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8,4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为分体式微波传输设备RTN980维护与故障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知 邢晓琪 《数字传媒研究》 2021年第3期60-64,共5页
内蒙古微波传输线路目前使用的SDH传输设备均为华为公司研发的分体式微波设备OptiX RTN 980,目前已运行6年多时间,在机房的日常工作中,对于传输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尤为重要,本文简要将RTN980设备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做了总结,供维护人员... 内蒙古微波传输线路目前使用的SDH传输设备均为华为公司研发的分体式微波设备OptiX RTN 980,目前已运行6年多时间,在机房的日常工作中,对于传输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尤为重要,本文简要将RTN980设备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做了总结,供维护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传输设备 日常维护 故障管理
下载PDF
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改进多粒子蒙特卡罗计算方法
2
作者 张娜 曹猛 +2 位作者 王瑞 白春江 崔万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2-1759,共8页
星载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导致航天器谐振类设备失谐、噪声电平抬高、输出功率下降,甚至影响通信信道乃至整个微波传输系统彻底失效的瓶颈问题之一。在设计阶段对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进行精准的评估是减少地面反复试验,避免延误研... 星载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导致航天器谐振类设备失谐、噪声电平抬高、输出功率下降,甚至影响通信信道乃至整个微波传输系统彻底失效的瓶颈问题之一。在设计阶段对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效应进行精准的评估是减少地面反复试验,避免延误研制周期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蒙特卡洛方法的计算准确度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精度更高的计算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蒙特卡罗方法,该方法对参与微放电过程的初始电子进行了动态调整,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推进微波部件中电子的运动轨迹,基于Furman模型描述电子与微波表面相互作用的二次电子发射过程,按照碰撞电子产生的实际二次电子个数及对应能量参与碰撞时刻后的微放电过程,该多粒子-多碰撞过程更加客观、准确地表征了微放电效应发生的物理过程。以平板传输线和同轴传输线为例,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已有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精度显著提升,同时计算效率优于商用CST的粒子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放电 二次电子发射 蒙特卡罗方法 阈值 微波部件
原文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宽带渐变电阻膜超材料吸波器设计
3
作者 王超 李绣峰 +1 位作者 张生俊 王如志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62,共11页
近年来,基于超材料的电磁吸波器件由于其宽带、易制备等优势而备受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为实现宽带电磁低可探测,提出一种渐变电阻膜-介质复合结构的超材料吸波器.基于传输线理论和阻抗匹配原理,对强吸波条件进行了分析.在单元结... 近年来,基于超材料的电磁吸波器件由于其宽带、易制备等优势而备受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为实现宽带电磁低可探测,提出一种渐变电阻膜-介质复合结构的超材料吸波器.基于传输线理论和阻抗匹配原理,对强吸波条件进行了分析.在单元结构设计方面,采用遗传算法在多变量域内全局搜索最优解,快速地确定出能够兼顾低频与宽带吸波性能的超材料单元结构与电阻参数,并对器件吸波性能与吸波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仿真结果表明,在垂直入射下,所设计的超材料吸波器对1.62—19.16 GHz(相对带宽168.8%)之间的入射波吸收率均大于90%,有效地向L和K波段拓展了吸收带宽.虽然在部分频段测试和仿真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偏差,但两种类型的曲线随频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充分证明了所设计的超材料吸波器在低频宽带吸波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波体 渐变电阻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6G与太赫兹通信技术导读
4
作者 刘光毅 陈智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3,共2页
内容导读太赫兹波是0.1~10 THz频段的电磁波,对应波长3~0.03 mm,介于毫米波和红外光之间。太赫兹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用于地面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和空间卫星通信,被认为是6G候选频段之一。目前,太赫兹通信作为6G潜在关键技术之一... 内容导读太赫兹波是0.1~10 THz频段的电磁波,对应波长3~0.03 mm,介于毫米波和红外光之间。太赫兹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用于地面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和空间卫星通信,被认为是6G候选频段之一。目前,太赫兹通信作为6G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已成为移动通信领域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其中,涉及太赫兹通信硬件系统设计、太赫兹器件研制、宽频信号的高效调制与处理、信道测量和建模技术、信道编码技术、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智能反射面辅助技术、超大规模天线技术等大量关键科学技术与工程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通信 信道编码技术 硬件系统设计 太赫兹器件 移动通信领域 信道测量 卫星通信 毫米波
下载PDF
基于点云分割网络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
5
作者 陈涛 邱宝传 +1 位作者 肖易寒 杨博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1398,共8页
针对现有基于图像分割的端到端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存在的像素点重叠与处理效率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点云分割网络的端到端分选方法。首先将雷达脉冲流的脉冲描述字(PDW)映射为点云;之后利用点云分割网络(PointNet++)对该点云中各... 针对现有基于图像分割的端到端雷达信号分选方法存在的像素点重叠与处理效率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点云分割网络的端到端分选方法。首先将雷达脉冲流的脉冲描述字(PDW)映射为点云;之后利用点云分割网络(PointNet++)对该点云中各点依据其所属辐射源进行分割;最后将具有相同标签的点聚类形成脉冲集合,分别提取各脉冲集合所包含的辐射源并形成相应的辐射源描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对未知雷达信号进行分选,在脉冲丢失和虚假脉冲干扰的分选环境下也表现出较强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并且由于采用具有轻量化特点的模型使得该方法的执行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侦察 信号分选 端到端 脉冲描述字 点云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型概率单调性变化的自适应IMM-UKF改进算法
6
作者 王平波 陈强 +2 位作者 卫红凯 贾耀君 沙浩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针对现有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模型间切换迟滞和转换速率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概率单调性变化的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改进算法(mIMM-UKF)。该算法利用后验信息模型概率的单调性,对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及模型估计概... 针对现有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模型间切换迟滞和转换速率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概率单调性变化的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改进算法(mIMM-UKF)。该算法利用后验信息模型概率的单调性,对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及模型估计概率进行二次修正,加快了匹配模型的切换速度及转换速率。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通过快速切换匹配模型,有效提高了水下目标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目标跟踪 IMM-UKF算法 自适应 转移概率矩阵 单调性
下载PDF
宽带复合双基地雷达舰船目标长度估计方法
7
作者 艾小锋 邱梦奇 +2 位作者 胡旖航 徐志明 赵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4-951,共8页
舰船目标长度特征对舰船目标识别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宽带复合双基地雷达联合观测的舰船目标长度估计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单/双基地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RRPs)长度,结合双基地雷达-舰船之间的空间关系求解,实现了单次测量估计... 舰船目标长度特征对舰船目标识别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宽带复合双基地雷达联合观测的舰船目标长度估计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单/双基地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RRPs)长度,结合双基地雷达-舰船之间的空间关系求解,实现了单次测量估计舰船目标的实际长度,并分析了各种误差因素和几何构型条件下的估计误差。典型场景动态仿真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高分辨距离像长度误差小于5%条件下,舰船目标长度估计误差小于5%,为舰船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雷达 舰船目标 高分辨距离像 长度估计
下载PDF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技术与管理创新
8
作者 谢军 杨长风 +2 位作者 王慧林 杨军 张建军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建设运行,具备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能力,具有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功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发展原则,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建设运行,具备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能力,具有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功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发展原则,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发展工程管理模式,实现了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和我国航天领域的多个首创,提前半年完成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独具特色的国家超级工程发展道路。本文围绕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任务要求,全面阐述工程任务组成、任务进程和系统应用,从“混合星座、通信导航融合、星间链路、导航信号、快速组网、核心产品国产化”等方面梳理系统技术特点与创新,并总结了北斗工程建设过程中组织、技术、进度、质量和运行服务等管理体系的创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系统 工程技术与管理 创新
下载PDF
非厄米物理启发的高效无线电能传输
9
作者 郭志伟 陈鸿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指不需要线缆或者波导结构,利用电磁波直接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负载的技术。作为能量传输的一种全新方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其在消费电子行业、自动化工业车间以及人...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指不需要线缆或者波导结构,利用电磁波直接将电能从电源传输到负载的技术。作为能量传输的一种全新方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其在消费电子行业、自动化工业车间以及人工智能平台等需要高自由度供能的场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广为关注的磁共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面临着高效率和稳定性难以兼顾的巨大挑战。文章以近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研究框架,深入介绍非厄米新物理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的调控机理,及其在高效、稳定、待机功率损耗、电磁环境兼容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最后对无线电能传输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厄米物理 宇称—时间对称 连续域束缚态 无线电能传输
原文传递
基于双谱特征和CNN的导航欺骗干扰识别
10
作者 肖永江 张兴娇 +2 位作者 马文科 张玄 刘琨 《电子制作》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针对卫星导航信号接收过程中的欺骗干扰信号隐蔽、危害大的问题,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产生发射机和干扰机的接收信号,利用高阶谱中的双谱的阶次低,具有良好的时频性能、分辨能力和聚能性,对角切片后进行二次特征提取,送入卷积神经网络进... 针对卫星导航信号接收过程中的欺骗干扰信号隐蔽、危害大的问题,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产生发射机和干扰机的接收信号,利用高阶谱中的双谱的阶次低,具有良好的时频性能、分辨能力和聚能性,对角切片后进行二次特征提取,送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干扰识别,在-10dB到20dB的加性噪声干扰条件下进行识别率分析,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骗干扰 双谱 特征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专题前言
11
作者 盛新庆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近些年关于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辐射、散射规律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其原因在于它是很多重要应用的基础。突出的应用场景主要有:1)高超飞行器产生的等离子体鞘套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探测;2)空间电离层等离子体会直接影... 近些年关于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辐射、散射规律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其原因在于它是很多重要应用的基础。突出的应用场景主要有:1)高超飞行器产生的等离子体鞘套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和探测;2)空间电离层等离子体会直接影响卫星通信和遥感;3)飞行器等离子体隐身。国内相关科研机构投入大量资源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些成果,《电波科学学报》策划了此次“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通信 卫星通信 等离子体隐身 科研机构 电磁波 应用场景 等离子体鞘套 研究成果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双站激光微波混合链路性能分析
12
作者 邵军虎 杜旭晓 +1 位作者 庞健 史魏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8-476,共9页
针对气象变化对自由空间光(Free Space Optical,FSO)通信链路和毫米波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通信链路可用率的影响问题,采用马尔科夫建模与稳态概率求解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FSO/RF混合链路的双接收站分集与中断概率性能.基于... 针对气象变化对自由空间光(Free Space Optical,FSO)通信链路和毫米波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通信链路可用率的影响问题,采用马尔科夫建模与稳态概率求解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FSO/RF混合链路的双接收站分集与中断概率性能.基于FSO链路和RF链路的信道模型,采用有限状态马尔科夫链(Finite State Markov Chain,FSMC)分别对单双站FSO/RF混合链路的切换选择进行建模,推导得出不同参数和天气情况下系统稳态的中断概率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中断概率达到10^(-6),雨雾天气链路距离为1~7 km时,双站FSO/RF混合链路相比单站可获得4~25 dB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O/RF混合链路 多站分集 马尔科夫模型 中断概率 误码率
下载PDF
含废旧矿井抽蓄电站的源-荷-储协同控制调频研究
13
作者 骆钊 田肖 +3 位作者 莫熙 聂灵峰 沈鑫 雷元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144,共11页
针对新能源在电网中渗透率不断提高导致系统调频容量和频率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含废旧矿井抽蓄电站的源-荷-储协同控制调频方法。首先,建立了电解铝工业负荷、废旧矿井抽蓄电站和超级电容频率响应模型。然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 针对新能源在电网中渗透率不断提高导致系统调频容量和频率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含废旧矿井抽蓄电站的源-荷-储协同控制调频方法。首先,建立了电解铝工业负荷、废旧矿井抽蓄电站和超级电容频率响应模型。然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以系统状态量和控制量的加权函数最小为目标,设计区域信息互动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器,并提出含废旧矿井抽蓄电站的源-荷-储协同控制调频方法。最后,将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器应用在所提源-荷-储协同控制方法中,并在改进的IEEE标准两区域LFC模型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缩短频率恢复时间,减小最大频差值,改善系统调频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频率控制 废旧矿井抽蓄电站 超级电容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双功能雷达通信系统的联合波束优化
14
作者 王华华 孙宸 朱鹏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228,共7页
双功能雷达通信系统(DFRC)是有效解决未来网络频谱资源拥挤问题的理想技术之一,该文引入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IS)技术,旨在提升用户的加权和速率和系统的探测性能。首先在雷达功率约束和可重构智能表面的恒定模约束以及通信的整体功率预算... 双功能雷达通信系统(DFRC)是有效解决未来网络频谱资源拥挤问题的理想技术之一,该文引入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IS)技术,旨在提升用户的加权和速率和系统的探测性能。首先在雷达功率约束和可重构智能表面的恒定模约束以及通信的整体功率预算下,构建了通信用户的加权和速率和系统探测性能最大化的优化模型。通过联合优化基站的主动波束和可重构智能表面的无源被动波束形成,该文设计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加权最小均方误差、分式规划和流形优化的交替优化算法,将非凸优化问题转化为两个子问题并利用迭代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性和对用户加权和速率在较低迭代次数下达到收敛,并且可使用户的加权和速率上限提升0.86 bit/(s·Hz)和使系统探测更具方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雷达通信 可重构智能表面 波束成形 加权和速率
下载PDF
基于NDT配准与轮式里程计的激光雷达运动畸变补偿算法
15
作者 陈强 陈海波 张沥化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激光雷达是广泛应用于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的测距传感器,普遍基于旋转机制收集周围环境的几何信息。当扫描期间激光雷达发生移动时,生成的点云会产生运动畸变,降低SLAM系统的准确性。在激光雷达SLAM算法设计中,为使雷达运动的估计... 激光雷达是广泛应用于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的测距传感器,普遍基于旋转机制收集周围环境的几何信息。当扫描期间激光雷达发生移动时,生成的点云会产生运动畸变,降低SLAM系统的准确性。在激光雷达SLAM算法设计中,为使雷达运动的估计结果更为精确,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正态分布变换(NDT)和轮式里程计的激光雷达运动畸变补偿算法。首先,使用轮式里程计以高频测量方式对雷达运动进行估计,可补偿部分运动畸变。其次,设计一种基于NDT配准算法的误差处理方法,通过对点云的精准匹配降低里程计漂移的影响,实现雷达运动精确估计,进而精准补偿运动畸变。文中采用数据集以及真实场景实验对提出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里程计辅助方法相比,提出的算法能够优化运动畸变补偿效果,降低轨迹累积误差并生成全局一致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 运动畸变补偿 激光雷达 轮式里程计 正态分布变换(NDT)
下载PDF
基于SVM的海洋内波图像预选方法
16
作者 陈捷 于振涛 +1 位作者 李婷婷 余路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海量海洋卫星SAR数据处理和海洋内波应用急需,研究SAR海洋图像内波预选方法。根据SAR图像内波明暗条纹的周期性、延展性、独立性等特点,提取内波特征向量,通过支持向量机对这些特征向量进行训练,根据训练集开展SAR海洋图像自动内波... 针对海量海洋卫星SAR数据处理和海洋内波应用急需,研究SAR海洋图像内波预选方法。根据SAR图像内波明暗条纹的周期性、延展性、独立性等特点,提取内波特征向量,通过支持向量机对这些特征向量进行训练,根据训练集开展SAR海洋图像自动内波预选。通过对典型含内波SAR图像的测试可知,本文提出的SVM与内波多特征结合的方法可有效预选含内波的海洋SAR图像区域,预选结果与人工目视结果高度一致,可极大减轻人工处理工作量,为后续内波深入处理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SVM) 海洋内波 功率谱特征 条纹延展性特征
下载PDF
《卫星互联网接入与传输技术》专栏发刊词
17
作者 朱立东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卫星互联网接入与传输技术》专栏正式和大家见面了!以“星链”为代表的低轨卫星互联网近几年快速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我国也提出了卫星互联网计划,正在建设和发展中。卫星互联网是卫星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应用信息服... 《卫星互联网接入与传输技术》专栏正式和大家见面了!以“星链”为代表的低轨卫星互联网近几年快速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我国也提出了卫星互联网计划,正在建设和发展中。卫星互联网是卫星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应用信息服务系统的有机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及潜在的巨大市场。另一方面,卫星互联网的建设面临许多挑战。低轨卫星相对地面的高速运动,会导致接收端出现较大的多普勒频偏,在这样的高动态条件下如何保证大量用户的高效接入及可靠传输,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接入 卫星通信网络 卫星互联网 传输技术 多普勒频偏 高动态条件 信息服务系统 低轨卫星
下载PDF
车辆变道盲区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研究
18
作者 莫舒玥 戚勇 林土淦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4年第2期81-82,共2页
本文设计一套小型车辆变道盲区监测预警系统,根据小型汽车变道危险级别开发了两级预警的盲区监测系统,系统装车后经过道路试验,证明雷达探测准确度较高,误判率较低,两级报警功能执行效果均较好。
关键词 雷达探测 小型汽车 盲区 报警功能 道路试验 监测系统 误判率 监测预警系统
下载PDF
“手机直连卫星”发展及关键技术
19
作者 肖永伟 卢山 宋艳军 《国际太空》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2022年6月,非地面网络(NTN)纳入3GPP规范,是第一个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标准;2022年9月,华为、苹果先后推出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手机终端;2023年4月,AST空间移动公司(ASTS)基于低轨蓝行者-3(BlueWalker-3)卫星和普通智能手机完成... 2022年6月,非地面网络(NTN)纳入3GPP规范,是第一个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标准;2022年9月,华为、苹果先后推出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手机终端;2023年4月,AST空间移动公司(ASTS)基于低轨蓝行者-3(BlueWalker-3)卫星和普通智能手机完成第一个双向语音通信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网络 手机终端 语音通信 智能手机 空间移动 华为 低轨
下载PDF
《解码十年》:基于“大数据+”的多维数据新闻创新实践
20
作者 林子青 《传媒》 2024年第4期63-64,66,共3页
2022年8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推出《解码中国》系列报道,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连续多天全网置顶、反复登上各平台热搜。节目以全新的报道模式,全面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 2022年8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推出《解码中国》系列报道,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连续多天全网置顶、反复登上各平台热搜。节目以全新的报道模式,全面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作为央视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类新闻作品,《解码十年》扛起数据新闻创新演进的大旗,以“大数据+新闻”“大数据+故事”“大数据+知识”等,实现了技术、数据、新闻的深层碰撞,释放出了巨大的传播效能。2022年9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融媒体报道《解码十年》创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9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题片《解码十年》海内外多语种版本发布。截至2022年12月,其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3.1亿,全网触及量突破60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码 大数据 历史性变革 报道模式 主题宣传 创新实践 多维数据 广播电视总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