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8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绢丝/毛/棉色纺纱的组成调控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邓峰 骆晓蕾 +1 位作者 陈文浩 刘琳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6,共7页
绢丝质地柔软光滑、手感舒适,在服装与家居纺织品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中国绢纺产业的重要产品之一;然而,目前绢丝织物生产仍存在高能耗、高排污问题,且产品竞争力不足。为此,采用低污染的色纺技术对绢丝进行精确配色,并引入羊绒... 绢丝质地柔软光滑、手感舒适,在服装与家居纺织品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中国绢纺产业的重要产品之一;然而,目前绢丝织物生产仍存在高能耗、高排污问题,且产品竞争力不足。为此,采用低污染的色纺技术对绢丝进行精确配色,并引入羊绒、羊毛、棉等纤维组分,制备色泽独特且性能优异的色纺纱,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通过调控纱线中纤维组成与配比,探究其对混纺色纱条干、机械性能及色牢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引入不同颜色与配比的各类纤维后,纤维间的优势互补提升了绢丝系列产品的机械性能、色牢度,完善了绢丝产品性能的不足,实现了绢丝系列产品的多样化,减少了绢纺业的生产能耗与排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丝 色纺纱 羊毛 棉纤维 机械性能 色牢度
下载PDF
基于反应型低共熔溶剂的真丝织物改性及其性能
2
作者 谢家灵 杨晟 +3 位作者 付飞亚 马廷方 徐兆梅 刘向东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2,共12页
印染废水污染是制约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在开发新溶剂的同时实现织物高效加工改性是驱动纺织业升级转型的有效路径。以甜菜碱(Bet)/乳酸(LA)低共熔溶剂为真丝织物改性反应的溶剂兼反应原料,对真丝织物进行季铵化改性,对... 印染废水污染是制约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在开发新溶剂的同时实现织物高效加工改性是驱动纺织业升级转型的有效路径。以甜菜碱(Bet)/乳酸(LA)低共熔溶剂为真丝织物改性反应的溶剂兼反应原料,对真丝织物进行季铵化改性,对比考察了传统加热和微波加热方式对酰胺化反应效率的影响,并对改性样品的形貌、结构和染色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反应效率高,仅需15 s便可实现真丝织物季铵化改性;改性后纤维表面粗糙度轻微增加,结晶度由71.57%升至78.57%,拉伸断裂强度提升2.8%;织物表面电荷从-26.35 mV增加到5.57 mV,使织物上染率提高58倍,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下K/S值由0.08提升至4.07,透气和吸湿性变化不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真丝织物改性和低共熔溶剂组分多功能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织物 低共熔溶剂 微波加热 季铵盐改性 染色性能
下载PDF
丝网印刷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蚕丝织物的导电与电热性能
3
作者 陈锟 许晶莹 +2 位作者 郑怡倩 李加林 洪兴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为探究组织结构与丝网印刷次数对蚕丝织物导电性、耐水洗性以及电热性能的影响,设计缎纹组织、斜纹组织、重纬组织3种结构,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GO)改性蚕丝织物,经过原位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改性导电蚕丝织物。借... 为探究组织结构与丝网印刷次数对蚕丝织物导电性、耐水洗性以及电热性能的影响,设计缎纹组织、斜纹组织、重纬组织3种结构,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GO)改性蚕丝织物,经过原位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改性导电蚕丝织物。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RGO改性蚕丝织物进行表观形态观察与晶体结构表征,分析了RGO改性蚕丝织物的导电性、耐水洗性和电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丝网印刷次数的增加,织物的电阻率逐渐减小;相同丝网印刷次数下电阻率最小的为RGO改性重纬蚕丝织物,经9次水洗后,丝网印刷5次所得RGO改性缎纹、斜纹、重纬蚕丝织物的电阻率分别增大了0.710、0.472、0.308 kΩ·cm;相比RGO改性斜纹和重纬蚕丝织物,RGO改性缎纹蚕丝织物具有较好的电热性能,在0.025 A的恒定电流下以10℃/s的升温速率达到96℃的饱和温度。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备的RGO改性蚕丝织物在智能可穿戴纺织品领域具有良好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织物 丝网印刷 组织结构 还原氧化石墨烯 导电性能 电热性能
下载PDF
遗梦敦煌
4
作者 张潇丹 赵紫怡 吴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5-I0005,共1页
设计说明:丝巾图案源于敦煌莫高窟盛唐团花藻井,经纹样提取再设计而成。藻井纹样繁丽,中心为六瓣小团花,外部勾勒如意纹、牡丹云曲瓣、卷莲花瓣及方胜纹,方中带圆,相映成趣。巧妙的色彩搭配和运用,使纹样在视觉上呈现热烈且和谐的美感... 设计说明:丝巾图案源于敦煌莫高窟盛唐团花藻井,经纹样提取再设计而成。藻井纹样繁丽,中心为六瓣小团花,外部勾勒如意纹、牡丹云曲瓣、卷莲花瓣及方胜纹,方中带圆,相映成趣。巧妙的色彩搭配和运用,使纹样在视觉上呈现热烈且和谐的美感。以藻井纹样为主的文创产品,赋予了传统纹样新的生机。藻井丝巾轻巧飘逸的质地触感,带来了敦煌的灵动梦幻;地毯的厚实,增添了纹样艺术风格的厚度:现代实用的抱枕背包,融入敦煌元素,展现了纹样的美学价值。其图案不仅具有极高的装饰性,且富有深远的象征意义。莲花象征清净和神圣;如意代表吉祥如意,牡丹则代表了富贵繁荣。文化依托文创,在传承创新中,带来了敦煌的瑰丽壮观,也承载了敦煌艺术的精神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团花 传承创新 色彩搭配 传统纹样 设计说明 如意纹 文化依托
下载PDF
敦煌源于生活的芳华
5
作者 徐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6-I0006,共1页
设计说明:敦煌藻井图案是富丽堂皇建筑物穹顶的装饰纹样,其种类繁多、主题分明、色彩艳丽、绘制精湛。方巾丝绸文创产品(80 cm×80cm)的设计借鉴藻井图案元素和色彩,将具象图案搭配组合,采用水彩画表现技法进行设计,传承和发扬了非... 设计说明:敦煌藻井图案是富丽堂皇建筑物穹顶的装饰纹样,其种类繁多、主题分明、色彩艳丽、绘制精湛。方巾丝绸文创产品(80 cm×80cm)的设计借鉴藻井图案元素和色彩,将具象图案搭配组合,采用水彩画表现技法进行设计,传承和发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启迪当代创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藻井图案 设计说明 创意设计 装饰纹样 文创产品 搭配组合 源于生活
下载PDF
创新语境下香云纱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曹武 冯克云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期11-14,共4页
分析香云纱非遗文化潜在的创新开发、文化特色和间接经济价值,以“旅游活化”为载体推动香云纱融入生活,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生产方式,达到可持续性的量产规模和样式变化。
关键词 香云纱 创新和传承 技术提升
下载PDF
乐韵主题丝巾设计
7
作者 谭坤 孙楷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I0015-I0015,共1页
设计说明:作品以乐韵为主题,将传统乐器箜篌、二胡与宝相花、鱼纹瓶、传统纹样相结合,经提炼、重构后设计为丝巾图案,寓意安宁吉祥,幸福美满。
关键词 乐韵 鱼纹 设计说明 传统纹样 传统乐器 宝相花 主题
下载PDF
移植与重构:土家织锦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路径研究
8
作者 李新 《纺织报告》 2024年第3期36-38,共3页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土家织锦技艺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家织锦的发展困境并分析了其原因,其次对元宇宙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论述了元宇宙底层支撑技术与土家织锦技艺结合的优势与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在元宇宙...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土家织锦技艺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家织锦的发展困境并分析了其原因,其次对元宇宙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论述了元宇宙底层支撑技术与土家织锦技艺结合的优势与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在元宇宙中实现土家织锦技艺传承保护与文化传播推广的数字化方案,以期为元宇宙在非遗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织锦 非遗 数字化 元宇宙 保护与传播
下载PDF
莨纱绸制备用河泥的关键成分及其结构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哲阳 马明波 周文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0-237,共8页
为确定河泥中参与莨纱绸涂层形成的有机组分,并明晰莨纱绸生产用河泥与非专用河泥(以杭州下沙河泥为例)的差别,采用碱溶酸析法将生产莨纱绸用的广东佛山顺德、西樵河泥以及杭州下沙河泥分别进行分离与纯化,将莨纱绸生产用河泥涂抹在反复... 为确定河泥中参与莨纱绸涂层形成的有机组分,并明晰莨纱绸生产用河泥与非专用河泥(以杭州下沙河泥为例)的差别,采用碱溶酸析法将生产莨纱绸用的广东佛山顺德、西樵河泥以及杭州下沙河泥分别进行分离与纯化,将莨纱绸生产用河泥涂抹在反复浸/晒薯莨浸出液的染色坯布上并刮下表面涂层粉末,最后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所得各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泥中的腐殖酸和富里酸成分参与了莨纱绸涂层的形成;莨纱绸制备用河泥与杭州下沙河泥的腐殖酸和富里酸组分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别,莨纱绸制备用河泥腐殖酸和富里酸分子的含氧官能团含量与芳香化程度更高,且其腐殖酸组分具有较强的铁离子结合能力,这些结构特征和特性有助于形成莨纱绸乌黑亮丽且色牢度高的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莨纱绸 涂层 河泥 腐殖质 结构特征
下载PDF
天丝竹交织小提花色织衬衫面料设计与生产
10
作者 赵筛喜 《天津纺织科技》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介绍天丝与竹交织小提花色织衬衫面料的设计和生产过程。通过市场调研、理论分析,给出衬衫面料设计过程,以及络筒、整经、浆纱、穿综、织造和后整理等工序的生产工艺,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所生产面料结合了天丝纤维与竹纤维... 介绍天丝与竹交织小提花色织衬衫面料的设计和生产过程。通过市场调研、理论分析,给出衬衫面料设计过程,以及络筒、整经、浆纱、穿综、织造和后整理等工序的生产工艺,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所生产面料结合了天丝纤维与竹纤维的优点,透气性好、肤感凉爽滑腻、抑菌杀菌,可以更好地用于夏季衬衫面料。实践证明:材料是新面料设计的关键,组织结构参数是保证织物风格的前提,批量生产是新面料市场化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丝 交织物 小提花 色织衬衫面料 设计 生产
原文传递
桑蚕丝织物蒸汽脱胶工艺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艳丽 郭佳兴 +2 位作者 傅雅琴 陈文兴 江文斌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1-231,共11页
针对桑蚕丝织物常规脱胶方法脱胶时效低且脱胶废液污染环境等问题,提出采用一种高效无污染的蒸汽处理方法对桑蚕丝双绉织物进行脱胶,通过对蒸汽脱胶工艺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探究,并选择脱胶完全的两种蒸汽脱胶工艺与常规碳酸钠脱胶法处理... 针对桑蚕丝织物常规脱胶方法脱胶时效低且脱胶废液污染环境等问题,提出采用一种高效无污染的蒸汽处理方法对桑蚕丝双绉织物进行脱胶,通过对蒸汽脱胶工艺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探究,并选择脱胶完全的两种蒸汽脱胶工艺与常规碳酸钠脱胶法处理得到的桑蚕丝织物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105℃和110℃条件下,织物脱胶率与脱胶时间呈线性正相关,在115、120、125℃条件下,织物脱胶率与脱胶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当蒸汽温度为125℃,脱胶处理45 min的蒸汽脱胶工艺得到的织物力学性能最优,悬垂性能略差,其微观形貌和二级结构均未受到明显影响,且脱胶总时长缩短了45.83%。该蒸汽脱胶工艺对桑蚕丝双绉织物的脱胶具有可行性和可控性,并提高了脱胶效率,同时可为代替传统脱胶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织物 蒸汽脱胶 脱胶率 微观结构 拉伸性能
下载PDF
二氧化硅气凝胶填充蔺草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隐身性能
12
作者 陈黎唤 付飞亚 +3 位作者 徐兆梅 马廷方 姚菊明 刘向东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40,共11页
天然蔺草纤维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和独特的中空多髓结构,被编织为草席、榻榻米等家居产品使用。然而,蔺草纤维木质素含量较高导致柔韧性较差,并且其官能团种类较少导致功能欠缺,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采用亚氯酸钠和冰醋酸混合溶液对蔺... 天然蔺草纤维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和独特的中空多髓结构,被编织为草席、榻榻米等家居产品使用。然而,蔺草纤维木质素含量较高导致柔韧性较差,并且其官能团种类较少导致功能欠缺,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采用亚氯酸钠和冰醋酸混合溶液对蔺草纤维进行预处理,得到脱木质素蔺草纤维(CTFs),随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在CTFs内部生长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得二氧化硅气凝胶蔺草纤维(SiO_(2)CTFs)。进一步通过真空浸渍的方式制得聚乙二醇二氧化硅气凝胶蔺草纤维复合材料(PEG SiO_(2)CTFs)。对纤维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并探究纤维复合材料的隔热和热隐身性能。结果表明:由于二氧化气凝胶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SiO_(2)CTFs材料的隔热性能进一步提高,导热系数低至0.039 W(m·K),隔热能力比CTFs提高了71.7%,比表面积最大可达270.01 m^(2)g,比CTFs提高了37.8倍;由于PEG的出色的储热能力以及吸收红外热辐射的功能,故PEG SiO_(2)CTFs具有明显的红外热隐身特性。研究结果为蔺草纤维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蔺草纤维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硅气凝胶 隔热性能 红外热隐身
下载PDF
季铵盐/两性壳聚糖改性真丝织物及其协同增效作用
13
作者 杨晟 徐兆梅 +3 位作者 马廷方 付飞亚 刘向东 姚菊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7,共11页
化学改性是进一步拓展蚕丝用途的重要技术手段,但传统单一物质改性难以同时实现绿色和高效改性目的。使用水溶性羧化壳聚糖(CMC)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作为反应原料经串联反应对真丝织物(SF)进行化学改性。期待CMC为GTA提供... 化学改性是进一步拓展蚕丝用途的重要技术手段,但传统单一物质改性难以同时实现绿色和高效改性目的。使用水溶性羧化壳聚糖(CMC)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作为反应原料经串联反应对真丝织物(SF)进行化学改性。期待CMC为GTA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点,GTA有助于稳定CMC并弥补其功能不足。对比分析了SF、SF CMC、SF GTA以及SF CMC GTA四种样品的形貌、结构、物化性能等。结果表明:串联反应在水溶剂中80℃条件下可成功实施;SF CMC GTA(1.5 mV)的Zeta电位相对SF(-26.3 mV)明显增加,其透气率和吸水率均最大,分别达到272 g(m^(2)·d)和326%;SF CMC GTA抗菌效果最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均在99.9%以上,上染率相对SF提高了55倍。研究结果可为丝绸的绿色染整加工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织物 串联反应 协同增效 抗菌性能 染色性能
下载PDF
苏州“轧神仙”习俗活动中的丝织文旅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敏 倪韵婷 《辽宁丝绸》 2023年第4期6-7,共2页
通过苏州“轧神仙”习俗活动和非遗丝织文旅产品的展示展演,将创新再设计二组系列丝织文旅小商品投放到今年苏州“轧神仙”习俗活动中去,目的是丰富市场产品的品种。
关键词 苏州“轧神仙”习俗活动 丝织文旅小商品 创新设计研究
下载PDF
兔迎盛世蔚新春
15
作者 张潇丹 高卓群 吴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设计说明本丝巾选取兔年为主题,蓝绿色为主要色调,用层层递进的构图手法,将兔年的喜庆氛围一一展现。丝巾的中间,以玉兔望向柿子树的形态作为主体,象征着吉祥如意,同时也寓意兔年事事顺心、万事如意。中间一层用一圈水纹包住玉兔所在庭... 设计说明本丝巾选取兔年为主题,蓝绿色为主要色调,用层层递进的构图手法,将兔年的喜庆氛围一一展现。丝巾的中间,以玉兔望向柿子树的形态作为主体,象征着吉祥如意,同时也寓意兔年事事顺心、万事如意。中间一层用一圈水纹包住玉兔所在庭院图案的形态,象征着水润万物、润泽大地,也寓意玉兔在人间与百姓同欢。用四色牡丹作为外圈,象征着富贵和吉祥,同时也寓意春天的气息。在色彩上,采用了蓝紫相间的色调,使整体颜色有深浅层次变化之感,更具活力和动感。丝巾图案整体展现了生活自然和谐、团圆喜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巾 设计说明 水纹 柿子树 自然和谐 色调 层层递进 喜庆
下载PDF
染色及老化因素对丝织物C、N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影响
16
作者 邵孟茹 贾丽玲 +3 位作者 黎浩 洪天畅 朱恒杏 潘家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87-1993,共7页
为了探究丝织物的稳定同位素是否会受染色、试剂、环境等因素干扰,以光、热、酸、碱几类条件对丝绸进行老化模拟,同时利用茜草、紫草等进行染色与剥色处理,测定并分析丝绸中的δ^(13)C、δ^(15)N两种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结果表明,几种... 为了探究丝织物的稳定同位素是否会受染色、试剂、环境等因素干扰,以光、热、酸、碱几类条件对丝绸进行老化模拟,同时利用茜草、紫草等进行染色与剥色处理,测定并分析丝绸中的δ^(13)C、δ^(15)N两种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结果表明,几种老化因素对丝绸中的δ^(13)C值影响较小,且无明显规律性,除蒸馏水处理的第25天上升了0.7个千分点,其他组别的变化幅度均不超过0.5个千分点;LED灯光、紫外灯光照射促使丝绸δ^(15)N值整体上升,变化幅度在1个千分点内;酸、碱液体处理的丝绸中δ^(15)N值整体上升,乙酸组的最大变幅为1.7个千分点,氨水组的最大变幅为0.6个千分点;240℃以上高温条件使得15N逐渐富集,最大变幅达3.6个千分点。对丝绸进行染色处理导致其15N发生贫化,且在剥色后有了一定的恢复,说明剥色处理有助于提高丝绸稳定同位素测定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为古丝绸的原产地溯源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丝绸文物储存条件的把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染色 稳定同位素 丝绸
下载PDF
超高强度人造蚕丝问世
17
作者 钱伯章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3年第1期88-88,共1页
2022年11月13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志教授团队开发出制备超强人造蚕丝的新方法,将廉价的普通蚕丝转换成具有超高强度的人造蚕丝。该团队受蜘蛛卵丝的人工纺纱启发,通过一种特殊的化学浴去除了普通蚕丝中的黏性外层,并结合金属离子... 2022年11月13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志教授团队开发出制备超强人造蚕丝的新方法,将廉价的普通蚕丝转换成具有超高强度的人造蚕丝。该团队受蜘蛛卵丝的人工纺纱启发,通过一种特殊的化学浴去除了普通蚕丝中的黏性外层,并结合金属离子辅助增强的方法,得到了胜过蛛丝的超强蚕丝纤维。这种人工蚕丝纤维的拉伸强度达到2.0GPa,比天然蛛丝的平均强度要高70%以上。这项成果为生产高性能人造丝开辟了一种便捷高效的途径,为大规模生产具有高性能的蚕丝纺织品材料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纤维 超高强度 团队开发 蛛丝 平均强度 纺织品 人造丝 拉伸强度
下载PDF
阿尔摩拉维德王朝的丝织品:图像与历史
18
作者 虞睿博 《美术大观》 202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本文通过研究阿尔摩拉维德王朝时期(Almoravid Dynasty,1040—1147)的一组织金锦,探索这一时期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与伊斯兰世界中央政权阿巴斯哈里发国(Caliphate of Abbasid,750—1258)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阿尔摩拉维德王朝继承了... 本文通过研究阿尔摩拉维德王朝时期(Almoravid Dynasty,1040—1147)的一组织金锦,探索这一时期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与伊斯兰世界中央政权阿巴斯哈里发国(Caliphate of Abbasid,750—1258)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阿尔摩拉维德王朝继承了科尔多瓦酋长国时期(Emirate of Cordoba,756—929)建立起的官营丝织品作坊体系Tiraz,丝织品的技法渐趋成熟复杂,装饰图像更加华丽;以港口城市阿尔梅里亚为中心的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的丝织品织造业迎来繁荣。这一时期的丝织品常用团窠装饰图像,团窠中表现对称的动物或人物图像,这一图像组合可以追溯到古代波斯,并且常见于拜占庭帝国和阿巴斯王朝的艺术品中。可以推测这一组织金锦的艺术风格可能受到了巴格达地区的影响,也是对古代波斯传统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摩拉维德王朝 丝织品 阿巴斯哈里发国 萨珊王朝 装饰图像
下载PDF
中国壮锦与东南亚织锦研究现状述评
19
作者 韦玲 《歌海》 2023年第4期32-37,84,共7页
壮锦与东南亚相关织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和诸多共通之处。已有研究围绕它们的历史渊源、染织工艺、图形纹样及内涵等方面来展开,并形成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总体来看,目前综合性的比较研究较为缺乏。同时,在各类织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 壮锦与东南亚相关织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和诸多共通之处。已有研究围绕它们的历史渊源、染织工艺、图形纹样及内涵等方面来展开,并形成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总体来看,目前综合性的比较研究较为缺乏。同时,在各类织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方面,史料研究尚薄弱,与考古资料的相互论证较少,缺乏对新近考古发现的关注。此外,在染织工艺的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尚不能形成系统的对比分析。最后,对相关织锦的文化内涵和同异性还亟需深入挖掘。织锦研究,不仅要回望过去,还应放眼未来,同时也应扩大视野,放在更广阔的文化共同体的视角下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锦 东南亚 织锦文化 染织技术 织锦图案
下载PDF
壮锦和岱锦、老锦、泰锦图案的初步比较
20
作者 吴伟峰 《歌海》 2023年第4期10-20,共11页
壮族、岱族、老族与泰族同为壮傣语支民族,织锦方面有几乎相同的技术,一人织造,有完善的机架、提花设备,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在织锦图案的构图形式、图案的内容上也可以找到共同之处,由于分属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图案的形式和内容上也... 壮族、岱族、老族与泰族同为壮傣语支民族,织锦方面有几乎相同的技术,一人织造,有完善的机架、提花设备,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在织锦图案的构图形式、图案的内容上也可以找到共同之处,由于分属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图案的形式和内容上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锦 岱锦 老锦 泰锦 织锦图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