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9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环氧化工艺概述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1
作者 雷世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17,共8页
综述了目前已工业化的丙烯环氧化生产环氧丙烷的工艺,包括氯醇法、共氧化法、异丙苯氧化法和过氧化氢氧化法等。以氧气为氧化剂的直接氧化法是最理想的环氧丙烷生产技术,但目前尚未实现工业应用。结合氧气直接氧化法的技术特点,重点讨... 综述了目前已工业化的丙烯环氧化生产环氧丙烷的工艺,包括氯醇法、共氧化法、异丙苯氧化法和过氧化氢氧化法等。以氧气为氧化剂的直接氧化法是最理想的环氧丙烷生产技术,但目前尚未实现工业应用。结合氧气直接氧化法的技术特点,重点讨论了用于该方法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反应原理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环氧化 环氧丙烷 直接氧化 催化剂
下载PDF
光沉积技术下Ru、Fe共掺杂Co_(2)P析氧性能研究
2
作者 任金红 赵世刚 杨波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0-32,共3页
采用“水热—光沉积—气相磷化”法在泡沫镍(NF)上成功合成了Ru、Fe共掺杂Co_(2)P花簇(Ru,Fe-Co_(2)P/NF)。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OER性能,在0.331 V的过电位下即可获得1 A/cm^(2)的电流密度,比基准RuO2-NF催化剂所需电压低40.5%,因此,Ru,F... 采用“水热—光沉积—气相磷化”法在泡沫镍(NF)上成功合成了Ru、Fe共掺杂Co_(2)P花簇(Ru,Fe-Co_(2)P/NF)。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OER性能,在0.331 V的过电位下即可获得1 A/cm^(2)的电流密度,比基准RuO2-NF催化剂所需电压低40.5%,因此,Ru,Fe-Co_(2)P/NF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说明利用光沉积技术进行Ru的掺杂,很好地提高了Fe掺杂Co_(2)P的OER性能,为贵金属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沉积 电催化 析氧反应
下载PDF
铜对银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毛俊鑫 王礼泷 +1 位作者 王文 郑文凤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55-57,60,共4页
二氧化碳的催化还原有望实现温室气体的转化和回收,同时也能生成一些如甲醇、乙醇等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经济性产物。不仅如此,二氧化碳的催化还原也可以实现碳循环,以达成我国制定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电催化... 二氧化碳的催化还原有望实现温室气体的转化和回收,同时也能生成一些如甲醇、乙醇等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经济性产物。不仅如此,二氧化碳的催化还原也可以实现碳循环,以达成我国制定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相比于光催化以及光电混合催化而言,具有能耗低、不限场地、反应条件简单的优势,但同时其对催化剂的性能要求较高。本文比较了Cu-Ag合金与Ag单质催化性能上的差异,对相关催化剂的研究做了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银基催化剂 电催化还原
下载PDF
NiAl催化剂催化5-羟甲基糠醛加氢制备2,5-二羟甲基四氢呋喃
4
作者 曾安琪 闫贵花 +3 位作者 孙勇 曾宪海 林鹿 唐兴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3,共12页
[目的] 5-羟甲基糠醛(HMF)是最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学品之一,可以通过催化加氢途径制备许多高附加值化学品.本文为设计在更加温和的条件下达到高效催化HMF加氢的非贵金属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方法]通过尿素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NiAl... [目的] 5-羟甲基糠醛(HMF)是最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学品之一,可以通过催化加氢途径制备许多高附加值化学品.本文为设计在更加温和的条件下达到高效催化HMF加氢的非贵金属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方法]通过尿素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NiAl催化剂,考察了NiAl催化剂催化HMF加氢制备2,5-二羟甲基四氢呋喃(BHMTHF)的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Ni/Al比、不同煅烧温度和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 Ni和Al的投料原子比为3∶1,在350℃下煅烧、650℃下还原制备的催化剂Ni_(3)Al-350-650在100℃、氢气压力2.5 MPa的条件下反应1 h,HMF的转化率和BHMTHF产率分别高达99.5%和87.5%.过高的Ni/Al比制备的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小,导致暴露的活性位点较少从而降低了催化活性,通过煅烧温度可以调节NiAl催化剂的可还原性.[结论]本研究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HMF的高效催化加氢转化.该结果可为用于HMF定向转化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还原氢化 5-羟甲基糠醛 非贵金属 2 5-二羟甲基四氢呋喃
下载PDF
碳五馏分中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蔡璐 郑艳霞 +3 位作者 李玉超 左村村 黄昊飞 崔广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8,共5页
总结了用于不饱和烃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对于贵金属Pd基催化剂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产物选择性以及非贵金属等金属催化剂的优化策略;对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制备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碳五馏分 催化剂载体 Pd基催化剂 NI基催化剂 选择性加氢
原文传递
TiO_(2)/ZnO/SnO_(2)的制备及光臭氧协同催化深度处理制革废水
6
作者 商希礼 黄西振 +3 位作者 杜平 段永正 李长海 李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TiO_(2)/ZnO/SnO_(2)),以生化制革废水为处理对象,废水COD为110~140 mg/L,对催化剂光催化臭氧氧化性能进行了探。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臭氧浓度等因素对生化制革废水COD去...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TiO_(2)/ZnO/SnO_(2)),以生化制革废水为处理对象,废水COD为110~140 mg/L,对催化剂光催化臭氧氧化性能进行了探。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臭氧浓度等因素对生化制革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XPS、XRD、UV-Vis DRS、SEM、TEM及FT-IR等结果证明,实现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光催化臭氧氧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光催化和臭氧催化氧化相比,光催化臭氧氧化能明显提高生化制革废水的COD去除率。当催化剂用量为0.8 g/L,臭氧浓度20 mg/L,复合催化剂光催化臭氧氧化效果最佳,反应150 min后,COD去除率达到83.7%。重复实验结果表明TiO_(2)/ZnO/SnO_(2)稳定性较好。本研究利用光催化和臭氧催化氧化协同作用深度处理制革废水,效率较高、无二次污染,可为工业污水深度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臭氧催化氧化 制革废水 TiO_(2)/ZnO/SnO_(2)
原文传递
Mn_(3)O_(4)/A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甲苯燃烧性能研究
7
作者 董永利 李硕 +2 位作者 王凡 李志翔 宋微娜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为制备高效环保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促进甲苯氧化,利用原位生长法、原位氧化还原沉淀法和沉淀沉积法合成了三种不同的Mn_(3)O_(4)/AC催化剂。采用XRD、SEM、N_(2)吸附-脱附、TPR、TPD等表征手段,分析Mn_(3)O_(4)/AC催化剂的结构,并通过甲... 为制备高效环保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促进甲苯氧化,利用原位生长法、原位氧化还原沉淀法和沉淀沉积法合成了三种不同的Mn_(3)O_(4)/AC催化剂。采用XRD、SEM、N_(2)吸附-脱附、TPR、TPD等表征手段,分析Mn_(3)O_(4)/AC催化剂的结构,并通过甲苯的转化率评估其对甲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原位氧化还原沉淀法合成的Mn_(3)O_(4)/AC-RP催化剂具有最高效的催化甲苯燃烧活性,在质量空速为20000 mL/(g·h),甲苯体积分数为1000×10^(-10)的条件下,在210℃时实现了对甲苯的完全转化,这与其优异的氧化还原能力和晶格氧移动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甲苯燃烧 锰氧化物 活性炭 晶格氧移动性
下载PDF
RK-05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8
作者 王敬 楚可嘉 申改燕 《煤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7-29,共3页
简单介绍了甲醇合成工艺流程,从单位体积催化剂甲醇产量、生产负荷、合成塔压差、床层温度、转化率五个方面介绍了两批RK-05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RK-05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使用的初期、中期阶段具有床层温度分布均... 简单介绍了甲醇合成工艺流程,从单位体积催化剂甲醇产量、生产负荷、合成塔压差、床层温度、转化率五个方面介绍了两批RK-05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RK-05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在使用的初期、中期阶段具有床层温度分布均匀、生产负荷稳步提升、催化剂转化率比较稳定、甲醇产量较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合成 RK-05型催化剂 工业应用 甲醇产量 生产负荷 合成塔压差 床层温度 转化率
下载PDF
Pt/CaO材料催化糠醇加氢制备戊二醇
9
作者 萧垚鑫 张军 +2 位作者 单锐 袁浩然 陈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8-1327,共10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出一系列氧化钙负载铂金属催化材料,用于生物质基糠醇选择性加氢制备戊二醇研究。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CO_(2)-程序升温脱附、N2等温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差热分析法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 通过浸渍法制备出一系列氧化钙负载铂金属催化材料,用于生物质基糠醇选择性加氢制备戊二醇研究。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CO_(2)-程序升温脱附、N2等温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差热分析法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合成的催化剂样品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t/CaO-600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在4MPa氢压、210℃反应温度条件下,糠醇转化率为99.8%,1,2-戊二醇和1,5-戊二醇收率分别可达48.6%和21.5%。催化剂的优异性能可归因于作为载体的CaO提供了适宜的碱性位点,有利于糠醇开环反应的发生,进而提高了糠醇转化率与戊二醇选择性。同时,催化剂还表现出了优异的循环使用性能,经重复使用4次后,其催化糠醇转化率可达96.5%,1,2-戊二醇和1,5-戊二醇的收率分别为40.3%和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醇 催化 加氢 戊二醇
下载PDF
湿法制备Cu基Mn-Ce改性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10
作者 蓝灵江 李宽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4-17,60,共5页
为了提升Cu基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并研究过渡金属Mn及轻稀土金属Ce对Cu基甲醇重整催化剂的影响,本文采用新型湿法制备了Cu基Mn-Ce改性催化剂,并在气-固相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上评价了其甲醇重整制氢的性能。甲醇转化实验结果显... 为了提升Cu基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并研究过渡金属Mn及轻稀土金属Ce对Cu基甲醇重整催化剂的影响,本文采用新型湿法制备了Cu基Mn-Ce改性催化剂,并在气-固相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上评价了其甲醇重整制氢的性能。甲醇转化实验结果显示,Cu基Mn-Ce改性催化剂的甲醇转化率达到98.77%,产出的(H2+CO)含量达到92.5%。高温碳化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未改性的催化剂,Mn-Ce改性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高温碳化后,205℃下的甲醇转化率均在40%以上,未改性催化剂的转化率仅为20%左右。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反应温度与其制氢性能呈正相关,高温下催化剂有更优异的制氢表现。Mn、Ce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Cu基催化剂甲醇重整制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稀土 湿法 Mn-Ce改性 Cu基催化剂 甲醇重整制氢
下载PDF
丁烷氧化脱氢Ni-Zn双金属催化剂:氧移动性与催化性能
11
作者 赵勤阳 王炼 +3 位作者 王金玲 程党国 陈丰秋 詹晓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5,共7页
针对丁烷氧化脱氢反应中NiO催化剂性能差的问题,提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Ni-Zn双金属催化剂,考察了不同Zn含量下催化丁烷氧化脱氢的性能。结合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程序升温氧化还原(TPRO)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 针对丁烷氧化脱氢反应中NiO催化剂性能差的问题,提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Ni-Zn双金属催化剂,考察了不同Zn含量下催化丁烷氧化脱氢的性能。结合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程序升温氧化还原(TPRO)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Zn_(0.5)催化剂的性能最好。Zn元素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氧移动性,体现在催化剂氧容量增大及催化剂上晶格氧的补充能力增强。NiZn_(0.5)催化剂由于具有最大的氧容量和最高的氧补充速率,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上的氧空位更容易被填补。此外,双组分催化剂改善了单一NiO易结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烷 氧化脱氢 氧容量 氧移动性 稳定性
下载PDF
贵金属光催化剂处理混合含硫废气性能研究
12
作者 王佳炜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241-244,248,共5页
以纳米级别的Pt/TiO_(2)光催化剂为原料,通过响应曲面法探究其催化含硫废气的最佳工况点。首先,通过三个单因素实验发现,废气风量、催化剂用量和紫外灯波长比例对含硫废气的平均净化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单一的线性关系。基于此,... 以纳米级别的Pt/TiO_(2)光催化剂为原料,通过响应曲面法探究其催化含硫废气的最佳工况点。首先,通过三个单因素实验发现,废气风量、催化剂用量和紫外灯波长比例对含硫废气的平均净化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单一的线性关系。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耦合出最佳工况点:废气风量(A)=1 000 m^(3)/h,催化剂用量(B)=2.56,紫外光波长比例(C)=25.26%,最佳工况点下预测的平均净化效率为96.912%。最后,在响应曲面法的最优工况下展开对预测的含硫气体平均净化效率进行验证,最佳工况下纳米级别的Pt/TiO_(2)光催化剂对四种有机含硫废气的平均净化效率为96.522%,与响应曲面法平均净化效率的预测值(96.912%)误差仅为0.390%,表明响应曲面法对最佳工况下含硫废气平均净化效率的预测是值得信赖的,这也为后续其他催化剂最佳工况的耦合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单因子实验 最佳工况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温度对丙烷选择氧化催化剂Mo-V-Te-Ox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张超超 郑秀慧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本文采用三氧化钼、水合硫酸氧钒和二氧化锑为主要原料,并添加氧化铈助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水热合成,并结合微波干燥和常规加热干燥,通过程序升温焙烧活化制备了复合氧化物Mo-V-Te-Ox催化剂。通过自建的气固相微型反应装置和气相色谱的... 本文采用三氧化钼、水合硫酸氧钒和二氧化锑为主要原料,并添加氧化铈助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水热合成,并结合微波干燥和常规加热干燥,通过程序升温焙烧活化制备了复合氧化物Mo-V-Te-Ox催化剂。通过自建的气固相微型反应装置和气相色谱的联用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活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V-Te-Ox催化剂 水热合成 微波加热法 焙烧活化
下载PDF
Ru/Ba-MgO氨合成催化剂模板棉纤维的盐酸处理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丁康 何军桥 +3 位作者 陈元捷 杨霞珍 刘化章 霍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2-970,共9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对棉纤维进行预处理,并以其为生物模板,制备具有纤维条状的仿生Ru/Ba-MgO氨合成催化剂。通过XRD、FTIR、FE-SEM、EDS、BET、H_(2)-TPR和TG等表征技术,分别对棉纤维、Ba-MgO载体和Ru/Ba-MgO催化剂进行分析,探讨了棉纤... 采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对棉纤维进行预处理,并以其为生物模板,制备具有纤维条状的仿生Ru/Ba-MgO氨合成催化剂。通过XRD、FTIR、FE-SEM、EDS、BET、H_(2)-TPR和TG等表征技术,分别对棉纤维、Ba-MgO载体和Ru/Ba-MgO催化剂进行分析,探讨了棉纤维中纤维素氢键对Ru/Ba-MgO催化剂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盐酸溶液中的H+会破坏棉纤维中纤维素分子内氢键,使得纤维素内大量高反应性的羟基暴露出来,增强了棉纤维对Mg^(2+),尤其是对Ba^(2+)的吸附,以其为模板制备的Ba-Mg O载体比表面积明显增加,孔径明显减小;棉纤维经过适宜浓度的盐酸预处理可以有效调控催化剂中活性组分Ru的颗粒尺寸及其分散度;助催化剂Ba的掺入抑制了RuO_(x)的产生,改善了Ru/Ba-MgO催化剂的还原性能,最终使得Ru/Ba-MgO催化剂氨合成活性和热稳定性提高。当棉纤维经过3mol/L盐酸溶液预处理时,以其为模板制备的Ru/Ba-MgO-3催化剂在425℃、10MPa和10000h^(-1)反应条件下具有最佳的活性,其出口氨体积分数为1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板 纤维素 合成氨 催化剂 载体
下载PDF
氧化铈负载贵金属催化剂上糠醛加氢性能研究
15
作者 凌杏菊 解晓伟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0-32,共3页
采用湿法浸渍在自制的氧化铈载体上制备了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5%Pt/CeO_(2)、5%Pd/CeO_(2)和5%Rh/CeO_(2),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双金属催化剂5%Pt-0.5%Pd/CeO_(2)、5%Pt-0.5%Rh/CeO_(2)、5%Pt-0.5%Fe/CeO_(2)、5%Pt-0.5%Co/CeO_(2)和5%Pt... 采用湿法浸渍在自制的氧化铈载体上制备了负载的贵金属催化剂5%Pt/CeO_(2)、5%Pd/CeO_(2)和5%Rh/CeO_(2),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双金属催化剂5%Pt-0.5%Pd/CeO_(2)、5%Pt-0.5%Rh/CeO_(2)、5%Pt-0.5%Fe/CeO_(2)、5%Pt-0.5%Co/CeO_(2)和5%Pt-0.5%Ni/CeO_(2),考察它们在糠醛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加氢 贵金属催化剂 氧化铈载体
下载PDF
电解银的制备及其对丙二醇合成丙酮醛催化性能的研究
16
作者 卢进力 谭学军 +2 位作者 胜继伟 吕晓威 梁斌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2-24,28,共4页
采用复配电解银为催化剂,催化丙二醇合成丙酮醛。考察了复配电解银催化剂和单一粒径电解银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复配电解银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且其排序方式对其催化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铺放厚度的增加,复配电解银的催化性能先增加... 采用复配电解银为催化剂,催化丙二醇合成丙酮醛。考察了复配电解银催化剂和单一粒径电解银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复配电解银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且其排序方式对其催化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铺放厚度的增加,复配电解银的催化性能先增加后减小。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回收性能,在回收使用5次后,依然具有95%以上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醛 电解银颗粒 催化
下载PDF
不同金属助剂对活性组分Ir催化丙烷脱氢调控规律的研究
17
作者 王明山 马瑞 +2 位作者 周博 解晓伟 孙长勇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
选用Zn、Ga、Sn为金属助剂制备了IrZn/SiO_(2)、IrGa/SiO_(2)和IrSn/SiO_(2)三种双金属催化剂,探讨不同金属助剂对Ir位点结构及催化丙烷脱氢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Ir位点的分散性极大影响催化性能。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金属助剂 丙烷脱氢
下载PDF
NiMo基非晶合金电催化析氢反应的进展
18
作者 张思璇 黄金昭 +2 位作者 丁殿金 汤军 邓小龙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6-49,共24页
电催化水分解产生绿色氢气是发展可持续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由过渡金属Ni、Mo组成的具有高活性、低成本的非晶态合金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制氢催化剂。重点关注以镍钼(NiMo)基非晶合金为代表的催化剂,总结非晶态合金的制备方法... 电催化水分解产生绿色氢气是发展可持续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由过渡金属Ni、Mo组成的具有高活性、低成本的非晶态合金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制氢催化剂。重点关注以镍钼(NiMo)基非晶合金为代表的催化剂,总结非晶态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分别叙述NiMo合金、NiMo基中熵合金和NiMo基高熵合金在电催化析氢反应(HER)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功能导向设计下,通过对关键科学及技术问题的解决,NiMo基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析氢性能,最后提出在制备技术、组分调控、纳米化、电子结构以及活化机理5个方面还有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构效关系及催化机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合金 非晶合金 水电解 析氢反应
下载PDF
MWCNTs/ZIF-67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娅敏 孙乐兵 +6 位作者 刘倩 马好文 刘梦实 陈丽华 张平 康淑荷 鲜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0,共5页
通过简便、经济的方法合成了MWCNTs/ZIF-67复合材料,并运用SEM、TEM、XRD、XPS等技术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为了评估MWCNTs/ZIF-67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NaBH_(4)存在下进行了对硝基苯酚(4-NP)的还原实验。结果表明,MWCNTs/ZIF-67... 通过简便、经济的方法合成了MWCNTs/ZIF-67复合材料,并运用SEM、TEM、XRD、XPS等技术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为了评估MWCNTs/ZIF-67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NaBH_(4)存在下进行了对硝基苯酚(4-NP)的还原实验。结果表明,MWCNTs/ZIF-67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在6min内对4-NP的催化效率高达99.82%,表观速率系数达到0.4973min^(-1)。此外,该材料可以通过磁铁从水溶液中收集,便于回收和再利用。且经过5次循环后,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仍很高,表明该复合材料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作为去除环境污染物的新型催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WCNTS ZIF-67 复合材料 对硝基苯酚 催化
原文传递
耦合法制备高效稳定的Pd-Fe/AC双金属催化剂
20
作者 李明原 廖亚龙 +2 位作者 葛伟童 刘庆丰 吴越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Pd-Fe/AC双金属催化剂在冶金、化工及环境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受制备方法的限制,传统的液相还原法制备的Pd-Fe双金属催化剂活性物易团聚且晶粒粒度难以控制。以活性炭为载体,用超声浸渍-超声液相还原法制备出Pd-Fe/AC双金属催化剂,并通过F... Pd-Fe/AC双金属催化剂在冶金、化工及环境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受制备方法的限制,传统的液相还原法制备的Pd-Fe双金属催化剂活性物易团聚且晶粒粒度难以控制。以活性炭为载体,用超声浸渍-超声液相还原法制备出Pd-Fe/AC双金属催化剂,并通过FTIR(红外光谱)、XRD(X射线衍射)、HRTEM(高分辨透射电镜)、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伏安特性曲线和计时电流曲线评价了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炭载体的最佳改性工艺为:质量分数15%的HNO_(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 h;催化剂的活性成分粒径6.27 nm,晶格间距0.222 nm;经电化学测试,耦合法制备出的催化剂比液相还原法的催化活性高了14%,并保持了更高的电化学稳定性。结论表明:相较于液相还原法,耦合法能够制备出更加高效稳定的Pd-Fe/AC双金属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改性 偶合法制备 电化学 催化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