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5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醇/角蛋白/碳纳米管自愈合导电水凝胶的构建
1
作者 李亮 徐薇仪 +2 位作者 许梦媛 曾媛 刘让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1,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导电灵敏性,本文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以羊毛角蛋白(KE)和三氯化铝(AlCl_(3))为交联剂,添加碳纳米管(CNT)作为导电载体,制备出具有互穿双网络结构的自愈合导电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导电灵敏性,本文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以羊毛角蛋白(KE)和三氯化铝(AlCl_(3))为交联剂,添加碳纳米管(CNT)作为导电载体,制备出具有互穿双网络结构的自愈合导电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手段对PVA/KE/CNT复合水凝胶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AlCl_(3)中的Al^(3+)与角蛋白中的—COOH、—OH配位络合促使角蛋白间相互交联形成团簇,同时AlCl_(3)中的Al^(3+)也与PVA中的—OH交联形成紧密结构,增强了水凝胶的强度和韧性,CNT被两种交联结构紧紧包裹并赋予水凝胶导电性能。CNT的加入使复合水凝胶的韧性增加,添加质量分数为4%和5%的CNT可明显提升材料的强度;所制备的水凝胶都具有较好的自愈合性能,在一定范围内的自愈合性能与愈合时长成正比,12 h的愈合时长效果最佳;加入CNT使水凝胶电阻下降,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CNT后水凝胶电阻分别为8.98、4.56、3.81、3.12 kΩ。这种力学性能、自愈性能和导电性能均良好的水凝胶与人体运动检测应用具有天然的柔韧匹配性,在电子皮肤和柔性传感器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聚乙烯醇 羊毛角蛋白 碳纳米管 导电性
下载PDF
聚乙烯醇水基胶对卷烟中空滤棒的粘接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何屹 杨本刚 +5 位作者 蔡持 尹嵩 史霖 张阳 郑静 吴锦荣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为了提高卷烟滤棒生产过程中成型纸与滤棒中空丝束段间的中线胶粘接效果,从性能、施胶方式等全过程各因素探究特定烟用水基胶对上机适用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流变研究了不同规格水基胶的流变特性,分析了水基胶膜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一步... 为了提高卷烟滤棒生产过程中成型纸与滤棒中空丝束段间的中线胶粘接效果,从性能、施胶方式等全过程各因素探究特定烟用水基胶对上机适用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流变研究了不同规格水基胶的流变特性,分析了水基胶膜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一步评价各水基胶的干燥速度和润湿性能,对水基胶的粘接强度进行测试,推测了最终粘接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固含量相近的条件下,各水基胶均表现出良好的抗剪切能力,黏度较高的水基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制备得到的胶膜也具有更高的强度;但水基胶过高的黏度会降低其干燥速度和对滤棒的润湿性,进而影响水基胶的粘接。因此,黏度适中的水基胶具有最好的粘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胶 卷烟滤棒 流变性能 润湿性 粘接强度
下载PDF
PVAL/β-CD-CIN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吕维思 郭柯赟 +2 位作者 黄飞鸿 李凤红 李鹏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以β-环糊精(β-CD)为壁材,肉桂醛(CIN)为芯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β-环糊精-肉桂醛(β-CD-CIN)包合物。然后采用流延法,以聚乙烯醇(PVAL)为成膜基材,加入β-CD-CIN包合物,制备PVAL/β-CD-CIN薄膜,通过改变β-CD-CIN包合物的添加量来... 以β-环糊精(β-CD)为壁材,肉桂醛(CIN)为芯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β-环糊精-肉桂醛(β-CD-CIN)包合物。然后采用流延法,以聚乙烯醇(PVAL)为成膜基材,加入β-CD-CIN包合物,制备PVAL/β-CD-CIN薄膜,通过改变β-CD-CIN包合物的添加量来研究包合物对PVAL薄膜的热性能、力学性能、阻隔性能等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明CIN被成功地包埋于β-CD空腔,相比于未添加包合物的PVAL薄膜,PVAL/β-CD-CIN薄膜的熔融温度降低了26.90℃,结晶度降低了6.15%。当包合物质量分数为15%时,PVAL/β-CD-CIN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79 MPa和430.60%,此时力学性能最佳。当包合物添加质量分数为30%时,PVAL/β-CD-CIN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达到最小值为0.41(g·mm)/(kPa·m^(2)·h),吸水率达到最低为11.97%。加入β-CD-CIN包合物,可以有效提升薄膜的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率、耐水性等,为薄膜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环糊精 肉桂醛 膜材料 包合物
下载PDF
纳米ATO掺杂聚乙烯醇缩丁醛隔热中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梁明志 罗华 王选伦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压片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锡掺锑隔热中间膜(PVB/3GO/ATO),研究纳米ATO用量对隔热中间膜的隔热性能、透光率、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ATO含量为0.3%时,中间膜抗拉强度最佳为26.86 MPa,相比...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压片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锡掺锑隔热中间膜(PVB/3GO/ATO),研究纳米ATO用量对隔热中间膜的隔热性能、透光率、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ATO含量为0.3%时,中间膜抗拉强度最佳为26.86 MPa,相比PVB提升约35%,可见光透过率可达85%;当纳米ATO含量为0.9%时,红外光的透过率仅有55.5%;同时发现掺杂少量纳米ATO可增大隔热中间膜分解温度,降低导热系数,最低至0.205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丁醛 中间膜 纳米锡掺锑 隔热
下载PDF
微晶纤维素/聚乙烯醇对明胶基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杰 司志昊 +3 位作者 贾济如 周伟 许汉斌 王文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聚乙烯醇(PVA)/明胶基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将微晶纤维素(MCC)和PVA分别作为增强材料和共混材料添加到明胶(GL)基材中,改善明胶基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 聚乙烯醇(PVA)/明胶基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将微晶纤维素(MCC)和PVA分别作为增强材料和共混材料添加到明胶(GL)基材中,改善明胶基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微晶纤维素的添加可赋予MCC/PVA/GL复合薄膜良好的理化性能和应用性能。当基材中添加质量分数5%MCC时,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由14.91 MPa提高到48.02 MPa,热降解温度提高了11.4℃,含水率降低了9.12%。同时,还延长了水蒸气通过PVA/GL薄膜的路径,降低了MCC/PVA/GL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土壤包埋实验表明,MCC的加入加快了复合薄膜的生物降解性能。因此,MCC/PVA/GL复合薄膜可应用于绿色包装领域,如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微晶纤维素 明胶 复合薄膜 绿色包装 物化性能
下载PDF
Nisin/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的性能及猪肉保鲜应用
6
作者 康星雅 乔丽娜 +3 位作者 王楠 韩雪婷 董佳欣 朱硕麒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4,19,共5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基材、不同质量比的壳聚糖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为抗菌剂,采用溶液混合和流延法制备Nisin/壳聚糖/PVA复合膜,研究复合膜的性能,并将复合膜用于猪肉保鲜,分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Nisin与PVA三者之间发生了相... 以聚乙烯醇(PVA)为基材、不同质量比的壳聚糖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为抗菌剂,采用溶液混合和流延法制备Nisin/壳聚糖/PVA复合膜,研究复合膜的性能,并将复合膜用于猪肉保鲜,分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Nisin与PVA三者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壳聚糖和Nisin的加入降低了PVA膜的光学性能,但是,影响较小,并且,能够提升PVA膜的力学性能,降低PVA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将PVA复合膜用于猪肉的保鲜,发现,猪肉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pH等增加缓慢,复合膜能够延缓猪肉的腐败变质,将猪肉的保质期延长2 d。当Nisin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1的,PVA复合膜的综合性能及猪肉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N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力学性能 猪肉保鲜
原文传递
各向异性PVA木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铜离子吸附性能
7
作者 孙博蓉 王志男 +2 位作者 吴炳燊 梁荣平 李丽萍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针对传统水凝胶生成的聚合物网络通常为各向同性,存在机械强度差、刚度低等问题。本研究以巴沙木为原料,通过冰模板法和淬火法,在定向排列的脱木素纤维素骨架中构筑具有纤维取向的聚乙烯醇(PVA)微纳网络,构建用于高效吸附水中铜离子的... 针对传统水凝胶生成的聚合物网络通常为各向同性,存在机械强度差、刚度低等问题。本研究以巴沙木为原料,通过冰模板法和淬火法,在定向排列的脱木素纤维素骨架中构筑具有纤维取向的聚乙烯醇(PVA)微纳网络,构建用于高效吸附水中铜离子的高强度各向异性PVA木基水凝胶(PWH),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表征复合水凝胶的形态结构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脱木质素工艺可以增加木质纤维的结晶度,PVA成功复合后保留了木材各向异性纤维骨架,脱木质素2 h的水凝胶(PWH-2)综合性能最优;PWH-2在5%应变下循环压缩80次后,样品能量损耗仅为0.022 8 MPa/mm,高度保持率高达97.37%,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和弹性;PWH-2定向排列的多孔结构有助于铜离子在其内部迁移,提高吸附性能,在25℃、pH 5、铜离子质量浓度40 mg/L的模拟废液中,对铜离子的吸附率可达77.27%,经4次循环利用对铜离子的吸附率仍可达40.11%。动力学和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PWH-2吸附铜离子过程满足拟一级动力学模型,遵循Langmuir等温线模型。该研究为构建高效可持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高强度各向异性水凝胶提供理论参考,为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基水凝胶 聚乙烯醇(PVA) 各向异性 铜离子吸附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晶体增强补强聚乙烯醇薄膜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慧 田家瑶 +1 位作者 庞姗姗 龚国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1,共9页
目的综述近几年有关将纳米填料纳米纤维素晶体(CNC)作为增强补强剂,提高聚乙烯醇(PVA)薄膜的物理性能方面的研究,以期为PVA薄膜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与整理,阐述PVA/CNC复合薄膜的应用现状,介绍... 目的综述近几年有关将纳米填料纳米纤维素晶体(CNC)作为增强补强剂,提高聚乙烯醇(PVA)薄膜的物理性能方面的研究,以期为PVA薄膜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与整理,阐述PVA/CNC复合薄膜的应用现状,介绍CNC的形貌特性、化学改性及成膜方式对改善PVA/CNC薄膜物理性能的研究现状,综述CNC分散性、交联剂和成膜条件对提高PVA/CNC复合薄膜物理性能的影响。结论通过增加CNC在PVA基体中的分散性,针对不同用途选择对应的成膜方式,这样可有效改善PVA薄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耐水性等,提高PVA薄膜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纳米纤维素晶体 复合薄膜 物理性能
下载PDF
姜黄素-聚乙烯醇药物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培 牛丽丽 陈灵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40,共7页
以姜黄素为原药、聚乙烯醇为载体,制备了具有缓释性的姜黄素-聚乙烯醇药物凝胶。通过平衡溶胀度和红外对凝胶进行了表征;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考察了药物凝胶载药量的影响因素;通过标准曲线考察了药物凝胶的缓释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 以姜黄素为原药、聚乙烯醇为载体,制备了具有缓释性的姜黄素-聚乙烯醇药物凝胶。通过平衡溶胀度和红外对凝胶进行了表征;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考察了药物凝胶载药量的影响因素;通过标准曲线考察了药物凝胶的缓释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在40℃凝胶的溶胀度最大,为(171.53±0.21)%,红外表征表明该凝胶可进行后续实验;单因素法表明,姜黄素初始浓度为70μg/mL、时间为1.5 h和温度为40℃时,凝胶载药量达到最大为(43.43±0.243 2)mg/g;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姜黄素的初始浓度对载药量影响最显著,其次为温度,而吸附时间对载药量影响相对较小;在PBS缓冲液中,16 h内姜黄素累计释放率达到88.1%,释药行为接近一级方程,表明制得的药物凝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聚乙烯醇 凝胶 响应面 缓释
下载PDF
选择性透过CO_(2)气体PVA/淀粉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周向阳 林艺冰 +3 位作者 徐梓轩 龚根香 肖敏 尹国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4,共7页
对聚乙烯醇(PVA)/淀粉膜进行接枝改性,引入含有叔胺基团的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使其对CO_(2)气体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并对CO_(2)透过量进行优化,研究其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照片... 对聚乙烯醇(PVA)/淀粉膜进行接枝改性,引入含有叔胺基团的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使其对CO_(2)气体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并对CO_(2)透过量进行优化,研究其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及透气测试结果证明,加入淀粉接枝DMAEMA共聚物后,PVA/淀粉改性膜对CO_(2)具有选择透过性。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和添加量影响CO_(2)透过量,当添加1.5%(质量分数,下同)的接枝率为55.3%的接枝共聚物,膜的CO_(2)透过量由1.577 cm^(3)/(m^(2)·24 h·0.1 MPa)提高到45.786 cm^(3)/(m^(2)·24 h·0.1 MPa),提高了28.03倍。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显示,改性膜透过CO_(2)后,N1s谱图中399.8 eV处的结合能减小,在401.8 eV结合能增大,可能CO_(2)与膜上叔胺基团发生反应,实现在膜内的传递。此时PVA/淀粉改性膜中膜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分子链由蜷缩状态转变为伸展状态,增加了与CO_(2)的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玉米淀粉 改性膜 接枝 二氧化碳透过膜 机制
下载PDF
PVA/CNF@CuS近红外隔热膜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裴海燕 鲁佳丽 潘玮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4-189,共6页
将具有近红外吸收能力的硫化铜(CuS)负载在具有高强度的纳米纤维素(CNF)上,得到CNF@CuS复合物,然后将CNF@CuS添加到聚乙烯醇(PVA)基体中,制备高强度和良好隔热性能于一体的PVA/CNF@CuS近红外隔热膜。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 将具有近红外吸收能力的硫化铜(CuS)负载在具有高强度的纳米纤维素(CNF)上,得到CNF@CuS复合物,然后将CNF@CuS添加到聚乙烯醇(PVA)基体中,制备高强度和良好隔热性能于一体的PVA/CNF@CuS近红外隔热膜。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拉伸性能测试及隔热性能测试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NF@CuS与PVA基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CNF@CuS与PVA的质量比为2∶100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由纯PVA的34.5 MPa增加到72.9 MPa,同时复合膜可以透过大部分可见光并对近红外光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硫化铜 纳米纤维素 纳米纤维素@硫化铜 近红外隔热膜
下载PDF
聚电解质盐三聚磷酸钠对聚乙烯醇凝胶的Hofmeister效应研究
12
作者 张宁 逄勇 +1 位作者 张建明 段咏欣 《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189-198,共10页
聚乙烯醇(PVA)物理微晶水凝胶由于化学稳定性好、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近年来成为物理微晶凝胶研究的模板聚合物。但其力学性能较差,如何提高凝胶的力学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一直是水凝胶领域的研究难点和热点。Hofmeister盐析效应... 聚乙烯醇(PVA)物理微晶水凝胶由于化学稳定性好、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近年来成为物理微晶凝胶研究的模板聚合物。但其力学性能较差,如何提高凝胶的力学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一直是水凝胶领域的研究难点和热点。Hofmeister盐析效应是提升凝胶力学性能一种高效、绿色的制备手段,但之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小分子无机盐对凝胶性能的影响,对聚电解质盐的盐析效应鲜见报道。本文研究了三聚磷酸钠(STPP)聚电解质对PVA凝胶性能的影响,系统比较了其与氯化钠及氢氧化钠处理的PVA凝胶;重点从微观形态和结晶结构两方面研究了聚电解质盐与小分子盐引起PVA凝胶的微观结构差异,并分析了结构与性能间的响应关系。聚电解质STPP处理的PVA凝胶薄膜应力达到了23 MPa,应变高达1 100%,断裂韧性(110 MJ/cm^(3)),比纯水凝胶提升55倍之多,并兼具良好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三聚磷酸钠 氢氧化钠 氯化钠 Hofmeister效应
下载PDF
PVAL/肉桂醛/山梨酸钾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13
作者 李凤红 吕维思 +3 位作者 李鹏珍 王哲 郭柯赟 笪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26,61,共6页
选取聚乙烯醇(PVAL)为成膜基材,添加不同配比的肉桂醛(CIN)和山梨酸钾(KS),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PVAL/CIN/KS复合薄膜,通过改变CIN的添加量来改善薄膜的热性能、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耐水性能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 选取聚乙烯醇(PVAL)为成膜基材,添加不同配比的肉桂醛(CIN)和山梨酸钾(KS),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PVAL/CIN/KS复合薄膜,通过改变CIN的添加量来改善薄膜的热性能、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耐水性能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力学试验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复合薄膜的性能及结构进行一系列的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IN含量增加,复合薄膜的熔点有所下降,在CIN质量分数(PVAL质量的百分数)为40%时,熔点达到最小值为154.22℃。拉伸强度随CIN含量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断裂伸长率则逐渐提升,当CIN质量分数为2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2.84 MPa,相比于未添加CIN/KS复合物的薄膜而言,提高了79.08%,当CIN质量分数增加至30%时,薄膜的拉伸强度变为11.53 MPa,断裂伸长率从554.19%提升至596.48%。当CIN质量分数为30%时,薄膜表现出最佳的气体阻隔性,水蒸气透过系数达到最低,为1.04 g·mm/(m^(2)·h·kPa),吸水率趋于饱和状态,为78.71%,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薄膜 肉桂醛 山梨酸钾 聚乙烯醇 拉伸强度 气体阻隔 吸水率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壳聚糖/香草醛抑菌膜的制备及性能
14
作者 罗华丽 房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34,共8页
为研究壳聚糖(成膜材料)、香草醛(交联剂)二者所制备的壳聚糖/香草醛膜的力学性能、可生物降解性和抑菌性能等功效,采用浇注成膜法,制备不同壳聚糖与香草醛质量比的壳聚糖/香草醛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研究壳聚糖(成膜材料)、香草醛(交联剂)二者所制备的壳聚糖/香草醛膜的力学性能、可生物降解性和抑菌性能等功效,采用浇注成膜法,制备不同壳聚糖与香草醛质量比的壳聚糖/香草醛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雾度计和万能试验机等表征壳聚糖/香草醛抑菌膜的结构、形态、力学性能和可降解性等指标,研究其在伤口敷料和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壳聚糖/香草醛膜的FTIR光谱在1636 cm^(-1)处出现了C=N的席夫碱结构峰,证明了壳聚糖上的胺基和香草醛上的醛基发生反应,形成席夫碱结构。随着香草醛添加量的增加,壳聚糖/香草醛膜的拉伸强度有所增强,而壳聚糖膜的透光性逐渐降低,透光率低至49.58%。在体外溶菌酶酶解实验中,壳聚糖/香草醛膜在溶菌酶溶液中的质量损失率达58%,在乙酸溶液中6 h降解率可达50%。壳聚糖/香草醛膜表面存在微纳结构,使得接触角略大于90°,表现出一定的疏水性。随着壳聚糖链上香草醛的引入,膜的亲水性有所提升,接触角呈降低趋势。壳聚糖/香草醛膜具有较好的抑菌性、可生物降解性和透光性,在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辅料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伤口敷料 香草醛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增强聚乙烯醇凝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岩森 侯丹丹 +3 位作者 祁丽亚 王春堯 郭敏 郭子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8-506,共9页
将水性聚氨酯(WPU)引入聚乙烯醇(PVA)凝胶体系,通过冷冻-解冻循环交联制备了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WPU/PVA复合凝胶。利用FTIR,XRD,SEM等方法对复合凝胶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力学性能、耐疲劳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实... 将水性聚氨酯(WPU)引入聚乙烯醇(PVA)凝胶体系,通过冷冻-解冻循环交联制备了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WPU/PVA复合凝胶。利用FTIR,XRD,SEM等方法对复合凝胶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力学性能、耐疲劳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WPU分子链与PVA分子链相互缠结,形成牢固密集的双网络结构。WPU的氨基甲酸酯和羧基与PVA的羟基之间形成了强氢键相互作用。当WPU含量为10%(w)时,WPU/PVA复合凝胶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压缩强度分别可达2.88 MPa、388.87%、2.21 MPa。WPU/PVA复合凝胶在液体环境下还具备优异的疲劳抗性和耐摩擦磨损性能。有望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人工关节替代材料用于生物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聚乙烯醇 水凝胶 机械强度
下载PDF
纳米ZnO/纤维素纳米晶/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康星雅 丁艳红 +2 位作者 白静一 王保营 卢芳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55,共5页
采用球磨法制备的纤维素纳米晶(CNC)及市售纳米ZnO对聚乙烯醇(PVA)进行改性,改善了PVA膜的力学性能,并且,赋予其抗菌性,测试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性能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加入CNC后,提高了PVA膜的力学性能和阻湿性能,加入纳米... 采用球磨法制备的纤维素纳米晶(CNC)及市售纳米ZnO对聚乙烯醇(PVA)进行改性,改善了PVA膜的力学性能,并且,赋予其抗菌性,测试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性能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加入CNC后,提高了PVA膜的力学性能和阻湿性能,加入纳米ZnO后,复合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并且,能进一步提高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但是,降低了复合膜的阻湿性能。当CNC的添加量为3%、纳米ZnO∶CNC=2∶1(摩尔比)时,复合膜综合性能较好,拉伸强度为73.7 MPa,与纯PVA膜相比,提高了77.2%;断裂伸长率为3.8%,与纯PVA膜相比,提高了46.1%;水蒸气透过系数为3.44×10^(-13)g·cm/(cm^(2)·s·Pa),与纯PVA膜相比,提高了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纤维素纳米晶 聚乙烯醇 力学性能 抗菌性能
原文传递
直写成型中金属微粒悬浮液相分离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郭俊卿 郭恒锐 +1 位作者 陈拂晓 相楠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3-70,共8页
为研究金属微粒直写成型中悬浮液的流动特性,制备了粒径为Φ50μm的316L不锈钢微粒悬浮液,根据直写成型实验与Eulerian多相流模型,对悬浮液流动过程中的固液分离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微粒悬浮液流动时的相分离现象与... 为研究金属微粒直写成型中悬浮液的流动特性,制备了粒径为Φ50μm的316L不锈钢微粒悬浮液,根据直写成型实验与Eulerian多相流模型,对悬浮液流动过程中的固液分离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微粒悬浮液流动时的相分离现象与流域横截面积改变及微粒粒径有关,在横截面积由小变大的区域,微粒与溶液易产生离散现象,在横截面积由大变小区域则微粒容易聚集;横截面积改变程度越小,分离现象越弱,减小微粒粒径也可减弱悬浮液相分离程度,当粒径降至Φ10μm时可基本消除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写成型 金属微粒悬浮液 相分离 Eulerian模型 横截面积
原文传递
乙二醇替代水增塑聚乙烯醇吹塑膜的制备与性能
18
作者 曾威 石伊康 +4 位作者 吴星宇 白忠宁 邓金玉 王劭妤 程博闻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96,共9页
水作为增塑剂在聚乙烯醇(PVA)的熔融加工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高温条件下水容易爆沸蒸发而影响到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最终产品的性能。文中采用乙二醇作为水的替代增塑剂,首先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对PVA... 水作为增塑剂在聚乙烯醇(PVA)的熔融加工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高温条件下水容易爆沸蒸发而影响到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最终产品的性能。文中采用乙二醇作为水的替代增塑剂,首先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对PVA与增塑剂的混合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了乙二醇替代水的可行性。发现乙二醇与PVA的相容性比水更好,结合能更大,可以有效降低PVA分子间作用力,拓宽PVA的热加工窗口,便于熔融挤出加工。然后通过挤出吹塑法制备了热塑性聚乙烯醇(TPVA)薄膜,并考察了乙二醇用量对PV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乙二醇用量的增加,TPVA的熔点和结晶度逐渐降低,熔体流动速率逐渐增大,起增塑作用的乙二醇含量不超过10.0%,且2.5%的乙二醇即可达到5.0%水的增塑效果。当乙二醇含量为10.0%时,PVA薄膜的阻隔性能优异,其氧气透过量为47.82 cm^(3)/(m^(2)·d·0.1MPa),吸油率为0.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乙二醇 增塑 熔融加工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孔粒子及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9
作者 彭凯 周杨 +2 位作者 戴星语 陈学琴 江兵兵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26-432,共7页
本研究制备一种表面羟基化聚苯乙烯微孔粒子-聚乙烯醇(PVA)复合膜.首先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聚醋酸乙烯酯-聚苯乙烯二嵌段聚合物(PVAc-b-PS);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 alkylation)将聚苯乙烯链中的苯环超交联... 本研究制备一种表面羟基化聚苯乙烯微孔粒子-聚乙烯醇(PVA)复合膜.首先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聚醋酸乙烯酯-聚苯乙烯二嵌段聚合物(PVAc-b-PS);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 alkylation)将聚苯乙烯链中的苯环超交联,制备了超交联微孔粒子(HCPNPs);将HCPNPs表面醇解,得到了表面羟基化的微孔粒子(AHCPNPs);将AHCPNPs、正硅酸乙酯(TEOS)与PVA反应制备PVA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定PVAc-b-PS合成的成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IR、BET比表面积测试等表征HCPNPs、AHCPNPs和PVA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AHCPNPs添加比例为2%时对复合膜的强度增强性能更好,并且不影响PVA复合膜的整体形貌和表面亲水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c-b-PS共聚物 傅-克烷基化反应 微孔粒子 PVA复合膜
下载PDF
海岛纤维用增塑改性聚乙烯醇的制备及其性能
20
作者 王双华 王冬 +2 位作者 付少海 仲鸿天 董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5,共8页
为解决海岛纤维碱减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双季戊四醇、硬脂酸钙和抗氧剂B225为复配增塑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增塑改性,通过熔融加工制备了高热分解温度的改性PVA。通过研究三者的添加量及熔融加工温度对PVA性能的影响,优化PVA的增... 为解决海岛纤维碱减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双季戊四醇、硬脂酸钙和抗氧剂B225为复配增塑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增塑改性,通过熔融加工制备了高热分解温度的改性PVA。通过研究三者的添加量及熔融加工温度对PVA性能的影响,优化PVA的增塑改性工艺。对PVA与复配增塑剂之间的氢键作用、改性PVA的断面形貌、结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双季戊四醇、硬脂酸钙和抗氧剂B225的质量占比分别为15、3和1,熔融加工温度为200℃时,复配增塑剂与PVA之间的氢键作用较强,PVA结晶度降低,熔点降低到178.2℃,热分解温度提高到301.3℃,提供了123.1℃的加工窗口;改性PVA水溶性良好,在25℃下也能完全溶解。研究结果为实现以PVA为海组分的绿色环保海岛纤维的制备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熔融加工 高热分解温度 增塑改性 水溶性 海岛纤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