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TE-V2V中资源池的信道检测机制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刚 胡恒 陈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0-146,共7页
由于车车通信(V2V)在基于终端直通技术(D2D)实现时对可靠性和时延要求更加严格,D2D的无线资源分配需要重新设计,因此,对一种基于竞争的资源池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讨论和改进。设计了一种在授权频段下的信道检测机制,通过对不同检测窗口的... 由于车车通信(V2V)在基于终端直通技术(D2D)实现时对可靠性和时延要求更加严格,D2D的无线资源分配需要重新设计,因此,对一种基于竞争的资源池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讨论和改进。设计了一种在授权频段下的信道检测机制,通过对不同检测窗口的设计与分析,实现了车载终端(V-UE)通过信道检测,尽可能避免在选择资源池资源时发生资源碰撞导致信道质量下降。同时通过对时延要求不同的业务设定不同窗口,实现了对信道资源不同优先级的占用。通过系统级仿真,证明了该机制在提高信道质量的同时,能够实现对不同业务占用信道的时延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V 资源分配 资源池 信道检测机制 资源碰撞 时延
下载PDF
5G+MEC承载车联网业务传输性能测试与验证
2
作者 林晓伯 郑圣 +6 位作者 邱佳慧 蔡超 陈斌 张菊 冯毅 张香云 郭志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8,共8页
车联网产业正在快速发展,车路协同应用会在交通安全、效率和便利性等方面对日常交通出行产生积极的作用。5G作为LTE-V2X的重要补充,用于连续覆盖补盲、业务融合使能、兼容多种车载终端,在未来较长时间内,5G与LTEV2X将共同承载车联网业... 车联网产业正在快速发展,车路协同应用会在交通安全、效率和便利性等方面对日常交通出行产生积极的作用。5G作为LTE-V2X的重要补充,用于连续覆盖补盲、业务融合使能、兼容多种车载终端,在未来较长时间内,5G与LTEV2X将共同承载车联网业务。鉴于此,文中进行了5G承载车联网业务的性能测试与验证,在测试中模拟车联网应用的业务模式,通过5G网络传输并在MEC进行结果统计。重点关注单向时延、抖动、丢包率等网络指标,探索5G承载车联网业务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MEC LTE-V2X 单向时延 智能预调度 车联网
下载PDF
分布式高性能自组网节点技术研究
3
作者 于哲 周舜民 +4 位作者 王彬 孙艺铭 陈方 赵子龙 李贝贝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针对当前主流Mesh自组网技术节点传输带宽不足百兆,级跳数小于10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处理器构建实现分布式多跳、高带宽低时延的无线跳频的高性能自组网节点,对节点自动化组网连接、多信道选择避让、漫游切换及低时延高带宽网络多跳实现... 针对当前主流Mesh自组网技术节点传输带宽不足百兆,级跳数小于10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处理器构建实现分布式多跳、高带宽低时延的无线跳频的高性能自组网节点,对节点自动化组网连接、多信道选择避让、漫游切换及低时延高带宽网络多跳实现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现。由测试结果分析可知,在20级跳内,文中节点组网带宽损失在30%以内且带宽保持在200 Mb/s以上,时延控制在100 ms内,可以满足现实应急场景下多终端智能硬件实时进行图像、视频等大数据量信息交互对高带宽低时延网络通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理器 自组网连接 多级跳 高带宽 低时延 信息交互
下载PDF
基于镜像法的高层电梯内移动通信信号场强的仿真分析
4
作者 孙磊 丁茂 +5 位作者 尹以雁 幸锋 李治文 张婧 周哲豪 刘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了加强移动设施建设的针对性,有效利用频率资源、提高网络质量,利用射线跟踪法对高楼电梯内单电梯与双电梯井道模型的移动通信场强传播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电梯井道,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信号、3G和WiFi信号仿真结果... 为了加强移动设施建设的针对性,有效利用频率资源、提高网络质量,利用射线跟踪法对高楼电梯内单电梯与双电梯井道模型的移动通信场强传播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电梯井道,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信号、3G和WiFi信号仿真结果与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在4G和5G信号中,建议将天线间隔分别设置在9~12 m和8 m时较适宜。同时,双电梯井道在不同频段下场强分布仿真也得到了验证。通过建立无线传播仿真模型,为4G及5G通信系统的电梯覆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移动通信 网络覆盖 场强分布 射线追踪 镜像法 5G 多频段
下载PDF
基于类簇合并的无参数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5
作者 刘天娇 王胜景 袁永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通过决策图直观地找到类簇中心进而完成聚类,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聚类算法。然而,DPC算法的截断距离和类簇中心都是人为确定的,受主观影响较大,具有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类簇合并的无参数密度峰值聚...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通过决策图直观地找到类簇中心进而完成聚类,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聚类算法。然而,DPC算法的截断距离和类簇中心都是人为确定的,受主观影响较大,具有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类簇合并的无参数密度峰值聚类算法(NDPCCM)。首先根据样本点两两之间的相似度的分布特征将其分为类内相似度和类间相似度两种类型,并利用类内相似度自动确定截断相似度,避免了人为设置参数;接着根据簇中心权值的下降趋势自动选择初始类簇中心,得到初始类簇;最后通过合并初始类簇对初步聚类结果进行优化,提高了聚类的准确性。在人工数据集和UCI真实数据集上,将所提算法与DPC、DBSCAN、K-means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无需输入参数就能够自动得到类簇,且聚类性能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初始类簇 类簇合并 相似度 聚类性能
下载PDF
针对地下室场景4.8 GHz频段传播特性研究
6
作者 孙磊 丁茂 +5 位作者 尹以雁 幸锋 李治文 张婧 张静怡 蒋金鸿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8,共6页
地下室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一直都是关系到人们感知通信的重要民生事件,但由于其空间封闭,使得室外信号难以穿透,严重影响了运营商的服务质量。文中基于入射及反弹射线法/镜像法对典型地下室环境进行建模仿真;研究了4.8 GHz频段下有车体存... 地下室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一直都是关系到人们感知通信的重要民生事件,但由于其空间封闭,使得室外信号难以穿透,严重影响了运营商的服务质量。文中基于入射及反弹射线法/镜像法对典型地下室环境进行建模仿真;研究了4.8 GHz频段下有车体存在和无车体存在时的电波传播特性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不同距离的发射机与接收机对应的接收功率和路径损耗,并与1.9 GHz频段相应参数进行了对比,为优化网络覆盖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表明,有车体存在时接收功率更大一些,5G频段相比4G频段接收功率更小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室 接收功率 路径损耗 网络覆盖 4G 5G 不同频段
下载PDF
基于SOAR的电力5G MEC安全解决方案
7
作者 罗威 姜元建 +2 位作者 殷炜俊 高亮 王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158,共8页
5G技术与MEC技术的融合为电力行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电力5G MEC采用了新型架构和部署,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无法有效应对新环境下出现的各类安全威胁和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安全编排自动化与响应技术的电力5G MEC安全解决... 5G技术与MEC技术的融合为电力行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电力5G MEC采用了新型架构和部署,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无法有效应对新环境下出现的各类安全威胁和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安全编排自动化与响应技术的电力5G MEC安全解决方案。依据智能电网业务在接入的高开放性、异构终端连接的海量性、业务的低延时性和威胁处理的低干预性四个方面的安全需求特征,针对终端安全威胁、APP安全威胁、接入安全威胁和威胁处置不及时等问题,提出将SOAR组件引入5G MEC,实现威胁情报收集、安全事件响应编排和执行自动化;并设计云边、边边协同的层级MEC部署方案,提供整体联动的安全保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方案可以依据剧本快速灵活部署,反应时间短,可有效抵御常见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5G MEC技术 SOAR 安全威胁 分级协同部署 安全解决方案
下载PDF
基于蛇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8
作者 彭琦 涂建 +2 位作者 高珍 陈恒 潘成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30,共5页
无功优化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有功损耗并改善电压稳定性。蛇优化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和快速收敛的特点,故将该算法作为一种新的优化方法运用到无功优化中,建立以机端电压、变压器变比和无功补偿量... 无功优化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有功损耗并改善电压稳定性。蛇优化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和快速收敛的特点,故将该算法作为一种新的优化方法运用到无功优化中,建立以机端电压、变压器变比和无功补偿量为系统控制变量,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的无功优化模型。通过采用57节点系统,将蛇优化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改进粒子群算法分别进行比较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蛇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地优化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蛇优化算法 无功优化 功率损耗 57节点系统 算法对比
下载PDF
全双工无人机中继的资源优化方法设计
9
作者 唐菁敏 王炳文 +1 位作者 黄嘉琪 宋耀莲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7期6-12,共7页
为了解决城市场景中用户之间存在遮挡不能直接通信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用户之间的传输速率,提出一种基于全双工无人机(UAV)中继辅助用户之间通信的联合资源优化算法。所提算法在满足用户调度、无人机飞行轨迹和无人机总功率等约束条件下... 为了解决城市场景中用户之间存在遮挡不能直接通信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用户之间的传输速率,提出一种基于全双工无人机(UAV)中继辅助用户之间通信的联合资源优化算法。所提算法在满足用户调度、无人机飞行轨迹和无人机总功率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一个以最大化最小用户平均速率的优化问题。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非凸优化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块坐标下降法(BCD)将此问题转化为3个非凸子问题,对于用户调度子问题,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将其转变为线性规划问题进行解决;无人机飞行轨迹子问题通过一阶泰勒展开和连续凸近似(SCA)方法对其进行转换求解;对于无人机总功率子问题,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和一阶泰勒展开等方法对其转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总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系统中最小用户平均速率,并且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 无人机中继 用户调度 轨迹优化 功率分配 资源分配 块坐标下降 连续凸近似
下载PDF
基于Q⁃learning算法的无人机自组网AODV稳定路由改进方法
10
作者 李海滨 唐晓刚 +3 位作者 常继红 吴署光 周尚辉 王梦阳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6期91-97,共7页
针对小型无人机集群组网中节点高速移动、网络拓扑变化剧烈导致的网络性能下降问题,在无线自组网按需平面距离向量(AODV)协议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链路稳定度意识的无人机自组网路由协议(LN⁃AODV)。首先,通过加权计算链路维持时间和邻居... 针对小型无人机集群组网中节点高速移动、网络拓扑变化剧烈导致的网络性能下降问题,在无线自组网按需平面距离向量(AODV)协议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链路稳定度意识的无人机自组网路由协议(LN⁃AODV)。首先,通过加权计算链路维持时间和邻居节点变化度,从而选择稳定路径,解决拓扑结构动态变化条件下数据传输延迟和数据成功投递率下降的难题;然后,结合Q⁃learning算法自适应调整Hello消息的发送周期,使协议能够通过感知拓扑变化程度调整路由控制开销和拓扑感知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AODV,所提方法在端到端延迟、分组投递率、路由开销和数据吞吐量4个网络性能指标上分别提升7.56%,2.58%,17.39%,2.62%,可适应于节点高速运动的无人机自组网,对于无线自组网理论研究及拓展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自组网 路由协议 AODV Q⁃learning 稳定路径 拓扑感知 Hello报文 邻居节点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技术的5G网络状态感知系统设计与分析
11
作者 温圣军 袁刚 +2 位作者 袁瑞丰 白静一 韩春晓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22期58-62,共5页
5G网络在实现业态重塑和推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对网络状态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进而催生了对5G网络适时、精准的状态感知与故障预警需求。5G网络具有高速低延时、大规模接入的特性,但受网络中心及网络边缘接入设备计算及能... 5G网络在实现业态重塑和推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对网络状态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进而催生了对5G网络适时、精准的状态感知与故障预警需求。5G网络具有高速低延时、大规模接入的特性,但受网络中心及网络边缘接入设备计算及能量资源限制,无法实现及时反馈和精确预警。基于边缘计算技术能够弥补终端及网络中心算力不足并保持5G网络特性的优势,文中结合边缘计算技术设计一种探针式网络状态感知系统,给出其功能构架、网络部署及工作流程。系统采用类分布式部署方式,将探针植入采集对象,同时收集端到端网络状态特征数据及设备自身状态数据,经边缘服务器预处理再回传分析中心进行网络状态分析,实现对5G网络状态的全方位感知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可以支持多种应用场景,并在其中发挥积极增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状态感知系统 边缘计算技术 故障预警 类分布式部署 探针
下载PDF
数字科技馆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2
作者 成海民 付桂琴 +1 位作者 贾俊妹 刘瑜珊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22期165-169,共5页
设计一种数字科技馆的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展厅管理、留言数据分析、网上商城数据分析等部分。采用Java语言及MySQL+Redis进行数据存储和数据缓存服务,数据层采用SQL Server进行数据存储,并使用Redis数据缓存服务;利用前后端分... 设计一种数字科技馆的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展厅管理、留言数据分析、网上商城数据分析等部分。采用Java语言及MySQL+Redis进行数据存储和数据缓存服务,数据层采用SQL Server进行数据存储,并使用Redis数据缓存服务;利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技术方式,前端采用VUE+Element UI进行页面呈现,后端采用具有跨平台、开源托管、高性能等优点的.net core进行开发,提供前端所需要的Web API接口,前后端通过JWT的token格式进行身份验证与授权。所设计系统能够实现展厅各展项的浏览数据智能分析、留言数据的统计分析、审核管理、网上商城数据的动态分析、商品的智能化推荐等功能,形成了集先进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管理方法,可为数字科技馆常态化运行和同类网络数字科技场馆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馆 智能管理 科普展厅展示 留言板服务器 网上商城数据 数据智能分析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空调远程控制系统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耀青 解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0-33,共4页
为了实现对于空调的远程控制,设计一种基于Android的空调远程控制系统。系统利用CC2530作为主控制器,结合红外学习技术、WiFi无线通信技术,扩展了对空调的控制方式。采用ZigBee终端模块实现对红外数据的采集、存储,同时通过Android客户... 为了实现对于空调的远程控制,设计一种基于Android的空调远程控制系统。系统利用CC2530作为主控制器,结合红外学习技术、WiFi无线通信技术,扩展了对空调的控制方式。采用ZigBee终端模块实现对红外数据的采集、存储,同时通过Android客户端发送控制命令驱动ZigBee终端实现对于空调的远程实时控制。基于Android平台和异步socket技术设计出一款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的APP应用程序。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APP应用程序实现了对空调的远程实时控制和温度的采集。该方案经济合理,易于实现,可以应用在其他的家电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控制 ANDROID 红外数据处理 云服务器 数据采集 SOCKET技术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加权K⁃means的边缘服务器部署方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乃安 张澍文 +1 位作者 李晓辉 吕思婷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4期11-15,共5页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边缘计算(MEC)在移动网络的RAN侧提供计算、资源存储和IT服务等系统功能,实现高带宽、低时延的业务支撑和本地管理。从长远角度来看,边缘服务器的合理部署可以提高MEC的服务质量,节省运营商的成本,降低网络资源的...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边缘计算(MEC)在移动网络的RAN侧提供计算、资源存储和IT服务等系统功能,实现高带宽、低时延的业务支撑和本地管理。从长远角度来看,边缘服务器的合理部署可以提高MEC的服务质量,节省运营商的成本,降低网络资源的浪费。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加权K⁃means算法来优化边缘服务器的部署问题。所提方案根据基站侧的日统计流量计算不同区域范围内移动终端的权值,通过目标方程和约束进行算法设计。在实验阶段,分别通过加权K⁃means算法、传统K⁃means算法和随机选择的方法得到边缘服务器的部署位置。在不考虑传输链路异常等情况下,基于不同服务器个数和测试时段,分别计算移动设备与边缘服务器的响应时延。评估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移动终端分布和资源分配的条件下,相较于传统K⁃means算法和随机选择方法,所提方案能够提供更好的部署位置,减少设备的响应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边缘服务器 系统模型 目标方程 移动设备 响应时延
下载PDF
基于移动Sink的WSNs在博物馆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红林 孙彩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50-52,56,共4页
为了提高大型WSNs的网络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一种分布式离散化的最优Sink移动路径求取方法,在博物馆环境监测中引入基于移动Sin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首先,各节点无需全局采集路由信息,通过综合考虑邻居数、与Sink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分布式采... 为了提高大型WSNs的网络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一种分布式离散化的最优Sink移动路径求取方法,在博物馆环境监测中引入基于移动Sin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首先,各节点无需全局采集路由信息,通过综合考虑邻居数、与Sink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分布式采集数据;其次,构造全新的转换矩阵,将移动距离约束下最长停留时间问题转化为约束条件下最短路径的求解问题;最后,将标准Leach和移动节点两种算法运用在博物馆展览馆实际场景中,对两种算法的执行时间和网络生存时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移动节点方式提高了网络的网络生成时间,节约了各节点的能量损耗,消除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空洞"问题,具有较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能够胜任博物馆场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博物馆 环境监测 移动SINK 多目标定位 数据采集
下载PDF
基于RSSI和LSSVR的WSN移动节点三维定位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烈平 吴俊康 +1 位作者 王政忠 杨振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6期45-50,共6页
文中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测距方法(RSSI)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LSSVR)定位算法,给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三维定位系统设计方法。文中首先介绍了RSSI测距原理和LSSVR移动节点三维定位原理。接着给出了由CC2530节点、数据... 文中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测距方法(RSSI)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LSSVR)定位算法,给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三维定位系统设计方法。文中首先介绍了RSSI测距原理和LSSVR移动节点三维定位原理。接着给出了由CC2530节点、数据处理计算机以及安装有未知节点的遥控履带车组成的硬件架构。同时,给出了采用C#.NET、Matlab和Javascript联合开发技术的定位系统组网方法、节点软件实现流程。最后,通过研制的定位系统进行移动节点定位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定位系统能够对20 cm/s和40 cm/s速度下移动未知节点进行定位,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14.62%和15.55%,具有较高定位精度,可以满足WSN移动节点三维定位的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节点定位 三维定位系统 WSN RSSI LSSVR 硬件架构
下载PDF
满足中国辐射掩蔽的UWB脉冲成形算法
17
作者 纪元法 杨政权 孙希延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5,共5页
针对目前缺乏满足中国辐射掩蔽标准的超宽带(UWB)脉冲设计方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Hermite多项式(MHP)功率谱频移组合的UWB脉冲成形算法。分析了MHP时频特性,选择其为UWB脉冲基函数;用高频正弦波实现基函数的功率谱频移,以满足中国... 针对目前缺乏满足中国辐射掩蔽标准的超宽带(UWB)脉冲设计方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Hermite多项式(MHP)功率谱频移组合的UWB脉冲成形算法。分析了MHP时频特性,选择其为UWB脉冲基函数;用高频正弦波实现基函数的功率谱频移,以满足中国辐射掩蔽标准为约束条件,采用随机数法选取权重系数进行线性组合形成脉冲;最后,通过迭代正弦波频率,对脉冲波形进行优化。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成形脉冲不仅满足中国辐射掩蔽,且在整个频段都有较好的频谱利用率,与用高斯函数迭代算法组合脉冲比较,抗多用户干扰性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辐射掩蔽 超宽带 修正Hermite多项式 功率谱频移 随机数法 多用户干扰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互联的信息化智能处理平台设计
18
作者 毛正标 彭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46-48,共3页
针对传统信息化处理平台一直存在耗时高、平台响应滞后以及信息聚类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移动互联的信息化智能处理平台和平台的物理架构。该平台由资讯服务模块、信息推送模块和智慧信息热点发现模块三大功能模块构成,分析... 针对传统信息化处理平台一直存在耗时高、平台响应滞后以及信息聚类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移动互联的信息化智能处理平台和平台的物理架构。该平台由资讯服务模块、信息推送模块和智慧信息热点发现模块三大功能模块构成,分析了各功能模块的操作流程,这些功能模块协同运作,实现信息的智能化处理。通过ICTCLAS分词系统对新闻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完成对关键词的采集,利用向量空间模型获取新闻文本的知识描述模型,对新闻标题词频进行采集,得到K个原始聚类中心,通过汇总新闻标题词频的改进K-Means算法,对新闻特征向量实施话题聚类,得到热点信息。实验结果说明,所设计的处理平台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聚类精度,信息化处理性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 信息化处理 智能处理 聚类 K.Means算法
下载PDF
单基地互质MIMO阵列DOA估计
19
作者 周围 冉靖萱 +2 位作者 彭洋 陈星宇 马茂琼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5期8-13,共6页
针对传统均匀直线阵列的相干目标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的自由度受限于实际阵列阵元数目的问题,提出基于MUSIC算法的单基地发射/接收和协阵列DOA估计方法。该方法将互质MIMO阵列虚拟成等效的和协阵列,找到和协阵列中的连续子阵和半连续子阵,... 针对传统均匀直线阵列的相干目标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的自由度受限于实际阵列阵元数目的问题,提出基于MUSIC算法的单基地发射/接收和协阵列DOA估计方法。该方法将互质MIMO阵列虚拟成等效的和协阵列,找到和协阵列中的连续子阵和半连续子阵,并运用多频操作填补半连续子阵中的孔洞,使之与连续子阵形成一个更长的新连续子阵;然后通过矩阵重构算法解相干,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自由度,可以根据目标的个数灵活调整虚拟发射/接收阵元的数量,使复杂度尽可能降低。但该方法涉及到高维矩阵的特征值分解,复杂度仍然很高,因此文中引入传播算子,提出基于传播算子的单基地发射/接收和协阵列DOA估计方法,避免了特征值分解,复杂度得到极大改善。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对非相干目标的估计能力与前者接近,可用于估计非相干目标以及估计相干目标的大致方向或者判断此时是否有相干目标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质阵列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和协阵列 波达方向估计 多频操作 传播算子 矩阵重构 相干目标
下载PDF
基于CoAP协议的无线传感网架构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康为 孙玲 +4 位作者 任密林 施佺 张晨 沈乐威 王宏彬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9-52,56,共5页
基于REST架构的CoAP协议是6LowPAN协议栈中的应用层协议,可运行在内存受限和计算能力有限的嵌入式设备中,并具有请求响应工作模式和可靠的数据传输性能,在物联网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现有基于CoAP协议设计实现的客户端较为复... 基于REST架构的CoAP协议是6LowPAN协议栈中的应用层协议,可运行在内存受限和计算能力有限的嵌入式设备中,并具有请求响应工作模式和可靠的数据传输性能,在物联网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现有基于CoAP协议设计实现的客户端较为复杂,影响了它在该领域的应用和推广。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一种新型CoAP应用架构,该架构通过在CoAP协议基础上增加一个链接服务器,实现CoAP客户端和CoAP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简化了基于CoAP架构的客户端设计,为推广CoAP架构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P协议 6LowPAN协议栈 IPV6 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 数据传输 嵌入式设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