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6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木质素含量聚乳酸共混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戚士界 游翔宇 +2 位作者 王瑞晨 周琳菲 张慧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传统高分子材料难以降解引发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以聚乳酸(PLA)为代表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较高的使用成本是限制其大规模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制备了聚乳酸(PLA)/木质素共混材料,并利用增容剂甲基丙烯酸缩... 传统高分子材料难以降解引发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以聚乳酸(PLA)为代表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较高的使用成本是限制其大规模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制备了聚乳酸(PLA)/木质素共混材料,并利用增容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分子上的环氧基与木质素的羟基以及PLA分子两端反应,以改善木质素与PLA的界面相容性,通过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热学和流变行为分析探究了木质素以及GMA含量对PL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MA可以有效改善木质素与PLA的界面相容性,从而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本研究含30%(质量分数,下同)木质素样品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了42、1 750、60、3 460 MPa、26.2 J/m和2.4%,当木质素含量提高至60%时,其性能优于较低含量木质素样品,保留了可生物降解的特点并大幅降低了PLA的使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聚乳酸 界面增容 共混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树脂聚合物防腐水泥浆体系研究
2
作者 毕闯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4期117-119,125,共4页
含酸性气体油气井对固井水泥浆性能要求高,常规的固井水泥浆防腐蚀性能差,需要提高其抗腐蚀能力。为了研究适用于含酸性气体的防腐固井水泥浆体系,研究了树脂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降失水剂、分散剂和缓凝剂,构建了树脂防腐水泥... 含酸性气体油气井对固井水泥浆性能要求高,常规的固井水泥浆防腐蚀性能差,需要提高其抗腐蚀能力。为了研究适用于含酸性气体的防腐固井水泥浆体系,研究了树脂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降失水剂、分散剂和缓凝剂,构建了树脂防腐水泥浆体系,并对水泥浆体系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研究的树脂聚合物可以作为防腐剂提高固井水泥浆的抗二氧化碳腐蚀能力。降失水剂SAF可以明显降低水泥浆的失水量,分散剂FFS能调节水泥浆流变性,缓凝剂HAT可以调节水泥浆的稠化时间。使用研究的关键添加剂构建的树脂聚合物防腐水泥浆体系流变性好,失水量低,稠化时间满足施工要求,力学性能优异,且防腐蚀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水泥浆 树脂 二氧化碳 腐蚀
下载PDF
低苯乙烯挥发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黄新辉 陆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0,共6页
针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中苯乙烯易挥发,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不足,采用在UPR中添加有机蒙脱土(OMMT)的方法,抑制苯乙烯挥发,从而制备出低苯乙烯挥发的UPR。研究表明,OMMT可以明显降低UPR中的苯乙烯挥发,在1%质量分数的添加量... 针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中苯乙烯易挥发,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不足,采用在UPR中添加有机蒙脱土(OMMT)的方法,抑制苯乙烯挥发,从而制备出低苯乙烯挥发的UPR。研究表明,OMMT可以明显降低UPR中的苯乙烯挥发,在1%质量分数的添加量下,即可将UPR在静置和固化阶段的苯乙烯挥发量降低73%和88.5%。与UPR中直接添加OMMT的工艺相比,采用将苯乙烯与OMMT混合后,再与不饱和聚酯(UP)混合的工艺,更有利于抑制苯乙烯挥发。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UPR分子链可进入OMMT片层间,使得其层间距增大,甚至剥离。OMMT通过吸附苯乙烯,并延缓其扩散,抑制UPR中苯乙烯挥发。系统研究了OMMT对UPR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1%的OMMT不仅对UPR的可加工性能、透光性影响较小,还可提高UPR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有机蒙脱土 苯乙烯 挥发 性能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枭铭 杨士山 +2 位作者 吴淑新 王文艳 白志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7-164,共8页
简述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结构特点及阻燃性能较差的原因。综述了近年来不饱和聚酯树脂所用的阻燃剂及阻燃改性方法,包括卤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及其它氢氧化物、纳米粒子和天然矿物等无机阻燃剂,分析了各类阻燃... 简述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结构特点及阻燃性能较差的原因。综述了近年来不饱和聚酯树脂所用的阻燃剂及阻燃改性方法,包括卤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及其它氢氧化物、纳米粒子和天然矿物等无机阻燃剂,分析了各类阻燃剂的特点及阻燃机理。提出对添加型阻燃剂表面改性来增加其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引入阻燃元素或阻燃基团来提高反应型阻燃剂的阻燃性能,以及比较不同阻燃剂的优缺点实现高效协同阻燃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阻燃剂 改性 阻燃机理
下载PDF
啮合异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端面结构参数对聚乳酸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一惟 黄志刚 +2 位作者 商嘉玮 刘忠尧 杨亚楠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76,88,共7页
目的:探究啮合异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构型的改变对聚乳酸流场的影响。方法: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异向双头螺纹元件的理论模型和经两种不同方式调整结构参数后的螺纹元件几何模型,将建立的三维模型导入Gambit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再应用P... 目的:探究啮合异向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构型的改变对聚乳酸流场的影响。方法: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异向双头螺纹元件的理论模型和经两种不同方式调整结构参数后的螺纹元件几何模型,将建立的三维模型导入Gambit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再应用Polyflow软件进行流场模拟计算,最终借助Fieldview软件提取流场分布结果,对比分析修正时螺纹元件端面上结构参数的调整对剪切速率场、黏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结果:修正时螺纹元件的结构参数经两种方式调整后均会对聚乳酸流场造成影响;两种对结构参数的调整方式均在不同程度上减小了流道内的剪切速率梯度,方式一还造成了流道内聚乳酸的黏度降低。结论:从对剪切速率场、黏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上看,经方式一调整后的螺纹元件更有利于挤出,而经方式二调整后的螺纹元件实体构型更贴近螺纹元件理论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异向 双螺杆挤出机 等温 数值模拟 流场 聚乳酸
下载PDF
一种景观用再生环保型树脂造型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研究
6
作者 陶文婷 王诚吉 《粘接》 CAS 2023年第9期73-76,共4页
为保护环境,提高石材加工废料的利用率,试验以石材加工废料代替部分石英砂,结合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备一种掺杂废料的树脂型人造石,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石材加工废料中的含水率或其在人造石中的掺量,会降低人造石抗折强度;... 为保护环境,提高石材加工废料的利用率,试验以石材加工废料代替部分石英砂,结合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备一种掺杂废料的树脂型人造石,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石材加工废料中的含水率或其在人造石中的掺量,会降低人造石抗折强度;提高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掺量,可以增强掺杂废料的树脂型人造石的抗折强度;添加苯乙烯可以降低树脂黏度,提高人造石抗折强度,最佳苯乙烯添加量为0.8%,此时,树脂黏度为1 097.5 MPa·s,抗折强度最高达28.9 MPa;当掺入45%的含水率为2%石材加工废料,11%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0.8%苯乙烯时,人造石的综合性能较好。试验制备的掺杂废料的树脂型人造石材料性能良好,可作为环保造型材料用于景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人造石 含水率 抗折强度 黏度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珠填充SMC的制备与性能
7
作者 柳雷 陈伟 +2 位作者 张建峰 刘亚辉 汪俊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9-12,共4页
以不同型号的空心玻璃微珠(HGMs)为主要填料,制备了低密度片状模塑料(SMC),记为SMC-H,研究了HGMs的抗压强度、平均粒径、含水率、表面改性方式对SMC-H制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含水率不大于0.31%、平均粒径为40μm的38P5500型H... 以不同型号的空心玻璃微珠(HGMs)为主要填料,制备了低密度片状模塑料(SMC),记为SMC-H,研究了HGMs的抗压强度、平均粒径、含水率、表面改性方式对SMC-H制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含水率不大于0.31%、平均粒径为40μm的38P5500型HGMs时,SMC-H的实测密度与设计密度趋于一致,且介电常数仅为3.762 F/m;与复配改性剂及不饱和有机酸相比,硅烷偶联剂A-178改性HGMs填充SMC的力学性能最好,其中,拉伸强度为82 MPa,弯曲强度为181 MPa,冲击强度为66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低密度片状模塑料 表面处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抗紫外生物基不饱和聚酯/纳米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政 王玮 +1 位作者 王启程 冯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0,共8页
以生物基单体衣康酸、丁二酸、异山梨醇、1,3-丙二醇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制备全生物基不饱和聚酯(UP),以UP为基体,引入溶解-沉降法得到的纳米木质素(LNP)制备生物基UP/LNP复合材料。以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为手... 以生物基单体衣康酸、丁二酸、异山梨醇、1,3-丙二醇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制备全生物基不饱和聚酯(UP),以UP为基体,引入溶解-沉降法得到的纳米木质素(LNP)制备生物基UP/LNP复合材料。以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为手段,表征了生物基UP的分子结构与分子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LNP的形貌为棒状,长度180~220 nm、直径30~36 nm;同时利用万能拉伸机、热重分析仪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当LNP的添加量为0.5%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热分解温度(T d5%)分别为2222.67 MPa、259.67℃,与纯UP相比分别增加270.34 MPa、6.00℃。紫外老化实验表明,随紫外光照射时间的增加,UP以及UP/LNP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其中纳米复合材料的变化较为平缓;紫外照射200 h后,较之未照射样品,UP的拉伸性能出现了下降,而其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变化不大,表明LNP的加入提高了UP的抗紫外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 不饱和聚酯 纳米木质素 复合材料 抗紫外
下载PDF
钛白粉表面的有机改性及表征
9
作者 余子涯 池玉玲 唐晓峰 《化学世界》 CAS 2023年第5期365-369,共5页
通过钛白粉表面改性处理可实现钛白粉表面由亲水性改变为亲油疏水性,最终得到了一种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中分散稳定的钛白粉。采用单一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改性时间和表面活性剂的... 通过钛白粉表面改性处理可实现钛白粉表面由亲水性改变为亲油疏水性,最终得到了一种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中分散稳定的钛白粉。采用单一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改性时间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方式等因素对改性钛白粉分散效果的影响,并将表面处理后的钛白粉加工成PET母粒,对母粒进行过滤压力值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蠕动泵滴加的方式,加入质量分数为3%钛白粉的硬脂酸,反应时间20 min,最终可以得到分散性较好的钛白粉,且质量分数为3%硬脂酸改性钛白粉对PET基材的老化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粉 表面活性剂 PET基材
原文传递
纳米二氧化钛增强增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53
10
作者 徐群华 孟卫 +2 位作者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用未经表面处理和经表面处理的纳米 Ti O2 对不饱和聚酯 ( UP)树脂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纳米Ti O2 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表面处理的纳米 Ti O2 用量为 4 %时 ,材料的增... 用未经表面处理和经表面处理的纳米 Ti O2 对不饱和聚酯 ( UP)树脂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纳米Ti O2 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表面处理的纳米 Ti O2 用量为 4 %时 ,材料的增韧增强效果最好。用 DSC测定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 ( Tg) ,可以发现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比纯不饱和聚酯树脂大 ,且经处理的填充的复合材料的 Tg 更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不饱和聚酯树脂 增韧 增强
下载PDF
HTPB引入方式对不饱和树脂改性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赵亚静 胡激江 +1 位作者 介素云 李伯耿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3-892,共10页
以高顺式端羟基液体顺丁橡胶(HTPB)为改性剂,分别采用共混-共固化法、共缩聚法制备了共混改性型不饱和聚酯[UPR+HTPB(blend)]、无规共缩聚改性型不饱和聚酯(UPR-HTPB)和嵌段共缩聚改性型不饱和聚酯(UPR-MAH-HTPB),系统地考察了三种改性... 以高顺式端羟基液体顺丁橡胶(HTPB)为改性剂,分别采用共混-共固化法、共缩聚法制备了共混改性型不饱和聚酯[UPR+HTPB(blend)]、无规共缩聚改性型不饱和聚酯(UPR-HTPB)和嵌段共缩聚改性型不饱和聚酯(UPR-MAH-HTPB),系统地考察了三种改性不饱和聚酯固化样品的机械物理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改性不饱和树脂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优于未改性的不饱和树脂,固化收缩率大幅降低,且共缩聚改性树脂(UPR-HTPB和UPR-MAH-HTPB)的增韧效果和降收缩效果明显优于共混改性树脂。此外,UPRMAH-HTPB的拉伸模量也优于未改性的不饱和树脂,硬度和热变形温度则基本保持不变。冲击断面的形貌、交联密度和DMA分析表明,UPR+HTPB(blend)固化体系中存在着HTPB聚团的现象,而共缩聚改性树脂,尤其是嵌段型的UPR-MAH-HTPB,因HTPB嵌入到UPR的主链中,使HTPB微相分离,并更多地参与交联,在增韧的同时保持了树脂良好的刚性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产品工程 不饱和聚酯 液体橡胶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低粘度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与改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钧 段华军 +2 位作者 马会茹 杨小利 王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7期15-18,共4页
对低粘度端羟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配方与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该树脂与异氰酸酯化学共混 ,得到了一种具有粘度低、活性高、力学强度好。
关键词 端羟基不饱和聚酯树脂 异氰酸酯 共混改性 合成
下载PDF
纳米TiO_(2)对UP树脂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徐群华 杨绪杰 +1 位作者 陆路德 汪信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44,共2页
用NDZ -10 1处理过的纳米TiO2 、亚微米级TiO2 对UP树脂进行填充改性。用接触角法测定了偶联剂的用量 ,研究了TiO2 的用量对UP树脂力学性能、耐酸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纳米TiO2 用量为 4%时 ,材料的增韧增强效果最好。其拉伸强度、... 用NDZ -10 1处理过的纳米TiO2 、亚微米级TiO2 对UP树脂进行填充改性。用接触角法测定了偶联剂的用量 ,研究了TiO2 的用量对UP树脂力学性能、耐酸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纳米TiO2 用量为 4%时 ,材料的增韧增强效果最好。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 10 2 % ,184% ,12 5 % ,1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树脂 表面处理 纳米级 二氧化钛 改性
下载PDF
改进型高效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合成研究
14
作者 陈瑞斌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61-63,共3页
通过配方优化和分子结构设计,优化树脂合成工艺,筛选原材料和工艺条件,合成了改进型高效阻燃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高效的阻燃性能。
关键词 树脂 阻燃型 乙烯基酯树脂
下载PDF
剑麻纤维/酚醛树脂原位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韦春 牛永亮 +2 位作者 牟秋红 钟锦标 杨小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5-838,共4页
为了探讨剑麻纤维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采用聚合填充工艺,通过模压成型方式制成剑麻纤维/酚醛树脂(SF/PF)原位复合材料.考察了SF的表面处理方式、用量、长度以及同玻璃纤维(GF)混杂增强与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关系;用扫描电镜(SEM)... 为了探讨剑麻纤维对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采用聚合填充工艺,通过模压成型方式制成剑麻纤维/酚醛树脂(SF/PF)原位复合材料.考察了SF的表面处理方式、用量、长度以及同玻璃纤维(GF)混杂增强与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关系;用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磨损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F的用量和长度对材料的耐磨性能有一定影响,合适的用量和长度是得到高耐磨性能复合材料的必要条件,GF与SF混杂后材料的耐磨损性能随着SF用量的增加而增加;SEM揭示了复合材料相应的磨损机理.SF表面处理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纤维 酚醛树脂 表面处理 耐磨性能
下载PDF
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万勇军 顾宜 +4 位作者 谢美丽 欧阳庆 刘小平 陆雯 王建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1-84,89,共5页
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 ,动态力学分析法研究了IPN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出现宽温度阻尼范围。当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40 /60时 ,材料的宽温度范围的阻尼性能最好... 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 ,动态力学分析法研究了IPN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出现宽温度阻尼范围。当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40 /60时 ,材料的宽温度范围的阻尼性能最好。在体系中引入柔性链可改善低温阻尼性能 ,而引入刚性链则降低阻尼值、提高阻尼温度、阻尼温度范围变窄。在体系中引入大侧基能显著提高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的阻尼性能 ,提高交联密度会使阻尼性能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聚合物网络 阻尼性能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树脂改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军红 魏小赟 +2 位作者 崔锦峰 周应萍 杨保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3,共5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在增韧、阻燃及低收缩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常见的改性方法进行了阐述,如互穿聚合物网络、纳米粒子、橡胶、阻燃助剂及聚合物化学改性方法等。探讨了目前UPR改性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 综述了近几年来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在增韧、阻燃及低收缩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常见的改性方法进行了阐述,如互穿聚合物网络、纳米粒子、橡胶、阻燃助剂及聚合物化学改性方法等。探讨了目前UPR改性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增韧 阻燃 低收缩率 改性
下载PDF
豆油基聚酯增塑剂的合成及与聚氯乙烯共混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贾普友 薄采颖 +2 位作者 张猛 胡立红 周永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14-320,共7页
为了进一步利用可再生资源植物油代替石油合成化学品,该研究使用豆油和甘油在230℃下合成了豆油单甘脂,将其作为合成聚酯的二元醇组分,与马来酸酐反应,并以异辛醇为封端剂控制分子量,经过酯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豆油基聚酯增塑剂。... 为了进一步利用可再生资源植物油代替石油合成化学品,该研究使用豆油和甘油在230℃下合成了豆油单甘脂,将其作为合成聚酯的二元醇组分,与马来酸酐反应,并以异辛醇为封端剂控制分子量,经过酯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豆油基聚酯增塑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该豆油基聚酯产品的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将其与聚氯乙烯热塑共混成型,使用转矩流变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万能拉力试验机对共混物的扭矩、相容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通过单甘脂与马来酸酐酯化缩合反应合成了分子量范围为3000~3500的聚酯产品,该聚酯产品与邻苯类增塑剂复配使用增塑聚氯乙烯,增塑聚氯乙烯在热塑过程中的扭矩从13.4 N·m降低到10.1 N·m;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聚酯增塑剂较好地改善了聚氯乙烯和填料的相容性;增塑聚氯乙烯的热降解温度由254.7℃提高到255.6℃,玻璃化转变温度由55℃降低到42℃;拉伸强度由16.9 MPa降低到9.6 MPa,断裂伸长率由179.6%增加到269.3%,因此该产品可以作为聚氯乙烯的优良增塑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共混 性能 豆油 聚氯乙烯
下载PDF
原位聚合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莉 刘炯天 +2 位作者 宋所讲 尹文轩 林喆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81,共4页
利用超声法制备了高岭土-DMSO插层复合物前驱体,采取二步取代,原位聚合制备了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RD、FT-IR等手段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DMSO分子插入到高岭土层间时,d(0... 利用超声法制备了高岭土-DMSO插层复合物前驱体,采取二步取代,原位聚合制备了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RD、FT-IR等手段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DMSO分子插入到高岭土层间时,d(001)值由0.717 nm增大到1.12 nm,插层率为91%,而不饱和聚酯树脂取代DMSO进入高岭土层间后,表征层状结构的d(001)特征衍射峰完全消失,高岭土内表面羟基吸收特征峰(3651 cm-1)和DMSO两个甲基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特征峰消失。燃烧实验表明这种材料相比纯树脂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高岭土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阻燃
下载PDF
反应型含磷阻燃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及固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臣 刘述梅 +3 位作者 黄君仪 赵建青 张杰元 徐冠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520,共6页
以苯基磷酰二氯和间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含磷阻燃剂苯磷酸二(间苯二酚)酯(BPHPPO),将其与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1,2-丙二醇进行共聚,得到主链含磷的反应型阻燃不饱和聚酯(UPR)。当UPR固化物中BPHPPO的质量分数为18%时,UPR固化物... 以苯基磷酰二氯和间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含磷阻燃剂苯磷酸二(间苯二酚)酯(BPHPPO),将其与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1,2-丙二醇进行共聚,得到主链含磷的反应型阻燃不饱和聚酯(UPR)。当UPR固化物中BPHPPO的质量分数为18%时,UPR固化物的极限需氧指数为30,阻燃效果达到美国UL94-V0级标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当UPR固化物中BPHPPO的质量分数从0增至18%时,UPR的5%失重温度由275.5℃降至248.0℃,P—O—C键的提前分解促使磷酸类物质的生成并有效阻碍了UPR的进一步分解,600℃时的残炭量由0增至4.6%。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了UPR的固化过程,以Kamal模型计算出UPR固化动力学参数,当UPR固化物中BPHPPO的质量分数由0增至18%时,固化反应活化能由46.5kJ/mol增至262.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含磷不饱和聚酯 苯磷酸二(间苯二酚)酯 阻燃剂 固化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