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0篇文章
< 1 2 2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制备片状氧化铝的研究
1
作者 王丽君 武杏荣 +2 位作者 王艳茹 申星梅 曹发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0-1498,共9页
以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为原材料,用硫酸铝调节pH值,用硫酸钾作为熔盐制备片状氧化铝(α-Al_(2)O_(3)),研究了合成温度、晶种添加量对α-Al_(2)O_(3)粉体体积分数、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 以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为原材料,用硫酸铝调节pH值,用硫酸钾作为熔盐制备片状氧化铝(α-Al_(2)O_(3)),研究了合成温度、晶种添加量对α-Al_(2)O_(3)粉体体积分数、粒度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等,对加入不同晶种量的α-Al_(2)O_(3)粉体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晶种后可以提高α-Al_(2)O_(3)粉体的体积分数,减小α-Al_(2)O_(3)粉体的粒度,使α-Al_(2)O_(3)粉体的粒度分布更集中,同时使α-Al_(2)O_(3)粉体更分散。此外,当晶种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制备出的片状α-Al_(2)O_(3)的体积分数可达97.0%,平均粒度约为7.2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氧化铝 铝-空气电池废电解液 晶种 粒度 熔盐法 分散性
下载PDF
无机阴离子对低温拜耳法中脱硅产物析出的影响
2
作者 刘吉龙 潘晓林 +2 位作者 吴鸿飞 侯宪林 于海燕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300-1310,共11页
利用XRD、FT-IR、SEM和PSD等手段系统研究无机阴离子对低温拜耳法过程中脱硅产物(DSPs)的组成、结构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当溶液中存在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时,形成氯化物型方钠石、碳酸盐型方钠石和黝方石,部分铝酸盐离子被阴离子杂... 利用XRD、FT-IR、SEM和PSD等手段系统研究无机阴离子对低温拜耳法过程中脱硅产物(DSPs)的组成、结构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当溶液中存在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时,形成氯化物型方钠石、碳酸盐型方钠石和黝方石,部分铝酸盐离子被阴离子杂质取代。硫酸盐与DSPs的结合能力强于铝酸盐、氯化物和碳酸盐。随着阴离子浓度的增加,DSPs的粒径增大,且DSPs的团聚程度和圆形片层结构的厚度均有所增加。此外,阴离子杂质会促进沸石骨架的溶解和方钠石中四元环的形成,从而促进沸石向方钠石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 水合铝硅酸钠 无机阴离子 脱硅 晶体结构
下载PDF
铝掺杂氧化锌纳米粉末制备及其对PET的抗静电改性
3
作者 杨昕悦 关丽涛 杨崇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5,共8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Al单元掺杂氧化锌(AZO)纳米粉体,并将自制的纳米AZO粉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备,以提高PET的抗静电性能。利用X射线行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表面电阻测试仪等测试手段,探究了Al单元...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Al单元掺杂氧化锌(AZO)纳米粉体,并将自制的纳米AZO粉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备,以提高PET的抗静电性能。利用X射线行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表面电阻测试仪等测试手段,探究了Al单元掺杂对AZO粉体结构、形貌及电性能的影响。在PET制备过程中加入AZO,探究AZO对PET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ZO纳米粉体为结晶度良好的六方纤锌矿结构。Al掺杂浓度影响AZO粉体形貌、晶体结构及电性能。随着Al掺杂浓度的增加,粉体的结晶质量降低,电性能先变好后变差,粉体尺寸变大,出现团聚、结块现象。适度的Al掺杂可使AZO电阻率达到最低,改善AZO的导电性能。在Al掺杂浓度为2%时,AZO纳米粉体的电性能最佳,电阻率为5.3×10^(4)Ω/m^(2)。使用制备的AZO纳米粉末作为导电填料能有效改善PET的抗静电性能,降低PET/AZO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使材料由绝缘体转变为静电耗散体,抗静电性能增强。AZO填充量在0.005%时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最低,为1.16×10^(10)Ω/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掺杂改性 纳米氧化锌 PET复合材料 表面电阻率
下载PDF
阳极炭渣催化脱碳制备冰晶石工艺研究
4
作者 张雅琪 陈喜平 孙宁宁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7,共7页
铝电解阳极炭渣属于危废,但也是价值较高的含氟资源,其冰晶石含量约为70%(质量分数),有较大的回收利用价值。为实现阳极炭渣的资源化增值利用,探究了一步焙烧脱碳回收冰晶石的工艺,通过在阳极炭渣中添加反应助剂进行催化焙烧,考察了焙... 铝电解阳极炭渣属于危废,但也是价值较高的含氟资源,其冰晶石含量约为70%(质量分数),有较大的回收利用价值。为实现阳极炭渣的资源化增值利用,探究了一步焙烧脱碳回收冰晶石的工艺,通过在阳极炭渣中添加反应助剂进行催化焙烧,考察了焙烧温度、保温时间、药剂配比对炭渣脱碳率的影响,得到实验最优条件:焙烧温度为760℃、保温时间为2.5 h、反应助剂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该条件下脱碳率达到97.75%。对添加5%反应助剂的炭渣进行差热分析,得到了添加反应助剂催化焙烧阳极炭渣的燃烧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后发生结晶水的分解、反应助剂的燃烧、炭渣中碳的燃烧及电解质的挥发。所得到的产品中未见明显的碳残留,主要成分为冰晶石且催化焙烧过程中未引入新杂质,回收的冰晶石中铁硅杂质含量低、品质高,可直接返回电解槽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阳极炭渣 焙烧 催化脱碳 冰晶石
下载PDF
以砂状氢氧化铝为前驱体水热法制备勃姆石试验研究
5
作者 范伟东 肖劲 仲奇凡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随着锂电池隔膜涂层用勃姆石产品市场需求量逐年提高,勃姆石产品有了很好的应用价值,以氢氧化铝为前驱体水热制备亚微米勃姆石技术研究是最有利于产业化生产的技术方案。本文开展了前驱体料浆固含、水热反应温度、水热反应时间、氢氧化... 随着锂电池隔膜涂层用勃姆石产品市场需求量逐年提高,勃姆石产品有了很好的应用价值,以氢氧化铝为前驱体水热制备亚微米勃姆石技术研究是最有利于产业化生产的技术方案。本文开展了前驱体料浆固含、水热反应温度、水热反应时间、氢氧化铝前驱体粒度等反应条件对水热过程勃姆石转化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并对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温度对生成的勃姆石转化率影响最为明显,随着水热过程反应温度的升高,所需反应时间逐渐减少。当水热温度为180℃时,60 min内几乎不发生相变;当水热温度为200℃,反应时间大于45 min时,氢氧化铝可以全部发生相变,转化为勃姆石;当反应温度为220℃时,反应15 min即可全部发生转相。水热反应生成的勃姆石原晶粒度都是很细的四角菱形体,最终生成的勃姆石是由原晶粒度团聚而成的团聚体。本研究可为以砂状氢氧化铝为前驱体水热法制备锂电池用勃姆石产品提供最基础的反应规律技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勃姆石 水热法 水热温度 生成机理
下载PDF
汽化溶剂在MOF材料扩散系数测定的装置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薛峰 王晟 居沈贵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1期127-130,160,共5页
测定汽化溶剂在固相吸附剂晶内扩散系数是重要的吸附参数,传统实验教学滞后于“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该文以“气相扩散系数测定实验”为对象,将其拓展为“汽化溶剂在MOF(HKUST-1型)多孔材料晶内扩散系数测定实验装置设计与实... 测定汽化溶剂在固相吸附剂晶内扩散系数是重要的吸附参数,传统实验教学滞后于“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该文以“气相扩散系数测定实验”为对象,将其拓展为“汽化溶剂在MOF(HKUST-1型)多孔材料晶内扩散系数测定实验装置设计与实现”,它结合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原理和零长柱法测定晶内扩散系数的原理,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测量法和数据拟合法,并对零长柱法(ZLC)做了MATLAB软件模拟计算,拟合实验数据与文献报道值接近。该实验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实验系统由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自助搭建,将实验原理、吸附材料装填、数据采集和测量、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融为一体,践行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分离 零长柱法 晶内扩散系数 MOF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氧化铝生产技术研究与发展
7
作者 于建国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期16-18,共3页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文章首先对氧化铝的工业价值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传统氧化铝生产技术对于环境的影响,并根据现存的环境友好型氧化铝生产技术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加强环境...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文章首先对氧化铝的工业价值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传统氧化铝生产技术对于环境的影响,并根据现存的环境友好型氧化铝生产技术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加强环境友好型氧化铝生产技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推动氧化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 氧化铝 生产技术
下载PDF
CuO催化拜尔液中有机物的降解
8
作者 李梦楠 刘战伟 +3 位作者 颜恒维 马文会 夏成成 刘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13-826,共14页
本研究采用以O_(2)为氧化剂、CuO为催化剂的催化湿法氧化技术去除拜尔液中的有机物。首先,在O_(2)添加量为13.98 g/L、氧化温度为220℃、氧化时间为100 min、不添加CuO的条件下,总有机碳、腐植酸钠和草酸钠的去除率分别为86.59%、92.96%... 本研究采用以O_(2)为氧化剂、CuO为催化剂的催化湿法氧化技术去除拜尔液中的有机物。首先,在O_(2)添加量为13.98 g/L、氧化温度为220℃、氧化时间为100 min、不添加CuO的条件下,总有机碳、腐植酸钠和草酸钠的去除率分别为86.59%、92.96%和71.36%。在此基础上,研究了O_(2)氧化拜尔液中有机物的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然后,在CuO添加量为6%、O_(2)添加量为13.98 g/L、催化温度为250℃、催化时间为100 min的最佳条件下,总有机碳去除率为98.36%,腐植酸钠和草酸钠基本能够被全部去除。CuO形成的铜羟基络合物([Cu(Ⅱ)(OH)_x]~(2-x))基于络合反应机理是催化有机物降解的主要原因,溶解的CuO直接催化的自由基链式反应是第二个原因。催化湿法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拜尔液中的有机物,尤其是对氧化铝生产危害较大的草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催化 湿法氧化 CUO 有机物去除
下载PDF
煅烧硫酸铝铵复盐低温合成α-Al_(2)O_(3):葡萄糖和预压的影响
9
作者 张鹏 李蔚 陶宏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652,共6页
以NH_(4)Al(SO_(4))_(2)·12H_(2)O为原料,通过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葡萄糖合成α-Al_(2)O_(3),研究了葡萄糖含量和预压处理对α-Al_(2)O_(3)粉体合成工艺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变相变过程,降低合成温度。添... 以NH_(4)Al(SO_(4))_(2)·12H_(2)O为原料,通过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葡萄糖合成α-Al_(2)O_(3),研究了葡萄糖含量和预压处理对α-Al_(2)O_(3)粉体合成工艺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变相变过程,降低合成温度。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葡萄糖时,可在950℃合成单相α-Al_(2)O_(3)粉体,合成温度比不添加葡萄糖时低200℃左右;添加质量分数为75%的葡萄糖时,α-Al_(2)O_(3)的合成温度可进一步降低至900℃。添加葡萄糖可以降低α-Al_(2)O_(3)合成温度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的热加速了NH_(4)Al(SO_(4))_(2)·12H_(2)O的热分解,二是葡萄糖的添加使NH_(4)Al(SO_(4))_(2)·12H_(2)O分散均匀并无定形化。实验结果还表明预压处理可使α-Al_(2)O_(3)的合成温度进一步降低25~50℃,这可能是由于团聚体的破坏和粉末分散体的进一步均质化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合成 α-Al_(2)O_(3) 葡萄糖 预压 粉体
下载PDF
铝及铝合金化学转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永欣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04-106,109,共4页
铝及铝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有色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克服铝及合金表面耐腐蚀性的局限,扩大应用范围,并延长使用寿命,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铝及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多种多样,其中化学转化技术是非... 铝及铝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有色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克服铝及合金表面耐腐蚀性的局限,扩大应用范围,并延长使用寿命,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铝及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多种多样,其中化学转化技术是非常经济高效的。本文对铝及铝合金铬酸盐化学转化技术和无铬化学转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研究发展进行详细综述,并对铝及铝合金化学转化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耐腐蚀性 化学转化 表面处理 铬酸盐化学转化 无铬化学转化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载氟氧化铝中氟含量的研究
11
作者 刘静 彭展 +1 位作者 马慧侠 白万里 《轻金属》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本文研究了压片法测量载氟氧化铝中的氟含量。通过将冶金级氧化铝和基准氟化钠试剂混合研磨来获得校准用标准样品。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压片法的制样条件:5 g样品,滴加10滴无水乙醇作为研磨助剂,用震动磨研磨80 s,用硼酸镶边垫底制备测... 本文研究了压片法测量载氟氧化铝中的氟含量。通过将冶金级氧化铝和基准氟化钠试剂混合研磨来获得校准用标准样品。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压片法的制样条件:5 g样品,滴加10滴无水乙醇作为研磨助剂,用震动磨研磨80 s,用硼酸镶边垫底制备测量样片。方法的测量范围为0.090%~4.97%。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载氟氧化铝 压片法
下载PDF
二次铝灰两步高温法焙烧工艺试验研究
12
作者 贺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5期0021-0024,共4页
二次铝灰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脱除二次铝灰中的氮、氟和盐,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得到杂质成分较低的耐火材料。本文采用回转窑煅烧、电炉熔炼制备刚玉的两步高温法焙烧技术,分析不同煅烧条件下二次铝灰中氮化铝、氟化物以及... 二次铝灰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脱除二次铝灰中的氮、氟和盐,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得到杂质成分较低的耐火材料。本文采用回转窑煅烧、电炉熔炼制备刚玉的两步高温法焙烧技术,分析不同煅烧条件下二次铝灰中氮化铝、氟化物以及盐熔剂的脱除率,以及电熔试验制备高值耐火材料的可行性,为实现二次铝灰制备耐火材料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100℃、焙烧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煅烧后的高铝产品不具备反应性,可溶出氟离子浓度低于国家危险废物限值,实现二次铝灰的无害化;采用10%的焦炭掺加量进行试验,产品氧化铝含量大于95%,杂质含量较低,满足刚玉材料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铝灰 两步高温法 资源化 耐火材料
下载PDF
泥层界面仪在氧化铝厂沉降生产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琦 《有色矿冶》 2023年第4期37-40,共4页
泥层界面仪的使用为氧化铝厂赤泥沉降分离洗涤工序的优化过程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在线检测手段。介绍了氧化铝厂沉降工序的控制现状,分析了采用泥层界面仪的必要性。简述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泥层界面仪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功能。通过泥层界面... 泥层界面仪的使用为氧化铝厂赤泥沉降分离洗涤工序的优化过程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在线检测手段。介绍了氧化铝厂沉降工序的控制现状,分析了采用泥层界面仪的必要性。简述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泥层界面仪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功能。通过泥层界面仪的使用,测量出沉降槽泥层、过渡层以及清液层的液位,建立起基于进料量的前馈与泥层高度反馈的串级优化控制策略,有效的控制了底流泵的出料量,稳定了沉降槽的泥层液位高度。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策略能够合理控制沉降槽泥层和清液层高度,有效实现絮凝剂精准添加,减少絮凝剂单耗,稳定末洗底流的附碱,减少系统碱损失,最终实现提升沉降槽产能,使沉降工序的设备高效运行、实现生产指标平稳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层界面仪 赤泥沉降分离洗涤 优化控制 高效运行
下载PDF
SiO_(2)增强氧化铝气凝胶复合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国庆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93-4098,共6页
气凝胶材料凭借孔隙率高、抗压能力强和热导率低等优势,在建筑保温材料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选择正硅酸乙酯和仲丁醇铝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SiO_(2)掺杂量的Al_(2)O_(3)-SiO_(2)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研究了SiO_(2)掺... 气凝胶材料凭借孔隙率高、抗压能力强和热导率低等优势,在建筑保温材料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选择正硅酸乙酯和仲丁醇铝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SiO_(2)掺杂量的Al_(2)O_(3)-SiO_(2)气凝胶复合保温材料。研究了SiO_(2)掺杂量对复合气凝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_(2)O_(3)-SiO_(2)气凝胶主要由多晶态的勃姆石组成,SiO_(2)的掺杂抑制了γ-Al_(2)O_(3)相的生成,阻碍了羟基缩水反应的发生,且AlO-H基团中的H被Si取代,形成了更为稳定的Al-O-Si键。Al_(2)O_(3)-SiO_(2)气凝胶呈现出开放的多孔结构,SiO_(2)的掺杂改善了气凝胶的孔道走向,使孔径尺寸减小且均匀分布。随着SiO_(2)掺杂量的增加,Al_(2)O_(3)-SiO_(2)气凝胶的抗压强度和比表面积先增大后轻微降低,导热系数先降低后升高,当SiO_(2)的掺杂量为9%(摩尔分数)时,气凝胶的抗压强度最大为40.92 MPa,相比未掺杂SiO_(2)的气凝胶增大了58.97%,比表面积最大为257.33 m^(2)/g,导热系数最低为0.022 W/(m·K),保温性能最佳。综合可知,SiO_(2)的最佳掺杂量为9%(摩尔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气凝胶 SiO_(2)掺杂 力学性能 导热系数 保温材料
下载PDF
钠盐活化赤泥-煤矸石酸浸液制备聚合氯化铝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丽娟 燕可洲 +3 位作者 郭志强 赵仲鹤 郭彦霞 程芳琴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3,103,共9页
以钠盐活化赤泥-煤矸石酸浸所得滤液为原料,通过对其蒸发除钠、碱化聚合等步骤制得聚合氯化铝絮凝剂(PAC)。首先研究了酸浸液中杂质离子浓度对PAC品质的影响,并通过蒸发结晶方式选择性去除杂质离子;随后探究了聚合工艺条件(温度、时间... 以钠盐活化赤泥-煤矸石酸浸所得滤液为原料,通过对其蒸发除钠、碱化聚合等步骤制得聚合氯化铝絮凝剂(PAC)。首先研究了酸浸液中杂质离子浓度对PAC品质的影响,并通过蒸发结晶方式选择性去除杂质离子;随后探究了聚合工艺条件(温度、时间、碱化剂添加速度)对PAC盐基度和Al_(2)O_(3)含量(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浸液中Na^(+)浓度小于0.5 mol/L时,制得PAC产品的盐基度和Al_(2)O_(3)含量符合GB/T 22627—2022《水处理剂聚氯化铝》的要求;基于NaCl、AlCl_(3)、CaCl_(2)、FeCl_(3)的溶解度差异,可通过蒸发结晶方式选择性除钠,将酸浸液中Na^(+)浓度控制在0.5 mol/L以下;蒸发结晶母液再经适宜的聚合条件(聚合温度为80℃、聚合时间为120 min和碱化剂添加速度为8.0 m L/min),可制得符合GB/T 22627—2022品质要求的PAC产品;采用实际酸浸液制得的PAC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效果优于市售絮凝剂,对COD、浊度、UV_(254)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85.62%、76.36%和7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煤矸石 蒸发结晶 聚合氯化铝 絮凝性能
下载PDF
煅烧温度及硼酸用量对α-Al_(2)O_(3)粉体的影响
16
作者 李立倍 张锦化 +3 位作者 刘学新 王景然 李文 韩兵强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26-134,共9页
以工业氧化铝粉体为原料,以H_(3)BO_(3)为矿化剂,以高温煅烧为方法制备α-Al_(2)O_(3)粉体,研究煅烧温度和H_(3)BO_(3)用量对α-Al_(2)O_(3)转相率、杂质Na_(2)O含量以及晶粒粒径和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_(3)BO_(3)用量的增大对Al_... 以工业氧化铝粉体为原料,以H_(3)BO_(3)为矿化剂,以高温煅烧为方法制备α-Al_(2)O_(3)粉体,研究煅烧温度和H_(3)BO_(3)用量对α-Al_(2)O_(3)转相率、杂质Na_(2)O含量以及晶粒粒径和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_(3)BO_(3)用量的增大对Al_(2)O_(3)转相率影响不大,添加H_(3)BO_(3)可加速α-Al_(2)O_(3)的晶粒生长,减少β-Al_(2)O_(3)和杂质Na_(2)O含量;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α-Al_(2)O_(3)的粒径逐渐增大,晶粒形态规则,晶粒表面平整光滑,晶粒大小均匀,煅烧温度是影响Al_(2)O_(3)转相率、减少Na_(2)O的含量的主要因素;当煅烧温度为1450℃、H_(3)BO_(3)的质量分数为0.4%时,杂质Na_(2)O的质量分数为0.001%,α-Al_(2)O_(3)粉体粒径为1-1.5μm,晶粒形貌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氧化铝 煅烧温度 硼酸用量 转相率
下载PDF
黄土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陆毕帅 吕向菲 +2 位作者 周倩 邵帅 李洁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84-3188,共5页
综述了6种不同方式制备的黄土基吸附剂的性能和吸附特点,通过烘干和煅烧的方式,增大了黄土的孔径,并利用黄土的多孔结构在其表面进行修饰,引入与重金属有较强结合力的官能团,提升其对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性能。目前,对于黄土改性吸附剂的... 综述了6种不同方式制备的黄土基吸附剂的性能和吸附特点,通过烘干和煅烧的方式,增大了黄土的孔径,并利用黄土的多孔结构在其表面进行修饰,引入与重金属有较强结合力的官能团,提升其对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性能。目前,对于黄土改性吸附剂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数的吸附研究主要针对单一重金属离子的模拟废水,未来应着重开发新的改性方法及将其用于实际工业废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黄土改性 吸附 废水处理
下载PDF
LLZO基夹层混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韩琳婷 王慧 +1 位作者 杨晓峰 陈志萍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3年第1期54-59,66,共7页
采用旋涂法在Li_(7)La_(3)Zr_(2)O_(12)(LLZO)基体上涂覆PVDF基聚合物膜,制备得到LLZO基夹层混合固态电解质,以改善LLZO与锂金属负极之间接触性差的问题。通过控制不同的旋涂转速,获得了表面光滑平整、无褶皱的聚合物膜;并从PVDF电解质... 采用旋涂法在Li_(7)La_(3)Zr_(2)O_(12)(LLZO)基体上涂覆PVDF基聚合物膜,制备得到LLZO基夹层混合固态电解质,以改善LLZO与锂金属负极之间接触性差的问题。通过控制不同的旋涂转速,获得了表面光滑平整、无褶皱的聚合物膜;并从PVDF电解质溶液中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含量、夹层混合固态电解质放置时间及温度3个方面研究其对夹层混合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VDF)∶m(LiTFSI)=4∶1时,夹层混合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为4.40×10^(-5) S/cm;室温下放置20 d后,离子电导率减小至1.70×10^(-5) S/cm,且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90℃时为7.07×10^(-5)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7)La_(3)Zr_(2)O_(12) 薄膜 旋涂法 离子电导率
原文传递
赤泥磷酸浸出液中稀土的萃取行为研究
19
作者 李博文 姚雨琦 +3 位作者 高少轩 阮耀阳 罗惠华 邓博纳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8期1-5,25,共6页
赤泥是铝土矿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残渣,含有铁、硅、铝、钛及稀土等多种有价组分。在已预先分离赤泥中大部分铁、硅、铝、钛的前提下,采取溶剂萃取的方式对赤泥磷酸浸出液中的稀土作进一步分离与纯化,研究了在中性磷型萃取剂TBP... 赤泥是铝土矿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残渣,含有铁、硅、铝、钛及稀土等多种有价组分。在已预先分离赤泥中大部分铁、硅、铝、钛的前提下,采取溶剂萃取的方式对赤泥磷酸浸出液中的稀土作进一步分离与纯化,研究了在中性磷型萃取剂TBP、酸性磷型萃取剂P204和P507分别作用下,稀土La、Ce、Sc、Y以及主要杂质组分Al、Fe、Ti、Ca的萃取行为,结果表明:TBP对稀土的萃取效果较差,P507对稀土Sc、Y及杂质Fe、Ti的萃取能力较强,P204萃取稀土的能力优于P507;采用质量分数2%P204作为萃取剂,在溶液pH为1.5、相比为1∶3的条件下,磷酸浸出液中Sc、Y的萃取率分别为90%、99%,La、Ce及杂质Fe、Al、Ti、Ca萃取率均低于5%;将P204质量分数升至20%,La、Ce萃取率可分别达到85%、95%。因此可通过采用P204分步萃取的方式有效分离磷酸浸出液中的稀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稀土 磷酸 萃取剂 杂质组分 PH 浸出液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浆料制备及用于改性锂电池正极材料
20
作者 田朋 徐金钢 +3 位作者 徐前进 刘坤吉 庞洪昌 宁桂玲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49,共7页
为了开发更为简单、高效制备氧化铝改性正极材料的方法,提升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倍率和循环性能,以聚丙烯酸铵(PAANH_(4))为分散剂制备纳米氧化铝浆料,并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表面包覆纳米氧化铝。通过实... 为了开发更为简单、高效制备氧化铝改性正极材料的方法,提升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倍率和循环性能,以聚丙烯酸铵(PAANH_(4))为分散剂制备纳米氧化铝浆料,并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表面包覆纳米氧化铝。通过实验发现,PAANH_(4)添加量为4%(PAANH_(4)占氧化铝的质量分数)、球磨时间为8 h,所得纳米氧化铝粒径较小且均匀。将此纳米氧化铝浆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改性,氧化铝的加入不改变正极材料的表面形貌、颗粒尺寸和晶体结构。在电化学性能测试中,发现在氧化铝包覆量为0.3%(质量分数,下同)时,获得较优倍率性能,在氧化铝包覆量为0.5%时,获得较优的循环稳定性能。1C倍率下,未包覆和氧化铝包覆量为0.5%的正极材料循环100次,其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5.61%和8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浆料 表面改性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