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聚乳酸材料的性能对比
1
作者 乔思杰 邢桐贺 +5 位作者 童爱心 史芷丞 潘恒 刘可帅 余豪 陈凤翔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3,共7页
为进一步揭示国内外产聚乳酸(PLA)性能间的差异,选用国内外某公司生产的聚乳酸粒料和有益母粒为研究对象,借助凝胶渗透色谱仪、光学显微镜、自动旋光仪、X射线衍射仪、黏度仪、流变仪、热重分析仪、熔融指数仪表征2种粒料的分子量、表... 为进一步揭示国内外产聚乳酸(PLA)性能间的差异,选用国内外某公司生产的聚乳酸粒料和有益母粒为研究对象,借助凝胶渗透色谱仪、光学显微镜、自动旋光仪、X射线衍射仪、黏度仪、流变仪、热重分析仪、熔融指数仪表征2种粒料的分子量、表面形貌及光学纯度、结晶度、熔体流变性能及热稳定性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国外某公司生产的聚乳酸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晶度、光学纯度优于国内某公司产品,其热稳定性略优于国内某公司产品,且国外某公司聚乳酸产品表现出更高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和更优异的加工性能。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的PLA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结晶结构 母粒 结晶程度 流变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非织造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王宏伟 杨人元 +4 位作者 周腾 占晓 徐余欢 龙雪彬 秦舒浩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为满足市场对对复合材料高性能、绿色和环保的要求,本研究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80纤维)为基体,亚麻纤维为增强体,采用针刺非织造技术和热压技术成功制备了一种工序简单、力学性能优异、可生物降解的亚麻纤维增强4080纤维的复合材... 为满足市场对对复合材料高性能、绿色和环保的要求,本研究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080纤维)为基体,亚麻纤维为增强体,采用针刺非织造技术和热压技术成功制备了一种工序简单、力学性能优异、可生物降解的亚麻纤维增强4080纤维的复合材料。研究了成型温度、成型时间、亚麻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形貌、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模压工艺为温度180℃、时间12 min。亚麻纤维含量(质量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最大,分别为36.51、40.56和1963.17 MPa。升温可使4080纤维熔融提高黏结性,但超180℃会破坏亚麻纤维组织;模压时间不足12 min,4080纤维熔融不完全,超12 min会破坏化学结构。亚麻纤维含量增加,拉伸强度等先增后减,断裂伸长率先减后增。热稳定性方面,4080纤维比例增大,起始热分解温度和最大热分解温度升高。形貌分析显示亚麻纤维含量为40%时,纤维黏附性最好。该工艺环境友好、简单,有望用于汽车内饰等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亚麻纤维 热压 非织造垫 聚酯纤维
下载PDF
成核剂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进展
3
作者 赵亚琼 李天然 +5 位作者 张宇 严峰 黄悦 盛帅 杨小平 张跃飞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高强度、刚度及较好的耐化学性等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结晶速率较慢、模具温度较高、生产周期较长,在生产过程中成型加工较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添加填料或加入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高强度、刚度及较好的耐化学性等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结晶速率较慢、模具温度较高、生产周期较长,在生产过程中成型加工较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添加填料或加入成核剂等方法改善PET的性能,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原料的消耗量可降低30%以上。近年来,无机、有机和高分子成核剂发展逐渐完善,其中,高分子成核剂不仅具有成核剂作用,还具有促进剂作用,有效地促进了PET的分子运动,这是小分子成核剂不具备的。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新型填料和成核剂,优化其结构及添加方式,进一步改善PET的性能,并推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填料 成核剂 熔融共混 结晶性能
原文传递
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融包覆制备缓释肥的研究
4
作者 林叶春 令狐昌开 +4 位作者 龙勇 符德龙 冯小芽 李洪勋 罗筑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89,共8页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进行增塑,进一步提高熔体流动性,使PBAT改性材料能够在120℃下用简单的搅拌工艺对复合肥颗粒进行环境友好的无溶剂熔融包覆,在此基础上填充一定量的疏水钙镁磷肥粉提高缓释效果,得到包膜完整且达到缓释要求的缓释复合肥,并对包膜形态进行评估,对缓释肥料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试。钙镁磷肥粉的填充显著增强了缓释性能,在土柱淋溶实验中,24 h的养份释放低于15%,28 d养份累计释放约为80%,养份持续释放达20 d以上,为经济便捷地制备绿色环保的缓释肥提供借鉴,也为拓展PBAT等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钙镁磷肥 熔融包覆 缓释肥料
下载PDF
通过反应热裂解-气质联用法鉴别聚酯材料
5
作者 潘斐 步峰 +2 位作者 叶淋泉 董晓明 曾乐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89,共5页
常见的聚酯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等。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3种聚酯常混合使用。三者在化学结构上相似,重复结构单元中仅相差1~2个CH_(2),三者物理及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因... 常见的聚酯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等。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3种聚酯常混合使用。三者在化学结构上相似,重复结构单元中仅相差1~2个CH_(2),三者物理及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因此,在实际检测中,这3种聚酯很难通过普通方法进行区分。为了更快捷、有效地鉴别聚酯材料,利用一种改良的热裂解气质联用的鉴定方法,将聚酯材料先与部分甲基化试剂混合后,采用热裂解仪进行反应热裂解测试,生成构成聚酯单体的甲酯,再用气质联用仪快速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单体甲酯化衍生物出峰较快,分离度较好,能在5 min内鉴别PET、PBT、PTT及其共混物,与红外光谱法、熔点法、核磁法、普通热裂解法相比,整个分析过程更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分析 聚酯材料鉴别 反应热裂解法 气相色谱 质谱
原文传递
阻燃增强PBT的灼热丝性能研究
6
作者 沈彬 刘志刚 李二响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0,共4页
通过卤素阻燃剂与磷系、氮系、磷氮系阻燃剂的多元复配,对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灼热丝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溴化聚苯乙烯、三氧化二锑、二乙基次磷酸铝(ADP)、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成碳型复合... 通过卤素阻燃剂与磷系、氮系、磷氮系阻燃剂的多元复配,对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灼热丝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溴化聚苯乙烯、三氧化二锑、二乙基次磷酸铝(ADP)、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成碳型复合无卤阻燃剂(KCP)等阻燃剂体系进行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卤素或者无卤阻燃剂体系的增强PBT材料无法满足IEC60335-1关于无人看管电器载流部件的灼热丝性能指标要求,通过不同类型阻燃剂复配,利用溴-氮-磷协同阻燃,最终可以实现最高同时满足GWIT>825℃、GWFI>960℃、UL 94 V-0的PBT增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阻燃 高灼热丝 起燃温度 增强
下载PDF
酯交换抑制剂对PC/PET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徐星驰 王时远 +2 位作者 陈锐 陈金伟 刘亚辉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分别选用磷酸二氢钠、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苯酯、焦磷酸二氢二钠作为聚碳酸酯(P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酯交换抑制剂,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PC/PET合金材料。研究了4种酯交换抑制剂对材料的流动性、力学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 分别选用磷酸二氢钠、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苯酯、焦磷酸二氢二钠作为聚碳酸酯(P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酯交换抑制剂,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PC/PET合金材料。研究了4种酯交换抑制剂对材料的流动性、力学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DSC测试表明,这4种酯交换抑制剂的加入均导致PC和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值降低,同时,降低了PET树脂的结晶度。酯交换抑制剂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了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磷酸三苯酯和亚磷酸三苯酯在抑制酯交换反应的同时,具有增塑作用,使材料的热变形温度降低。磷酸二氢钠和焦磷酸二氢钠作为酯交换抑制剂分别使材料的热变形温度提升至99.9、98.4℃。添加0.3%焦磷酸二氢二钠的材料综合性能较好,其冲击强度为16.8 kJ/m^(2),热变形温度为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抑制剂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合金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沧州大化高硅含量聚碳酸酯投料试车成功
8
《有机硅材料》 2025年第1期82-82,共1页
日前,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硅含量共聚聚碳酸酯(PC)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成为继6%硅含量共聚PC、溴化PC等特种PC上市后的又一突破。硅共聚PC是在合成过程中嵌段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共聚PC。通过引入有机硅基团,硅共聚PC的柔性、耐低... 日前,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硅含量共聚聚碳酸酯(PC)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成为继6%硅含量共聚PC、溴化PC等特种PC上市后的又一突破。硅共聚PC是在合成过程中嵌段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共聚PC。通过引入有机硅基团,硅共聚PC的柔性、耐低温性、协效阻燃性、流动性等性能大幅改善。20%硅含量共聚PC由沧州大化独立自主研发,具有高硅含量、耐低温冲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料试车 耐低温性 聚碳酸酯 聚二甲基硅氧烷 协效阻燃 硅含量 沧州大化 流动性
下载PDF
聚醚多元醇生产工艺改进探讨
9
作者 郭媛媛 李杨 《广东化工》 2025年第4期76-77,75,共3页
聚醚多元醇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传统的KOH催化工艺存在副产物多、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探讨了DMC催化剂的引入及喷淋式反应釜的应用。DMC催化工艺通过减少催化剂用量、降低不饱和度、提升分子量,显著提高了产品... 聚醚多元醇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传统的KOH催化工艺存在副产物多、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探讨了DMC催化剂的引入及喷淋式反应釜的应用。DMC催化工艺通过减少催化剂用量、降低不饱和度、提升分子量,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和能耗。通过案例分析显示,DMC催化工艺大幅优化了生产效益,并提高了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产能与产品性能,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多元醇 DMC催化剂 KOH催化工艺 喷淋式反应釜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新疆某印染废水处理关于中水回用的案例应用分析
10
作者 王伟浩 赵会芳 刘金亮 《聚酯工业》 2025年第1期36-38,共3页
针对新疆某印染废水处理的尾水回用问题,进行了中水回用的技术方案研究,通过技术方案的实施,印染废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5 000 m^(3)/d,中水回用设施处理规模238.5 m^(3)/h,可回收达标的产水200.3 m^(3)/h,产水回用率达到84.0%,余下的浓水... 针对新疆某印染废水处理的尾水回用问题,进行了中水回用的技术方案研究,通过技术方案的实施,印染废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5 000 m^(3)/d,中水回用设施处理规模238.5 m^(3)/h,可回收达标的产水200.3 m^(3)/h,产水回用率达到84.0%,余下的浓水,直接进入MVR系统,既能满足水回用要求,又能节省水耗,同时结合MVR蒸发技术实现了近零排放,有效地利用和节约有限的、宝贵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废水排放量,减少水环境的污染,达到了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系统配套新建中水管道17 930 m,中水管网选用钢丝网骨架PE复合给水管,中水管承压能力1.0 MPa,本工艺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 废水 中水回用 污染
下载PDF
高弹性聚氨酯高分子的研究
11
作者 徐杰阳 《聚酯工业》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弹性高分子材料技术,通过精确控制重量百分比,精心调配了包括约一半质量分数的聚氨酯主聚合物、约一半质量分数的聚丙烯酸酯辅助聚合物、约1/10质量分数的增容剂以及适量的填充剂、增塑剂和界面改性剂。在适宜的工艺条...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弹性高分子材料技术,通过精确控制重量百分比,精心调配了包括约一半质量分数的聚氨酯主聚合物、约一半质量分数的聚丙烯酸酯辅助聚合物、约1/10质量分数的增容剂以及适量的填充剂、增塑剂和界面改性剂。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成功开发了一种性能卓越的高弹性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具有出色的弹性,能够完全恢复原状并保持高度弹性,还具备优异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能,非常适合高强度和高应力的应用环境。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强度确保了对外界冲击和挤压的有效防护,使得该材料在多样化的工程和工业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不仅推动了相关技术领域的显著进步,还为行业带来了实质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弹性高分子 聚氨酯 聚丙烯酸
下载PDF
酿酒酵母孢子固定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水解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12
作者 白佳文 王亚森 +4 位作者 杜祥坤 佀辰钰 兰周格 中西秀树 李子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4,共7页
基于酿酒酵母孢子表面展示系统,实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水解酶FAST-PETase的孢子固定化。使用整合型质粒pRS306-TEF1pr-ss-FAST-PETase,将编码FAST-PETase的基因插入到酿酒酵母dit1Δ缺陷型菌株的基... 基于酿酒酵母孢子表面展示系统,实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水解酶FAST-PETase的孢子固定化。使用整合型质粒pRS306-TEF1pr-ss-FAST-PETase,将编码FAST-PETase的基因插入到酿酒酵母dit1Δ缺陷型菌株的基因组中,使蛋白更加稳定的表达。以双-2-(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bis(2-hydroxyethyl)terephthalate,BHET]为底物,对孢子固定化FAST-PETase的最适反应条件、热稳定性、pH耐受性、洗涤剂/有机试剂耐受性和重复使用能力进行研究。孢子固定化FAST-PETase的最适反应条件为50℃,pH 8.0。在30~80℃孵育12 h后,能保留82%以上的活性。同样地,在pH 5.0~9.0孵育12 h后,也能保持78%以上的活性。与游离酶相比,孢子固定化FAST-PETase对有机试剂也有一定的抗性,在重复使用7次后仍然保留初始活性的35%。该研究利用酿酒酵母孢子表面展示系统成功实现孢子固定化FAST-PETase,并将其应用于BHET的水解中,为PET塑料的长期降解提供了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孢子表面展示 FAST-PETase BHET降解 酶学性质
下载PDF
高强度玻璃纤维对阻燃增强PET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涛 康鹏 +3 位作者 辛琦 赵航 娄硕 高达利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研究了高强度玻璃纤维对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高性能阻燃增强PET材料,同时分析了高强度玻璃纤维和普通无碱玻璃纤维在PET材料中的尺寸分布。结果表明:高强度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可以有... 研究了高强度玻璃纤维对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高性能阻燃增强PET材料,同时分析了高强度玻璃纤维和普通无碱玻璃纤维在PET材料中的尺寸分布。结果表明:高强度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阻燃增强PET材料的性能;阻燃增强PET的性能随着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高强度玻璃纤维比普通无碱玻璃纤维能更好地改善PET材料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玻璃纤维 阻燃 增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下载PDF
淀粉的改性及其对淀粉/PBAT/碳酸钙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小红 卢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6,共7页
采用甘油、六偏磷酸钠(SHMP)和聚乙二醇(PEG)改性木薯淀粉并制备改性淀粉/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碳酸钙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 采用甘油、六偏磷酸钠(SHMP)和聚乙二醇(PEG)改性木薯淀粉并制备改性淀粉/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碳酸钙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等对改性淀粉和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改性淀粉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的外增塑作用和PEG、SHMP的内增塑作用使淀粉化学结构改变、无定形成分增加,淀粉颗粒由饱满的圆球状变成了不规则的大颗粒,250℃前稳定性提高,250℃后稳定性降低,有利于使用加工和热分解,不同改性剂改性淀粉结晶熔融行为存在差异;复合不会改变PBAT、碳酸钙和淀粉的原有晶型,但相容性的差异导致复合材料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差异,改性淀粉增加了复合材料的韧性,甘油、SHMP和PEG的协同改性使淀粉与PBAT、碳酸钙的相容性最佳,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碳酸钙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基于PC/ABS薄壁成型的雾化器机筒注射模设计
15
作者 路英华 梁蓓 +2 位作者 王伟伟 涂秋艳 熊运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8,共6页
针对雾化机机筒薄壁塑件模腔流长比为77.8,并且采用PC/ABS进行注塑要求的特点,设计了1副两板2次开模的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中,针对塑件模腔的浇注,设置了2个潜伏式浇口,保证模腔的充填效果。为实现塑件的自动脱模,设计了3个脱模步骤,... 针对雾化机机筒薄壁塑件模腔流长比为77.8,并且采用PC/ABS进行注塑要求的特点,设计了1副两板2次开模的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中,针对塑件模腔的浇注,设置了2个潜伏式浇口,保证模腔的充填效果。为实现塑件的自动脱模,设计了3个脱模步骤,相应的机构及机构动作为采用了2副哈夫滑块机构用于塑件外壁的脱模,2副哈夫滑块机构均依靠模具打开的开模动力分次实施抽芯;第一副哈夫滑块机构用于定模一侧外壁的侧抽芯脱模,其通过动模侧的第一次开模打开驱动,完成先抽芯动作;第二副哈夫滑块机构用于动模一侧外壁圆环型凹槽的侧抽芯脱模,其通过动模侧的第二次开模打开驱动,完成抽芯动作。为实现模具2次开模按顺序进行,该模具中设计了一种开模控制机构,机构通过解锁插杆驱动移动锁芯实现与锁钩的锁闭/开锁功能,从而实现了模具开/闭模动作的有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 薄壁塑件 哈夫滑块 机构设计 注塑模具 结构设计
原文传递
阻燃剂的层状受限分布实现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性能同步增强
16
作者 向阳 程慧强 +1 位作者 吴宏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9,共8页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共混物具有高表面硬度、高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应用广泛。但PC和PBT在阻燃体系上的差异导致共混物阻燃改性效率较低,阻燃性能较差,难以实现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同步增强...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共混物具有高表面硬度、高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应用广泛。但PC和PBT在阻燃体系上的差异导致共混物阻燃改性效率较低,阻燃性能较差,难以实现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同步增强。文中采用层叠复合挤出加工制备了PC/PBT交替层状共混物,调控不同阻燃剂在交替层状共混物基体中的层状受限分布,实现了共混物阻燃性能大幅提高的同时力学性能同步增强,成功解决了PC/PBT传统共混物在高阻燃和高强度、高韧性间的矛盾。研究表明,交替层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了48.1 MPa和15.8 kJ/m2,相较传统共混物分别提高了139.7%和89.7%,而且其阻燃等级达到了UL-94 V-0(1.5 mm),峰值放热率降低了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共混物 阻燃 受限分布
下载PDF
季鏻盐抗菌剂的结构优化及其在抗菌聚碳酸酯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艾军伟 何经纬 +2 位作者 马敏剑 杨志军 刘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167,共9页
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端烯烷基链长度的季鏻盐抗菌剂(Anion-TPP-x,x代表不同烷基链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季鏻盐的阴离子基团进行优选,以实现满足聚碳酸酯(PC)加工条件的耐热要求,并系统研究该抗菌剂对所制备的抗菌PC材料力学性能、透光... 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端烯烷基链长度的季鏻盐抗菌剂(Anion-TPP-x,x代表不同烷基链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季鏻盐的阴离子基团进行优选,以实现满足聚碳酸酯(PC)加工条件的耐热要求,并系统研究该抗菌剂对所制备的抗菌PC材料力学性能、透光率、抗菌活性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四氟硼酸根(FB)和三氟甲磺酸根(TFMS)为阴离子的季鏻盐抗菌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能够满足PC的加工温度要求。此外,随着FB-TPP-x和TFMS-TPP-x抗菌剂含量的提高,抗菌PC的黄色指数会明显增大且透光率降低,FB-TPP-x由于折光系数与PC树脂基体更接近,对抗菌PC样品的外观影响更小。FB-TPP-x表现出更高的抗菌效率,质量分数为2%时,抗菌P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均可达90%以上,但是其冲击强度会有较为明显的衰减,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的保持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聚碳酸酯 季鏻盐 抗菌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动态黏弹性能
18
作者 刘秀 李智勇 +1 位作者 朱丁香 龚庆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2,共6页
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不同频率下的温度扫描试验和不同温度下的频率扫描试验,得到PET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动态黏弹性参数随测试温度、频率的变化特性。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构建出宽广频域的PET动态黏弹性主曲线,得到相... 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不同频率下的温度扫描试验和不同温度下的频率扫描试验,得到PET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动态黏弹性参数随测试温度、频率的变化特性。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构建出宽广频域的PET动态黏弹性主曲线,得到相应的移位因子,利用WLF方程对温度移位因子进行拟合,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此外,研究表明,PET损耗模量主曲线和损耗因子主曲线均呈现明显的峰值,且峰值两边具有非对称性,因此,引入改进的分数阶Zener模型(mFDZ)对PET的动态黏弹性试验主曲线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建立合适的目标函数,基于Matlab平台对mFDZ模型进行参数识别,得到了统一的模型参数值。根据得到模型参数计算的mFDZ模型曲线与PET黏弹性试验主曲线、非对称的Cole-Cole曲线及Wicket曲线均吻合良好,这表明,mFDZ模型能较好地描述PET材料动态黏弹性的非对称性,可适用于描述PET材料在宽广频域内的动态黏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黏弹性 时间-温度等效原理 主曲线 非对称性 黏弹性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流固耦合的正压呼吸面罩抗变形分析
19
作者 赵新通 管健晖 张瑞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1,共7页
随着正压呼吸防护装备的设计向轻量化方向发展,面罩的厚度逐渐降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送风系统产生的进气流量导致面罩存在变形的问题。为研究不同材质的呼吸防护面罩的抗变形能力,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的方法,分析PP、PET... 随着正压呼吸防护装备的设计向轻量化方向发展,面罩的厚度逐渐降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送风系统产生的进气流量导致面罩存在变形的问题。为研究不同材质的呼吸防护面罩的抗变形能力,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的方法,分析PP、PET、PVC 3种材质对进气流量的抗变形能力,并且,结合不同环境温度对面罩变形量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进气量对PP材料的影响较大,PVC次之,PET变形程度最小;在380 L/min的进气流量下,PP变形量约为3.7 mm,PET变形量约为1.6 mm;除此以外,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3种材料进行变形分析发现,环境温度对PVC的影响较大,PP次之,PET变形程度最小。综合以上分析结果,选择PET材料作为正压呼吸面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呼吸面罩 流固耦合 抗变形 进气流量 环境温度
原文传递
不同比例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性能影响分析
20
作者 李建伟 张启纲 《塑料包装》 CAS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通过对使用不同比例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共混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性能改善,研究了PEF对PET的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改善效果。力学性能表明:随着PEF含量的增加,PE... 本文通过对使用不同比例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共混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性能改善,研究了PEF对PET的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改善效果。力学性能表明:随着PEF含量的增加,PET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增加;阻隔性测试表明,PEF对PET阻隔性能有着较明显的提升;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试结果表明:PEF较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耐热性能好。另外使用电镜分析PEF和PET共混相容效果,表明两种材质有极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 聚呋喃二甲酸己二醇酯(PE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热分析 阻隔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