, ISMM)结合一维磁化等离子体湍流模型,计算了等离子体湍流介质对电磁波在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同时分析了电磁波在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结果表明,湍流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等离子体鞘套中电子的运动规律,使其运动过程中能量衰减增多,因此其在0~35 GHz的透射系数增大;另一方面外部磁场的增大,对左旋圆极化波与右旋圆极化波的传播特性影响相反,这是因为在左旋情况下,左旋圆极化波的旋转方向正好与电子的旋转方向相同,右旋圆极化波相反;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相当于电磁波在等离子体湍流中的传播距离增大,导致更多的电磁波能量被吸收;此外,考虑非均匀磁化情况后,电磁波在0~35 GHz频段内的右旋圆极化的透射系数更大。这些结果为研究电磁波在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湍流介质的传播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湍流 改进的散射矩阵法(ISMM) 入射角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的修正Z-FDTD算法
19
作者 张洁 韩冰 +1 位作者 赵善超 张国栋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6-396,共11页
对已有的Z变换时域有限差分法(Z-transformation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Z-FDTD)在电磁波与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分析的计算误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一种修正计算误差的Z变换时域有限差分方法(Modified Z-transfo... 对已有的Z变换时域有限差分法(Z-transformation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Z-FDTD)在电磁波与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分析的计算误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一种修正计算误差的Z变换时域有限差分方法(Modified Z-transform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MZ-FDTD),以提升Z-FDTD方法对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的适用性。对MZ-FDTD和Z-FDTD之间的计算误差问题,通过严格的公式推导求得该误差的计算公式,并引入误差分析因子,对比分析了该误差受空间步长和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的影响特征,在充分的误差分析与网格参数对比后,以电磁波在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为分析目标,举例说明了MZ-FDTD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Z-FDTD,通过MZ-FDTD方法计算得到的数值结果具有更高的计算准确度,较低的运行时间和较少的运行内存占用。此外,对电磁波在非均匀等离子体中传输特性分析的举例说明也证明了相比于Z-FDTD,优化的Z-FDTD方法无论是在较低频段还是较高频段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MZ-FDTD方法研究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问题将会获得更好的计算结果,这项工作中的误差分析方法也将对某些计算电磁学在等离子体中的应用与优化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 Z-FDTD 算法修正
下载PDF
基于邻域粗集神经网络的大数据特征分类系统
20
作者 朱磊 凌嘉敏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7期97-100,105,共5页
为提升主机元件对大数据的分类准确性,尽可能地避免数据误传,提出基于邻域粗集神经网络的大数据特征分类系统。在邻域粗集神经网络中,完成对邻域系数的粒化处理,通过逼近运算的方式,使神经网络模型快速趋于稳定。选取大数据特征调制信息... 为提升主机元件对大数据的分类准确性,尽可能地避免数据误传,提出基于邻域粗集神经网络的大数据特征分类系统。在邻域粗集神经网络中,完成对邻域系数的粒化处理,通过逼近运算的方式,使神经网络模型快速趋于稳定。选取大数据特征调制信息,借助调制识别器元件控制大数据特征的导出方向,结合关联信道组织完成数据特征的多标合并处理。实验表明,利用该系统可将大数据的单位召回率提升至65%,能够促进主机元件对大数据的准确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域粗集 神经网络 大数据特征 粒化处理 调制识别器 多标合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