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气管网喷射火事故警戒区域的研究
1
作者 杨晓明 李雅斐 +2 位作者 王凯 周鑫 柴浩 《安全》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为准确划分燃气泄漏事故现场的警戒范围,利用PHAST软件模拟天津市某燃气公司某段燃气管道在不同风速下管道破损后喷射火事故产生的热辐射影响范围;然后利用热辐射的影响范围划定重度、轻度等级的危险区域,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措施。结果... 为准确划分燃气泄漏事故现场的警戒范围,利用PHAST软件模拟天津市某燃气公司某段燃气管道在不同风速下管道破损后喷射火事故产生的热辐射影响范围;然后利用热辐射的影响范围划定重度、轻度等级的危险区域,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措施。结果表明:风速显著影响燃气泄漏事故影响范围,随着风速的增大,同一距离点的喷射火辐射强度减小,热辐射出现峰值的距离缩短,风速每增大5m/s,热辐射强度减小约4kW/m~2,出现峰值的范围减小约1.5m;考虑喷射火影响划分警戒区,将热辐射通量为12.5kW/m~2的区域作为重度危险区域,热辐射通量为4kW/m~2的区域作为轻度危险区域。研究结果可为消防力量的布置及应急预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网 泄漏 喷射火 警戒区域 事故后果
下载PDF
梯度润湿性图案化表面的制备及其输运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前凯 张杰 +8 位作者 孙鹏程 王建平 赵威 杨吟飞 赵国龙 陈妮 李亮 何宁 郝秀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5-303,共9页
目的针对液体输运距离短、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疏水基底的箭形图案化表面,该表面能有效改善液滴的输运性能。方法对铝合金表面依次进行预处理、激光加工基底、低表面能改性处理和激光加工箭形亲水图案,得到具有良好输运性能... 目的针对液体输运距离短、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度疏水基底的箭形图案化表面,该表面能有效改善液滴的输运性能。方法对铝合金表面依次进行预处理、激光加工基底、低表面能改性处理和激光加工箭形亲水图案,得到具有良好输运性能的图案化表面。深入研究激光扫描速度对铝合金表面形貌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提高,表面微结构由“微纳分层结构”逐渐变为“亚微米结构”,铝合金表面的粗糙度逐渐变小,导致表面静态接触角由150°左右降至107°左右,动态接触状态由滚动状态变为钉扎状态。另外,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基底表面O的质量分数从11.2%降至7.7%,F的质量分数从17.6%降至10.6%,表明表面氧化物减少,导致表面对含F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减弱,进而导致表面疏水性降低。液滴在基于梯度疏水基底的箭形图案化表面上的输运距离可达到61 mm,相较于均匀疏水基底,提高了34%。结论采用梯度激光扫描速度和低表面能处理可简单、快速地获得梯度疏水基底,相较于基于均匀疏水基底的图案化表面,液滴在基于梯度疏水基底的图案化表面上的输运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液滴自发、定向和高性能的输运在水收集装置、传热设备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激光 梯度疏水基底 箭形亲水图案 输运距离 润湿性 定向输运
下载PDF
考虑中间节点的碳捕集管路系统设计与优化
3
作者 顾诗亚 董亚超 +3 位作者 刘琳琳 张磊 庄钰 都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99-2808,共10页
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生产系统,碳捕集与封存系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与封存阱往往相距较远,妥善合理地规划两者之间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转的重要前提... 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生产系统,碳捕集与封存系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与封存阱往往相距较远,妥善合理地规划两者之间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转的重要前提。而管道运输正是目前长距离、大规模输送二氧化碳最经济的方法。本文首先建立碳捕集中管路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针对单周期问题,为使管路系统的项目总成本最小,分别得到不同碳捕集封存量要求下,无中间节点和有中间节点管路系统的最佳管网结构,并分析碳排放量变化对管路系统的影响;最后针对多周期问题,考虑在一个较长的项目规划期内,管路系统的总捕集封存量最大和项目总成本最小两种情景下,分别探究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封存阱的封存容量和注入速率对有中间节点管路系统的管网结构、项目总成本以及源阱利用情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过程系统 优化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长距离管道纯氢与天然气掺氢输送技术专题序
4
作者 赵建福 董绍华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29,共3页
氢能利用涉及到制氢、储氢、输氢、用氢等全产业链。作为我国绿氢主要产地的风光大基地集中于“三北”地区,而氢气消费大户却主要分布在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绿氢生产和消费空间错配,客观上要求大规模储运调配以有效衔接供需。然而,当前... 氢能利用涉及到制氢、储氢、输氢、用氢等全产业链。作为我国绿氢主要产地的风光大基地集中于“三北”地区,而氢气消费大户却主要分布在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绿氢生产和消费空间错配,客观上要求大规模储运调配以有效衔接供需。然而,当前氢能储运成本约占到“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总成本的30%~40%,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氢能储运模式中,长距离管道纯氢与天然气掺氢输送是实现氢能大规模、网络化输送最有潜力的技术,尤其是利用已有天然气管网进行少量改造实现天然气掺氢输送,更能节约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长距离管道 有效衔接 纯氢 输送技术 基础设施建设 天然气管网 沿海地区
下载PDF
国内外二氧化碳运输专利技术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蔡耀中 仇秋飞 +2 位作者 林志坚 吕国昌 俞锋华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1423-1429,共7页
目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世界公认的实现区域碳中和最有效的关键技术路径,其中碳运输技术始终贯穿于CCUS整个环节。本文以碳运输专利技术为研究对象,以全球相关技术为研究范围,从碳运输专利申请趋势、发展趋势、专利布局情... 目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世界公认的实现区域碳中和最有效的关键技术路径,其中碳运输技术始终贯穿于CCUS整个环节。本文以碳运输专利技术为研究对象,以全球相关技术为研究范围,从碳运输专利申请趋势、发展趋势、专利布局情况以及专利申请团队等方面分析碳运输专利技术的概况,为我国地方政府出台“双碳”相关产业政策、为企业进一步规划碳中和有关产业和进行专利战略布局、发展CCUS相关技术提供参考,有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二氧化碳 运输 管道
下载PDF
长距离氢气管道运输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珠 廖绮 +3 位作者 邱睿 梁永图 宋悦 薛杉 《石油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112-124,共13页
管道输氢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的有效方式,然而受高投资和运行成本影响,实现管道输送氢气并非易事。现阶段,技术经济模型可对管道的各个阶段进行预可行性和可行性评估,并描述管道的技术内容和特点,而对于氢气管道,已有国内外氢... 管道输氢是实现氢气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的有效方式,然而受高投资和运行成本影响,实现管道输送氢气并非易事。现阶段,技术经济模型可对管道的各个阶段进行预可行性和可行性评估,并描述管道的技术内容和特点,而对于氢气管道,已有国内外氢气管道研究通常将氢气管道视为氢供应链流程中运输环节的一种运输方式进行宏观供应链系统优化,而无法反映管道的详细技术特征和市场变化,导致氢气管道成本的大幅度变化。为此,本文结合现有管道的技术特征与成本分析法,建立了氢气管道的预算型技术经济模型,分析了氢气管道的主要构成成本、氢气管道平准化成本与运输规模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氢气平准化成本为分析指标进行氢气管道运输与长管拖车、天然气掺氢管道和液氢槽车运输方式的对比,最终获取国内纯氢管道的投资建设成本范围和平准化成本范围。此外,本文提出降低氢气管道运输成本的主要方式为提高氢气输送规模、改造现有油气管道与优化包含氢气管道的运输方式布局。研究结果显示:①当设计输量为2040年的需求量时,氢气管道运行结果为选取管径为DN500的氢气管道进行运输,沿线站场压力满足要求且管线流速均在安全范围内。②对于给定的150~550 km管道,当设计输量为2040年的需求量时,总建设投资范围为9.66×108~35.43×108 CNY。③氢气管道运输平准化成本随运输距离增加而增加,当运输规模一定时,平准化成本最高不超过10.12 CNY/kg。④在给定运输规模和不同的运输距离下,氢气管道运输成本较长管拖车和液氢槽车具有价格优势,价格范围在2.76~10.12 CNY/kg。研究成果可为纯氢管道的成本估算提供依据,对合理选择氢气管道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评价对比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管道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管道 技术经济模型 技术设计 成本分析 平准化成本
原文传递
多元杂质对CO_(2)相态特性影响研究
7
作者 孙小喆 薛倩 +2 位作者 李遵照 王晓霖 王唯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062-1067,共6页
在CCUS技术中,CO_(2)输送作为纽带将整个系统连接起来。CO_(2)输送的几种方式中,管道输送从长期来看是最经济的输送方式。CO_(2)由于特殊的物性特点,使其在管道输送条件下很容易发生相变,为管道安全输送带来风险。而捕集到的CO_(2)会掺... 在CCUS技术中,CO_(2)输送作为纽带将整个系统连接起来。CO_(2)输送的几种方式中,管道输送从长期来看是最经济的输送方式。CO_(2)由于特殊的物性特点,使其在管道输送条件下很容易发生相变,为管道安全输送带来风险。而捕集到的CO_(2)会掺杂一些气体杂质,这些气体杂质会影响CO_(2)的临界点和气液两相区,从而影响发生相变的温压条件。因此,对常见的气体杂质与CO_(2)的混合气进行相态特性分析,得到气体杂质类型及含量对CO_(2)相态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二元杂质对CO_(2)的综合影响情况,为CO_(2)管道输送条件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相图 含杂质CO_(2) CO_(2)管输
下载PDF
管内旋流场综合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于欢 彭德其 +3 位作者 田清 隆香花 叶磊 邓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74-1479,共6页
针对目前换热设备的强化传热和防除垢问题,介绍了管内插入物、表面凹槽以及复合强化传热等几种管内旋流技术。管内插入物可破坏流体边界层,实现在线自动防除垢和强化传热,但插入物本身易因磨损导致换热效率下降;表面凹槽技术可对管内外... 针对目前换热设备的强化传热和防除垢问题,介绍了管内插入物、表面凹槽以及复合强化传热等几种管内旋流技术。管内插入物可破坏流体边界层,实现在线自动防除垢和强化传热,但插入物本身易因磨损导致换热效率下降;表面凹槽技术可对管内外流体实现双向传热,流体阻力与其它技术相比较小,但制造工艺相对复杂;复合强化传热技术传热能力较高,可综合各种传热技术的优点,且综合性能要比单一技术要高。对以上几种主要管内旋流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未来管内旋流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将以复合强化传热技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 管内插入物 表面凹槽 复合强化传热
下载PDF
多孔介质的孔隙特性对气体扩散过程影响的直接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莎 雍玉梅 +1 位作者 尹小龙 杨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2-1248,共7页
引言多孔介质内的扩散过程广泛存在于化工、能源、环境和生物等领域,例如石油天然气开采、污水处理、填充床化学反应、催化剂和生物组织内的质量传递等,使得多孔介质内传质现象的研究尤为重要[1-2]。多孔介质由于结构和形状各异,难以有... 引言多孔介质内的扩散过程广泛存在于化工、能源、环境和生物等领域,例如石油天然气开采、污水处理、填充床化学反应、催化剂和生物组织内的质量传递等,使得多孔介质内传质现象的研究尤为重要[1-2]。多孔介质由于结构和形状各异,难以有准确、有效且简单的描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微结构 扩散 格子BOLTZMANN方法
下载PDF
高粘度流体的低阻力管道输送原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德宏 汪浩 +1 位作者 王世均 高仲龙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58-61,75,共5页
高粘度流体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减阻问题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重视和广范研究。本文以界面理论为基础,对高粘度流体管道输送的减阻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作了大量的实验验证。所提出的减阻机理及工程减阻方法对实现高粘度流体... 高粘度流体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减阻问题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重视和广范研究。本文以界面理论为基础,对高粘度流体管道输送的减阻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作了大量的实验验证。所提出的减阻机理及工程减阻方法对实现高粘度流体的低阻力管道输送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管道输送 减阻
下载PDF
应用动态法进行气液两相流的双参数测量 被引量:19
11
作者 申国强 林宗虎 《计量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发展了一种新的气液两相流的流量和气相质量含量的双参数测量方法。只需应用一个孔板即可完成上述两参数的在线测量。测量误差对气相质量含量为≤±4.5%,对流量为≤±5.5%。
关键词 流量计 测量 气液两相流
下载PDF
垂直管外降膜的液膜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方书起 武晓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2,共5页
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换热管外呈膜状流动,其成膜效果的好坏决定着换热管热质传递的优劣.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布膜环隙的尺寸应该在1.3 ~2.0 mm之间.对垂直管外降膜的液膜流动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不同浓度的溴化锂溶液的降膜实验进行了对... 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换热管外呈膜状流动,其成膜效果的好坏决定着换热管热质传递的优劣.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布膜环隙的尺寸应该在1.3 ~2.0 mm之间.对垂直管外降膜的液膜流动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不同浓度的溴化锂溶液的降膜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管外降膜时溴化锂溶液流量系数和雷诺数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外降膜 环隙 液膜流动 流量系数
下载PDF
低电压芯片电泳过程中流场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溢 温志渝 +2 位作者 李霞 任峰 胡小国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01-1705,共5页
本文基于一种阵列电极的低工作电压电泳芯片分离模型,在其中微管道的电场模拟的基础上,结合微流体动力学特性,以分离管道侧壁排布电极并等间距施加电压,建立电泳芯片低工作电压分离过程的流场模型,利用Coventor Ware软件分析单组分和双... 本文基于一种阵列电极的低工作电压电泳芯片分离模型,在其中微管道的电场模拟的基础上,结合微流体动力学特性,以分离管道侧壁排布电极并等间距施加电压,建立电泳芯片低工作电压分离过程的流场模型,利用Coventor Ware软件分析单组分和双组分试样在微分离管道中流场的模拟,发现组分在常规电压和低工作电压两种分离模式下,其迁移速度近似相等;对于双组分,分离电压可大大降低同时,还可保证原来的分离度,低电压电泳过程中,工作电压可降低至30 V.证实了阵列电极和运动梯度场实现低电压电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电泳芯片 运动场模型 电极阵列CoventorWare模拟分析
下载PDF
机械通风冷却塔风筒扩散段的流态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连江 王敬 赵新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79,共4页
通过对机械通风冷却塔风筒扩散段气流流态的分析,确立新型扩散筒设计的理论基础,对扩散筒高度和角度传统的认识给出新的诠释。提出新型风筒的设计理念,在取得同样动能回收效果的条件下,扩散角可将原规范的规定值扩大一倍,扩散段的高度... 通过对机械通风冷却塔风筒扩散段气流流态的分析,确立新型扩散筒设计的理论基础,对扩散筒高度和角度传统的认识给出新的诠释。提出新型风筒的设计理念,在取得同样动能回收效果的条件下,扩散角可将原规范的规定值扩大一倍,扩散段的高度可降低30%,降低风筒成本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风筒 动能回收 旋转射流 扩散角
下载PDF
光杠杆测量液体流速方法探究
15
作者 王铭洋 田彦姗 《流体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2期7-10,共4页
光杠杆放大原理广泛应用于对微小变化量的测量,也同样适用于液体液面下降速度的测量。根据流速与流量的关系,如果液体流速稳定不变,可由液面的下降速度表示。因此,液体液面的下降速度可以通过观察光杠杆放大原理记录望远镜内的刻度变化... 光杠杆放大原理广泛应用于对微小变化量的测量,也同样适用于液体液面下降速度的测量。根据流速与流量的关系,如果液体流速稳定不变,可由液面的下降速度表示。因此,液体液面的下降速度可以通过观察光杠杆放大原理记录望远镜内的刻度变化速度来测量,从而计算得到液体的流速。同时,本文还采用了油膜实验,用油膜前进的速度来测量液体流速,将2种方法形成对照,分别分析各自的特点,简要讲述了2种方法的测量原理及过程,并总结测量的局限性及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流速 光杠杆放大原理 油膜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粒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庆伟 回闯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216,共5页
超细微粒特别是纳米粒子的研制,已成为药物输送系统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控制药物微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能够提高或改善药物的药效、增加药物的靶向性等作用,因此药物微粒化技术越来越受到制药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超临界流体药物... 超细微粒特别是纳米粒子的研制,已成为药物输送系统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控制药物微粒的粒径和粒径分布,能够提高或改善药物的药效、增加药物的靶向性等作用,因此药物微粒化技术越来越受到制药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粒化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研究进展 综述 超临界流体 微粒
下载PDF
含硫页岩油伴生气脱硫工艺方案研究
17
作者 李晓宇 孙洪舟 +2 位作者 唐林 庄栋 李大伟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564-568,共5页
高含硫页岩油伴生气中含有大量的H_(2)S,现有的脱硫处理工艺效果较差,成本较高,外输天然气及产出液中仍含有较多H_(2)S。基于现有的络合铁脱硫工艺,结合运行生产数据,通过HYSYS软件模拟实际操作情况,优化脱硫工艺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脱硫... 高含硫页岩油伴生气中含有大量的H_(2)S,现有的脱硫处理工艺效果较差,成本较高,外输天然气及产出液中仍含有较多H_(2)S。基于现有的络合铁脱硫工艺,结合运行生产数据,通过HYSYS软件模拟实际操作情况,优化脱硫工艺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脱硫方案经济计算,形成一套适合高含硫页岩油伴生气脱硫工艺脱硫处理工艺方案。结果表明:当[Fe^(3+)]=0.050~0.056 mol/L、[Ln^(-)]/[Fe^(3+)]=1.4∶1,吸收液pH值取8.0~9.2,装置中停留时间为2.5~2.8 s,液气比8.0~8.2 L/m3脱硫效果最佳;改造后的工艺投资约2199万元,产生的经济效益约317.5万元/年,投资回收期约6.9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铁脱硫 参数优化 经济计算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基于模式识别的小管道沸腾在线监测新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建建 李亚南 +2 位作者 陈涛 张红武 李普瑞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623,共8页
为了对小管道中的沸腾进行更好地在线监测,基于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小管道沸腾的在线监测新方法。首先利用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测量传感器,实时获得能够反映小管道内沸腾液体等效电导信息的电压信号,其次对电压信号进行数据采... 为了对小管道中的沸腾进行更好地在线监测,基于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小管道沸腾的在线监测新方法。首先利用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测量传感器,实时获得能够反映小管道内沸腾液体等效电导信息的电压信号,其次对电压信号进行数据采集与特征提取,最后选取2种模式识别算法(感知器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训练分类器,对比2种分类器对小管道沸腾过程阶段辨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小管道沸腾过程在线监测新方法是可行、有效的,新方法将小管道沸腾过程在线辨识分为4个阶段,辨识准确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管道 沸腾 模式识别 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测量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下料管中气固流动的实验研究Ⅱ──气体流动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众兵 赵连仲 杨贵林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1995年第3期20-24,共5页
在内径110mm高6m的下料管循环流化床的冷模实验装置内,采用FCC催化剂和硅胶球物料,并通过气固并流下行中气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提出了气体流动方程,并以气体示踪法实验证实了其可靠性。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下料管 气体流动
下载PDF
多孔管流体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纯国 陈丽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32-35,共4页
分支流技术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和理论价值.给出了多孔管变系数变质量动量方程数值解的新解法,并用MATLAB算法语言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变系数变质量动量方程的解是多孔管的结构尺寸参数E和流动参数Reo的函数.因此,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用... 分支流技术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和理论价值.给出了多孔管变系数变质量动量方程数值解的新解法,并用MATLAB算法语言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变系数变质量动量方程的解是多孔管的结构尺寸参数E和流动参数Reo的函数.因此,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用来指导优化分布器结构设计,模拟操作工况,对在役分布器进行校核,确定最佳运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分布 多孔管 MATLA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