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液混合物振动筛分机理研究
1
作者 方潘 陆小刚 +2 位作者 石双全 彭欢 侯勇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振动筛分技术是固液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钻井液固相控制、河道淤泥处理和煤矿脱水等领域。现有研究对固液混合物的振动筛分机理缺乏认识,限制了振动设备筛分效率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一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耦合... 振动筛分技术是固液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钻井液固相控制、河道淤泥处理和煤矿脱水等领域。现有研究对固液混合物的振动筛分机理缺乏认识,限制了振动设备筛分效率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一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耦合法(CFD DEM)研究了固液混合物振动筛分机理。首先,利用Hertz-Mindlin JKR Cohesion接触模型引入湿颗粒之间的碰撞行为;其次,应用多孔介质描述了筛网的细孔特征;然后,运用动网格模拟了筛网的直线振动轨迹;最后,分析了固相颗粒物料的动力学特性和液相流动特性,并对比研究了振动系统的振幅和振动频率对固液混合物筛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振幅和振动频率可提高固液混合物筛分效率,但当振幅大于3.0 mm和频率大于22.3 Hz时,振动筛对固液混合物的筛分效率影响的敏感性减弱;振幅小于或等于3.0 mm和频率小于或等于22.3 Hz时,固液混合物振动筛分效率对振幅的变化最敏感,振动频率次之;固液混合物的透筛区域集中在筛网长度比小于20%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多孔介质 筛分机理 数值模拟 颗粒物料 振动筛分
下载PDF
燃气管网喷射火事故警戒区域的研究
2
作者 杨晓明 李雅斐 +2 位作者 王凯 周鑫 柴浩 《安全》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为准确划分燃气泄漏事故现场的警戒范围,利用PHAST软件模拟天津市某燃气公司某段燃气管道在不同风速下管道破损后喷射火事故产生的热辐射影响范围;然后利用热辐射的影响范围划定重度、轻度等级的危险区域,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措施。结果... 为准确划分燃气泄漏事故现场的警戒范围,利用PHAST软件模拟天津市某燃气公司某段燃气管道在不同风速下管道破损后喷射火事故产生的热辐射影响范围;然后利用热辐射的影响范围划定重度、轻度等级的危险区域,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措施。结果表明:风速显著影响燃气泄漏事故影响范围,随着风速的增大,同一距离点的喷射火辐射强度减小,热辐射出现峰值的距离缩短,风速每增大5m/s,热辐射强度减小约4kW/m~2,出现峰值的范围减小约1.5m;考虑喷射火影响划分警戒区,将热辐射通量为12.5kW/m~2的区域作为重度危险区域,热辐射通量为4kW/m~2的区域作为轻度危险区域。研究结果可为消防力量的布置及应急预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网 泄漏 喷射火 警戒区域 事故后果
下载PDF
支撑剂在纳米改性VES压裂液中的运移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治国 陈志畅 +3 位作者 仝少凯 贾栋尧 罗向荣 苏晓辉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193-197,共5页
在压裂过程中,由于天然裂缝的存在,支撑剂在裂缝内的铺置较为复杂,直接影响了压裂增产的效果。为提高压裂液在裂缝中的携砂能力,在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中添加纳米氧化锌颗粒,形成纳米改性VES压裂液。通过自主研发的平板裂缝实... 在压裂过程中,由于天然裂缝的存在,支撑剂在裂缝内的铺置较为复杂,直接影响了压裂增产的效果。为提高压裂液在裂缝中的携砂能力,在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中添加纳米氧化锌颗粒,形成纳米改性VES压裂液。通过自主研发的平板裂缝实验台对比分析清水与纳米改性VES压裂液的携砂效果。结果发现,纳米改性VES压裂液铺砂更加均匀,效果更好。通过应力旋转流变仪测定纳米改性VES压裂液的流变特性,采用Cross流体本构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流变参数,并利用颗粒动力学的方法对支撑剂在纳米改性VES压裂液中的运移特性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压裂液砂质量分数的增加,支撑剂之间易于发生团聚,使得更多的颗粒发生沉降,达到砂堤平衡高度的时间减小,平衡高度增加;随着支撑剂颗粒粒径及密度的增大,支撑剂沉降速率增加,砂堤高度增加,且靠近入口,极易出现砂堵的现象。在实际压裂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选用小粒径、低密度的支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运移 纳米改性 数值模拟 Cross本构方程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可生物降解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宇 刘妮 黄佳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1-976,共6页
综述了可生物降解的淀粉、壳聚糖和果胶等绿色抑制剂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抑制性能,并从诱导时间、微观角度和水合物生成量等方面与传统商业抑制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乙烯基己内酰胺(PVCap)进行了抑制效果对比。淀粉对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抑... 综述了可生物降解的淀粉、壳聚糖和果胶等绿色抑制剂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抑制性能,并从诱导时间、微观角度和水合物生成量等方面与传统商业抑制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乙烯基己内酰胺(PVCap)进行了抑制效果对比。淀粉对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抑制性能,但抑制效果不明显;可通过合成各种壳聚糖衍生物来研究壳聚糖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抑制性能;果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抑制性能优于商业抑制剂PVCap,且用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可生物降解抑制剂 淀粉 壳聚糖 果胶
下载PDF
基于DDPM的水力压裂套管孔眼冲蚀预测
5
作者 王文娟 王治国 +2 位作者 仝少凯 程嘉瑞 阳光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398-402,共5页
水平井多簇水力压裂过程射孔孔眼冲蚀严重,给射孔段套管的强度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威胁,准确实时对孔眼冲蚀进行预测已经成为压裂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液固两相流流动,考虑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孔眼高流速、高砂质量分数情况,对孔眼冲蚀... 水平井多簇水力压裂过程射孔孔眼冲蚀严重,给射孔段套管的强度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威胁,准确实时对孔眼冲蚀进行预测已经成为压裂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液固两相流流动,考虑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孔眼高流速、高砂质量分数情况,对孔眼冲蚀速率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流速时,孔眼冲蚀速率成指数增长。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孔眼冲蚀速率先减小后增加,颗粒粒径在0.45 mm附近存在一个临界值,可使孔眼的冲蚀速率最低。随着砂质量分数的增大,孔眼的冲蚀速率先增加后降低,砂质量分数在10%左右时,孔眼的冲蚀磨损最为严重。在本文模拟中孔眼冲蚀最严重工况下,10 mm的压裂射孔套管,压裂约15 h孔眼发生扩径。建议现场进行压裂作业时,应尽量保证砂子直径在0.45 mm左右以及避免砂质量分数在10%,可降低孔眼的冲蚀磨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套管孔眼 DDPM 冲蚀
下载PDF
长距离管道纯氢与天然气掺氢输送技术专题序
6
作者 赵建福 董绍华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29,共3页
氢能利用涉及到制氢、储氢、输氢、用氢等全产业链。作为我国绿氢主要产地的风光大基地集中于“三北”地区,而氢气消费大户却主要分布在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绿氢生产和消费空间错配,客观上要求大规模储运调配以有效衔接供需。然而,当前... 氢能利用涉及到制氢、储氢、输氢、用氢等全产业链。作为我国绿氢主要产地的风光大基地集中于“三北”地区,而氢气消费大户却主要分布在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绿氢生产和消费空间错配,客观上要求大规模储运调配以有效衔接供需。然而,当前氢能储运成本约占到“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总成本的30%~40%,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氢能储运模式中,长距离管道纯氢与天然气掺氢输送是实现氢能大规模、网络化输送最有潜力的技术,尤其是利用已有天然气管网进行少量改造实现天然气掺氢输送,更能节约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长距离管道 有效衔接 纯氢 输送技术 基础设施建设 天然气管网 沿海地区
下载PDF
碱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聚集形态的转变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灿灿 孙灵辉 +5 位作者 刘先贵 萧汉敏 张志荣 冯春 李博文 孙东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5-299,308,共6页
阐明碱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形貌的影响规律对其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原子力显微镜(AFM)与冷冻刻蚀透射电镜(Cryo-TEM)三种技术联用的新方法观察了碱对聚丙烯酰胺溶液宏... 阐明碱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形貌的影响规律对其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原子力显微镜(AFM)与冷冻刻蚀透射电镜(Cryo-TEM)三种技术联用的新方法观察了碱对聚丙烯酰胺溶液宏观黏度与微观分子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对聚丙烯酰胺溶液宏观黏度影响较大,反映到分子微观形态中,表现为随着碱含量的增多,LSCM观察到聚丙烯酰胺分子链由初始舒展的线性状态向蜷缩状态发生转变;AFM观察到单个分子由分散细棒状形态向颗粒聚集态转化;Cryo-TEM观察到分子膜状由线性舒展状态同样向颗粒聚集态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微观形貌 原子力显微镜 透射电镜
下载PDF
国内外二氧化碳运输专利技术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蔡耀中 仇秋飞 +2 位作者 林志坚 吕国昌 俞锋华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1423-1429,共7页
目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世界公认的实现区域碳中和最有效的关键技术路径,其中碳运输技术始终贯穿于CCUS整个环节。本文以碳运输专利技术为研究对象,以全球相关技术为研究范围,从碳运输专利申请趋势、发展趋势、专利布局情... 目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世界公认的实现区域碳中和最有效的关键技术路径,其中碳运输技术始终贯穿于CCUS整个环节。本文以碳运输专利技术为研究对象,以全球相关技术为研究范围,从碳运输专利申请趋势、发展趋势、专利布局情况以及专利申请团队等方面分析碳运输专利技术的概况,为我国地方政府出台“双碳”相关产业政策、为企业进一步规划碳中和有关产业和进行专利战略布局、发展CCUS相关技术提供参考,有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二氧化碳 运输 管道
下载PDF
长距离氢气管道运输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珠 廖绮 +3 位作者 邱睿 梁永图 宋悦 薛杉 《石油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112-124,共13页
管道输氢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的有效方式,然而受高投资和运行成本影响,实现管道输送氢气并非易事。现阶段,技术经济模型可对管道的各个阶段进行预可行性和可行性评估,并描述管道的技术内容和特点,而对于氢气管道,已有国内外氢... 管道输氢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的有效方式,然而受高投资和运行成本影响,实现管道输送氢气并非易事。现阶段,技术经济模型可对管道的各个阶段进行预可行性和可行性评估,并描述管道的技术内容和特点,而对于氢气管道,已有国内外氢气管道研究通常将氢气管道视为氢供应链流程中运输环节的一种运输方式进行宏观供应链系统优化,而无法反映管道的详细技术特征和市场变化,导致氢气管道成本的大幅度变化。为此,本文结合现有管道的技术特征与成本分析法,建立了氢气管道的预算型技术经济模型,分析了氢气管道的主要构成成本、氢气管道平准化成本与运输规模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氢气平准化成本为分析指标进行氢气管道运输与长管拖车、天然气掺氢管道和液氢槽车运输方式的对比,最终获取国内纯氢管道的投资建设成本范围和平准化成本范围。此外,本文提出降低氢气管道运输成本的主要方式为提高氢气输送规模、改造现有油气管道与优化包含氢气管道的运输方式布局。研究结果显示:①当设计输量为2040年的需求量时,氢气管道运行结果为选取管径为DN500的氢气管道进行运输,沿线站场压力满足要求且管线流速均在安全范围内。②对于给定的150~550 km管道,当设计输量为2040年的需求量时,总建设投资范围为9.66×108~35.43×108 CNY。③氢气管道运输平准化成本随运输距离增加而增加,当运输规模一定时,平准化成本最高不超过10.12 CNY/kg。④在给定运输规模和不同的运输距离下,氢气管道运输成本较长管拖车和液氢槽车具有价格优势,价格范围在2.76~10.12 CNY/kg。研究成果可为纯氢管道的成本估算提供依据,对合理选择氢气管道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评价对比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管道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管道 技术经济模型 技术设计 成本分析 平准化成本
原文传递
梯度润湿性图案化表面的制备及其输运性能研究
10
作者 刘前凯 张杰 +8 位作者 孙鹏程 王建平 赵威 杨吟飞 赵国龙 陈妮 李亮 何宁 郝秀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5-303,共9页
目的针对液体输运距离短、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疏水基底的箭形图案化表面,该表面能有效改善液滴的输运性能。方法对铝合金表面依次进行预处理、激光加工基底、低表面能改性处理和激光加工箭形亲水图案,得到具有良好输运性能... 目的针对液体输运距离短、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疏水基底的箭形图案化表面,该表面能有效改善液滴的输运性能。方法对铝合金表面依次进行预处理、激光加工基底、低表面能改性处理和激光加工箭形亲水图案,得到具有良好输运性能的图案化表面。深入研究激光扫描速度对铝合金表面形貌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提高,表面微结构由“微纳分层结构”逐渐变为“亚微米结构”,铝合金表面的粗糙度逐渐变小,导致表面静态接触角由150°左右降至107°左右,动态接触状态由滚动状态变为钉扎状态。另外,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基底表面O的质量分数从11.2%降至7.7%,F的质量分数从17.6%降至10.6%,表明表面氧化物减少,导致表面对含F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减弱,进而导致表面疏水性降低。液滴在基于梯度疏水基底的箭形图案化表面上的输运距离可达到61 mm,相较于均匀疏水基底,提高了34%。结论采用梯度激光扫描速度和低表面能处理可简单、快速地获得梯度疏水基底,相较于基于均匀疏水基底的图案化表面,液滴在基于梯度疏水基底的图案化表面上的输运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液滴自发、定向和高性能的输运在水收集装置、传热设备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激光 梯度疏水基底 箭形亲水图案 输运距离 润湿性 定向输运
下载PDF
CO_2超临界态输送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喻西崇 李志军 +3 位作者 潘鑫鑫 李玉星 郑晓鹏 王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3-86,共4页
为了提高CO2管道输送效率,一般采用超临界密相输送。为此,利用组分热力学模型以及水力学模型,分别对CO2液化管道输送、超临界输送和密相输送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同相态条件下的管道输送规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压力、温度等在输送过程... 为了提高CO2管道输送效率,一般采用超临界密相输送。为此,利用组分热力学模型以及水力学模型,分别对CO2液化管道输送、超临界输送和密相输送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同相态条件下的管道输送规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压力、温度等在输送过程的变化规律,并就压降—长度关系、压降—二氧化碳摩尔流量关系和压降—内径关系对3种输送方式进行了对比,得到如下结论:在相同的情况下,超临界输送时的压降比液化输送和密相输送的压降值要大,而液化输送的压降比密相输送大;超临界输送和密相输送的压力都很高,输送过程中基本不会发生气化,而液化输送随着输送过程中压力的降低、温度的升高,CO2很容易气化;不同的输送方式无论从经济性还是能耗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输送状态的选择要根据整个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液化管道输送 超临界输送 密相输送 热力学模型 水力学模型
下载PDF
考虑中间节点的碳捕集管路系统设计与优化
12
作者 顾诗亚 董亚超 +3 位作者 刘琳琳 张磊 庄钰 都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99-2808,共10页
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生产系统,碳捕集与封存系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与封存阱往往相距较远,妥善合理地规划两者之间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转的重要前提... 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生产系统,碳捕集与封存系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与封存阱往往相距较远,妥善合理地规划两者之间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转的重要前提。而管道运输正是目前长距离、大规模输送二氧化碳最经济的方法。本文首先建立碳捕集中管路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针对单周期问题,为使管路系统的项目总成本最小,分别得到不同碳捕集封存量要求下,无中间节点和有中间节点管路系统的最佳管网结构,并分析碳排放量变化对管路系统的影响;最后针对多周期问题,考虑在一个较长的项目规划期内,管路系统的总捕集封存量最大和项目总成本最小两种情景下,分别探究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封存阱的封存容量和注入速率对有中间节点管路系统的管网结构、项目总成本以及源阱利用情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过程系统 优化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肝窦内纳米粒子特性及其清除率的数值模拟
13
作者 张家锐 葛丹 +2 位作者 刘洋 马学虎 孙冰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1-440,共10页
肝脏对纳米粒子的非特异性清除严重阻碍了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由于实验手段的限制,通过数学模型探究纳米粒子在肝窦内的运动特性对其肝脏清除的影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基于有限元法(FEM)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模拟了纳米粒子... 肝脏对纳米粒子的非特异性清除严重阻碍了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由于实验手段的限制,通过数学模型探究纳米粒子在肝窦内的运动特性对其肝脏清除的影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基于有限元法(FEM)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模拟了纳米粒子在仿生小鼠肝窦中的运动。结果表明,颗粒尺寸和肝窦的弯曲程度能够通过改变纳米粒子与窦内细胞的碰撞频率而影响其肝脏清除率;而颗粒密度对粒子运动特性及其肝脏清除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从纳米粒子的运动特性角度出发,为面对肝脏清除的纳米载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进而推进其临床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 纳米粒子 碰撞清除 非牛顿流体 欧拉-拉格朗日法
下载PDF
超临界-密相,气相二氧化碳管道输送研究
14
作者 杨梅 李光荣 +2 位作者 彭期耀 廖帆 武东战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90-92,141,共4页
运用CFD软件中的FLUENT模块研究了给定进口条件下的管道气相输送,和超临界-密相输送,得到流体温度-管道长度,静压-管道长度,动压-管道长度,全压-管道长度,压降-管道长度变化关系曲线,对温度,静压,动压,全压,压降沿管长方向的变化进行了... 运用CFD软件中的FLUENT模块研究了给定进口条件下的管道气相输送,和超临界-密相输送,得到流体温度-管道长度,静压-管道长度,动压-管道长度,全压-管道长度,压降-管道长度变化关系曲线,对温度,静压,动压,全压,压降沿管长方向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管道长度在前100 m内时,温度变化最为剧烈;管道长度在前100 m内时,动压变化最为剧烈;管道长度在100~200 m时,压损变化最为剧烈;超临界-密相二氧化碳状态更有利于管道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管道 输送 超临界 密相
下载PDF
斜叶涡轮搅拌槽流动场数值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侯拴弟 钟孝湘 +2 位作者 王英琛 施力田 张政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4,共4页
利用kε湍流模型模拟了斜四叶涡轮搅拌槽内不同条件下宏观流动场, 研究了搅拌桨与搅拌槽直径比( D/ DT) 、桨叶离槽底距离(C) 对搅拌槽内宏观流动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桨叶离槽底距离与槽径之比较小( C/ DT... 利用kε湍流模型模拟了斜四叶涡轮搅拌槽内不同条件下宏观流动场, 研究了搅拌桨与搅拌槽直径比( D/ DT) 、桨叶离槽底距离(C) 对搅拌槽内宏观流动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桨叶离槽底距离与槽径之比较小( C/ DT=0-33)时, 叶轮区域轴向流动较强, 在整个rz 断面形成一个整体循环。随着桨叶离槽底距离增加, 叶轮区径向流动增强, 当C/ DT= 0-5 时, 在搅拌桨下方区域形成二次循环区。搅拌桨与搅拌槽直径比较小时( D/DT= 0-33) , 挡板前后宏观流动场差别很大, 在挡板后面区域, 流体在桨叶安装位置高度附近转向轴心流动, 槽体上半部区域形成二次循环区域, 且二次循环区域内流体以向上流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槽 湍流运动 数值模拟 涡轮搅拌器 流动场
下载PDF
颗粒流数值模拟的现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傅巍 蔡九菊 +4 位作者 董辉 王爱华 刘汉桥 王连勇 田红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介绍了颗粒物质与颗粒流的概念以及目前颗粒流数值模拟的现状;按照采用的模型是否连续,将模型分为:连续介质模型和非连续介质模型两类;着重介绍了非连续介质模型中的离散元法(DEM):硬球模型和软球模型.通过颗粒流的数值模拟,可以对料仓... 介绍了颗粒物质与颗粒流的概念以及目前颗粒流数值模拟的现状;按照采用的模型是否连续,将模型分为:连续介质模型和非连续介质模型两类;着重介绍了非连续介质模型中的离散元法(DEM):硬球模型和软球模型.通过颗粒流的数值模拟,可以对料仓、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等设备的设计和操作进行优化,因此在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数值模拟 颗粒 散体 粉体 流动
下载PDF
一种计算搅拌槽混合时间的新方法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庆华 毛在砂 +1 位作者 杨超 王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91-1896,共6页
基于对混合时间定义的思考,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方法,在湍流流场数值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求解示踪剂的浓度输运方程,研究了单层涡轮桨搅拌槽内的混合过程。结果表明:搅拌转速和搅拌桨安装位置都影响混合时间的大小,而进料位置对混合时间的... 基于对混合时间定义的思考,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方法,在湍流流场数值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求解示踪剂的浓度输运方程,研究了单层涡轮桨搅拌槽内的混合过程。结果表明:搅拌转速和搅拌桨安装位置都影响混合时间的大小,而进料位置对混合时间的影响不大。对于不同的搅拌转速而言,随搅拌转速的增大,相同体积分数对应的混合时间逐渐减小。当搅拌桨安装在槽中间位置时所对应的混合时间最小。利用适宜的尺寸和安装位置的导流筒可有效降低混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时间 计算流体力学 搅拌槽 Rushton桨
下载PDF
DSMC-LES方法研究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团聚物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欢鹏 王淑彦 +2 位作者 陆慧林 刘文铁 沈志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97-1205,共9页
采用直接模拟MonteCarlo方法(DSMC)模拟颗粒间的碰撞,采用考虑颗粒脉动流动对气相湍流流动影响的大涡模拟(LES)研究气相湍流.单颗粒运动满足牛顿第二定律,颗粒相和气相相间作用的双向耦合由牛顿第三定律确定.数值模拟垂直管内气固两相... 采用直接模拟MonteCarlo方法(DSMC)模拟颗粒间的碰撞,采用考虑颗粒脉动流动对气相湍流流动影响的大涡模拟(LES)研究气相湍流.单颗粒运动满足牛顿第二定律,颗粒相和气相相间作用的双向耦合由牛顿第三定律确定.数值模拟垂直管内气固两相上升流动,对管内气相速度和颗粒相速度、浓度以及聚团流动进行分析.研究平均单个颗粒团聚物的存在时间、颗粒团聚物的时间份额和颗粒团聚物的生成频率分布特性,模拟结果与文献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MC方法 大涡模拟 颗粒团聚物
下载PDF
气体杂质对管道输送CO_2相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兵 肖红亮 王香增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94,共6页
CO_2的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是当前环保的热点话题,而管道输送是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CO_2气源含有各种杂质,杂质对CO_2的相态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了解含杂质的CO_2的相态特征并了解其与纯CO_2性质的不同是开展CCUS技术研究的基础。通... CO_2的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是当前环保的热点话题,而管道输送是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CO_2气源含有各种杂质,杂质对CO_2的相态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了解含杂质的CO_2的相态特征并了解其与纯CO_2性质的不同是开展CCUS技术研究的基础。通过对状态方程的对比研究,确定PR方程作为计算含杂质的CO_2相态的状态方程,并用HYSYS软件对含杂质的CO_2的基本相态特征及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延长油田含杂质的CO_2的临界温度Tc=30.36℃,临界压力Pc=7.55MPa,相比纯CO_2,含杂质的CO_2的临界温度降低,临界压力升高,且相态图中出现了两相区域,表明了杂质的存在增加了CO_2管道输送的难度;在临界点附近,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将引起CO_2流体密度、粘度、导热系数和压缩系数较大幅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管道输送 相态 二氧化碳 杂质 状态方程 物化性质 临界点
下载PDF
页岩颗粒在回转干馏炉内停留时间的正态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少华 张立栋 +2 位作者 余侃胜 张轩 王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3-18,共6页
搭建回转干馏炉冷态实验装置,并通过试验得出了不同回转炉转速、倾角、出料口直径等操作与结构参数下页岩示踪粒子停留时间,采用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方法对停留时间样本进行检验,并进行正态样本离群值判断与处理。结果表明,停留时间... 搭建回转干馏炉冷态实验装置,并通过试验得出了不同回转炉转速、倾角、出料口直径等操作与结构参数下页岩示踪粒子停留时间,采用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方法对停留时间样本进行检验,并进行正态样本离群值判断与处理。结果表明,停留时间总体分布在检出水平β=0.05下不拒绝正态性,对停留时间样本进行离群值分析能有效的剔除岐离值,使停留时间样本均值更接近其总体期望;通过不同工况下停留时间概率密度分布可以看出,停留时间总体均值及方差随转速、倾角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回转干馏炉 停留时间 正态性检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