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8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性δ-取代己内酰胺化学/酶串联一锅法合成及立体构型调控
1
作者 屠美玲 王祁宁 +3 位作者 李琰君 张建庭 贾继宁 杨阿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报道了一种以1-取代高烯丙基胺为原料,结合酶催化动态动力学拆分与分子内烯烃复分解反应串联一锅法制备手性δ-取代己内酰胺的方法。分别用脂肪酶和蛋白酶作为动态动力学拆分催化剂,实现了手性δ-取代己内酰胺立体构型的调控。通过该方... 报道了一种以1-取代高烯丙基胺为原料,结合酶催化动态动力学拆分与分子内烯烃复分解反应串联一锅法制备手性δ-取代己内酰胺的方法。分别用脂肪酶和蛋白酶作为动态动力学拆分催化剂,实现了手性δ-取代己内酰胺立体构型的调控。通过该方法制备的R-δ-取代己内酰胺的对映体过量值(enantiomeric excess,ee)均在90%以上,产率维持在76%以上;所制备的S-δ-取代己内酰胺的ee也在82%以上,产率均高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己内酰胺 立体构型可调控合成 化学/酶串联一锅法合成
下载PDF
“固-激-增-强-育”式《药物化学》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门吉英 王立敏 赵林秀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基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不足,进行了药物化学课程创新改革。坚持“两性一度”课程建设标准,采用卡片学习固基础、案例分析激兴趣、任务驱动增水平、科教融合强工科、课程思政育新人的创新教学方法,并进行合理地课程评价。实践结... 基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不足,进行了药物化学课程创新改革。坚持“两性一度”课程建设标准,采用卡片学习固基础、案例分析激兴趣、任务驱动增水平、科教融合强工科、课程思政育新人的创新教学方法,并进行合理地课程评价。实践结果表明,创新性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能够完成具有挑战高难度任务的有担当的制药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学 案例分析 任务驱动 科教融合 课程思政
下载PDF
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
3
作者 杨莎 李晓花 +3 位作者 杜漠 高艳蓉 朱周静 唐文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以2-氨基苯甲腈衍生物(2a~2f)为原料,在氢氧化钾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合成了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1a~1f),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1 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钾用量n(KOH)∶n(2a)为4∶1、回流反应14 h的最佳... 以2-氨基苯甲腈衍生物(2a~2f)为原料,在氢氧化钾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合成了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1a~1f),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1 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钾用量n(KOH)∶n(2a)为4∶1、回流反应14 h的最佳条件下,衍生物1a的收率达到84%;以多聚磷酸为催化剂,衍生物1a与苯甲醛在微波辅助下可以合成7-甲基-2-苯基-2,3-二氢喹唑啉-4(1 H)-酮(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苯甲酰胺 水解反应 工艺优化
下载PDF
N-(苯乙基)肉桂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张海全 黄勤英 +3 位作者 黄秀秀 陈嘉华 骆小凤 农克良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9-12,共4页
植物N-(苯乙基)肉桂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酰胺类活性成分,为寻求更高药理活性的肉桂酰胺类先导化合物,以苯甲醛、丙二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9种N-(苯乙基)肉桂酰胺类化合物,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IR和MS鉴定。以抗坏血酸为... 植物N-(苯乙基)肉桂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酰胺类活性成分,为寻求更高药理活性的肉桂酰胺类先导化合物,以苯甲醛、丙二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9种N-(苯乙基)肉桂酰胺类化合物,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IR和MS鉴定。以抗坏血酸为对照,测定9种化合物清除·OH、DPPH·及ABTS+·的效果。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OH的清除效果优于抗坏血酸;9种化合物具有一定清除DPPH·及ABTS+·的能力,但效果不如抗坏血酸。该类化合物可进一步结构优化,探究其抗阿尔茨海默病、抗肿瘤等活性研究,也可作为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药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酰胺 肉桂酸 抗氧化 自由基 合成
下载PDF
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流动沸腾传热
5
作者 罗小平 李晓婷 杨书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8,共14页
为研究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以质量分数为30%的甘油水溶液为试验工质,在入口温度为70℃、质量流率为121.25 kg·m^(-2)·s^(-1)、热流密度为90.31~151.23 k W·m^(-2)的工况下,针对0、800... 为研究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以质量分数为30%的甘油水溶液为试验工质,在入口温度为70℃、质量流率为121.25 kg·m^(-2)·s^(-1)、热流密度为90.31~151.23 k W·m^(-2)的工况下,针对0、800、1 600 V不均匀电场,在截面为2 mm×2 mm的不同相分离结构逆流微细通道内开展流动沸腾试验,研究不同电场和不同相分离结构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内局部饱和沸腾传热系数及影响规律,结合可视化结果分析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受限气泡长径比变化以及强化机理。利用平均传热综合性能评价指标评估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微细通道的传热综合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无电场无相分离结构,相分离结构与电场协同作用下,局部饱和沸腾传热系数和受限气泡单位时间长径比变化比率ζ分别最大提高了61.22%、605.5%;平均传热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最高可达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通道 相分离结构 电场 流动沸腾 可视化
下载PDF
旋流器内气泡聚并与破碎行为
6
作者 杨蕊 肖迎松 +3 位作者 朱宝锦 柴煜炜 杨贤呈 赵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为了探究旋流器内气泡聚并与破碎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高速摄像实验研究旋流器内的气液两相流。通过实验分析了气泡在旋流场中的聚并和破碎行为,考察不同工况条件对气泡聚并与破碎的影响,同时运用数值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入口速度提... 为了探究旋流器内气泡聚并与破碎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高速摄像实验研究旋流器内的气液两相流。通过实验分析了气泡在旋流场中的聚并和破碎行为,考察不同工况条件对气泡聚并与破碎的影响,同时运用数值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入口速度提升会导致气泡的破碎频率增加,生成子气泡也越多,但同时加剧了气泡的聚并性能,促使气泡聚并成气核朝着溢流口方向运移,因此入口速度提升对气泡直径变化的影响呈正向作用。气体体积分数提升会导致旋流器内气泡直径和气核长度增大,降低了流场的旋流强度,使更多气泡聚并成气核从底流口流出,故气体体积分数对气泡直径变化的影响呈反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气泡 聚并 破碎 气液旋流器
下载PDF
异噁唑虫酰胺合成工艺研究
7
作者 刘安昌 吴子豪 +1 位作者 陈典富 方强 《现代农药》 CAS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3,5-二氯-4-氟溴苯、D-环丝氨酸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异噁唑虫酰胺,产物结构经核磁验证。改进了异噁唑虫酰胺的合成工艺,提高了收率,且工艺简单,原料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异噁唑虫酰胺 杀虫剂 合成
下载PDF
水介质中DASA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寇有明 曹雅楠 +1 位作者 王振亚 朱卫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8,共7页
从分子笼封装、分子结构修饰以及超分子自组装3个方面综述了水介质中实现DASA分子光开关的研究进展,为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DASA 光开关 水介质 可逆
原文传递
基于玉米醇溶蛋白-透明质酸载体的结肠靶向口服纳米药物研究
9
作者 朱曙霞 王美玲 +3 位作者 许紫宁 庾远龙 潘建林 汪红娣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设计基于玉米醇溶蛋白(Zein)-透明质酸(HA)的口服纳米载体用于结肠靶向的药物递送.使用超声透析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透明质酸-羟基喜树碱(HCPT)纳米药物(Zein-HA@HCPT),利用渴望函数分析法优化纳米药物制备条件,考察纳米药物的微结构、... 设计基于玉米醇溶蛋白(Zein)-透明质酸(HA)的口服纳米载体用于结肠靶向的药物递送.使用超声透析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透明质酸-羟基喜树碱(HCPT)纳米药物(Zein-HA@HCPT),利用渴望函数分析法优化纳米药物制备条件,考察纳米药物的微结构、药物释放行为、细胞毒性和靶向摄取能力.Zein-HA@HCPT具有95%以上的药物包封率,有优异的生物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抗胃酸分解特性,结肠环境下的药物累积释放显著提升.Zein-HA@HCPT通过CD44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被结肠癌细胞靶向摄取,可提高药物抗肿瘤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透明质酸 羟基喜树碱 结肠靶向
下载PDF
紫丁香蘑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图谱分析
10
作者 杨晶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02-305,共4页
目的:为了获得紫丁香蘑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和质量检测方法,对水提醇沉法提取紫丁香蘑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紫丁香蘑多糖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利用UV、HPLC、IR... 目的:为了获得紫丁香蘑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和质量检测方法,对水提醇沉法提取紫丁香蘑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紫丁香蘑多糖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利用UV、HPLC、IR、HPCE图谱分析方法对紫丁香蘑多糖进行质量分析。结果:紫丁香蘑多糖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00℃,处理时间10h,料液比1∶25;柱层析法分离得到Ⅰ、Ⅱ两种组分,Ⅰ为主要组分;UV结果表明紫丁香蘑多糖中几乎不含核酸和蛋白质;HPLC结果表明Ⅰ组分有显著的多糖吸收峰;IR结果表明,在400~4000cm-1波数内有多处典型的多糖特征吸收峰,证明该多糖是由多种糖苷键相连接的杂多糖;HPCE结果显示紫丁香菇多糖是由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等6种单糖组成。结论:采用UV、HPLC、IR、HPCE等色谱手段对紫丁香蘑多糖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其成果对开发新的紫丁香蘑多糖保健食品和药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蘑多糖 工艺优化 图谱分析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葛根异黄酮提取纯化工艺及损伤心肌细胞治疗作用研究
11
作者 蔡琳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9-13,20,共6页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葛根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葛根异黄酮对损伤心肌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溶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葛根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葛根异黄酮对损伤心肌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溶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以葛根异黄酮总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分析回归方程模型,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验证工艺;采用MTT法检测葛根异黄酮对损伤心肌细胞的治疗作用。结果: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到葛根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30 mg·mL^(-1),提取时间为100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3%,葛根异黄酮的总提取率平均值为41.6 mg·g^(-1),与预测值42.08 mg·g^(-1),相对误差0.81%;葛根异黄酮对H 2O_(2)损伤的缺氧复氧模型和Na 2S_(2)O 4损伤的缺血再灌注模型OD值分别为0.7436±0.0292和0.7457±0.0094,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1.32%和73.41%。结论:优选葛根抗氧化活性异黄酮最佳工艺稳定,预测模型效果良好,且葛根异黄酮对心肌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异黄酮 Box-Behnken 提取率 提取工艺 损伤心肌细胞
下载PDF
基于体外溶出评价方法对硝苯地平缓释片(Ι)一致性评价研究
12
作者 牟聪 徐有坤 吴青青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34-37,40,共5页
建立硝苯地平缓释片(Ⅰ)体外溶出评价方法,以原研制剂为参比,评价本公司一致性研究前后的自研制剂(以下简称自制1、自制2),为质量一致性提供依据。选取0.3%吐温80的不同pH值(pH值1.0,pH值4.0,pH值6.8,水)溶液为溶出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 建立硝苯地平缓释片(Ⅰ)体外溶出评价方法,以原研制剂为参比,评价本公司一致性研究前后的自研制剂(以下简称自制1、自制2),为质量一致性提供依据。选取0.3%吐温80的不同pH值(pH值1.0,pH值4.0,pH值6.8,水)溶液为溶出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0.25,0.5,1,2,3,10,12 h的释放度,从而建立体外溶出曲线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最后采用相似因子法(f_(2))将自研制剂与参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本品体外溶出曲线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准确度、滤膜吸附、溶液稳定性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自制1与参比溶出行为不一致且f_(2)小于50,调整处方工艺后,自制2与参比体外溶出行为一致,且f_(2)均大于50。本品建立的体外溶出评价方法准确可靠,自制1与参比体外溶出不一致;自制2与参比溶出曲线相似,体外溶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缓释片(Ι) 体外溶出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相似因子法
下载PDF
Fe掺杂对ε-MnO_(2)的催化氧化甲苯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硕 齐子韬 +3 位作者 杨春亚 王晓祥 李伟 李素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治理是环保的重要课题,催化氧化是十分有效的治理技术。为开发高效的催化剂,以甲苯为研究对象,采用简便的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Fe掺杂的ε-MnO_(2)催化剂。其中,Fe_(1)Mn_(5)对甲苯氧化的催化活性最高,转化率为90...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治理是环保的重要课题,催化氧化是十分有效的治理技术。为开发高效的催化剂,以甲苯为研究对象,采用简便的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Fe掺杂的ε-MnO_(2)催化剂。其中,Fe_(1)Mn_(5)对甲苯氧化的催化活性最高,转化率为90%时的反应温度t_(90)为237℃。此外,该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和良好的耐水性。通过一系列表征分析,结果表明,Fe的掺杂促进了Fe_(1)Mn_(5)氧化物上氧空位的产生,提升了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物种比例,从而提高了其低温还原性。同时,原位红外分析结果表明,Fe掺杂所产生的表面吸附氧物种促进了甲苯甲基的快速脱氢过程,并促进芳香环中C═C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FeMn氧化物 甲苯 构效关系
下载PDF
点击化学制备AChE/MAO-B双抑制剂及活性评价
14
作者 贾朝 梁旭华 +2 位作者 周伟 潘婷婷 李世玺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112-120,共9页
通过点击化学(Click)设计、合成了22个香豆素衍生物。多数化合物在微摩尔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AChE和MAO-B双抑制活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尤其是一种名为A2B5的化合物,对AChE和MAO-B的IC_(50)分别为(0.23±0.02)、(0.31±0.03... 通过点击化学(Click)设计、合成了22个香豆素衍生物。多数化合物在微摩尔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AChE和MAO-B双抑制活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尤其是一种名为A2B5的化合物,对AChE和MAO-B的IC_(50)分别为(0.23±0.02)、(0.31±0.03)μmol/L,是最佳的AChE/MAO-B双抑制剂。实验结果表明香豆素基团是一类有效的AChE和MAO-B双抑制活性基团,羟基取代苯环的存在能够增强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研究发现A2B5是双位点抑制剂,苯基部分结合到AChE的CAS位点,香豆素结合到PAS位点,三氮唑环占据两个活性位点的中间峡谷。A2B5的香豆素部分结合到MAO-B的入口空腔,苯基部分结合到底物空腔,并嵌入到Tyr435、Tyr398和FAD形成的“芳香笼”。总之,香豆素C7位置取代衍生物可以被开发为AChE/MAO-B双抑制剂,为进一步开发抗阿尔茨海默病的双靶点药物提供一个新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点击化学 香豆素 AChE/MAO-B双抑制剂 分子对接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光热响应型控释微球的可控制备及其性能
15
作者 杨嘉琪 巨晓洁 +4 位作者 谢锐 汪伟 刘壮 潘大伟 褚良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4-1483,共10页
单一的光热治疗(PTT)效果有限,往往不能彻底治愈肿瘤。随着材料科学与生物医学的融合,多功能药物载体材料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将PTT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为协同增强抗肿瘤疗效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本研究以载有吲哚菁绿(ICG)... 单一的光热治疗(PTT)效果有限,往往不能彻底治愈肿瘤。随着材料科学与生物医学的融合,多功能药物载体材料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将PTT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为协同增强抗肿瘤疗效提供了有效的策略。本研究以载有吲哚菁绿(ICG)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为光热剂,以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为载体基材,采用微流控技术可控制备了一种新型光热响应型控释微球(PLGAICG@PVA/SA)。系统研究了微球的形貌尺寸可控性、光热转化性能、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并以盐酸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探讨了该微球载体对DOX的负载能力和光热响应性控释能力。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LGAICG@PVA/SA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表现出优异的光热转换效应,0.5W/cm^(2)近红外光照射15min的温度增量为18.5℃且稳定性良好;微球亦具有良好的可压缩性和弹性性能,其杨氏模量为317.0kPa。在模拟生理环境中,微球中DOX药物的释放行为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模型并具有明显的光热刺激响应性。该微球材料在药物控释及肿瘤的光热/化疗联合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学 光热治疗 复合微球 吲哚菁绿 纳米粒子 药物释放 弹性
下载PDF
酶/磁双驱动果胶/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16
作者 康玲玲 李桂芳 +2 位作者 宋先亮 何静 雷建都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设计构建了酶/磁双驱动的果胶(PET)/海藻酸钠(SA)复合微球机器人药物递送系统,即通过注滴法,以乳酸钙为交联剂,将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Mag)、过氧化氢酶(CAT)/葡萄糖氧化酶(GOD)/磷酸锌杂合颗粒、天然喜树碱衍生物(盐酸伊立替康CPT-... 设计构建了酶/磁双驱动的果胶(PET)/海藻酸钠(SA)复合微球机器人药物递送系统,即通过注滴法,以乳酸钙为交联剂,将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Mag)、过氧化氢酶(CAT)/葡萄糖氧化酶(GOD)/磷酸锌杂合颗粒、天然喜树碱衍生物(盐酸伊立替康CPT-11)药物同时装载到PET/SA复合微球中,制备得到磁响应的负载双酶驱动载药磷酸锌杂合颗粒的PET/SA复合微球(CPT-11/CAT/GOD-Zn_(3)(PO_(4))_(2)@Mag/PET-SA)。考察了不同PET与SA复配比及磁性颗粒的加入对复合微球结构、形貌、粒径及药物包封率的影响,采用UV-vis法测定了载药微球机器人在模拟胃液(SGF,pH值1.2)和模拟肠液(SIF,pH值6.8)释放介质中的药物释放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酶/磁双驱动微球载药机器人球形度好,但磁性颗粒的加入使复合微球表面出现大量褶皱,变得粗糙,从而使药物包封率有明显的下降;当m(PET)∶m(SA)为1∶3时,加入磁性颗粒前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658 mm,包封率为63.1%,加入磁性颗粒后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增加至1.885 mm,包封率下降至47.7%;在SGF中盐酸伊立替康药物的释放较为缓慢,而在SIF中快速释放;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表明该复合微球具有超顺磁性和高磁化强度,并且在葡萄糖溶液中可以进行自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海藻酸钠 磷酸锌 葡萄糖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 盐酸伊立替康 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PDF
依鲁替尼纳米晶的制备工艺研究
17
作者 周洁 刘云 +3 位作者 冯菊红 汪诗雨 葛燕丽 胡学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4,63,共6页
为改善依鲁替尼(IBR)的水溶性和溶出度,采用湿法介质研磨法制备了依鲁替尼纳米晶(IBR-NC),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IBR-NC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粒径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及溶出度实验对IBR-N... 为改善依鲁替尼(IBR)的水溶性和溶出度,采用湿法介质研磨法制备了依鲁替尼纳米晶(IBR-NC),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IBR-NC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粒径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及溶出度实验对IBR-NC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PVP-K30-SDS为稳定剂,在物料比(IBR、PVP-K30、SDS的质量比)为10∶4∶1、IBR用量为120 mg、氧化锆珠规格为0.3 mm、氧化锆珠用量为40 g、研磨转速为150 r·min^(-1)、研磨时间为2.0 h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IBR-NC的粒径为(224.7±5.7)nm、PDI为0.151±0.017,累积溶出率在10 min能达到99.49%,溶出效果良好,且放置90 d后依然具有良好的溶出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鲁替尼 湿法介质研磨法 纳米晶 累积溶出率
下载PDF
茶多酚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张德福 闫天慧 +3 位作者 励建荣 杨秋红 艾晓辉 董靖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针对嗜水气单胞菌污染水产品所致动物感染和消费者食源性疾病等问题,筛选能够抑制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的天然产物茶多酚。溶血试验表明茶多酚对气溶素溶血活性具有直接抑制作用,通过荧光热漂移和七聚体形成试验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针对嗜水气单胞菌污染水产品所致动物感染和消费者食源性疾病等问题,筛选能够抑制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的天然产物茶多酚。溶血试验表明茶多酚对气溶素溶血活性具有直接抑制作用,通过荧光热漂移和七聚体形成试验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茶多酚虽在128μg/mL以下不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但能在1~8μg/mL直接抑制其主要毒力蛋白气溶素的溶血活性。荧光热漂移和七聚体试验发现,茶多酚通过与气溶素直接结合,降低了气溶素七聚体的形成并抑制其活性。细胞试验结果表明,4~8μg/mL茶多酚能对气溶素导致的人肺癌上皮细胞死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此外,50 mg/kg茶多酚治疗可使斑点叉尾鮰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模型的存活率提高至60%。综上,茶多酚通过直接与气溶素结合,抑制气溶素形成功能性七聚体而降低其活性,从而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内、外致病力。研究结果提示茶多酚可作为抗生素替代或辅助药物用于治疗嗜水气单胞菌相关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气溶素 茶多酚 抗毒力 水产品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雪晴 陈秀金 +5 位作者 李兆周 王耀 安彪 白玉冰 代明慧 陈佳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382,共9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氟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大量的滥用,在食品中的残留超标,导致体内耐药病原菌的产生,引起人类的耐药性问题。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氟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大量的滥用,在食品中的残留超标,导致体内耐药病原菌的产生,引起人类的耐药性问题。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和低成本的优势,故受到食品安全领域的广泛关注。因此,该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体制备、各种免疫分析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和免疫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层析法 荧光免疫分析法 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系统中水含量对锂介导合成氨的性能影响
20
作者 陈禹志 刘永忠 +1 位作者 康丽霞 黄贤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3,共9页
针对锂介导合成氨(LM-NRR)过程中存在的水污染问题,通过对比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表征手段,探讨了含水量对LM-NRR体系的性能影响及其在反应界面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无水条件下的L... 针对锂介导合成氨(LM-NRR)过程中存在的水污染问题,通过对比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表征手段,探讨了含水量对LM-NRR体系的性能影响及其在反应界面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无水条件下的LM-NRR体系具有较好的氨合成性能,在反应时间为120 min、N2流速为4 m L·min^(-1)、电流密度为3 m A·cm^(-2)条件下的氨合成速率可达0.0124μg·s^(-1)·cm^(-2),法拉第效率为7.05%。含水量对LM-NRR体系的影响显著,会极大地降低体系的氨合成速率及法拉第效率。这主要是由于反应界面上的水会加剧竞争性析氢反应(HER)、促进电解质中Li BF_(4)的水解以及钝化表面活性锂位点,进而降低了体系的氨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介导 氮还原反应 合成氨 界面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