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5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叠加导频OTFS系统低峰均比信道估计 被引量:3
1
作者 何继爱 刘涛 +1 位作者 王乐 王婵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针对现有信道估计方案导致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高或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叠加导频的低PAPR、高SE信道估计方法... 针对现有信道估计方案导致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高或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叠加导频的低PAPR、高SE信道估计方法。发送端利用时域正交性和离散傅里叶域相位的随机性,在时延多普勒域中嵌入与数据相叠加的5导频符号的导频图案实现低PAPR,提高SE。接收端以数据符号与噪声之和的能量均值为基准,实现导频信号检测,同时根据每个导频的不同位置信息恢复出存在相位旋转的数据信号。基于能量准则,利用多个独立的接收信号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以降低数据符号的干扰,并采用消息传递算法进行数据恢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叠加导频信道估计的PAPR低,同时较嵌入式导频信道估计的SE提高约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间(OTFS)调制 信道估计 时延多普勒域 多叠加导频
下载PDF
深度学习赋能波束管理:现状、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昭诚 马可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
随着载波频率的不断提高和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广泛部署,基于模拟移相器的波束赋形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标志性技术之一。此时,波束管理被用于获取和维护基站和用户端具有最大接收功率的最优波束对,以保障可靠的无线通信服务。传统波束管... 随着载波频率的不断提高和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广泛部署,基于模拟移相器的波束赋形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标志性技术之一。此时,波束管理被用于获取和维护基站和用户端具有最大接收功率的最优波束对,以保障可靠的无线通信服务。传统波束管理方法往往依赖于海量搜索。同时,传统数学模型无法全面的、准确刻画非线性的波束的内在关联和高维无线环境特征,因而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波束增益性能。近年来,得益于深度学习强大的自适应拟合能力,深度学习赋能波束管理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深度学习赋能波束管理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应用于波束管理的典型场景和潜在优势;随后,从空/时/频域切入,讨论当前深度学习赋能波束管理的主要研究路线和代表性工作;最后,面向更大规模的无线网络、更多元的波束管理功能和更鲁棒的深度学习模型,阐述未来的研究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波束管理 空域 时域 频域
下载PDF
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的级联信道估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贵勇 于晓娜 高馨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中,针对传统信道估计方案因不完全稀疏性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公共稀疏结构的3阶段联合估计方案。该方案将基于完全稀疏结构的公共参数作为... 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毫米波多用户系统中,针对传统信道估计方案因不完全稀疏性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公共稀疏结构的3阶段联合估计方案。该方案将基于完全稀疏结构的公共参数作为先验信息,通过对用户联合估计实现性能提升。第1阶段利用用户对级联信道特定结构的共享性,估计公共参数信息。第2阶段提出一种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估计用户独有的参数信息作为联合估计的初始值,还引入对支撑集原子的二次筛选,确保用于估计的支撑集最优。第3阶段基于先验信息和初始值对用户级联信道进行联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较现有结构化稀疏方案可以显著减少冗余导频消耗,并且在相同导频开销下,估计精度最大提高3~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级联信道估计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公共稀疏结构
下载PDF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方法及应用
4
作者 牛凯 鲁延鹏 董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通过将语义通信技术引入工业网络,构建了一个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系统。系统中设计了语义编解码器以提取信源中的语义信息,相对于传统通信系统,基于语义信息的通信有更高的信息压缩效率与更高的符号差错容忍能力。同时引入信... 通过将语义通信技术引入工业网络,构建了一个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系统。系统中设计了语义编解码器以提取信源中的语义信息,相对于传统通信系统,基于语义信息的通信有更高的信息压缩效率与更高的符号差错容忍能力。同时引入信源信道联合编解码器,以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方式将语义信息转化为信道符号传输,进一步提升系统对工业网络通信资源的利用效率。所有编解码器均构建在深度神经网络架构Transformer上,确保了编解码器对语义信息的理解能力及系统的泛化能力。在工业药品生产场景中,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通信方案,该语义编码传输系统在图像重建质量和传输处理速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且系统对下游任务的性能影响极小,保证了工业生产中如缺陷检测等关键任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数据压缩与传输 语义通信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
5
作者 张晶 马林 +3 位作者 高宏旭 陆音 吴烁雨 朱洪波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3,共13页
针对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CR)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NOMA)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首先,提出CR-NOMA三步免授权随机接入协议,支持终端用户通过频谱感知获取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降低随机接入... 针对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CR)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NOMA)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首先,提出CR-NOMA三步免授权随机接入协议,支持终端用户通过频谱感知获取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降低随机接入冲突;然后,设计了基于频谱感知结果的接入信道和功率电平优选策略,建立了用户上行传输信号模型和基站接收信号模型;最后,提出了联合信道滤波、功率电平检测、前导和数据检测、冲突检测的多用户信号检测算法,对随机接入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方案,所提CR-NOMA方案在系统高负载时用户接入概率和过载率提升了近一倍,过载能力更强,鲁棒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 频谱感知 非正交多址 接入概率
下载PDF
面向信息新鲜度保障的车联网功率控制和资源分配策略
6
作者 杨鹏 康一铭 +3 位作者 杨静 唐桐 祝志远 吴大鹏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8-509,共12页
在差异化服务共存的车联网场景中,针对基于平均信息年龄(AoI)优化无法降低极端事件发生概率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信息新鲜度保障的用户功率控制和资源分配策略。首先,根据系统模型刻画出车辆到车辆(V2V)用户状态更新信息新鲜度约束下最... 在差异化服务共存的车联网场景中,针对基于平均信息年龄(AoI)优化无法降低极端事件发生概率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信息新鲜度保障的用户功率控制和资源分配策略。首先,根据系统模型刻画出车辆到车辆(V2V)用户状态更新信息新鲜度约束下最大化车辆到基站(V2I)用户体验质量(QoE)的问题。然后,结合与AoI中断约束等价的队列积压约束,并引入极值理论以优化AoI尾部分布。接着,基于李雅普诺夫优化方法将原问题转化最小化李雅普诺夫漂移加惩罚函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求解最优的用户发射功率。最后,在构建超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粒子群算法(GA-PSO)的资源分配策略确定最优的用户信道复用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基准方案,所提方案能够在降低V2V链路AoI中断的极端事件发生概率的同时,提高约7.03%的V2I链路信道容量,实现V2I用户平均QoE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分配 功率控制 信息年龄 极端事件
下载PDF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的无人机网络安全速率的优化
7
作者 房亚群 刘成林 季媛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由于高视距(Line of Sight,LOS)的空对地通信,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通信网络容易遭受窃听者的截获。为此,针对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UAV通信系统,提出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安全速率优化(... 由于高视距(Line of Sight,LOS)的空对地通信,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通信网络容易遭受窃听者的截获。为此,针对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UAV通信系统,提出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安全速率优化(Optimal Secrecy Rate Based on Improv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OSR-IDE)算法,进而提升系统的安全速率。将IRS与UAV结合,提升信号传输质量。OSR-IDE算法联合优化UAV传输的波束赋形(Passive Beamforming,PBF)、IRS相移、IRS和UAV位置来最大化系统的安全速率。建立最大化系统安全速率优化问题模型,利用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OSR-IDE算法的安全速率优于基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无人机通信网络 安全速率 差分进化算法
下载PDF
大规模STAR-RIS辅助的近场ISAC传输方法
8
作者 王小明 李佳琪 +2 位作者 刘婷 蒋锐 徐友云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STAR-RIS)能够创建全空间智能无线电环境,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具有广阔的研究潜力。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大规模STAR-RIS辅助的近场通感一体化(ISAC)方法,并对感知目标3维参数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B)进... 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STAR-RIS)能够创建全空间智能无线电环境,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具有广阔的研究潜力。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大规模STAR-RIS辅助的近场通感一体化(ISAC)方法,并对感知目标3维参数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B)进行优化。首先,搭建近场系统模型,分别推导基站、STAR-RIS、通信用户、感知目标与传感器之间的导向矢量。其次,通过设计基站发射波束成形矩阵、发射信号协方差矩阵和STAR-RIS透射反射系数,实现感知性能最优化。再次,针对非凸优化问题利用半正定松弛方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ISAC方案的有效性,以及近场额外距离自由度所带来的定位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通感一体化 近场通信 克拉美罗界
下载PDF
水声OTFS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挑战与趋势
9
作者 廖勇 刘爽 汪浩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水声通信作为海洋信息传输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探测、海事监管及海底工程等领域。然而,水声信道因双重色散特性而极具挑战性,对系统设计构成重大障碍。尽管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 水声通信作为海洋信息传输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探测、海事监管及海底工程等领域。然而,水声信道因双重色散特性而极具挑战性,对系统设计构成重大障碍。尽管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已在水声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性能仍受限于信道状态估计的准确性。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技术通过将数据转换到时延-多普勒域内传输,能够有效地应对水声信道中的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移,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综述了OTFS在水声通信中的关键处理技术,涵盖信道估计、信道均衡及多址接入技术三个核心方面,并从天线拓展、机器学习融合及同步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详细分析了复杂信道环境下的信号检测、计算复杂度与实时性平衡、参数估计准确性及水下环境对数据可靠性的影响面临的技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正交时频空(OTFS) 信道估计 信道均衡 多址接入
下载PDF
异步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中的联合任务调度与计算资源分配优化策略
10
作者 王汝言 杨安琪 +2 位作者 吴大鹏 唐桐 祝志远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0-479,共10页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密集型任务从传感器卸载到附近边缘服务器,来增强本地的计算能力,延长其电池寿命。然而,在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等时变环境中,任务之间的异构性可能会导致通信低效率、高时延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异步移动边缘...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密集型任务从传感器卸载到附近边缘服务器,来增强本地的计算能力,延长其电池寿命。然而,在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等时变环境中,任务之间的异构性可能会导致通信低效率、高时延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异步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中的联合任务调度与计算资源分配优化策略,该策略实时感知任务信息年龄和能耗,将异步边缘卸载问题数学建模为NP难(NP-hard problem)的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并提出基于混合动作优势演员-评论家(HA2C)强化学习算法的任务调度和计算资源分配方案解决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显著降低异步卸载网络的平均信息年龄和能耗,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对任务时效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移动边缘计算 无线传感器网络 平均信息年龄 平均能耗 混合动作强化学习
下载PDF
基于双深度Q网络的车联网安全位置路由
11
作者 米洪 郑莹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支撑技术,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IoV)已受到广泛关注。由于IoV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及灰洞攻击,构建稳定的安全位置路由是一项挑战工作。为此,提出基于双深度Q网络的安全位置路由(Double DQN-based Secur... 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支撑技术,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IoV)已受到广泛关注。由于IoV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及灰洞攻击,构建稳定的安全位置路由是一项挑战工作。为此,提出基于双深度Q网络的安全位置路由(Double DQN-based Secure Location Routing,DSLR)。DSLR通过防御灰洞攻击提升消息传递率(Message Delivery Ratio,MDR),并降低消息的传输时延。构建以丢包率和链路连通时间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利用双深度Q网络算法求解。为了提升DSLR的收敛性,基于连通时间、丢包率和传输时延构建奖励函数,引导智能体选择满足要求的转发节点。采用动态的探索因子机制,平衡探索与利用间的关系,进而加速算法的收敛。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算法,提出的DSLR提升了MDR,减少了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位置路由 灰洞攻击 双深度Q网络 动态的探索因子
下载PDF
基于消息传递的OTFS信号检测算法综述
12
作者 廖勇 于晨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由于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解决了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能够适应快时变信道下的传输要求,已成为第六代(The Sixth Generation, 6G)移动通信系统中关键候选技术。同时,信号检测对OTFS在信道传输中的性能发... 由于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解决了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能够适应快时变信道下的传输要求,已成为第六代(The Sixth Generation, 6G)移动通信系统中关键候选技术。同时,信号检测对OTFS在信道传输中的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消息传递(Message Passing, MP)算法作为主流的信号检测算法,在OTFS系统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实际环境下MP信号检测算法仍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首先介绍了OTFS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信号处理流程,其次对MP算法的信号检测原理进行阐述,然后将MP的优化算法分为4类,分别为近似消息传递(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 AMP)算法、高斯近似消息传递(Gaussian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 GAMP)算法、正交近似消息传递(Orthogonal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 OAMP)算法以及单元近似消息传递(Unitary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 UAMP)算法,对各类算法分别概述其原理并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接着对MP及其优化算法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正交时频空(OTFS) 信号检测 消息传递
下载PDF
感知辅助和原子选择门限机制下的MIMO-OTFS系统信道估计
13
作者 彭艺 陈志翔 杨青青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3,共9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间(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MIMO-OTFS)系统由最大时延、多普勒扩展、天线数量增加带来信道估计计算开销大、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辅助和原子选择...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间(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MIMO-OTFS)系统由最大时延、多普勒扩展、天线数量增加带来信道估计计算开销大、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辅助和原子选择门限的广义正交匹配追踪(sensing aided generaliz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algorithm based on atomic threshold,SA-TGOMP)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将雷达探测的用户和周围环境信息转化为OTFS信道的初始索引集,然后引入以固定值选取相关性原子进行迭代的策略和原子选择门限进行支撑集更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提高信道估计精度的同时减少导频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间(MIMO-OTFS) 压缩感知 感知辅助 信道估计
下载PDF
基于相关矩阵Toeplitz特性的5G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14
作者 冯雪林 石晶林 +1 位作者 戴曼 刘林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共11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矩阵托普利兹(Toeplitz)特性的信道估计算法。依据信道的相干带宽特性计算信道相关矩阵并保留必要的较低矩阵阶数;基于相关矩阵的Toeplitz特性设计低复杂度的递归求逆算法,并针对加权矩阵乘法的元素重复性将矩阵乘法化简为矩阵点乘,简化加权矩阵运算;同时引入跟踪信噪比变化的缩放补偿因子对计算过程和结果分别进行缩放和补偿。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算法可在达到优异的信道估计性能条件下,有效降低运算复杂度,并极大降低算法矩阵处理的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终端基带 信道估计 均方根 托普利兹 动态范围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环境反向散射通信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15
作者 徐勇军 邱友静 张海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C)是一种新型的低功耗通信技术,它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射频(RF)信号源实现无源信息传输,但由于其存在双重衰落、障碍物阻挡等问题,导致反射链路信号强度弱。为此,该文将智能反射面(IRS)引入到AmBC系统中用以增强反...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C)是一种新型的低功耗通信技术,它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射频(RF)信号源实现无源信息传输,但由于其存在双重衰落、障碍物阻挡等问题,导致反射链路信号强度弱。为此,该文将智能反射面(IRS)引入到AmBC系统中用以增强反射链路增益。然而,IRS与标签均为无源器件使得信道估计极具挑战性。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IRS辅助的AmBC系统信道估计方案。首先,将信道分解为多个子信道,其中,反射链路的每个子信道对应一个IRS反射单元。然后,将最小二乘(LS)法作为估计准则,以最小化均方误差(MSE)为目标,探索了IRS反射模式与信道估计的联合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信道估计方案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 智能反射面 信道估计
下载PDF
基于空中计算CoMAC架构的不同计算场景叠加符号判决算法
16
作者 秦晓卫 周子涵 陈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0,共10页
本文研究不同场景下基于空中计算的多址信道计算(CoMAC)架构的覆盖符号决策算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XOR、ADD、MOD三种场景中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多址接入信道下叠加符号的概率密度分布,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概率的最优门限判决策略。... 本文研究不同场景下基于空中计算的多址信道计算(CoMAC)架构的覆盖符号决策算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XOR、ADD、MOD三种场景中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多址接入信道下叠加符号的概率密度分布,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概率的最优门限判决策略。其次,推导了系统最优门限及对应误码率的理论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不同信噪比、传感器节点个数及先验概率对于该门限判决方案的鲁棒性和可靠性的影响。与通信计算相分离的传统方案相比,空中计算判决方案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为多址接入信道下的信号识别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计算 多址接入信道 最优门限判决 检测性能
下载PDF
低空移动通信网络组网方案研究
17
作者 刘光海 李福昌 +4 位作者 肖天 李贝 王伟 张涛 张琳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立足典型低空场景的业务需求,分析了5G低空覆盖所需的信号覆盖水平,并基于典型5G中频设备天线性能,参考3GPP推荐的低空传播模型,立体分层地计算分析了典型3扇区基站用于低空覆盖时的信号覆盖水平。评估了各类设备的低空覆盖能力以及适... 立足典型低空场景的业务需求,分析了5G低空覆盖所需的信号覆盖水平,并基于典型5G中频设备天线性能,参考3GPP推荐的低空传播模型,立体分层地计算分析了典型3扇区基站用于低空覆盖时的信号覆盖水平。评估了各类设备的低空覆盖能力以及适用的部署场景和最佳部署仰角,为5G低空通信网络部署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低空网络 覆盖 性能 组网方案
下载PDF
6G新高频无线接入技术的创新与试验
18
作者 彭琳 罗钧 +4 位作者 方敏 田珅 张忠皓 李福昌 唐雪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阐述了太赫兹技术成为6G无线接入关键技术所面临的挑战,详细介绍了解决传统太赫兹技术低谱效、高阻塞、非视距(NLOS)等瓶颈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高谱效大带宽实时通信系统、近场自愈合抗阻塞、超表面非视距覆盖等技术试验的初步结果,以... 阐述了太赫兹技术成为6G无线接入关键技术所面临的挑战,详细介绍了解决传统太赫兹技术低谱效、高阻塞、非视距(NLOS)等瓶颈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高谱效大带宽实时通信系统、近场自愈合抗阻塞、超表面非视距覆盖等技术试验的初步结果,以推进太赫兹技术向6G新高频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新高频 近场移动接入 自愈合 超表面
下载PDF
基于PSO-SLM和Delta-Sigma调制的峰均功率比降低技术
19
作者 张颖 苏洁 +2 位作者 汪颖 王廷云 庞拂飞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为了降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号的峰均功率比,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选择性映射法联合Delta-Sigma调制的方案。该方法使用PSO算法求得SLM算法中最优相位因子,并与频域信号点乘,经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信号,再对时域信号进行Delt... 为了降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号的峰均功率比,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选择性映射法联合Delta-Sigma调制的方案。该方法使用PSO算法求得SLM算法中最优相位因子,并与频域信号点乘,经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信号,再对时域信号进行Delta-Sigma调制。仿真结果表明,在降低PAPR和提高系统信噪比方面,所提方案相较于传统SLM算法展示出显著优势。具体而言,在互补累计分布函数为0.005时,所提出的PSO-SLM联合DSM方案较传统的SLM算法,其PAPR降低了1.7 dB,同时,在过采样率为800,误码率为10-3时,实现了4.2 dB的信噪比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粒子群优化算法 选择性映射法 Delta-Sigma调制 峰均功率比
下载PDF
“面向6G的OTFS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专题导读
20
作者 廖勇 袁伟杰 魏志强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64,共2页
我国在2019年成立了专门服务于第六代(6G)移动通信研究的IMT-2030(6G)推进组,并在同年正式宣布启动6G的研发工作,在2023年宣布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IMT-2030(6G)推进组提出6G应具备六大典型应用场景,分别是沉浸式通信、极高可靠低时延通... 我国在2019年成立了专门服务于第六代(6G)移动通信研究的IMT-2030(6G)推进组,并在同年正式宣布启动6G的研发工作,在2023年宣布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IMT-2030(6G)推进组提出6G应具备六大典型应用场景,分别是沉浸式通信、极高可靠低时延通信(HRLLC)、海量通信、泛在连接、通感一体化、通智算一体化。本专题关注其中的HRLLC场景,该场景需要支持500~1000 km/h的移动速度、0.1~1 ms时延、1×10^(-5)~1×10^(-7)可靠性等关键技术指标。目前,5G采用的调制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但高速移动会产生多普勒频移,将严重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造成子载波间干扰,影响接收机的信道估计与均衡,导致OFDM系统的通信质量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载波间干扰 信道估计与均衡 多普勒频移 移动通信 通信质量 沉浸式 正交性 关键技术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