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子入射Al_(x)Ga_(1-x)N材料的位移损伤模拟
1
作者 何欢 白雨蓉 +5 位作者 田赏 刘方 臧航 柳文波 李培 贺朝会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
氮化镓材料由于优良的电学特性以及耐辐照性能,其与不同含量Al_(x)Ga_(1-x)N材料组成的电子器件,有望应用于未来空间电子系统中.然而目前关于氮化镓位移损伤机理研究多关注于氮化镓材料,对于Al_(x)Ga_(1-x)N材料位移损伤研究较少.本文... 氮化镓材料由于优良的电学特性以及耐辐照性能,其与不同含量Al_(x)Ga_(1-x)N材料组成的电子器件,有望应用于未来空间电子系统中.然而目前关于氮化镓位移损伤机理研究多关注于氮化镓材料,对于Al_(x)Ga_(1-x)N材料位移损伤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两体碰撞近似理论模拟了10 keV-300 MeV质子在不同Al元素含量的Al_(x)Ga_(1-x)N材料中的位移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质子在Al_(x)Ga_(1-x)N材料中产生的非电离能损随质子能量增大而下降,当质子能量低于40 MeV时,非电离能损随着Al含量的增大而变大,当质子能量升高时该趋势相反;分析由质子导致的初级撞出原子以及非电离能量沉积,发现不同Al_(x)Ga_(1-x)N材料初级撞出原子能谱虽然相似,然而Al元素含量越高,由弹性碰撞产生的自身初级撞出原子比例越高;对于质子在不同深度造成的非电离能量沉积,弹性碰撞导致的能量沉积在径迹末端最大,而非弹性碰撞导致的能量沉积在径迹前端均匀分布,径迹末端减小,并且低能质子主要是通过弹性碰撞造成非电离能量沉积,而高能质子恰好相反.本研究揭示了不同Al元素含量的Al_(x)Ga_(1-x)N材料质子位移损伤机理,为GaN器件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x)Ga_(1-x)N 质子 位移损伤 两体碰撞近似
下载PDF
GaAsBi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玉麟 郭祥 丁召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7,共13页
稀铋Ⅲ-Ⅴ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和光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分子束外延法(MBE)和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法(MOVPE)。本文聚焦于具有较大带隙收缩、温度不敏感以及强自旋轨道分裂等特殊物理特性的GaAs_(x)Bi_(1-x)半导体材... 稀铋Ⅲ-Ⅴ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和光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分子束外延法(MBE)和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法(MOVPE)。本文聚焦于具有较大带隙收缩、温度不敏感以及强自旋轨道分裂等特殊物理特性的GaAs_(x)Bi_(1-x)半导体材料,对其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人员对GaAsBi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薄膜、多量子阱、纳米线和量子点材料的制备。在薄膜材料方面,侧重于研究制备工艺条件对GaAsBi薄膜的影响,例如低衬底温度、低生长速率和非常规的Ⅴ/Ⅲ束流比;在多量子阱材料方面,采用双衬底温度技术有效减少Bi偏析问题;对于纳米线和量子点材料,金属Bi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材料的形貌和光学性能。然而,目前在该材料研究和应用方面仍存在挑战,如薄膜材料的结晶质量恶化和金属Bi分凝团聚,以及量子点材料中Bi的均匀性和形成机制的争议。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GaAs_(x)Bi_(1-x)半导体材料的质量和促进器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铋Ⅲ-Ⅴ半导体材料 GaAsBi薄膜 多量子阱材料 量子点材料 MBE MOVPE
下载PDF
多晶金刚石对硅基氮化镓材料的影响
3
作者 刘庆彬 蔚翠 +6 位作者 郭建超 马孟宇 何泽召 周闯杰 高学栋 余浩 冯志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9-346,共8页
氮化镓(GaN)器件的自热问题是目前限制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在GaN材料上直接生长多晶金刚石改善器件的自热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多晶金刚石距离GaN器件工作有源区近,散热效率高,但多晶金刚石和GaN材料热失配可能会导致GaN电特性衰退.本文采... 氮化镓(GaN)器件的自热问题是目前限制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在GaN材料上直接生长多晶金刚石改善器件的自热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多晶金刚石距离GaN器件工作有源区近,散热效率高,但多晶金刚石和GaN材料热失配可能会导致GaN电特性衰退.本文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2 in (1 in=2.54 cm)Si基GaN材料上生长多晶金刚石.测试结果显示,多晶金刚石整体均匀一致,生长金刚石厚度为9—81 μm,随着多晶金刚石厚度的增大, GaN (002)衍射峰半高宽增量和电性能衰退逐渐增大.通过激光切割和酸法腐蚀,将Si基GaN材料从多晶金刚石上完整地剥离下来.测试结果表明:金刚石高温生长过程中,氢原子对氮化硅外延层缺陷位置有刻蚀作用形成孔洞区域,刻蚀深度可达本征GaN层;在降温过程,孔洞周围形成裂纹区域.剥离下来的Si基GaN材料拉曼特征峰峰位, XRD的(002)衍射峰半高宽以及电性能均恢复到本征状态,说明多晶金刚石与Si基GaN热失配产生应力,引起GaN晶格畸变,导致GaN材料电特性衰退,这种变化具有可恢复性,而非破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金刚石 氮化镓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 电性能
下载PDF
基于HfO_(2)插层的Ga_(2)O_(3)基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典萌 汪成 +5 位作者 张清怡 张涛 杨永涛 夏翰驰 王月晖 吴真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1-170,共10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超宽带隙半导体, Ga_(2)O_(3)在开发高性能的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因其制备方法简单、集光面积大等优点在Ga_(2)O_(3)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传统的金属-半导... 作为一种新兴的超宽带隙半导体, Ga_(2)O_(3)在开发高性能的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因其制备方法简单、集光面积大等优点在Ga_(2)O_(3)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传统的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Ga_(2)O_(3)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基础上,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引入高介电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铪(HfO_(2))作为绝缘层和钝化层,制备出带有HfO_(2)插层的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的Ga_(2)O_(3)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显著降低了暗电流,提升了光暗电流比,同时提高了器件的比探测率和响应速度,为未来Ga_(2)O_(3)在高性能弱光探测器件制备提供了一种新通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镓 紫外探测 金属-绝缘体-半导体 表面钝化
下载PDF
Ni掺杂β-Ga_(2)O_(3)单晶的光、电特性研究
5
作者 陈绍华 穆文祥 +4 位作者 张晋 董旭阳 李阳 贾志泰 陶绪堂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73-1377,共5页
本文使用导模(EFG)法生长了Ni掺杂β-Ga_(2)O_(3)单晶,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劳厄衍射(Laue diffraction)分别验证了其晶体结构和晶体质量。进一步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透过光谱及红外透过光谱研究了Ni^(2+)掺杂对β-Ga_(2)O_(3)... 本文使用导模(EFG)法生长了Ni掺杂β-Ga_(2)O_(3)单晶,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劳厄衍射(Laue diffraction)分别验证了其晶体结构和晶体质量。进一步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透过光谱及红外透过光谱研究了Ni^(2+)掺杂对β-Ga_(2)O_(3)光学特性的影响,发现其(100)面的紫外截止边为252.9 nm,对应的光学带隙为4.74 eV。此外,阴极荧光(CL)光谱测试结果显示,Ni^(2+)掺杂β-Ga_(2)O_(3)单晶在600~800 nm具有宽带近红外发光特性,有望拓宽β-Ga_(2)O_(3)单晶材料在宽带近红外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镓 宽禁带半导体 光电性能 宽带近红外发光 导模法 Ni掺杂
下载PDF
多晶金刚石衬底范德瓦耳斯外延GaN薄膜
6
作者 白玲 宁静 +6 位作者 张进成 王东 王博宇 武海迪 赵江林 陶然 李忠辉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1-908,共8页
随着氮化镓(GaN)在高功率领域的广泛应用,GaN基器件的散热性能成为了制约其功率密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开辟新的热管理方案至关重要。具有高热导率的金刚石衬底可以用于改善GaN器件的散热问题。然而,由于金刚石和GaN之间的天然晶格失配,在... 随着氮化镓(GaN)在高功率领域的广泛应用,GaN基器件的散热性能成为了制约其功率密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开辟新的热管理方案至关重要。具有高热导率的金刚石衬底可以用于改善GaN器件的散热问题。然而,由于金刚石和GaN之间的天然晶格失配,在金刚石衬底上GaN的直接外延仍然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本工作以二维材料/Al组分渐变的AlGaN异质结作为衬底与外延层之间的成核层,在多晶金刚石衬底上实现了单晶GaN薄膜的范德瓦耳斯外延。其中,二维材料可以有效屏蔽掉衬底与外延层晶格不匹配带来的不良影响,而Al组分渐变的AlGaN缓冲层结构可实现Ga原子和N原子的有序迁移,进而精确地控制GaN薄膜的生长。本工作为异质衬底上高质量生长氮化物提供新思路。实验结果表明,成核层的引入有效地消除晶格失配的影响,从而打破了金刚石衬底上难以直接外延单晶GaN薄膜的瓶颈。本工作为GaN基器件的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金刚石 范德瓦耳斯外延生长 高散热 Al组分渐变 二维材料
下载PDF
斜切角对β-Ga_(2)O_(3)(100)面衬底加工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信儒 侯童 +5 位作者 马旭 王佩 李阳 穆文祥 贾志泰 陶绪堂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70-1575,共6页
本文研究了斜切角的引入对β-Ga_(2)O_(3)(100)面衬底加工的影响,分析了斜切角分别为0°、1°、6°时,(100)面衬底在加工过程中的形貌变化及不同抛光参数对衬底抛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斜切角的增大,(100)面衬底在加... 本文研究了斜切角的引入对β-Ga_(2)O_(3)(100)面衬底加工的影响,分析了斜切角分别为0°、1°、6°时,(100)面衬底在加工过程中的形貌变化及不同抛光参数对衬底抛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斜切角的增大,(100)面衬底在加工过程中的解理损伤问题得以改善,加工后表面粗糙度降低,材料去除方式出现了脆性去除-脆塑性混合去除-塑性去除的转变。较小的抛光压力可以有效减少解理损伤,改善表面质量。斜切角为6°时的(100)面衬底抛光效率高,抛光后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0.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_(2)O_(3) 解理 斜切角 抛光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Cu掺杂β-Ga_(2)O_(3)薄膜的制备及紫外探测性能
8
作者 刘玮 冯秋菊 +5 位作者 †宜子琪 俞琛 王硕 王彦明 隋雪 梁红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92-298,共7页
β-Ga_(2)O_(3)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4.9 eV)、击穿电场强,吸收边正好位于日盲紫外波段(波长200—280 nm)内,且在近紫外以及整个可见光波段具有较高的透过率,使得β-Ga_(2)O_(3)是一种非常适合制作日盲紫外光电... β-Ga_(2)O_(3)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4.9 eV)、击穿电场强,吸收边正好位于日盲紫外波段(波长200—280 nm)内,且在近紫外以及整个可见光波段具有较高的透过率,使得β-Ga_(2)O_(3)是一种非常适合制作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的材料.目前在p型β-Ga_(2)O_(3)材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但p型β-Ga_(2)O_(3)材料的制备对于其光电器件的应用至关重要,因此成功制备p型β-Ga_(2)O_(3)材料就显得尤为关键.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出不同Cu掺杂量的β-Ga_(2)O_(3)薄膜,并对薄膜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光电特性进行了测试.发现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样品(201)晶面的衍射峰向小角度方向发生了移动,这说明Cu2+替代了Ga3+进入到了Ga2O3晶格中.此外,在Cu掺杂β-Ga_(2)O_(3)薄膜上蒸镀Au作为叉指电极,制备出了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光电导型日盲紫外探测器,并对其紫外探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 V偏压、254 nm波长紫外光下,器件的光暗电流比约为3.81×102,器件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分别是0.11 s和0.13 s.此外,在光功率密度为64μW/cm2时,器件的响应度和外部量子效率分别是1.72 A/W和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法 p型β-Ga_(2)O_(3) CU掺杂 紫外光电探测器
下载PDF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S掺杂GaSe晶体的电导率特性
9
作者 李高芳 殷文 +5 位作者 黄敬国 崔昊杨 叶焓静 高艳卿 黄志明 褚君浩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2-282,共11页
本文采用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0.3—2.5 THz范围内本征GaSe,S掺杂质量分数为2.5%GaSe(GaSe:S(2.5%))和S掺杂质量分数为7%GaSe(GaSe:S(7%))晶体的电导率特性,并利用Drude-SmithLorentz模型对复电导率进行拟合.研究发现GaSe晶体... 本文采用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0.3—2.5 THz范围内本征GaSe,S掺杂质量分数为2.5%GaSe(GaSe:S(2.5%))和S掺杂质量分数为7%GaSe(GaSe:S(7%))晶体的电导率特性,并利用Drude-SmithLorentz模型对复电导率进行拟合.研究发现GaSe晶体的电导率实部随S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主要是由于S掺杂使GaSe晶体的费米能级逐渐向电荷中性能级转移,载流子浓度下降引起的.本征GaSe和GaSe:S(2.5%)在约0.56 THz处有明显的晶格振动峰,而GaSe:S(7%)在0.56 THz附近无晶格振动峰,这主要是由于S掺杂提高了晶体的结构硬度,减弱了晶体的层间刚性振动.且3个样品均在约1.81 THz处存在明显的窄晶格振动峰,强度随S掺杂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再增大,主要是由于S掺杂降低了GaSe的局部结构缺陷,减弱了窄晶格振动峰强度,而过量的S掺杂生成β型GaS晶体,进而增加晶体的局部结构缺陷,窄晶格振动峰强度随之增强.GaSe晶体约在1.07 THz和2.28 THz处的宽晶格振动峰强度随S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减弱甚至消失,主要是由于S掺杂产生替位杂质(S取代Se)和GaS间隙杂质,降低了基频声子振动强度,从而减弱了晶体二阶声子差模引起的晶格振动.结果表明,S掺杂可以有效抑制GaSe晶体的晶格振动,降低电导率,减少在THz波段的功率损耗.此研究为低损耗THz器件的设计和制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S掺杂硒化镓 电导率 Drude-Smith-Lorentz模型
下载PDF
斜切蓝宝石衬底上GaN薄膜的位错降低机制
10
作者 徐爽 许晟瑞 +7 位作者 王心颢 卢灏 刘旭 贠博祥 张雅超 张涛 张进成 郝跃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88-194,共7页
GaN材料以其宽禁带、高击穿电场、高热导率、直接带隙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大功率器件以及高频微波器件等方面.由于GaN材料异质外延带来的大晶格失配和热失配问题,GaN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位错,降低了GaN材料晶体质量,导致... GaN材料以其宽禁带、高击穿电场、高热导率、直接带隙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大功率器件以及高频微波器件等方面.由于GaN材料异质外延带来的大晶格失配和热失配问题,GaN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位错,降低了GaN材料晶体质量,导致器件性能难以进一步提升.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使用斜切衬底来降低位错密度,但是关于斜切衬底上外延层的位错湮灭机制的研究还不充分.所以,本文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技术在不同角度的斜切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GaN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光致发光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详细地分析了斜切衬底对GaN材料的影响.斜切衬底可以显著降低GaN材料的位错密度,但会导致其表面形貌发生退化.并且衬底斜切角度越大,样品的位错密度越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斜切衬底上特殊的位错终止现象,这是斜切衬底降低位错密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上述现象,提出了斜切衬底上GaN生长模型,解释了斜切衬底提高GaN晶体质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切蓝宝石衬底 GAN 位错终止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用于合成气制高值产物的InZrO_(x)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郭玉静 郑和平 +3 位作者 肖大强 任宇 冉龙腾 唐建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03-2012,2019,共11页
以四水合硝酸铟和五水合硝酸锆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了InZrO_(x),并在最佳制备方法下探究煅烧温度对合成InZrO_(x)晶体结构和催化效果的影响。与SAPO-34分子筛结合为双功能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催化转化制高值产物。采用XRD、SEM... 以四水合硝酸铟和五水合硝酸锆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了InZrO_(x),并在最佳制备方法下探究煅烧温度对合成InZrO_(x)晶体结构和催化效果的影响。与SAPO-34分子筛结合为双功能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催化转化制高值产物。采用XRD、SEM-EDS、HRTEM、XPS和BET对InZrO_(x)的织构性质、晶体结构、形貌特征及表面元素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空速、原料气H_(2)/CO物质的量比(简称氢碳比)、InZrO_(x)与分子筛质量比、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对催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得到的In ZrO_(x)在各方面表现均优于水热法,最佳煅烧温度为550℃。在空速为2000 mL/(g_(cat)·h)、原料气氢碳比为3:1、m(InZrO_(x))∶m(SAPO-34)=1:1、400℃、3 MPa的反应条件下,得到了较高的CO转化率(67.58%)、高值产物选择性[低碳烯烃(C_(2~4))选择性为37.74%、液体燃料(C_(5+))烃类选择性为33.07%]和C_(2~4)收率(23.98%),副产物CO_(2)选择性仅为5.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轻烯烃 双功能催化剂 水热法 共沉淀法 催化技术
原文传递
β-Ga_(2)O_(3)晶体金刚石线锯切割的表面质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晖 高鹏程 +4 位作者 程红娟 王英民 高飞 张弛 王磊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40-2047,2062,共9页
本文探究了往复式金刚石线锯的工艺参数对β-Ga_(2)O_(3)单晶沿(001)晶面切片时表面质量的影响,从压痕断裂力学理论角度探究了金刚石线锯切割β-Ga_(2)O_(3)单晶过程中磨粒行为和材料去除机理。实验从各向异性角度分析了切割方向对(001... 本文探究了往复式金刚石线锯的工艺参数对β-Ga_(2)O_(3)单晶沿(001)晶面切片时表面质量的影响,从压痕断裂力学理论角度探究了金刚石线锯切割β-Ga_(2)O_(3)单晶过程中磨粒行为和材料去除机理。实验从各向异性角度分析了切割方向对(001)面β-Ga_(2)O_(3)单晶切割片表面质量的影响,并采用SEM和SJ-210粗糙度测试仪探究了工艺参数对金刚石线锯切割后的晶片表面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锯丝速度或减小材料进给速度都能降低亚表面损伤层深度及表面粗糙度,有效改善晶片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_(2)O_(3)晶片 金刚石线锯 切割方向 亚表面损伤层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Effects of preparation parameters on growth and properties of β-Ga_(2)O_(3) film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子豪 王永胜 +8 位作者 张宁 周兵 高洁 吴艳霞 马永 黑鸿君 申艳艳 贺志勇 于盛旺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40-447,共8页
The Ga_(2)O_(3) films are deposited on the Si and quartz substrates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annealing. 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parameters(such as argon–oxygen flow ratio, sputtering power, sputtering time and... The Ga_(2)O_(3) films are deposited on the Si and quartz substrates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annealing. 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parameters(such as argon–oxygen flow ratio, sputtering power, sputtering time and annealing temperature)on the growth and properties(e.g., surface morphology, crystal structure,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a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ometer(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and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UV-V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ness, crystallization quality and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β-Ga_(2)O_(3) film are influenced by those parameters. All β-Ga_(2)O_(3) films show good optical properties. Moreover, the value of bandgap increases with the enlarge of the percentage of oxygen increasing,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puttering power and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dicating that the bandgap i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film and affected by the number of oxygen vacancy defects. The I–V curves show that the Ohmic behavior between metal and β-Ga_(2)O_(3) films is obtained at 900℃. Those results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β-Ga_(2)O_(3) photoelectric semicondu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_(2)O_(3) magnetron sputtering growth parameters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原文传递
Suitable contacting scheme for evaluating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GaN-based p-type layers 被引量:1
14
作者 Siyi Huang Masao Ikeda +2 位作者 Minglong Zhang Jianjun Zhu Jianping Liu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2-68,共7页
A suitable contacting scheme for p-(Al)GaN facilitating quick feedback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s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22 nm p^(+)-GaN followed by 2 nm p-In_(0.2)Ga_(0.8)N was grown on p-type layers by metal-organ... A suitable contacting scheme for p-(Al)GaN facilitating quick feedback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s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22 nm p^(+)-GaN followed by 2 nm p-In_(0.2)Ga_(0.8)N was grown on p-type layers by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Samples were then cut into squares after annealing and contact electrodes using In balls were put at the corners of the squares.Good linearity between all the electrodes was confirmed inⅠ–Ⅴcurves during Hall measurements even with In metal.Serval samples taken from the same wafer showed small standard deviation of~4%for resistivity,Hall mobility and hole concentration.The influence of contact layer on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ulk p-type layers was then investigated by step etching technique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tching and subsequent Hall-effect measurements.Identical values could be obtained consistently when a 28 nm non-conductive layer thickness at the surface was taken into account.Therefore,the procedures for evaluating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GaN-based p-type layers just using In ball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are shown to be quick and useful as for the other conventionalⅢ–Ⅴ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electrical properties ohmic contact
下载PDF
Ga_(2)O_(3)/p-GaN异质结自供电日盲紫外光探测器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
15
作者 孙雅迪 王超 付秋明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954-957,共4页
采用水热法在p-GaN衬底上生长Ga_(2)O_(3)纳米棒阵列,构建了Ga_(2)O_(3)/p-GaN异质结自供电日盲紫外光探测器。首先对异质结的形貌和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对异质结紫外光探测器的伏安特性和紫外光探测性能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 采用水热法在p-GaN衬底上生长Ga_(2)O_(3)纳米棒阵列,构建了Ga_(2)O_(3)/p-GaN异质结自供电日盲紫外光探测器。首先对异质结的形貌和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对异质结紫外光探测器的伏安特性和紫外光探测性能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0 V偏压和254 nm紫外光照下,器件表现出明显的自供电日盲紫外光响应,响应度为718.8 mA/W,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结合异质结能带理论对器件的自供电紫外光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镓 异质结 自供电 日盲紫外光探测器
下载PDF
Al掺杂ZnO超细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杏芳 崔升 沈晓冬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2-75,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一系列不同实验条件下制备出了ZAO超细粉体,用正交试验法对实验条件进行设计,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并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对得到的ZAO超细粉体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1 150℃...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一系列不同实验条件下制备出了ZAO超细粉体,用正交试验法对实验条件进行设计,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并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对得到的ZAO超细粉体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1 150℃,乙醇与水的比例为2.5,醋酸锌浓度为2.5 mol/L,柠檬酸三胺浓度为0.5 mol/L,氧化铝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3%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具有交错柱状晶体的ZAO超细粉体。同时,在850℃处成功对ZnO进行了铝的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O超细粉体 溶胶-凝胶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多场耦合下微波碳热氯化化回收铟的动态仿真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杰 刘美玲 苏瑞景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以实验室微波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采用多场耦合方法对微波强化碳热氯化回收In Cl3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合微波加热过程、计算流体力学和物质传输过程,建立了由射频、传热... 以实验室微波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采用多场耦合方法对微波强化碳热氯化回收In Cl3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合微波加热过程、计算流体力学和物质传输过程,建立了由射频、传热、传质和流场4个物理场耦合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考察腔室内的电场强度,得到微波加热过程的热源项与样品体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本研究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微波输入功率、HCl通入浓度等多因素对铟化物回收过程的影响,为微波碳热氯化提铟过程的分析提供新的方法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场耦合 数值计算 微波加热 碳热氯化 氯化铟
下载PDF
Zn掺杂In_(2)O_(3)分级微球的制备及正丁醇气敏性能研究
18
作者 孙雅迪 董宏坤 +1 位作者 王超 付秋明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54-57,共4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掺杂In_(2)O_(3)分级微球,并进一步制备了相应的气敏传感器,研究了Zn掺杂浓度对In_(2)O_(3)分级微球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气敏性能的影响。随着Zn掺杂浓度的增加,In_(2)O_(3)分级微球的形貌发生变化,晶粒尺寸也随...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掺杂In_(2)O_(3)分级微球,并进一步制备了相应的气敏传感器,研究了Zn掺杂浓度对In_(2)O_(3)分级微球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气敏性能的影响。随着Zn掺杂浓度的增加,In_(2)O_(3)分级微球的形貌发生变化,晶粒尺寸也随之减小。当参与反应的Zn/In物质的量比为3%时,掺杂In_(2)O_(3)分级微球具有最佳的正丁醇气敏性能。在120℃的最佳工作温度下,对20×10~(-6)正丁醇的灵敏度达到169,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选择性,进一步讨论了Zn掺杂对In_(2)O_(3)分级微球气敏性能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_(2)O_(3) 分级微球 锌掺杂 气敏传感器
下载PDF
氮化镓纳米片的制备及测试表征
19
作者 蔡晓平 沈鹏飞 +2 位作者 崔真 李恩玲 高春昱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3年第11期13-16,共4页
二维GaN纳米结构的制备对二维GaN基电子、光电子等纳米器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二维GaN纳米片时,使用液态金属催化剂,成功制备了二维GaN纳米片,得到制备GaN纳米片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制备的GaN纳米片进行扫... 二维GaN纳米结构的制备对二维GaN基电子、光电子等纳米器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二维GaN纳米片时,使用液态金属催化剂,成功制备了二维GaN纳米片,得到制备GaN纳米片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制备的GaN纳米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GaN纳米片是表面光滑、大小薄厚均匀、结晶度良好的六方钎锌矿结构GaN纳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GAN 化学气相沉积(CVD) 液态金属
下载PDF
纳米晶Tl_8SnSe_6微波溶剂热合成与结构
20
作者 刘兴芝 赵昌明 +1 位作者 陈林 南丰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3-827,共5页
以乙二胺为有机溶剂,TlCl,SnCl2.H2O和Se粉为原料,采用微波溶剂热法制备纳米晶Tl8SnSe6。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EDS)、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其组成及其结构,探讨了微波溶剂热法合... 以乙二胺为有机溶剂,TlCl,SnCl2.H2O和Se粉为原料,采用微波溶剂热法制备纳米晶Tl8SnSe6。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EDS)、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其组成及其结构,探讨了微波溶剂热法合成纳米晶的机制,并合成新纳米晶Tl8SnSe6。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明禁带宽度为2.52 eV,具有优良的半导体性能。实验表明:微波溶剂热法是合成多元金属硒化物无机功能材料的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微波溶剂热 金属铊硒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