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氦气地质理论认识、资源勘查评价与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关键技术
1
作者 陶士振 吴义平 +14 位作者 陶小晚 王晓波 王青 陈胜 高建荣 吴晓智 刘申奥艺 宋连腾 陈荣 李谦 杨怡青 陈悦 陈秀艳 陈燕燕 齐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1-367,共17页
鉴于我国氦气产业链理论技术需求,针对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地质理论认识,缺乏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参数取值标准,缺乏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有利富集区优选方法,无成本指标优化体系及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方法等卡点和难点,本文... 鉴于我国氦气产业链理论技术需求,针对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地质理论认识,缺乏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参数取值标准,缺乏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有利富集区优选方法,无成本指标优化体系及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方法等卡点和难点,本文运用地质、地球化学、重磁电震、投资经济等多学科方法及实验技术,集中力量攻克氦气成藏机理、资源评价及资产评价的关键技术瓶颈。研发形成1项地质理论认识和3项关键技术:基于典型富氦气藏解剖、地下流体中“氦-气-水”相平衡及相-势耦合分析,研究提出氦气“水溶相、气容相、游离相”3种主要赋存状态、“集流、渗流、扩散”3种运移机理、“近氦源、邻断裂、低压区、高部位”4项分布富集控制因素,初步建立了基于“优质氦源、高效输导、适宜载体”的氦气“生-运-聚”地质理论认识。针对国内氦气含量检测技术参差不齐、部分准确度差、与国外数据差别大、无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等系列难题,以氦气源及氦气含量为核心,研发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技术,构建4类10种氦气资源评价方法,解决了氦气资源分级分类评价的技术瓶颈。针对基底氦源分布、岩性识别、通源断裂刻画及含氦储层评价难题,创建了归一化重磁下延方案,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断裂智能识别技术和不同氦气含量下的气藏声学性质模拟方法,为氦源岩分布预测、通源断裂刻画、含氦储层测井解释评价及预测奠定了基础。通过建立多元控氦的富氦区带与目标优选技术,解决了富氦区带与目标优选难题。针对国内贫氦实际情况,以提氦装置投资和操作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优化目标与各主要工艺参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氦气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技术,初步解决了天然气低成本提氦工艺流程优化的技术需求。研究成果为我国长期、安全、规模利用氦气资源资产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氦源岩 氦气成藏机理 资源评价 区带目标优选 响应面法 深度学习 回归模型
下载PDF
美国典型富氦无机成因气田中氦气地质特征与聚集机制
2
作者 杨怡青 陶士振 陈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7-339,共13页
美国广泛发育具有经济效益的富氦无机成因天然气田,如其中富氦氮气田甚至可以含有高达10%的氦。原地和周边地区的基底提供充足的氦源而氮气可来自不同圈层,且通常N_(2)/He(He>0.1%)在5~50之间。但是富氦氮气田在美国独特地质环境之... 美国广泛发育具有经济效益的富氦无机成因天然气田,如其中富氦氮气田甚至可以含有高达10%的氦。原地和周边地区的基底提供充足的氦源而氮气可来自不同圈层,且通常N_(2)/He(He>0.1%)在5~50之间。但是富氦氮气田在美国独特地质环境之外是否也有发现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富氦二氧化碳气田中的氦主要也来自壳源且产量可观。科罗拉多高原上的富氦二氧化碳气田均被认为是来源于新生代晚期的岩浆活动,且该地区岩浆岩具有较高的U、Th含量。地下水溶气脱气-再溶解(Groundwater Gas Stripping and Re-dissolution,GGS-R)模型被普遍认为可以合理解释CO_(2)气藏中氮气、氦等惰性气体的聚集成藏机制。具体来说,幔源CO_(2)载体气充注时将溶解在地下水中的大气源惰性气体与壳源惰性气体脱出成藏,并与地下水达到水/气溶解平衡。虽然不同气田的平衡值各有不同,但是科罗拉多高原上的各气田均显示出相似的范围值,即在相应的储层压力和温度下为0~100 cm^(3)水/cm^(3)气。本文系统分析美国无机成因富氦气藏的氦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机制,讨论氦气在经历氦源岩内游离相扩散初次运移后通过水溶相、气容相集流或是多相渗流方式进行的二次运移及由无机成因载体气N_(2)和CO_(2)共同参与的富集成藏机制,既可为我国氦气勘查提供理论认识依据,也可为二氧化碳地质评价和开发利用及安全封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富氦气田 CO_(2)气田 N_(2)气田 非烃气 无机成因 地质特征 聚集机制
下载PDF
联产乙烷的天然气提氦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军 彭操 +2 位作者 王璿清 彭井宏 梁光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33,共7页
为了解决单一的天然气深冷分离提氦工艺中设备能耗大、投资大、效率低的问题,将天然气深冷分离提氦工艺与膜分离提氦工艺结合以提高氦体积分数与回收率,同时结合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实现冷能的最大化利用,建立了联产乙烷的天然气深冷-膜... 为了解决单一的天然气深冷分离提氦工艺中设备能耗大、投资大、效率低的问题,将天然气深冷分离提氦工艺与膜分离提氦工艺结合以提高氦体积分数与回收率,同时结合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实现冷能的最大化利用,建立了联产乙烷的天然气深冷-膜分离提氦工艺。利用HYSYS软件对联产乙烷的天然气深冷-膜分离提氦工艺与单一的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和深冷-膜分离提氦工艺进行流程模拟。模拟结果表明,4种典型乙烷回收工艺中气体过冷工艺的乙烷回收率最高,可达90.13%;将天然气深冷分离提氦工艺与膜分离提氦工艺结合后氦体积分数由66.77%提高到了99.6%;联产乙烷的天然气深冷-膜分离提氦工艺可以有效地集成回收和利用冷量,相较天然气深冷-膜分离提氦工艺+部分干气循环工艺,总压缩能耗低23.10%,单位综合能耗低2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回收 天然气深冷分离提氦 天然气膜分离提氦 联产工艺
原文传递
全球氦气产业链分析与中国应对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唐金荣 张宇轩 +2 位作者 周俊林 李玉宏 牛亚卓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氦气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稀有气体资源,在液体燃料火箭发射、深潜水等多个领域无可替代,深刻影响着“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氦气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是提高氦气资源供给安全的重要... 氦气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稀有气体资源,在液体燃料火箭发射、深潜水等多个领域无可替代,深刻影响着“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氦气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是提高氦气资源供给安全的重要方式,对推动氦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氦气多元供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资源端、供给端、消费端、贸易端、技术端等方面梳理了全球氦气资源产业链与创新链发展态势,通过对中国氦气资源条件、产能建设、对外依存度、进口国集中度、进口企业集中度、未来供需趋势、产业技术链、管理机制等指标的梳理,分析了中国氦气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挑战,探讨了相应的氦气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认为,全球氦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大多数国家勘探程度较低;全球氦气产能、供给、需求和贸易格局深刻变化,供需矛盾长期存在;氦气成藏理论与勘查开发技术尚不成熟,提氦装备不断完善;全球氦气产能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出现“氦热”潮,开发主体日益多元化,或将改变全球氦气供需格局。面对全球氦气资源产业链格局和产业发展新趋势,中国氦气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必须开展补链强链工作,着力加强氦气资源调查评价,开展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推进多元供应体系建设,打造自主可控的创新链,形成稳定、有韧性的产业链,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氦气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资源 产生链与创新链 安全供给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基于深冷—膜分离的天然气蒸发气联合提氦流程模拟与效果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萍 巨永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0-182,共13页
为保障氦气作为军工、医疗、科研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应用要素,应充分利用含氦资源,从提氦技术及流程的改进、创新等方面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自主提氦。为此,以液化天然气蒸发气(LNG-BOG)为原料气,基于某一正在运行的BOG提氦液化工艺流程... 为保障氦气作为军工、医疗、科研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应用要素,应充分利用含氦资源,从提氦技术及流程的改进、创新等方面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自主提氦。为此,以液化天然气蒸发气(LNG-BOG)为原料气,基于某一正在运行的BOG提氦液化工艺流程,提出了BOG深冷—膜分离—PSA法与深冷—两级膜分离法2种改进流程,采用Aspen Hysys建立了流程模型,分析了深冷塔塔板数等流程参数对关键设备的影响情况,最后综合分析了以上3种流程氦气产品浓度、回收率及能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当深冷塔总塔板数从3增加到4或5时,再沸器功率增加、冷凝器功率降低较为显著,而当总塔板数大于5时,塔板数变化对对冷凝器和再沸器功率、塔顶出口气体流量及氦浓度这4个指标的影响不大;(2)随着进料塔板位置下移,再沸器和冷凝器功率均下降,当进料位置接近冷凝器或再沸器时,功率受进料位置变化影响更大;(3)当级切或膜渗透侧浓度一定时,膜面积越大,对应膜渗透侧氦浓度或级切越大,且膜面积越小,渗透侧氦浓度受级切的影响越显著。结论认为,改进的深冷—膜分离—PSA法提氦流程和深冷—两级膜分离法提氦流程的氦气产品浓度分别可达99.9964%和99.9996%,回收率分别为99.57%和98.07%,能耗分别为6.6820 kWh/m^(3)和6.7863 kWh/m^(3),均较原BOG提氦液化流程有一定优势;深冷—膜分离—PSA法提氦流程综合提氦效果优于深冷—两级膜分离法提氦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蒸发气 氦气 深冷 膜分离 变压吸附 Aspen Hysys MATLAB 能耗
下载PDF
冠醚石墨烷对氦气分离性能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佟赞 杨银利 +2 位作者 徐晶 刘伟 陈亮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6-304,共9页
氦气(He)在众多科学和工业领域中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He资源的短缺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He分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石墨烷合成简单、晶体结构稳定,是一种用于构建气体分离膜的潜在理想二维材料.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四种具有不... 氦气(He)在众多科学和工业领域中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He资源的短缺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He分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石墨烷合成简单、晶体结构稳定,是一种用于构建气体分离膜的潜在理想二维材料.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四种具有不同尺寸冠醚孔的石墨烷膜(crown ether graphane-n,CG-n,n=3,4,5,6)的He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四种冠醚石墨烷结构都具有较高的热力学、化学稳定性,并且CG-5和CG-6具有合适的孔径,可用于He的有效筛分.在11种气体分子(He,Ne,Ar,H_(2),CO,NO,NO_(2),N_(2),CO_(2),SO_(2)和CH_(4))中,He最容易通过CG-n膜,其能垒分别为4.55,1.05,0.53和0.01 eV.据我们所知,He通过CG-6的能垒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低值,将可显著地提升He的分离效率.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的选择性计算结果表明,CG-5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0-600 K)都表现出优异的He选择性(相对于其他10种气体),而CG-6由于冠醚环孔径较大,仅相对于部分气体分子具有较好的He选择性.本研究同时分析了膜孔径大小、气体分子动力学直径和气体分子类型对冠醚石墨烷膜的He分离性能影响的协同机制.因此,孔径合适的冠醚石墨烷膜(CG-5和CG-6)是一类潜在的选择性高、性能优异的He分离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 石墨烷 膜分离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氦气
下载PDF
工业废氦气提纯技术探讨 被引量:18
7
作者 汪澎 章学华 赵俊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88,共6页
氦气为稀缺性战略资源,工业上使用的氦气其尾气大多直接排放,有必要对氦气进行提纯循环再利用。文中对目前工业化排放的废氦气的回收进行了大量市场调研,针对各自的使用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废氦气提纯方法,综合分析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应用... 氦气为稀缺性战略资源,工业上使用的氦气其尾气大多直接排放,有必要对氦气进行提纯循环再利用。文中对目前工业化排放的废氦气的回收进行了大量市场调研,针对各自的使用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废氦气提纯方法,综合分析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应用原理、各自优缺点及工程化分析,给出了几种典型的氦气提纯工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提纯 低温分离 吸附分离 膜分离
下载PDF
新型天然气提氦工艺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金波 白宸瑞 +1 位作者 宋晓娟 李东欣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8,共11页
目的针对中国部分地区管网发达、气质较贫的含氦天然气,在调研国内外粗氦提取工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然气提氦工艺。方法该工艺采用低温精馏法,利用HYSYS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并对提氦工艺流程进行了(火用)分析,同时分析了... 目的针对中国部分地区管网发达、气质较贫的含氦天然气,在调研国内外粗氦提取工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天然气提氦工艺。方法该工艺采用低温精馏法,利用HYSYS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并对提氦工艺流程进行了(火用)分析,同时分析了流程中关键参数提氦塔的压力、提氦塔塔顶进料温度、一级分离器进料温度、二级分离器进料温度以及侧线抽出物流的流量对流程中氦气回收率、粗氦纯度、流程能耗以及(火用)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该流程的氦气回收率为99.06%,粗氦纯度(摩尔分数)为80.39%,总能耗为994.48 kW;流程总(火用)损失为713.27 kW,系统的(火用)效率为28.28%。结论该工艺流程可实现超高的氦气回收率和高粗氦纯度,可为国内天然气提氦工艺装置提供参考和数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氦气 HYSYS (火用)分析
下载PDF
超导重力仪用液氦恒温器研制 被引量:3
9
作者 丁先庚 何超峰 +2 位作者 张俊峰 武义锋 仰叶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共5页
介绍了一套超导重力仪用液氦恒温器,包括技术指标要求、总体结构、关键技术、试验步骤及结果。恒温器液氦消耗量为0.8L/h,真空腔体内部温度稳定度为±5mK,低温下真空腔体真空度优于5×10-4Pa,各参数均优于技术指标要求,完全满... 介绍了一套超导重力仪用液氦恒温器,包括技术指标要求、总体结构、关键技术、试验步骤及结果。恒温器液氦消耗量为0.8L/h,真空腔体内部温度稳定度为±5mK,低温下真空腔体真空度优于5×10-4Pa,各参数均优于技术指标要求,完全满足超导重力仪工作环境要求。表明该设计方案是合理的,试验流程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液氦恒温器 低温真空密封
下载PDF
天然气提取氦气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邢国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4-116,共3页
氦气是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性物资之一。含氦天然气迄今仍是工业化生产氦气的唯一来源。我国氦气资源相当贫乏,含量很低,提取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在保护有限氦气资源的同时,研究开发先进的天然气提氦技术对于... 氦气是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性物资之一。含氦天然气迄今仍是工业化生产氦气的唯一来源。我国氦气资源相当贫乏,含量很低,提取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在保护有限氦气资源的同时,研究开发先进的天然气提氦技术对于提高氦气生产的经济性、保障国家用氦安全和促进我国天然气提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目前提氦技术的分析介绍,低温冷凝法较为成熟,但能耗、成本较高;吸附法、吸收法和膜渗透法等其他提氦技术各具特点,但目前限于适用条件尚不能规模化工业应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天然气提氦技术不断改进创新,吸附法、膜渗透法等提氦工艺发展迅速,联产法、联合法工艺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些都为促进天然气提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天然气 方法 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天然气提氦技术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均方 何琳琳 柴露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共4页
介绍了天然气提氦资源市场与技术现状,总结了天然气提氦工艺特点,综述公司天然气提氦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技术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深冷加工 天然气 提氦
下载PDF
LNG蒸发气中氦气提取技术及应用
12
作者 陈兵 任金平 +3 位作者 孟国亮 芦娅妮 于春柳 韩泽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23年第1期6-9,I0001,共5页
近年来,发现鄂尔多斯盆地气田天然气液化生成的LNG蒸发气中氦含量高达3.3%,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文章在阐述氦气资源和介绍市场前景基础上,分析目前国内外各类氦气生产工艺,重点对鄂尔多斯盆地气田某年产20万t的LNG工厂每日约1.56&#... 近年来,发现鄂尔多斯盆地气田天然气液化生成的LNG蒸发气中氦含量高达3.3%,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文章在阐述氦气资源和介绍市场前景基础上,分析目前国内外各类氦气生产工艺,重点对鄂尔多斯盆地气田某年产20万t的LNG工厂每日约1.56×10^(4) m^(3)的含氦蒸发气处理过程中氦气提取进行工艺设计,选择采用膜分离+PSA联合的提氦工艺,提取LNG蒸发气中的氦气,该工艺不仅有效降低了设备的能耗,提高了LNG工厂生产效率,而且提取的氦气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LNG蒸发气 氦气 氦气提取
下载PDF
氦中氮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代伟娜 刘晓林 +3 位作者 董云峰 韦桂欢 闫云 陈欢 《低温与特气》 CAS 2015年第5期32-37,共6页
采用称量法研制了氦中氮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并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了均匀性考察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气体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定值准确,量值可靠。浓度范围为:氮气1%~20%、二氧化碳1%~20%、一氧化碳1%~2... 采用称量法研制了氦中氮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并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了均匀性考察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气体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定值准确,量值可靠。浓度范围为:氮气1%~20%、二氧化碳1%~20%、一氧化碳1%~20%,扩展不确定度1.5%(k=2),有效期为1 a,使用压力下限为0.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气体标准物质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变压吸附在粗氦纯化工艺中的流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均方 张瑞春 何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5,共9页
目的针对需要生产液氦产品的粗氦纯化工艺,在调研国内外氦气纯化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中压低温冷凝+常温中压变压吸附进行氦纯化的工艺路线。方法采用HYSYS模拟的方法,对3种工艺的特点和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分析了冷... 目的针对需要生产液氦产品的粗氦纯化工艺,在调研国内外氦气纯化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中压低温冷凝+常温中压变压吸附进行氦纯化的工艺路线。方法采用HYSYS模拟的方法,对3种工艺的特点和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分析了冷凝温度、冷凝压力、变压吸附的主组分收率变化、原料气组成变化等关键参数对流程性能的影响。结果与传统粗氦纯化工艺相比,该组合工艺在提高氦收率的同时,装置能耗及液氮消耗明显降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流程连续、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能较好地适应生产液氦的工况。结论该工艺对国内天然气提氦装置建设的工艺选择及应用提供了指导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吸附 粗氦纯化 低温吸附 粗氦冷凝
下载PDF
固定式海洋石油平台管道应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新 刘吉飞 +1 位作者 陶平 李亚菲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140-142,共3页
文章依据标准规范和相关书籍文献,结合多年来固定式海洋石油平台项目的管道应力分析经验,总结了海洋石油平台管道的应力分析方法、要求及特点。海洋石油平台的应力分析主要依据ASME B31.3规范,ASME B31.4/B31.8规范第八章,以及DNV-RP-D... 文章依据标准规范和相关书籍文献,结合多年来固定式海洋石油平台项目的管道应力分析经验,总结了海洋石油平台管道的应力分析方法、要求及特点。海洋石油平台的应力分析主要依据ASME B31.3规范,ASME B31.4/B31.8规范第八章,以及DNV-RP-D101推荐做法。分析方法涉及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疲劳分析等三个方面。主要分析管道包括油气系统管道、高温热油管道、低温放空管道、大型泵和压缩机连接管道、火炬臂管道、消防管道、栈桥管道和海洋立管管道等关键管道系统。分析内容主要包含管道应力、管道位移、法兰泄漏校核、支架载荷、设备管嘴载荷和管系模态自然频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平台 管道应力分析 疲劳 栈桥管道
下载PDF
用于MRI零蒸发率液氦容器中的再冷凝器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正泉 《低温工程》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6-38,共3页
介绍了用于MRI零蒸发率液氦容器中的氦蒸气再冷凝器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冷凝器上凝结液膜的传热、流动状况及膜层流态的影响,并给出了有关计算结果。
关键词 液氦 容器 再冷凝器 设计
下载PDF
氦中氖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17
作者 代伟娜 刘晓林 +3 位作者 韦桂欢 张洪彬 闫云 李晓昆 《低温与特气》 CAS 2015年第4期32-36,共5页
开展了氦中氖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技术研究,并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考察及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量值准确可靠,达到了国家二级气体标准物质的要求。氦中氖浓度为0.05%-20%(mol/mol),扩展不确定度为1.5%(k=2)。
关键词 氦中氖 标准物质 称量法 均匀性 稳定性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自生自储型氦气的初步发现
18
作者 陈建洲 王瑾 +3 位作者 王国仓 谢菁 安生婷 李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25-1639,共15页
为查明共和盆地潜在氦气源岩(干热岩)稀有气体、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笔者在共和盆地采集了与干热岩相关的花岗岩进行了稀有气体和放射性铀钍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发现花岗岩中氦气含量达到49×10^(-6)~851×10^(-6)... 为查明共和盆地潜在氦气源岩(干热岩)稀有气体、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笔者在共和盆地采集了与干热岩相关的花岗岩进行了稀有气体和放射性铀钍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发现花岗岩中氦气含量达到49×10^(-6)~851×10^(-6),每吨岩石中氦气含量达到0.27798~4.76992 m^(3),局部区段氦气含量更高。计算3 He/4 He同位素值在7.30×10^(-10)~2.5×10^(-8)之间,确定该区氦气为放射性成因。共和盆地花岗岩体中常见铀钍独立矿物及分散矿物,铀含量在0.74×10^(-6)~38.1×10^(-6),钍含量在4.7×10^(-6)~42.2×10^(-6)。估算研究区氦生成量约269×10^(8)m^(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花岗岩氦气储层储集特征研究,岩体中存在低密度、较高孔隙度和微裂缝发育区段,测井数据也显示花岗岩体中储集特征和脆性良好的区段,是氦气赋存的空间。花岗岩中的富铀矿物对氦气的封闭温度(27~250℃)与干热岩相关的花岗岩温度(80~236℃)基本一致,具备封存条件,估算岩体中封闭氦量为4.03×10^(8)~46.8×10^(8)m^(3)。岩体中浅部、深部和压裂返排液中均有氦气,深部高含量氦气存在,压裂后返排液中氦气聚集明显,初步证明了自生自储型氦气藏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氦气 生成 储集 自生自储型 共和盆地
下载PDF
一种氦气供气系统的改进与研究
19
作者 李准 田锋 +1 位作者 施东平 刘建勋 《低温与特气》 CAS 2013年第6期25-26,43,共3页
阐述了四套原氦气供气系统的设计方案,改进后增加监测报警装置,并介绍了测量氦气压力和流量的测点布置和传感器的选择安装,最终实现四套氦气供气系统的集中监控。
关键词 氦气 监测报警装置 集中监控
下载PDF
氦-3分布特征及其在核燃料方面应用
20
作者 宋成文 刘瑀 《辽宁化工》 CAS 2009年第3期200-202,共3页
从地球上和外太空等几方面对氦-3资源的储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综述,并从利用核聚变能发电和核聚变火箭推动器等对氦-3在核燃料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氦-3 分布 核燃料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