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2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理与数据混合驱动的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代理建模与优化
1
作者 曾玉娇 肖炘 +4 位作者 杨刚 张意博 郑光明 李防 汪凤玲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6-944,共9页
基于Aspen Plus平台,结合Fortran编制的磷矿酸解反应和结晶动力学模型子程序完成了整个半水-二水湿法磷酸工艺流程的严格机理建模,并用工业数据进行了模型的校正;然后采用拟Monte Carlo随机模拟产生高质量样本数据集,并用机器学习算法... 基于Aspen Plus平台,结合Fortran编制的磷矿酸解反应和结晶动力学模型子程序完成了整个半水-二水湿法磷酸工艺流程的严格机理建模,并用工业数据进行了模型的校正;然后采用拟Monte Carlo随机模拟产生高质量样本数据集,并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磷酸生产过程代理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获得的代理模型可实现磷酸生产过程关键参数的准确预测,如案例中随机森林代理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好,大部分误差控制在2.5%以内,最大不超过10%。基于此代理模型,对生产过程的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成品磷酸P_(2)O_(5)浓度下限为37%,SO_(4)^(2-)浓度上限为5%的约束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磷收率98%,优化效果明显,且满足技术生产指标,可为生产的实时优化操作与设计改造提供方案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Aspen Plus流程模拟 用户动力学模型 机器学习 代理模型 优化
下载PDF
磷尾矿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2
作者 朱秀雯 唐远 +4 位作者 裴丰 何东升 李智力 秦芳 池汝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平均品位不高,经采选后会产生大量的磷尾矿,而磷尾矿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实现磷尾矿在农业领域的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介绍了土壤系统中的磷循环及不同地区磷尾矿的化学组成,综述了磷尾矿在农业领域的...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平均品位不高,经采选后会产生大量的磷尾矿,而磷尾矿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实现磷尾矿在农业领域的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介绍了土壤系统中的磷循环及不同地区磷尾矿的化学组成,综述了磷尾矿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复垦修复、制肥、制备土壤调理剂及土壤保水剂等,提出了磷尾矿在农业领域的梯级利用新思路,指出合理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激发磷尾矿中有效元素活性并使其再次进入生态循环,是实现磷尾矿在农业领域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磷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水平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尾矿 应用 农业领域 梯级利用
下载PDF
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制备与早期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茹霆 赵小蓉 +3 位作者 黄绪泉 王豪杰 薛菲 蔡家伟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4,154,共8页
以混合相磷石膏为主要原料,掺入矿渣、赤泥、偏高岭土、熟料制备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通过抗压强度、p H和浸出毒性测试研究其早期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水化机理。结果表明:53.7... 以混合相磷石膏为主要原料,掺入矿渣、赤泥、偏高岭土、熟料制备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通过抗压强度、p H和浸出毒性测试研究其早期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水化机理。结果表明:53.76%(质量分数,下同)混合相磷石膏、9.68%矿渣、9.68%赤泥、16.13%偏高岭土和10.75%熟料可制备出性能最优的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其3、5、7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8.93、10.99、13.14 MPa,p H碱性低于传统水泥基材料,总磷、氟化物浸出浓度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磷石膏在400℃下煅烧60 min形成半水-无水混合相磷石膏,其中半水石膏和无水石膏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1.7%和68.3%。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水化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和透钙磷石等物质形成致密结构,提升材料强度,阻隔污染物F^(-)、PO_(4)^(3-)浸出。混合相磷石膏基胶结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环境相容性,可为磷石膏规模化消纳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混合相 胶结材 浸出毒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基于固废磷化渣的复合型防腐阻锈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冀男 史兰香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为了提高严酷环境下建筑的耐久性,研究了防腐阻锈剂和防腐阻锈混凝土。以三乙醇胺、硝酸铝和Ca(OH)2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备新型固体醇胺,再按一定质量分数将固体醇胺、固废磷化渣、石膏和苯甲酸钠混合、球磨,制得复合型防腐阻锈剂,将... 为了提高严酷环境下建筑的耐久性,研究了防腐阻锈剂和防腐阻锈混凝土。以三乙醇胺、硝酸铝和Ca(OH)2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备新型固体醇胺,再按一定质量分数将固体醇胺、固废磷化渣、石膏和苯甲酸钠混合、球磨,制得复合型防腐阻锈剂,将其掺入基准混凝土中,制得防腐阻锈混凝土,并研究其力学性能和防腐阻锈性能。结果表明:掺复合型防腐阻锈剂的防腐阻锈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显著提高,抗渗等级达P12,碳化深度大幅降低,抗冷热干湿循环和抗冻融性能优异,用含防腐阻锈剂的海水混合液浸泡钢筋2年,钢筋无腐蚀行为。用复合型防腐阻锈剂制备的防腐阻锈混凝土能有效延缓建筑混凝土的腐蚀进程。利用固废磷化渣制备防腐阻锈剂,变废为宝,可为新型防腐阻锈剂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防腐阻锈混凝土 复合型防腐阻锈剂 磷化渣 固体醇胺 防腐蚀
下载PDF
溶剂萃取法自铝材抛光废液中分离去除硫酸及其机理的研究
5
作者 陈慧 李世鑫 +1 位作者 宾丽英 汤兵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36,共5页
研究了利用溶剂萃取体系自铝材抛光废液中分离去除硫酸并纯化提取磷酸的工艺。系统考察三烷基胺(N235)浓度、萃取温度、相比、振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用McCabe-Thiele图解法预测理论阶段数,结果表明在相比为O/A=2的三个理论阶... 研究了利用溶剂萃取体系自铝材抛光废液中分离去除硫酸并纯化提取磷酸的工艺。系统考察三烷基胺(N235)浓度、萃取温度、相比、振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用McCabe-Thiele图解法预测理论阶段数,结果表明在相比为O/A=2的三个理论阶段后,98%以上的H_(2)SO_(4)将被去除。设计了一系列串级实验进行三级逆流萃取模拟,得到H_(2)SO_(4)的萃取率为95.40%,H_(3)PO_(4)的萃取率仅为3.33%。结果表明该体系对硫酸具有较高选择性,可实现H_(3)PO_(4)与H_(2)SO_(4)的高效分离。通过机理研究可知,萃取配合物以H_(2)SO_(4)·2[N235]形式存在,H_(2)SO_(4)通过与N235形成离子对络合物被萃取进入有机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法 N235 铝材抛光废液 硫酸 磷酸
下载PDF
湿法磷酸副产渣酸和萃余酸研究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陶隆海 王永杰 +5 位作者 段家堂 舒艺周 万邦隆 黄成东 张跃强 鲁振亚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8,79,共8页
中国磷化工企业渣酸、萃余酸产量日益提高,但受限于渣酸和萃余酸杂质(阴离子、阳离子)含量高及萃余酸黏度大等因素,使其利用率存在一定的上限,实现渣酸和萃余酸的高效、增量利用已成为磷化工产业健康发展面临的迫切难题。介绍了渣酸、... 中国磷化工企业渣酸、萃余酸产量日益提高,但受限于渣酸和萃余酸杂质(阴离子、阳离子)含量高及萃余酸黏度大等因素,使其利用率存在一定的上限,实现渣酸和萃余酸的高效、增量利用已成为磷化工产业健康发展面临的迫切难题。介绍了渣酸、萃余酸的来源及主要性质;全面阐述了萃余酸净化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现有的净化方法,主要包括络合净化法、酸碱调节法、膜过滤法等;梳理了渣酸和萃余酸综合利用研究及应用进展:利用渣酸和萃余酸制备精细磷化工产品、制备农用肥料产品及在其他化工领域中的应用。并对未来渣酸和萃余酸高效利用应关注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渣酸和萃余酸等副产资源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酸 萃余酸 净化 肥料 绿色发展
下载PDF
磷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亚甲基蓝
7
作者 张利洁 李德刚 +3 位作者 韩文渊 徐会君 张维民 郁宸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报道了一种磷掺杂碳量子点(P-CQDs)的方法,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P-CQDs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证实磷成功接入了CQDs。引入磷可以减少CQDs的禁带宽度,从而提高对光的吸收和促进光生电子转... 报道了一种磷掺杂碳量子点(P-CQDs)的方法,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P-CQDs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证实磷成功接入了CQDs。引入磷可以减少CQDs的禁带宽度,从而提高对光的吸收和促进光生电子转移。在可见光照射下,P-CQDs的用量为0.5 g/L、过一硫酸盐(PMS)的浓度为0.4 mmol/L时,10 min内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为99%。考察了P-CQDs用量、PMS浓度和MB浓度等因素对体系降解MB效率的影响。同时,用自由基淬灭实验考察了P-CQDs光催化活化PMS降解MB的机理,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O_(2)^(·-))是主要的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过一硫酸盐 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下载PDF
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渣制备电池级磷酸铁
8
作者 金赐安 马保中 +2 位作者 曹志河 陈永强 王成彦 《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284-292,共9页
近年来,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促进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三元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由于硫化镍矿日益枯竭,红土镍矿逐渐成为了主要的... 近年来,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促进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三元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由于硫化镍矿日益枯竭,红土镍矿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提镍原料,在镍产量中占比超过70%。褐铁型红土镍矿在红土镍矿中占比超过60%,经硝酸加压浸出(NAPL)提取镍钴后产生的浸出渣中含有丰富的有价金属资源(铁含量>60%),浸出渣的综合利用对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渣为原料,在磷酸单一介质中制备电池级磷酸铁材料。以磷酸为介质,通过预浸、溶解实现浸出渣中铁的高效提取。预浸时磷酸溶液浓度较低,可以使含铁相初步转型为FePO_(4)·2H_(2)O,同时除去浸出渣中Cr、Mg、Al等杂质元素。然后采用高浓度磷酸溶液溶解处理预浸渣,实现Fe的完全溶解。最后稀释调节pH值直接沉淀制备磷酸铁,得到FePO_(4)·2H_(2)O产品,该产品不含杂质元素Mg、Si,Cr、Al的含量为0.019%、0.016%。通过XRD、SEM、EDS等技术手段对预浸渣和磷酸铁产品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预浸过程可实现铁由Fe_(2)O_(3)向FePO_(4)·2H_(2)O的转变,最终产品的晶体结构与标准磷酸铁相匹配。由磷酸铁合成的磷酸铁锂材料也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该研究有望实现对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渣中宏量组元铁的高值化利用,从而优化磷酸铁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型红土镍矿 硝酸加压浸出 浸出渣 磷酸 预浸出 磷酸铁 分离除杂 高值利用
下载PDF
亚硝酸钠、硝酸钠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污染防治
9
作者 梅俊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132-0135,共4页
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化工原料,在各个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亚硝酸钠和硝酸钠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而在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生产中,传统工艺存在着反应不完全、副产物多、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等问题,... 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化工原料,在各个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亚硝酸钠和硝酸钠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而在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生产中,传统工艺存在着反应不完全、副产物多、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等问题,并产生大量含氮废水和含氰废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达到节能降耗和环保要求是目前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亚硝酸钠、硝酸钠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污染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硝酸钠 生产工艺改进 污染防治
下载PDF
电子级磷酸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10
作者 冉孟杰 杨润德 任国兴 《化肥设计》 CAS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电子级磷酸是晶圆、薄膜液晶显示器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清洗和蚀刻材料,随着芯片产业高端化发展,对电子级磷酸的要求越来越高。介绍了电子级磷酸的应用领域、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综述了电子级磷酸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阐述了相关方法的... 电子级磷酸是晶圆、薄膜液晶显示器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清洗和蚀刻材料,随着芯片产业高端化发展,对电子级磷酸的要求越来越高。介绍了电子级磷酸的应用领域、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综述了电子级磷酸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阐述了相关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对我国电子级磷酸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级磷酸 高纯磷酸 净化 湿电子化学品
下载PDF
Anisotropic Band Evolution of Bulk Black Phosphorus Induced by Uniaxial Tensile Strain
11
作者 邓亚丰 张艺琳 +7 位作者 赵亚飞 徐永康 代兴泽 王双海 陆显扬 黎遥 徐永兵 何亮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3-96,共14页
We investigate the anisotropic band structure and its evolution under tensile strains along different crystallographic directions in bulk black phosphorus(BP)using angle-resolved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density... We investigate the anisotropic band structure and its evolution under tensile strains along different crystallographic directions in bulk black phosphorus(BP)using angle-resolved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band crossings in the Z-L(armchair)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S BULK PHOSPHORUS
原文传递
热法磷酸生产过程多尺度模拟
12
作者 伍子奇 宗凯强 翟持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4-29,I0004,共7页
从燃烧热力学、反应-传质机制及全流程综合角度,分析了工艺和结构参数对燃磷塔燃烧特性的影响,探究了黄磷燃烧的“三传一反”机理。结果表明,空气过剩系数取低了会导致燃磷塔中心温度偏高,取高了会导致能源浪费,故取中间值1.5;喷枪角度... 从燃烧热力学、反应-传质机制及全流程综合角度,分析了工艺和结构参数对燃磷塔燃烧特性的影响,探究了黄磷燃烧的“三传一反”机理。结果表明,空气过剩系数取低了会导致燃磷塔中心温度偏高,取高了会导致能源浪费,故取中间值1.5;喷枪角度的增大可以提高预热回收率,但会影响塔体温度分布,故喷枪角度为41°时较佳,喷枪个数为3时,塔内最高温度会下降,燃烧区域增大,优于双喷枪的塔型,但成本上升。该研究优化了燃磷炉热能回收效率,可为工厂内部热法磷酸优化方案提供可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法磷酸 模拟 燃磷塔 雾化作用 热能回收
下载PDF
磷酸装置浓密机底流提浓技改
13
作者 魏正坤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34-36,I0002,共4页
针对某磷酸装置原浓密机产能不足及底流固含量低的问题,阐述了浓密机的工作原理和磷矿颗粒的沉降过程,分析了影响浓密机底流固含量的相关因素,根据磷矿浆沉降实验得到的参数,优化了浓密机结构尺寸和相关参数,投资新增了一台大尺寸浓密机... 针对某磷酸装置原浓密机产能不足及底流固含量低的问题,阐述了浓密机的工作原理和磷矿颗粒的沉降过程,分析了影响浓密机底流固含量的相关因素,根据磷矿浆沉降实验得到的参数,优化了浓密机结构尺寸和相关参数,投资新增了一台大尺寸浓密机,不仅满足了磷酸萃取的产能需求,提高了底流固含量,且每年可节约成本1 667万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萃取 磷矿浆 浓密机 固含量 技术改造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布在精制磷酸脱色的应用
14
作者 刘燕琴 廖秋实 +6 位作者 田承涛 肖林波 吴越 薛娟娟 黄琴 孟洋 张芷紫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41-243,共3页
在湿法磷酸生产的42%~48%的磷酸提纯精制磷酸时,还需要对萃取出的75%磷酸进行脱色处理。一般采用活性炭颗粒、树脂、双氧水对磷酸进行脱色,活性纤维布在磷酸脱色中应用较少。活性炭纤维布是一种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 在湿法磷酸生产的42%~48%的磷酸提纯精制磷酸时,还需要对萃取出的75%磷酸进行脱色处理。一般采用活性炭颗粒、树脂、双氧水对磷酸进行脱色,活性纤维布在磷酸脱色中应用较少。活性炭纤维布是一种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随着活性炭纤维布制造业发展,活性纤维布在磷酸脱色中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布 湿法磷酸 精制提纯 脱色
下载PDF
六氟磷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15
作者 徐州 崔艺馨 +1 位作者 段宾 闫春生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5-6,16,共3页
以氟化氢为氟化剂制备六氟磷酸,研究了不同磷源、氟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纯度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聚磷酸作为磷酸,氟化氢过量30%,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2 h条件下,合成的六氟磷酸纯度99.6%,收率96.2%,产品质量稳定,... 以氟化氢为氟化剂制备六氟磷酸,研究了不同磷源、氟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纯度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聚磷酸作为磷酸,氟化氢过量30%,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2 h条件下,合成的六氟磷酸纯度99.6%,收率96.2%,产品质量稳定,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氢 六氟磷酸 多聚磷酸
下载PDF
磷石膏循环流化床煅烧分解工艺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磊 李蒙 +3 位作者 向文国 胡骏 陈时熠 段伦博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1,共7页
磷酸制备过程中副产的磷石膏为工业固废,将其用于制硫酸联产钙基材料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提出了磷石膏煤循环流化床煅烧分解制硫酸联产钙基材料工艺,从流程的质能平衡以及不同工况下煤煅烧磷石膏分解脱硫性能方面验证了工艺的可行... 磷酸制备过程中副产的磷石膏为工业固废,将其用于制硫酸联产钙基材料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提出了磷石膏煤循环流化床煅烧分解制硫酸联产钙基材料工艺,从流程的质能平衡以及不同工况下煤煅烧磷石膏分解脱硫性能方面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实现自热运行,煤煅烧磷石膏分解和脱硫生成CaO,O_(2)/H_(2)O和O_(2)/CO_(2)是合适的流化和氧化介质,反应器出口干气SO_(2)体积分数最高可达33%,适合硫酸生产;还原性-弱氧化性气氛的过度能够实现磷石膏在1100℃下的分解和脱硫,低于现有磷石膏分解工艺温度;在1100℃、磷石膏/煤质量比为4∶1、O_(2)体积分数为1%的O_(2)/CO_(2)或O_(2)/H_(2)O反应条件下,固体残渣的主要成分为CaO、CaO·CaSiO_(3)。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磷石膏循环流化床煅烧分解制硫酸联产钙基材料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钙基材料 分解脱硫 循环流化床
下载PDF
磷石膏杂质脱除、稀土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梅 高利坤 +3 位作者 何海洋 饶兵 张明 何飞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10期24-31,共8页
磷石膏是磷矿湿法产酸的工业副产物,主要由二水硫酸钙和氟硅酸钠组成,产量大、组分复杂。目前我国磷石膏堆存量高达8亿t,其大量堆存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还导致了江河水质劣化及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而其利用率仅为10%~30%... 磷石膏是磷矿湿法产酸的工业副产物,主要由二水硫酸钙和氟硅酸钠组成,产量大、组分复杂。目前我国磷石膏堆存量高达8亿t,其大量堆存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还导致了江河水质劣化及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而其利用率仅为10%~30%,远未达到产用平衡。对磷石膏中磷、氟等杂质的脱除工艺、稀土元素的回收技术及其在建筑、农业、化工等行业的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磷石膏大宗化、高值化利用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杂质脱除 稀土回收 资源化 回收工艺
下载PDF
湿法磷酸半水工艺考察与石膏结晶过程研究
18
作者 苏晓丹 朱干宇 +6 位作者 李会泉 郑光明 孟子衡 李防 杨云瑞 习本军 崔玉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05-1817,共13页
湿法磷酸半水工艺可生产高浓度磷酸[w(P_(2)O_(5))>40%(质量)],但在半水反应阶段磷矿易发生钝化,半水石膏结晶粒径小,造成工艺后端过滤困难,磷回收率降低。以湖北典型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系统考察了半水工艺中SO^(2)_(4−)浓度、磷酸... 湿法磷酸半水工艺可生产高浓度磷酸[w(P_(2)O_(5))>40%(质量)],但在半水反应阶段磷矿易发生钝化,半水石膏结晶粒径小,造成工艺后端过滤困难,磷回收率降低。以湖北典型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系统考察了半水工艺中SO^(2)_(4−)浓度、磷酸浓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半水石膏结晶物相、形貌及粒径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优化条件下石膏杂质赋存与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半水反应中液相硫酸、磷酸浓度会引起半水石膏物相、形貌、粒径变化,磷硫浓度提高会导致石膏晶体形貌由柱状变化为棒状、片状,粒径从70μm减小到10μm。优化工艺条件下,半水石膏较原工艺石膏P_(2)O_(5)含量降低至1.39%(质量),磷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难溶性磷酸盐,同时F含量降低至0.44%(质量),其以CaF2、AlF3等难溶物形式存在于石膏,其他杂质含量均有所降低。本研究可为半水工艺生产过程参数优化及半水石膏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半水工艺 结晶 过程控制 优化
下载PDF
磷石膏煅烧工艺进展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恒 张晖 资学民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5,共9页
磷石膏作为主要的工业副产石膏,通过煅烧制备得到建材石膏粉体。归纳了国内外现有磷石膏煅烧工艺特点及利弊,针对现有的炒锅、回转窑、沸腾炉、彼得磨、FC-沸腾炉、锤式粉碎等煅烧工艺存在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可控性差、功能单一、能耗... 磷石膏作为主要的工业副产石膏,通过煅烧制备得到建材石膏粉体。归纳了国内外现有磷石膏煅烧工艺特点及利弊,针对现有的炒锅、回转窑、沸腾炉、彼得磨、FC-沸腾炉、锤式粉碎等煅烧工艺存在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可控性差、功能单一、能耗高、投资高等技术及装备问题,提出流化床煅烧工艺。重点介绍了流化床煅烧磷石膏工艺技术具有大型化、流态化、产品多元化、干法净化、绿色环保的特点及技术创新优势。并与目前主流煅烧工艺产品性能指标分析进行对比,得出流化床煅烧磷石膏工艺产品质量稳定性好、可控性强、性能指标优越,必然成为未来磷石膏制备建材石膏粉体的主流技术手段,为中国磷石膏的煅烧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煅烧工艺 建材石膏粉体 流化床
下载PDF
精制磷酸副产萃余酸的应用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3
20
作者 韦昌桃 王智娟 赵彤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8-13,共6页
介绍了精制磷酸副产萃余酸的应用现状,并针对某公司100 kt/a湿法磷酸精制装置萃余酸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精制磷酸 萃余酸 湿法磷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