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3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2型层状氧化物正极的人工界面层构筑及储钠性能
1
作者 刘杰 石雪茹 +1 位作者 魏树兵 曹鑫鑫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P2型Na_(2/3)Ni_(1/3)Mn_(2/3)O_(2)(P2-NNMO)工作电压高、安全性好、成本低,是有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针对P2-NNMO正极钠不足和P2-NNMO正极与电解液的界面问题,通过化学预钠化法(P2-NNMO正极和联苯钠的自发反应),构造了一种富含... P2型Na_(2/3)Ni_(1/3)Mn_(2/3)O_(2)(P2-NNMO)工作电压高、安全性好、成本低,是有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针对P2-NNMO正极钠不足和P2-NNMO正极与电解液的界面问题,通过化学预钠化法(P2-NNMO正极和联苯钠的自发反应),构造了一种富含无机物的人工界面层,可使外源性的钠嵌入氧化物正极层间。结果表明:预钠化形成的人工界面层含有的NaF,可有效缓解正极材料被有机溶剂侵蚀及过渡金属的溶出;同时人工界面层也改善了钠离子的扩散动力学。改性后的正极(P2-NNMO@CEI)在电压为2~4 V、电流密度为20 mA/g的条件下,放电比容量为95.1 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88.5%;在50 mA/g下循环28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4.2%。该研究为层状氧化物正极表面改性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也为电极材料的界面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电解液界面 循环稳定性 层状氧化物 钠离子电池
下载PDF
电化学法处理香料工业氯化钠有机废盐的研究
2
作者 姚健康 胡硕真 +2 位作者 钮东方 吴建平 张新胜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5,共11页
为了实现氯化钠有机废盐的资源化利用,以某香料企业的氯化钠有机废盐为研究对象,在单室电化学氧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资源化处理氯化钠废盐的一膜两室电解工艺,在降解废盐有机物的同时获取氢氧化钠。在单室电解槽中探究了废盐中有机物... 为了实现氯化钠有机废盐的资源化利用,以某香料企业的氯化钠有机废盐为研究对象,在单室电化学氧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资源化处理氯化钠废盐的一膜两室电解工艺,在降解废盐有机物的同时获取氢氧化钠。在单室电解槽中探究了废盐中有机物的电化学氧化降解条件和降解途径,研究表明,在电流密度为600 A/m^(2)、反应温度为35℃、初始pH为6的最佳电解条件下,电解8 h后废盐模拟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92.3%,色度去除率为100%,电流效率为32.3%。有机物降解的主要途径为电极产生的活性氯和羟基自由基对有机物的间接氧化。通过调节阳极液pH和进料方式,在相同电解条件下电解8 h,一膜两室工艺阳极COD去除率可达87.2%,阴极氢氧化钠总产量可达11.33 g。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简单及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可为氯化钠有机废盐的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氯化钠有机废盐 有机物降解途径 资源化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sodium molybdate from molybdenum concentrate by microwave roasting and alkali leaching
3
作者 Fengjuan Zhang Chenhui Liu +2 位作者 Srinivasakannan Chandrasekar Yingwei Li Fuchang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91-105,共15页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sodium molybdate has the disadvantage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low thermal efficiency,and high raw material requirement of molybdenum trioxide,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reen and efficient ...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sodium molybdate has the disadvantage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low thermal efficiency,and high raw material requirement of molybdenum trioxide,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reen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molybdenum concentrate resources,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process for efficient recovery of molybdenum from molybdenum concentrate and preparation of sodium molybdate by microwave-enhanced roasting and alkali leaching.Thermodynamic analysis indicated the feasibility of oxidation roasting of molybdenum concentrate.The effects of roasting temperature,holding time,and power-to-mass ratio on the oxidation product and leaching product sodium molybdate (Na_(2)MoO_(4)·2H_(2)O) were investigated.Under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roasting temperature of 700℃,holding time of 110 min,and power-to-mass ratio of 110 W/g,the molybdenum state of existence was converted from MoS_(2) to Mo O3.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sodium molybdate by alkali leaching of molybdenum calcine was investigated,the optimal leaching conditions include a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f 2.5 mol/L,a liquid-to-solid ratio of 2 mL/g,a leaching temperature of 60℃,and leaching solution termination at pH 8.The optimum conditions result in a leaching rate of sodium molybdate of 96.24%.Meanwhile,the content of sodium molybdate reaches 94.08wt%after leaching and removing impurities.Iron and aluminum impurities can be effectively separated by adjusting the pH of the leaching solution with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This research avoid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and utilizes the advantages of microwave metallurgy to prepare high-quality sodium molybdate,whi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highvalue utilization of molybdenum concent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ybdenum metallurgy microwave oxidation roas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sodium hydroxide leaching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
4
作者 王瑞琦 牟连山 +1 位作者 尚永健 彭尚龙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和大规模储能应用,锂离子电池将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化学电源,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高低温性能优异、高倍率充放电性能良好、维护费用低等优势...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和大规模储能应用,锂离子电池将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化学电源,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高低温性能优异、高倍率充放电性能良好、维护费用低等优势,在大规模电化学储能和低速电动车领域有望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互补。目前国内外已开始对钠离子电池进行产业化相关布局,钠离子电池已经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的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储能技术 产业化
下载PDF
氯化钠-硫酸钠/硅基相变材料的热物性研究
5
作者 袁子鸥 王峰 +3 位作者 祁星朝 张琦 马剑龙 唐忠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120,共7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NaCl-Na_(2)SO_(4)共晶熔盐,使用介孔MCM-41和微孔13X硅基材料为载体制备相变复合材料,研究相变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热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负载熔盐后硅基材料的孔结构保持完好,晶体结构维持不变,硅...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NaCl-Na_(2)SO_(4)共晶熔盐,使用介孔MCM-41和微孔13X硅基材料为载体制备相变复合材料,研究相变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热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负载熔盐后硅基材料的孔结构保持完好,晶体结构维持不变,硅基材料作为骨架在高温下起到定型和提高稳定性的作用。NaCl-Na_(2)SO_(4)熔盐熔点为623℃,介孔MCM-41负载熔盐后其熔点为618℃,微孔13X负载熔盐后其熔点为607℃,负载熔盐后复合材料熔点略有降低。NaCl-Na_(2)SO_(4)熔盐在700℃的高温下质量损失率>3%,与其相比,负载MCM-41硅基材料后其分解温度提高,比热容为0.652 J/(g·℃),MCM-41硅基材料与共晶盐有良好的相容性。该研究能有效地改善熔盐在服役过程中的易泄漏和强腐蚀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Na_(2)SO_(4)熔盐 腐蚀 硅基相变材料 复合材料 热物性
下载PDF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化工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氯化钠标准溶液的制备”为例
6
作者 郑伟 侯芳 《四川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55-58,共4页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将信息技术科学有效地融入教育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以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化学实验氯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为例,利用国家专业资源库、VR仿真技术、摄像投影、在线监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从教学分析、...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将信息技术科学有效地融入教育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以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化学实验氯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为例,利用国家专业资源库、VR仿真技术、摄像投影、在线监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效果、反思与改进等方面展开了信息化教学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以期为化工类专业同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信息化教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热法盐硝联产基于固液相平衡图的麦克劳林幂级数解析
7
作者 李洪 李昊烨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热法盐硝联产的母液循环蒸发工艺过程及其质量衡算,是依据NaCl+Na_(2)SO_(4)+H_(2)O三元体系固液相平衡的分析。在推导出麦克劳林(Maclaurin)幂级数并解析后,计算结果表明循环母液制盐、制硝各自蒸发水量的相应值,适用于硫酸钠型卤水真... 热法盐硝联产的母液循环蒸发工艺过程及其质量衡算,是依据NaCl+Na_(2)SO_(4)+H_(2)O三元体系固液相平衡的分析。在推导出麦克劳林(Maclaurin)幂级数并解析后,计算结果表明循环母液制盐、制硝各自蒸发水量的相应值,适用于硫酸钠型卤水真空制盐工艺、相关废水处理工艺的工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硝 相平衡 蒸发 幂级数
下载PDF
烘干法水分测定仪检定用氯化钠溶液标准物质
8
作者 夏娃 孟娇然 +2 位作者 段嫚雷 余金汭 朱天翼 《上海计量测试》 2023年第5期23-27,共5页
为满足烘干法水分测定仪检定和质量控制中的量值溯源,研制以氯化钠纯度标准物质为原料、质量浓度为5.00%的氯化钠溶液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检验证明其均匀性良好,在室温下可稳定保存12个月。其量值采用重量容量法确定,扩展不确定度为0... 为满足烘干法水分测定仪检定和质量控制中的量值溯源,研制以氯化钠纯度标准物质为原料、质量浓度为5.00%的氯化钠溶液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检验证明其均匀性良好,在室温下可稳定保存12个月。其量值采用重量容量法确定,扩展不确定度为0.02%(k=2)。该标准物质经多家实验室采用多种原理的方法进行验证,证明其量值准确可靠,可作为量值传递的标准用于烘干法水分测定仪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干法水分测定仪 氯化钠溶液 标准物质
下载PDF
甲酸钠法保险粉产品改性技术研究
9
作者 董亮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9-21,共3页
通过采用大分子包覆和醇析重结晶技术制备的改性保险粉,提高了甲酸钠法保险粉粒度的同时实现了粒径窄分布,做到了本质上无尘化;利用大分子羧酸盐进行包覆,提高了还原持久性。
关键词 保险粉 粒径分布 还原持久性
下载PDF
Fluidization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sodium fluosilicate
10
作者 Feng Pan Sugang Ma +2 位作者 Yu Ge Chuanlin Fan Qingshan Zh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29-337,共9页
To break through the thermodynamic limitation that sodium fluosilicate only can be completely decomposed at high temperature,the technology of pre-decomposition under SiF_(4) atmosphere and deep decomposition under ai... To break through the thermodynamic limitation that sodium fluosilicate only can be completely decomposed at high temperature,the technology of pre-decomposition under SiF_(4) atmosphere and deep decomposition under air condition at lower temperature was developed.The hydrolysis reaction of sodium fluosilicate can be effectively restrained when drying under vacuum or low temperature.Thermal decomposition results of sodium fluosilicate indicate that temperature has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on its decomposition.The decomposition ratio can reach 79.4%at 600℃ for 1 h,and 99.6% at 700℃ for 1 h under air condition,respectively.Gas velocity and the type of inert gas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its decomposition.Fine particles affect its decomposition performance due to agglomeration,while coarse particles have good thermal decomposition performance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The decomposition reaction process in fluidized bed satisfies the classical Avrami Erofe'EV model,with the reaction order of 1.5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61.35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hexafluorosilicate Preparation Silicon tetrafluoride ABSORPTION Fluidized bed
下载PDF
高化学需氧量工业废盐炭化除杂及精制工艺研究
11
作者 周兆安 李俊 +2 位作者 刘小文 周爱青 毛谙章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105,共6页
研究了炭化处理消除高化学需氧量(COD)工业废盐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实现废盐的精制。主要考察了炭化气氛、炭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层厚度和废盐含水率等因素对炭化过程有机物脱除效果和炭化盐形态的影响。当原始废盐水溶性COD含量为66... 研究了炭化处理消除高化学需氧量(COD)工业废盐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实现废盐的精制。主要考察了炭化气氛、炭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层厚度和废盐含水率等因素对炭化过程有机物脱除效果和炭化盐形态的影响。当原始废盐水溶性COD含量为6680mg/kg、含水率为0.85%(质量分数)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炭化温度相比炭化反应时间、炭化气氛和料层厚度对炭化过程有机物的脱除效果具有更高的显著值。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空气气氛下炭化、炭化反应温度为575℃、料层厚度为25mm、炭化时间为1h时,其水溶性COD的残留量平均值为87.36mg/kg,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质量分数为20%的盐溶液色度值由975.4降至13.5,经净化精制所得的硫酸钠产品满足GB/T6009—2014《工业无水硫酸钠》Ⅰ类一等品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盐 有机污染物 炭化 化学需氧量 资源化 碳酸钠
下载PDF
Hydrogen-bond mediated and concentrate-dependent NaHCO_(3) crystal morphology in NaHCO3–Na2CO3 aqueous solution: Experiment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s
12
作者 Qiaoqiao Liu Guihong Lin +2 位作者 Jian Zhou Liangliang Huang Chang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9-58,共10页
Adding Na_(2)CO_(3) to the NaHCO_(3) cooling crystallizer, using the common ion effect to promote crystallization and improve product morphology, is a new process recently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However, the mech... Adding Na_(2)CO_(3) to the NaHCO_(3) cooling crystallizer, using the common ion effect to promote crystallization and improve product morphology, is a new process recently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the impact of Na_(2)CO_(3)on the crystal morphology is still indeterminate. In this work, the crystallization of NaHCO_(3)in water and Na_(2)CO_(3)–NaHCO_(3)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s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MD). The crystalliz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orphology of NaHCO_(3) crystal changed gradually from needle-like to flake structure with the addition of Na_(2)CO_(3).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ayer docking model and the modified attachment energy formula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roughness of crystal surface can obtain the crystal morphology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ut the lower molecules of the crystal layer have to be fixed during MD.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of the NaHCO_(3)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verifies that the common ion effect from Na^(+)and the ionization equilibrium transformation from CO_(3)^(2-) jointly promote the precipitation of NaHCO_(3) crystal.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oxygen atoms of Na_(2)CO_(3) formed strong hydrogen bonds with the hydrogen atoms of the(0 1 1) face, which weakened the hydration of water molecules at the crystal surface,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attachment energy of this crystal surface. In addition, Na+and CO_(3)^(2-) are more likely to accumulate on the(011) face,resulting in the fastest growth rate on this crystal surface, which eventually leads to a change in crystal morphology from needle-like to flake-li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HCO_(3) Crystal morphology Hydrogen bond Molecular simulation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彭晨熹 刘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69,共13页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是目前最具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因其理论容量较高且易于合成受到了广泛关注。旨在综述钠离子电池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概述了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结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不足...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是目前最具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因其理论容量较高且易于合成受到了广泛关注。旨在综述钠离子电池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概述了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结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介绍了P2相和O3相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钠离子配位构型及传输路径;此外,针对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不可逆相变、空气敏感性高、电化学性能有待提高等问题,从组分调控、结构设计及表面包覆三类改性方法入手,总结了P2、O3相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近几年的改性研究成果;最后,对钠离子电池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及潜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 O3相 P2相
下载PDF
Pressure-induced structural transition and low-temperature recovery of sodium pentazolate
14
作者 赵梓彤 刘然 +6 位作者 郭琳琳 刘爽 隋明宏 刘波 姚震 王鹏 刘冰冰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29-533,共5页
Pentazolate compounds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as high energy density materials.The synthesis and recovery of pentazolate compound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Here,we report the ... Pentazolate compounds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as high energy density materials.The synthesis and recovery of pentazolate compound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Here,we report the synthesis of Pmn2_(1)-NaN_(5)and Pm-Na_(2)N_(5)through compressing and laser heating pure NaN_(3)at~60 GPa.Upon decompression,the pressureinduced structural transition from Pmn2_(1)-NaN_(5)into Cm-NaN_(5)is observed in the pressure range of 14-23 GPa for the first time.The cyclo-N_(5)^(-)can be traced down to 4.7 GPa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recovered to ambient pressure under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up to 160 K).The Pm-Na_(2)N_(5)is suggested to decompose into the P4/mmm-NaN_(2)at 23 GPa,and be stable at ambient conditions.This work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high-pressure behaviors of pentazolate compounds and an alternative way to stabilize energetic polynitrogen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pentazolate high pressure laser heating structural transition
原文传递
高纯保险粉生产工艺改进及应用分析
15
作者 郭锐 刘承海 +5 位作者 朱月 李晓奎 张美丽 朱显军 尹学文 陈腊梅 《化肥设计》 CAS 2023年第2期49-51,共3页
保险粉是生物、医药、纺织、印染、造纸、食品等领域的基础化工原料,第三代间歇法生产工艺存在物料消耗高、生产效率低、三废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依据保险粉生产工艺的特点,研发出集成化工多过程耦合强... 保险粉是生物、医药、纺织、印染、造纸、食品等领域的基础化工原料,第三代间歇法生产工艺存在物料消耗高、生产效率低、三废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依据保险粉生产工艺的特点,研发出集成化工多过程耦合强化、保险粉连续化生产等先进技术,整个生产过程高效、节能、环保,保险粉产品纯度大于90%,原料单耗同比下降不低于8%,规模装置效率提高20%,年减少盐析废水排放8万t。本改进工艺将推动整个保险粉行业技术革新与进步,提高保险粉产品品质,实现保险粉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粉 连续化生产 工艺改进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搅拌反应器中氯化钠的结晶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徐梦琳 郑雅元 +5 位作者 沈栎秋 马钰蓝 吴谢萍 杨美会 王娇 田永琪 《四川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氯化钠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为更好地了解氯化钠的结晶原理,优化其结晶过程,对氯化钠在搅拌反应器中的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实验模拟,以研究氯化钠晶体在30℃条件下搅拌结晶过程中晶体的成核过程和生长过程,以及搅拌速度、过饱和度和悬浮密... 氯化钠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为更好地了解氯化钠的结晶原理,优化其结晶过程,对氯化钠在搅拌反应器中的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实验模拟,以研究氯化钠晶体在30℃条件下搅拌结晶过程中晶体的成核过程和生长过程,以及搅拌速度、过饱和度和悬浮密度对氯化钠晶体结晶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测得的多组数据采取多元非线性拟合的方法构建氯化钠晶体的成核和生长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 成核速率 生长速率 结晶动力学 搅拌速度 过饱和度 悬浮密度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亚硝酸钠对鲫鱼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谭树华 罗少安 +2 位作者 梁芳 严芳 何典翼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8,共3页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亚硝酸钠浓度(0.5mg/L、1.0mg/L、2.0mg/L和3.0mg/L)处理不同时间后对鲫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后24h,各浓度处理组的CAT活性增加;当处理时间延长时,2.0mg/L和3.0mg/L处理组...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亚硝酸钠浓度(0.5mg/L、1.0mg/L、2.0mg/L和3.0mg/L)处理不同时间后对鲫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后24h,各浓度处理组的CAT活性增加;当处理时间延长时,2.0mg/L和3.0mg/L处理组CAT活性受到抑制,抑制程度与其剂量高低和暴露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表现出显著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而0.5mg/L和1.0mg/L处理组CAT活性在暴露后48h显著升高,在96h时下降至稍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CAT活性对亚硝酸钠胁迫较为敏感,提示有可能成为水体中亚硝酸盐氮浓度升高的一个合适的生物指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肝脏 过氧化氢酶 亚硝酸钠 过氧化氢酶活性 肝脏 鲫鱼 过氧化氢酶(CAT) 时间-效应关系 CAT活性 处理时间
下载PDF
一种利用湿法水玻璃滤渣生产陶瓷用零水偏硅酸钠的方法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林庆娜 冯晓文 +4 位作者 汪阳 钟春林 蒋瑜琦 孙熠 刘德 《佛山陶瓷》 CAS 2023年第12期31-34,50,共5页
湿法水玻璃滤渣是一种碱性废料,由于没有有效的利用方法,长期困扰着行业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钠,而石英粉烧碱焙烧法生产零水偏硅酸钠就是利用烧碱和石英粉在旋转窑中焙烧合成,其化学成分就是二氧化硅和... 湿法水玻璃滤渣是一种碱性废料,由于没有有效的利用方法,长期困扰着行业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钠,而石英粉烧碱焙烧法生产零水偏硅酸钠就是利用烧碱和石英粉在旋转窑中焙烧合成,其化学成分就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经检测滤渣的二氧化硅含量基本接近石英粉,能否将滤渣取代石英粉来生产零水偏硅酸钠,即解决了湿法水玻璃生产滤渣难以处理的问题,也可将滤渣中的二氧化硅、氧化钠得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不但降低了零水偏硅酸钠的生产成本,而且避免了滤渣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湿水玻璃、零水偏硅酸钠联动生产模数,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的硅酸钠、偏硅酸钠产品的泥浆解胶能力,利用湿法水玻璃滤渣生产零水偏硅酸钠的工艺、方法和主要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水玻璃 滤渣 零水偏硅酸钠 方法 应用
下载PDF
双金属预插层钒基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19
作者 王玺 陈卓 +2 位作者 陈远强 陈素晶 张易宁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3-411,共9页
在锌离子正极材料中,钒基化合物因其成本低、理论容量高而被广泛研究。通过简单水热法合成得到双金属预插层钒基正极。采用XRD、EDS、ICP和TGA等方法,确定了材料的化学式为Na_(0.24)Zn_(0.02)V_(2)O_(5)·1.2H_(2)O(NZVO)。使用3 mo... 在锌离子正极材料中,钒基化合物因其成本低、理论容量高而被广泛研究。通过简单水热法合成得到双金属预插层钒基正极。采用XRD、EDS、ICP和TGA等方法,确定了材料的化学式为Na_(0.24)Zn_(0.02)V_(2)O_(5)·1.2H_(2)O(NZVO)。使用3 mol/L Zn(CF_(3)SO_(3))_(2)为电解液,锌片为负极,组装纽扣电池(NZVO‖Zn),使用循环伏安曲线(CV)、电化学阻抗谱(EIS)恒流充放电和倍率对其电化学行为进行分析。在5 A/g电流密度下,经过2000圈循环后比容量可达到102.8 mAh/g,且容量不衰减。通过非原位XRD(Ex-situ XRD)对不同电压下的NZVO进行测试,探究NZVO的储锌机理,并深入研究了赝电容行为对NZVO‖Zn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ZVO‖Zn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作为一种高性能的锌离子正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电池 钒基材料 预插层 纳米带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十水硫酸钠冷却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杨立斌 杜娟 +2 位作者 沙作良 袁建军 张爱群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0,共3页
在混合悬浮混合排料(MSMPR)结晶器中利用连续稳态法研究了十水硫酸钠冷却结晶动力学。以粒数衡算方程为基础,利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直接拟和由实验所得的数据,确定了十水硫酸钠冷却结晶的成核和生长速率方程。结果表明,十水硫酸钠晶体生... 在混合悬浮混合排料(MSMPR)结晶器中利用连续稳态法研究了十水硫酸钠冷却结晶动力学。以粒数衡算方程为基础,利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直接拟和由实验所得的数据,确定了十水硫酸钠冷却结晶的成核和生长速率方程。结果表明,十水硫酸钠晶体生长速率与粒度相关,而且实验数据符合MJ-2模型,即G(L)=3.96×10-4exp(-2.20×104/RT)ΔC0.13[1-exp(-1.53×104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水硫酸钠 结晶动力学 混合悬浮混合排料 成核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