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及掺氨燃烧过程机理与特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峰 冯少波 +4 位作者 赵兵涛 徐洪涛 廖晓炜 窦文宇 黎亚洲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118,共12页
氨及掺氨燃烧对于替代化石燃料实现无碳化及减碳化燃烧、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针对氨及掺氨燃烧在燃料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潜力,阐述了氨及掺氨燃烧的过程机理包括的反应路径、反应方程及机制模型,主要限制因素包括当量比、氨掺混比... 氨及掺氨燃烧对于替代化石燃料实现无碳化及减碳化燃烧、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针对氨及掺氨燃烧在燃料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潜力,阐述了氨及掺氨燃烧的过程机理包括的反应路径、反应方程及机制模型,主要限制因素包括当量比、氨掺混比例和初始温度等对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温度的影响,氨及掺氨燃烧的反应、流动与能量的数学模型及其模化性能评估,氨及掺氨燃烧过程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控制,以及掺氨燃烧的工业应用。最后,就氨及掺氨燃烧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燃烧 掺氨燃烧 燃烧机理 过程因素 模拟方法 氮氧化物
下载PDF
水葫芦和无烟煤粉混合燃烧烟气排放特性分析
2
作者 刘珍荣 王俊桦 +4 位作者 孟俊全 高成君 胡愉伟 谭超 陈蓉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7期182-187,共6页
水葫芦作为常见的水生物质,显示出良好的燃烧特性,将其与煤混合燃烧可以将两者的优势互补,改善其燃烧特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选取无烟煤和水葫芦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烟气排放特性,研究了燃烧温度、混合比例对SO_(2)和NO_(x)的释放影响,... 水葫芦作为常见的水生物质,显示出良好的燃烧特性,将其与煤混合燃烧可以将两者的优势互补,改善其燃烧特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选取无烟煤和水葫芦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烟气排放特性,研究了燃烧温度、混合比例对SO_(2)和NO_(x)的释放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并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不同掺混比例的混合物料中水葫芦的比例越高,SO_(2)和NO_(x)的排放量越低,其中物料比例为5/5时SO_(2)的释放量最低,物料比例为4/6时NO_(x)的释放量最低。不同温度下燃烧时,SO_(2)和NO_(x)的总释放量在900℃最高。影响SO_(2)和NO_(x)释放量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物料比例>温度,SO_(2)和NO_(x)释放量最低的因素水平组合:物料比例1.037,温度为725.72℃。为实现水生生物质与煤的优化耦合燃烧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价值,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无烟煤粉 混合燃烧 烟气排放特性
下载PDF
Synthesis of high density and low freezing point jet fuels range cycloalkanes with cyclopentanone and lignin-derived vanillins
3
作者 Xinghua Zhang Miaojia Song +3 位作者 Jianguo Liu Qi Zhang Lungang Chen Longlong Ma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2-30,共9页
In this work,a“cyclopentanone-vanillin”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jet fuel range cycloalkanes from lignocellulose-derived ketones and lignin-derived aldehydes via aldol condensation and hydrodeoxyg... In this work,a“cyclopentanone-vanillin”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jet fuel range cycloalkanes from lignocellulose-derived ketones and lignin-derived aldehydes via aldol condensation and hydrodeoxygenation(HDO).Ethanolamine lactate ionic liquid(LAIL)exhibited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aldol condensation of cyclopentanone and vanillin.Desired mono-condensation and bicondensation products were obtained with yield of 95.2%at 100℃.It is found that the synergy effects between amino group of ethanolamine and hydroxyl group of lactic aci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aldol condensation.The condensation products were converted into cycloalkanes by HDO over 5%Pd/Nb_(2)O_(5)catalyst.The density of the obtained HDO products is 0.89 g/cm^(3)and the freezing point is lower than-60℃.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sulted cycloalkanes can be used as additives to improve the density and low-temperature fluidity of the jet fu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dol condensation Cyclopentanone-vanillin Ionic liquid catalysts HYDRODEOXYGENATION Jet fuel
下载PDF
基于杨木(Populus sp.)的二代燃料乙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发迪 徐康 +3 位作者 孙东明 李萌蕾 赵建志 鲍晓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9,共13页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作为一种廉价且储量丰富的可再生原料,可通过预处理、酶解和微生物发酵等过程转化为纤维素燃料乙醇,近几十年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杨木是一种人工广泛种植的速生硬木,主要用于造纸工业,而伴随产生大量枝桠等废...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作为一种廉价且储量丰富的可再生原料,可通过预处理、酶解和微生物发酵等过程转化为纤维素燃料乙醇,近几十年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杨木是一种人工广泛种植的速生硬木,主要用于造纸工业,而伴随产生大量枝桠等废弃物。因其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分,被认为是纤维素乙醇生产的优良木质纤维素原料。聚焦于杨木在纤维素乙醇生产中的应用,介绍了杨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重点综述了杨木在预处理技术、预处理原料的酶解、微生物发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归纳总结了限制杨木在纤维素乙醇应用中的技术障碍及困难,进而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组分 预处理 酶解 混合糖发酵 酿酒酵母
下载PDF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5
作者 韩明汉 陈和 +1 位作者 王金福 金涌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9-1124,共6页
生物柴油不仅燃烧性能与石油柴油相当,且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可再生的优点,是替代石油柴油的理想燃料之一。综述了热裂解法和酯交换法(包括化学催化法、酶催化法和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 生物柴油不仅燃烧性能与石油柴油相当,且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可再生的优点,是替代石油柴油的理想燃料之一。综述了热裂解法和酯交换法(包括化学催化法、酶催化法和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为降低生物柴油成本,应采用廉价原料(如废油脂)。对于酸值高的废油脂,宜采用固体酸和离子液体等环境友好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酯交换 固体碱 有机碱 固体酸 离子液体 超临界
下载PDF
合成气甲烷化反应积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宏刚 王腾达 +2 位作者 张锴 牛玉广 杨勇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78-984,共7页
建立了煤制替代天然气工艺中合成气甲烷化过程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并对该反应体系的10个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各组分的平衡组成和各反应的标准化学平衡常数。研究了反应温度、操作压力、原料气组分浓度和产品气循环比等对催化剂床层... 建立了煤制替代天然气工艺中合成气甲烷化过程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并对该反应体系的10个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各组分的平衡组成和各反应的标准化学平衡常数。研究了反应温度、操作压力、原料气组分浓度和产品气循环比等对催化剂床层积炭的影响,发现容易导致积炭的热力学条件为550~800℃的反应温度和0.1~1.5 MPa的操作压力,且温度在700℃左右、操作压力低于1.0 MPa时催化剂床层积炭量最大。本研究针对催化剂床层积炭规律提出了低温、相对高压、合理的原料气组成是有利于缓解催化剂床层积炭、提高产品收率及保持催化剂活性的优化反应操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天然气 甲烷化 热力学分析 催化剂床层积炭
下载PDF
[Phe][HSO_(4)]离子液体催化月桂酸制备生物柴油
7
作者 陈锦溢 林智敏 杨金杯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79-186,共8页
以苯丙氨酸和硫酸为原料合成一种强酸型的氨基酸离子液体[Phe][HSO_(4)],系统探究[Phe][HSO_(4)]在甲醇与月桂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较佳的反应条件下,离子液体质量为2.3%(基于月桂酸... 以苯丙氨酸和硫酸为原料合成一种强酸型的氨基酸离子液体[Phe][HSO_(4)],系统探究[Phe][HSO_(4)]在甲醇与月桂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较佳的反应条件下,离子液体质量为2.3%(基于月桂酸)、反应时间为1 h、醇酸摩尔比为12.5∶1、反应温度为78℃时,月桂酸的转化率可达95.73%.此外,[Phe][HSO_(4)]重复使用5次后,仍保持着较佳的催化活性,月桂酸的转化率保持在94.0%左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展现了较强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离子液体 生物柴油 响应面 酯化反应
下载PDF
桐油转化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伟 刘拉平 +2 位作者 杨健 马养民 周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6-180,共5页
为了考察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分析了桐油的脂肪酸成分,研究了桐油转化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桐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27.32,其主要成分为含有18个碳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桐酸是... 为了考察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分析了桐油的脂肪酸成分,研究了桐油转化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桐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27.32,其主要成分为含有18个碳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桐酸是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75.033%)。酯交换法制备桐油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与桐油的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桐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0 min,平均转化率为82.8%。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除运动粘度、酸值较高外,基本符合0#矿物柴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生物柴油 酯交换反应 脂肪酸 油脂
下载PDF
生物质合成气一步法合成LPG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吕永兴 王铁军 +2 位作者 李宇萍 吴创之 马隆龙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6-249,共4页
Synthesis of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from synthesis gas using hybrid catalyst consisting of methanol synthesis catalyst and USY or ZSM-5 was investigated in a fixed bed reacto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ybrid cat... Synthesis of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from synthesis gas using hybrid catalyst consisting of methanol synthesis catalyst and USY or ZSM-5 was investigated in a fixed bed reacto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ybrid catalyst had great effect on the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the catalyst. The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260℃~360℃),GHSV(1500h^-1~9000h^-1)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bifunctional catalyst which consisted of MeLi and ZSM-5 zeolite is 325℃, and the CO conversion achieved 72.28%. The hybrid catalyst, which consisted of ZSM-5 zeolite and methanol synthesis catalyst, demonstrated a highly activity for the formation of light hydrocarbon and the selectivity for C3 and C4 hydrocarbons was 23.90% and 19.06%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G 催化剂 ZSM-5 USY
下载PDF
生物质能醇基燃料合成技术研究
10
作者 邢晓东 林俊岭 +4 位作者 朱倩 许传欣 王培培 赵慧芹 李隆杰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829-832,839,共5页
研究生物质能醇基燃料的合成工艺,对于研发新型高效低成本醇基燃料、实现国家双碳指标、降低石油消耗量以减少空气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室内试验平台,系统分析不同已发表文献的醇基燃料的合成工艺以及化学试剂的添加关系,并合成新... 研究生物质能醇基燃料的合成工艺,对于研发新型高效低成本醇基燃料、实现国家双碳指标、降低石油消耗量以减少空气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室内试验平台,系统分析不同已发表文献的醇基燃料的合成工艺以及化学试剂的添加关系,并合成新型醇基燃料,配方为:77%甲醇+18%增热剂+3%降凝剂+2%助燃剂。研究中以甲醇作为主体燃料,能够降低成本,同时还添加具有良好燃烧性能的异丙醇、丙烯醇、二叔丁基对甲酚、甲基叔丁基醚,不仅具有调整高性能醇基燃料的碳、氢、氧之间比例、促进充分燃烧和增加燃烧热值等效果,而且还能改善高性能醇基燃料体系中的互溶性,防止分层,使得高性能醇基燃料燃烧更加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醇基燃料 增效降腐
下载PDF
超低浓度甲烷在Cu/γ-Al_2O_3催化颗粒流化床中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力 张俊广 +1 位作者 杨仲卿 唐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86-891,共6页
采用流化床燃烧技术,使用自制Cu/γ-Al2O3颗粒作为催化剂床料,实验研究了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催化燃烧时床层温度(450~700℃)、流化风速比ω(1.5~4)、进气甲烷体积分数(0.3%~2%)等对甲烷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床层温度是影响... 采用流化床燃烧技术,使用自制Cu/γ-Al2O3颗粒作为催化剂床料,实验研究了超低浓度甲烷在流化床中催化燃烧时床层温度(450~700℃)、流化风速比ω(1.5~4)、进气甲烷体积分数(0.3%~2%)等对甲烷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床层温度是影响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关键因素,甲烷的转化率随着床层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床层温度达到650℃时,甲烷含量低于1%的超低浓度甲烷其转化率超过95%,继续提高床层温度至700℃且控制流化风速比ω≤2可以实现甲烷的完全转化;甲烷转化率随着流化风速和进气甲烷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ω>3.5时,温度对甲烷转化的影响减弱,未燃烧的甲烷含量增大。动力学实验发现,床层温度较低时,催化反应受动力学控制,测得催化反应的活化能Ea为1.26×105J/mol,反应级数m为0.73,当温度t>450℃时,扩散作用影响显著,反应级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浓度甲烷 流化床 催化燃烧 甲烷转化率 动力学
下载PDF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成 刘忠义 +2 位作者 陈于陇 徐玉娟 吴继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生物柴油是以生物质资源作为原料基础加工而成的一种柴油,作为一种石油资源的绿色替代品而备受世界各国重视,其发展符合未来世界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介绍了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主要有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微生物油脂和废弃无用油... 生物柴油是以生物质资源作为原料基础加工而成的一种柴油,作为一种石油资源的绿色替代品而备受世界各国重视,其发展符合未来世界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介绍了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主要有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微生物油脂和废弃无用油脂四大类,综述了制备生物柴油的酸碱催化法、生物酶催化、法超临界法等各种技术,并对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开发与制备技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原料 制备
下载PDF
碱催化法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志华 孙小嫚 +1 位作者 孙桂芳 刘国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24-126,共3页
研究了在高压釜中碱催化作用下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优工艺条件,考察了条件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讨论了在最佳条件下甲醇中的含水量对酯交换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1.0%,醇油摩尔比为7∶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 研究了在高压釜中碱催化作用下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优工艺条件,考察了条件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讨论了在最佳条件下甲醇中的含水量对酯交换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1.0%,醇油摩尔比为7∶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00 min为优化反应条件,甲醇的含水量与转化率呈线性关系,含水量越高,酯转化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酯交换反应 生物柴油 水含量
下载PDF
地沟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何金戈 童开 +2 位作者 肖明伟 张惜辉 何少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61-265,共5页
在不改变双缸直喷式柴油发动机任何结构参数的情况下,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掺烧0%、10%、20%、30%、40%、50%地沟油生物柴油与柴油的混合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调整柴油发动机结构参数的条件下,使用任意配比地沟油生物柴... 在不改变双缸直喷式柴油发动机任何结构参数的情况下,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掺烧0%、10%、20%、30%、40%、50%地沟油生物柴油与柴油的混合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调整柴油发动机结构参数的条件下,使用任意配比地沟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引起柴油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均有所下降;燃油消耗率在小、中负荷时均明显高于柴油,在大负荷时与柴油接近;所有工况NOx排放增加,大掺烧比时NOx排放增加明显;排气烟度在任何负荷下均明显降低;CO排放量在小负荷工况时比柴油略高,在中、大负荷工况时比柴油明显降低;HC排放量在小、中负荷时比柴油高,在大负荷时比柴油低。综合考虑动力性和排放性,实际掺烧使用地沟油生物柴油时,其掺烧比以不超过3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生物柴油 掺烧比 动力性 经济性 排放性
下载PDF
超临界状态下正癸烷的催化裂解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占卫 张香文 +1 位作者 米镇涛 郝伟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8-522,共5页
采用HZSM-5型分子筛催化剂研究了超临界状态下正癸烷的催化裂解反应,考察了裂解温度、压力及正癸烷进料流量与反应转化率、气相产物收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400~500℃时,反应的转化率和气相产物收率随裂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以400~... 采用HZSM-5型分子筛催化剂研究了超临界状态下正癸烷的催化裂解反应,考察了裂解温度、压力及正癸烷进料流量与反应转化率、气相产物收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400~500℃时,反应的转化率和气相产物收率随裂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以400~450℃时尤为明显;超临界状态下正癸烷催化裂解所产生的气相产物收率随裂解压力的升高而减少;裂解时生成的产物主要为C3、C4、甲苯和乙苯.反应后生成大量小分子烃类,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热型碳氢燃料 正癸烷 超临界 催化裂解 HZSM-5型分子筛催化剂
下载PDF
B酸离子液体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胜清 刘俊超 +3 位作者 刘汉兰 孙华 陈浩 吴谋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8-441,共4页
针对酸值较高的原料油在转化成生物柴油的过程中易使催化剂失活等问题,制备了Br觟nsted酸性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C6MIm]HSO4),用于催化菜子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n(醇)∶n(油)=15∶1、催化剂用量... 针对酸值较高的原料油在转化成生物柴油的过程中易使催化剂失活等问题,制备了Br觟nsted酸性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C6MIm]HSO4),用于催化菜子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n(醇)∶n(油)=15∶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8%、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8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4%以上。B酸离子液体催化剂与产品易于分离,重复使用5次以后,仍然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酸离子液体 酯交换反应 菜子油 生物柴油
下载PDF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棉籽油与碳酸二甲酯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雪 周斌 +2 位作者 李鑫 陈芳 高剑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7-681,共5页
以叔丁醇为有机溶剂,采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棉籽油与碳酸二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了生物柴油,考察了加水量、碳酸二甲酯与棉籽油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转速、Novozym435用量(基于棉籽油的质量分数)和叔丁醇与碳... 以叔丁醇为有机溶剂,采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棉籽油与碳酸二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了生物柴油,考察了加水量、碳酸二甲酯与棉籽油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转速、Novozym435用量(基于棉籽油的质量分数)和叔丁醇与碳酸二甲酯的体积比对脂肪酸甲酯收率的影响,以及Novozym435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碳酸二甲酯与棉籽油的摩尔比为4、叔丁醇与碳酸二甲酯体积比为1.5、Novozym435用量(基于棉籽油的质量分数)12.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4h、搅拌转速160r/min、不加水的优化反应条件下,脂肪酸甲酯收率可达96%以上;与石油醚溶剂相比,Novozym435在叔丁醇溶剂中的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棉籽油 碳酸二甲酯 固定化脂肪酶 叔丁醇 酯交换
下载PDF
油脂加氢制备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翟西平 殷长龙 刘晨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64-1369,共6页
第二代生物柴油是动植物油脂催化加氢生产的非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它是理想的优质柴油调合组分。结合近几年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究发展状况,介绍了油脂加氢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以及油脂在不同催化剂及反应条件下的转化形式和产品属... 第二代生物柴油是动植物油脂催化加氢生产的非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它是理想的优质柴油调合组分。结合近几年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究发展状况,介绍了油脂加氢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以及油脂在不同催化剂及反应条件下的转化形式和产品属性;简述了第二代生物柴油的主要工业化工艺及其进展,指出了第二代生物柴油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生物柴油 加氢 催化剂 油脂
下载PDF
扎赉特旗油砂在氮气气氛下的热解制油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孙楠 张秋民 +1 位作者 关珺 何德民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1-244,共4页
The pyrolysis of Zhalaiteqi oil sand was undertaken with a fixed-bed reactor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Effects of pyrolysis temperature,time and flow rate of carrier gas on the oil and water yield were analyzed in det... The pyrolysis of Zhalaiteqi oil sand was undertaken with a fixed-bed reactor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Effects of pyrolysis temperature,time and flow rate of carrier gas on the oil and water yield were analyzed in detail.Optimum pyrolysis condition of the oil sand was determined as well.The oil yield from NO.2 and NO.6 oil sand is 12.55% and 7.18%,respectively.It is 22.92% and 43.03%,respectively,higher than the carbonization result with aluminum retor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yrolysis is a good way for Zhalaiteqi oil sand to produce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固定床热解
下载PDF
超声改性的CuO/Al_2O_3-MgO催化剂结构及其超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性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艳容 李浩杰 +1 位作者 杨仲卿 樊湖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采用普通浸渍和超声改性的方法分别制备了CuO/Al2O3-MgO催化剂,用于超低浓度甲烷的催化燃烧,并利用SEM、XRD、XPS、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超声改性作用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 采用普通浸渍和超声改性的方法分别制备了CuO/Al2O3-MgO催化剂,用于超低浓度甲烷的催化燃烧,并利用SEM、XRD、XPS、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超声改性作用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在超声改性的CuO/Al2O3-MgO催化剂上,甲烷的转化率得到提高,燃烧特征温度降低。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和超声功率的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催化剂制备的最佳超声工况为功率150 W、时间20 min。超声改性可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增大,表面催化活性较高的Cu+浓度增加,活性组分CuO由晶相向非晶相转变、分散度增大,晶粒粒径变小、分布更均匀;这使得甲烷催化燃烧的表观活化能下降、催化剂活性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改性 CuO/Al2O3-MgO 超低浓度甲烷 催化燃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