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自组装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付承臣 赖璐 +2 位作者 周培茹 赖红静 曹机良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2,214,共7页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S质量分数、GO分散液质量浓度对RGO/CS-棉织物导电、抗紫外线和抑菌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耐洗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RGO/CS-棉织物表面沉积的GO已较充分还原为RGO,表面覆盖了一层连续的RGO/CS薄膜;RGO/CS-棉织物导电性随着GO分散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经质量分数2.0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5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具有最佳的导电性,表面电阻为1.02 kΩ/cm;RGO与CS协同增强了RGO/CS-棉织物的抑菌性能,抑菌率最高达95%;经质量分数0.5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3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经过30~50次皂洗洗涤后,导电、抑菌和抗紫外线性能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烯 棉织物 导电 自组装 纺织染整助剂
原文传递
聚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工艺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莉彦 殷荣政 +5 位作者 谭晶 侯钦正 李长金 杨涛 杨卫民 李好义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为深入了解化工产品聚乙烯超细纤维制备现状,从纤维细度出发,对国内外聚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工艺进行综述分析。梳理了凝胶纺丝、闪蒸相分离、静电纺丝、熔喷4条路线的成丝机理、细化方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凝胶纺丝中溶胀、溶解行... 为深入了解化工产品聚乙烯超细纤维制备现状,从纤维细度出发,对国内外聚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工艺进行综述分析。梳理了凝胶纺丝、闪蒸相分离、静电纺丝、熔喷4条路线的成丝机理、细化方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凝胶纺丝中溶胀、溶解行为及高品质凝胶液与超倍拉伸的关联;探讨了闪蒸相分离中的相态变化、超临界CO_(2)“绿色制造”方法;针对聚乙烯非极性、分子量大、黏度高的物性,归纳了使用溶剂、添加导电粒子的溶液电纺以及通过共混小分子极性物质、提高降解温度升温降黏、增设环境温度延长鞭动时间来细化纤维的熔体电纺;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共混熔喷后开纤剥离多组分纤维的影响。最后指出使用超临界绿色流体、无卤素环境友好型溶剂等绿色制备方式为未来热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纤维 聚乙烯 相分离 熔喷 静电纺丝
下载PDF
PI气凝胶/芳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隔热性能
3
作者 廖喜林 丁娜 +2 位作者 刘淑萍 王慧萍 刘让同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聚酰亚胺(PI)是一类主链含酰亚胺基团的大分子聚合物,具有高力学性能、低导热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被广泛用作微电子、个人热管理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隔热材料。为拓展PI气凝胶材料在热防护服领域的应用,选用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和4,4... 聚酰亚胺(PI)是一类主链含酰亚胺基团的大分子聚合物,具有高力学性能、低导热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被广泛用作微电子、个人热管理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隔热材料。为拓展PI气凝胶材料在热防护服领域的应用,选用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单体合成了聚酰胺酸,再用三乙胺和丙酮进行后处理得到聚酰胺酸盐(PAAs),并以芳纶毡为增强纤维,采用冷冻干燥与热亚胺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PAAs固含量的PI气凝胶/芳纶复合材料。通过调控PAAs的固含量,研究了其对复合材料形貌、分子结构、阻燃性能、隔热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As固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内部形成了更为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有效锁定了纤维间的空气层,从而显著提升了隔热性能。其中,PAAs固含量为2.0 g的PI气凝胶/芳纶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800℃时的残炭率达到44.8%,极限氧指数为31.6%,垂直燃烧测试中炭化长度仅为1.0 cm,展现出良好的阻燃特性;同时,该样品可有效隔绝232.6℃的高温,总热释放量低至8.5 kJ/g,表明其具有出色的热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气凝胶 芳纶纤维 阻燃性能 隔热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聚酯降膜增黏反应过程模拟
4
作者 陈世昌 曹峻华 陈文兴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为促进对降膜熔融缩聚制备高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增黏反应过程的理论认识,指导降膜反应器的设计与缩聚工艺优化,建立了降膜反应器串联五釜的连续聚合过程数学模型,以与工业生产数据匹配的五釜流程模拟结果为降膜反应釜入口... 为促进对降膜熔融缩聚制备高分子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增黏反应过程的理论认识,指导降膜反应器的设计与缩聚工艺优化,建立了降膜反应器串联五釜的连续聚合过程数学模型,以与工业生产数据匹配的五釜流程模拟结果为降膜反应釜入口物料参数,考察了PET分子量与端基量等品质指标随降膜增黏反应进程的变化,讨论了降膜反应器内温度和压力对聚合产物分子量与端基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增黏反应的进行,可顺利得到特性黏度为1.0 dL/g以上、端羧基量为16 mmol/kg的产品;所建立的降膜反应器模型能够对增黏效果进行灵敏分析,高温低压有利于提升增黏反应效率,但过低的压力导致高黏熔体变得难处理和转移,且会增加设备成本和提高工艺精确控制的难度,温度过高则会显著增加副产物的生成;对降膜反应器选择压力为0.1 kPa左右、温度区间为285~290℃进行工艺参数调优,采用优化后的连续生产工艺流程最终反应器出口PET的分子量在39000 g/mol左右;模拟结果与工业生产值吻合,可运用于分析降膜增黏反应技术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液相增黏 反应器 缩聚 过程模拟 缩聚工艺
下载PDF
彩色被动辐射制冷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5
作者 刘金如 曹子豪 +2 位作者 闫秀燕 徐红 毛志平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白色辐射制冷材料缺乏美学特性、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基于溶剂蒸发相分离技术,引入光致发光材料,制备彩色被动辐射制冷多孔薄膜,并测试其太阳光反射率、中红外发射率以及户外降温性能。结果表明:黄色和粉色的辐射制冷薄膜... 为了解决传统白色辐射制冷材料缺乏美学特性、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基于溶剂蒸发相分离技术,引入光致发光材料,制备彩色被动辐射制冷多孔薄膜,并测试其太阳光反射率、中红外发射率以及户外降温性能。结果表明:黄色和粉色的辐射制冷薄膜太阳光反射率分别为80%和84%,中红外大气窗口发射率均达到98%以上;与环境温度相比,黄色和粉色辐射制冷多孔薄膜分别降低3.0℃和3.7℃;彩色光致发光辐射制冷多孔薄膜不但具有优异的辐射制冷效果同时兼具彩色美观实用性,可以扩展未来辐射制冷材料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辐射制冷 光致发光 醋酸纤维素 多孔膜 米氏散射
下载PDF
基于三菱PLC的自动包装线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路径
6
作者 范建锋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年第2期31-33,共3页
文章介绍了三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的自动包装线控制系统架构,分析了基于三菱PLC的自动包装线控制系统设计,并探讨了系统的实现路径,为促进包装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菱PLC 自动包装线 控制系统 控制程序 自动化技术
下载PDF
HDPE/PA6皮芯结构复合纺丝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缪宏超 赵德方 陈江炳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4-6,共3页
为了获得优秀的接触凉感,文章采用HDPE为皮层,PA6为芯层,利用一步法纺丝制备HDPE/PA6皮芯型复合长丝,并对制备得到的皮芯型复合长丝各项性能进行研究,以此获得该凉感复合长丝的最佳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牵伸倍数会对复合长丝的结构... 为了获得优秀的接触凉感,文章采用HDPE为皮层,PA6为芯层,利用一步法纺丝制备HDPE/PA6皮芯型复合长丝,并对制备得到的皮芯型复合长丝各项性能进行研究,以此获得该凉感复合长丝的最佳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牵伸倍数会对复合长丝的结构形态产生重要影响,当牵伸倍数较小时,复合长丝皮芯层结构较规整;当牵伸倍数增大时,长丝皮层出现破裂;最终确定牵伸倍数为2.6时,复合长丝各项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 PA6 皮芯结构 性能
下载PDF
一种废旧聚酯醇解生产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工艺研究
8
作者 石星丽 陈得文 《聚酯工业》 2025年第2期18-20,共3页
文章研究了一种废旧聚酯醇解生产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工艺,旨在实现废旧聚酯的有效回收利用。该工艺采用三步法完成聚酯醇解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首先,通过去离子水烘干醇解法获得废旧聚酯单体;其次,利用催化反应法进行重结晶反应... 文章研究了一种废旧聚酯醇解生产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工艺,旨在实现废旧聚酯的有效回收利用。该工艺采用三步法完成聚酯醇解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首先,通过去离子水烘干醇解法获得废旧聚酯单体;其次,利用催化反应法进行重结晶反应,制备氯化中间体;最后,采用丙酮正交反应法合成最终的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优良。其产率随温度和lg-C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临界胶束浓度(CMC)则逐渐降低。此外,使用油酸参与醇解反应所制备的表面活性剂表现出更高的乳化稳定性和亲和力。本研究开发的废旧聚酯醇解生产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工艺,能够有效实现聚酯的回收利用,为减少聚酯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酯醇解 双阳离子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我国绿色甲醇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9
作者 于佳玉 王殿铭 +1 位作者 贾曌 费奕儒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2,共6页
在全球碳减排趋势下,随着欧盟逐步构建和完善减排体系,绿色甲醇作为一种碳排放更低、储运便捷的绿色燃料,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有望为全球甲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绿色燃料尚处于导入阶段,此时布局,企业可以较低... 在全球碳减排趋势下,随着欧盟逐步构建和完善减排体系,绿色甲醇作为一种碳排放更低、储运便捷的绿色燃料,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有望为全球甲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绿色燃料尚处于导入阶段,此时布局,企业可以较低成本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对绿色甲醇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力争提高我国绿色甲醇行业竞争力,稳步推进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甲醇 碳减排 清洁能源 行业发展 分析 建议
原文传递
自充电超级电容器用聚丙烯腈纳米纤维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0
作者 赵超 金欣 +1 位作者 王闻宇 朱正涛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5,共6页
针对自充电体系中压电隔膜亲水性差、电压性低和自充电电池结构坚硬导致能量损失等问题,利用聚丙烯腈(PAN)压电纳米纤维代替传统的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超级电容器中的隔膜。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极化和拉伸过程的协同作用相结合,从而获... 针对自充电体系中压电隔膜亲水性差、电压性低和自充电电池结构坚硬导致能量损失等问题,利用聚丙烯腈(PAN)压电纳米纤维代替传统的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超级电容器中的隔膜。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极化和拉伸过程的协同作用相结合,从而获得优异的亲水性(接触角0°)、高压电性能(4.4 V)、高力学性能(8.2 MPa)和优异循环稳定性(20000次循环后保持不变)的自充电超级电容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AN压电隔膜的超级电容器在2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具有138 mF/cm^(2)的比电容,5000次压缩循环后的电容保持率为94.2%。该器件可通过机械运动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为小灯泡等小型家用电器充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隔膜 静电纺丝 自充电超级电容器 聚丙烯腈 纳米发电机
下载PDF
内燃机燃烧室配件故障的快速检测与修复技术研究
11
作者 郭榕蔚 刘晓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内燃机作为广泛使用的动力装置,其燃烧室的配件故障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研究基于此背景,对内燃机燃烧室配件故障的快速检测与修复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声发射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收集并... 内燃机作为广泛使用的动力装置,其燃烧室的配件故障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研究基于此背景,对内燃机燃烧室配件故障的快速检测与修复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声发射和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收集并分析内燃机工作时的噪声和图像信息,快速、准确地定位并诊断燃烧室中的故障配件。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属喷涂和激光焊接的故障配件修复方法,能够在不拆卸燃烧室的情况下完成高效修复。实验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修复方法能有效提高配件的工作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这项研究可能对减少内燃机的维修时间和成本,提高其工作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燃烧室配件 故障检测 修复技术 机器视觉
下载PDF
内燃机活塞配件的故障诊断与优化策略研究
12
作者 刘晓梅 郭榕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内燃机活塞配件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内燃机的运作效率,然而在长期运用和高负荷工况下,会出现各种故障。本研究对内燃机活塞配件的常见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了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来探测和识别活塞的损伤以及性能退化。研究表明,内燃机活... 内燃机活塞配件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内燃机的运作效率,然而在长期运用和高负荷工况下,会出现各种故障。本研究对内燃机活塞配件的常见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了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来探测和识别活塞的损伤以及性能退化。研究表明,内燃机活塞故障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别为活塞磨损, 活塞环卡死,活塞裂纹和活塞松动等。通过对故障原因和故障后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一套优化策略来增强内燃机活塞配件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这套策略包含了活塞材料选择的优化,设计参数的优化以及故障预防策略的优化等内容。优化策略的实施不仅显著提升了活塞的运行稳定性,减少了运行故障,延长了活塞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为降低内燃机维修成本、提高工程机械的运行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此研究结果为实现内燃机活塞配件的高效运行和维护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活塞 故障诊断 活塞性能优化 故障预防策略 内燃机维修成本
下载PDF
一种高温常压芬顿法处理蕾丝面料上浆PVA废水的研究
13
作者 刘刚刚 徐良军 李继松 《西部皮革》 2025年第4期5-7,11,共4页
芬顿法作为一种主要的高级氧化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各种难降解废水。然而,传统常温芬顿法对含有大量PVA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很难达到60%以上,通常是增加絮凝工序以增加去除率。为了提高芬顿法对含有大量PVA废水的COD去除率,研... 芬顿法作为一种主要的高级氧化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各种难降解废水。然而,传统常温芬顿法对含有大量PVA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很难达到60%以上,通常是增加絮凝工序以增加去除率。为了提高芬顿法对含有大量PVA废水的COD去除率,研究采用了高温芬顿法处理蕾丝面料上浆PVA废水,研究了双氧水和硫酸亚铁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主要污染因子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的COD去除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双氧水、硫酸亚铁的用量的增加而增加。27%H_(2)O_(2)投加量190000 ppm、2%Fe SO_(4)投加量240000 ppm,总反应时间280 min,反应温度90℃时,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采用高温芬顿法处理蕾丝面料上浆PVA废水显著提高了废水COD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常压 高级氧化 蕾丝面料 PVA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邓斌 方东路 +2 位作者 闾连飞 吴文龙 李维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6-416,共11页
新鲜果蔬营养丰富,但是采后易发生失水、衰老、腐烂等品质劣变。包装是果蔬采后重要的商品化处理方式,对于延长果蔬货架期、保持果蔬营养与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功能性纳米纤维因相对于传统包装材料的结构和功能优势... 新鲜果蔬营养丰富,但是采后易发生失水、衰老、腐烂等品质劣变。包装是果蔬采后重要的商品化处理方式,对于延长果蔬货架期、保持果蔬营养与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功能性纳米纤维因相对于传统包装材料的结构和功能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原理是利用纳米纤维对功能性成分进行包埋或功能修饰,实现抗菌、抗氧化和智能指示或响应等功能的纳米纤维,是食品包装技术的一大进步,其在果蔬采后保鲜方面效果显著。该文综述了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在不同食品包装领域内的应用,重点总结了纳米纤维在果蔬包装保鲜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果蔬包装保鲜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果蔬 包装 保鲜
下载PDF
大丝束PAN纤维预氧化的结构演变特性
15
作者 刘仪雪 毛炳淇 +3 位作者 姜彦波 王辉 胡锦贇 付中禹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6,共6页
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丝束PAN纤维预氧化过程中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大丝束有蓄热现象,预氧化前期,由于PAN纤维的导热性差,大丝束温度上升慢,表现为75K预氧化... 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丝束PAN纤维预氧化过程中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大丝束有蓄热现象,预氧化前期,由于PAN纤维的导热性差,大丝束温度上升慢,表现为75K预氧化纤维的环化程度低于50K;预氧化后期,化学反应开始加速时,对于大丝束来说,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难以及时释放到环境中去,从而热量聚集在纤维束内部,大丝束的环化程度较大。并且,大丝束预氧化纤维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结构上有差异,中间部分的环化程度高于边缘部分。PAN纤维的非晶区在预氧化初期分子链结构重组并向有序化转变,之后化学反应加速使晶区破坏,晶粒尺寸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预氧化 结构 性能
原文传递
丝胶蛋白与丙烯腈共聚纺丝液的制备及性能
16
作者 朱金玉 马利杰 +2 位作者 刘蕴莹 程隆棣 张瑞云 《上海纺织科技》 2025年第3期66-71,共6页
以50wt%硫氰酸钠水溶液为溶剂,制备了不同丝胶蛋白/丙烯腈比例的丝胶蛋白/丙烯腈共聚纺丝原液。测定了聚合产物的特征峰、转化率、黏均分子量以及纺丝原液的稳态剪切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同时具有丝胶蛋白的酰胺特征峰和聚丙烯腈... 以50wt%硫氰酸钠水溶液为溶剂,制备了不同丝胶蛋白/丙烯腈比例的丝胶蛋白/丙烯腈共聚纺丝原液。测定了聚合产物的特征峰、转化率、黏均分子量以及纺丝原液的稳态剪切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同时具有丝胶蛋白的酰胺特征峰和聚丙烯腈的氰基特征峰;引发剂质量分数增加,共聚物转化率升高,最高为78.5%,黏均分子量则随之减小;丝胶蛋白/丙烯腈共聚纺丝原液的表观黏度会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属于切力变稀型的非牛顿流体;温度升高,纺丝液表观黏度减小,剪敏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丙烯腈 纺丝液 表观黏度
原文传递
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
17
作者 明贺娜 刘福琛 +4 位作者 郭肖青 孙启航 孙明志 张传杰 刘杰 《产业用纺织品》 2025年第1期7-15,共9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复合纳米纤维膜,然后采用氯化钙作为交联剂,对PVA/SA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交联。研究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包括PVA溶液与SA溶液质量比、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对PVA/SA复合纳米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复合纳米纤维膜,然后采用氯化钙作为交联剂,对PVA/SA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交联。研究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包括PVA溶液与SA溶液质量比、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对PVA/SA复合纳米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析纤维直径及其分布。发现PVA/S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最佳静电纺丝工艺参数:质量分数为8%的PVA溶液与质量分数为2%的SA溶液质量比9∶1、纺丝电压22 kV、接收距离10 cm。在此工艺条件下可得到形貌良好、直径分布均匀的PVA/SA复合纳米纤维,其平均直径为60.42 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动态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SA的加入使PVA结晶度有所降低;PVA/SA复合纳米纤维膜表现出更强的亲水性,而交联后的纳米纤维膜表现出较强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海藻酸钠 静电纺丝 溶液质量比 纺丝电压 接收距离 纳米纤维膜 交联 亲水性 疏水性
下载PDF
Bi_(12)TiO_(20)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18
作者 张雨昊 史非 +1 位作者 刘敬肖 于晨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38-143,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Bi_(12)TiO_(20)纳米粒子。探究了静电纺丝法制备Bi_(12)TiO_(20)粒子时煅烧温度对粒子微观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在550℃下煅烧所得的粒子含有纯相Bi_(12)TiO_(20),并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在氙灯辐照90min...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Bi_(12)TiO_(20)纳米粒子。探究了静电纺丝法制备Bi_(12)TiO_(20)粒子时煅烧温度对粒子微观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在550℃下煅烧所得的粒子含有纯相Bi_(12)TiO_(20),并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在氙灯辐照90min时四环素(TC)的降解率达到89.93%。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研究了Bi_(12)TiO_(20)光催化降解TC的机理,结果表明,主要光催化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自由电子和空穴。与水热法相比,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Bi_(12)TiO_(20)纳米粒子具有更小的粒径以及更大的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12)TiO_(20) 纳米粒子 静电纺丝 光催化 四环素降解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掺杂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的电纺工艺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汤浩哲 刘凡 +6 位作者 赵言超 裴英雪 袁梦雨 乔进生 马会芳 刘金玲 张显华 《辽宁丝绸》 2025年第1期17-18,24,共3页
为开发新一代高生物相容性的仿生骨材料支架,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掺杂聚乙烯醇(PVA)复合纳米纤维膜,并通过正交实验详细探索了PVA和HA比例、接收距离、纺丝电压和供液速率对纤维状态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出纤... 为开发新一代高生物相容性的仿生骨材料支架,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掺杂聚乙烯醇(PVA)复合纳米纤维膜,并通过正交实验详细探索了PVA和HA比例、接收距离、纺丝电压和供液速率对纤维状态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出纤维形貌及细度,并通过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复合纤维直径影响大小的顺序依次为PVA浓度>接收距离>供液速率>纺丝电压>HA的浓度;掺杂HA能够显著提高PVA纤维膜的亲水性。研究结果为PVA/HA纳米纤维材料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聚乙烯醇 羟基磷灰石 正交实验
下载PDF
三种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抗菌作用研究
20
作者 白鹏博 韩浩鑫 +3 位作者 付君毅 马跃洋 刘丽君 施璐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水提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白芨、土鳖虫、茯苓中的多糖成分,选择不同的食品级复合膜材料制备多糖水凝胶,并对复合膜性能及复合膜多糖水凝胶的抗菌作用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白芨多糖、茯苓多糖、土鳖虫多糖三种多糖所制备的多糖... 采用水提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白芨、土鳖虫、茯苓中的多糖成分,选择不同的食品级复合膜材料制备多糖水凝胶,并对复合膜性能及复合膜多糖水凝胶的抗菌作用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白芨多糖、茯苓多糖、土鳖虫多糖三种多糖所制备的多糖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茯苓多糖抑菌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白芨多糖 土鳖虫多糖 复合膜 抗菌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