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S_(2)/ZnO异质结纳米材料降解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进美 蒋守杰 +2 位作者 王春霞 王丽丽 高大伟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为了提高ZnO的光转换效率,选用带隙较低的MoS_(2)形成异质结提高ZnO的光催化性能。通过水热法制备ZnO纳米棒,并进一步制备MoS_(2)/ZnO异质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测试仪(UV-V... 为了提高ZnO的光转换效率,选用带隙较低的MoS_(2)形成异质结提高ZnO的光催化性能。通过水热法制备ZnO纳米棒,并进一步制备MoS_(2)/ZnO异质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测试仪(UV-Vi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45)等分析方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S_(2)/ZnO异质结复合材料呈棒状结构,并由于内建电场存在可有效增强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进而提高了可见光区的吸收,提高了光催化性能。在模拟太阳光(包含紫外波段)下,60 min时MoS_(2)-15/ZnO纳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9%,比纯ZnO的降解率提高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ZnO 光催化 异质结 亚甲基蓝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包覆交联法提升玫瑰茄红上染真丝织物色牢度的应用
2
作者 李慧 周正元 +2 位作者 李乃兵 潘玉明 周天池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文章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再将整理后的织物浸于戊二醛溶液中,以达到化学接枝交联的目的,并将其作为纤维包覆材料应用于天... 文章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再将整理后的织物浸于戊二醛溶液中,以达到化学接枝交联的目的,并将其作为纤维包覆材料应用于天然玫瑰茄红色素染色的真丝织物。实验结果表明:整理后真丝织物的色牢度明显提升,湿摩色牢度从2~3级提升到4级,皂洗色牢度从1~2级提到3~4级,并且整理后织物表现出较好的防水效果,水接触角从接近0°提到125°;机械性能显著改善,断裂强度从8.73 MPa提高到26.3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茄红 真丝 染色 色牢度 戊二醛 防水整理
下载PDF
2023—2024年禁限用纺织化学品最新进展
3
作者 刘惠滨 刘京奉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从2023年REACH法规限制物质清单的更新、2023年AAFA限制物质清单的更新、2023年Bluesign^((R))限用物质清单的更新、OEKO-TEX^((R))2024年新规定等几个方面阐述国际市场禁限用纺织化学品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禁限用纺织化学品 REACH法规 OEKO-TEX^((R)) AAFA限制物质清单 Bluesign^((R))限用物质清单
下载PDF
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染整工艺
4
作者 罗明智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采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对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不同染色工艺的得色效果、耐汗渍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以及耐光色牢度等指标,筛选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的大生产工艺,从而减少实际大生产时染色带来废... 采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对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不同染色工艺的得色效果、耐汗渍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以及耐光色牢度等指标,筛选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的大生产工艺,从而减少实际大生产时染色带来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优化染色质量与成本。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方案4#进行印染加工更加节约用水成本、时间成本、用电成本。染色织物耐干摩擦色牢度可达4~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可达3~4级,耐皂洗色牢度可达4~5级,耐汗渍色牢度达到4~5级,具有生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纺针织织物 BCI棉 再生涤
下载PDF
生物基锦纶56织物活性染料“轧烘蒸”染色工艺
5
作者 刘晓敏 王文娜 +5 位作者 李宁 王秀娟 周志玲 于琦 樊伟力 刘玉玺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34-37,45,共5页
生物基锦纶56(PA56)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已有研究,但染色工艺存在流程长、上染率低的问题。研究生物基PA56织物及其混纺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开发“轧烘蒸”染色新工艺。与常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相比,新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实现了少盐染... 生物基锦纶56(PA56)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已有研究,但染色工艺存在流程长、上染率低的问题。研究生物基PA56织物及其混纺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开发“轧烘蒸”染色新工艺。与常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相比,新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实现了少盐染色;同时生物基PA56的上染率高,色牢度指标优异,提升了产品的一等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56织物 活性染料 染色工艺 上染率 色牢度
下载PDF
碳酸钙颗粒表面改性及其稳定的石蜡Pickering乳液
6
作者 储广萌 辛跃 +1 位作者 石小丽 朱新生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用丁烷四羧酸、油酸和丙烯酰胺原位复合调控碳酸钙表面特性,并用改性碳酸钙颗粒制备了高固含量的石蜡Pickering乳液。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失重法、水接触角法和表面电位法等对改性碳酸钙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用光学显... 用丁烷四羧酸、油酸和丙烯酰胺原位复合调控碳酸钙表面特性,并用改性碳酸钙颗粒制备了高固含量的石蜡Pickering乳液。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失重法、水接触角法和表面电位法等对改性碳酸钙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Pickering乳液形貌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脂肪酸与丙烯酰胺抑制碳酸钙晶粒的生长,丁烷四羧酸钙以介孔超分子结构覆盖在碳酸钙表面,明显降低了碳酸钙的亲水性。改性碳酸钙颗粒中,纯碳酸钙60%,脂肪酸钙40%。改性碳酸钙粒径约为250 nm,水接触角为84.7°,表面电位为-23.5 mV。用改性碳酸钙制备了水包油型固含量70%的石蜡Pickering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脂肪多元酸 粉末表面性能 石蜡 Pickering乳液
下载PDF
涤纶金银丝薄膜的应用性能
7
作者 刘植鸿 陈英翔 +3 位作者 陈英飞 江华 翟世民 刘国金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1,共4页
以涤纶镀铝薄膜为基材,通过涂覆环氧树脂保护层制备涤纶金银丝薄膜,再经物理分切即可得到涤纶金银丝。试验通过三维视频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涤纶金银丝薄膜的微观形貌;测试了高温和酸碱条件处理后涤纶金银丝薄膜的色泽变化与保护涂层... 以涤纶镀铝薄膜为基材,通过涂覆环氧树脂保护层制备涤纶金银丝薄膜,再经物理分切即可得到涤纶金银丝。试验通过三维视频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涤纶金银丝薄膜的微观形貌;测试了高温和酸碱条件处理后涤纶金银丝薄膜的色泽变化与保护涂层脱落状况,探究了不同高温和酸碱性条件处理后涤纶金银丝薄膜的耐摩擦、耐皂洗、耐日晒、耐有机溶剂和耐热压等色牢度。结果表明:涤纶金银丝薄膜自下而上依次由保护涂层、涤纶基材层、镀铝层和保护涂层四层结构组成,总厚度为20μm,单面的保护涂层厚度约1μm。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酸碱性的增强,涤纶金银丝薄膜脱色现象明显;处理后的涤纶金银丝薄膜的耐干/湿摩擦、耐有机溶剂及耐热压色牢度均能达到3~4级及以上,但其耐日晒和耐皂洗色牢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金银丝 镀铝薄膜 染整 色牢度
下载PDF
可光致固液转变偶氮苯染料的合成及其光控可逆黏合性能
8
作者 井明晓 高爱芹 +1 位作者 谢孔良 侯爱芹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4,共6页
光控可逆胶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可以改变其黏接性质,实现高效的黏合与分离,并可多次重复利用。试验设计合成了一种含单个偶氮苯单元的小分子化合物D-Azo,探究了其光致固液转化及光控可逆黏合性能。紫外光照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 光控可逆胶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可以改变其黏接性质,实现高效的黏合与分离,并可多次重复利用。试验设计合成了一种含单个偶氮苯单元的小分子化合物D-Azo,探究了其光致固液转化及光控可逆黏合性能。紫外光照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氢核磁共振谱(1H NMR)及示差热量扫描(DSC)表明,在紫外光的作用下,D-Azo分子发生了异构转变,在光诱导下染料由固态快速转化为液态,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够在多个光照周期中保持稳定的光响应性能。将D-Azo用于光控可逆黏合,D-Azo黏接的PMMA板承重达30~35 kg,黏附强度为0.80~0.93 MPa。D-Azo分子具有明显的光致固液转化特性,紫外光照射可以使其脱黏合,表明作为胶黏剂的可逆性和重复使用性能。该材料可望在纺织复合材料黏合领域以及可穿戴黏合材料等领域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转化 光控黏合 可逆 偶氮苯 染料
下载PDF
全棉弹力面料化学品足迹核算与评价
9
作者 郭朝霞 郭宜琪 +1 位作者 张颖 王来力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2-25,共4页
为了研究纺织面料染整加工过程中化学品使用与排放产生的环境负荷,基于化学品足迹理论,运用USEtox模型对全棉弹力面料染整过程的化学品足迹进行量化与评价示范,结果表明:1 kg全棉弹力面料染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品污染物生态毒性为1.6... 为了研究纺织面料染整加工过程中化学品使用与排放产生的环境负荷,基于化学品足迹理论,运用USEtox模型对全棉弹力面料染整过程的化学品足迹进行量化与评价示范,结果表明:1 kg全棉弹力面料染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品污染物生态毒性为1.66×10^(4) PAF·m^(3)·day;前处理阶段的化学品足迹最大,为1.56×10^(4) PAF·m^(3)·day,其次为染色阶段和后整理阶段;液态化学品污染物中,氢氧化钠使用造成的化学品足迹最大,其次是硅酸钠和过氧化氢;气态化学品污染物中,SO2造成的化学品足迹最大,其次是NO和N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品足迹 核算 液态化学品污染物 气态化学品污染物 生态毒性
下载PDF
棉纺织印染精加工技术专利现状
10
作者 张静 金辉 +2 位作者 秦瑞 桂日军 于正河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棉纺织业涉及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领域,包含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终端消费等多个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棉纺纱和棉织造的产能均超过全球产能45%以上,已成为全球棉纺织业的中心。加入WT... 棉纺织业涉及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领域,包含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终端消费等多个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棉纺纱和棉织造的产能均超过全球产能45%以上,已成为全球棉纺织业的中心。加入WTO之后,我国纺织工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01-2023年,棉纺织工业作为纺织业的先导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为实现纺织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纺织业 棉纺织工业 支柱产业 先导产业 终端消费 我国纺织工业 专利现状 印染
下载PDF
G100天丝梭织面料的染整工艺
11
作者 方颂 沈建亮 +1 位作者 江芳 杨雷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兰精天丝TM品牌中的G100为非交联型普通天丝,具有独特的原纤化特性。通过冷堆、平幅精练、烘筒烘干、前处理、抛光染色、烘干、砂洗、空拍和拉幅整理等工艺处理,可获得光泽柔和、手感软糯、悬垂活络、亲肤仿旧风格的天丝面料。
关键词 染整工艺 G100天丝 原纤化 擦伤 砂洗 桃皮绒
下载PDF
腈纶、棉、胶原蛋白与黏胶混纺针织面料的开发
12
作者 丁春燕 夏建明 许衡渊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选用腈纶纤维、棉纤维、胶原蛋白纤维、黏胶纤维为原料,以30∶30∶20∶20比例进行混纺,开发一款含胶原蛋白的双面组织起毛绒面料。介绍了面料的织造工艺、染整工艺以及技术要点,并对面料的理化性能、弹性性能、保暖性能、回潮率和抗菌... 选用腈纶纤维、棉纤维、胶原蛋白纤维、黏胶纤维为原料,以30∶30∶20∶20比例进行混纺,开发一款含胶原蛋白的双面组织起毛绒面料。介绍了面料的织造工艺、染整工艺以及技术要点,并对面料的理化性能、弹性性能、保暖性能、回潮率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面料的各项物理和化学测试均能满足客户要求,弹性回复性、保暖性、吸湿性和抗菌性均优良,是新一代的保暖、亲肤、环保型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腈纶 黏胶 针织 环保 多功能
原文传递
不同分子质量聚醚环氧硅油的制备及其亲水硅油的性能
13
作者 周坚桥 佟梦香 +1 位作者 吴仁妹 王春梅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分别使用8K、10K、13K、20K端氢硅油,与烯丙基环氧聚醚500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不同分子质量的聚醚环氧硅油,再将聚醚环氧硅油与聚醚胺进行胺化反应,生成三元共聚亲水硅油。从手感、亲水性、稳定性等多个维度系统研究应用性能,对比不... 分别使用8K、10K、13K、20K端氢硅油,与烯丙基环氧聚醚500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不同分子质量的聚醚环氧硅油,再将聚醚环氧硅油与聚醚胺进行胺化反应,生成三元共聚亲水硅油。从手感、亲水性、稳定性等多个维度系统研究应用性能,对比不同分子质量聚醚环氧硅油在同等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亲水硅油之间有何差异。结果表明:聚醚环氧硅油分子质量越小,手感越松软,亲水性越快,耐洗性越好;小分子聚醚环氧硅油更适合作为合成亲水硅油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环氧硅油 分子质量 亲水硅油 性能
下载PDF
载铜抗菌黏胶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4
作者 刘杰 高晓红 +2 位作者 张雪婷 杨旭礼 乔瑞泽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9-33,共5页
采用原位自还原法制备了载铜抗菌黏胶纤维。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测试了不同载铜量黏胶纤维的抗菌及耐水洗性能;分析了载铜量对纤维色光、吸湿回潮率、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了黏胶纤维载铜处理前后的热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载... 采用原位自还原法制备了载铜抗菌黏胶纤维。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工艺。测试了不同载铜量黏胶纤维的抗菌及耐水洗性能;分析了载铜量对纤维色光、吸湿回潮率、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了黏胶纤维载铜处理前后的热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载铜黏胶纤维制备的最优工艺为:硫酸铜溶液浓度4 mmol/L,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120 min;随着载铜量的增加,黏胶纤维的抗菌性能逐渐增强,达到0.58 mg/g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5.70%和96.42%,经过50次标准水洗后,抑菌率分别为93.52%和93.93%;载铜处理后,黏胶纤维颜色无明显变化,色深较浅,色光稳定性好;相较未处理的黏胶纤维,处理后纤维吸湿回潮率下降,断裂强力增加,断裂伸长量与断裂时间下降,但幅度均较小;黏胶纤维热稳定性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耐水洗 色光 吸湿回潮率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羊毛纺织产品染整研究分析
15
作者 李雪 黄倩雯 王来力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为了探讨羊毛纺织产品染整研究进展与前沿热点,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工具,从关键词词频、聚类视图、时间线视图、突现词等方面对来源于CNKI核心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中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现有文献对羊毛... 为了探讨羊毛纺织产品染整研究进展与前沿热点,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工具,从关键词词频、聚类视图、时间线视图、突现词等方面对来源于CNKI核心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中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现有文献对羊毛纺织产品的低温染色及天然染料等方面开展的研究较早,研究热度高且持续至今;针对同色性、数码印花、等离子体、色素、壳聚糖和抗菌性能的研究开始较晚,且正在进一步深入和完善;羊毛纺织产品的数码印花技术、使用壳聚糖等物质提高羊毛纺织产品上染率和物理性能是接续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纺织产品 染整 CiteSpace软件 知识图谱
下载PDF
纺织品质量控制的数学建模与分析
16
作者 石磊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6-48,共3页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纺织企业只有不断改进和优化纺织品质量控制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基于数学模型探讨纺织品质量控制,能够为纺织企业提供质量管理方案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纺织品 质量控制 数学建模
下载PDF
中国植物染生态产品产业价值实现模式调研及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琼 黄德春 +5 位作者 王祥 罗莹 何颂飞 陈荣志 曾贤刚 徐增莱 《纺织报告》 2023年第3期34-40,共7页
文章从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植物染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全新产业链,建议启动中国植物染生态产品产业价值实现模式调研,系统全面地评估中国的植物染产业。
关键词 植物染 生态产品 产业价值 模式 调研
下载PDF
石墨烯再生涤纶功能性针织面料开发
18
作者 颜怀成 左凯杰 +1 位作者 高妍 张国成 《天津纺织科技》 2024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新型单层石墨烯再生涤纶纱线开发复合功能针织面料,经过织造、染整试验过程后,对成品按照相关标准检测。结果表明,耐水洗色牢度达3~4级以上,耐摩擦色牢度达4级以上;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 采用新型单层石墨烯再生涤纶纱线开发复合功能针织面料,经过织造、染整试验过程后,对成品按照相关标准检测。结果表明,耐水洗色牢度达3~4级以上,耐摩擦色牢度达4级以上;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99%、87%,抗菌效果优良;远红外发射率为0.91,辐射温升为2.0℃,具有显著远红外性能;负离子发生浓度为701个/cm^(3),达到负离子发生量中等标准;洗前静电压685V,静电半衰期0.8s,经过5次洗后静电压为1296V,静电半衰期6.0s,可达抗静电标准C级。因此,石墨烯面料具有优良的复合功能性,其在服装面料上的应用也将日趋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石墨烯 再生涤纶 抗菌 远红外 负离子 抗静电 功能性
原文传递
高温高压染色法负载纳米TiO_(2)制备防紫外线涤纶针织物
19
作者 许展瑜 肖乐欣 +2 位作者 代爱明 周橙 吴济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为提升普通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染色并进行纳米TiO_(2)的负载,讨论了红、黄、蓝3种颜色分散染料和纳米TiO_(2)用量及一浴法和两浴法对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K/S值及耐水洗色牢度的影响。结... 为提升普通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染色并进行纳米TiO_(2)的负载,讨论了红、黄、蓝3种颜色分散染料和纳米TiO_(2)用量及一浴法和两浴法对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K/S值及耐水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0%(owf)TiO_(2)负载白色涤纶针织物时,织物UPF值从14.76提升至50+。3种颜色织物防紫外线能力排序依次为蓝色>红色>黄色。分散黄23和纳米TiO_(2)染色负载涤纶针织物时,一浴法染色负载织物UPF值提升至37.13,两浴法染色负载时织物UPF值提升至40以上,两浴法染色负载织物经耐皂洗色牢度测试工艺后,其UPF值仍在40以上,耐水洗色牢度评级均为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针织物 纳米二氧化钛 分散染料 高温高压染色法 防紫外线性能
下载PDF
一种全流程生态环保植物染面料的产品开发
20
作者 任长友 赵静 +1 位作者 刘文辉 吕治家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7,共3页
探讨了一种全流程生态环保植物染面料的设计思路及生产关键要点。优选天然纤维材质,在坯布生产加工中选用接枝淀粉上浆,染整加工中采用生物酶和茶皂素生物助剂前处理、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和空气洗柔软整理,获得全流程生态植物染成品面料... 探讨了一种全流程生态环保植物染面料的设计思路及生产关键要点。优选天然纤维材质,在坯布生产加工中选用接枝淀粉上浆,染整加工中采用生物酶和茶皂素生物助剂前处理、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和空气洗柔软整理,获得全流程生态植物染成品面料。测试了面料色牢度和化学类物质,检测结果均达到标准。与常规柔软剂整理相比,采用空气洗柔软整理的织物反弹率和悬垂性均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生态面料 接枝淀粉 植物染 空气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