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9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法制备ZrO_(2)催化甘油酯交换反应性能
1
作者 杨娜美 李芳 +2 位作者 安华良 薛伟 赵新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8-348,共11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rO_(2)催化剂,用于催化甘油(GLY)与碳酸二甲酯(DMC)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甘油酯(GC)。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N_(2)等温吸附-脱附、程序升温脱附(TPD)等手段对ZrO_(2)催化剂进行...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rO_(2)催化剂,用于催化甘油(GLY)与碳酸二甲酯(DMC)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甘油酯(GC)。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N_(2)等温吸附-脱附、程序升温脱附(TPD)等手段对Zr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_(2)催化性能高度依赖于其表面中强碱性位点密度,当焙烧温度为600℃时,所制备的ZrO_(2)-600催化剂表面中强碱性位点密度较大;在反应温度90℃下反应90 min, GLY转化率为96.1%,GC选择性为86.2%。重复使用第3次时,由于ZrO_(2)表面碱性位点密度减小、孔道坍塌以及部分ZrO_(2)样品溶解在DMC中,GLY转化率和GC选择性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碳酸甘油酯 酯交换 ZrO_(2) 水热法
下载PDF
3D多级孔炭负载铜催化剂及其合成碳酸二甲酯性能研究
2
作者 裴永丽 李挺 +2 位作者 王海堂 武江红 康茂萍 《煤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14-117,126,共5页
以ɑ-纤维素和NaHCO3为原料,采用生物质发泡法制得大孔、介孔和微孔共存的三维(3D)多级孔炭(HPC);以硝酸铜为铜源,通过调变铜负载量制得3D多级孔炭负载铜催化剂(y Cu/HPC),并考察其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以ɑ-纤维素和NaHCO3为原料,采用生物质发泡法制得大孔、介孔和微孔共存的三维(3D)多级孔炭(HPC);以硝酸铜为铜源,通过调变铜负载量制得3D多级孔炭负载铜催化剂(y Cu/HPC),并考察其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铜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0%时,10Cu/HPC催化剂在DMC合成反应中时空收率(STYDMC)和转换频率(TOF)分别达1778 mg/(g·h)和13.8 s^(-1)。N2吸附、XRD、TEM等表征表明:3D多级孔结构不但有利于铜物种的高度分散,同时可加快底物分子的传质速率,从而提升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DMC) 3D多级孔炭 铜催化剂 活性
下载PDF
CO_(2)与甘油直接合成甘油碳酸酯研究进展
3
作者 白斌 杨永昶 +3 位作者 马博 吴蒙 康雨欣 丁亮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25-27,共3页
甘油碳酸酯作为高附加值的甘油衍生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在生活和生产应用方面潜力巨大。由于碳排放及甘油溢出问题日益显著,以CO_(2)与甘油为底物直接合成甘油碳酸酯是解决其问题最为绿色经济的的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CO_... 甘油碳酸酯作为高附加值的甘油衍生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在生活和生产应用方面潜力巨大。由于碳排放及甘油溢出问题日益显著,以CO_(2)与甘油为底物直接合成甘油碳酸酯是解决其问题最为绿色经济的的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CO_(2)与甘油直接合成甘油碳酸酯的研究进展,主要评述了以不同金属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对CO_(2)与甘油直接合成甘油碳酸酯反应的作用,并分析了脱水剂对该反应的影响。该综述可为CO_(2)与甘油直接合成甘油碳酸酯催化剂的设计、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甘油 甘油碳酸酯 催化剂
下载PDF
含脱水剂的碳酸二甲酯直接合成法催化体系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庆彦 张帅 +6 位作者 谷云含 王茁 王锦涛 李莉 王延吉 王寰 乔金栋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93-1616,共24页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环境友好型绿色化学品,利用CO_(2)和CH_(3)OH直接合成DMC是近年来CO_(2)清洁转化的一个研究重点。设计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和反应工艺促进CO_(2)的转化,是DMC直接合成法能否工业化的技术关键。本工作综述了...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环境友好型绿色化学品,利用CO_(2)和CH_(3)OH直接合成DMC是近年来CO_(2)清洁转化的一个研究重点。设计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和反应工艺促进CO_(2)的转化,是DMC直接合成法能否工业化的技术关键。本工作综述了CO_(2)和CH_(3)OH直接合成DMC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反应机理,主要包括离子液体催化剂、碱金属碳酸盐催化剂、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等,阐述了各种脱水剂的脱水原理和对反应的促进作用,对不同催化-脱水体系的优势及缺点进行分析。据此预测,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和对水选择渗透性强的膜材料,构建和实施新型的脱水工艺,将是今后DMC直接合成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甲醇 碳酸二甲酯 催化剂 脱水剂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贵生 《工业催化》 CAS 2023年第3期31-38,共8页
碳酸二甲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应用领域广泛。综述碳酸二甲酯的主要生产技术工艺,包括光气法、酯交换法、氧化羰基化法、甲醇与CO_(2)合成法、甲醇与尿素合成法、草酸二甲酯脱羰基法等。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 碳酸二甲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应用领域广泛。综述碳酸二甲酯的主要生产技术工艺,包括光气法、酯交换法、氧化羰基化法、甲醇与CO_(2)合成法、甲醇与尿素合成法、草酸二甲酯脱羰基法等。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工程 碳酸二甲酯 甲醇 尿素 草酸二甲酯
下载PDF
氨基甲酸酯型有机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6
作者 杨建国 李金柱 +2 位作者 徐琰 翟留宾 张洪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96-2704,共9页
碳酸乙烯酯(EC)和四乙烯五胺(TEPA)通过加成反应制备了用于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乙酯(EMC)的氨基甲酸酯型有机催化剂(TEPA-EC)。采用FTIR、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其催化机理,考察了合成和使用条件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对TEPA-EC的稳定... 碳酸乙烯酯(EC)和四乙烯五胺(TEPA)通过加成反应制备了用于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乙酯(EMC)的氨基甲酸酯型有机催化剂(TEPA-EC)。采用FTIR、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其催化机理,考察了合成和使用条件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对TEPA-EC的稳定性和耐水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TEPA-EC中的叔胺基甲酸羟乙酯基团通过协同氢键催化酯交换反应;EC与TEPA按物质的量比5∶1在140℃反应2 h制得的TEPA-EC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对于n(DMC)∶n(EtOH)=2∶1在78℃反应7 h的酯交换反应,当EtOH 4.60 g、TEPA-EC用量为1%时(以原料总质量计,下同),EtOH的转化率为59.50%、EMC的选择性为83.77%,催化效率与工业化应用的乙醇钠相当;用量3%的TEPA-EC在8次重复使用和14次带水循环使用过程中,EtOH的转化率、EMC的选择性分别在62.35%、86.03%和57.33%、87.91%左右,优于乙醇钠的稳定性和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甲乙酯 四乙烯五胺 合成 氨基甲酸酯 有机催化剂 氢键 酯交换
原文传递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CO_(2) into cyclic carbonates under atmospheric by halogen and metal-free poly(ionic liquid)s 被引量:2
7
作者 Bowen Jiang Jia Liu +1 位作者 Guoqiang Yang Zhibing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02-211,共10页
A novel series of halogen free, hydroxyl group containing poly(ionic liquid)s(PILs) was first synthesized from glycerol dimethyl acrylate(GDA) and 1-vinyl imidazole(1-VIM) through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follow b... A novel series of halogen free, hydroxyl group containing poly(ionic liquid)s(PILs) was first synthesized from glycerol dimethyl acrylate(GDA) and 1-vinyl imidazole(1-VIM) through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follow by an alkylation step and an ion-exchange procedure to form the final imidazolium hydrogen carbonate heterogenous catalyst poly(HCO_(3)-OH-n).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varying the monomer ratio between GDA and 1-VIM. Among them, poly(HCO_(3)-OH-2) exhibited the highest catalytic activity for CO_(2)cycloaddition, with the yield of chloropropene carbonate 90% under mild conditions(80℃, 0.1 MPa, 12 h, 0.15 g catalyst for 32 mmol epichlorohydrin) in the absence of any cocatalyst, metal or solvent. A range of substrates with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under atmosphere was obtained. The poly(HCO_(3)-OH-n) catalyst is collectable and still remains acceptable catalytic activity after six runs. Finally, a preliminary kinetic is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poly(HCO_(3)-OH-2) with the activation energy value of 79.5 kJ·mol^(-1).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at the poly(HCO_(3)-OH-n) enable to reach efficient CO_(2) conversion under mil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POLYMERIZATION Heterogeneous catalyst Kinetic modeling
下载PDF
无氯型气相亚硝酸甲酯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燕 陈健 刘华伟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10期65-70,82,共7页
无氯型催化剂的开发一直是气相亚硝酸甲酯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工艺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近些年国内外该类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指出了该类催化剂的研发方向。
关键词 无氯型催化剂 亚硝酸甲酯 羰基合成 碳酸二甲酯
下载PDF
电子级碳酸二甲酯的工艺技术及市场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贾堃 王佳兵 秦凤祥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期15-19,共5页
碳酸二甲酯(DMC)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物,因其具有低毒性、优异环保性及多反应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文章阐述DMC应用领域、工艺路线及市场供需;着重介绍DMC各类生产工艺及其优劣势,同时对电子级DMC提纯方法的进展进行报道分析... 碳酸二甲酯(DMC)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物,因其具有低毒性、优异环保性及多反应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文章阐述DMC应用领域、工艺路线及市场供需;着重介绍DMC各类生产工艺及其优劣势,同时对电子级DMC提纯方法的进展进行报道分析。2021年,中国碳酸二甲酯年需求量为65万吨,其中电子级DMC年需求量占比超三成;DMC年产能总量为128.8万吨,电子级DMC年产能总量为19万吨。此外,文章以新能源产业为切入点,对近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锂电池出货量进行统计分析及推算,最终预测2025年中国电子级DMC年需求量将达到25万吨,2021至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7%,具有优异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电子级 市场 技术 新能源
下载PDF
国内碳酸二甲酯生产及市场分析预测
10
作者 郑惠 米多 《化学工业》 CAS 2023年第3期60-65,共6页
以2022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预测了我国碳酸二甲酯及其下游领域的生产、市场供需、价格等情况;指出,碳酸二甲酯产能扩张中,工业级产品占比较大,高端电子级产品占比较小。建议新投资的碳酸二甲酯装置采用先进技术,突破高端电子级产品技术... 以2022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预测了我国碳酸二甲酯及其下游领域的生产、市场供需、价格等情况;指出,碳酸二甲酯产能扩张中,工业级产品占比较大,高端电子级产品占比较小。建议新投资的碳酸二甲酯装置采用先进技术,突破高端电子级产品技术壁垒,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分配产品等级,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下游应用领域 生产建设 市场分析预测 建议
下载PDF
CO_(2)与炔丙醇羧环化合成α-亚烷基环状碳酸酯研究进展
11
作者 段欣冉 卢雪玉 +3 位作者 平冉 董继庆 刘福胜 刘猛帅 《化工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65-73,共9页
CO_(2)是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无毒且可再生的C1资源,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能源及精细化学品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炔丙醇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且易于功能化。α-亚烷基环状碳酸酯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主要应用于药物化学、有机... CO_(2)是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无毒且可再生的C1资源,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能源及精细化学品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炔丙醇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且易于功能化。α-亚烷基环状碳酸酯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主要应用于药物化学、有机合成等领域。CO_(2)和炔丙醇经羧环化反应制备α-亚烷基环状碳酸酯的过程可实现对CO_(2)的资源化利用,且该反应路线具有原子经济性。围绕CO_(2)与炔丙醇的羧环化反应,系统综述了不同类型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新型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转化 炔丙醇 α-亚烷基环状碳酸酯 多功能催化剂
下载PDF
二氧化碳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洋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4期79-82,共4页
以CO_(2)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是一条绿色可持续路径,不仅可以将CO_(2)资源化利用,还可以实现碳减排,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CO_(2)与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的特点,但由于反应条件及转化率的问题一直处于实验室研究阶... 以CO_(2)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是一条绿色可持续路径,不仅可以将CO_(2)资源化利用,还可以实现碳减排,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CO_(2)与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的特点,但由于反应条件及转化率的问题一直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因此,开发高效的催化剂体系,使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是推动CO_(2)直接氧化法技术路线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不同类型催化剂用于CO_(2)与甲醇合成反应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催化剂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为碳酸二甲酯绿色合成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甲醇 催化剂 碳酸二甲酯
下载PDF
包覆沥青的制备方法及市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月亮 王佳兵 +3 位作者 尹勇勇 李晓翔 李庆耀 秦凤祥 《化工管理》 2023年第13期26-29,共4页
沥青是原油蒸馏或煤炼焦加工过程产生的一种大宗化学品,用途广泛但工业附加值较低,其作为炭前驱体制备包覆沥青等高品质人造炭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及负极材料改性领域,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文章从制备方法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对... 沥青是原油蒸馏或煤炼焦加工过程产生的一种大宗化学品,用途广泛但工业附加值较低,其作为炭前驱体制备包覆沥青等高品质人造炭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及负极材料改性领域,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文章从制备方法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对包覆沥青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与分析,并指出包覆沥青产品虽然具有优秀的市场前景,但是其制备方法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包覆沥青 制备方法 催化交联法 市场分析
下载PDF
对如何提高氯代碳酸乙烯酯收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之朋 王德楼 +1 位作者 冉升亮 刘宇宁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20-22,共3页
主要介绍在紫外光引发和引发剂的作用下碳酸乙烯酯与氯气反应合成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合成方法,并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反应条件来验证影响氯代碳酸乙烯酯收率的因素,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效的办法来提高氯代碳... 主要介绍在紫外光引发和引发剂的作用下碳酸乙烯酯与氯气反应合成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合成方法,并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反应条件来验证影响氯代碳酸乙烯酯收率的因素,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效的办法来提高氯代碳酸乙烯酯收率的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碳酸乙烯酯(EC) 氯代碳酸乙烯酯(CEC) 引发剂 收率
下载PDF
甲醇钠催化合成碳酸甲乙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查诺明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642-645,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合成碳酸甲乙酯(EMC)的工艺现状。并在实验条件下以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二乙酯(DEC)为原料,用甲醇钠(CH_(3)ONa)催化合成了EMC。其中重点研究了投料比、实验时长、实验温度及催化剂加入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CH_(... 介绍了国内外合成碳酸甲乙酯(EMC)的工艺现状。并在实验条件下以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二乙酯(DEC)为原料,用甲醇钠(CH_(3)ONa)催化合成了EMC。其中重点研究了投料比、实验时长、实验温度及催化剂加入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CH_(3)ONa的催化活性表现良好,在CH_(3)ONa的催化反应下最适合的合成条件是:25℃下,催化剂CH_(3)ONa加入量占投料总质量的0.1%,DMC与DEC投料物质的量比2∶1,实验时长0.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钠 碳酸二甲酯 碳酸甲乙酯 碳酸二乙酯 酯交换
下载PDF
氯代碳酸乙烯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存影 张文敏 +2 位作者 马德龙 王德楼 冉升亮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32-35,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氯代碳酸乙烯酯(CEC)的合成工艺的改进过程。通过改变引发条件、引发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氯气流量、反应温度等,实时监测反应进行的过程和产品收率。通过对色谱测试结果分析,得到最佳合成工艺条件:蓝光灯照射,... 利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氯代碳酸乙烯酯(CEC)的合成工艺的改进过程。通过改变引发条件、引发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氯气流量、反应温度等,实时监测反应进行的过程和产品收率。通过对色谱测试结果分析,得到最佳合成工艺条件:蓝光灯照射,采用分批次加入引发剂B,先以60 g/h的恒定流速向原料EC中通氯气380 g为基础,再以40 g/h的流速通继续氯气,最优通气量为460 g,反应温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氯代碳酸乙烯酯(CEC) 合成工艺
下载PDF
二氧化碳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璐 赵丹 +2 位作者 刘锦阳 刘程发 李楠楠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11期53-58,67,共7页
本文介绍了以CO_(2)和CH_(3)OH为原料直接合成DMC的绿色化学反应的主要合成方法、热力学和反应机理,对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有机金属催化剂、金属有机骨架(MOFs)、离子液体及杂多酸催化剂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效果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二... 本文介绍了以CO_(2)和CH_(3)OH为原料直接合成DMC的绿色化学反应的主要合成方法、热力学和反应机理,对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有机金属催化剂、金属有机骨架(MOFs)、离子液体及杂多酸催化剂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效果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二氧化碳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以提高DMC产率的策略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二氧化碳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二氧化碳 催化剂
下载PDF
CO_(2)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鹏阳 张彩东 +3 位作者 么洪勇 田志强 韩星 王雪琦 《工业催化》 CAS 2023年第2期24-32,共9页
CO_(2)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是降低碳排放和利用碳资源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综述近年来CO_(2)和甲醇直接合成DMC催化剂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不同催化体系(均相、非均相、添加脱水剂)对直接合成DMC的催化作用及反... CO_(2)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是降低碳排放和利用碳资源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综述近年来CO_(2)和甲醇直接合成DMC催化剂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不同催化体系(均相、非均相、添加脱水剂)对直接合成DMC的催化作用及反应机理,并对后续催化剂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化工 二氧化碳 直接合成 碳酸二甲酯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尿素与甲醇均相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赵新强 邬长城 +2 位作者 杨红健 王延吉 张继炎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0-205,共6页
 在对尿素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较详细地研究了乙酸锌和二丁基氧化锡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实验表明,以乙酸锌作催化剂时,DMC收率随尿素浓度增加而增加,但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下降,而且以尿素浓度的影...  在对尿素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较详细地研究了乙酸锌和二丁基氧化锡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实验表明,以乙酸锌作催化剂时,DMC收率随尿素浓度增加而增加,但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下降,而且以尿素浓度的影响为更强;结合观察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色泽、形态变化和XRD分析,证明存在着乙酸锌与甲醇作用生成氧化锌、乙酸甲酯和水的副反应。水分是抑制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以正交实验评价了各因素对二丁基氧化锡催化作用的影响,得到以下较佳因素水平:甲醇/尿素摩尔比44,二丁基氧化锡/尿素摩尔比0.2,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6h。由极差分析该4因素的重要性次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最后,就乙酸锌、二丁基氧化锡、异丙醇铝和氯化锌均对尿素和甲醇合成DMC反应有催化活性,认为该反应为Lewis酸催化反应。提出了其反应机理为甲醇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解离吸附,形成的甲氧基进攻氨基甲酸酯的羰基碳与氨基进行交换形成碳酸二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催化 合成 尿素 甲醇 碳酸二甲酯 反应机理 催化剂 乙酸锌 二丁基氧化锡
下载PDF
介孔固体碱催化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 被引量:36
20
作者 魏彤 王谋华 +2 位作者 魏伟 孙予罕 钟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59-962,共4页
将KI、K2CO3和KOH负载在介孔活性炭上制备了介孔固体碱,并将其应用于碳酸丙烯酯和甲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研究了碱强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甲醇与碳酸丙烯酯摩尔比的影响,同时对催化剂的再生行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介孔固体碱 催化 酯交换法 合成 碳酸二甲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