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therCAT总线的空间结构点阵自动同步加载系统研发
1
作者 郝际平 黄育琪 +6 位作者 孙晓岭 赵敏 薛强 樊春雷 李存良 卜延渭 刘鹏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5,82,共17页
大型空间结构试验通常具有加载点数量多、覆盖面积广、加载工况较多的特点,传统的加载方法很难兼顾成本适宜、安全高效。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空间结构点阵自动同步加载系统,该加载系统采用水作为试验载荷,应用实时工业以太网EtherCAT总... 大型空间结构试验通常具有加载点数量多、覆盖面积广、加载工况较多的特点,传统的加载方法很难兼顾成本适宜、安全高效。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空间结构点阵自动同步加载系统,该加载系统采用水作为试验载荷,应用实时工业以太网EtherCAT总线技术,可实现任意比例下多点同步精确加载。加载系统的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加载容器可根据试验需要在控制总线上无限挂载和自由分布,具有通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安全高效、加载耗材清洁廉价的特点。该文详细介绍了该加载系统的原理与组成,以及EtherCAT总线主从式结构下主站和从站的具体实现,并将其应用于马鞍形正交索网结构承载力试验,整个加载过程中荷载稳步匀速增长、数值稳定准确,验证了该加载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加载装置 EtherCAT总线 控制验证
原文传递
概率融合的抗侧翻智能主动悬架控制研究
2
作者 周辰雨 易莎 +3 位作者 余强 赵轩 张佳彬 张硕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为了提升高质心车辆的侧倾稳定性和平顺性,降低车辆侧翻事故造成的伤亡率,提出一种基于概率融合隶属度函数构建理论的侧翻工况预测和控制方法。首先,通过采集车辆侧翻工况数据,选取车辆状态变量,基于影响权重确定与车辆侧翻相关的关键... 为了提升高质心车辆的侧倾稳定性和平顺性,降低车辆侧翻事故造成的伤亡率,提出一种基于概率融合隶属度函数构建理论的侧翻工况预测和控制方法。首先,通过采集车辆侧翻工况数据,选取车辆状态变量,基于影响权重确定与车辆侧翻相关的关键影响因子。其次,根据时间序列对数据进行时间片段划分,设计动态贝叶斯预测网络,对下一时间片段内车辆侧翻概率进行预测。最后,根据车辆性能参数与控制器参数的映射规则,建立概率融合的Takagi-Sugeno(T-S)模糊隶属度函数,设计车辆主动悬架抗侧翻鲁棒控制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多目标控制主动悬架相比,所提方法可以平稳且高效地防止车辆侧翻,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智能主动悬架 动态贝叶斯网络 概率融合隶属度 T-S模糊建模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的彩色图像多目标颜色的配准与抖动算法
3
作者 严惠 邓小龙 孔德文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为实现图像颜色的快速配准,使得配准后的颜色误差分配更均匀,通过实验分析了各颜色空间对彩色图像配准速度及抖动效果的影响,选定RGB为颜色空间;提出建立目标色等距表库算法,快速进行源色与目标色映射。基于Floyd-Steinberg算法思想,提... 为实现图像颜色的快速配准,使得配准后的颜色误差分配更均匀,通过实验分析了各颜色空间对彩色图像配准速度及抖动效果的影响,选定RGB为颜色空间;提出建立目标色等距表库算法,快速进行源色与目标色映射。基于Floyd-Steinberg算法思想,提出一种以距离倒数作为基准的算法,针对奇数和偶数行,将R、G、B误差分配到不同四点。基于两种算法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距离比较次数与浮点数运算次数,颜色配准速度提高了约15倍,同时使误差分配更加均匀,减少了色彩丢失,提高了图像质量。通过将提出的算法应用于256色触摸屏图像显示中,证明画面显示流畅,响应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抖动 颜色模型 三维等距表库 颜色配准 误差扩散
下载PDF
烟梗智能上料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4
作者 孟瑾 石怀忠 +2 位作者 张龙 崔建华 朱丹 《制造业自动化》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以某卷烟厂现有烟梗上料设备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劳动成本高等问题为例,设计了烟梗智能上料系统。系统由桁架机器人系统、输送设备系统、回收桶系统、视觉系统、除尘管和改装葫芦吊等组成,重点对系统的机械结构、主要子系统及控制系统主... 以某卷烟厂现有烟梗上料设备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劳动成本高等问题为例,设计了烟梗智能上料系统。系统由桁架机器人系统、输送设备系统、回收桶系统、视觉系统、除尘管和改装葫芦吊等组成,重点对系统的机械结构、主要子系统及控制系统主程序等模块进行设计。通过安装测试,该系统实现了烟梗包的自动摆放和上料、烟梗种类识别、质量配比、故障检测等功能,降低人工操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更具安全和智能化,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上料系统 桁架机器人系统 视觉系统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的风光储微网调度
5
作者 张宁 李季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为克服传统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在求解时容易形成局部最优,求解精度低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adaptive 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MPSO)的微电网调度求解方法。AMPSO惯性权... 为克服传统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在求解时容易形成局部最优,求解精度低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adaptive 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MPSO)的微电网调度求解方法。AMPSO惯性权重采用自适应正态分布递减,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更新粒子位置的移动策略,并且在算法后期引入变异环节。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与其他改进算法进行收敛性能对比,并对4种典型天气情况下的微网运行成本模型仿真求解,得到最优调度。算例仿真结果表明,AMPSO能够对粒子全局最优搜索优化,在解决微网经济性运行问题上效果优于其他算法,可合理调配各微电源出力时段,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调度 粒子群算法 自适应 变异
下载PDF
基于飞行智能浮标测流系统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吴超群 肖子平 吴瑞钦 《陕西水利》 2024年第1期137-139,共3页
为了提高浮标法流量测验的精度,针对传统GPS浮标法难以回收、精度、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采用无人机飞行技术和浮标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设计防水无人机为浮标载体,利用其机动灵活(水上起降)和高精度定位(RTK差分定位)将飞行至水面... 为了提高浮标法流量测验的精度,针对传统GPS浮标法难以回收、精度、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采用无人机飞行技术和浮标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设计防水无人机为浮标载体,利用其机动灵活(水上起降)和高精度定位(RTK差分定位)将飞行至水面上任意点位,无人机载体即为浮标载体,随水漂流速度(即无人机移动速度,也即水体表层水速)实时发送至无人机地面站。其次载体底部携带测深仪和可见光通过无人机的数图传系统将水位和现场画面也实时传送至地面站,其地面站能够查看载体漂浮的轨迹路线。测验结束后飞行浮标载体飞回起点处,该方式方便回收,并具有低成本、循环使用,便捷性等优点,洪水期借助大断面数据实现流量自动化、高效化以及实时化测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无人机 浮标法 流量
下载PDF
基于ESP8266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7
作者 亓相涛 马凯凯 王卫国 《物联网技术》 2024年第1期90-92,97,共4页
智能硬件的广泛应用丰富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常用的照明灯具在融入网络智能控制后变得更加灵动和方便使用。本文以使用率较高的EPS8266为处理核心,将照明灯光控制与WiFi网络结合设计了一款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系统设计完成了硬件的器件... 智能硬件的广泛应用丰富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常用的照明灯具在融入网络智能控制后变得更加灵动和方便使用。本文以使用率较高的EPS8266为处理核心,将照明灯光控制与WiFi网络结合设计了一款智能灯光控制系统。系统设计完成了硬件的器件选型、处理器最小系统及外围灯光元器件的电路连接。灯光控制设计分为主动调节和自动感应,原理图中添加了按键及温湿度和光照环境传感采集器。系统设计预留了继电器控制的强电照明灯具接口,设置了音频提示模块,电源设计采用常见的5 V供电,并接入降压模块为处理器供电。系统的程序下载使用USB连接,原理图设计中选用了串口转换芯片,并简明介绍了程序下载的文件及写入地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控制 EPS8266 无线传输 模数转换 数据下载 智能硬件
下载PDF
一种快速装调切割锯的设计与制造
8
作者 吴瑞凯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1期132-133,136,共3页
为解决家庭中木料切割时受专用切割锯的质量、外形尺寸、动力输出、木屑清理等问题的制约,而设计与制造一种快速装调小型家用切割锯。切割锯采用手电钻做动力输出,设计易于夹紧锯片的连接定心夹紧机构、满足切割锯片的高度调整机构、木... 为解决家庭中木料切割时受专用切割锯的质量、外形尺寸、动力输出、木屑清理等问题的制约,而设计与制造一种快速装调小型家用切割锯。切割锯采用手电钻做动力输出,设计易于夹紧锯片的连接定心夹紧机构、满足切割锯片的高度调整机构、木屑处理装置。通过设计制造与实际应用,设计切割锯的整体尺寸小,重量轻,易于快速组装、拆卸,解决了居家使用的需求,同时能很好地保证木材的切割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锯 定心夹紧 组装 拆卸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集中供热二次网回水温度预测控制研究
9
作者 刘春蕾 史涵杰 +2 位作者 甄文爽 陈朝阳 丁一博 《仪表技术》 2024年第2期83-86,共4页
针对集中供热系统二次管网存在的水力失调问题,设计了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及回水温度预测模型,并实施智能控制策略,以实现二次网回水温度的精准控制。首先,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此模型的输出视为二次网回水温度给定值;其次,在整个... 针对集中供热系统二次管网存在的水力失调问题,设计了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及回水温度预测模型,并实施智能控制策略,以实现二次网回水温度的精准控制。首先,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此模型的输出视为二次网回水温度给定值;其次,在整个系统控制中,实施BP神经网络与PID控制器相结合的策略,进行二次网回水温度的控制。以高邑县某小区换热站数据为基础,通过阶跃响应曲线法建立二次网回水温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BP-PID控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BP-PID控制器具有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的优点,能够快速达到平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BP-PID控制器 二次网回水温度 水力平衡
原文传递
改进YOLOv5s对病理学图像中猪只小肠绒毛的检测
10
作者 王美华 王安邦 +4 位作者 肖德琴 熊云霞 王丽 李朋涛 吴耀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215,共9页
为解决传统小肠绒毛需要专业人员手动检测耗时耗力且存在主观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同时提高在复杂病理学图像中小肠绒毛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该研究提出基于改进YOLOv5s检测复杂病理学图像下猪只小肠绒毛的方法。首先,采用串联形式的混合... 为解决传统小肠绒毛需要专业人员手动检测耗时耗力且存在主观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同时提高在复杂病理学图像中小肠绒毛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该研究提出基于改进YOLOv5s检测复杂病理学图像下猪只小肠绒毛的方法。首先,采用串联形式的混合池化对空间金字塔进行优化,增强特征提取与特征表达,提升检测精度;然后引入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网络模块(simpleattentionmechanism,SimAM)与Bottleneck中的残差连接相结合,使用SimAM对Bottleneck中的特征图进行加权,得到加权后的特征表示,利用注意力机制加强模型对目标的感知。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算法的平均精度(average precision)和每秒传输帧数(frame per second,FPS)达到92.43%和40帧/s。改进后的YOLOv5s在召回率和平均精度上相较改进前提高2.49和4.62个百分点,在不增加模型参数量的情况下,每帧图片的推理时间缩短1.04 ms。与经典的目标检测算法SSD、Faster R-CNN、YOLOv6s、YOLOX相比,平均精度分别提高15.16、10.56、2.03和4.07个百分点。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病理学图像中猪只小肠绒毛自动化检测,保证复杂图像检测速度的同时,提高了小肠绒毛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算法 YOLOv5s 猪只小肠绒毛 病理学图像 无参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柔性焊锡机器人THT组装工艺参数敏感度分析及区间优化
11
作者 俞涛 赵盼 +4 位作者 王继孔 王飞茹 王磊 马国良 侯晶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针对机器人焊接关键工艺参数的选取依赖人工经验的问题,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自动化焊锡机器人THT组装工艺参数经验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分析关键焊接工艺参数的多参数相对敏感度,并绘制了单工艺参... 针对机器人焊接关键工艺参数的选取依赖人工经验的问题,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自动化焊锡机器人THT组装工艺参数经验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分析关键焊接工艺参数的多参数相对敏感度,并绘制了单工艺参数区间敏感度曲线。基于敏感度原理设计了工艺参数稳定域划分方法,获得了面向焊接质量综合分的工艺参数稳定域,并将该稳定域进行压缩得到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优选区间为:加热温度350~368℃,焊接时间1.31~1.48 s,送锡体积1.5~2.0 mm^(3),在工艺参数优选区间内焊接质量综合分平均值为90.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锡机器人 焊接工艺参数 敏感度分析 稳定域划分 区间优选
下载PDF
自动分拣仓库中多载量AGV调度与路径规划算法
12
作者 余娜娜 李铁克 +3 位作者 张文新 袁帅鹏 张卓伦 王柏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8-1471,共14页
在自动分拣仓库中,多载量自动导引小车(AGV)具有强运输能力,但其多载量特征也增加了调度与路径规划的复杂性。针对多载量AGV调度与路径规划的协同优化问题,以最小化最大搬运完成时间为目标,建立了该问题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提出... 在自动分拣仓库中,多载量自动导引小车(AGV)具有强运输能力,但其多载量特征也增加了调度与路径规划的复杂性。针对多载量AGV调度与路径规划的协同优化问题,以最小化最大搬运完成时间为目标,建立了该问题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聚类协同优化算法。算法首先定义了包裹相似度,设计聚类算法划分包裹组,使每个包裹组可由多载量AGV在一次作业中完成分拣;进而针对问题的多决策特征,设计协同进化遗传算法对包裹组进行指派和排序,并将无冲突路径规划算法引入到协同进化遗传算法的解码方案中,用以搜索最优路径并解决多AGV路径冲突,从而实现了多载量AGV调度与路径规划的协同优化。通过不同问题规模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量自动导引小车 调度 路径规划 协同优化 自动分拣仓库
下载PDF
MBSE在航空飞行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陈宣文 黄晖 戴小氐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2期152-165,共14页
现代飞机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长,传统的开发方法在管理和维护方面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首先,对航空飞控系统研发过程在当前系统工程实践方面进行了评估,阐述了传统开发方式的不足和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的核心原则和优点,以及在实... 现代飞机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长,传统的开发方法在管理和维护方面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首先,对航空飞控系统研发过程在当前系统工程实践方面进行了评估,阐述了传统开发方式的不足和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的核心原则和优点,以及在实现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然后,展示了MBSE如何在飞行控制系统研发时使用模型来支持复杂系统的规范、设计、分析、验证和确认的过程;最后,结合先进的MBSE工具和方法的发展,MBSE结合敏捷的开发前景,以及提高MBSE实践的互操作性和标准化的需求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研究为利用MBSE方法论和工具来改进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性能感兴趣的航空工业专业人员、系统工程师提供资源和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SE SYSML 飞行控制系统 数字线程 基于模型的测试
下载PDF
基于图像融合的珐琅礼盘细小杂质检测
14
作者 项新建 尤钦寅 +1 位作者 郑雨 黄炳强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针对高端珐琅礼盘对美观度要求高,人工目检对尺寸大于100μm的表面可视杂质识别困难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珐琅礼盘细小杂质视觉检测方法。将采集到的灰度图像分为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两类,对边缘区域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针对高端珐琅礼盘对美观度要求高,人工目检对尺寸大于100μm的表面可视杂质识别困难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珐琅礼盘细小杂质视觉检测方法。将采集到的灰度图像分为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两类,对边缘区域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提取出感兴趣区域;使用指定截止频率的傅里叶变换抑制两类图像中的细小噪声,获得检测区域图像;根据杂质的形态学特点设计基于图像融合的迭代算法,并通过测量最小外界矩形长边长度实现尺寸提纯,提高杂质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含有细小杂质缺陷样本的检出率为91.43%,单幅样本的平均检测耗时为577.4 ms,目标杂质漏检率为3.58%,可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珐琅礼盘 缺陷检测 曲线拟合 图像融合
下载PDF
船用变风量空调系统解耦技术研究
15
作者 陈文华 黄伟稀 +2 位作者 何涛 郝夏影 刘学广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8,共7页
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船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瓶颈,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多回路耦合问题,开展系统解耦及调控技术研究。解耦设计技术上,建立变风量空调系统多控制回路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前馈补偿解耦方法进行解耦设计,经验证... 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船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瓶颈,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多回路耦合问题,开展系统解耦及调控技术研究。解耦设计技术上,建立变风量空调系统多控制回路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前馈补偿解耦方法进行解耦设计,经验证明显降低了控制回路间的耦合作用;调控技术上,创新提出多回路串联延时调控方法,经验证在未进行解耦设计的情况下仍能实现稳定调控,有利于工程实际应用。研究成果能够降低变风量空调系统调控难度,对促进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变风量空调 解耦技术 调控优化
下载PDF
基于PLCSIM Advanced和Simulink的自动化生产线仿真实训平台设计
16
作者 安翠娟 张凯 +3 位作者 王国霞 张敏 丁大伟 武善雷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1期37-43,51,共8页
为解决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线下课程实验硬件套数不足、实验时长和场地受限等问题,提升教学质量,设计了一种基于PLCSIM Advanced和Simulink的自动化生产线仿真实训平台。该仿真平台以实训设备为依托,使用Simulink搭建被控对象仿真模型,在PL... 为解决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线下课程实验硬件套数不足、实验时长和场地受限等问题,提升教学质量,设计了一种基于PLCSIM Advanced和Simulink的自动化生产线仿真实训平台。该仿真平台以实训设备为依托,使用Simulink搭建被控对象仿真模型,在PLCSIM Advanced仿真控制器中编写控制算法,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通信实现对象模型与控制器间数据的实时交换和仿真。以纸张张力控制设备为例,介绍了仿真实训平台搭建和实施过程。实践教学表明,该仿真平台提高了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课程的教学成效,激发了学生实践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发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 仿真平台 张力控制系统 人机交互界面 PLCSIM Advanced SIMULINK
下载PDF
基于声信号的机械设备故障检测研究现状及进展
17
作者 李亚男 王春光 +3 位作者 宗哲英 王帅 王祯 杜英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3-191,200,共10页
我国工业呈现规模化、复杂化和集成化的趋势,其中机械设备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是工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机械设备长期工作容易出现故障导致突然停机,降低工厂的经济效益,甚至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机械设备故障检测对于我国工业... 我国工业呈现规模化、复杂化和集成化的趋势,其中机械设备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是工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机械设备长期工作容易出现故障导致突然停机,降低工厂的经济效益,甚至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机械设备故障检测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的常见故障检测方式主要是人工检测和振动监测,人工检测巡检周期长、不能及时发现故障、主观性强,振动检测对检测装备的安装要求较高。因为机械设备发生损坏时声音会发生改变,并且声信号的采集方式为非接触式,方便安装,所以声信号逐渐被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故障检测领域。基于声信号的故障检测技术能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故障,及时维修,降低经济损失。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两个方面综述了机械设备故障检测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且提出了基于声信号的机械设备故障检测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参考方向,旨在为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信号 故障检测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综述
下载PDF
光切面法的电力钢管塔法兰肋板焊缝三维重构
18
作者 刘源泂 薛海浪 +1 位作者 岳泽宇 汤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针对电力钢管塔法兰肋板自动焊接中焊缝引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激光光切面的肋板焊缝三维重构和测量方法。构建面阵相机和线激光测量平台,采用张正友法标定测量模型,建立光平面上点空间坐标和相机图像坐标对应关系。对实物进行光切面... 针对电力钢管塔法兰肋板自动焊接中焊缝引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激光光切面的肋板焊缝三维重构和测量方法。构建面阵相机和线激光测量平台,采用张正友法标定测量模型,建立光平面上点空间坐标和相机图像坐标对应关系。对实物进行光切面扫描实验,通过测量模型求解对应点空间坐标,基于Visual Studio平台对空间点云三维重构,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迭代法实现肋板所在平面的点云分割,基于法线及k邻域搜索结合的点云边缘提取算法进行边缘提取,以采样点与其k邻所对应投影点连线的最大夹角为判定原则提高点云边界识别精度,最后设计基于统计滤波点云筛选原则实现各目标焊缝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光切平面测量模型标定后相对误差≤1.46%,焊缝拟合后长度最大绝对误差0.97mm,相对误差≤1.29%,该方法可同时提取两条目标焊缝,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钢管塔 肋板焊缝 光切面法 三维重构 焊缝提取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字工程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19
作者 袁刚 刘晓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5-773,共9页
数字工程被认为是系统工程在数字化时代的延伸,具有能有效缩短装备研制周期、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工程体系等优点,实现装备采办过程由“以文本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的范式转变。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数字工程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动态,通过... 数字工程被认为是系统工程在数字化时代的延伸,具有能有效缩短装备研制周期、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工程体系等优点,实现装备采办过程由“以文本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的范式转变。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数字工程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动态,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Digital Engineering”相关文献进行CiteSpace计量分析,分别从发文量、研究领域与文献分布、所属国家与机构分布、作者与机构合作知识图谱、共被引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现等不同角度审视研究主题结构,结合可视化知识图谱对数字工程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工程研究具有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特性,已跨入快速上升期;已初步形成多个数字工程研究团队,但核心作者较分散;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投入数字工程研究力度大且取得成果丰硕,而我国在数字工程研究的资助和战略部署方面亟待加强。此外,从研究趋势的演进来看,未来数字工程研究的重点将聚焦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Digital Twin等技术体系。最后,进行全文结论性总结,指出数字工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工程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数字孪生 体系工程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基于构型优选的5G集群无人机协同导航方法
20
作者 高超 黄郑 +2 位作者 赵轩 王红星 龙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990,共10页
针对现有基于测距的集群UAV协同导航方法普遍忽略了空间构型对定位定能的影响,难以获得精确的导航定位结果,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构型优选的5G集群UAV协同导航方法。构建了复杂环境下基于5G信号的UAV相对测距误差模型,基于最小几何精度因子(... 针对现有基于测距的集群UAV协同导航方法普遍忽略了空间构型对定位定能的影响,难以获得精确的导航定位结果,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构型优选的5G集群UAV协同导航方法。构建了复杂环境下基于5G信号的UAV相对测距误差模型,基于最小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准则建立了协同导航节点寻优策略,实现了协同导航空间构型的实时优选;设计了基于5G测距网络的协同导航滤波器,对UAV导航信息进行在线估计和实时补偿,提高集群UAV的协同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从机定位精度平均提升了约42.05%,为集群UAV实现在卫星不可用条件下的自主导航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测距 协同导航 多无人机 GDOP(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 最优构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