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5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聚乙烯/硅烷偶联剂改性硫酸钙晶须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妍妍 尚晓煜 +3 位作者 谢锦辉 张道海 邵会菊 秦舒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5-1047,共13页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硫酸钙晶须(CSW)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HDPE/CSW复合材料。通过SEM、XRD、TG、DSC表征了KH570改性的CSW对复合材料HDPE/CSW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改性CSW... 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硫酸钙晶须(CSW)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HDPE/CSW复合材料。通过SEM、XRD、TG、DSC表征了KH570改性的CSW对复合材料HDPE/CSW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改性CSW质量分数为20%时,HDPE/CSW的拉伸和弯曲强度比纯HDPE分别增加9.28%和33.04%,且易产生异相结晶,提升了HDPE/CSW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结晶度。纯HDPE的热降解反应活化能为244.11 k J/mol,改性CSW质量分数为50%时,HDPE/CSW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反应活化能降到236.99 kJ/mol,表明CSW提升了HDPE/CSW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反应速率,扩展了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硫酸钙晶须 异相结晶 结晶行为 降解动力学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基于甘蔗渣的生物降解材料研究(Ⅰ)甘蔗渣的液化反应和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 被引量:39
2
作者 戈进杰 吴睿 +3 位作者 邓葆力 施兴海 王珉 李文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通过对甘蔗渣液化反应的研究 ,以探索一种甘蔗渣新的利用方法。在以硫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讨论了液化试剂、液固比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甘蔗渣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甘蔗渣在 PEG# 4 0 0中的液化率可达到 96% ,而且其中的木质素全部... 通过对甘蔗渣液化反应的研究 ,以探索一种甘蔗渣新的利用方法。在以硫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讨论了液化试剂、液固比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甘蔗渣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甘蔗渣在 PEG# 4 0 0中的液化率可达到 96% ,而且其中的木质素全部被液化 ,所得液化物为聚醚酯多元醇 ,羟值为 2 80 mgKOH/ g~ 380 mg KOH/ g,能满足中强度硬质聚氨酯泡沫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生物降解材料 研究 制备 液化反应 多元醇 聚氨酯
下载PDF
超强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马凤国 廖双泉 +2 位作者 周贵忠 邵自强 谭惠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9-201,共3页
对自制的超强吸水树脂的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 ,分别考察了吸水树脂的粒径 ,溶液的 p H值 ,几种离子如 Na+ ,K+ ,Ca2 + ,Mg2 + 等的水溶液对吸水树脂吸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H为 6~ 8,树脂粒径为 10 0 mesh~ 12 0 mesh时 ,... 对自制的超强吸水树脂的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 ,分别考察了吸水树脂的粒径 ,溶液的 p H值 ,几种离子如 Na+ ,K+ ,Ca2 + ,Mg2 + 等的水溶液对吸水树脂吸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H为 6~ 8,树脂粒径为 10 0 mesh~ 12 0 mesh时 ,树脂的吸水性能最好 ,各种离子对吸水树脂吸收性能的影响大小顺序为 :Na+ <K+ <Mg2 + <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吸水树脂 吸水性能 研究 吸收性能 粒径 PH值 金融离子
下载PDF
L-丙交酯和聚L-乳酸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0
4
作者 娄玲 尹静波 +4 位作者 高战团 梁奇志 董丽松 陈学思 景遐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5,共4页
从左旋 L-乳酸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低聚 L-乳酸 ,再经高温裂解减压蒸馏制得单体 L-丙交酯( LL A) ,理论收率高达 80 %以上。LL A经纯化 ,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开环聚合得到聚 L-丙交酯 (聚 L-乳酸 ,PLLA) ,其粘均分子量可达到 4 0万。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L-丙交酯 聚L-乳酸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水溶液聚合高岭土复合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万涛 朱忠伟 +2 位作者 葸全寿 杨凯 许晓东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38,共4页
以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出高岭土复合聚丙烯酸钠 -丙烯酰胺高吸水性复合树脂。研究了高岭土的添加量对复合树脂的吸水性、吸水速度及保水性等的影响 。
关键词 水溶液聚合 高岭土 聚丙烯酸钠 丙烯酰胺 复合高吸水树脂 保水性 脱水动力学.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的耐盐性与凝胶强度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健 孙民伟 +2 位作者 张乐 谢续明 杨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84-997,共14页
采用丙烯酰氯对蒙脱土进行化学改性,然后以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钠和改性蒙脱土为原料,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耐盐性和凝胶强度显著改善的新型高吸水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改性蒙脱土。考... 采用丙烯酰氯对蒙脱土进行化学改性,然后以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钠和改性蒙脱土为原料,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耐盐性和凝胶强度显著改善的新型高吸水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改性蒙脱土。考察了在盐水中吸水树脂的吸水速率、原料组成、NaCl浓度、温度和贮藏时间等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以及压缩膜量与原料组成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耐盐性 凝胶强度 研究 压缩模量 吸水性能 改性蒙脱土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型聚谷氨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新民 游庆红 +2 位作者 徐虹 刘晓宁 欧阳平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05,共3页
以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作为交联剂 ,用化学交联法合成聚谷氨酸高吸水树脂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p H值、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聚谷氨酸 12 % ,交联剂用量为聚谷氨酸量的 18.75 % ,p H5左... 以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作为交联剂 ,用化学交联法合成聚谷氨酸高吸水树脂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p H值、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聚谷氨酸 12 % ,交联剂用量为聚谷氨酸量的 18.75 % ,p H5左右 ,4 0℃水浴恒温振荡反应 4 8h,所得树脂的最高吸水率可达 160 0 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型 聚谷氨酸 高吸水树脂 制备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化学交联
下载PDF
AM/AMPS二元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洋 谢建军 +2 位作者 康红梅 王行柱 张新颖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4-586,592,共4页
以N ,N 亚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AM/AMPS高吸水性树脂 ,并用正交实验及单因素考察法对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条件 :w(交联剂 ) =0 0 1 %、w(单体 ) =2 0 %、中和度为 65 %、n(AMPS)∶... 以N ,N 亚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AM/AMPS高吸水性树脂 ,并用正交实验及单因素考察法对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条件 :w(交联剂 ) =0 0 1 %、w(单体 ) =2 0 %、中和度为 65 %、n(AMPS)∶n(AM ) =1∶1、w (引发剂 ) =0 0 2 %、反应温度 50~ 80℃、反应时间 7h ,在此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于室温下吸蒸馏水最大达2 2 1 5倍 ,吸w(NaCl) =0 9%水溶液最大为 1 1 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MPS二元吸水树脂 合成 性能 研究 高吸水性树脂 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溶液聚合
下载PDF
可食包装膜与合成包装膜综合性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阚建全 陈宗道 +1 位作者 陈永红 王光慈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12,共3页
研究了几种可食包装膜和合成包装膜的综合性质。结果表明:明胶膜、海藻酸钠复合膜和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综合性质较好。明胶膜的直角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膜(LDPE膜)和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但其抗拉强度稍低于HDPE膜而... 研究了几种可食包装膜和合成包装膜的综合性质。结果表明:明胶膜、海藻酸钠复合膜和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综合性质较好。明胶膜的直角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膜(LDPE膜)和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但其抗拉强度稍低于HDPE膜而高于LDPE膜;海藻酸钠复合膜和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高于HDPE膜和LDPE膜,海藻酸钠复合膜的直角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低于LDPE膜和HDPE膜,但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直角撕裂强度却高于LDPE膜和HDPE膜;这3种膜都具有热封性,其热封强度接近HDPE膜,并具较高的阻气、阻油和阻湿性能,可以满足一些食品的包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包装膜 合成包装膜 机械强度 热封性 通透性
下载PDF
膨润土-SAR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周正刚 李芮丽 +2 位作者 张世超 赵振兴 韩桂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153,157,共4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膨润土 -丙烯酰胺 - co-丙烯酸共聚型吸水复合材料 ,研究了引发剂用量 ,交联剂用量 ,单体配比 ,及膨润土加入量对吸水剂的吸水性能的影响。发现该吸水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水性 ,耐热性和经济性 ,可以应用于对吸水...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膨润土 -丙烯酰胺 - co-丙烯酸共聚型吸水复合材料 ,研究了引发剂用量 ,交联剂用量 ,单体配比 ,及膨润土加入量对吸水剂的吸水性能的影响。发现该吸水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水性 ,耐热性和经济性 ,可以应用于对吸水倍数要求不太高 ,而要求吸水凝胶具有一定强度和耐热性的场合 ,如油田三次采油调剖堵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SAR复合材料 研究 水溶液聚合 丙烯酰胺-co-丙烯酸 共聚 高吸水性材料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70
11
作者 龙明策 王鹏 郑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35,共5页
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性能改进及应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讨论了微波辐射用于高吸水性树脂合成的技术优势及应用现状 ,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分子设计与颗粒形状设计 。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合成 应用 接枝共聚 微波化学
下载PDF
AM-g-CMC/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林松柏 吴季怀 +2 位作者 蓝心仁 肖春妹 李云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14,共4页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AM-g-CMC)/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的配比,以及引发剂、交联剂、高岭土和皂化碱用量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 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AM-g-CMC)/高岭土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的配比,以及引发剂、交联剂、高岭土和皂化碱用量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果表明,制得的高吸水性复合材料吸蒸馏水达1182g/g,吸氯化钠水溶液(质量分数为0.9%)达92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g-CMC 高岭土 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研究 硝酸铈铵 引发剂 水溶液聚合法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超强吸水剂及其制备技术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崔英德 郭建维 +2 位作者 易国斌 崔亦华 贾振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45-849,共5页
从高聚物化学结构角度出发 ,论述了可生物降解超强吸水剂的结构设计思路 ,并对当前文献报道的天然多糖类聚合物改性法、氨基酸法、蛋白质改性法、天然聚合物与丙烯酸接枝共混法等可生物降解超强吸水剂的制备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系统归... 从高聚物化学结构角度出发 ,论述了可生物降解超强吸水剂的结构设计思路 ,并对当前文献报道的天然多糖类聚合物改性法、氨基酸法、蛋白质改性法、天然聚合物与丙烯酸接枝共混法等可生物降解超强吸水剂的制备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系统归纳和评述 ,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 超强吸水剂 制备 技术进展 高聚物 化学结构
下载PDF
反相悬浮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郭建维 崔英德 +1 位作者 康正 廖列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8-350,共3页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反应最佳原料配比为 :单体中和度 80 % ,m (引发剂 )∶m(单体 ) =0 .1∶10 0 ,m(交联剂 )∶m(单体 ) =0 0 5∶10 0 ,m(油相 )∶m(水...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反应最佳原料配比为 :单体中和度 80 % ,m (引发剂 )∶m(单体 ) =0 .1∶10 0 ,m(交联剂 )∶m(单体 ) =0 0 5∶10 0 ,m(油相 )∶m(水相 ) =2 2∶1 0 ,在此条件下产品的吸水率 (6 6 0g/g)和吸盐水率 (6 4g/g)最高 ,吸盐水速度较快 (2 9 6s) ,热稳定性良好 ,在 2 5 0℃以下热处理对其吸水性能无明显影响。引入非离子性单体聚丙烯酰胺AM ,使n (AM)∶n (AA +AM) =0 3∶1 0 ,能显著提高产物的吸水速度 (3s)和吸盐水率 (>10 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反相悬浮法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合成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PHB)生物降解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珊 刘东波 +5 位作者 夏红梅 何孟元 郝水 庄宇钢 安玉贤 董丽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利用DS970 1菌株对聚 3 羟基丁酸酯 (PHB)膜进行降解 ,对降解到不同程度的PHB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 ,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PHB的生物降解首先发生在PHB表面的非晶部分 ,随后结晶部分开始降... 利用DS970 1菌株对聚 3 羟基丁酸酯 (PHB)膜进行降解 ,对降解到不同程度的PHB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 ,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PHB的生物降解首先发生在PHB表面的非晶部分 ,随后结晶部分开始降解 ,并且降解首先发生在球晶的中心部分 .DS970 1菌株所产生的PHB解聚酶主要降解PHB的第二个酯键 ,降解产物为二聚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 PHB 生物降解 结晶结构
下载PDF
淀粉基环境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云芳 王汝敏 +1 位作者 赵瑾 郭增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5,共4页
介绍了淀粉的基本性质,阐述了两类淀粉基环境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发展现状,讨论了其制备原理、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淀粉基 研究进展 环境 可降解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基本性质 研究开发 制备原理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两性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26
17
作者 路建美 朱秀林 +2 位作者 王丽华 余俊 朱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2-155,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丙烯酸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的丙酮溶液为引发剂,利用微波的照射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得两性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共聚物的吸液性能与共聚单体组成、反应液pH值、交联...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丙烯酸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的丙酮溶液为引发剂,利用微波的照射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得两性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共聚物的吸液性能与共聚单体组成、反应液pH值、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诸因素的关系。所制得的树脂吸水率达1060g/g,对50%的甲醇水溶液的吸液率达280g/g,对0.9%的盐水溶液的吸液率为17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丙烯酸 共聚 高吸水性树脂
下载PDF
建筑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ST 第4讲 建筑热过程中的太阳辐射相关模型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野 谢晓娜 +1 位作者 罗涛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5-64,113,共11页
太阳辐射是影响建筑热状况的重要外扰 ,在建筑热过程分析时 ,必须加以准确的考虑。太阳辐射可以被不透明建筑围护结构表面吸收 ,也可以直接透过建筑的半透明围护结构进入室内 ,这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有多少太阳辐射量能够到达建筑的表... 太阳辐射是影响建筑热状况的重要外扰 ,在建筑热过程分析时 ,必须加以准确的考虑。太阳辐射可以被不透明建筑围护结构表面吸收 ,也可以直接透过建筑的半透明围护结构进入室内 ,这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有多少太阳辐射量能够到达建筑的表面 ;到达半透明围护结构表面的太阳辐射有多少能够穿过半透明围护结构直接进入室内。详细介绍了DeST在建筑动态热过程分析中 ,与建筑表面吸收太阳辐射情况密切相关的建筑表面阴影计算方法和散射辐射的考虑方法 ,并对半透明围护结构的辐射透过模型与传热模型进行了细致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环境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 室内 太阳辐射量 阴影 模拟分析 表面 半透明 ST 直接
下载PDF
高分子抗菌材料抗菌基团引入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江山 王立 +1 位作者 俞豪杰 陈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20-625,共6页
综述了高分子抗菌材料抗菌基团的3种引入方式:复合和涂覆、用配位键固定抗菌基团、用共价键固定抗菌基团,并列举了不同引入方式制备抗菌材料的实例。其中利用化学键将抗菌基团固定在材料上的方法可以避免抗菌基团的流失。由此制备的抗... 综述了高分子抗菌材料抗菌基团的3种引入方式:复合和涂覆、用配位键固定抗菌基团、用共价键固定抗菌基团,并列举了不同引入方式制备抗菌材料的实例。其中利用化学键将抗菌基团固定在材料上的方法可以避免抗菌基团的流失。由此制备的抗菌制品一方面能够保持较长久的抗菌活性,另一方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用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抗菌基团 接枝 共聚 高分子材料
下载PDF
(NH_4)_2S_2O_8体系聚苯胺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震涛 刘芳 +3 位作者 杨洪业 应晓 雷鸣 潘慧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7-52,共6页
本文利用不经提纯的工业品盐酸、苯胺以及过硫酸铵为原料,直接合成导电聚苯胺。系统研究了影响苯胺聚合及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找出了导电聚苯胺合成的最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得了收率为84%、电导率高达34.485·cm-... 本文利用不经提纯的工业品盐酸、苯胺以及过硫酸铵为原料,直接合成导电聚苯胺。系统研究了影响苯胺聚合及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找出了导电聚苯胺合成的最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得了收率为84%、电导率高达34.485·cm-1的导电聚苯胺,从而为化学法工业性放大合成导电聚苯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塑料 苯胺 聚苯胺 聚合反应 电导率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