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6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磺回收装置烟气碱法脱硫工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
作者 王庆峰 胡久元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对140 kt/a硫磺回收装置新增烟气碱洗单元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烟气碱洗单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①总结碱洗单元的运行情况,对操作参数及烟气排放情况进行分析;②将冲洗水由工业水改为除盐水,同时稳... 目的对140 kt/a硫磺回收装置新增烟气碱洗单元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烟气碱洗单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①总结碱洗单元的运行情况,对操作参数及烟气排放情况进行分析;②将冲洗水由工业水改为除盐水,同时稳定控制碱液pH值,解决了烟气碱洗塔压降增大的问题;③优化工艺操作,对碱洗塔与循环槽连通管线进行改造,解决了碱洗塔液位波动的问题;④保证氧化空气供给,调整碱液pH值,防止急冷塔氨逃逸,解决了含盐废水超标的问题。结果解决了烟气碱洗单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工艺单元于2017年7月建成投运,稳定运行至2022年3月装置大修,连续运行时间超过1700 d。结论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烟气中SO_(2)排放稳定达标,远低于排放标准的要求,可为同类装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回收 烟气 碱法脱硫 SO_(2) 达标排放 含盐废水 GB 31570—2015
下载PDF
裂解炉五开模式对急冷系统的运行影响及优化措施
2
作者 张磊 罗灵力 +2 位作者 李中华 任崇欣 吕小刚 《乙烯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37-41,I0002,共6页
独山子石化公司为降低220 kt/a乙烯装置能耗,根据乙烯装置用能分析,结合裂解炉和裂解气压缩机的现行工况,提出将裂解炉运行模式由“6开1备”改为“5开1停1备”。为选择出裂解炉“5开1备1停”的最优运行模式,分5个阶段进行工况测试。并... 独山子石化公司为降低220 kt/a乙烯装置能耗,根据乙烯装置用能分析,结合裂解炉和裂解气压缩机的现行工况,提出将裂解炉运行模式由“6开1备”改为“5开1停1备”。为选择出裂解炉“5开1备1停”的最优运行模式,分5个阶段进行工况测试。并在乙烯装置短停开工后进行测试验证,通过对比2号汽油分馏塔(C-103)的设计参数,优化调整并固化该塔的裂解气负荷与塔中部回流、汽油回流量的关系,确保了急冷油黏度和急冷水品质稳定受控。通过裂解炉运行模式攻关,快速实现了乙烯装置节能降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炉 运行模式 急冷系统 调整优化
下载PDF
调控铝在ITH沸石骨架中的位置以用于催化甲醇制烯烃
3
作者 范凯 吴勤明 +11 位作者 刘烁 孔海宇 王森 Eduard Kunkes Trees De Baerdemaeker Andrei-Nicolae Parvulescu Nils Bottke Toshiyuki Yokoi Dirk E.De Vos 孟祥举 张维萍 肖丰收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随着低碳烯烃需求量的增加,甲醇制烯烃(MTO)成为由非石油资源制取低碳烯烃的关键技术,其中沸石由于具有可调节的酸度、有序的微孔结构和较好的择型性能而被广泛用作MTO反应催化剂.ITQ-13沸石(ITH拓扑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九元环结构在MTO... 随着低碳烯烃需求量的增加,甲醇制烯烃(MTO)成为由非石油资源制取低碳烯烃的关键技术,其中沸石由于具有可调节的酸度、有序的微孔结构和较好的择型性能而被广泛用作MTO反应催化剂.ITQ-13沸石(ITH拓扑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九元环结构在MTO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丙烯选择性和反应寿命,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分子筛的酸中心分布与MTO反应性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ITQ-13沸石中铝分布与MTO反应性能的关系,对进一步提升其MTO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以与ITH具有共同基本结构单元(双四元环,D4Rs)的LTA沸石(LTA-ITH)和薄水铝石(C-ITH)为铝源,合成了两类铝硅酸盐ITH沸石.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氮气吸脱附表征结果表明,这两类分子筛具有相似的片状形貌和微孔性质.氨气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具有相近硅铝比的两类ITH沸石具有相近的酸量.进一步采用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 NMR)、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1-己烯裂解反应对两类ITH分子筛的铝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分子筛具有不同的铝分布,LTA-ITH中有更多的铝进入ITH的正弦孔道与直孔道,而C-ITH中有更多的铝分布在交叉孔道.当前,研究者普遍认为MTO反应过程遵循双循环烃池机理,ITH交叉孔道由于具有较大的空间,相比于正弦孔道和直孔道,更有利于芳烃循环中间体的产生,从而有利于形成芳烃循环产物(乙烯),而正弦孔道和直孔道却更有利于烯烃循环过程,导致产生更多的丙烯.对两类ITH进行了MTO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TA-ITH比C-ITH表现出更高的丙烯选择性,并且表现出更高的丙烯与乙烯的比率,表明其烯烃循环过程得到加强,这与^(27)Al MAS NMR以及1-己烯裂解反应得到的结论一致,进一步证明ITH分子筛的铝分布得到有效调控.综上,本文阐明了ITH沸石中铝分布与其反应性能的关系,为调整沸石骨架中的Al位点提供一种新策略,为未来制备高效的MTO沸石基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铝分布 硅铝ITH分子筛 甲醇制烯烃 铝核磁
下载PDF
Ni/ZrO_(2)-SO_(4)^(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烷与CO_(2)制乙酸性能
4
作者 任行涛 吴俊 +3 位作者 贾志光 丁靖 万辉 管国锋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9-495,共7页
以Zr(NO_(3))4·5H_(2)O和Ni(NO_(3))2·6H_(2)O为原料、(NH4)2CO_(3)为沉淀剂,采用溶胶凝胶-硫酸酸化两步法制备了Ni/ZrO_(2)-SO_(4)^(2-)催化剂,采用XRD,FTIR,SEM,N_(2)吸附-脱附,H_(2)-TPR,NH3-TPD等方法对Ni/ZrO_(2)-SO_(4)... 以Zr(NO_(3))4·5H_(2)O和Ni(NO_(3))2·6H_(2)O为原料、(NH4)2CO_(3)为沉淀剂,采用溶胶凝胶-硫酸酸化两步法制备了Ni/ZrO_(2)-SO_(4)^(2-)催化剂,采用XRD,FTIR,SEM,N_(2)吸附-脱附,H_(2)-TPR,NH3-TPD等方法对Ni/ZrO_(2)-SO_(4)^(2-)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Ni的引入方式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共沉淀方式引入Ni制备的Ni/ZrO_(2)-SO_(4)^(2-)催化剂相比,采用溶胶凝胶方式引入Ni制备的催化剂的四方相ZrO_(2)占比更高,表面酸量更多,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强的L酸性;采用溶胶凝胶方式引入Ni制备的Ni/ZrO_(2)-SO_(4)^(2-)催化剂的乙酸生成量明显优于共沉淀方式引入Ni制备的Ni/ZrO_(2)-SO_(4)^(2-)催化剂。四方相ZrO_(2)、酸性位点和过渡金属Ni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了甲烷与CO_(2)直接反应合成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ZrO_(2)-SO_(4)^(2-) 溶胶-凝胶法 甲烷 乙酸 合成
下载PDF
N-CDs@Nb_(2)O_(5)-AMMC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明辉 谷二艳 +1 位作者 邹星宇 宋武林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3-1211,共9页
通过工艺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制备出N-CDs和不同含量N-CDs修饰的N-CDs-X@Nb_(2)O_(5)-AMMC纳米材料。对N-CDs-X@Nb_(2)O_(5)-AMMC进行XRD、SEM、TEM、FT-IR、XPS和UV-vis DRS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过N-CDs改性之后Nb_(2)O_(5)-AMMC的带... 通过工艺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制备出N-CDs和不同含量N-CDs修饰的N-CDs-X@Nb_(2)O_(5)-AMMC纳米材料。对N-CDs-X@Nb_(2)O_(5)-AMMC进行XRD、SEM、TEM、FT-IR、XPS和UV-vis DRS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过N-CDs改性之后Nb_(2)O_(5)-AMMC的带隙变窄,样品的吸收边红移和光吸收范围变宽,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性能。另外,N-CDs减少了电子传输的阻力,有利于光生电子向N-CDs结构的转移,同时光生载流子的迁移及分离效率提高,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与纯Nb_(2)O_(5)-AMMC相比,N-CDs-X@Nb_(2)O_(5)-AMMC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TC-HCl的性能均有提高,其中样品N-CDs-1@Nb_(2)O_(5)-AMMC的降解效率最高,1 h内对TC-HCl的降解率能达到63.2%,是纯Nb_(2)O_(5)-AMMC的1.5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铌 氮掺杂碳点 盐酸四环素 可见光 光催化
下载PDF
水溶性咪唑啉酰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程玉山 孙润超 +2 位作者 吴晋英 邢乃豪 黄长山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2-595,599,共5页
按照四乙烯五胺∶壬酸∶冰乙酸的摩尔比为1∶1∶4.5进行反应物料配制,以甲苯为携水剂,通过端基酰胺化脱水反应、乙酰胺化脱水反应和环化脱水反应,最终制备合成了水溶性咪唑啉酰胺。依据国标方法对水溶性咪唑啉酰胺在不同质量分数下进行... 按照四乙烯五胺∶壬酸∶冰乙酸的摩尔比为1∶1∶4.5进行反应物料配制,以甲苯为携水剂,通过端基酰胺化脱水反应、乙酰胺化脱水反应和环化脱水反应,最终制备合成了水溶性咪唑啉酰胺。依据国标方法对水溶性咪唑啉酰胺在不同质量分数下进行水溶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合成的水溶性咪唑啉酰胺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利用GaussView 6可视化软件对水溶性咪唑啉酰胺分子进行结构优化,获得了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能量分布图,通过Gaussian 16软件的量化模拟计算分析,得到了最高占据轨道能量(E_(HOMO))和最低未占轨道能量(E_(LUMO)),根据前线轨道理论,揭示了水溶性咪唑啉酰胺的缓蚀性能。同时,利用失重法对水溶性咪唑啉酰胺的缓蚀性能进行研究,并根据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合成的水溶性咪唑啉酰胺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水溶性咪唑啉酰胺 前线轨道理论 缓蚀性能
下载PDF
无模型控制技术在丁二烯装置应用研究
7
作者 于洋 王艳雄 +3 位作者 王星 李洪峰 王虎 王余海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47-252,共6页
对丁二烯控制技术的难点进行了剖析,重点阐述了无模型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特性、功能、控制方法以及实现过程等,无模型控制技术通过对复杂控制系统进行闭环稳定安全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设备的自动控制效率,改善了丁二烯产品品质,降低... 对丁二烯控制技术的难点进行了剖析,重点阐述了无模型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特性、功能、控制方法以及实现过程等,无模型控制技术通过对复杂控制系统进行闭环稳定安全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设备的自动控制效率,改善了丁二烯产品品质,降低了生产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不安定影响,从而增加了生产设备运行的平稳性。无模型控制系国内丁二烯装置首次应用精准优化控制,可以实现脱重塔单元整体的闭环稳定控制,在无模型控制基础上实现黑屏操作的自控投用率为100%实现精准控制,增加丁二烯的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投用无模型控制后正常工况下控制回路波动范围上下限可减少30%左右,实现控制回路参数更加稳定,装置运行更加平稳,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和装置的寿命,延长装置的运行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生产 丁二烯装置 无模型控制 技术方案 精准控制 先进控制
下载PDF
界面电子扰动促进的C–H键活化
8
作者 王哲 王春鹏 +3 位作者 陆冰 陈志荣 王勇 毛善俊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聚丙烯、环氧丙烷、丙烯醛、丙烯腈和丙酮等重要化工中间体以及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许多精细化工产品.目前生产丙烯的方法主要有石脑油裂解、催化流化裂化、丙烷脱氢、烯烃复分解和甲醇制烯烃等.其... 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聚丙烯、环氧丙烷、丙烯醛、丙烯腈和丙酮等重要化工中间体以及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许多精细化工产品.目前生产丙烯的方法主要有石脑油裂解、催化流化裂化、丙烷脱氢、烯烃复分解和甲醇制烯烃等.其中丙烷脱氢因具有较高的丙烯选择性和较低的原料成本而备受关注,尤其是页岩气在全球的大量发现和开采,使得丙烷的原料成本持续下降,丙烷脱氢技术的迅速发展,但高效催化剂研发成为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商业Pt基催化剂通常采用合金化的手段优化Pt颗粒的表面结构和中间体的吸附状态,进而获得较好的催化性能,但金属助剂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Pt位点的C–H键活化能力.针对该问题,本文从惰性C–H键活化角度出发,揭示了一种新的C–H键界面活化机制.通过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诱导形成Pt-Ga_(2)O_(3)反向界面结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Pt与Ga_(2)O_(3)之间存在强烈的电子扰动现象,使得界面处O位点表现出类金属的电子特性,在费米能级附近存在连续的电子态,这与Ga_(2)O_(3)本身离散性电子态呈明显对比,显示出Pt-Ga_(2)O_(3)反向界面结构的独特性质,使得界面O位点表现出极强的H吸附能和C–H键活化能力,其催化丙烷分子中亚甲基C–H键断裂的活化能仅为0.21 eV,远低于Pt(111)晶面的0.64 eV.原位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该界面结构会产生大量的羟基.根据过渡态的精细结构可知,反应位点是通过抓取H原子并随即稳定产生的C自由基完成C–H键的断裂,分析结果表明,H吸附能与反应能垒有着紧密的关联,而Pt-Ga_(2)O_(3)反向界面结构中,Pt基底赋予界面O位点独特的电子结构,同时也可以作为电子受体接收H传递的电子,从而表现出极强的H结合能和C–H键活化能力,其C–H断裂能垒要远低于各类Pt位点.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首个C–H键在Pt–O界面位发生断裂后,所形成的H物种会由O位点溢流至Pt颗粒表面,最终以H_(2)形式释放,留下的2-丙基碎片再经历甲基的C–H键断裂、H溢流、脱氢等步骤形成丙烯分子.而Pt颗粒表面的Ga_(2)O_(3)团簇也起到分割表面位点的作用,促进丙烯脱附的同时,有效弱化C–C键的断裂趋势,减少裂解副产物,生成丙烯的选择性超过99%.综上所述,本文构建的Pt/Ga-Al_(2)O_(3)界面位催化剂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性能要明显优于Pt/Al_(2)O_(3)以及工业常用的PtSn/Al_(2)O_(3)催化剂,揭示了一种全新的C–H键活化策略,并探究其中的化学机制,既可以深化对界面协同催化的理解,又可以为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催化 碳氢键活化 丙烷脱氢 电子效应
下载PDF
Co-YPO_(4)双功能催化剂促进乙醇高值转化制丁二烯
9
作者 周百川 李文翠 +4 位作者 王嘉 孙丹卉 向诗煜 高新芊 陆安慧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66-175,共10页
丁二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树脂、合成橡胶、丁二醇和己二腈等大宗化学品,还可以用于制备蒽醌、四氢苯酐等精细化学品.目前,工业上制备丁二烯的方法主要是乙烯副产抽提法.近年来,随着生物乙醇技术大力发展,催化乙醇制丁二烯... 丁二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树脂、合成橡胶、丁二醇和己二腈等大宗化学品,还可以用于制备蒽醌、四氢苯酐等精细化学品.目前,工业上制备丁二烯的方法主要是乙烯副产抽提法.近年来,随着生物乙醇技术大力发展,催化乙醇制丁二烯成为很有吸引力的生产丁二烯的路线之一.目前催化乙醇制丁二烯的催化剂种类较多,合理设计具有活性位点结构和功能的催化新材料是提升催化剂活性的关键.稀土金属元素如Y,La和Ce等具有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并且具有中等强度的Lewis酸性,本文尝试将稀土磷酸盐与具有乙醇脱氢活性的过渡金属位点结合起来,设计过渡金属改性的稀土磷酸盐催化剂并用于乙醇转化制丁二烯.本文开发了Co-YPO_(4)双功能催化剂,应用于乙醇转化制丁二烯反应,所制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在YPO4催化剂上,乙醇主要发生脱水反应,生成大量的乙烯和乙醚,且丁二烯选择性不超过5%;而在Co-YPO_(4)催化剂上,乙醇转化产物分布出现明显改变,丁二烯选择性增加.在乙醇重时空速和反应温度分别为1.0 gC2H5OH×gCat.‒1×h^(‒1)和350℃的条件下,乙醇转化率为78.2%,丁二烯选择性为68.5%.原位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H_(2)^(-)程序升温还原表征结果表明,Co2+中心与PO_(4)^(3‒)基团存在强的配位相互作用,形成稳定且高度分散的[Co-O-P]物种.通过NH_(3)^(-)程序升温脱附(TPD)和吡啶探针分子吸附红外对YPO4和Co-YPO4进行酸性表征,结果表明,YPO_(4)和Co-YPO4表面均是典型的Lewis酸性位点;结合CO_(2)-TPD表征发现,Co^(2+)与YPO4表面部分Y3+位点发生置换,即引入适量的Co会减弱酸性同时增强表面碱性.进一步通过停留时间、乙醇程序升温表面反应和原位乙醇吸附反应漫反射红外光谱测试对反应机理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首先在Co^(2+)位发生脱氢生成乙醛和H_(2),随后乙醛迁移至Y^(3+)位点吸附活化,两分子乙醛依次发生C‒C偶联、加氢以及脱水反应生成丁二烯.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乙醇脱氢是整个反应过程的关键步骤,整体反应路径如下:乙醇→乙醛→丁烯醛→丁烯醇→丁二烯.综上所述,以乙醇作为平台分子合成丁二烯能够丰富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结构体系.本文揭示了磷酸根基团通过配位作用稳定Co^(2+)物种,Co^(2+)和Y^(3+)位点协同催化乙醇选择性生成丁二烯,为乙醇高值转化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丁二烯 脱氢 碳碳偶联 磷酸盐
下载PDF
对甲基苯甲醛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泽壮 刘经伟 +2 位作者 徐骏 杨丽华 茆瑞佳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介绍了甲苯羰基化、对二甲苯卤代水解氧化、对二甲苯间接电氧化和对二甲苯直接氧化等对甲基苯甲醛合成技术研究现状。对催化剂发展进行了评述,指出对二甲苯间接电氧化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结合和对二甲苯直接液相氧化并联产对甲基苯甲... 介绍了甲苯羰基化、对二甲苯卤代水解氧化、对二甲苯间接电氧化和对二甲苯直接氧化等对甲基苯甲醛合成技术研究现状。对催化剂发展进行了评述,指出对二甲苯间接电氧化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结合和对二甲苯直接液相氧化并联产对甲基苯甲酸工艺,具有工业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对二甲苯 对甲基苯甲醛 催化剂
下载PDF
改性硅溶胶封孔剂对多孔Al_(2)O_(3)陶瓷绝缘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黎春阳 唐虎娇 +2 位作者 郑文杰 张俊计 李国军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对硅溶胶进行改性制得有机硅改性硅溶胶封孔剂,并通过浸渍和加热固化的方法对多孔Al_(2)O_(3)陶瓷片进行封孔处理。研究了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封孔Al_(2)O_(3)陶瓷片绝缘性能的影响,并对多孔A... 采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对硅溶胶进行改性制得有机硅改性硅溶胶封孔剂,并通过浸渍和加热固化的方法对多孔Al_(2)O_(3)陶瓷片进行封孔处理。研究了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封孔Al_(2)O_(3)陶瓷片绝缘性能的影响,并对多孔Al_(2)O_(3)陶瓷片封孔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较佳封孔条件为固化温度120℃、固化时间60 min,此时封孔Al_(2)O_(3)陶瓷片的直流和交流击穿电压分别达到最大值10.76 kV和6.01 kV,1000 V绝缘电阻不低于9999 MΩ。封孔Al_(2)O_(3)陶瓷片表面为改性硅溶胶涂层,呈致密无孔隙状态且与基体结合紧密,涂层厚度约为25μm,表面水接触角提高到86.93°,封孔层深度约为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硅溶胶 多孔Al_(2)O_(3) 封孔剂 绝缘性
下载PDF
环状ZSM-5分子筛在苯和乙醇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亮 夏飞 +3 位作者 李啸贤 郑长勇 班渺寒 张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低温下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环状中空ZSM-5分子筛,并以磷酸二氢铵为前体,制备了不同磷负载量的环状中空ZSM-5催化剂,采用XRD,SEM,NH_(3)-TPD,Py-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气相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苯和乙醇烷基化制乙苯进行... 低温下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环状中空ZSM-5分子筛,并以磷酸二氢铵为前体,制备了不同磷负载量的环状中空ZSM-5催化剂,采用XRD,SEM,NH_(3)-TPD,Py-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气相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苯和乙醇烷基化制乙苯进行性能评价和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表明,环状中空ZSM-5催化剂进行磷改性后,催化剂的酸强度降低,随着磷负载量的增加,乙苯选择性逐渐增加,甲苯和丙苯选择性逐渐降低;当磷负载量达到3%(w)后,催化剂外表面强酸位基本消失,此时乙苯选择性最高;在n(苯)∶n(乙醇)=8∶1、340℃、1.0 MPa、WHSV=1 h^(-1)条件下,对该催化剂进行了寿命考察,在300 h反应过程中,乙醇转化率超过99.9%,苯的转化率维持在11%左右,乙基苯的选择性最高达到98.4%,二甲苯相对含量最低达到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中空分子筛 ZSM-5 烷基化 乙苯
下载PDF
正戊烷-正戊烯萃取精馏过程模拟计算
13
作者 栾成昊 于盼虎 +5 位作者 李硕 陈小平 陈修英 刘国勇 王臻 田晖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随着乙烯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其副产物裂解C 5馏分进行分离利用以提高C 5馏分的附加值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正戊烷-正戊烯体系为例,使用常见的3种萃取剂乙腈、甲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对其进行萃取精馏过程模拟计算,在规定纯度(质量分数... 随着乙烯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其副产物裂解C 5馏分进行分离利用以提高C 5馏分的附加值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正戊烷-正戊烯体系为例,使用常见的3种萃取剂乙腈、甲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对其进行萃取精馏过程模拟计算,在规定纯度(质量分数不小于95%)与回收率(不小于90%)的条件下对不同萃取剂模拟能耗进行了对比,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萃取过程的分析与优化,进一步考察了塔板数、原料和萃取剂进料位置、操作回流比、萃取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萃取剂更为合理,优化的操作条件为:理论塔板数65块,原料与萃取剂进料位置分别在第45块和第5块塔板处,回流比3.7,萃取剂流量1030 kg/h。在该条件下,所得正戊烷纯度在95%以上,回收率大于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戊烷 1-戊烯 萃取精馏 乙腈 N -甲基吡咯烷酮 甲乙酮
下载PDF
异辛烷燃烧过程的声场激励调控特性
14
作者 邸立明 欧阳强 +1 位作者 支富祥 史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分析了超声波对异辛烷燃烧的调控作用机理,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了原机三维燃烧数值模拟模型,基于燃烧室内物理嵌入动网格声源面方法,实现将20 kHz振幅为300μm超声波成功馈入燃烧室.将有、无超声波馈入燃烧室的工作... 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分析了超声波对异辛烷燃烧的调控作用机理,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了原机三维燃烧数值模拟模型,基于燃烧室内物理嵌入动网格声源面方法,实现将20 kHz振幅为300μm超声波成功馈入燃烧室.将有、无超声波馈入燃烧室的工作缸压差值作为超声辐射压力扰动,研究了超声场激励对异辛烷的着火延迟期、中间反应组分及敏感性的影响特性.通过对比分析超声馈入方案S_(1)~S_(3)及无超声馈入方案S_(0),结果表明:S_(1)~S_(3)方案均使燃烧相位得以提前,S_(2)和S_(3)中C_(3)H_(6)、IC_(4)H_(8)和C_(2)H_(4)的峰值摩尔分数分别提升42.1%、24.7%、27.5%和21.5%、9.6%、5.3%,且两者异辛烷燃尽时间均提前0.18 s.当量比为1且初始温度分别为1300 K和1700 K时,着火延迟期分别缩短31.8%和6.4%,且均促进了OH自由基的大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辛烷 燃烧特性 燃烧调控 超声场激励 着火延迟期
下载PDF
石墨烯复合载体催化剂在柴油车尾气NO脱除中的应用
15
作者 闫守成 张慧华 +1 位作者 徐倩倩 王煜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6-1465,共10页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有利于柴油车尾气中NO的脱除,为适合柴油车尾气条件和温度,制备一种石墨烯和TiO_(2)复合载体的脱硝催化剂,通过NH_(3)-SCR催化活性评价、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BET)和程序...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有利于柴油车尾气中NO的脱除,为适合柴油车尾气条件和温度,制备一种石墨烯和TiO_(2)复合载体的脱硝催化剂,通过NH_(3)-SCR催化活性评价、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BET)和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表征得出以下结论:对于TiO_(2)载体催化剂,高含量的Ce有利于提高NH_(3)-SCR催化活性,并扩宽活性温度区间,活性组分Fe有利于其低温活性;对于石墨烯载体催化剂,活性组分Ce的催化活性更优越,但Fe更有利于高温活性;针对TiO_(2)和石墨烯复合载体脱硝催化剂,进一步扩宽了催化活性温度区间,改善催化剂反应过程中的粉化现象,但是催化活性略有下降,其中Fe0.1Ce0.4Ti/10%GR催化剂具有最优的NH_(3)-SCR活性,在220~450℃温度区间内NO转化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尾气 石墨烯 复合载体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剂
下载PDF
表面改性剂对填充PP型滑石粉的研究
16
作者 王铎 雷泽一川 周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2,共2页
研究了滑石粉表面改性后对聚丙烯(PP)管材的影响规律。将滑石粉、聚丙烯、表面改性剂等原料在塑料混炼机上充分混合,制成复合材料,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能,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仪及XRD等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官能团。结果表明,... 研究了滑石粉表面改性后对聚丙烯(PP)管材的影响规律。将滑石粉、聚丙烯、表面改性剂等原料在塑料混炼机上充分混合,制成复合材料,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能,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仪及XRD等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官能团。结果表明,改性滑石粉与聚丙烯很有规律的复合,微观结构分布均匀,官能团发生了较大变化,PP∶滑石粉(改性后)=1∶3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达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管材 滑石粉 研究
下载PDF
NH_(4)H_(2)PO_(4)-KHCO_(3)混合粉体对管网甲烷爆炸的抑制特性
17
作者 贾进章 张先如 王枫潇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在自行搭建的管网实验系统中,将常用于抑制甲烷爆炸的碳酸氢钾KHCO_(3)与磷酸二氢铵NH_(4)H_(2)PO_(4)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选取5种不同的粉体配比,对比单一粉体以及各抑爆工况下各测点的爆炸峰值压力、火焰峰值速度和火焰峰值温度等爆... 在自行搭建的管网实验系统中,将常用于抑制甲烷爆炸的碳酸氢钾KHCO_(3)与磷酸二氢铵NH_(4)H_(2)PO_(4)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选取5种不同的粉体配比,对比单一粉体以及各抑爆工况下各测点的爆炸峰值压力、火焰峰值速度和火焰峰值温度等爆炸特征参数,获得抑制管网甲烷爆炸的最佳工况,并阐述了抑爆机理。结果表明:混合粉体对管网甲烷爆炸的抑制性能优于单一粉体;KHCO_(3)与NH_(4)H_(2)PO_(4)都易受热分解;其中,KHCO_(3)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迅速完成热解过程,从而吸收更多的反应热,抑爆性能优于NH_(4)H_(2)PO_(4)粉体;混合粉体中,抑爆效果随着KHCO3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在5种混合比例中,当KHCO_(3)与NH_(4)H_(2)PO_(4)质量比为2.0:1.0时,抑爆效果最佳。KHCO_(3)与NH_(4)H_(2)PO_(4)表现出良好的爆炸抑制效果,研究所得结论可为抑制甲烷爆炸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爆炸 混合粉体 抑爆性能 混合比例 实验管网
下载PDF
乙烯绿色低碳生产技术进展
18
作者 王红秋 侯雨璇 黄格省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2期74-79,86,共7页
科技与产业的有效结合推动乙烯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从装置结构、涂层材料、动力供应、原材料等方面综述了乙烯绿色低碳生产技术进展。提出通过炉管强化传热技术、炉管涂层技术与新型炉管材料的应用优化裂解炉热效率;有机框架材料等新... 科技与产业的有效结合推动乙烯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从装置结构、涂层材料、动力供应、原材料等方面综述了乙烯绿色低碳生产技术进展。提出通过炉管强化传热技术、炉管涂层技术与新型炉管材料的应用优化裂解炉热效率;有机框架材料等新型分离材料具有优化乙烯分离过程的潜力;可再生能源装机和消纳能力的提高,为乙烯装置的电气化提供了绿色基础;采用生物质、废塑料、二氧化碳等原料替代化石原料将从原料端实现乙烯生产的绿色化。此外,生产过程智能化以及用能清洁化等也将在减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装置 绿色低碳 技术创新 乙烯裂解炉 电气化
下载PDF
C_(3)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究及建议
19
作者 双玥 夏静怡 韩月明 《化学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分析预测了我国丙烯及其衍生物聚丙烯、丙烯腈、丙烯酸、苯酚/丙酮、环氧丙烷、丁辛醇等的市场供需情况;指出了我国C_(3)产业链产能全面过剩的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进入C_(3)产业链的切入点、高质量发展建议。
关键词 丙烯及其衍生物 C_(3)产业链 市场分析预测 高质量发展 建议
下载PDF
环醚直接双羰基化合成α,ω-二元羧酸
20
作者 马长坡 赖楹 +3 位作者 赵天歌 张小炫 刘海超 杨维冉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二元羧酸是制备聚酰胺、聚酯和聚氨酯的重要中间体,其传统合成途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己二酸为例,其主要工业生产工艺是利用硝酸氧化KA油,该方法存在KA油产量低和产生大量温室气体N2O等问题.因此,探索工艺绿色、原子有效和采用可再生... 二元羧酸是制备聚酰胺、聚酯和聚氨酯的重要中间体,其传统合成途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己二酸为例,其主要工业生产工艺是利用硝酸氧化KA油,该方法存在KA油产量低和产生大量温室气体N2O等问题.因此,探索工艺绿色、原子有效和采用可再生原料的二元羧酸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环醚和多元醇很容易从生物质原料中得到,以它们为原料,通过双羰基化直接制备二元羧酸,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反应途径.但目前大多数文献报道由环醚或多元醇通过羰基化反应生成的产物主要是C+1单羧酸.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碘催化生物质衍生的多元醇的加氢脱氧,研究发现,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多元醇可以选择性地形成多碘取代化合物的中间体.受此启发,本文报道了一种由环醚或多元醇形成二碘代物中间体,然后直接通过双羰基化反应生成对应的C+2二羧酸的新策略.由于己二酸是最重要的二元羧酸之一,且四氢呋喃(THF)可以从丰富的生物质衍生的糠醛中获得,本文重点研究了通过双羰基化反应直接利用THF合成己二酸.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以铑盐为催化剂,碘为促进剂,乙酸和水为混合溶剂,在170℃,CO和H_(2)条件下,THF可以84%的产率转化为己二酸.循环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在5次循环后仍能够稳定运行.该催化体系不仅适用于各种环醚,也适用于不同的伯二醇合成对应的C+2α,ω-二元羧酸.通过对反应中间体进行检测以及控制实验研究发现,选择性生成1,4-二碘丁烷中间体是进一步双羰基化制备己二酸的关键,而生成烯烃中间体和单碘代物中间体是形成副产物戊酸的主要原因.在实验结果和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THF转化为己二酸的反应机理.在反应中,活性铑常以Rh(I)的形式存在,并且从质谱中观察到了[Rh(CO)_(2)I_(2)]−阴离子,它可以在羰基化条件下由不同的铑前体(例如RhCl_(3))经过CO和碘还原后衍生.具体反应步骤为,首先铑催化剂催化H2和I2生成HI,然后THF与HI反应生成1,4-二碘丁烷中间体,此中间体经过铑催化活化在两端分别进行羰基化反应,最终生成产物己二酸.通过质谱检测到两个推测的中间体,进一步证实该反应机理.综上,本文为己二酸、戊二酸和其他重要的二羧酸(如1,7-庚二酸和1,8-辛二酸)的有效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策略,为二元羧酸的高效、绿色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ω-二元羧酸 双羰基化 环醚 多元醇 己二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