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龙66工业丝用国产纺丝油剂的开发
1
作者 段婉怡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3期13-15,28,共4页
为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主要原材料供应链安全,开发了尼龙66工业丝用国产纺丝油剂。与进口AZ-60油剂相比,该国产纺丝油剂的原油入厂检测pH值高,酸值、碱值低,外观透亮;乳液在常温下可以进行调配,但是调配浓度低且黏度也低。在纺丝生产过程... 为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主要原材料供应链安全,开发了尼龙66工业丝用国产纺丝油剂。与进口AZ-60油剂相比,该国产纺丝油剂的原油入厂检测pH值高,酸值、碱值低,外观透亮;乳液在常温下可以进行调配,但是调配浓度低且黏度也低。在纺丝生产过程中,两种油剂的在线使用情况、可纺性基本相近;在后序加捻及浸胶过程中,两种油剂制得的相同规格尼龙66工业丝的断裂强力及强力损失基本接近,浸胶帘子线性能也相当。综合生产实践可得,该国产纺丝油剂与进口AZ-60油剂的性能相近,可以满足尼龙66工业丝及浸胶帘子布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6工业丝 国产纺丝油剂 AZ-60油剂
原文传递
无机抗病毒材料在纺织领域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吴蒙 刘亚明 孟家光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综述了抗病毒纺织品的研究现状,以及无机抗病毒材料与纺织品结合的方法和应用现状,并对抗病毒纺织品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抗病毒纺织品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促进抗病毒纺织品的研究开发。
关键词 无机抗病毒材料 抗菌纺织品 应用
原文传递
二维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3
作者 张伟 王超 康永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文中介绍了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般催化应用的研究热点的典型二维纳米催化剂,依次讨论它们的分类、结构、合成方法和表征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我们提供了关于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催化应用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环境处理和生物化学技术方面,... 文中介绍了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般催化应用的研究热点的典型二维纳米催化剂,依次讨论它们的分类、结构、合成方法和表征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我们提供了关于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催化应用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环境处理和生物化学技术方面,包括染料降解、有毒物质消除、析氢反应(HER)、析氧反应(OER)、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和癌症治疗等。最后,我们描述了二维纳米催化剂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方向。本综述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兴趣,以促进未来二维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纳米材料 光催化 电催化 电化学 光电化学
下载PDF
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梁丽丽 张怀迁 赵婷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7期92-94,共3页
系统分析了影响湿摩擦牢度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改进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的方法和措施,并根据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固色机理对近年来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发展情况作了概述。
关键词 湿摩擦牢度提升剂 固色机理 影响因素 水性聚氨酯
下载PDF
己内酰胺生产配套硫酸装置鼓风机振动原因剖析及对策
5
作者 王敏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3年第3期83-86,共4页
剖析了300 kt/a己内酰胺配套硫酸装置鼓风机振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酸泥附着在鼓风机转子、叶轮上致使转子动不平衡是导致鼓风机振动的主要原因,造成酸泥形成的原因为干燥塔内分酸不均、空气分离罐分离效果差、吸脱气系统... 剖析了300 kt/a己内酰胺配套硫酸装置鼓风机振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酸泥附着在鼓风机转子、叶轮上致使转子动不平衡是导致鼓风机振动的主要原因,造成酸泥形成的原因为干燥塔内分酸不均、空气分离罐分离效果差、吸脱气系统漏点多、除雾器除雾效率低。采取将干燥效果差的管式分酸器更换为管槽式分酸器,碳钢脱气管线更换为衬四氟管线,空气分离罐改造成分离效果高效的旋风分离器,干燥塔顶部金属丝网除雾器选用更加高效的金属丝网与玻纤混编除雾器,风机叶轮叶片厚度设计为8 mm等措施后,鼓风机引起的停工次数从6次/年减少至1次/年,硫酸年产量从241.3 kt增加至273.5 kt,装置尾气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从513 kg减少至4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鼓风机 振动 酸泥 酸雾 改造
下载PDF
聚酰胺弹性体的市场与技术分析
6
作者 谷宗洋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3年第4期63-66,共4页
综述了聚酰胺弹性体(TPAE)的市场与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展望。2022年,全球TPAE总产能约51 kt/a,产量约40 kt,产品以聚酰胺12(PA 12)型TPAE为主;国内TPAE产能5 kt/a,产量为1.6 kt,进口量为7.2 kt,表观消费量为8.7 kt,产品以聚酰... 综述了聚酰胺弹性体(TPAE)的市场与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展望。2022年,全球TPAE总产能约51 kt/a,产量约40 kt,产品以聚酰胺12(PA 12)型TPAE为主;国内TPAE产能5 kt/a,产量为1.6 kt,进口量为7.2 kt,表观消费量为8.7 kt,产品以聚酰胺6(PA 6)型、聚酰胺66(PA 66)型TPAE为主。国内TPAE主要应用于鞋材、汽车工业、医疗器械、消费电子等领域,其中鞋材领域消费占比55%。TPAE的生产方法主要有阴离子聚合法、水解开环聚合法,其中水解开环聚合法又可分为二元酸法和二异氰酸酯法,二元酸法是当前的主流生产工艺。TPAE兼具橡胶和塑料基本特性,拉伸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抗静电性优异、发泡密度小、易于加工成型。预计随着国内PA 12短缺的局面得到改善,TPAE的对外依赖度将逐渐降低,下游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大。未来TPAE应在完善反应控制体系、调控产品性能、提高生物基原料的应用比例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弹性体 市场 技术 性能 展望
下载PDF
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治军 谷国团 党鸿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8,共5页
综述了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功能、发展简史、品种、特殊结构特点。包括含氟单体和非氟共聚单体的种类及作用,并展望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发展方向,提出多功能化、低温干燥化、通用化以及与其它材料拼合应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含氟织物整理剂 疏水疏油性 聚四氟乙烯 含氟丙烯酸酯 羟甲基丙烯酰胺 六氟锆酸盐 种类 憎水憎油整理剂 防污整理剂 易去污整理剂 溶液法 乳液法 制备方法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及其生态毒性 被引量:47
8
作者 陈如 蒋晓琪 王建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2-56,共5页
邻苯二甲酸酯的生态毒性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介绍了邻苯二甲酸酯的应用及其危害性,详述了各国对邻苯二甲酸酯限制的主要法规(欧盟REACH法规1907/2006、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CPSIA)、加州65提案、加利福尼亚州议会法案1108、澳大利... 邻苯二甲酸酯的生态毒性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介绍了邻苯二甲酸酯的应用及其危害性,详述了各国对邻苯二甲酸酯限制的主要法规(欧盟REACH法规1907/2006、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CPSIA)、加州65提案、加利福尼亚州议会法案1108、澳大利亚政府消费者保护公告2010年第6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对替代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也是应对危机的积极和有效手段,各方应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法规 限制 禁用
下载PDF
Lyocell纤维纺丝溶剂NMMO回收工艺 被引量:7
9
作者 韩增强 武志云 +1 位作者 汪少朋 蔡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9,共5页
研究Lyocell纤维凝固浴溶液的脱色、除杂及高效回收凝固浴中NMMO溶剂的工艺。结果表明:Lyocell纤维的纺丝凝固浴在经过深度絮凝、高效阴阳离子交换纯化和双氧水氧化之后,溶液中的非溶解性杂质和对再溶解纺丝生产有害的溶解性杂质,尤其... 研究Lyocell纤维凝固浴溶液的脱色、除杂及高效回收凝固浴中NMMO溶剂的工艺。结果表明:Lyocell纤维的纺丝凝固浴在经过深度絮凝、高效阴阳离子交换纯化和双氧水氧化之后,溶液中的非溶解性杂质和对再溶解纺丝生产有害的溶解性杂质,尤其是那些带色的杂质和溶解在溶液里的吗啉、铁、铜等金属离子都可有效去除,纯化回收的NMMO溶液无色透明,消除了胺臭味,电导率极低,且NMM的氧化回收率高达96%。纯化回收的NMMO溶液随后经过蒸发浓缩,浓溶液用于再溶解,冷凝的稀溶液用做洗丝水,再生丝质量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离子交换 NMMO 溶剂回收
下载PDF
PVA基含磷阻燃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强林 黄方千 +2 位作者 杨东洁 黄俊 伏宏斌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23,共4页
以聚乙烯醇(PVA)、磷酸为原料合成了PVA基磷酸酯阻燃剂(PVA-POH),优化了合成工艺:m(H3PO4)/m(PVA)=2.0,催化剂CO(NH2)2 1%,100℃,120 min.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用TGA-DSC分析了它的热性能.结果表明:... 以聚乙烯醇(PVA)、磷酸为原料合成了PVA基磷酸酯阻燃剂(PVA-POH),优化了合成工艺:m(H3PO4)/m(PVA)=2.0,催化剂CO(NH2)2 1%,100℃,120 min.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用TGA-DSC分析了它的热性能.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合成路线简单,阻燃性能优良,经整理的涤棉织物经10次水洗后,其LOI值仍为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合成 热性能 整理
下载PDF
SiO_2/TiO_2/聚酰亚胺复合杂化环氧树脂基碳纤维浆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洪祥 周存 徐进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合成的聚酰胺酸(PAA)中对纳米SiO2/TiO2前驱体进行原位改性,添加硅烷偶联剂(WD-50)和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利用超声空化及复配技术制备了碳纤维用环氧树脂基-SiO2·TiO2复合杂化聚酰亚胺增强浆料。采用FTIR、DSC、...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合成的聚酰胺酸(PAA)中对纳米SiO2/TiO2前驱体进行原位改性,添加硅烷偶联剂(WD-50)和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利用超声空化及复配技术制备了碳纤维用环氧树脂基-SiO2·TiO2复合杂化聚酰亚胺增强浆料。采用FTIR、DSC、粒径分析仪、力学测试、STM等手段对制备的PAA-SiO2-TiO2复合改性增强浆料的性能及其在碳纤维上浆膜铺展的显微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O2·TiO2以纳米粒度分布于浆膜中,上浆后碳纤维轴向表面有一层纳米级粒状突起,表面较为粗糙,碳纤维的界面性能得到了改善。力学实验表明,杂化浆料处理后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及层间剪切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改性 前驱体 杂化浆料 碳纤维
下载PDF
纤维素助滤剂的预敷过滤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越 许莉 +1 位作者 都丽红 鲁淑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8-522,共5页
对高黏度物料加入纤维素助滤剂的预敷过滤性能进行了研究,说明不同的预敷条件对预敷层的过滤性能会有很大影响。通过改变预敷压力和浓度,对纤维素滤饼层的过滤比阻、可压缩性系数和孔隙率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纤维素预敷层的比阻随压... 对高黏度物料加入纤维素助滤剂的预敷过滤性能进行了研究,说明不同的预敷条件对预敷层的过滤性能会有很大影响。通过改变预敷压力和浓度,对纤维素滤饼层的过滤比阻、可压缩性系数和孔隙率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纤维素预敷层的比阻随压力增加而增加,随浓度增加而减小;孔隙率随压力增加而减小,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可压缩性系数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纤维素助滤剂为中等可压缩性物料,孔隙率大。研究结果可为高黏度物料用纤维素预敷过滤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预敷过滤 孔隙率 比阻 可压缩性系数
下载PDF
碳纤维用环氧树脂上胶剂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琪 田艳红 +1 位作者 张学军 张西萍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在环氧树脂乳液中分别加入了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DMDC)和7k型水溶性胺类固化剂,以提高碳纤维上胶剂的集束性。研究了固化剂用量、种类对上胶剂稳定性、集束性及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采用离心沉降法评... 在环氧树脂乳液中分别加入了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DMDC)和7k型水溶性胺类固化剂,以提高碳纤维上胶剂的集束性。研究了固化剂用量、种类对上胶剂稳定性、集束性及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采用离心沉降法评价了上胶剂的稳定性,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上胶剂的化学结构和复合材料的破坏断口。结果显示,7k型水溶性固化剂可以提高环氧树脂乳液的稳定性,明显改善碳纤维的集束性,同时提高碳纤维与环氧648基体树脂间的界面粘接性能,使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从77 MPa提高到86.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固化剂 环氧乳液 上胶剂
下载PDF
纤维素纤维长碳链季铵盐交联改性及其染色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戒 王彬 +1 位作者 张琦伟 汪海波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1,45,共4页
用三氯均三嗪、N,N-二甲基丙二胺、氯乙胺盐酸盐、十二叔胺、环氧氯丙烷合成了一种含有双活性基三季铵盐长链结构的阳离子接枝剂TQBET.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接枝改性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棉织物经TQBET改性后,可用于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 用三氯均三嗪、N,N-二甲基丙二胺、氯乙胺盐酸盐、十二叔胺、环氧氯丙烷合成了一种含有双活性基三季铵盐长链结构的阳离子接枝剂TQBET.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接枝改性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棉织物经TQBET改性后,可用于活性染料的无盐染色,改性织物的无盐染色上染率、固色率、色牢度均高于常规染色,染料利用率得到较大提高,匀染性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改性 活性染料 无盐染色
下载PDF
交联剂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史亚鹏 周向东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3,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酰胺-甲醛类、脲醛类、多元羧酸类、环氧化合物类、氮丙环类、反应性有机硅类、乙烯砜类、1,3,5-三丙烯酰胺六氢化均三嗪类、乙二醛类、水性聚氨酯类等交联剂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概括了这些类型交联剂的优势及...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酰胺-甲醛类、脲醛类、多元羧酸类、环氧化合物类、氮丙环类、反应性有机硅类、乙烯砜类、1,3,5-三丙烯酰胺六氢化均三嗪类、乙二醛类、水性聚氨酯类等交联剂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概括了这些类型交联剂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它们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剂 纺织品 应用 进展
下载PDF
炭纤维上浆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学兰 曾黎明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6-29,共4页
论述了炭纤维复合材料中的炭纤维上浆剂。先介绍了上浆剂的作用和分类,然后重点综述了炭纤维上浆剂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就乳液型炭纤维上浆剂做了介绍。
关键词 炭纤维 上浆剂 乳液
下载PDF
纳米ATO整理涤纶的抗静电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万丽 张幼珠 王海云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粉体(ATO)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并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其抗静电性能.通过正交实验选定了纳米ATO粉体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在低湿度环境下,比较了ATO和表面活性剂TM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纳米ATO粉... 采用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粉体(ATO)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并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其抗静电性能.通过正交实验选定了纳米ATO粉体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在低湿度环境下,比较了ATO和表面活性剂TM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纳米ATO粉体整理涤纶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TO质量浓度100g/L,粘合剂质量浓度20g/L,轧液率100%;ATO整理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不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其抗静电性为电子导电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TO 抗静电 涤纶
下载PDF
PAN/PMIA相容性研究及其共混浆粕的制备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永乐 尤秀兰 +1 位作者 刘兆峰 陈蕾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将聚丙烯腈(PAN)与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配制成共混浆液,并采用沉析法制备得到了高比表面积的PAN/PMIA共混浆粕。理论计算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PAN与PMIA在热力学上是不相容的,两组分间存在微观相分... 将聚丙烯腈(PAN)与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配制成共混浆液,并采用沉析法制备得到了高比表面积的PAN/PMIA共混浆粕。理论计算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PAN与PMIA在热力学上是不相容的,两组分间存在微观相分离;PMIA的混入可以使PAN浆粕尺寸均匀细小,显著提高浆粕的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相容性 浆粕 沉析法
下载PDF
环保型浆料及糊料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维 刘伟伟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共4页
从环保角度出发,总结纺织浆料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淀粉(变性淀粉)、PVA和丙烯酸类等浆料的性质,比较了几种环保浆料的上浆性能指标和实际应用效果.简单介绍了无机纳米浆料、天然植物胶浆料等绿色环保型浆料的性能、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从环保角度出发,总结纺织浆料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淀粉(变性淀粉)、PVA和丙烯酸类等浆料的性质,比较了几种环保浆料的上浆性能指标和实际应用效果.简单介绍了无机纳米浆料、天然植物胶浆料等绿色环保型浆料的性能、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阐述了目前有研究价值并可取代海藻酸钠的瓜尔豆胶印花糊料、PA-CMS印花糊料、膨润土印花糊料、合成糊料C的现状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综合浆料和糊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提出了今后绿色环保将是印染浆料和糊料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浆料 糊料 性能 存在问题 评价
下载PDF
聚氧乙烯脂肪醇二元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瑞波 杨玉敏 +1 位作者 李克文 时东兴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3-36,共4页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石油醚为携水剂,合成了性能优良的聚氧乙烯脂肪醇二元酸酯(醇醚酯),考察了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醇醚)聚合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并进行正交试验...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石油醚为携水剂,合成了性能优良的聚氧乙烯脂肪醇二元酸酯(醇醚酯),考察了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醇醚)聚合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并进行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程度,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醇醚聚合度为3、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6h、催化剂用量0.8%、二元酸与醇醚摩尔比为1∶2.8。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醇醚酯作为高速纺化纤油剂主要单体,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平滑性、牵伸性及粘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 聚氧乙烯脂肪醇二元酸酯 酯化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