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改性水滑石对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先铭 张宁 +2 位作者 李改花 刘爽 刘征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镁铝镧碳酸根型水滑石(LDHs)表面进行湿法改性,讨论了不同改性条件对聚氯乙烯(PVC)静态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表征。采用刚果红试纸法、烘箱变...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镁铝镧碳酸根型水滑石(LDHs)表面进行湿法改性,讨论了不同改性条件对聚氯乙烯(PVC)静态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表征。采用刚果红试纸法、烘箱变色法、转矩流变法、热重分析法等测定了SDS改性前后PVC/LDHs样品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恒定pH=7,SDS为LDHs质量的10%,水浴80℃下搅拌3 h,改性效果最佳;SDS并未破坏LDHs的晶体结构,仅吸附在表面,增强了与PVC的相容性;改性后的PVC/LDHs样品静态及动态热稳定时间达65、28.5 min,改善了后期着色,更易塑化成型;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对应温度为346℃,较未添加前增加55℃,能较好地抑制PVC的热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类水滑石 表面改性
下载PDF
油酸锌/脲嘧啶复合热稳定剂对PVC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宋莉芳 李开元 +3 位作者 黄卓辰 霍慧文 夏慧芸 牛艳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了改善软质聚氯乙烯(PVC)的初始白度和长期热稳定性,制备由具有不饱和链的油酸锌和含氨基的脲嘧啶(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DAU)组成的复合热稳定剂,添加合适的辅助稳定剂和增塑剂,进行聚氯乙烯热加工。采用刚果红试验法和干燥箱热... 为了改善软质聚氯乙烯(PVC)的初始白度和长期热稳定性,制备由具有不饱和链的油酸锌和含氨基的脲嘧啶(6-氨基-1,3-二甲基脲嘧啶,DAU)组成的复合热稳定剂,添加合适的辅助稳定剂和增塑剂,进行聚氯乙烯热加工。采用刚果红试验法和干燥箱热老化试验法分析复合稳定剂对PVC静态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转矩流变测试评价其对PVC动态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复合稳定剂的热稳定机理。结果表明,油酸锌与脲嘧啶复合后,稳定剂与PVC的相容性提高,初始白度得到改善;复合稳定剂中DAU与油酸锌(DAU/Zn)的最佳比例为4∶1,长期热稳定性可达100 min;另外,加入辅助稳定剂和增塑剂使PVC的热稳定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油酸锌 脲嘧啶 热稳定性 热稳定机理
原文传递
增塑聚氯乙烯阻燃抑烟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玲 陈婷婷 张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介绍了聚氯乙烯(PVC)的热降解和阻燃抑烟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增塑PVC的阻燃抑烟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阻燃型增塑剂、锑化合物、金属氢氧化物、无机金属盐等对增塑PVC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展望了增塑PVC阻燃抑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增塑聚氯乙烯 阻燃 抑烟
下载PDF
超高分子质量PVC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何伟 全小辉 +5 位作者 徐代雪 张进萍 邹玲玲 庞济林 常万彬 郭秀强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1期10-15,18,共7页
介绍了超高分子质量PVC树脂的合成工艺。以合成的平均聚合度为5000的超高分子质量PVC树脂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质量性能、粒度、颗粒形貌、加工性能等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分子质量PVC树脂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和塑化性能,具... 介绍了超高分子质量PVC树脂的合成工艺。以合成的平均聚合度为5000的超高分子质量PVC树脂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质量性能、粒度、颗粒形貌、加工性能等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分子质量PVC树脂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和塑化性能,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耐磨性等力学性能,适用于弹性体制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质量PVC 粒度 颗粒形貌 塑化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降低聚氯乙烯外排废水COD的简单装置及控制方法
5
作者 云亮 杨光 田野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1期45-46,共2页
按照GB 15581—2016《烧碱、聚氯乙烯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烧碱企业、聚氯乙烯企业间歇性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应≤250 mg/L(企业废水总排放口处取样)。烧碱和聚氯乙烯企业外排废水主要包括酸性废水、碱性废水、有机废水等,产生... 按照GB 15581—2016《烧碱、聚氯乙烯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烧碱企业、聚氯乙烯企业间歇性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应≤250 mg/L(企业废水总排放口处取样)。烧碱和聚氯乙烯企业外排废水主要包括酸性废水、碱性废水、有机废水等,产生的工序有烧碱、单体、聚合等。各单元产生的废水通过管道汇集至收集池后统一排入废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废水处理厂接收的废水要求COD不大于250 mg/L。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所排的废水指标均能合格,但对生产平稳性和工艺控制要求较高,在突发情况下势必会造成废水COD升高等情况出现。因此,为提升生产系统容错率,须在排入废水处理厂之前进行预处理,以满足正常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厂 碱性废水 酸性废水 外排废水 企业废水 集中处理 有机废水 突发情况
下载PDF
无汞触媒在氯乙烯合成中的应用
6
作者 郭金星 郝利 +2 位作者 徐素霞 崔二梅 仝双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11期20-22,共3页
介绍了无汞触媒研究的历史,阐述了使用无汞触媒的工艺要求、装填注意事项、使用条件优化和使用方法,并分析了无汞触媒的试用效果。
关键词 无汞触媒 氯乙烯 活化装置
下载PDF
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合成及对PVC树脂耐热改性效果研究
7
作者 孙芳芳 宋运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4,共6页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结合半连续加料方式,成功聚合出分子结构一致且与聚氯乙烯(PVC)树脂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聚(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PNSA)共聚物胶乳,将其与PVC树脂直接复合制备PNSA/PVC复合材料,并对PNAS耐热改性的效果进行...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结合半连续加料方式,成功聚合出分子结构一致且与聚氯乙烯(PVC)树脂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聚(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PNSA)共聚物胶乳,将其与PVC树脂直接复合制备PNSA/PVC复合材料,并对PNAS耐热改性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NSA纳米胶乳颗粒粒径在155.3~251.5 nm之间,粒径分布均一;PNSA共聚物分子组成呈无规结构,分子结构一致,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呈现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且与PVC树脂具有极佳的相容性;PNSA含量由0升高至50%(质量比,下同)时,复合材料的T_(g)由84.8℃提高到107.2℃,提高了22.4℃,维卡软化温度由71.2℃提高到91.9℃,提高了20.7℃;除耐热性改善以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的研究有利于PVC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N‐苯基马来酰亚胺 自由基共聚 种子乳液 耐热改性
下载PDF
乳化剂对氯乙烯微悬浮聚合胶乳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的影响
8
作者 云亮 杨青 田野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3期18-21,共4页
介绍了以十六醇(CAL)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为乳化剂,通过微悬浮聚合合成聚氯乙烯胶乳的方法。使用Box-Behnken设计软件设计了相关试验,研究了CAL和SLS的配比对聚氯乙烯胶乳的平均粒径(APS)和粒度分布(PSD)的影响,显示乳化剂比例(CAL/S... 介绍了以十六醇(CAL)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为乳化剂,通过微悬浮聚合合成聚氯乙烯胶乳的方法。使用Box-Behnken设计软件设计了相关试验,研究了CAL和SLS的配比对聚氯乙烯胶乳的平均粒径(APS)和粒度分布(PSD)的影响,显示乳化剂比例(CAL/SLS)是影响APS和PSD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氯乙烯 平均粒径 粒度分布
下载PDF
聚氯乙烯生产系统本质安全改进建议
9
作者 张胜男 孙震利 +1 位作者 孟维庆 李明 《中国氯碱》 CAS 2024年第7期22-25,62,共5页
介绍了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聚合工序生产运行情况,从单体置换、SIS紧急停车系统、废水回收、密闭取样和提高工艺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了聚氯乙烯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
关键词 氮气置换 SIS系统 废水汽提 密闭取样
下载PDF
聚氯乙烯塑料建材的现状和展望
10
作者 施珣若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153,共9页
综述了国外聚氯乙烯的历史、产销数据,国内聚氯乙烯塑料现状,国内建筑能耗现状及要求,塑料建材对双碳的贡献以及塑料建材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建材 塑料
下载PDF
提高单体回收效率的应用小结
11
作者 张胜男 杨爱娜 孟维庆 《中国氯碱》 CAS 2024年第6期6-9,共4页
通过对聚合反应结束后的胶乳进行高效回收来提高整个系统的生产能力,同时完善和优化单体回收的工艺流程和自控程序,以达到提高系统产能的目的。
关键词 回收效率 提产 增效 节能降耗
下载PDF
聚氯乙烯和橡胶中化学成分的浸出行为研究
12
作者 任瑾 《橡塑资源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17-20,38,共5页
文章针对塑料中的聚氯乙烯、橡胶展开深入探究,试图分析这两种材料化学成分的浸出潜能。由研究结果可见,聚氯乙烯、橡胶浸出液中,经检测化学成分共计21种,包含邻苯二酸二(2-甲氧基)(Bis)、双酚A、双酚F(BPA、BPF)、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 文章针对塑料中的聚氯乙烯、橡胶展开深入探究,试图分析这两种材料化学成分的浸出潜能。由研究结果可见,聚氯乙烯、橡胶浸出液中,经检测化学成分共计21种,包含邻苯二酸二(2-甲氧基)(Bis)、双酚A、双酚F(BPA、BPF)、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等,其中浸出液浓度较高的两种化学成分为Ca、Zn。橡胶相比于聚氯乙烯浸出塑化剂、金属总浓度分别高出8.8倍、1.2倍,而且橡胶浸出新型塑化剂BPF达到3.52μg/g,与聚氯乙烯相比明显更高。二者在不同条件下的浸出物质量方面,可见二者释放DiBP、Zn、Ca等化学成分受光照影响明显加快释放速度,细菌作用则能直接干扰浸出化学成分的赋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橡胶 化学成分 浸出行为
下载PDF
抗芯吸涤纶织物/聚氯乙烯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湿热老化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喻鹏祥 孟扬 +3 位作者 史晨 苏娟娟 韩建 叶华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涤纶织物/聚氯乙烯(PET/PVC)柔性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及良好的可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体育休闲、广告印刷等户外产品。然而,在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中,PET/PVC极易因吸水而造成自身力学性能的下降。采用含氟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对PE... 涤纶织物/聚氯乙烯(PET/PVC)柔性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及良好的可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体育休闲、广告印刷等户外产品。然而,在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中,PET/PVC极易因吸水而造成自身力学性能的下降。采用含氟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对PET织物进行改性,然后通过涂覆法得到抗芯吸PET织物增强PVC树脂基柔性复合材料(F-PET/PVC),进而探究其耐湿热老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抗芯吸剂浓度为20 g/L时,PET织物的水接触角从0°增大至114.5°,F-PET/PVC的芯吸高度降低了约94.29%,且剥离性能降幅较小,约为15.87%。此外,湿热老化测试表明F-PET/PVC的耐湿热老化性能优于PET/PVC,其界面剥离强度和拉伸强度损失率分别由7.41%和3.61%下降为3.08%和0.48%,有望为环境用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芯吸 PET/PVC 界面剥离 湿热老化
下载PDF
改性铜基催化剂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津齐 张丽 +2 位作者 张莹 李雅侠 冯颖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0,179,共5页
利用浸渍法将2,5-二甲基吡嗪(DMP)和氯化铜负载到活性炭上,在140℃、乙炔体积空速为50 h-1、氯化氢与乙炔摩尔比为1.05∶1的条件下,测试了其对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利用ICP-AES、红外光谱、XRD和TG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 利用浸渍法将2,5-二甲基吡嗪(DMP)和氯化铜负载到活性炭上,在140℃、乙炔体积空速为50 h-1、氯化氢与乙炔摩尔比为1.05∶1的条件下,测试了其对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利用ICP-AES、红外光谱、XRD和TG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2,5-二甲基吡嗪后,Cu表观质量分数为17%的催化剂的乙炔转化率可达74.02%,氯乙烯选择性可达97.19%。2,5-二甲基吡嗪提高铜基催化剂活性的原因在于其可以减少铜物种聚集,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可以产生Cu-N配位化学键,锚定铜物种使其稳定;可以抑制催化剂积碳,减少积碳引起的失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氢氯化 催化剂 2 5-二甲基吡嗪 氯化铜 活性炭
原文传递
聚丙烯改性及抗老化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丛姗姗 兰天宇 +2 位作者 王雅珍 祖立武 董少波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0,共7页
聚丙烯(PP)由于具有价格低廉且性能较好的特点,成为应用范围最广泛的通用塑料之一,但是,由于其分子链结构中包含的叔碳原子极易在氧气、热、紫外线的条件下产生热氧老化降解及光老化降解,使聚丙烯表现出较差的抗老化性能,当处于室外时,... 聚丙烯(PP)由于具有价格低廉且性能较好的特点,成为应用范围最广泛的通用塑料之一,但是,由于其分子链结构中包含的叔碳原子极易在氧气、热、紫外线的条件下产生热氧老化降解及光老化降解,使聚丙烯表现出较差的抗老化性能,当处于室外时,其使用寿命严重缩短,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主要介绍了聚丙烯改性的方法,例如,接枝改性、熔融共混改性和改变晶体结构等,分析了聚丙烯的老化机理以及老化的过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聚丙烯改性及抗老化的方法,对聚丙烯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抗老化 改性 老化反应机理 老化试验
原文传递
Mo-MOF对软质PVC材料的阻燃及抑烟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瑶 沈文涛 许苗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含钼离子的有机框架材料(Mo-MOF)添加到软质聚氯乙烯(PVC)材料中,利用极限氧指数(LOI)测试仪、NBS烟箱、锥形量热仪、拉伸强度测试仪等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抑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软质PVC相比,当Mo-MOF的...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含钼离子的有机框架材料(Mo-MOF)添加到软质聚氯乙烯(PVC)材料中,利用极限氧指数(LOI)测试仪、NBS烟箱、锥形量热仪、拉伸强度测试仪等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抑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软质PVC相比,当Mo-MOF的添加量为3%时,材料的LOI值由26.8%提高至30.3%,最大烟密度由918.5降低至471.2,总烟释放量(TSP)由25.23 m^(2)降低至12.02 m^(2),分别降低了48.7%及52.3%。此外,与PVC/MoO_(3)对比可知,当钼离子含量相同时,PVC/3%Mo-MOF材料的最大烟密度由774.0降低至471.2,TSP值由17.55 m^(2)降低至12.02 m^(2),分别降低了39.1%与31.5%。与MoO_(3)相比,Mo-MOF在PVC中的相容性及分散性更佳,在燃烧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级氧化钼,对PVC材料的阻燃及抑烟性能更佳。同时,随着Mo-MOF含量的增加,PVC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钼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MOF) 抑烟性能 软质聚氯乙烯(PVC) 阻燃性能 力学强度
原文传递
基于TD-GC-O-MS及感官评价分析医用级聚氯乙烯树脂气味物质
17
作者 邓莹楠 唐毓婧 +3 位作者 张桦 孙姝琦 康鹏 李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7-1143,共7页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TD-GC-O-MS)联用技术与感官评价,对医用聚氯乙烯(PVC)树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气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初步分析,优化了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实现VOCs的最佳释...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TD-GC-O-MS)联用技术与感官评价,对医用聚氯乙烯(PVC)树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气味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初步分析,优化了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实现VOCs的最佳释放效果。利用高灵敏度的TD-GC-O-MS选择了极性色谱柱,提高了VOCs的分离和检测效果,成功实现了对低浓度气味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确定PVC树脂的主要气味源为烷烃类化合物、异辛醇、丙烯酸丁酯、醋酸、苯乙烯和壬醛等,并追溯气味物质的来源,为低气味PVC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指导。通过感官评价确定工艺优化后的PVC树脂气味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级聚氯乙烯树脂 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挥发性有机物 定性定量分析 气味改善
下载PDF
2-氨基烟酸镧铈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杨羽轩 杜桂芳 +5 位作者 柳召刚 赵金钢 陈明光 胡艳宏 吴锦绣 冯福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5-262,共8页
以2-氨基烟酸(2-ANA)、Ce(NO_(3))_(3)、La(NO_(3))_(3)和NaOH为原料,合成出2-氨基烟酸镧铈(2-LCANA),研究2-LCANA及其复配稳定剂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LCANA及其复配稳定剂提高了PVC的热... 以2-氨基烟酸(2-ANA)、Ce(NO_(3))_(3)、La(NO_(3))_(3)和NaOH为原料,合成出2-氨基烟酸镧铈(2-LCANA),研究2-LCANA及其复配稳定剂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LCANA及其复配稳定剂提高了PVC的热稳定性能,当m(2-LCANA)∶m(ZnSt_(2))∶m(PE)=2∶1∶2时,其热稳定时间为38 min,可以减小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增强PVC的力学性能,但是随着温度升高2-LCANA要比m(2-LCANA)∶m(ZnSt_(2))∶m(PE)=2∶1∶2的复配稳定剂抑制PVC降解反应发生更有效。2-LCANA能够吸收PVC降解释放的HCl气体,生成LaCl_(3)和CeCl_(3),减弱了HCl对PVC降解的催化作用,可以有效地阻止PVC链上C-Cl和与氯相连的C-H断裂,减少共轭双键的生成,减缓PVC变色,延缓了PVC的热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烟酸镧铈 聚氯乙烯 热稳定性能 降解 协同效应
下载PDF
矿物钢塑复合材料与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对比研究
19
作者 卓林 纪琳 +4 位作者 赵法敏 莫伟恒 张建 薛平 陈轲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对矿物钢塑复合材料板材与传统木塑复合材料进行系统表征,并对外观及微观结构、无机组成成分、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矿物钢塑复合材料板材的形状规则、无翘曲变形,样品断面较为密实,而木塑板... 对矿物钢塑复合材料板材与传统木塑复合材料进行系统表征,并对外观及微观结构、无机组成成分、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矿物钢塑复合材料板材的形状规则、无翘曲变形,样品断面较为密实,而木塑板材液氮脆断面存在界面剥离,易发生变形翘曲。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三种板材的基体材料均为聚氯乙烯(PVC)树脂,其特征峰与PVC红外光谱类似。热重分析(TG和DTG)表明,木塑复合材料的热失重速率和质量损失率大于其余两种矿物钢塑,矿物钢塑的热稳定性较木塑复合材料得到了较大提升。随着铸造灰和钢渣的加入,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均得到了提高,且经铸造灰填充的矿物钢塑力学性能为三者中最高,其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33.0 MPa和4.72 GPa。矿物钢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为我国大宗工业固废的高附加值回收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钢塑复合材料 木塑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密度对稻壳/聚氯乙烯发泡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邢志栋 徐俊杰 +3 位作者 欧荣贤 黄剑飞 易欣 郝笑龙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77,共9页
针对传统木塑复合材料(wood plastic composites,WPCs)密度大、尺寸稳定性差等问题,以稻壳和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为原料制备三种密度的稻壳/聚氯乙烯发泡复合材料(rice husk/polyvinyl chloride foamed composites,RHPC),... 针对传统木塑复合材料(wood plastic composites,WPCs)密度大、尺寸稳定性差等问题,以稻壳和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为原料制备三种密度的稻壳/聚氯乙烯发泡复合材料(rice husk/polyvinyl chloride foamed composites,RHPC),分别标记为RHPC-Ⅰ、RHPCⅡ、RHPC-Ⅲ,探究密度变化对RHPC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发泡程度的增加及密度的减小,RHPC的泡孔均匀程度有所降低。RHPC的线性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linear thermal expansion,CLTE)及吸水膨胀率均逐渐升高,且长度、宽度和厚度三个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均表现出各向异性;不同湿度和温度作用下的尺寸变化率表明湿度对RHPC尺寸的影响大于温度。RHPC-Ⅰ、RHPCⅡ、RHPC-Ⅲ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抗蠕变性能呈下降趋势;RHPC-Ⅱ由于均匀的泡孔结构呈现出最高的冲击强度和比冲击强度,分别为14.3 kJ/m2和19.9(k J·m^(-2))/(g·cm^(-3))。本研究为轻质高强WPCs的开发和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聚氯乙烯发泡复合材料 发泡 力学性能 尺寸稳定性 蠕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