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叶粉及桑叶提取物的功效和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金伟 周晓红 +1 位作者 冯文婕 王梦涵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桑叶为药食同源性食品,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桑叶粉及桑叶提取物作为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在食品药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介绍了桑叶粉及桑叶提取物的加工工艺、营... 桑叶为药食同源性食品,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桑叶粉及桑叶提取物作为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在食品药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介绍了桑叶粉及桑叶提取物的加工工艺、营养价值、功能特点和在食品药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展望了桑叶粉及桑叶提取物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桑叶产业的发展,促进其在食品药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粉 桑叶提取物 食品加工 营养价值 应用前景
下载PDF
酪蛋白胶束-果胶复合物微胶囊对大黄素的负载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敏 瓦文强 +2 位作者 梁慧光 季伟 李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1,共8页
大黄素(emodin,E)是大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疏水性分子。酪蛋白胶束(micellar casein,MC)是乳中酪蛋白的天然存在形态。该文采用荧光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果胶(pectin,P)添加量下酪蛋白胶束与大黄素的结合作用,解析了果胶-酪蛋白胶束@... 大黄素(emodin,E)是大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疏水性分子。酪蛋白胶束(micellar casein,MC)是乳中酪蛋白的天然存在形态。该文采用荧光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果胶(pectin,P)添加量下酪蛋白胶束与大黄素的结合作用,解析了果胶-酪蛋白胶束@大黄素(P-MC@E)复合物粒径及结构,评价了复合物的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并通过模拟胃肠消化实验分析了复合物中大黄素的释放状况。结果显示,P-MC复合体系中,当果胶与酪蛋白胶束比例为0∶10~5∶5时,酪蛋白胶束与大黄素的结合作用均为疏水作用,二者结合常数大于103。随着果胶添加量的增加,P-MC@E复合物粒径逐渐增大,但其红外谱图没有显著变化。另外,复合物的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较游离大黄素显著提升,且随果胶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与P-MC形成复合物后,大黄素的胃肠模拟消化释放率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大黄素的负载和递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酪蛋白胶束 果胶 结合机理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山茱萸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肖付才 李颖奎 +1 位作者 黄斐 谷俊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优化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microwave assisted 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 MATPE)山茱萸多糖工艺并获得均一的山茱萸多糖馏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MATPE山茱萸多糖的工艺;利用DEAE-52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法... 目的:优化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microwave assisted 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 MATPE)山茱萸多糖工艺并获得均一的山茱萸多糖馏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MATPE山茱萸多糖的工艺;利用DEAE-52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法纯化山茱萸多糖粗提物,最终获得单一多糖馏分(COP-2-S)。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COP-2-S分子量;利用气相色谱测定COP-2-S的单糖组成;采用紫外、红外和扫描电镜表征COP-2-S结构。结果:MATPE山茱萸多糖的工艺为微波功率300 W、乙醇体积分数35%、硫酸铵质量分数22%和料液比1∶20 (g/mL),此时山茱萸多糖得率为(12.04±0.17)%。COP-2-S分子量为17 450 Da,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摩尔比为12.85∶30.71∶18.09。结论:COP-2-S在260,280 nm处无特征吸收,且呈无规则的片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 山茱萸 多糖 纯化 结构
下载PDF
橄榄仁抗氧化肽的分离鉴定及分子对接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迎阳 董亚云 +1 位作者 邹平 郑文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198,共10页
该研究利用酶解法结合凝胶色谱柱从橄榄仁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抗氧化肽,采用分子对接模拟6种抗氧化肽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结合机制。采用酶解法从橄榄仁中提取抗氧化活性肽,以水解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 该研究利用酶解法结合凝胶色谱柱从橄榄仁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抗氧化肽,采用分子对接模拟6种抗氧化肽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结合机制。采用酶解法从橄榄仁中提取抗氧化活性肽,以水解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从6种商用酶中筛选出最适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以底物浓度、酶底比、酶解时间、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酶解反应的3个因素(酶底比>温度>时间)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50 g/L、酶底比为3.3%(质量分数)、温度20℃、时间88 min。对最优条件下的粗肽液进行SephadexG-25和SephadexG-15分离纯化得到6个具有良好活性的抗氧化肽,分别为WLSF、TSVLR、LVYLVR、AGGKPFQ、YYPFKGFA、AFNVDERLAR。TSVLR显示出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81.07%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42.48%。分子对接研究表明,纯化的肽通过疏水效应和氢键与抗氧化相关的关键蛋白SOD有效结合。结果表明,橄榄仁可作为天然食物来源制取功能性食品的一个新的探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仁 抗氧化肽 响应面优化 分离鉴定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英国红芸豆抗氧化肽对氧化应激斑马鱼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琳 陈丹 +2 位作者 范晓禹 郑喜群 崔素萍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9,共10页
为探究英国红芸豆抗氧化肽组分(BRKBPAPC)的体内抗氧化作用,利用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诱导建立氧化应激斑马鱼模型,研究BRKBPAPC对氧化应激斑马鱼的影响。结果表明:BRKBPAPC能显著提高(P<0.05)斑马鱼体内过氧化氢酶(CAT)、... 为探究英国红芸豆抗氧化肽组分(BRKBPAPC)的体内抗氧化作用,利用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诱导建立氧化应激斑马鱼模型,研究BRKBPAPC对氧化应激斑马鱼的影响。结果表明:BRKBPAPC能显著提高(P<0.05)斑马鱼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同时BRKBPAPC还具有调节斑马鱼脂代谢的能力,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斑马鱼脂代谢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水平;高剂量BRKBPAPC可使斑马鱼行为轨迹增多,高速运动次数、时间、距离显著上升。高剂量抗氧化肽处理21 d时,CAT、SOD、T-AOC、GSH-Px分别增至(28.29±3.29)、(126.59±6.39)、(2.07±0.18)、(84.75±7.77)U/mg prot,MDA含量降至(3.35±0.29)nmol/mg prot。由此可见,BRKBPAPC具有较好的体内抗氧化作用及脂代谢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红芸豆 抗氧化肽 氧化应激 脂代谢 斑马鱼 行为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结构表征研究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的组装方式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文红 何颖 +1 位作者 宫兆海 关二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为明确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amylose-lycopene complexes,ALCs)的精细结构,揭示其主客体组装方式,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13C固体核磁共振表征其多尺度结构。研究发现:ALC... 为明确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amylose-lycopene complexes,ALCs)的精细结构,揭示其主客体组装方式,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13C固体核磁共振表征其多尺度结构。研究发现:ALCs中淀粉对番茄红素的复合指数为(17.10±0.01)%,说明番茄红素可进入淀粉螺旋空腔形成复合物;ALCs为球形V-型亚微晶的II型复合结构,其T0为(106.72±0.63)℃,结晶度达(65.32±0.22)%;红外光谱中未见960 cm-1处特征吸收,表明主客体间存在复合作用;ALCs的结构组成排序为:双螺旋>无定形态>V-型单螺旋;其中,双螺旋和V-型单螺旋结构占比分别达(55.95±3.25)%和(17.84±0.96)%。结果表明:直链淀粉通过包合和缠绕番茄红素,组装形成热稳定的复合结构。研究阐明了ALCs的组装方式,揭示了其改善番茄红素稳定性的机制,为拓展番茄红素作为功能性色素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 结构表征 晶体结构 包合 组装方式
下载PDF
桑葚发酵前后酚类组成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晓云 陶雨婷 +4 位作者 战佳莹 李俊宏 杜宝昌 陈婧 孙庆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8,共9页
目的:旨在分析桑葚饮料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抗氧化功能差异。方法:利用毕赤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和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通过二次发酵桑葚制备桑葚饮料,比较桑葚发酵前后酚类物质对DPPH、OH、ABTS+自由... 目的:旨在分析桑葚饮料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抗氧化功能差异。方法:利用毕赤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和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通过二次发酵桑葚制备桑葚饮料,比较桑葚发酵前后酚类物质对DPPH、O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组别样品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进而探究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组成变化与抗氧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酵后桑葚酚类物质(1 mg/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由发酵前的45.97%±2.23%提高到59.01%±3.59%(P<0.05);对OH自由基清除率由发酵前的68.68%±1.23%提高到78.55%±0.57%(P<0.05);发酵后的桑葚饮料中酚类物质的还原力显著提高(P<0.05);发酵前后的酚类化合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从发酵前后桑葚酚类物质中共筛选出46种差异代谢物,包括3种花色苷类、10种酚酸类、18种类黄酮及15种其它酚类物质,其中发酵后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分别为26种和20种,共涉及4个相关代谢通路,包括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花色苷生物合成。58.70%的酚类物质与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结论:桑葚经发酵后酚类物质组成变化及含量的增加使得抗氧化能力得到明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饮料 发酵 酚类 抗氧化活性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下载PDF
未来淀粉——淀粉资源的挑战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顾正彪 洪雁 王旭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淀粉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和重要的工业原辅料。然而,传统淀粉来源的植物受种植环境影响较大,土地资源有限,产量增长困难,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传统植物来源的淀粉,其结构相对固定、性能存在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应用的... 淀粉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和重要的工业原辅料。然而,传统淀粉来源的植物受种植环境影响较大,土地资源有限,产量增长困难,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传统植物来源的淀粉,其结构相对固定、性能存在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应用的需求,往往要通过结构修饰来调控其性能。化学方法是常用的结构修饰和性能调控手段,但化学反应过程带来的试剂用量受限、化工辅料残留、副产物的产生和淀粉分子中新化学基团的引入等问题,使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传统淀粉资源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必要开发具有“未来特点”的淀粉新资源。未来淀粉来源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三类:一是将传统淀粉来源植物通过遗传育种或者基因编辑改造,实现淀粉结构的定向或定点改造,使淀粉具有特殊的应用性能;二是能够克服土地和自然环境限制、或者富含淀粉而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新淀粉资源等;三是不以植物和微生物为载体合成的无细胞合成新型淀粉。本文阐述了未来淀粉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趋势,以高直链淀粉、蜡质淀粉、浮萍淀粉、微藻淀粉、CO_(2)合成淀粉和多糖生物合成淀粉等为例,重点介绍了三类未来淀粉的研究现状和特点,将对未来淀粉的开发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浮萍 微藻 结构 修饰 基因编辑 无细胞合成淀粉 未来淀粉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HS-GC-IMS和HS-SPME-GC-MS的蛋白酶对豆粕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齐宝坤 刘雨雯 +3 位作者 姚玉雪 吴思雨 孙树坤 陈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67,410,共17页
为研究不同蛋白酶酶解对豆粕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选用4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对豆粕进行酶解,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HS-GC-IMS... 为研究不同蛋白酶酶解对豆粕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选用4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对豆粕进行酶解,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HS-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豆粕酶解物(Soybean meal hydrolysates,SMH)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热图聚类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不同SMH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豆粕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存在较大差异。HS-GC-IMS鉴定出84种挥发性成分,筛选得到33种差异风味物质,发现酶解后酮类物质显著降低而醛类、醇类和酯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PCA结果表明不同SMH之间的风味存在显著差异。最终通过OPLS-DA筛选出贡献较大的挥发性化合物,同时构建出可靠的用以鉴别SMH的模型。HS-SPME-GC-MS检测出103种差异风味物质,可用于区分不同SMH,被检出的挥发性组分中醛类、醇类和酮类等化合物为SMH风味的形成做出主要贡献,明晰了部分风味化合物形成的原因。PCA和聚类热图结果表明不同蛋白酶酶解对豆粕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豆粕的风味改善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酶解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溶液气喷纺丝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芊 郭震 +1 位作者 吴先辉 庞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9-385,共7页
纳米纤维材料不仅在医药、能源和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还在食品相关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众多的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方法中,溶液喷射纺丝技术以其安全性、低成本和高生产速率等优势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深入探... 纳米纤维材料不仅在医药、能源和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还在食品相关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众多的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方法中,溶液喷射纺丝技术以其安全性、低成本和高生产速率等优势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深入探讨溶液喷射纺丝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分类,以及对纤维结构产生显著影响的纺丝工艺参数的选择。重点总结了溶液喷射纺丝在食品包装、缓释系统、过滤材料和酶固定化等多个食品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优势,旨在为溶液喷射纺丝技术的优化、拓展应用领域和商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气喷纺丝 纳米纤维 高分子 食品应用
下载PDF
芽孢杆菌发酵法提取铁皮石斛多糖、多肽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艳领 余磊 田春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8-226,共9页
目的研究一种有效的铁皮石斛多糖、多肽提取方法,并分析其基本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采用芽孢杆菌发酵法对铁皮石斛进行提取,用蒽酮-硫酸法和双缩脲法分别测定铁皮石斛提取液的多糖和多肽含量,以传统热水浸... 目的研究一种有效的铁皮石斛多糖、多肽提取方法,并分析其基本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采用芽孢杆菌发酵法对铁皮石斛进行提取,用蒽酮-硫酸法和双缩脲法分别测定铁皮石斛提取液的多糖和多肽含量,以传统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为对照,通过提取液对自由基清除能力、螯合金属离子能力、抑制亚油酸自氧化能力指标,评价芽孢杆菌发酵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芽孢杆菌发酵提取法工艺参数为:投料比例4%(g/mL)、发酵pH 6、发酵温度33.5℃、发酵时间46 h,此时多糖提取率为37.21%,多肽含量高达4.43 mg/kg,分子量主要分布在2000 Da以下,占84.95%。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diaz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67%、亚油酸自氧化抑制率53%。结论芽孢杆菌发酵法提取的铁皮石斛提取液,多糖、多肽含量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为铁皮石斛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芽孢杆菌发酵提取 抗氧化性能
原文传递
白酒酿造微生物酯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川 刘双平 +4 位作者 敖宗华 任剑波 丁海龙 周燕妮 熊燕飞 《酿酒》 CAS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酯化酶是一类具有催化酯类物质合成活性的酶类。广义上的酯化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军工及环保等领域中。白酒酿造微生物酯酶在白酒发酵生香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代谢产生的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等酯类物... 酯化酶是一类具有催化酯类物质合成活性的酶类。广义上的酯化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军工及环保等领域中。白酒酿造微生物酯酶在白酒发酵生香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代谢产生的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等酯类物质是中国白酒最为重要的风味物质。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白酒酿酒微生物酯化酶,对提高白酒优质品率、提升酿酒原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从微生物酯化酶的来源、特性、分子进化以及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中国白酒微生物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发掘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白酒 酯类物质 酯化酶
下载PDF
银耳多糖的纯化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彦辉 李喜阁 +2 位作者 张凤仪 姜朝鲜 张佳玮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74,共9页
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银耳多糖(TFPS),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法、酶法、三氯乙酸(TCA)法、D-葡萄糖δ-内脂(GDL)法和聚酰胺法对粗制银耳多糖(CTFPS)进行纯化即脱蛋白处理。以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质脱除率为依据选取脱蛋白效果最佳的方法,并通... 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银耳多糖(TFPS),采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法、酶法、三氯乙酸(TCA)法、D-葡萄糖δ-内脂(GDL)法和聚酰胺法对粗制银耳多糖(CTFPS)进行纯化即脱蛋白处理。以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质脱除率为依据选取脱蛋白效果最佳的方法,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银耳多糖脱蛋白工艺条件。利用红外和SEM对脱蛋白前后的银耳多糖进行结构分析,并结合抗氧化活性和吸湿保湿性能测试,对脱蛋白前后的银耳多糖进行生物活性对比。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吸附法的脱蛋白效果最佳,最优工艺条件为CTFPS水溶液质量浓度5 mg/mL、AB-8大孔树脂用量100 mg/mL、吸附时间5 h、吸附温度20℃;在此条件下,蛋白质脱除率为82.47%,多糖损失率为18.24%,且银耳多糖脱蛋白纯化后的抗氧化活性和吸湿保湿性能均优于未脱蛋白银耳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TFPS) 脱蛋白 结构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泥蚶提取物抗氧化及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小明 林良美 胡元庆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开发利用泥蚶资源,探究泥蚶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氧化及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O_(2)^(-))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β-胡萝卜素褪色能力为指标... 为开发利用泥蚶资源,探究泥蚶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氧化及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O_(2)^(-))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β-胡萝卜素褪色能力为指标评价泥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小鼠转棒停留时间、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及小鼠运动后体内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分析泥蚶提取物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泥蚶醇提物对DPPH、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抑制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的褪色能力较强,其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1.38、1.87、2.07 mg/mL。泥蚶水提物高剂量组对应的小鼠转棒停留时间为64.10±1.86 s、负重力竭游泳时间为102.55±2.49 min,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另外,高剂量泥蚶水提物还可提高小鼠运动后体内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降低尿素氮和血乳酸水平,其结果分别为16.36±0.42 mg/g、2.56±0.22 mg/g、7.84±0.31 mmol/L、3.44±0.25 mmol/L,与泥蚶醇提物各组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可为泥蚶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转棒停留 力竭游泳 运动性疲劳
下载PDF
五倍子单宁酸微胶囊的制备、性质表征及“双抗”活性评估
15
作者 张娜 何郎志 +6 位作者 杨心彪 陈赤清 刘义稳 鲁群 黄艳春 丁士勇 刘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7,I0007-I0009,共10页
为掩蔽单宁酸的涩味,提高其接受性,并且提高其生物活性的稳定性,该文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壁材,并结合冷冻干燥技术进行单宁酸微胶囊的制备。以单宁酸包埋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包埋工艺,并对微胶囊的微观形态、结构、热力学性能、缓释性以及抗... 为掩蔽单宁酸的涩味,提高其接受性,并且提高其生物活性的稳定性,该文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壁材,并结合冷冻干燥技术进行单宁酸微胶囊的制备。以单宁酸包埋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包埋工艺,并对微胶囊的微观形态、结构、热力学性能、缓释性以及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单宁酸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芯壁比1∶15(质量比),壁材质量浓度20 g/L,反应温度45℃,搅拌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单宁酸包埋率为75.33%;呈无规则状,表面稍有裂缝。红外光谱及差式扫描量热分析均表明,单宁酸成功地被封装于胶囊内,且具有良好的热性能。与未处理的单宁酸相比,单宁酸微胶囊化后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单宁酸组以及微胶囊组在口腔消化阶段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98、0.57 mg/m L,有效解决单宁酸适口性的问题。包埋后并没有影响单宁酸的抗氧化性和抗菌生物活性,单宁酸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9.20、9.58μg/m L,单宁酸微胶囊则分别为9.08、8.99μg/m L;且单宁酸微胶囊化前后对4种肠道致病菌的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单宁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87.06±2.28)%、(84.44±6.85)%,而微胶囊的抑菌率分别为(96.02±3.11)%、(79.34±3.97)%,单宁酸能够使细菌的细胞膜受损,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起到较好的抑菌作用。因此,单宁酸微胶囊化为单宁酸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单宁酸 微胶囊 性质表征 抗氧化活性 抗菌作用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长柄扁桃肽的酶解制备工艺
16
作者 李聪 苏晨灿 +5 位作者 李皓瑜 魏冰 张煜 史宣明 陈邦 申烨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为高值化开发长柄扁桃种仁蛋白,以长柄扁桃种仁为原料,脱脂后提取水溶性蛋白,采用蛋白酶对其酶解制备长柄扁桃肽。通过比较5种蛋白酶对长柄扁桃水溶性蛋白水解度及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优选合适的酶解用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 为高值化开发长柄扁桃种仁蛋白,以长柄扁桃种仁为原料,脱脂后提取水溶性蛋白,采用蛋白酶对其酶解制备长柄扁桃肽。通过比较5种蛋白酶对长柄扁桃水溶性蛋白水解度及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优选合适的酶解用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长柄扁桃多肽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可以得到更高的长柄扁桃蛋白水解度(16.03%)和酶解产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59.49%),更适于长柄扁桃蛋白的酶解;长柄扁桃蛋白的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7℃、酶解时间4 h、碱性蛋白酶用量1 192 U/g、pH 8.4,在此条件下长柄扁桃蛋白水解度为18.12%。酶解长柄扁桃蛋白制备多肽可提高长柄扁桃种仁的附加值,同时可为功能性肽产品提供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扁桃 多肽 酶解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黑曲霉转化橙皮苷制备橙皮素的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17
作者 陈玉婷 刘昊澄 +4 位作者 徐玉娟 吴继军 余元善 温靖 傅曼琴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3,共9页
该研究采用微生物转化法,以橙皮苷为底物,利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 CP-2)进行定向生物转化制备橙皮素,通过对黑曲霉菌种接种量、pH值、底物浓度、反应温度以及恒温摇床转速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选择接种量、pH值、底物浓度三个重... 该研究采用微生物转化法,以橙皮苷为底物,利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 CP-2)进行定向生物转化制备橙皮素,通过对黑曲霉菌种接种量、pH值、底物浓度、反应温度以及恒温摇床转速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选择接种量、pH值、底物浓度三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以探究出最适转化条件。结果表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Aspergillus niger CP-2生物转化的产物鉴定,确定为橙皮素,最终确定的最佳工艺为:黑曲霉接种量为10%、pH值为7.5、橙皮苷底物浓度为1.0 mmol/L、反应温度为37℃、恒温摇床转速为200 r/min。在此反应体系下反应24 h后,得到的橙皮素产率为63.90%;此外,转化产物橙皮素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对H_(2)O_(2)损伤HCK-8细胞的保护能力均高于转化底物橙皮苷,因此,黑曲霉的生物转化技术可为柑橘属副产物活性物质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橙皮素 橙皮苷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破壁前后灵芝孢子粗多糖含量、结构及单糖组成对比分析
18
作者 齐慧 武小芬 +5 位作者 刘安 王丹阳 邓明 黄凤兰 王克勤 陈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8期15-22,共8页
为明确破壁对灵芝孢子粗多糖含量、结构及单糖组成的影响,以灵芝粗多糖提取含量为指标,对灵芝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灵芝孢子粗多糖超声辅助水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温度55℃、超声时间8 h,此工艺条件下从破壁灵芝孢子粉中... 为明确破壁对灵芝孢子粗多糖含量、结构及单糖组成的影响,以灵芝粗多糖提取含量为指标,对灵芝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灵芝孢子粗多糖超声辅助水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温度55℃、超声时间8 h,此工艺条件下从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提取的粗多糖含量为(15.873±0.746)mg/g。采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破壁前后灵芝孢子粗多糖,对比其灵芝孢子粗多糖含量、纯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单糖组成和多糖结构,结果显示破壁处理后灵芝孢子粗多糖含量提高233.396%,但其纯度下降了19.898%;破壁后灵芝孢子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也有较大提升;破壁处理对灵芝孢子多糖的单糖组成种类没有明显改变,但在单糖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特别是岩藻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破壁前后灵芝孢子粉提取的灵芝孢子粗多糖在结构、组成上无明显差异,均是含有D⁃吡喃葡萄糖环的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壁 灵芝孢子粗多糖 含量 结构 单糖组成
下载PDF
大球盖菇咸味肽的受体感知机制研究
19
作者 李文 陈万超 +4 位作者 吴迪 张忠 刘朋 李正鹏 杨焱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0期167-175,共9页
目的探究在不同咸味受体共存体系下,受体的大球盖菇咸味肽识别和结合特性,受体对咸味肽的竞争结合机制。方法采用分子互作技术构建了多受体-肽分子竞争结合体系,研究了咸味受体上皮细胞Na+通道的阿米洛利敏感钠离子通道蛋白(amiloride s... 目的探究在不同咸味受体共存体系下,受体的大球盖菇咸味肽识别和结合特性,受体对咸味肽的竞争结合机制。方法采用分子互作技术构建了多受体-肽分子竞争结合体系,研究了咸味受体上皮细胞Na+通道的阿米洛利敏感钠离子通道蛋白(amiloride sensitive sodium channel protein,SCNN)1α、SCNN1β和SCNN1γ3个亚基受体,与咸味受体TRPV1共存体系下,对大球盖菇咸味肽KSWDDFFTR(KR-9P)的竞争结合特性。结果咸味肽KR-9P能够同时被多种咸味受体识别和结合。SCNN1β、SCNN1γ和TRPV1受体共存的多受体-肽分子竞争结合体系中,分子间结合反应遵循焓减放热反应,肽分子数量(饱和/非饱和)和受体结合顺序,对分子间的结合影响不大,受体和肽分子之间发生多位点、多数量的分子结合,分子间结合亲和力处于强结合水平(10^(–9)~10^(–8)M)。多个互作分子共存的混合体系并不利于熵驱动的SCNN1α受体结合肽分子的反应发生,分子间结合亲和力在中等水平(10^(–4)M)。结论不同咸味受体在竞争结合咸味肽时展现出不同的互作机制。SCNN1β、SCNN1γ和TRPV1受体共存会产生咸味肽感知呈味增效的效果,SCNN1α和TRPV1受体之间的肽分子竞争结合,会影响SCNN1α受体感知结合咸味肽。本研究解析了不同咸味受体竞争结合咸味肽的互作机制,为理解咸味肽的受体感知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味肽 咸味受体 竞争结合 等温滴定量热法
原文传递
玉米肽螯合钙纳米粒的制备及结构表征分析
20
作者 焦岩 崔璐麟 +4 位作者 常影 刘晓兰 赵向宇 张凯策 林巍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30,共9页
为了探明玉米肽与钙离子螯合纳米粒的结构与特性,以小分子玉米肽(CPT)为钙离子螯合载体,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制备玉米肽纳米螯合钙(CPT-Ca)复合纳米粒,研究了其制备工艺、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肽螯合钙(CPT-Ca)的最... 为了探明玉米肽与钙离子螯合纳米粒的结构与特性,以小分子玉米肽(CPT)为钙离子螯合载体,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制备玉米肽纳米螯合钙(CPT-Ca)复合纳米粒,研究了其制备工艺、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肽螯合钙(CPT-Ca)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玉米肽与氯化钙质量比40∶1,pH 7.0,螯合时间为60 min,温度为50℃,此条件下肽钙螯合率为(81.20±3.55)%。该螯合钙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96.0±8.0)nm,多分散系数为0.043,Zeta电位为(-22.6±0.7)mV,具有良好的纳米粒子微观结构特性;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吸收光谱(UV)和X射线衍射图谱(XRD)显示,玉米肽上的氨基与羧基提供结合位点以配位键方式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新的肽-钙螯合物;抗氧化实验表明,螯合钙具有较好的羟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自由基能力。玉米肽螯合钙纳米粒对于改善钙离子的结构分布和体内外传递吸收,开发新型玉米肽功能食品与钙离子补充剂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纳米螯合钙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