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共轴驱动永磁球型关节设计及扰动抑制
1
作者 张永顺 刘志军 +1 位作者 刘振虎 王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针对当前永磁球型关节普遍存在电磁驱动结构复杂,耦合磁场建模困难,磁矩奇异性,抵抗外界扰动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据永磁体转子轴线始终趋于磁场旋转轴线的旋转定轴效应,研制了一种以内置全悬浮永磁体转子的万向随动机构为主体的永磁柔性... 针对当前永磁球型关节普遍存在电磁驱动结构复杂,耦合磁场建模困难,磁矩奇异性,抵抗外界扰动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据永磁体转子轴线始终趋于磁场旋转轴线的旋转定轴效应,研制了一种以内置全悬浮永磁体转子的万向随动机构为主体的永磁柔性直驱球型关节。球型关节的定子由两组鞍形线圈和一组亥姆线圈三轴正交嵌套而成。为解决磁矩控制变量冗余问题,采用磁场旋转轴线侧摆、俯仰角为独立控制变量的三相电流公式叠加空间万向旋转磁场,实现磁场内同步旋转永磁体转子侧摆、俯仰磁矩解耦和在空间万向磁场旋转轴线导引下的永磁球型关节侧摆、俯仰两自由度运动。进而,用Lyapunov函数证明系统稳定性,采用基于模糊算法优化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抑制抖振和降低输出端轨迹误差。模拟结果验证了模糊优化滑模控制器的有效性。相比未模糊优化滑模控制方法,存在外界扰动时,优化模糊控制器通过切换增益进行自适应调整,能有效抑制系统控制输入产生的抖振,并提高轨迹跟踪速度,降低跟踪误差。仿真和试验表明,球型关节电磁结构简单,磁场解析建模便利,电流输入变量与磁矩输出变量一一对应,抗干扰能力和抖振抑制效果良好,实现了球型关节期望轨迹的快速跟踪,动态跟踪性能良好,改善了复杂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柔性球型关节 旋转共轴效应 空间万向旋转磁场 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下载PDF
基于二维码识别的分拣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
2
作者 关静丽 侯明 柏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5,共6页
为了提高物流行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物料分拣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设计基于二维码识别的分拣机械臂控制系统。以树莓派为主控制器,通过OpenCV图像处理、二维码识别、逆运动学求解和六自由度机械臂驱动等环节,实现了根据二维码存储的... 为了提高物流行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物料分拣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设计基于二维码识别的分拣机械臂控制系统。以树莓派为主控制器,通过OpenCV图像处理、二维码识别、逆运动学求解和六自由度机械臂驱动等环节,实现了根据二维码存储的信息进行物料分拣。为了提高二维码识别的准确率,针对二维码图像的磨损、划痕等问题,利用OpenCV对图像进行灰度化、滤波、二值化和闭运算等图像预处理操作;针对二维码位置的随机性和镜头畸变问题,通过定位算法和透视矫正提取出二维码,再根据QR码结构和编码规则进行二维码译码。为了使机械臂平滑稳定运行,采用简洁的几何法进行逆运动学的计算,并在机械臂驱动中加入多路舵机速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正常和有轻微划痕的二维码,二维码识别率可以达到100%,机械臂能够有效完成自动分拣任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拣机械臂 树莓派 二维码 OPENCV
下载PDF
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多目标轨迹优化方法
3
作者 杨丽荣 刘洋 周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采用五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插值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臂轨迹规划的平滑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无法解决运行时间、能耗及冲击的多目标最优值求解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实验室液压破碎机械臂轨迹优化...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采用五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插值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臂轨迹规划的平滑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无法解决运行时间、能耗及冲击的多目标最优值求解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实验室液压破碎机械臂轨迹优化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根据收敛性指标和间距指标选取Pareto最优解后进行轨迹优化,并与NSGA-Ⅱ对比。结果表明,在通过五次NURBS插值算法得到一条关节轨迹曲线后采用NSGA-Ⅲ进行轨迹优化,可以获得运行时间-能耗-冲击的Pareto最优解。相较于优化前,机械臂运行时间降低16%,最大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及角加加速度分别降低8%、1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轨迹优化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参考点机制 收敛性指标 间距指标
下载PDF
基于改进APF引导的双向RRT机械臂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4
作者 朱敏 陈思源 陈杰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针对传统双向RRT算法在路径规划中随机性大、收敛慢和路径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引导的双向RRT机械臂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引入动态偏置策略,减小原始双向RRT算法随机性大的问题;其... 针对传统双向RRT算法在路径规划中随机性大、收敛慢和路径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引导的双向RRT机械臂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引入动态偏置策略,减小原始双向RRT算法随机性大的问题;其次,在扩展新节点时,根据与障碍物距离自适应地调整节点随机性与总势场的权重;然后融入机械臂碰撞检测模型并进行双向直连线性插值检测,直至生成初始路径;最后再对生成的路径进行三次B样条平滑处理,产生符合机械臂实际运动限制的可行路径。在二维和三维环境下分别构建三种不同环境对改进算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有效提高相关性能。将改进算法应用至实物平台中,进一步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路径规划 双向RRT 人工势场
下载PDF
改进TD3算法的机械臂三维路径规划方法
5
作者 马天 李超 杨嘉怡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在军事航空领域中,复杂任务对机械臂路径规划提出了挑战。针对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学习效率低、样本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D3算法(Recurrent-TD3算法)。首先,将LSTM结合到策略网络与价值网络中,捕获航空控制... 在军事航空领域中,复杂任务对机械臂路径规划提出了挑战。针对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学习效率低、样本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D3算法(Recurrent-TD3算法)。首先,将LSTM结合到策略网络与价值网络中,捕获航空控制任务中的时间序列信息,增强对时间序列变化的响应能力,使其能够在决策时考虑历史动作和状态,提高网络的表达能力;然后,将事后经验回放(HER)技术集成到TD3算法中,以解决任务中稀疏奖励难以学习的问题,通过将未达到目标的经验转化为达到新目标的经验,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样本;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流程,以提高机械臂在军用航空任务中的安全性。实验表明,该算法相比于其他算法能够更快地找到一条无碰撞的路径,且平均路径长度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路径规则 TD3 长短期记忆网络 事后经验回放技术
下载PDF
柔性空间机器人预定义时间自适应滑模控制
6
作者 刘宜成 杨迦凌 +1 位作者 唐瑞 程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61,共11页
针对具有典型非线性特性的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预定义时间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基于常曲率方法和拉格朗日法,建立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预定义时间理论的滑模控制器,利用径... 针对具有典型非线性特性的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预定义时间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基于常曲率方法和拉格朗日法,建立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预定义时间理论的滑模控制器,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补偿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轨迹跟踪误差可以在预定义时间内收敛.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和控制器的有效性,与固定时间控制器和无补偿的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控制器使系统轨迹误差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空间机器人 预定义时间稳定性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轨迹跟踪 滑模控制
下载PDF
基于轨迹预测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机械臂避障规划方法
7
作者 田应仲 韩通 +2 位作者 杨晓东 倪雨嘉 李龙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
在人机共存的环境中,人可能会成为机器人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动态障碍物,因此在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需动态的避障规划,从而避免机器人危害到用户安全。本文通过预测手臂的运动构建虚拟障碍物,用于改进传统人工势场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 在人机共存的环境中,人可能会成为机器人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动态障碍物,因此在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需动态的避障规划,从而避免机器人危害到用户安全。本文通过预测手臂的运动构建虚拟障碍物,用于改进传统人工势场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进行动态避障,且规划的路径更短、更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预测 改进人工势场法 动态避障 路径规划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算法的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研究
8
作者 郭北涛 任天浩 《机械工程师》 2025年第3期19-22,26,共5页
针对RRT算法在应用于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规划速度慢、冗余节点多、路径拐点多、路径不平滑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偏置和双向快速扩展随机树并融合A*算法的改进RRT算法。由于双向RRT算法的两棵随机树是在同一时间向外扩展,... 针对RRT算法在应用于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规划速度慢、冗余节点多、路径拐点多、路径不平滑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偏置和双向快速扩展随机树并融合A*算法的改进RRT算法。由于双向RRT算法的两棵随机树是在同一时间向外扩展,所以在一次迭代中可以产生两个新的节点,大大加快了扩展速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目标偏置的方法,使得两棵随机树在一定概率下朝向其所对应目标点扩展,最后使用A*算法选取该避障路径上的关键节点。具体思路为:一是改进现有的碰撞检测模型,对障碍物进行合理的简化;二是利用改进后的RRT算法规划出可行的避障路线。最后与B样条曲线相结合,使运动图像更加平滑。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规划时间、路径长度和路径平滑度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T 机械臂 路径规划 避障规划 B样条曲线
下载PDF
油茶花苞采集机械手的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赵青 李立君 +2 位作者 吴泽超 李骏 郭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丘陵地区油茶林地众多,油茶花苞采集暂无机械化设备,故设计了一款六自由度的油茶花苞采集机械手。通过油茶花苞生物学特性分析,使用旋扭式末端执行器可以实现油茶花苞的高效采集,采净率为90%。通过机械手工作空间分析,确定了机械手的尺... 丘陵地区油茶林地众多,油茶花苞采集暂无机械化设备,故设计了一款六自由度的油茶花苞采集机械手。通过油茶花苞生物学特性分析,使用旋扭式末端执行器可以实现油茶花苞的高效采集,采净率为90%。通过机械手工作空间分析,确定了机械手的尺寸,并将末端执行器搭载到机械手上进行了油茶林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搭载了旋扭式末端执行器六自由度机械手,可以到达采摘区间的边界位置,末端在x、y、z方向的最大偏差分别为3.4、3.3、3.4 cm,为油茶花苞智能化采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机械手 生物学特性 末端执行器 油茶花苞
下载PDF
六自由度机械臂快速路径规划与手眼标定研究
10
作者 孙超 胡志明 +2 位作者 彭麟谊 叶子安 丁建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6,共9页
针对双向快速随机扩展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connect,RRT-Connect)算法的随机性强、搜索效率低、路径规划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RT-Connect算法。该算法在起始点与目标点连线的中垂线上设置第三节点,采用高斯分... 针对双向快速随机扩展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connect,RRT-Connect)算法的随机性强、搜索效率低、路径规划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RT-Connect算法。该算法在起始点与目标点连线的中垂线上设置第三节点,采用高斯分布限制第三节点的采样区域,避免第三采样节点距离中点较远导致的路径冗余。算法通过第三节点分别向起始点和目标点生成2棵随机树,结合贪婪算法思想以及引入动态步长的方法,提高算法的规划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RRT-Connect算法相较于传统RRT-Connect算法,平均运行时间缩短了48.7%,平均迭代次数减少了38.9%,平均路径长度减少了25.2%。另外,针对传统的九点标定法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九点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机械臂在空间同一点的多组位姿计算机械臂第六轴长度,在已知机械臂各关节角和轴长情况下,计算得到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安装后第六轴的长度,从而提高手眼标定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相较于传统九点标定法其精度平均提高了2.09%。最后,在机械臂平台验证改进的RRT-Connect算法和改进的九点标定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RRT-Connect算法相较于DRRT-Connect(dynamicRRT-Connect)算法在路径规划总时间和总长度上分别减少了8.28%和4.79%,改进的九点标定法相较于传统的九点标定法抓取精度提高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路径规划 贪婪算法 RRT-Connect算法 九点标定
下载PDF
农业机械手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煜 方国艾 李永国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16,共13页
农业机械手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传感技术、计算机视觉以及运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手逐渐向智能化、自主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本研究概述了农业机械手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结构。基于农业机械手作业环境的... 农业机械手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传感技术、计算机视觉以及运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手逐渐向智能化、自主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本研究概述了农业机械手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结构。基于农业机械手作业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作业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将农业机械手的关键技术归纳为末端执行器设计、传感感知技术、视觉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进一步对末端执行器类型进行分类归纳,分析不同末端执行器的研究现状;对现阶段农业机械手领域的目标识别和定位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对当前农业机械手领域的传感感知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农业机械手作业控制过程进行了综述。最后,针对当前农业机械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农业机械手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手 末端执行器 传感感知技术 视觉技术 运动控制技术
下载PDF
高档名优绿茶柔性采摘指研制
12
作者 汪谦谦 张伟 +2 位作者 金小俊 韩余 陈勇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89,94,共4页
目前现有的采茶末端执行器多为剪切式,不适用于高档名优绿茶的采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模仿人工“提手采”动作的柔性采摘指机构。对采摘指结构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使上、下夹爪在夹持中产生可感知的弹性形变。基于该机构,设计采... 目前现有的采茶末端执行器多为剪切式,不适用于高档名优绿茶的采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模仿人工“提手采”动作的柔性采摘指机构。对采摘指结构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使上、下夹爪在夹持中产生可感知的弹性形变。基于该机构,设计采摘指电动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处理器,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两对夹爪的开合和提拉动作,并设计测力电路,实时检测夹持力,以提拉方式实现对嫩芽的采摘。分析得到夹爪所受的最大应力为0.16 MPa,夹爪的最大形变为0.00038 mm。依此结果制作样机,并进行采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柔性采摘指能有效实现一芽一叶的采摘,成功率达到92.5%,验证了该采摘指的可行性,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绿茶 柔性采摘指 力学感知 嵌入式控制
下载PDF
基于SoPC的“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
13
作者 董胜 赵莹 +2 位作者 孟祥 邢砾云 贾雁飞 《科技风》 202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利用FPGA构建了SoPC,移植了uC/OS-II操作系统,实现了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小风扇转速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利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电机的转速;利用HC-SR04超声波模块测量物体距离,实现了物体接... 利用FPGA构建了SoPC,移植了uC/OS-II操作系统,实现了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小风扇转速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利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电机的转速;利用HC-SR04超声波模块测量物体距离,实现了物体接近风扇到8cm距离时,无刷直流电机自动限速,同时蜂鸣器报警;利用SU-03T语音识别模块实现了语音控制电机转速;通过FPGA与STM32F103C8T6单片机控制的Wi-Fi模块串口通信,实现将环境温度、风扇转速、距离报警信号、电机旋转方向数据上传到阿里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PC UC/OS-II 无刷直流电机 语音识别 阿里云
下载PDF
机械臂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14
作者 陈涛 李晓娟 +1 位作者 刘建璇 王立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5,147,共12页
针对机械臂建模参数精准性与扰动不确定性的精确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与迭代学习控制相融合的控制方法。首先,为保证跟踪误差的收敛速度,避免收敛中的奇异性问题,设计采用饱和函数趋近律的非奇异快速终端... 针对机械臂建模参数精准性与扰动不确定性的精确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与迭代学习控制相融合的控制方法。首先,为保证跟踪误差的收敛速度,避免收敛中的奇异性问题,设计采用饱和函数趋近律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其次,为进一步提高轨迹跟踪精度,设计误差迭代学习控制器,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收敛性分析。最后,在Simulink软件中搭建所提方法的控制系统,进行迭代控制与对比控制仿真实验,并同步开展机械臂跟踪控制真机实验。结果表明:在迭代实验中,关节最大平均稳态误差提升了72%;在对比实验中,与比例微分(PD)型迭代学习控制和PD型线性滑模控制相比,最大平均稳态误差分别提升了97%、51%,最大响应调整时间分别减少70%、50%;在真机实验中,机械臂跟踪误差稳定在[-0.05,0.05] rad区间内。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解决机械臂轨迹跟踪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迭代学习控制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械臂视觉伺服智能控制
15
作者 袁庆霓 齐建友 虞宏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8-1013,共16页
针对视觉伺服控制系统存在伺服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和缺乏可见性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调整多策略控制器伺服增益方法,用于机械臂智能控制。首先搭建眼在手配置(EIH)的机械臂视觉伺服系统。然后,融合比例控制与滑... 针对视觉伺服控制系统存在伺服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和缺乏可见性约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调整多策略控制器伺服增益方法,用于机械臂智能控制。首先搭建眼在手配置(EIH)的机械臂视觉伺服系统。然后,融合比例控制与滑模控制(SMC)设计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器(SMCC-IBVS);针对控制系统特征丢失的问题,将伺服选择增益的过程构建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的自适应伺服增益算法,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来自适应调整控制器(SMCC-IBVS)伺服增益,减少伺服误差,提高效率和稳定性。最后,仿真和物理实验结果表明,使用DDPG学习调控增益的SMCC-IBVS控制器具有强鲁棒性和快速收敛性,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特征丢失;机械臂轴孔装配实验结果也表明,所提出的视觉伺服系统实用性能较强,针对轴孔最小间隙为0.2mm间隙配合的装配实验成功率可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伺服 DDPG学习策略 自适应增益 机械臂 混合滑模控制 可见性约束
下载PDF
新型混合驱动智能仿人手设计
16
作者 马海杰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4,共9页
【目的】针对欠驱动和全驱动机械手结构与控制系统不兼容问题,设计了一种混合驱动仿人手,其具有系统集成度高、结构灵活性强等特点。【方法】参照人手灵巧度,对食指和大拇指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具备多关节独立驱动和自适应欠驱动能力,并... 【目的】针对欠驱动和全驱动机械手结构与控制系统不兼容问题,设计了一种混合驱动仿人手,其具有系统集成度高、结构灵活性强等特点。【方法】参照人手灵巧度,对食指和大拇指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具备多关节独立驱动和自适应欠驱动能力,并通过锥形螺旋驱动轴结构,优化了手指驱动力;采用扁囊结构在狭小空间下实现了手指侧摆独立驱动,利用热力图解映射关系对传感器布局进行了优化,并对5种传感器多模态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制作了具有16个驱动器的仿人手样机,使其具备全智能化抓取及表面纹理识别能力;并对不同驱动模式下的抓取能力进行了测试,为机械手多模态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兼容 螺旋驱动 多模态 纹理识别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6R机械臂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17
作者 王迈新 闫莉 李雨菲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2,共7页
为了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时间最优5次B样条插值轨迹优化算法。以UR10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5次B样条曲线对给定的轨迹点进行插值;其次,针对传统PSO算法存在... 为了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时间最优5次B样条插值轨迹优化算法。以UR10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5次B样条曲线对给定的轨迹点进行插值;其次,针对传统PSO算法存在求解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调整算法中的惯性权重和认知因子,使其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动态改变数值大小,进而提高算法前期全局搜索能力和后期局部搜索能力;最后,通过3种测试函数测试和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SO算法的求解精度提升,可以有效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5次B样条曲线 粒子群算法 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全局搜索能力 局部搜索能力
下载PDF
基于海马优化的改进Informed-RRT^(*)的路径规划算法
18
作者 严贵僧 杨洁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0,共8页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Informed-RRT^(*)算法在复杂环境中面临随机性采样、低效搜索和难以提供最优路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马优化(Sea-Horse Optimizer,SHO)的改进Informed-RRT^(*)的路径规划算法。【方法】该算法结合了Informed-RR...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Informed-RRT^(*)算法在复杂环境中面临随机性采样、低效搜索和难以提供最优路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马优化(Sea-Horse Optimizer,SHO)的改进Informed-RRT^(*)的路径规划算法。【方法】该算法结合了Informed-RRT^(*)和SHO的优势,引入适应度函数,用于评估采样节点的适应性,从而增强对采样目标的引导;此外,采用自适应步长和随机扰动,以适应环境中的障碍物,并选择最佳个体来引导随机树的扩展方向。【结果】通过多组仿真和样机试验对比表明,改进后的Informed-RRT^(*)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的搜索效率以及更出色的路径规划性能,为复杂环境中的路径规划提供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算法 Informed-RRT^(*)算法 路径规划 采样导向性 自主避障
下载PDF
基于模糊观测器的柔性机械臂指令滤波反步控制
19
作者 宿俊浩 于金鹏 +2 位作者 刘加朋 朱钰 司晨怡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0-507,共8页
针对模型参数未知的柔性关节机械臂系统,利用指令滤波及模糊观测器技术,提出了指令滤波模糊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该系统期望轨迹的跟踪控制。首先,设计模糊观测器来估计柔性机械臂的连杆角速度和电机转角速度;其次,利用模糊自适应技术来解... 针对模型参数未知的柔性关节机械臂系统,利用指令滤波及模糊观测器技术,提出了指令滤波模糊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该系统期望轨迹的跟踪控制。首先,设计模糊观测器来估计柔性机械臂的连杆角速度和电机转角速度;其次,利用模糊自适应技术来解决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然后,应用指令滤波技术解决了控制器设计过程中的计算复杂性问题,并通过李雅普诺夫控制原理证明了该柔性关节机械臂控制系统中所有变量的收敛性;最后,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柔性关节机械臂控制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机械臂 指令滤波 模糊观测器 自适应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冗余机械臂可操作性的改进动态运动基元方法
20
作者 李臻恺 付明磊 +2 位作者 姜国栋 刘锦元 Uladzislau Sychou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6,共12页
针对动态运动基元方法(DMP)在轨迹规划时忽略关节运动学约束,导致机械臂灵活度下降、轨迹跟踪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操作性的改进版DMP(M-DMP)。该方法首先通过数值解确定冗余机械臂当前的可操作性梯度,并分别从末端速度分量和零... 针对动态运动基元方法(DMP)在轨迹规划时忽略关节运动学约束,导致机械臂灵活度下降、轨迹跟踪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操作性的改进版DMP(M-DMP)。该方法首先通过数值解确定冗余机械臂当前的可操作性梯度,并分别从末端速度分量和零空间分量调整动态运动基元的外力耦合项。然后设计了动态参数,能够自适应调节外力耦合项大小,保证机械臂运行时的灵活度。其次为解决原方法无法避障,以及避障过程中可能出现灵活度降低的问题,利用指数函数优化势力场后,将其与M-DMP结合实现避障。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M-DMP的稳定性。最后在多种场景下进行仿真和实物实验,结果表明M-DMP方法在避开障碍物的同时,降低了53.56%的轨迹跟踪误差,并将可操作性提高了27.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学习 动态运动基元 可操作性 轨迹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