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基白炭黑和生物基油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
1
作者 樊斌斌 刘豫皖 +2 位作者 吕国正 岳艳妮 葛永亮 《橡胶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研究生物基白炭黑和生物基油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使用生物基油等量代替环烷油,胶料的硫化速度略加快,300%定伸应力降低,耐切割、耐低温和耐迁移性能提高,生热略增大,耐磨性能基本相当;在同样采用生物基油的... 研究生物基白炭黑和生物基油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使用生物基油等量代替环烷油,胶料的硫化速度略加快,300%定伸应力降低,耐切割、耐低温和耐迁移性能提高,生热略增大,耐磨性能基本相当;在同样采用生物基油的情况下,使用生物基白炭黑等量代替沉淀法白炭黑,胶料的硫化特性、生热、耐磨和耐切割性能相当,但耐疲劳性能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白炭黑 生物基油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胎面胶
下载PDF
非轮胎用橡胶助剂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
作者 梁诚 《橡胶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近年来随着非轮胎橡胶制品性能提升和新品迭出,对配套的橡胶助剂的品质要求和需求量提高,非轮胎用橡胶助剂成为极具活力和前景的发展领域。本文介绍非轮胎用橡胶助剂的产业现状、市场需求、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提出非轮胎用橡胶助剂要... 近年来随着非轮胎橡胶制品性能提升和新品迭出,对配套的橡胶助剂的品质要求和需求量提高,非轮胎用橡胶助剂成为极具活力和前景的发展领域。本文介绍非轮胎用橡胶助剂的产业现状、市场需求、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提出非轮胎用橡胶助剂要向高性能化、绿色化、多功能化、个性专用化等方向发展,以全力支撑我国橡胶制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制品 橡胶助剂 产业现状 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用于高分子材料改性领域的无机纳米填料化学改性方法
3
作者 邓志天 姚军龙 +5 位作者 付宗强 黄超 弯琳 高琳 孙华旭 毕彦炳 《化肥设计》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综述了对高分子材料中广泛使用的无机纳米填料进行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包括偶联剂改性法、酯化改性法等小分子改性剂法,以及表面原位接枝聚合改性等大分子接枝法。这些方法不仅解决了无机纳米填料易团聚、分散性差及与高分子材料复合相... 综述了对高分子材料中广泛使用的无机纳米填料进行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包括偶联剂改性法、酯化改性法等小分子改性剂法,以及表面原位接枝聚合改性等大分子接枝法。这些方法不仅解决了无机纳米填料易团聚、分散性差及与高分子材料复合相容性不佳的问题,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其在电子、催化、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性能。同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改性机理、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并对改性方法的工艺优化和发展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纳米填料 高分子材料 偶联剂改性 酯化改性 原位接枝
下载PDF
碳填料/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及层间接触热阻对微波加热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徐钰东 穆柄臻 +1 位作者 刘梦琪 陈海龙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287-292,共6页
制备炭黑/天然橡胶(NR)、石墨烯/NR和碳纳米管/NR复合材料,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热导率和层间接触热阻对微波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自身热导率越大,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越大,层间接触热阻越小... 制备炭黑/天然橡胶(NR)、石墨烯/NR和碳纳米管/NR复合材料,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热导率和层间接触热阻对微波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自身热导率越大,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越大,层间接触热阻越小;通过增大填料用量来增大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减小层间接触热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考虑复合材料的配方设计适用性和经济性;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对微波加热过程中高、低温区域分布规律和微波加热效率基本无影响,但影响复合材料的温度分布均匀性。为保证微波加热硫化均匀性,多层复合材料的层间接触热阻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填料:天然橡胶 微波加热 热导率 层间接触热阻 温度分布
下载PDF
橡胶硫化促进剂PZ的合成工艺及微观结构表征
5
作者 魏振亮 苗进之 +3 位作者 贾太轩 王春艳 李林东 肖莹霞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68-71,77,共5页
本研究采用改进后的一步法制备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PZ),按照化学计量比m((二甲胺)):m((二硫化碳)):m((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氧化锌)):m((乙醇))=1.0:1.13:0.014:0.53:5.40,滴加氧化锌后搅拌时间20min,反应温度为20℃。非离子表面... 本研究采用改进后的一步法制备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PZ),按照化学计量比m((二甲胺)):m((二硫化碳)):m((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氧化锌)):m((乙醇))=1.0:1.13:0.014:0.53:5.40,滴加氧化锌后搅拌时间20min,反应温度为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计量比m(吐温-20):m(辛基酚聚氧乙烯醚):m(脂肪酸聚氧乙烯酯):m(失水山梨醇酯)=4.0:2.0:1.0:1.0,搅拌时间为140min,得到粗品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PZ)。经过精制后为白色粉末,对样品的熔点、灰分、加热减量、锌含量、筛余物及收率进行检测,均达到化工行业标准。利用现代仪器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经过对红外图谱的分析,可以初步确定PZ含有C-H键、C-N键、C=S键、C-S键、S-Zn键。使用UV-vis确定紫外最大吸收峰在300 nm处,利用HPLC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在300nm处对0.001g/mL的样品溶液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个明显吸收峰,分析为杂质和PZ,PZ纯度为96.3%。XRD图谱分析表明PZ的晶胞参数。通过GC-MS测定3.38min、8.11min出现明显的色谱峰,分别由溶剂甲醇和PZ产生。通过^(1)H-NMR确定促进剂PZ中氢原子的数目为12,和PZ分子式C_(6)H_(12)N_(2)S_(4)Zn相吻合,这为确定其结构和开拓应用范围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基础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PZ) FTIR UV-VIS HPLC XRD GC-MS 1H-NMR
下载PDF
废轮胎裂解炭黑在能源存储及转换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陈美玲 孙艳芝 +2 位作者 吴玉锋 袁浩然 潘军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2,共11页
全球每年大量报废的废轮胎产生引起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热裂解作为废轮胎高效的最终处理方式之一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裂解炭黑作为废轮胎裂解主要副产物,它的高值化利用有利于推动废轮胎裂解行业健康发展和价值链提升。该裂... 全球每年大量报废的废轮胎产生引起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热裂解作为废轮胎高效的最终处理方式之一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裂解炭黑作为废轮胎裂解主要副产物,它的高值化利用有利于推动废轮胎裂解行业健康发展和价值链提升。该裂解炭黑含有高达75%~81%的无定形碳,经过纯化(除灰分)和改性处理可获得具有与商品炭黑导电性相当的多孔碳材料,在能源存储和能源转换方面有着日益重要的应用。本文结合废轮胎裂解炭黑纯化方法以及改性方式,主要围绕裂解炭黑在超级电容器、二次电池和电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裂解炭黑资源化研究和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裂解炭黑 超级电容器 二次电池 电催化
下载PDF
溶剂精制橡胶促进剂MBT的研究
7
作者 张颂 刘彬 +2 位作者 鲍翠 朱国旭 张怀猛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方法对精制橡胶促进剂MBT的萃取溶剂进行设计,为橡胶促进剂MBT冷却结晶过程设计并优选溶剂——十氢萘;并用十氢萘对橡胶促进剂MBT粗品进行提纯处理,考察溶剂与MBT质量比、降温速度、结晶终点温度等因素对... 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方法对精制橡胶促进剂MBT的萃取溶剂进行设计,为橡胶促进剂MBT冷却结晶过程设计并优选溶剂——十氢萘;并用十氢萘对橡胶促进剂MBT粗品进行提纯处理,考察溶剂与MBT质量比、降温速度、结晶终点温度等因素对橡胶促进剂MBT质量及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当溶剂与MBT粗品质量比为2.5,降温速度为1 K/min,结晶终点温度为40℃时,所提纯的MBT纯度大于97%,收率高于96%,精制后的MBT完全可以用于下游次磺酰胺类促进剂CZ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促进剂MBT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 十氢萘 溶剂精制
下载PDF
对氨基水杨酸镧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刘永刚 郝伟 +5 位作者 张文涛 柳召刚 胡艳宏 吴锦绣 马瑞峰 杜桂芳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以氯化镧和对氨基水杨酸钠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合成了新型环保促进剂对氨基水杨酸镧(PAS-La)。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确定其分子式为La(C_(7)H_(6)NO_(3))_(3)·H_(2)O。利用无转子硫化仪、平... 以氯化镧和对氨基水杨酸钠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合成了新型环保促进剂对氨基水杨酸镧(PAS-La)。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确定其分子式为La(C_(7)H_(6)NO_(3))_(3)·H_(2)O。利用无转子硫化仪、平衡溶胀法和万能试验机考察了PAS-La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交联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硫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AS-La添加量的增加,天然橡胶的正硫化时间存在最大值,焦烧时间先减小后增大;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增大,力学性能明显增强。当PAS-La的添加量为1.2份(质量)时,其对天然橡胶的硫化促进作用达到最佳。动力学计算发现,随着PAS-La添加量的增加,交联前驱体的反应活性增强,活化能先减小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氨基水杨酸镧 天然橡胶 硫化促进剂 稀土 活化能
下载PDF
臭氧改性炭黑/天然橡胶湿法混炼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9
作者 韩霜 邱健 +4 位作者 单体仑 郝英杰 隋雁俊 单体坤 汪传生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338-343,共6页
通过臭氧改性炭黑的亲水性,研究臭氧改性炭黑/天然橡胶湿法混炼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与炭黑相比,臭氧改性炭黑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亲水性增强,更适用于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湿法混炼工艺;当臭氧改性炭黑浆液的质量分数为0.08时,复... 通过臭氧改性炭黑的亲水性,研究臭氧改性炭黑/天然橡胶湿法混炼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与炭黑相比,臭氧改性炭黑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亲水性增强,更适用于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湿法混炼工艺;当臭氧改性炭黑浆液的质量分数为0.08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大幅提升,滚动阻力降低,综合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臭氧改性炭黑 湿法混炼 亲水性 耐磨性能 滚动阻力
下载PDF
有机硅乳液用量对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并用胶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唐绍书 隋雁俊 +3 位作者 聂万富 韩霜 汪传生 边慧光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研究有机硅乳液用量对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硅乳液用量的增大,NR/SBR并用胶的门尼粘度和FL减小,表明有机硅乳液可改善并用胶的加工性能;NR/SBR并用胶的t10和t90缩短,表明有机硅乳液会降低并... 研究有机硅乳液用量对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硅乳液用量的增大,NR/SBR并用胶的门尼粘度和FL减小,表明有机硅乳液可改善并用胶的加工性能;NR/SBR并用胶的t10和t90缩短,表明有机硅乳液会降低并用胶的加工安全性,但可提高并用胶的硫化速率;NR/SBR并用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DIN磨耗量先增大后减小,Payne效应先增强后减弱。当有机硅乳液用量为6.8份时,NR/SBR并用胶的物理性能、耐磨性能和炭黑分散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丁苯橡胶 有机硅乳液 物理性能 耐磨性能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珠/天然橡胶低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闫理智 肖瑶 +4 位作者 唐绍书 梁金周 续振春 汪传生 边慧光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243-249,共7页
介绍空心玻璃微珠(HGM)/天然橡胶(NR)低导热复合材料(以下简称胶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HGM适当等量替代白炭黑,可有效降低胶料的储能模量和门尼粘度,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但不利于胶料的物理性能;减小HGM用量可提高胶料的拉... 介绍空心玻璃微珠(HGM)/天然橡胶(NR)低导热复合材料(以下简称胶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HGM适当等量替代白炭黑,可有效降低胶料的储能模量和门尼粘度,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但不利于胶料的物理性能;减小HGM用量可提高胶料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但会降低胶料的耐磨性能;HGM等量替代白炭黑有利于胶料的轻量化和提高胶料的隔热性能,可有效降低胶料的滚动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天然橡胶 白炭黑 导热性能 滚动阻力
下载PDF
纳米硅补强氟橡胶的研究
12
作者 马玉聪 王天骄 +3 位作者 郑顺奇 丁昂 吴爱民 黄昊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以热弧等离子体法制备高纯度纳米硅,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炭黑/氟橡胶(FKM-C)和纳米硅/氟橡胶(FKMSi)复合材料,与不加填料的纯氟橡胶(P-FKM)复合材料相比,研究填料对氟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KM-Si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低于P-FKM复合材... 以热弧等离子体法制备高纯度纳米硅,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炭黑/氟橡胶(FKM-C)和纳米硅/氟橡胶(FKMSi)复合材料,与不加填料的纯氟橡胶(P-FKM)复合材料相比,研究填料对氟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KM-Si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低于P-FKM复合材料;FKM-Si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均高于FKM-C复合材料,分别达到70度、12.16 MPa和289%;FKM-Si复合材料的截面无缺陷,说明纳米硅与氟橡胶的相容性好;FKM-Si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比FKM-C复合材料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 氟橡胶 复合材料 低温脆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芳纶短纤维对天然橡胶胶料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邱健 蒋超杰 +4 位作者 严刚 李文超 葛孚宇 高浩 李利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基于轮胎胎面胶配方,研究芳纶短纤维用量和长度对天然橡胶(N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芳纶短纤维长度为3 mm时,芳纶短纤维用量为2份的胶料的Payne效应最弱,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最大,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较大,耐磨性能和抗湿滑性能最好... 基于轮胎胎面胶配方,研究芳纶短纤维用量和长度对天然橡胶(N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芳纶短纤维长度为3 mm时,芳纶短纤维用量为2份的胶料的Payne效应最弱,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最大,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较大,耐磨性能和抗湿滑性能最好;当芳纶短纤维用量为2份时,芳纶短纤维长度为2 mm的胶料的Payne效应最弱,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最大,芳纶短纤维长度为3 mm的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较大,撕裂强度最大,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短纤维 天然橡胶 物理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短纤维对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于本会 单体仑 +4 位作者 王孔烁 王景 任建彬 李绍明 汪传生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256-265,共10页
研究不同种类短纤维(长度)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短纤维(简称AF)(9 mm)/玄武岩短纤维(简称BSF)(9 mm)并用比为1/1的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较小,DIN磨耗量最小(113.51 mm3),耐烧蚀性能最佳;沉淀法白炭黑与气... 研究不同种类短纤维(长度)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短纤维(简称AF)(9 mm)/玄武岩短纤维(简称BSF)(9 mm)并用比为1/1的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较小,DIN磨耗量最小(113.51 mm3),耐烧蚀性能最佳;沉淀法白炭黑与气相法白炭黑的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热稳定性相当;BSF的长度越大,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和耐烧蚀性能越佳;随着BSF长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呈减小趋势,与BSF(3 mm)的复合材料相比,BSF(9 mm)的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最小,BSF(9 mm)分散性最好;在热重分析中,700℃时复合材料的质量保持率由大到小依次为BSF(9 mm)/AF(9 mm)并用的复合材料、BSF(3 mm)的复合材料、AF(9 mm)的复合材料、AF(6 mm)的复合材料、AF(3 mm)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维 三元乙丙橡胶 耐磨性能 耐烧蚀性能
下载PDF
偶联剂对磁性丁腈橡胶磁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刘旭 梁琳 +2 位作者 刘奕麟 丁乃秀 张保岗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250-255,共6页
分别选用2种硅烷偶联剂和4种钛酸酯偶联剂制备磁性丁腈橡胶(NBR),研究偶联剂对磁性NBR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钛酸酯偶联剂的胶料的磁性能优于添加硅烷偶联剂的胶料,其中添加钛酸酯偶联剂A13的胶料的磁性能最优;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 分别选用2种硅烷偶联剂和4种钛酸酯偶联剂制备磁性丁腈橡胶(NBR),研究偶联剂对磁性NBR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钛酸酯偶联剂的胶料的磁性能优于添加硅烷偶联剂的胶料,其中添加钛酸酯偶联剂A13的胶料的磁性能最优;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大,胶料的剩磁(Br)、内禀矫顽力(HCJ)和最大磁能积[(BH)max]先增大后减小,矫顽力(HCB)无明显变化规律;当钛酸酯偶联剂A13用量为磁粉用量的1%时,胶料具有最优的磁性能:Br 0.224 T,HCB 165 kA·m^(-1),HCJ 279 kA·m^(-1),(BH)max 9.7 k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磁性丁腈橡胶 磁性能
下载PDF
焦磷酸哌嗪的绿色制备及在阻燃硅橡胶中的应用
16
作者 黄伦 叶丹阳 +2 位作者 焦伟先 孟喜 李雯娟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采用“一锅法”,以磷酸和哌嗪为原料制备了膨胀型阻燃剂焦磷酸哌嗪,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自制的焦磷酸哌嗪与市场上的优质竞品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元素含量和白度均能达到优质品标准。将自制的... 采用“一锅法”,以磷酸和哌嗪为原料制备了膨胀型阻燃剂焦磷酸哌嗪,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自制的焦磷酸哌嗪与市场上的优质竞品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元素含量和白度均能达到优质品标准。将自制的焦磷酸哌嗪添加到硅橡胶中,硅橡胶的极限氧指数从22.8%增加到27.2%,阻燃等级达到V-0级,拉伸强度增大1倍。本方法可以实现焦磷酸哌嗪的绿色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哌嗪 阻燃剂 硅橡胶 一锅法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抗硫化返原剂二水合六亚甲基-1,6-二硫代硫酸二钠的制备
17
作者 李天余 侯文杰 +1 位作者 施云海 余涛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使用1,6-二氯己烷与五水合硫代硫酸钠合成出抗硫化返原剂二水合六亚甲基-1,6-二硫代硫酸二钠,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其粗产品的合成工艺条件;对获得的产品进行重结晶纯化,结合硫代硫酸钠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不同温度的溶解度获... 使用1,6-二氯己烷与五水合硫代硫酸钠合成出抗硫化返原剂二水合六亚甲基-1,6-二硫代硫酸二钠,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其粗产品的合成工艺条件;对获得的产品进行重结晶纯化,结合硫代硫酸钠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不同温度的溶解度获得重结晶过程中溶剂的最优乙醇浓度、重结晶温度和结晶次数;最后对所合成产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二水合六亚甲基-1,6-二硫代硫酸二钠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6-二氯己烷质量分数14%、乙醇与水的质量比3/4、反应体系pH值9、反应温度83℃,此时所合成粗产品的纯度和收率最高;使用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在20℃下重结晶精制2次,可制得纯度达97%以上、单程收率在80%以上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合六亚甲基-1 6-二硫代硫酸二钠 抗硫化返原剂 1 6-二氯己烷 硫代硫酸钠
下载PDF
炭黑N330用量对天然橡胶阻尼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谭博文 刘超奇 +2 位作者 许仕强 王德月 吴明生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研究炭黑N330用量对天然橡胶(NR)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大,NR混炼胶的FL,Fmax和Fmax-FL增大,t90缩短;NR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100%定伸应力、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大,拉断伸长率和回弹值减小;NR硫化... 研究炭黑N330用量对天然橡胶(NR)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大,NR混炼胶的FL,Fmax和Fmax-FL增大,t90缩短;NR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100%定伸应力、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大,拉断伸长率和回弹值减小;NR硫化胶低温下的损耗因子(tanδ)峰值减小,高温下的tanδ呈增大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NR硫化胶的tanδ减小,且炭黑N330用量大的NR硫化胶的tanδ减小速率大于炭黑N330用量小的NR硫化胶,表明高温下炭黑N330用量大的NR硫化胶的阻尼性能对温度变化更敏感。随着炭黑N330用量的增大,NR硫化胶的静刚度和动/静刚度比都增大,表明炭黑N330用量增大对NR硫化胶的阻尼性能有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炭黑N330 阻尼性能 损耗因子 动/静刚度比
下载PDF
双(2-柠康酰亚胺苯基)二硫化物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何铭彬 邹立经 +3 位作者 陈朝晖 黄学智 吴再生 林强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3-10,共8页
采用双(2-柠康酰亚胺苯基)二硫化物(BCoPD)作为天然橡胶(NR)的多功能硫化助剂,通过机械共混制备BCoPD/NR复合材料,探讨BCoPD用量和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对BCoPD/NR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Payne效应、硫化特性、交联键分布、物理性能和动态力... 采用双(2-柠康酰亚胺苯基)二硫化物(BCoPD)作为天然橡胶(NR)的多功能硫化助剂,通过机械共混制备BCoPD/NR复合材料,探讨BCoPD用量和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对BCoPD/NR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Payne效应、硫化特性、交联键分布、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生胶塑解过程中加入BCoPD的BCoPD/NR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加入0.5份BCoPD使得复合材料的门尼粘度下降22.2%,60 min时的抗硫化返原率减小3%,多硫键比例增大3%,物理性能小幅下降,抗湿滑性能小幅提高;采用在加硫化体系时加入BCoPD的BCoPD/NR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加入1份BCoPD使得复合材料60 min时的抗硫化返原率下降11.9%,多硫键比例增大4%,物理性能有所提高,滚动阻力小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双(2-柠康酰亚胺苯基)二硫化物 塑解 多硫键 抗硫化返原性能
下载PDF
裂解炭黑/纤维素纳米晶杂化体粉末的制备及其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
20
作者 刘亚兵 胡洁 +2 位作者 胡建洪 侯晓宇 段咏欣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330-337,共8页
采用氨基化纤维素纳米晶(CCP)与裂解炭黑(CBp)球磨杂化,CBp/CCP(CBC)杂化体浆料经喷雾干燥后得到CBC杂化体粉末,将其用于天然橡胶(NR)补强。结果表明:CCP与CBp均匀杂化,有效阻止了CCP的团聚,提高了CBp在NR中的分散性;得益于NR/CBC复合... 采用氨基化纤维素纳米晶(CCP)与裂解炭黑(CBp)球磨杂化,CBp/CCP(CBC)杂化体浆料经喷雾干燥后得到CBC杂化体粉末,将其用于天然橡胶(NR)补强。结果表明:CCP与CBp均匀杂化,有效阻止了CCP的团聚,提高了CBp在NR中的分散性;得益于NR/CBC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提高和CCP与CBp的协同补强作用以及CBC杂化体粉末在NR基体中的均匀分散,NR/CBC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显著提高,CBp/CCP质量比为85/15的CBC杂化体粉末的NR/CBC复合材料的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比NR/CB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30.4%,14.9%和75.7%,DIN磨耗量减小了13.7%,压缩温升降低。选用生物基填料CCP作为共杂化材料,以球磨杂化、喷雾干燥方式对CBp进行提质改性,为便捷制备高性能NR/CBp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推动CBp的高附加值利用及解决废旧轮胎的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炭黑 纤维素纳米晶 杂化体粉末 天然橡胶 废旧轮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