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7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捻度配置对双向包覆纱性能的影响及优化
1
作者 王勇 乔启凡 +2 位作者 王宗乾 李长龙 王炜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了纺制兼具回弹性和导电性的包覆纱,探讨捻度配置对包覆纱强伸性能和回弹性能的影响。以氨纶、不锈钢丝、棉股线为原料,基于空心锭包缠纺设备,纺制以氨纶为纱芯、不锈钢丝为第一外包覆层、棉股线为第二外包覆层的双向包覆纱。重点分... 为了纺制兼具回弹性和导电性的包覆纱,探讨捻度配置对包覆纱强伸性能和回弹性能的影响。以氨纶、不锈钢丝、棉股线为原料,基于空心锭包缠纺设备,纺制以氨纶为纱芯、不锈钢丝为第一外包覆层、棉股线为第二外包覆层的双向包覆纱。重点分析包缠捻度、外内捻度比等工艺参数对双向包覆纱的强伸性能、回弹性能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包缠捻度和外内捻度比对双向包覆纱强伸性能影响显著。在设定范围内,当包缠捻度800捻/m、外内捻度比1.0时,双向包覆纱综合质量较优。双向包覆纱在拉伸态下具有优良的导电特性,拓展了其在柔性可拉伸导线和柔弹电加热器件领域的应用范畴。认为:纺制兼具回弹性和导电性的双向包覆纱时,捻度配置是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包覆纱 强伸性 回弹性 主成分分析 导电性 焦耳热
下载PDF
集聚赛络纺纱导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孔祥江 张玉泽 +1 位作者 江慧 汪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共6页
针对集聚赛络纺纱系统能耗较大的问题,设计3种导流装置,以降低集聚赛络纺纱系统的负压,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首先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集聚赛络纺纱集聚区三维物理模型,利用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集聚区气流场的分布情况;然后通过... 针对集聚赛络纺纱系统能耗较大的问题,设计3种导流装置,以降低集聚赛络纺纱系统的负压,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首先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集聚赛络纺纱集聚区三维物理模型,利用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集聚区气流场的分布情况;然后通过纺纱实验进一步验证导流装置能够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结果表明:出口负压越大,集聚槽附近的速度越大,集聚槽上方的气流对须条起到挤压作用,使须条紧紧贴在网格圈表面,集聚槽侧向气流使须条宽度减小,须条表面的毛羽能够卷入到纱体表面,形成紧密的结构,从而能够减小甚至消除加捻三角区;使用所设计的3种导流装置(集聚负压1000 Pa)纺制出来的纱线与普通集聚赛络纱(集聚负压2000 Pa)质量相当,甚至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赛络纺 导流装置 数值模拟 纱线质量检测
下载PDF
锡林刺辊速比对生条中纤维长度整齐度的影响
3
作者 关宏强 于学智 曹继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棉纤维梳理效能,针对不同刺辊转速条件下锡林刺辊速比变化对生条中纤维长度整齐度影响问题进行了试验探究。采用USTER AFIS PRO纤维性能测试系统对生条中的纤维长度分布进行了测试,并根据纤维质量-长度分布图提取相关数据,... 为进一步提升棉纤维梳理效能,针对不同刺辊转速条件下锡林刺辊速比变化对生条中纤维长度整齐度影响问题进行了试验探究。采用USTER AFIS PRO纤维性能测试系统对生条中的纤维长度分布进行了测试,并根据纤维质量-长度分布图提取相关数据,计算出短绒率和整齐度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刺辊转速为500~650 r/min之间不同档时,速比的增加对整齐度各指标影响幅度很小,且无明显规律性;相较于500~650 r/min,刺辊转速为700~800 r/min时,整齐度各指标整体上有小幅改善,但并不明显,基本上以速比为2.0时最优;相较于500~800 r/min,刺辊转速为850~900 r/min时,整齐度各指标明显恶化,随速比的增加,恶化趋势明显,采用小速比1.5为宜;速比对生条中纤维长度整齐度的影响与刺辊速度紧密相连,宜首先考虑刺辊转速对分梳、除杂和转移的影响,再考虑速比对纤维转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刺辊速比 生条 纤维长度整齐度 整齐度指数UI 短绒率
下载PDF
选针工艺对带子纱拉伸延展性的影响
4
作者 姬长广 李文雅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带子纱是由小针筒机纺制的最常见的花式纱线,属于特种花式纱线种类,除了特殊的外观肌理外,更重要的是其沿着纱线长度方向具有一定的拉伸延展性,可以为织物提供一定的纵向拉伸弹性。为了定性定量分析带子纱的拉伸延展性,重点研究纺纱中... 带子纱是由小针筒机纺制的最常见的花式纱线,属于特种花式纱线种类,除了特殊的外观肌理外,更重要的是其沿着纱线长度方向具有一定的拉伸延展性,可以为织物提供一定的纵向拉伸弹性。为了定性定量分析带子纱的拉伸延展性,重点研究纺纱中的选针工艺,即纺纱针数对带子纱拉伸延展性的影响。用棉纱在内转式小针筒花式纺纱机上分别选取不同针数工艺纺制出具有不同网眼的带子纱,测试分析带子纱的断裂伸长率,探讨不同选针工艺对带子纱拉伸延展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纺纱时小针筒针数越多,纺出的带子纱横截面上网眼越多,带子纱的断裂伸长率越大,带子纱长度方向拉伸延展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式纱线 带子纱 断裂伸长率 拉伸延展性 网眼
下载PDF
细纱牵伸工艺的优化和器材优选
5
作者 刘宝贵 贺杰 《山东纺织科技》 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
文章分析了JWF1562JM细纱机牵伸工艺、隔距块、粗纱捻系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通过多因子多水平正交试验,优选出纺制精棉粘混纺品种纱线的工艺配置,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细纱机 粘胶 后区牵伸 正交试验 隔距块
下载PDF
捻度对锦纶/棉混纺纱质量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于学智 张明光 +2 位作者 曹继鹏 张月 王晓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锦纶/棉混纺纱质量,针对捻度与锦纶/棉混纺纱质量指标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其它工艺相同的条件下调整细纱工序捻度的设置,纺制了16种锦纶/棉混纺纱,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试,并通过SPSS软件对捻度与混纺纱质量指标之间的... 为进一步提升锦纶/棉混纺纱质量,针对捻度与锦纶/棉混纺纱质量指标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其它工艺相同的条件下调整细纱工序捻度的设置,纺制了16种锦纶/棉混纺纱,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试,并通过SPSS软件对捻度与混纺纱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与回归分析,建立了混纺纱质量指标随捻度变化的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捻度与锦纶/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显著相关,测试组数据与预测值间残差绝对值均在3倍残差标准差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捻度大小直接影响锦纶/棉混纺纱的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预测模型反映了捻度对混纺纱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影响的数量相关关系,为锦纶/棉混纺纱生产中捻度设计和快速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度 锦纶/棉 混纺纱 纺纱质量 质量指标 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新疆棉精梳落棉适应性及加工特点
7
作者 李国锋 王莉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8-10,共3页
简述新疆棉的性能及适纺性,在研读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细绒棉精梳落棉试验,对比细绒棉、细绒棉精梳落棉和长绒棉精梳落棉的性能指标,讨论不同新疆细绒棉与长绒棉精梳落棉的差异,从纺纱方法、纺纱品种和纺纱工艺3个方面分析精梳落... 简述新疆棉的性能及适纺性,在研读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细绒棉精梳落棉试验,对比细绒棉、细绒棉精梳落棉和长绒棉精梳落棉的性能指标,讨论不同新疆细绒棉与长绒棉精梳落棉的差异,从纺纱方法、纺纱品种和纺纱工艺3个方面分析精梳落棉的适应性及生产加工特点,为扩大精梳落棉纯棉纱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梳落棉 适应性 纺纱方法 纺纱品种 纺纱工艺
下载PDF
超细特纯棉精梳纱的棉结控制方法
8
作者 魏家坤 李金财 马敬宝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14,共1页
为了降低2.0 tex~2.5 tex纯棉精梳纱的棉结,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短绒率以28 mm以下短纤维为标准,原棉含水率控制在7.0%~7.5%,含糖量应小于2.5级,这样才有利于超细特纯棉精梳纱的纺制。(2)采用“双精梳工艺”,即在传统纺纱工艺... 为了降低2.0 tex~2.5 tex纯棉精梳纱的棉结,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短绒率以28 mm以下短纤维为标准,原棉含水率控制在7.0%~7.5%,含糖量应小于2.5级,这样才有利于超细特纯棉精梳纱的纺制。(2)采用“双精梳工艺”,即在传统纺纱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道条卷、精梳工序,其目的是为了在精梳工序除去更多的短纤维及有害纤维,防止棉条中的短纤维在牵伸过程中不受控制产生“移距偏差”,使成纱不匀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伸过程 纯棉精梳纱 短绒率 不匀率 纺纱工艺流程 含水率控制 条卷 移距偏差
下载PDF
不同品质类型海岛棉纺细号纱研究
9
作者 白玉林 李少敏 +4 位作者 王承强 杜斌 刘露 左常乐 刘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164-166,175,共4页
为明确自育2份材料的可纺性及开发前景,与车间大货同步开展纺4.2~9.8 tex纺纱试验,并测试各环节质量指标。元龙39号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较高,更适合生产9.8 tex的纱;而元龙34号因纤维细度、纤维断裂比强度的优势,更适合生产4.2 te... 为明确自育2份材料的可纺性及开发前景,与车间大货同步开展纺4.2~9.8 tex纺纱试验,并测试各环节质量指标。元龙39号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较高,更适合生产9.8 tex的纱;而元龙34号因纤维细度、纤维断裂比强度的优势,更适合生产4.2 tex的纱。对育种者而言,应根据纺纱需求制订选育目标,当选育开发低号、超低号纱的品种时,应重点筛选纤维细度、纤维断裂比强度,以此提升纱线强力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纤维品质 纤维断裂比强度 细号纱 纱线强力
下载PDF
基于弧形电容器的浆纱回潮率在线测量
10
作者 陆浩杰 李曼丽 +2 位作者 金恩琪 张宏伟 周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1-208,共8页
为提高上浆质量以及解决使用接触式电阻含水率测量仪会破坏浆膜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弧形电容器的浆纱回潮率在线测量系统。根据浆纱在弧形电容器中的电场模型和电容法测量原理,利用指数回归算法建立电容差与回潮率的函数模型。上浆时... 为提高上浆质量以及解决使用接触式电阻含水率测量仪会破坏浆膜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弧形电容器的浆纱回潮率在线测量系统。根据浆纱在弧形电容器中的电场模型和电容法测量原理,利用指数回归算法建立电容差与回潮率的函数模型。上浆时,浆纱穿过弧形电容器,电感、电容、电阻(LCR)电桥测试仪将测量的电容值数据传到上位机,上位机根据模型计算出实时浆纱回潮率。讨论了弧形电容器结构、LCR电桥测试仪测试参数、环境温湿度、浆液含固率、浆纱线密度、回潮率对测量电容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容值受LCR电桥测试仪测试频率的影响较大;电容值随电容器结构参数极板长度、极板包角的增大而增大,与极板曲率半径呈负相关;环境温湿度会对电容值产生复杂影响,因此要求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测量;浆纱回潮率对电容值的影响显著,且回潮率与电容差呈指数函数关系。在上浆机上使用电容式回潮率在线检测系统进行测试,得到的浆纱回潮率与烘箱法测量结果相比平均误差小于5%,本文系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纱 上浆 回潮率 弧形电容器 在线检测
下载PDF
并条关键参数对纤维分布的影响
11
作者 南蓬勃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31-35,共5页
探究纤维分布受并条关键参数变化的影响,通过将示踪纱的头端埋入棉条的水平截面中,在并条机上采用不同的牵伸倍数和喂入根数,分析并条参数对纤维变速点的影响,测量35 mm长的棉条分别在前牵伸区罗拉握持距37、40 mm和45 mm时的示踪纱头... 探究纤维分布受并条关键参数变化的影响,通过将示踪纱的头端埋入棉条的水平截面中,在并条机上采用不同的牵伸倍数和喂入根数,分析并条参数对纤维变速点的影响,测量35 mm长的棉条分别在前牵伸区罗拉握持距37、40 mm和45 mm时的示踪纱头端移距及计算移距偏差。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条件下,罗拉握持距应随牵伸倍数变化而变化,在一定范围内罗拉握持距随牵伸倍数增加而增大,会使示踪纱的变速位置更靠近前钳口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伸倍数 握持距 示踪纱 移距偏差 变速点
下载PDF
转轮集聚纺纱装置与工艺设计
12
作者 张青青 倪远 +2 位作者 汪军 张玉泽 江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89,共7页
针对目前负压式集聚纺能耗大的问题,设计了转轮集聚纺纱装置。选用粗纱定量为6.33 g/(10 m)的普梳棉粗纱为原料,采用转轮集聚纺纱装置与传统环锭纺,设计纺纱线密度分别为32.4、24.3、19.4 tex纺制纱线,并对其单纱线密度、断裂强度、毛... 针对目前负压式集聚纺能耗大的问题,设计了转轮集聚纺纱装置。选用粗纱定量为6.33 g/(10 m)的普梳棉粗纱为原料,采用转轮集聚纺纱装置与传统环锭纺,设计纺纱线密度分别为32.4、24.3、19.4 tex纺制纱线,并对其单纱线密度、断裂强度、毛羽、条干均匀度和捻度进行测试对比,客观评价该转轮集聚纺纱装置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环锭纱相比,转轮集聚纱4 mm以上有害毛羽减少量达40%~80%,单纱断裂强度下降1%~3%,断裂强力不匀率下降25%~50%,24.3和19.4 tex的单纱条干均匀度有3%~6%的轻微恶化,捻度基本无影响,说明使用转轮集聚纺纱装置可显著减少纱线的有害毛羽;转轮集聚纺纱装置安装在前罗拉下方,可在环锭细纱机上快速安装与拆卸,实现传统环锭纺与集聚纺的便捷切换,同时该装置具有构造简单、能耗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纺 转轮集聚纺纱装置 棉纱 毛羽测试 断裂强度 条干均匀度
下载PDF
不同纺纱流程下色纺纱色差对比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崇启 王玉娟 +1 位作者 刘建勇 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4,共6页
针对一种纺纱方法纺色纺纱小样被接受后,用另一种纺纱方法纺批次样时无法确保批次样与小样之间的色差可被接受的问题,将相同配比的有色纤维混合体,分别通过环锭纺、转杯纺以及快速纺3种不同的小样纺纱流程纺成纱线,绕在纸板上,再经过测... 针对一种纺纱方法纺色纺纱小样被接受后,用另一种纺纱方法纺批次样时无法确保批次样与小样之间的色差可被接受的问题,将相同配比的有色纤维混合体,分别通过环锭纺、转杯纺以及快速纺3种不同的小样纺纱流程纺成纱线,绕在纸板上,再经过测色仪测色,比较不同纺纱流程下纱线之间的色差,并对造成色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杯纺纱线与快速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36 CMC(2∶1),环锭纺纱线与快速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95 CMC(2∶1),环锭纺纱线与转杯纺纱线之间的色差均值为0.77 CMC(2∶1);造成色差的主要原因是成纱方法不同,引起纱线结构与纱线表面状态不同,进而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反射率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环锭纺 转杯纺 快速纺 色差
下载PDF
清梳工序降低棉结工艺的优选
14
作者 赵树文 常亚萍 +1 位作者 郭秀玲 常红莉 《纺织服装科技》 2007年第5期19-20,共2页
棉结是纺织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疵点,不仅影响成纱及坯布质量,而且对染色影响较大。本文从配棉、开清棉、梳棉工序,对降低棉结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棉结 开清棉 梳棉 工艺措施
下载PDF
芳纶1313棉混纺纱及其织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森 朱江波 吴佳林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4,共3页
探讨不同混纺比对芳纶1313棉混纺纱及其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测试不同混纺比芳纶1313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其织物的断裂强力、撕裂强力,研究了不同混纺比与纱线及其织物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芳... 探讨不同混纺比对芳纶1313棉混纺纱及其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测试不同混纺比芳纶1313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其织物的断裂强力、撕裂强力,研究了不同混纺比与纱线及其织物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芳纶1313纤维含量的增大,芳纶1313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先减小后增大;芳纶1313棉混纺织物的断裂强力、撕裂强力也增大,且同一混纺比时,织物的经向断裂强力和经向撕裂强力均大于纬向断裂强力和纬向撕裂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1313纤维 棉纤维 混纺比 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率 撕裂强力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纱线成形机理与结构 被引量:16
16
作者 邹专勇 梁方阁 +1 位作者 程隆棣 于修业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8,共3页
喷气涡流纺(MVS)是一种借助压缩空气形成高速旋转涡流场,对自由端纤维凝聚、加捻、成纱的纺纱技术。文章总结了喷气涡流纺纱线的结构成形机理,介绍了纱线结构分析方法,探讨了喷气涡流纺工艺参数与纱线结构的相关关系,为今后喷气涡流纺... 喷气涡流纺(MVS)是一种借助压缩空气形成高速旋转涡流场,对自由端纤维凝聚、加捻、成纱的纺纱技术。文章总结了喷气涡流纺纱线的结构成形机理,介绍了纱线结构分析方法,探讨了喷气涡流纺工艺参数与纱线结构的相关关系,为今后喷气涡流纺工艺设计与元件设计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纺纱 涡流纺纱 纱线 机理 纱线结构 纺纱工艺
下载PDF
锡林刺辊速比与生条质量关系的试验探讨 被引量:18
17
作者 于学智 孙鹏子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20,共3页
探讨梳棉机锡林刺辊速比对生条质量的影响。采用切断称重法和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不同速比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进行了伸直度、棉结、杂质、长度及短绒的检测,结果显示:锡林与刺辊速比为1.19时较有利于生条中纤维的伸直;锡林与刺辊... 探讨梳棉机锡林刺辊速比对生条质量的影响。采用切断称重法和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不同速比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进行了伸直度、棉结、杂质、长度及短绒的检测,结果显示:锡林与刺辊速比为1.19时较有利于生条中纤维的伸直;锡林与刺辊的速比为1.79和1.98时,较有利于棉结和杂质的去除;锡林与刺辊速比为2.55时,较有利于短绒的减少;在确保纤维正常分梳和转移的条件下,适当提高速比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总体上锡林与刺辊速比为1.79和1.98时,有利于生条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棉机 刺辊速度 锡林速度 伸直度 棉结 杂质 纤维长度 短绒率
下载PDF
棉纤维品质指标对成纱强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丽娟 周治国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4,F003,共3页
关键词 棉花纤维 品质指标 麦克隆值 整齐度 分析论证 比强度 棉纤维 成纱强力 细度 长度
下载PDF
应用改进Stearns-Noeche模型的色纺纱配色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玉娟 马崇启 +3 位作者 刘建勇 程璐 张红梅 王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31,共7页
针对传统的人工配色繁复、效率低而现有的计算机配色修色算法不能满足生产实践需求的问题,在Mat Lab软件中开发出了一套计算机辅助色纺纱配色系统,并对该系统中的配色模块和修色模块进行了改进。在配色模块,采用在[0 1]区间对未知参数M... 针对传统的人工配色繁复、效率低而现有的计算机配色修色算法不能满足生产实践需求的问题,在Mat Lab软件中开发出了一套计算机辅助色纺纱配色系统,并对该系统中的配色模块和修色模块进行了改进。在配色模块,采用在[0 1]区间对未知参数M值和对单色纤维初始配方赋值迭代的方法,改进了采用M值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初始配方求解算法;在修色模块,采用单色纤维调整量中间函数差最小的方法,改进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三刺激值或反射率修色算法。该模型经过1~2次修色可得到色差小于1的配色结果,能满足色纺纱生产中多组分、定比例的配色、修色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Stearns-Noeche模型 配色技术 计算机配色系统
下载PDF
刺辊速度对梳理后纤维长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于学智 邵英海 曹继鹏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29,共4页
研究刺辊速度变化对梳理后纤维长度指标的影响。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分别对所加工的生条、盖板花、刺辊落棉、大漏底落物中的纤维长度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梳理过程会增加纤维损伤,使梳理后短绒总量增加;梳理后生条及各部分... 研究刺辊速度变化对梳理后纤维长度指标的影响。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分别对所加工的生条、盖板花、刺辊落棉、大漏底落物中的纤维长度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梳理过程会增加纤维损伤,使梳理后短绒总量增加;梳理后生条及各部分落物中纤维短绒率大小排序依次为大漏底落物、刺辊落棉、盖板花、生条。认为:刺辊速度为800r/min时最有利于生条中短绒的减少,刺辊落棉中排除的短绒最多;刺辊速度为1 000r/min时大漏底落物中排除的短绒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棉机 刺辊速度 AFIS单纤维测试仪 落棉 短绒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