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吸收玻璃对耐辐照光纤面板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兵强 霍宏越 +3 位作者 石攀 王三昭 任宏宇 刘启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4-1379,共6页
耐辐照光纤面板可广泛应用于工业X射线探测和医疗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等领域,目前正在开发的光纤面板在430~900 nm难以精准调控光吸收玻璃的透过率,除此之外还存在抗析晶性能差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玻璃着色组分对光吸收玻璃透过率与抗... 耐辐照光纤面板可广泛应用于工业X射线探测和医疗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等领域,目前正在开发的光纤面板在430~900 nm难以精准调控光吸收玻璃的透过率,除此之外还存在抗析晶性能差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玻璃着色组分对光吸收玻璃透过率与抗析晶性能的影响,研制出对紫外-可见-近红外波长吸收效果极佳、抗析晶性能良好的光吸收玻璃。结果表明,调整光吸收玻璃引入量后,制备的耐辐照光纤面板透过率均能达到74%以上;光吸收玻璃引入量为2.0%(质量分数)和2.4%的面板在空间频率为10 lp/mm时,调制传递函数(MTF)响应仍然很明显,可满足耐辐照光纤面板对透过率、MTF的要求。本工作解决了目前国内耐辐照光纤面板在医疗、工业探伤及空间探测领域中存在的分辨率不足、对比度低、成像质量差等难题,实现了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高质量耐辐照光纤面板的国产化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吸收玻璃 光纤面板 透过率 抗析晶性能 调制传递函数 耐辐照性能
下载PDF
Li_(2)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任贝贝 刘亚鑫 +5 位作者 黄欣 王霆 王娜 姜宏 熊春荣 郝红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1196,共16页
Li_(2)O-Al_(2)O_(3)-SiO_(2)(LAS)系微晶玻璃由于具有热膨胀系数低、透明度高、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建筑、化工、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LAS系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介绍了LAS晶... Li_(2)O-Al_(2)O_(3)-SiO_(2)(LAS)系微晶玻璃由于具有热膨胀系数低、透明度高、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建筑、化工、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LAS系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介绍了LAS晶相体系及相关玻璃产品,对比分析了LAS系微晶玻璃各制备工艺的特点,并讨论了LAS系微晶玻璃晶核剂的种类及成核机理,最后总结了LAS系微晶玻璃性能、应用以及相应表征技术和测试手段,并指出了LAS系微晶玻璃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系微晶玻璃 高铝低锂 低热膨胀 组分设计 晶核剂
下载PDF
光伏玻璃透光率评价与测量系统维护
3
作者 田密 曲兆娟 《玻璃搪瓷与眼镜》 CAS 2024年第2期40-45,51,共7页
透光率是光伏玻璃产品的关键质量指标,分析当前光伏玻璃透光率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列举透光率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照测量系统评定标准和方法,从量值传递溯源和设备管理维护2个方面,对透光率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和检定。从光伏玻璃生... 透光率是光伏玻璃产品的关键质量指标,分析当前光伏玻璃透光率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列举透光率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照测量系统评定标准和方法,从量值传递溯源和设备管理维护2个方面,对透光率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和检定。从光伏玻璃生产企业内部和外部光伏行业组件生产企业间这2个角度,简述光伏玻璃透光率测量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列举测量评价的方法和理论,系统性地梳理透光率测量系统的管理方法。分析当前测量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对企业快速检测和评价光伏玻璃透光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玻璃 透光率 测量系统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选冶固废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研究
4
作者 翟飞龙 王艺慈 +4 位作者 张云昊 吕智智 安胜利 柴轶凡 罗果萍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4-1291,共8页
为了更好地综合利用白云鄂博矿选冶固废,本文以白云鄂博萤石尾矿和包钢高炉渣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步烧结法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对制备微晶玻璃的影响。采用DSC、XRD、SEM、万能试验机、多道γ能谱仪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对制备... 为了更好地综合利用白云鄂博矿选冶固废,本文以白云鄂博萤石尾矿和包钢高炉渣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步烧结法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对制备微晶玻璃的影响。采用DSC、XRD、SEM、万能试验机、多道γ能谱仪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对制备微晶玻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原料配比时,微晶玻璃主晶相为斜辉石、透辉石、鳞石英;随着萤石尾矿和高炉渣质量配比的增加,微晶玻璃颜色逐渐加深,且抗折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当萤石尾矿和高炉渣质量配比为5∶5时,微晶玻璃抗折强度最高,达到76.85 MPa,主晶相为斜辉石和透辉石,晶粒大小均匀,排列规则;当萤石尾矿与高炉渣质量配比为2∶8时,微晶玻璃产品符合B类装饰装修材料标准,当萤石尾矿与高炉渣质量配比为3∶7、5∶5、6∶4时,微晶玻璃产品符合C类装饰装修材料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白云鄂博矿 选冶固废 烧结法 放射性
下载PDF
Ce^(3+)-Tb^(3+)共掺杂黄磷炉渣微晶玻璃的发光与能量传递
5
作者 吴玮强 李文斌 +3 位作者 黄小凤 龙雨欣 邓凯沣 王宇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3-1110,共8页
以黄磷炉渣为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Ce^(3+)-Tb^(3+)共掺杂黄磷炉渣发光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稳态/瞬态荧光(FLS)、CIE色度等探究不同的Tb^(3+)掺杂量对微晶玻璃析出晶相、发光性能和样品色度的影响。结果表... 以黄磷炉渣为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Ce^(3+)-Tb^(3+)共掺杂黄磷炉渣发光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稳态/瞬态荧光(FLS)、CIE色度等探究不同的Tb^(3+)掺杂量对微晶玻璃析出晶相、发光性能和样品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e^(3+)和Tb^(3+)的引入,微晶玻璃主晶相为硅灰石,在310 nm波长激发下,随着Tb^(3+)掺杂量增加,位于380 nm处Ce^(3+)的特征发射峰减小,543 nm处Tb^(3+)的特征发射峰增强,证实Ce^(3+)和Tb^(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能量传递效率达到24.55%。此外,通过调整Tb^(3+)掺杂量,微晶玻璃发光颜色可由蓝光调至绿光,从而实现发光颜色的可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炉渣 发光 Ce^(3+) Tb^(3+) 能量传递
下载PDF
市政污泥灰渣烧结产品对铅铜锌共稳定化研究
6
作者 王军 王东哲 +4 位作者 胡玉清 陈铜 聂天琛 王玲玲 刘丙祥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富含重金属的工业固废对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威胁,亟需合理的处置。低铝市政污泥焚烧灰渣是否可为这些潜在重金属的稳定化处置提供重要基体,仍需深入研究。以市政污泥焚烧灰渣作为微晶玻璃的前驱体,探讨了不同温度(600~850℃)烧结玻璃产... 富含重金属的工业固废对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威胁,亟需合理的处置。低铝市政污泥焚烧灰渣是否可为这些潜在重金属的稳定化处置提供重要基体,仍需深入研究。以市政污泥焚烧灰渣作为微晶玻璃的前驱体,探讨了不同温度(600~850℃)烧结玻璃产品的物相变化规律及其对铅、锌和铜的共稳定机制和效果。结果表明,高温下铅倾向与铝和硅结合形成铅长石(PbAl_(2)Si_(2)O_(8)),而锌和铜最终结合成尖晶石固溶体结构(Zn_(x)Cu_(1-x)Fe_(y)Al_(2-y)O_(4))。尽管三种重金属的浸出行为不同,但烧结温度越高则越有利于提高它们的稳定性。因此,为了实现重金属稳定化和固废资源化的双重目标,提出了一种利用低铝市政污泥焚烧灰渣制备微晶玻璃产品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焚烧灰渣 微晶玻璃 工业废弃物 重金属 共稳定化
下载PDF
ZrO_(2)/P_(2)O_(5)复合晶核剂对LiO_(2)-Al_(2)O_(3)-SiO_(2)玻璃微晶化和力学性能影响
7
作者 韩韬 王衍行 +3 位作者 李现梓 杨鹏慧 徐驰 祖成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为提高LiO_(2)-Al_(2)O_(3)-SiO_(2)系玻璃的性能,采用熔融法制备了ZrO_(2)/P_(2)O_(5)复合晶核剂的LiO_(2)-Al_(2)O_(3)-SiO_(2)系玻璃,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晶核剂对LiO_(2)-Al_(2)O_(... 为提高LiO_(2)-Al_(2)O_(3)-SiO_(2)系玻璃的性能,采用熔融法制备了ZrO_(2)/P_(2)O_(5)复合晶核剂的LiO_(2)-Al_(2)O_(3)-SiO_(2)系玻璃,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晶核剂对LiO_(2)-Al_(2)O_(3)-SiO_(2)系玻璃微晶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复合晶核剂玻璃可降低析晶活化能,促进晶化,抗弯强度更高,玻璃可见光透过率超过80%;采用复合晶核剂样品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晶粒组织更细,同时成核效率高;复合晶核剂微晶玻璃的透过率、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85.4%、521 HV和79.37 MPa,比单一晶核剂玻璃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核剂 微晶玻璃 LiO_(2)-Al_(2)O_(3)-SiO_(2) 晶化活化能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高岭土尾矿微晶泡沫玻璃的研制
8
作者 吴元发 张璞 徐志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以高岭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废玻璃、硼砂,采用“一步法”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研究不同含量的SiC对微晶泡沫玻璃性能的影响。采用DSC、SEM、XRD等测试技术对微晶泡沫玻璃的玻璃物相组成、形貌体积变化进行测试分析。制备出的... 以高岭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废玻璃、硼砂,采用“一步法”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研究不同含量的SiC对微晶泡沫玻璃性能的影响。采用DSC、SEM、XRD等测试技术对微晶泡沫玻璃的玻璃物相组成、形貌体积变化进行测试分析。制备出的微晶泡沫玻璃以石英和氧化铝为主晶相,体积密度为0.79 g/cm^(3),抗压强度可达到18.8 MPa。制备出的微晶泡沫玻璃具有体积密度小,抗压强度高,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点,在建筑陶瓷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高岭土尾矿重新再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尾矿 SIC 粉末烧结法 微晶泡沫玻璃
原文传递
纤维直径对玻璃纤维直接纱物理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宋长久 费其锋 +5 位作者 李明 崔峰波 廖晚凤 钟洪强 鲁亚辉 范泳宇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研究了不同纤维直径对玻璃纤维直接纱的主要物理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玻璃纤维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玻璃纤维产品的物理性能,且为关键影响因素,其中与纱线断裂强度、毛羽和膨化率呈负相关性,与纱... 研究了不同纤维直径对玻璃纤维直接纱的主要物理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玻璃纤维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玻璃纤维产品的物理性能,且为关键影响因素,其中与纱线断裂强度、毛羽和膨化率呈负相关性,与纱线耐热性和纱线在树脂中的浸透速度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直径 玻璃纤维 物理性能 断裂强度 膨化率 浸透 毛羽 耐热
下载PDF
探究缝编工艺参数对玻纤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章平 花东龙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设计并制备6种不同编织工艺参数的单轴向玻纤经编织物,探究涤纶丝缝编针距、缝编线粗细旦数、缝编线针脚长度以及缝编方式和纬线的交叉与平行铺纬方式对玻纤复合材料的厚度、纤维质量分数和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 通过设计并制备6种不同编织工艺参数的单轴向玻纤经编织物,探究涤纶丝缝编针距、缝编线粗细旦数、缝编线针脚长度以及缝编方式和纬线的交叉与平行铺纬方式对玻纤复合材料的厚度、纤维质量分数和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编织工艺参数对玻纤复合材料的厚度与纤维质量分数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单轴向玻纤经编织物中涤纶丝体积分数高低,涤纶丝体积分数高者其玻纤复合材料厚度偏厚,反之偏小,但是对玻纤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影响微乎其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编工艺参数 玻纤复合材料 单轴向玻纤经编织物 纤维质量分数 静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玻璃纤维烘制效果评价研究
11
作者 邓湘华 李辉 +6 位作者 钱国伟 张树兴 杨为发 竺钱旭 姜富强 陈果 钟建华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对玻璃纤维烘制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成膜时间为烘制效果的评价标准,测试不同烘制方式,不同纱团定重,以及不同的烘制时间情况下产品的成膜时间及其毛羽、干基含水变化,综合评价玻璃纤维的烘制效果。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随着玻... 对玻璃纤维烘制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成膜时间为烘制效果的评价标准,测试不同烘制方式,不同纱团定重,以及不同的烘制时间情况下产品的成膜时间及其毛羽、干基含水变化,综合评价玻璃纤维的烘制效果。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随着玻璃纤维纱团定重增加,成膜时间会逐渐降低;随着烘制时间的增加,成膜时间会不断增加;通过蒸汽隧道微波烘箱内微波设备的辅助排湿,成膜时间也会增加。在烘制工艺一定情况下测试不同成膜时间,分析玻璃纤维干基含水以及毛羽影响,其中当成膜时间为0时,基本确认产品未烘干,当成膜时间超标准较多时产品毛羽则有增加趋势,相关成膜时间标准则根据不同客户对不同产品特性需求进行试验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烘制效果 成膜时间 干基含水 毛羽
下载PDF
玻纤铝质原料的调研与均化、除杂研究
12
作者 孙鸣 贺泽铭 孙振海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究玻纤铝质原料的产地情况与矿物特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对内蒙古东部兴安盟地区的叶腊石和内蒙古中西部的高岭土矿产资源进行了调研及取样分析,总结了上述产地铝质原料的现状。根据检测结果和探讨分析,除铁和均化技术有望提高玻... 为探究玻纤铝质原料的产地情况与矿物特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对内蒙古东部兴安盟地区的叶腊石和内蒙古中西部的高岭土矿产资源进行了调研及取样分析,总结了上述产地铝质原料的现状。根据检测结果和探讨分析,除铁和均化技术有望提高玻纤铝质原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铝质原料 均化技术 除铁技术 高岭土 叶腊石
下载PDF
温度对涂黑风电叶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卓达 程亚娟 +1 位作者 赵虎 顾育慧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通过开展温度对涂黑叶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指导对涂黑风电叶片服役寿命的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涂黑叶片日照升高的极限温度为60℃,60℃温度作用3 h后,蒙皮层合板的拉伸和压缩性能均不同程度的退化,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下降了28... 通过开展温度对涂黑叶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指导对涂黑风电叶片服役寿命的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涂黑叶片日照升高的极限温度为60℃,60℃温度作用3 h后,蒙皮层合板的拉伸和压缩性能均不同程度的退化,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下降了28.9%、44.5%,但层合板的V形剪切强度下降率相对较低,为6.1%;梁帽用拉挤板的V形剪切强度下降率较高,达16.3%,拉挤板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下降了3.3%、6.3%;壳体用PVC60泡沫和Balsa轻木夹芯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分别下降3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黑色风电叶片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拉挤板
下载PDF
采用质量统计分析法提升玻璃器皿口部抗冲击性能与节省能耗
14
作者 赵明 《玻璃搪瓷与眼镜》 CAS 2024年第2期13-23,共11页
应用系列质量统计分析技术和工具优化钢化乳浊玻璃日用器皿钢化过程的工艺参数,以及采用优化后的参数,不仅提升了产品口部抗机械冲击能力,而且降低了玻璃器皿钢化过程中单位产品天然气的消耗,提高了产品质量,可为企业优化乳浊玻璃日用... 应用系列质量统计分析技术和工具优化钢化乳浊玻璃日用器皿钢化过程的工艺参数,以及采用优化后的参数,不仅提升了产品口部抗机械冲击能力,而且降低了玻璃器皿钢化过程中单位产品天然气的消耗,提高了产品质量,可为企业优化乳浊玻璃日用器皿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浊玻璃器皿 抗机械冲击 能耗 均匀DOE
下载PDF
E玻璃纤维用复合澄清剂研究
15
作者 张洪 曾严 +5 位作者 代平 钟莉华 张艺赢 李江 张万里 陈文仁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研究了一种E玻璃纤维用的稀土类复合澄清剂。通过改变复合澄清剂、萤石和元明粉的比例,分析了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从气泡、玻璃粘度、色差、拉丝运转率等方面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澄清剂的使用有助于改善玻璃气泡,同时降低元... 研究了一种E玻璃纤维用的稀土类复合澄清剂。通过改变复合澄清剂、萤石和元明粉的比例,分析了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从气泡、玻璃粘度、色差、拉丝运转率等方面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澄清剂的使用有助于改善玻璃气泡,同时降低元明粉、萤石的用量,对环境也更加环保。复合澄清剂比例在30%和60%时,高温粘度明显降低。对比不同比例复合澄清剂的玻璃状态,最终确定澄清剂中含60%的复合澄清剂时,对玻璃的澄清效果最好,投入生产线后能提高拉丝运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玻璃纤维 复合澄清剂 气泡 玻璃粘度
下载PDF
石膏板贴面毡用短切玻纤生产工艺介绍
16
作者 吴纪龙 牛可喜 刘德峰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1期29-31,37,共4页
石膏板贴面毡以短切纤维为原料,采用湿法成型工艺生产而成的一种用作石膏板贴面的薄毡。用于石膏板贴面毡的短切玻璃纤维有良好的分散性、连续的流动性及制品强度优异的特点。其生产方式可分为离线湿法短切及在线湿法短切。介绍了两种... 石膏板贴面毡以短切纤维为原料,采用湿法成型工艺生产而成的一种用作石膏板贴面的薄毡。用于石膏板贴面毡的短切玻璃纤维有良好的分散性、连续的流动性及制品强度优异的特点。其生产方式可分为离线湿法短切及在线湿法短切。介绍了两种短切方式的特点及工艺流程,以及短纤分散性验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板贴面毡 短切纤维 分散性
下载PDF
Al_(2)O_(3)和B_(2)O_(3)对铝硼硅酸盐玻璃结构和热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青礼平 韦奔 +3 位作者 肖子凡 平文亮 陈峰 钱奇 《玻璃》 2024年第2期29-33,42,共6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SiO_(2)-Al_(2)O_(3)-B_(2)O_(3)体系玻璃。通过改变玻璃组成中Al_(2)O_(3)∶B_(2)O_(3)比,研究了玻璃结构对玻璃热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谱对玻璃样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该铝硼硅玻璃体系中,随玻璃...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SiO_(2)-Al_(2)O_(3)-B_(2)O_(3)体系玻璃。通过改变玻璃组成中Al_(2)O_(3)∶B_(2)O_(3)比,研究了玻璃结构对玻璃热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谱对玻璃样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该铝硼硅玻璃体系中,随玻璃中Al_(2)O_(3)∶B_(2)O_(3)比的增加,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降低,玻璃转变温度和玻璃软化温度增高,此性能变化联系到玻璃微观结构。随玻璃中Al_(2)O_(3)∶B_(2)O_(3)比的增加,结构中的游离氧会优先与Al3+结合形成更多的[AlO_(4)]进入玻璃网络,同时形成少量[AlO_(5)]和[AlO_(6)]结构,剩余较少的游离氧才会与B^(3+)结合成[BO_(4)]和[BO_(3)]结构,这些结构变化影响了玻璃的热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硼硅酸盐玻璃 玻璃结构 热学性能
下载PDF
高铁含量叶蜡石用作玻璃纤维原料制备试验研究
18
作者 于阳辉 安卫东 +3 位作者 张洁 刘克起 张明 张韬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2,87,共3页
以内蒙某地高铁含量叶蜡石为原料,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除铁效果的影响。采用干法磁选工艺,在入料粒度为0.15~0.3 mm,磁感应强度为1.7 T时,得到精矿产品中Fe_(2)O_(3)的质量分数为0.45%,达到玻璃纤维原料的要求;对-0.15 mm入料采用湿法磁... 以内蒙某地高铁含量叶蜡石为原料,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除铁效果的影响。采用干法磁选工艺,在入料粒度为0.15~0.3 mm,磁感应强度为1.7 T时,得到精矿产品中Fe_(2)O_(3)的质量分数为0.45%,达到玻璃纤维原料的要求;对-0.15 mm入料采用湿法磁选工艺,在磁感应强度为5.0 T时,得到精矿产品中Fe_(2)O_(3)的质量分数为0.18%,提高了产品性能,实现了低品质叶蜡石资源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蜡石 磁选 玻璃纤维 综合利用
下载PDF
无铅玻璃研制的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承遇 庞世红 陶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1-24,共4页
阐述了无铅玻璃包括晶质玻璃、电子玻璃、电真空玻璃、焊料玻璃、微晶玻璃焊料的成分、性质、制造过程,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无铅玻璃 晶质玻璃 电子玻璃 电真空玻璃 焊料玻璃
下载PDF
Cu_(2)O纳米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及性能研究
20
作者 吴宇欣 吕杰衡 +3 位作者 阮健 田晨 刘超 韩建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50-3358,3371,共10页
新型Cu_(2)O纳米微晶玻璃具有高Cu载量、低成本和易大规模制备等特点,有望成为载银抗菌玻璃较有潜力的替代者。通过采用XRD、Raman光谱、XPS、FESEM和TEM等表征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ZnO/K_(2)O比对SiO_(2)-Al_(2)O_(3)-K_(2)O-ZnO-P_(2)O_... 新型Cu_(2)O纳米微晶玻璃具有高Cu载量、低成本和易大规模制备等特点,有望成为载银抗菌玻璃较有潜力的替代者。通过采用XRD、Raman光谱、XPS、FESEM和TEM等表征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ZnO/K_(2)O比对SiO_(2)-Al_(2)O_(3)-K_(2)O-ZnO-P_(2)O_(5)-B_(2)O_(3)-CuO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讨论了其结构-性能关系。结果表明,微晶玻璃中Zn与P元素会富集在Cu元素所在区域的附近,适量的ZnO能使微晶玻璃中析出的Cu_(2)O晶粒尺寸稳定在纳米级别,并能调节微晶玻璃中Cu元素的浸出速率。Cu_(2)O纳米微晶玻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并能实现对维多利亚蓝B溶液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功能微晶玻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氧化亚铜纳米晶 显微结构 抗菌性能 可见光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