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1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O催化臭氧选择性氧化肉桂中油的研究
1
作者 罗轩 秦莎 +4 位作者 冀海华 苏通明 谢新玲 秦祖赠 纪红兵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粗肉桂油精馏后残留的尾油(也称为肉桂中油)含有肉桂醛和烯烃类化合物。为通过精馏分离肉桂中油中的肉桂醛,实现肉桂中油资源再利用,根据前期研究成果,采用CaO催化臭氧选择性氧化肉桂中油中的烯烃类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 粗肉桂油精馏后残留的尾油(也称为肉桂中油)含有肉桂醛和烯烃类化合物。为通过精馏分离肉桂中油中的肉桂醛,实现肉桂中油资源再利用,根据前期研究成果,采用CaO催化臭氧选择性氧化肉桂中油中的烯烃类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化反应60 min后,存在于肉桂中油中的10种烯烃类化合物在反应产物中仅检出1种,肉桂醛的相对含量从反应前的56.46%增至80.48%。反应后,GC-MS未检测出烯烃类化合物臭氧化后生成的醛或酮类物质。通过臭氧化可基本清除肉桂中油中的烯烃类化合物,保留肉桂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中油 肉桂醛 臭氧化 CAO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溶剂法脱萜制备水溶性姜精油工艺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吴豫平 刘治年 +1 位作者 田弋夫 余德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3,231,共7页
以超临界CO 2萃取贵州小黄姜所得的姜精油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脱萜制备水溶性姜精油。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对姜精油... 以超临界CO 2萃取贵州小黄姜所得的姜精油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脱萜制备水溶性姜精油。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对姜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气味活性值分析姜精油中挥发性成分对香气的贡献,确定分离目标脱萜物和保留目标香气物,以这两类物质组分的相对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优工艺技术参数:70%(体积分数)丙二醇水溶液、离心转速6000 r/min及离心时间15 min、搅拌温度30℃及搅拌时间60 min、料液比(g∶mL)3∶20。在该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水溶性姜精油相比于原料姜精油的目标脱萜物相对含量从49.20%降低到36.75%,保留香气物从18.59%增加到25.70%。该研究为水溶性姜精油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技术可行性,有助于拓展姜精油的市场应用空间和范围,并为天然植物精油脱萜制备水溶性精油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脱萜 水溶性精油 溶剂法 气味活性值
下载PDF
三相法提取猪肝酯酶及其在制备D -7-ACA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呈彦 程瑶纳 +2 位作者 王雨轩 王堃宁 魏胜华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酯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具有作用范围广、底物特异性高等特点。该酶能够催化许多含有酯、酰胺、硫酯或乙酰基的化合物的水解与合成,在生物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用途。对来源于猪肝中的酯酶采用三相分离的方法进行了提取,并... 酯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具有作用范围广、底物特异性高等特点。该酶能够催化许多含有酯、酰胺、硫酯或乙酰基的化合物的水解与合成,在生物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用途。对来源于猪肝中的酯酶采用三相分离的方法进行了提取,并利用猪肝酯酶的水解特性,研究了其催化7-氨基头孢烷酸(7-ACA)脱乙酰基制备去乙酰基-7-氨基头孢烷酸(D-7-ACA)的过程。主要研究结果:确立了三相法分离提取猪肝酯酶的方法,考察了有机溶剂种类、有机溶剂用量、硫酸铵浓度以及体系的pH和提取温度等条件对三相法分离提取猪肝酯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铵质量分数为45%、异丁醇与水相之比为1∶1、pH7.0、温度为30℃的条件下,酶活回收率为54.84%,纯化倍数为6.32倍。以猪肝酯酶为催化剂,研究了猪肝酯酶催化7-ACA脱乙酰基制备D-7-ACA,在pH7.5、温度35℃、底物浓度2%、酶添加量30 U/mL的反应条件下,7-ACA转化率达到9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肝酯酶 三相法 7-氨基头孢烷酸 去乙酰基-7-氨基头孢烷酸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4
作者 郭家刚 杨松 +3 位作者 伍玉菡 朱倩 杜京京 江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MD)温度对分离纯化生姜精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结合分子蒸馏(SFE-MD)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 h、分子蒸馏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姜精油的综合得率为2.53%,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精油得率0.96%(P<0.05)。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烯是生姜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百分含量达70%以上,其中α-姜烯百分含量为42.13%,高于水蒸气蒸馏生姜精油α-姜烯百分含量40.59%。该方法绿色环保,萃取率高,精油品质好,为生姜精油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分子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的工艺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赖文静 张星 +6 位作者 黄友 杨莎莎 林夏 张臻 傅超美 代文东 孙颖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39-247,共9页
采用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考察其感官特征、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为干姜精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研究基础.运用Box-Behnken优化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的工艺,并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比较精油得率、感官特征、理化性质与化学成... 采用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考察其感官特征、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为干姜精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研究基础.运用Box-Behnken优化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的工艺,并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比较精油得率、感官特征、理化性质与化学成分差异;同时选用化妆品原料功效评价经典方法,研究2种方法提取所得干姜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揭示二者体外抗氧化和美白活性.结果表明,生物酶解法提取的干姜精油得率为0.74%,与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蒸馏时间缩短,精油得率提高了57.45%;生物酶解法提取对干姜精油的品质有一定提升,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使其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发生变化,主要有效成分α-姜烯的含量增加了4.48%;2种方法提取的干姜精油均有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后的生物酶解法提取干姜精油工艺稳定可行、可控,干姜精油得率高、品质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为化妆品开发提供了一种兼具抗氧化和美白作用的天然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精油 酶法 抗氧化 酪氨酸酶
下载PDF
北五味子藤茎精油EP-SFME法提取工艺优化及精油主要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测定
6
作者 孙宇 王金麟 +3 位作者 贾树龙 李慧 魏菱鸽 路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168,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精油提取工艺时间长、效率低、耗能高和成本高等问题,采用酶解预处理联合无溶剂微波法(EP-SFME)提取北五味子藤茎精油,依据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获得最佳提取工艺,通过二次回归模型考察微波功率、酶解温度、微波时间... 为了解决传统精油提取工艺时间长、效率低、耗能高和成本高等问题,采用酶解预处理联合无溶剂微波法(EP-SFME)提取北五味子藤茎精油,依据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获得最佳提取工艺,通过二次回归模型考察微波功率、酶解温度、微波时间对北五味子藤茎精油产量的影响,并进行试验验证。同时,对北五味子藤茎精油进行了成分组成、抗氧化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试验失拟项F值为1.29,P值为0.3916,表明该模型拟合良好。决定系数(R~2)为0.9833,预测R~2为0.8551,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度较高,模型可应用于分析和预测北五味子藤茎精油产量。在最优工艺条件(酶解温度为50℃,微波功率为480 W,微波时间为45 min,酶用量为2%,酶解时间为2 h)下,北五味子藤茎精油产量为(3.21±0.03)mg/g。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北五味子藤茎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橙花叔醇、β-榄香烯和4-萜醇。在EP-SFME法提取的精油中,这3种主要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最高,特别是橙花叔醇的相对质量分数是水蒸气蒸馏法(SD)的2.09倍。另外,EP-SFME法提取的精油中的含氧化合物峰面积占比为33.02%,比SD法(15.63%)高17.39%。与SD法相比,EP-SFME法提取新鲜北五味子藤茎精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EP-SFME是一种更具有优势的提取新鲜北五味子藤茎精油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藤茎 酶解预处理联合无溶剂微波提取法 精油成分 抗氧化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不同品种柚子皮精油成分及抗氧化与抑菌能力对比研究
7
作者 肖新生 宋子龙 +1 位作者 谢永燕 袁志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6,267,共10页
柚子皮是一种富含精油的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质资源,但其精油成分与生物活性尚未深入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12个不同品种的柚子皮精油,接着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成分与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然后采用DPPH自由... 柚子皮是一种富含精油的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质资源,但其精油成分与生物活性尚未深入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12个不同品种的柚子皮精油,接着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成分与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然后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滤纸片法对不同品种柚子皮精油的抗氧化和抑菌能力进行比较,最后对不同品种柚子皮精油GC-MS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抗氧化和抑菌实验结果,着力于理清柚子皮精油成分与抗氧化、抑菌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柚子皮精油的提取率为0.22%~1.52%;GC-MS法从不同品种柚子皮精油中鉴定出D-柠檬烯、β-月桂烯、α-蒎烯、α-水芹烯、芳樟醇等35种化学成分;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柚子皮精油的抗氧化能力与精油浓度呈正相关性;滤纸片法抑菌实验表明柚子皮精油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对特定的菌种抑菌效果更明显。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氧化和抑菌效果显著的成分有D-柠檬烯、柠檬醛、芳樟醇,而石竹烯、香叶烯醇、α-水芹烯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皮精油 抗氧化能力 抑菌能力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超声辅助蒸馏提取肉桂油的成分与抗氧化活性
8
作者 凌霄宇 苏通明 +3 位作者 罗轩 谢新玲 纪红兵 秦祖赠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7-1236,共10页
使用超声辅助蒸馏、水蒸气蒸馏从肉桂的枝、叶部位提取肉桂油,结合气相谱质谱法(GC-MS)分析肉桂油中成分的含量差异,并对肉桂油主要成分的二苯基苦基苯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蒸馏的最佳提取... 使用超声辅助蒸馏、水蒸气蒸馏从肉桂的枝、叶部位提取肉桂油,结合气相谱质谱法(GC-MS)分析肉桂油中成分的含量差异,并对肉桂油主要成分的二苯基苦基苯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蒸馏的最佳提取条件是:超声功率为275 W,超声时间为30 min,脉冲比为7∶3,肉桂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肉桂醛、香豆素、邻甲氧基肉桂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在肉桂叶中含量较高,在超声辅助蒸馏提取的桂叶油中质量分数最高达29.62%。当超声桂叶油质量浓度为15 g/L时,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76.30%,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达564.86μmol/L,与L抗坏血酸在浓度为175.68μmol/L时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相当。肉桂油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由大到小顺序为邻甲氧基肉桂醛、肉桂醛、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油 超声辅助蒸馏 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植物精油的提取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艳东 张艳俊 李腾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3-210,共8页
植物精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提取物,因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和多种生理活性而备受青睐。目前关于植物精油的研究多集中在提取工艺、成分分析、生理活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为便于对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该文主要从植物精油... 植物精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提取物,因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和多种生理活性而备受青睐。目前关于植物精油的研究多集中在提取工艺、成分分析、生理活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为便于对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该文主要从植物精油的提取工艺、成分分析方法和生理活性研究3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对植物精油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萜烯 提取 成分分析 生理活性
下载PDF
滇红玫瑰精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挥发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劲芸 常健 +3 位作者 蒋卓芳 徐重军 陈婉 吴恒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5-182,共8页
目的:综合利用云产滇红玫瑰花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方法:以玫瑰花精油得率为判别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玫瑰花精油的提取工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不同精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并评价不同玫瑰精油... 目的:综合利用云产滇红玫瑰花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方法:以玫瑰花精油得率为判别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玫瑰花精油的提取工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不同精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并评价不同玫瑰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超临界CO_(2)萃取玫瑰花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玫瑰花粉末颗粒40目,萃取压力25.5 MPa、萃取温度45.5℃、萃取时间123 min,CO_(2)流量20 L/h,该工艺条件下玫瑰花精油得率为1.185%;不同产地滇红玫瑰精油中共鉴定出74种挥发性成分,安宁产的滇红玫瑰花精油挥发性物质总量最高;不同产地滇红玫瑰花精油均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但不同产地的抗氧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超临界CO_(2)萃取的滇红玫瑰花精油品质较好,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精油 超临界CO_(2)萃取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抗氧化
下载PDF
大西洋雪松精油的成分分析及其体外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玲 陆西星 +3 位作者 薛楠楠 陈金虎 王梦如 辛文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1-156,184,共7页
该文对大西洋雪松精油的组分、体外抗菌及抗炎活性进行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对其进行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使用牛津杯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 该文对大西洋雪松精油的组分、体外抗菌及抗炎活性进行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对其进行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使用牛津杯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模型,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结果表明,GC-MS共检出30个峰,鉴定出18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7.58%,萜烯类化合物占83.26%,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为(+)-香橙烯(31.56%)、长叶环烯(20.29%)、(-)-α-古芸烯(12.90%);大西洋雪松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该精油能在安全浓度下有效抑制RAW264.7细胞iNOS mRNA的表达,且对TNF-αmRNA的表达及上清液中TNF-α的分泌影响显著。大西洋雪松精油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抑制氧化应激炎症相关酶iNOS的活力,GCMS可作为其快速、便捷的质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雪松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抑菌 抗炎
下载PDF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柑橘皮精油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西岭 郭俊芳 +1 位作者 程楠 喻明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47-55,共9页
为提高柑橘皮精油的提取率,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水蒸馏法提取柑橘皮精油,利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较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水蒸馏和直接水蒸馏组分差异,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经响应... 为提高柑橘皮精油的提取率,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水蒸馏法提取柑橘皮精油,利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较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水蒸馏和直接水蒸馏组分差异,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经响应曲面法优化后柑橘皮精油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20、超声功率为300 W、微波功率为310 W和超声-微波时间为120 s,此时的提取率高达3.99%,高于直接水蒸馏法的2.82%;超声-微波辅助水蒸馏法的精油中的D-柠檬烯和月桂醛含量降低,而α-蒎烯、芳樟醇、α-松油醇、癸醛和(Z)-石竹烯等含量增加;超声-微波辅助水蒸馏法精油对DPPH清除率明显增加,但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微波辅助明显提高柑橘皮精油提取率,增强精油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精油 超声-微波 气相色谱法-质谱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鉴定不同树龄柚子花关键呈香物质
13
作者 冯涛 孙嘉卿 +3 位作者 王秀敏 夏贤水 朱霖 姚凌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鉴定上海青浦4月2种不同树龄的柚子花得出其关键的呈香物质以指导相关副产品的开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的方法对上海青浦4月的大树(10年)和小树(5年)柚子花的风味进行富集分析,通过双柱定性以及香气... [目的]通过分析鉴定上海青浦4月2种不同树龄的柚子花得出其关键的呈香物质以指导相关副产品的开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的方法对上海青浦4月的大树(10年)和小树(5年)柚子花的风味进行富集分析,通过双柱定性以及香气活力值OAV的计算鉴定其关键呈香物质。[结果]共鉴定出44种风味物质,其中大树37种、小树29种,大树和小树共同鉴定出的风味物质22种,香气贡献值较大的风味物质10种,分别为芳樟醇、月桂烯、右旋萜二烯、蒎烯、β-罗勒烯、香叶醇、石竹烯、己醛、β-蒎烯、正己醇。不同树龄柚子花的香气特征总体差异不大,但大树柚子花的花香和果香较重,且香气特征更为多元丰富,小树柚子花的香气特征总体比大树柚子花的甜香多一些。[结论]该研究为柚子花风味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花 呈香物质 香气活力值 双柱法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下载PDF
茶树精油对寄生虫的抑制作用研究现状
14
作者 马振贵 胡少青 +2 位作者 贾国军 洪秋菊 赵凤舞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7期41-43,共3页
寄生虫携带大量病菌,生活中通常用神经毒性杀虫剂或农药防治寄生虫,但由此引起了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问题,并且新的药物研发速率明显滞后于寄生虫和病菌的耐药性发展。近年来,在天然抑菌药物的研究报道中,茶树精油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虫活性... 寄生虫携带大量病菌,生活中通常用神经毒性杀虫剂或农药防治寄生虫,但由此引起了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问题,并且新的药物研发速率明显滞后于寄生虫和病菌的耐药性发展。近年来,在天然抑菌药物的研究报道中,茶树精油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虫活性,并且毒副作用小,在临床治疗方面应用广泛。基于此,综述了茶树精油在寄生虫感染治疗方面的良好疗效和研究现状,以期为茶树精油临床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 寄生虫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茶及植物类芳香水的加工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5
作者 龙丹 洪鹏 +6 位作者 李博洋 谢关华 陈鑫宇 陈佳 许勇泉 江和源 江虹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4期74-80,共7页
茶及植物类芳香水起初是人们生产植物精油时废弃的水溶性副产物,后因其香气逼真浓郁且具有一定的功效而被单独开发为产品,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医药等领域。与植物精油相比,植物类芳香水的产量更大,生产成本更低,人体刺激性小,具有... 茶及植物类芳香水起初是人们生产植物精油时废弃的水溶性副产物,后因其香气逼真浓郁且具有一定的功效而被单独开发为产品,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医药等领域。与植物精油相比,植物类芳香水的产量更大,生产成本更低,人体刺激性小,具有较高的开发可行性和价值。文章详细介绍了植物类芳香水的加工工艺、不同工艺效果比较、生物活性及用途,并对该类产品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做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及植物类芳香水 纯露 加工工艺 工艺效果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柑橘属植物精油的提取技术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尉洁净 李媛 +1 位作者 熊群 王炳晖 《上海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43-45,共3页
近年来,柑橘产业不断发展,产生的柑橘果皮废料过剩。改善大量柑橘果皮废料堆积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的一种常见策略是从柑橘果皮中提取精油。系统论述了国内柑橘属植物精油的提取技术与应用研究,分析了不同提取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展望... 近年来,柑橘产业不断发展,产生的柑橘果皮废料过剩。改善大量柑橘果皮废料堆积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的一种常见策略是从柑橘果皮中提取精油。系统论述了国内柑橘属植物精油的提取技术与应用研究,分析了不同提取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柑橘属植物精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属植物 精油 提取技术 应用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deciduous leaves essential oil using solvent-free microwave extra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17
作者 Chunlei Wei Chuyun Wan +1 位作者 Fenghong Huang Tingting Guo 《Oil Crop Science》 CSCD 2023年第1期7-15,共9页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solvent-free microwave extraction(SFME)of essential oils from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deciduous leaves after moisture conditioning were establish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solvent-free microwave extraction(SFME)of essential oils from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deciduous leaves after moisture conditioning were establish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A Box-Behnken design(BBD)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moisture content(A:54%–74%),microwave power(B:300–500 W)and microwave time(C:20–40 min),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essential oil.The compounds of the essential oils obtained by SFME,hydro-distillation and microwaveassisted hydro-distillation(MADE)were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and the total lipids of C.longepaniculatum fresh leaves and deciduous leaves were analyzed.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 regression model indicated that quadratic polynomial model could be employ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 was A:58%,B:400 W and C:28 min.In the optimal condition,the maximum extraction yield was 4.475 mL/100 g dw and higher than that by MADE.The main compound of the essential oil was eucalyptol(63.54%),and total oxygenated compounds was 78.95%,mainly caused by SFME and the metabolism of endophytic bacteria with decreasing content of phospholipids and fatty acids.Analysis of variance under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 illustrated high fitness of the model and the success of RSM for optimizing and reflecting the expected process condition.SFME combined with moisture regulation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xtracting essential oil from C.longepaniculatum deciduous le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Deciduous leaves Solvent-free microwave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Extraction yield Essential oil
下载PDF
青金桔精油的香气分析及应用
18
作者 盛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146-150,210,共6页
采用感官评定法评定水蒸气蒸馏青金桔精油和压榨青金桔精油的区别,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二者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青金桔精油和压榨青金桔精油在外观和香气上都有明显差异,蒸馏法得到的青金桔精油是无色透明的油... 采用感官评定法评定水蒸气蒸馏青金桔精油和压榨青金桔精油的区别,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二者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青金桔精油和压榨青金桔精油在外观和香气上都有明显差异,蒸馏法得到的青金桔精油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而压榨法得到的青金桔精油则是青色透明油状液体,且压榨青金桔精油在新鲜感、青香和特征香上的表现明显优于水蒸气蒸馏青金桔精油。水蒸气蒸馏青金桔精油鉴定出40种化合物,包括16种烯类、13种醇类、6种酯类、4种醛类和1种酮类,含量分别为81.40%、6.24%、2.85%、1.97%和0.07%;压榨青金桔油鉴定出47种化合物,包括19种烯类、13种醇类、8种酯类、5种醛类、1种酮类和1种烃类,含量分别为78.01%、11.77%、5.73%、2.60%、0.14%和0.91%。最后进行了青金桔果汁中的加香试验,最优方案为同时加蒸馏青金桔精油0.20%,压榨青金桔精油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金桔精油 感官评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成分 加香
下载PDF
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甜橙皮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63
19
作者 孙爱东 葛毅强 +2 位作者 倪元颖 阎红 蔡同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8,共2页
采用甜橙皮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在超临界状态下,粉碎度、温度、压力、静态萃取与动态萃取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为批量生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甜橙皮 精油 橙皮油 二氧化碳
原文传递
不同加工工艺与收集时段对‘大马士革’玫瑰花水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爱萍 徐晓俞 +3 位作者 陈峥 俞秀红 黄旭旻 郑开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0-731,共12页
【目的】了解水蒸气蒸馏与共水蒸馏两种不同提取工艺以及不同收集时段对‘大马士革’玫瑰花水香气成分的影响,为玫瑰花水的合理加工及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固相微萃取取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对各成分质谱通过计... 【目的】了解水蒸气蒸馏与共水蒸馏两种不同提取工艺以及不同收集时段对‘大马士革’玫瑰花水香气成分的影响,为玫瑰花水的合理加工及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固相微萃取取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对各成分质谱通过计算机谱库(NIST/WILEY)检索和资料分析,然后结合文献进行人工谱图解析,对不同提取工艺以及不同收集时段的‘大马士革’玫瑰花水主要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结果】利用水蒸气蒸馏工艺提取的‘大马士革’玫瑰花水的香气成分在种类数量和相对含量上都高于共水蒸馏得到的‘大马士革’玫瑰花水,且香茅醇和苯乙醇的相对含量也都高于共水蒸馏得到的‘大马士革’玫瑰花水,因此水蒸气蒸馏提取的‘大马士革’玫瑰花水香气丰润,甜香味更浓郁,品质比共水蒸馏提取的‘大马士革’玫瑰花水更好。无论是共水蒸馏还是水蒸气蒸馏的‘大马士革’玫瑰花水都是在第二时段得到的醇类化合物的数量和含量最高。共水蒸馏以第二时段收集的花水玫瑰主体香气最强,水蒸气蒸馏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收集的花水主体香气相当,因此共水蒸馏提取的‘大马士革’玫瑰花水以第二时段收集的花水(即第二个与鲜花等重量的花水)的质量最佳,生产上以收集第一时段花水(即第一个与鲜花等重量的花水)和第二时段花水为适;水蒸气蒸馏提取的‘大马士革’玫瑰花水以第一时段收集的花水(即第一个与鲜花等重量的花水)的质量最佳,生产上以收集第一时段、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花水为宜。【结论】水蒸气蒸馏提取的‘大马士革’玫瑰花水香气优于共水蒸馏提取的花水;生产上采用共水蒸馏工艺提取的‘大马士革’玫瑰花水以收集前两个时段的花水为宜,水蒸气蒸馏工艺提取的以收集前3个时段的花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马士革’玫瑰 花水 香气成分 水蒸气蒸馏 共水蒸馏 收集时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