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通道离子色谱法测定陶质文物表面结晶盐中有机酸根和无机阴阳离子
1
作者 荆海燕 郑丽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3-746,共4页
对双通道离子色谱同时测定陶质文物表面结晶盐中的CH_(3)COO^(-)、HCOO^(-)、F^(-)、Cl^(-)、SO_(4)^(2-)、NO_(3)^(-)等9种阴离子和Li^(+)、Na^(+)、K^(+)等6种阳离子的测定方法进行优选。通过优化色谱条件,确定采用Metrosep A Supp7... 对双通道离子色谱同时测定陶质文物表面结晶盐中的CH_(3)COO^(-)、HCOO^(-)、F^(-)、Cl^(-)、SO_(4)^(2-)、NO_(3)^(-)等9种阴离子和Li^(+)、Na^(+)、K^(+)等6种阳离子的测定方法进行优选。通过优化色谱条件,确定采用Metrosep A Supp7色谱柱为阴离子分析柱,3 mmol/L碳酸钠为阴离子淋洗液,流速为0.7 mL/min;Metrosep C4型色谱柱为阳离子分析柱,0.8 mmol/L吡啶二羧酸-1.6 mmol/L硝酸为阳离子淋洗液,流速为0.7 mL/min。在此方法下,净化后的滤液一次进样,电导检测器检测,各离子峰形好,分离时间适中,分离效果很好。各离子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在0.005~0.05 m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6%~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1%~4%(n=5)。结果表明,瓦当表面结晶盐中主要含有Ca^(2+)、Na^(+)、CH_(3)COO^(-)、Cl^(-)、SO_(4)^(2-)、NO_(3)^(-)。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可有效分离文物表面结晶盐中的常见有机酸根离子和无机阴阳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结晶盐 离子色谱 有机酸阴离子
下载PDF
氯化工艺的安全控制
2
作者 曹栋 汤璐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210-215,共6页
介绍了氯化工艺的危险特性,结合多年工程设计经验,提出了氯化工艺安全控制的设计思路。从工程应用角度对2,4-二氯苯酚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根据其生产工艺、具体流程、安全风险评估,给出了该氯化工艺的安全控制建议及措施。结合工程项目的... 介绍了氯化工艺的危险特性,结合多年工程设计经验,提出了氯化工艺安全控制的设计思路。从工程应用角度对2,4-二氯苯酚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根据其生产工艺、具体流程、安全风险评估,给出了该氯化工艺的安全控制建议及措施。结合工程项目的设计运用实践和企业投产后的信息反馈,验证了该设计思路的可行性和控制措施的安全有效性,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工艺 安全控制 设计思路 控制措施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墓葬壁画土壤中4种阴离子
3
作者 邱立萍 刘丽娜 张晓凤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2-1605,共4页
对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墓葬壁画土壤中4种阴离子(F^(-)、Cl^(-)、SO_(4)^(2-)、NO_(3)^(-))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L_(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样品预处理的最佳参数:准确称取1.000 g样品加入20 mL超纯水,在振荡温度20℃,振荡转速180... 对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墓葬壁画土壤中4种阴离子(F^(-)、Cl^(-)、SO_(4)^(2-)、NO_(3)^(-))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L_(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样品预处理的最佳参数:准确称取1.000 g样品加入20 mL超纯水,在振荡温度20℃,振荡转速180 r/min条件下提取40 min。淋洗液为25 mmol/L的KOH溶液,分析柱为Ion Pac AS11-SH(250 mm×4.0 mm),净化后的滤液通过电导检测器测定。在此方法下,各离子的检出限为0.066~0.078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77%~2.23%(n=7),回收率为95.9%~1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墓葬壁画 阴离子(F^(-)、Cl^(-)、SO_(4)^(2-)、NO_(3)^(-))
下载PDF
片状氧化铝复合处理剂对陶瓷板材防污防滑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周子热 刘一军 +3 位作者 王斌 吴洋 武士川 黄剑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03,共6页
以Al_(2)(SO_(4))_(3)·18H_(2)O为铝源,Na_(2)SO_(4)、K_(2)SO_(4)为熔盐体系,γ-纳米氧化铝为添加剂,采用熔盐法制备小粒径的片状氧化铝.小粒径的片状氧化铝不仅能填补陶瓷表面微孔,还能抵制有机物在固化收缩过程中的裂纹扩展.将... 以Al_(2)(SO_(4))_(3)·18H_(2)O为铝源,Na_(2)SO_(4)、K_(2)SO_(4)为熔盐体系,γ-纳米氧化铝为添加剂,采用熔盐法制备小粒径的片状氧化铝.小粒径的片状氧化铝不仅能填补陶瓷表面微孔,还能抵制有机物在固化收缩过程中的裂纹扩展.将制得的片状氧化铝粉体与聚乙烯醇、硅溶胶溶液复配,制备出了新型陶瓷表面处理剂.探究不同条件下片状氧化铝的生长机理以及小粒径片状氧化对建筑陶瓷防污防滑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γ-纳米氧化铝的添加量为4 wt.%时,1100℃烧结,制得的片状氧化铝形貌规则,粒径分布均匀,粒径小,平均尺寸约2~5μm;当片状氧化铝含量为1 wt.%,陶瓷表面处理剂用量为40 g/m^(2+)时,片状氧化铝有效地对陶瓷表面微孔进行了填堵,并在表面构建起粗糙结构,陶瓷的防污等级可达到五级,湿法静摩擦系数达到0.55,洗刷20000次后,防污防滑性能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氧化铝 陶瓷 表面处理剂 防污性能 防滑性能
下载PDF
液氯安全储存的分析及建议措施
5
作者 曹栋 汤璐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230-234,共5页
介绍了液氯的用途及危害,指出液氯安全储存是涉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通过分析传统涉氯企业液氯储存环节中造成液氯泄漏的原因,结合实际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从工程应用角度提出了液氯安全储存的可行性设计思路、解决方案及建议措施... 介绍了液氯的用途及危害,指出液氯安全储存是涉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通过分析传统涉氯企业液氯储存环节中造成液氯泄漏的原因,结合实际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从工程应用角度提出了液氯安全储存的可行性设计思路、解决方案及建议措施。并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运用及企业投产后的信息反馈,验证了所采取的方案、措施的安全有效,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氯 泄漏 安全储存 设计思路 解决方案 建议措施
下载PDF
氧化锌矿废渣制备白炭黑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闪闪 张瀚文 +3 位作者 张钊 申晓毅 刘岩 翟玉春 《有色矿冶》 2023年第2期50-53,41,共5页
以氧化锌矿硫酸铵焙烧、水溶、转化提取铅锶后的废渣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溶出剂,碱溶得到提硅渣和硅酸钠溶液,适宜的溶出条件为氢氧化钠与废渣的质量比1∶1、溶出温度85℃、溶出时间2 h。分步碳分硅酸钠溶液制备白炭黑产品:第一步碳分终... 以氧化锌矿硫酸铵焙烧、水溶、转化提取铅锶后的废渣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溶出剂,碱溶得到提硅渣和硅酸钠溶液,适宜的溶出条件为氢氧化钠与废渣的质量比1∶1、溶出温度85℃、溶出时间2 h。分步碳分硅酸钠溶液制备白炭黑产品:第一步碳分终点pH值10.8,溶液中的Al、Zn、Ca等杂质沉淀或包覆除去;第二步碳分硅酸钠精制液终点pH值9.0,得到沉淀白炭黑产品和碳酸钠溶液,结晶得到碳酸钠产品,所得白炭黑为无定形白色球形颗粒,粒度均匀,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也可用活性石灰乳直接苛化硅酸钠溶液制取硅酸盐产品和氢氧化钠溶液,实现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矿废渣 碱溶 分步碳分 白炭黑
下载PDF
无机化工过程中的绿色化学与工艺
7
作者 胡晓平 赵明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3期144-146,共3页
近年来,无机化工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绿色化学与工艺的应用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现阶段,研究应用绿色化学与工艺可以有效地改善无机化工行业中的污染问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绿色化学工艺的... 近年来,无机化工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绿色化学与工艺的应用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现阶段,研究应用绿色化学与工艺可以有效地改善无机化工行业中的污染问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绿色化学工艺的创新。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绿色化学工艺的发展进程,对绿色化学与工艺展开了分析,讨论了无机化工过程中的绿色化学与工艺的应用,希望能够促进无机化工的绿色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工 绿色化学 工艺 含汞废液微电解处理工艺 苛化废渣利用工艺
下载PDF
六氨氯化镁热解过程及其非等温动力学 被引量:8
8
作者 宋兴福 汪瑾 +2 位作者 罗妍 刘够生 于建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55-2259,共5页
利用热重(TG)分析技术对六氨氯化镁的热分解过程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六氨氯化镁在4、7、10、13、16K·min-1线性升温速率和空气气氛下热分解机理,六氨氯化镁热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提出了一种整体优化的多升温速率迭代的等转... 利用热重(TG)分析技术对六氨氯化镁的热分解过程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六氨氯化镁在4、7、10、13、16K·min-1线性升温速率和空气气氛下热分解机理,六氨氯化镁热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提出了一种整体优化的多升温速率迭代的等转化率求取活化能方法,采用该方法,得到六氨氯化镁热解3个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51.38、64.70、73.55kJ·mol-1。采用整体优化的多升温速率等温法确立了六氨氯化镁热解3个阶段的热解机理函数与指前因子:第1步反应的热解机理属于固体相边界反应机理(n=1/4),指前因子为3.281×105s-1;第2步反应的热解机理属成核与生长机理(n=1.8),指前因子为5.624×106s-1;第3步反应属化学反应机理(1.5级反应),指前因子为5.862×105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解 非等温动力学 六氨氯化镁 热重分析
下载PDF
熔盐高效分解含钛高炉渣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鑫 于洪浩 +1 位作者 张侯芳 薛向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7-833,共7页
采用熔盐法对含钛高炉渣进行高效分解并提取含钛组分,利用含钛滤液为原料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对熔盐分解含钛高炉渣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研究了碱渣比、熔盐反应温度及熔盐反应时间对钛组分浸出率的影响和p H及水解温度对二氧化钛... 采用熔盐法对含钛高炉渣进行高效分解并提取含钛组分,利用含钛滤液为原料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对熔盐分解含钛高炉渣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研究了碱渣比、熔盐反应温度及熔盐反应时间对钛组分浸出率的影响和p H及水解温度对二氧化钛产品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炉钛渣在氢氧化钠熔盐中反应生成钛酸钠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确定了最佳的碱渣比为3:1,最佳熔盐反应温度为500℃,最佳反应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钛元素的浸出率为99.8%。得出较佳的水解p H范围为0.1-0.2,最佳水解温度为100℃。实验中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球形度好,粒度大小均匀且分散性好,颗粒直径为10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熔盐 TIO2 浸取 纳米粒子 热力学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水基体系分散稳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治鸣 彭峰 +2 位作者 黄辉俊 余皓 王红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6期2099-2102,共4页
以乙二醇为分散剂,设计了正交实验考察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在水中的分散性能,采用重力沉降法、分光光度法、粘度法、Zeta电位测定法、粒径分析等方法评价其分散效果。比较不同的表征手段的优劣及其适用的条件,寻求一种科学、准确、简易... 以乙二醇为分散剂,设计了正交实验考察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在水中的分散性能,采用重力沉降法、分光光度法、粘度法、Zeta电位测定法、粒径分析等方法评价其分散效果。比较不同的表征手段的优劣及其适用的条件,寻求一种科学、准确、简易的表征二氧化钛粉体分散稳定性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对实验仪器要求不高,能快速表征体系的分散稳定性:结合Zeta电位测定和粒径分析,可以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分散稳定性的可靠信息。最后提出了纳米粉体分散研究的一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体 分散 稳定性 表征方法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在工业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肖源 王琦 +3 位作者 刘佳 李泽星 张旻 唐玉霖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60-2664,共5页
分析了基于显色剂的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存在显色剂选择范围大、摩尔吸收系数较小等问题,总结了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在工业重金属检测中的检测原理及研究应用现状,基于显色剂的检测方法主要在工业中的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评价及废水监测等方... 分析了基于显色剂的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存在显色剂选择范围大、摩尔吸收系数较小等问题,总结了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在工业重金属检测中的检测原理及研究应用现状,基于显色剂的检测方法主要在工业中的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评价及废水监测等方面有广泛应用。针对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在应用中的不足,探讨将紫外-可见光谱技术与其它光谱及化学计量学等技术融合,拓展紫外-可见光谱在工业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范围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紫外可见光谱 检测原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波浪纹黑色二氧化钛微米管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2
作者 黄竞 陈志谦 张艳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08,214,共7页
为了提高TiO_(2)的光催化性能,以钛酸丁酯(TBT)为钛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_(2)前驱体,再以棉纤维为模板,将吸附有TiO_(2)前驱体的棉纤维煅烧后得到了一种表面呈波浪纹的TiO_(2)微米管,随后通过原位固态还原法,以硼氢化钠(NaBH4)为... 为了提高TiO_(2)的光催化性能,以钛酸丁酯(TBT)为钛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_(2)前驱体,再以棉纤维为模板,将吸附有TiO_(2)前驱体的棉纤维煅烧后得到了一种表面呈波浪纹的TiO_(2)微米管,随后通过原位固态还原法,以硼氢化钠(NaBH4)为还原剂制备出黑色二氧化钛(TiO_(2-x))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样品晶体结构与表面化学状态进行表征。以可见光下亚甲基蓝(MB)的光降解反应为模型,对所制备的TiO_(2-x)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于TiO_(2),TiO_(2-x)在可见光下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3h内对MB的降解率达到65.1%,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法 TiO_(2-x) NABH4 光催化剂
原文传递
阿奇霉素合成与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淡保松 张大伟 +1 位作者 冯良荣 邱发礼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93-1799,共7页
合成阿奇霉素的关键步骤是红霉素亚胺醚的还原。本文对催化还原法和化学还原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综述了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催化还原 化学还原 产物分析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去除饮用水中铬和镉离子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邱会东 秦正山 +2 位作者 王侨 任金妹 张小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3-936,共4页
基于表面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及吸附速度快等优点。研究了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面修饰条件,及其对饮用水中微量铬和镉离子的吸附、脱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氨水浓度为0.5 mol/L时,采用化学... 基于表面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及吸附速度快等优点。研究了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面修饰条件,及其对饮用水中微量铬和镉离子的吸附、脱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氨水浓度为0.5 mol/L时,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产率最大;十二烷基磺酸钠浓度为300 mg/L,与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配比为2∶3,溶液pH为5.0,表面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对重金属镉和铬离子有显著的去除能力,对镉和铬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09,2.11 mg/g,在pH为7时,其对镉和铬离子的解析率分别为79%,60.5%。所制备材料的平衡吸附量与平衡质量浓度之间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十二烷基磺酸钠 吸附 镉离子 铬离子
下载PDF
硼精矿钠化焙烧-水浸制取硼砂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涛 殷璐 +1 位作者 朱蕾 薛向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743,共7页
以硼精矿为原料、Na2CO3为钠化剂,在TG-DTA热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硼精矿钠化焙烧-水浸制取硼砂过程中Na2CO3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成型压力对B2O3浸出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硼精矿钠化焙烧产物和硼砂制品的相组成和显... 以硼精矿为原料、Na2CO3为钠化剂,在TG-DTA热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硼精矿钠化焙烧-水浸制取硼砂过程中Na2CO3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成型压力对B2O3浸出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硼精矿钠化焙烧产物和硼砂制品的相组成和显微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5倍Na2CO3理论用量、样品成型压力5 MPa、温度850℃、保温3 h最优条件下,硼精矿中主要含硼矿物硼镁石[MgBO2(OH)]转变为可溶性硼酸钠盐Na3BO3和Na2B4O7,实现了硼矿物活化和碱解过程同步完成。焙烧产物经常压水浸,B2O3浸出率达91.05%。水浸滤液经除杂、蒸发、浓缩后获得了结晶良好的硼砂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精矿 钠化焙烧 浸取 硼砂
下载PDF
绿色化学工艺在无机化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齐皓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11期0056-0058,共3页
绿色化学工艺在无机化工过程中的应用备受关注,以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有效利用。本文旨在概述绿色化学工艺的概念、原则和重要性,并探讨其在无机化工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我们重点关注绿色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绿色溶剂的替代与优化,... 绿色化学工艺在无机化工过程中的应用备受关注,以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有效利用。本文旨在概述绿色化学工艺的概念、原则和重要性,并探讨其在无机化工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我们重点关注绿色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绿色溶剂的替代与优化,以及绿色能源的利用。此外,还介绍绿色工艺在无机化工中的实践,包括绿色合成方法、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技术,以及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学 绿色工艺 无机化工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尾矿库池填法填筑宽顶子坝应用探讨
17
作者 贾晔 《有色矿冶》 2023年第2期54-58,共5页
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是衡量尾矿库是否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在地形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池填法筑宽顶子坝,为尾矿库防洪提供便利。以某黄金矿山上游式湿式堆存尾矿库为例,分析了利用池填法堆筑宽顶子坝的方案及实施办法,以及利用该方... 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是衡量尾矿库是否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在地形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池填法筑宽顶子坝,为尾矿库防洪提供便利。以某黄金矿山上游式湿式堆存尾矿库为例,分析了利用池填法堆筑宽顶子坝的方案及实施办法,以及利用该方法筑成堆积坝后的防洪安全性和抗滑稳定性,确定了如何在有限的地形条件下保持所需的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以满足尾矿库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填法 宽顶子坝 安全超高 干滩长度
下载PDF
化学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吴彬 黄坤荣 刘子健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1期11-14,共4页
化学吸收法是目前电厂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以醇胺、热钾碱溶液、氨水等为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吸收原理及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未来二氧化碳捕集研究的方向,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的... 化学吸收法是目前电厂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以醇胺、热钾碱溶液、氨水等为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吸收原理及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未来二氧化碳捕集研究的方向,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吸收剂的探寻中,同时,离子液体、金属有机骨架、膜分离技术等其他捕集技术的发展大大推进了二氧化碳捕集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法 二氧化碳 捕集
下载PDF
无机掺杂改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大青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6-438,441,共4页
采用聚酰亚胺为树脂基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丙醇铝和钛酸四丁酯为无机前驱体,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聚酰亚胺/S iO2/A l2O3和聚酰亚胺/S iO2/TiO2两种无机掺杂聚酰亚胺薄膜.采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 采用聚酰亚胺为树脂基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丙醇铝和钛酸四丁酯为无机前驱体,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聚酰亚胺/S iO2/A l2O3和聚酰亚胺/S iO2/TiO2两种无机掺杂聚酰亚胺薄膜.采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薄膜的化学结构和表面形貌及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无机组分含量范围内,无机相均匀的分散在有机基体中,但两种杂化薄膜的分散形态及粒径尺寸不同,热性能均较未掺杂的聚酰亚胺薄膜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SIO2 AL2O3 TIO2 溶胶-凝胶
下载PDF
机械研磨法制备白炭黑-TiO_2复合粉体及颜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思佳 丁浩 罗琴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79,88,共5页
通过湿法机械研磨白炭黑进行解聚与分散以及白炭黑与Ti O2共混研磨制备白炭黑-Ti O2复合粉体,对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对白炭黑-Ti O2复合粉体的结构、粉体颜料性能以及紫外光作用下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影响白炭黑与T... 通过湿法机械研磨白炭黑进行解聚与分散以及白炭黑与Ti O2共混研磨制备白炭黑-Ti O2复合粉体,对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对白炭黑-Ti O2复合粉体的结构、粉体颜料性能以及紫外光作用下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影响白炭黑与Ti O2研磨复合的因素及优化条件是,白炭黑中位粒径为2.288μm,球料质量比为5∶1,浆体中粉体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8%,研磨时间为60 min,分散剂质量分数为6%;白炭黑-Ti O2复合颗粒以Ti O2在白炭黑团聚体表面包覆为特征;白炭黑-Ti O2复合粉体与钛白粉颜料性能相似,并因白炭黑与Ti O2的协同作用而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二氧化钛 复合粉体 颜料性能 紫外屏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